阴阳学说.课件_第1页
阴阳学说.课件_第2页
阴阳学说.课件_第3页
阴阳学说.课件_第4页
阴阳学说.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阴阳学说 冯莉萍1中医基础理论教程阴阳学说【学习要点】掌握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掌握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了解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中医基础理论教程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相互关联而性质相反的两种事物或现象,又可用以说明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概念的起源3中医基础理论教程(一)解释人体组织结构 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部为阳,腹部为阴。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二)概括生理功能 中医学认为:人的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动,是阴阳双方,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协调平衡的结果。5中医基础理论教程(1)、阴阳的属性规定即:对立双方具有属性规定

2、,不能反称。(2)、阴阳的主从规定即:阳为主,阴为从。(3)、阴阳消长运动的平衡状态是保持事物正常状态的基本条件。(4)、阴阳运动是造成天地万物节律性变化的根源。6中医基础理论教程“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7中医基础理论教程事物现象的阴阳属性分类类别 空间 时间 季节 性别 温度 亮度 重量 事物运动状态阳 天 昼 春夏 男 热 光亮 轻 上升 向外 明显运动阴 地 夜 秋冬 女 寒 晦暗 重 下降 向内 相对静止人体部位 组织 功能活动的阴阳属性分类类别 人体部位 组织结构 功能活动状态阳 表、背、上肢 皮毛、六腑、气 兴奋、亢

3、进阴 里、腹、下部 筋骨、五脏、血 抑制、衰退8中医基础理论教程运动的 静止的外向的 内向的上升的 下降的温热的属阳寒冷的 属阴无形的 有形的明亮的 晦暗的兴奋的 抑制的 10中医基础理论教程 对立制约 互根互用 消长平衡 相互转化 阴阳的相互关系阴阳交感12中医基础理论教程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消长平衡是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双方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此长彼消:“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此消彼长:“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此长彼亦长此消彼亦消14中医基础理论教程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相互转化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

4、转化。“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15中医基础理论教程阴阳对立制约 对立属性相反(绝对的) 制约相互克制(相对的)阴阳互根互用 互根相互依存(绝对的) 互用相互促进(相对的) 16中医基础理论教程“天本阳也,然阳中有阴,地本阴也,然阴中有阳,此阴阳互藏之道。”阴阳互藏示意图:17中医基础理论教程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18中医基础理论教程(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生理状态:阴阳协调平衡。表现为: 物质与功能的协调统一 阴阳二气的运动协调20中医基础理论教程(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正气:

5、指人体正常的机能活动和抗病力、适应力、康复力。 邪气:泛指一切致病因素。正气分阴阳:阳阳气,阴阴精邪气分阴阳:阳邪风、暑、火 阴邪寒、湿21中医基础理论教程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用于疾病的防治指导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确定治疗的原则-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促使阴平阳秘。分析和归纳药物的性能23中医基础理论教程调整阴阳阴盛阴阳偏盛实证实寒证 (阴盛则寒) 寒者热之伤阳兼阳虚(阴胜则阳病)阳盛实热证 (阳盛则热)热者寒之伤阴兼阴虚(阳胜则阴病)阴虚阴阳偏衰虚证虚热证(阴虚则热) 补阴(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虚虚寒证(阳虚则寒) 补阳(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

6、消阴翳)泻其有余补其不足不能生阳阳虚(阴损及阳)不能生阴阴虚(阳损及阴)24中医基础理论教程阴盛则寒,阴胜则阳病实寒证 痛经 正常阳偏盛阴偏盛26中医基础理论教程(1)阴阳偏胜 涵义:指阴/阳任何一方高出正常水平的病理变化。 病理性质:胜则为邪气,邪气盛,属实证。阳胜则热阳主热,阳盛出现实热证(高热、汗出、口渴、舌红、脉数等症状)阳胜则阴病热盛伤阴,耗伤阴液(口渴、少尿、脱水等症状)阴胜则寒阴主寒,阴胜出现实寒证(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迟等症状)阴胜则阳病阴邪伤阳气(出现怕冷等一系列阳气损伤的症状)27中医基础理论教程2、阴阳偏衰:虚热证 肺结核 甲亢虚寒证 夜尿频 正常 阴偏衰 (虚热)阳

7、偏衰(虚寒)28中医基础理论教程3.阴阳互损,阴阳两虚阴虚 阳虚 阴阳两虚阳虚 阴虚 正常阴阳两虚30中医基础理论教程(3)阴阳两虚 涵义:阴阳互根,任何一方的偏衰都会导致另一方的也出现虚损。 表现:阴损及阳:阴液亏虚,不能营养、化生阳气,或阳气无所依附而耗散,使阳气虚损。阳损及阴:阳气亏虚,不能化生阴液,使阴液不足。31中医基础理论教程(四)指导疾病的诊断四诊分阴阳: 阳 阴望色泽 鲜明(黄赤) 晦暗(白青黑)闻语声 高亢有力,呼吸气粗 低微无力,呼吸微弱问寒热 喜凉怕热,口渴高热 畏寒肢冷,口润切脉搏 浮数洪滑 沉迟细涩辨证分阴阳:阴证寒证、里证、虚证;阳证热证、表证、实证。32中医基础理

8、论教程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阴阳平衡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低水平的阴阳平衡33中医基础理论教程平衡线 平衡线 中阴阳阴阳平衡34中医基础理论教程阴阳偏盛 (超出平衡线以上的病症属于、实证)平衡线 平衡线 阴阳阴阳实热证实寒证实证 阳盛(太过)则热 阴盛(太过)则寒 治疗原则:损其有余(实则泻之)35中医基础理论教程阴阳偏衰 (低于平衡线以下的病症属于、虚证) 正常平衡线虚证阴阳阴阳阳虚(不足)则寒 阴虚(不足)则热治疗原则:补其不足(虚则补之)36中医基础理论教程阴阳互损(阴阳两虚)正常平衡线阳阴阳阴虚证阳损及阴 阴损及阳治疗原则:补其不足(虚则补之)37中医基础理论教程低水平的阴阳平衡(阴阳两虚)正常平衡线阴阳 低水平平衡线治疗原则:补其不足(虚则补之)38中医基础理论教程张景岳提出了如“善补阳者, 必于阴中求阳, 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善补阴者, 必于阳中求阴, 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阳中求阴”的代表方剂为左归丸, 药物组成为: 大怀熟地黄八两, 山药(炒) 四两, 山茱萸四两, 龟板(切碎, 炒珠) 四两, 川牛膝(酒洗, 蒸熟) 三两, 鹿角胶(敲碎, 炒珠) 二两, 菟丝子(制熟) 三两, 枸杞子三两, 上先将熟地黄杵膏, 加炼蜜和丸桐子大, 每食前用滚白汤送下百余丸。 “阴中求阳”的代表方剂右归饮,右归饮的药物组成为: 熟地黄, 自二三钱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