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2011版)新课程标准解读淮北市教育局教研室 张敬邻一、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出台,在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国家启动了课程改革,全国多个省、市、区相继开展实验,我省启动最早的是2003年芜湖市国家实验区。我市的高中语文实验也是2001年,只不过那是没经国家指定的新教材试验,我市相山区是2004年的省级实验区。全国多套教材投入使用,一开始就有多达8套实验教材,一时间贯彻国家意志的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一片热闹景象,我们带着好奇、迷茫、困惑、惊喜的心情走进新课改,至今已经十年之多。据传,2007年教育部组成课标修订组,开始对实验稿课标进
2、行修订。今天我们终于见到了新修订的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这是国家语文政策性的文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也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依据。就是说从教材的编写、教学的实施、教学的评价到考试的命题都要以课程标准作为依据。教学的评估要数课程标准为最权威,而不是以中考、高考的分数为标准。连考试大纲的制定也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老师教学,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都要用课程标准的尺度来衡量。但是,十年课改对课标精神的贯彻究竟做得如何呢?客观地说,十年课改无论中学还是小学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首先,在教育和教学观念上已经产生了大的突破,比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
3、学习方式、以人为本、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等等,新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其次,教学方法也被广大教师所接受,比如:启发式教学、点拨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等都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过去虽然我们都曾经提过,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虽然,我们的课堂还或多或少地存在不同的问题,但是平心而论,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比十年前无论教育理念还是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程改革激活了我们的课堂教学,课程改革促使我们思考教育的根本问题,让我们在应试教育的同时抽出时间想想教育的本质问题,让我们从育人的方向出发教好书、上好课、育好人,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振兴角度从事教育工作。当然,课程标准的实施并不那么顺利,
4、各地各校推行课标精神也非完全一样,各人的学习、理解、领悟、运用也不在同一水平。有的学校实施起来障碍多、难度大,甚至“水过地皮湿”,上课还是老一套的也有。课改的本意让学生减轻负担,但是越减负担越重,加重负担的形式各种各样:有因教材的缘故,比如高中模块化教学,模块增加教材篇数增多,书本费增多,教辅书加厚,家庭和学生自然一起增负;有因应试的缘故,比如小升初、初升高,前者要求就近免试入学,但是有的学校非要考试,后者升学压力大,老师就要加班加点,家长就要把学生送进各种补习班,让学生承受与其年龄不符的压力。有的因社会的原因,比如:课改竭力反对“竞技”式教育,可是社会几乎集体抗拒,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教
5、育不断提前、超前,提前到小学,提前到学前班,提前到“胎教”,超前给孩子灌输知识。学生能不增负吗?而且尤其是胎儿在母体之中最需要安静的生活,但是人们却非要去打扰他们平静的生活,给他们的生活环境制造难以承受的噪音,这不是折磨他们吗?幼儿时期本应是以游戏为乐,在游戏中增长知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而如今人们却发疯似地反其道而行之,使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中学化。我省马鞍山就率先实验幼儿游戏教学。(新安晚报2012、7)有的因老师原因,比如:对课标的理解有偏差,割裂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将二者对立起来,强调“人文性”就不敢提“工具性”,于是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
6、上成环保课,缺少了“语文味”,自己对课标理解有偏却把责任推到课改上。问题可能还更多,我们就不一一罗列了。这些,在课改进行到十周年之际,有必要进行认真地总结反思。首先课程标准做了认真的修订,2011年版的课标,相比实验稿更完善,更科学,更可行。二、语文课程性质的确定2011版语文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说得更加明确,直接给语文课程下定义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先问为什么要开
7、设语文课。新课标认为,开设这门课程,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本国的语言文字。叶老关于语文是什么,曾作过解释:即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又说:“语文”包括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言文化。“语文”是“语言文字”也好,是“语言文学”也好,是“语言文章”也罢,是语言文化也罢,其核心内容都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实用性的运用和艺术化的运用为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事务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与他人交流沟通(应用文体),为了表达对人、事、物、景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运用语言文字,通过形象抒发自己的情怀(文学文体)。“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个定义表达了两层意思:第一,说
8、明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应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第二,这门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要注意,在字面上出现的是“语言”和“文字”,实际上课程内容涉及的是语言文字的“作品”说话和文章,也少不了口头和书面的文学,内中也隐含着文化的信息。应用性的文体有自己的特点,一般不用或少用文学的手法。比如,2012年中考的综合类题目写一张借条,很多考生不会写或写得不规范,明明是借条,非要写成申请书;明明是实用文体,非要加上文学类的手法加以渲染。或响应学校号召,或美化环境,或热爱劳动,或绿化祖国(幻灯一例)学生要学的不仅是“语言”和“文字”,而且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当然需
9、要掌握一定量的字和词,包括它们的音、形、义、结构、用法。还要进而掌握一定量的由字词构成的言语运用范例,通过它们熟悉语言文字及其“作品”的构成方式,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从而学会根据表达目的、对象和语境的特点获取信息和表达交流的技巧。根据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语文的学习和教学须在“语言文字运用”上多下功夫,包括实用的语文运用和审美的语文运用。1、关于语言文字的音、形、义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从语言文字的音、形、义的理解开始。我们上大学时,有很多人瞧不起现代汉语的语音文字部分,甚至于连教学语音文字的讲师教授也看不起,这都是我们的浅薄。其实,汉字并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符号,汉字的音形
10、义都包含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因子,汉字是中国古老文化的活化石,内中包含先民大量的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遗存。我们学习汉字从古人那里继承内在的文化因子,就好像我们的身体里存留着父母乃至于先人的基因一样。比如:自从河南安阳发现所谓曹操墓穴(没确定)之后,有一批专家开始研究曹操后裔的发展沿革,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DNA检测结果及家谱比对印证,证实了“曹雪芹是曹操后裔”这一说法。据说在我们安徽某地有其一支存留,这是一项关于人类学的有意义的研究。这只是一个比喻,说明汉字的文化信息是西方那些表音文字无法相比的。有人做过统计,纵观学生的语文考试能确保试卷中字音、字形、词语(成语)运用题完全正确的学
11、生,其语文能力和成绩几乎都保持在优秀水平,而这类题全错的学生其成绩几乎没有达到优秀的。至于语言文字的进一步运用那就不用说了。汉字所含信息需要我们进行解读,不能只是把音读准了事。试想一个汉字的音、形、义、结构、用法,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果你只是开发了其中很小一部分,比如你只教它的读音,作为老师只完成了任务的十分之一还不到。这种情况在我们的课堂上并不鲜见,很多人用多媒体打出一大片生字,标上注音,让学生读一遍,就算完成任务。这也算教书的话,谁不会呢?例字1:苍穹(斑羚飞渡)(学生读“gong”)。例字2:郦道元三峡之“峡”及文章结构、板书设计。插入糊涂识字知多少 说文不见了例字3:鲁迅风筝“精神虐杀”
12、之“虐”字写法与教学设计。汉字的文化意义还多着呢!如汉字释义之因声求义法(声训)例:“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而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也。”(沈括梦溪笔谈十四卷,文物出版社影印本,1975年版。)“如戋有戋小之义,故水之可涉者为浅,疾而有所不足者为残,货而不足贵重者为贱,木而轻薄者为栈。青字有精明之意,故日之无障蔽者为晴,水之无溷浊者为清,目之能明见者为睛,米之去粗皮者为精。”(宋张世南游宦纪闻)汉字中占绝大多数的是形声字,形声字的声符不仅表音,也往往兼表意,用形声字的声符去推求字义,会对考题中的同音字、音近字进行明晰的辨识。当然这里的学问还大得很,它涉及
13、语言的运用诗文的鉴赏等诸多方面。如果我们把表意的汉字只当做表音文字对待,它内在的功能也就只作了浅表的开发,其价值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2、由字词构成的言语范例汉字的音、形、义、结构、方法只是分散的知识的累积,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形成学生的语文能力或者语文素养,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所以,学生还必须掌握一定量的字词构成的言语范例。这些言语范例,可以是浓缩了人类思想文化精华的古诗文的名言名句,也可以是古今中外精美的文学作品,比如红楼梦之于中国,比如莎士比亚之于英国,比如托尔斯泰之于俄罗斯,他需要我们赏读、记诵、积累。范围再大一些还包括我们平日所见所读的优秀作品都属于言语范例。 3、语言文字及其“作品”的构
14、成方式这是就语言文字在形式方面的运用而言,语言文字自有它的组合运用的规律。我们需要研究用字词构成语句的方法规律,语句构成段篇的方法规律,这同样是学好语言不可或缺的手段。这些加起来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课程就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4、语文课程是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所谓“综合性、实践性”照我的理解,可能更多地从语文课程学习的手段角度考虑,如果“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就本质而言,而“综合性、实践性”则是从养成语文素养的方法和途径而言。所以在“前言”之“课程基本理念”第二段说:“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
15、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教学建议”的第二条又说: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
16、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说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曹雪芹最明白这个道理。大观园就要竣工的时候,他安排贾宝玉到园子里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即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由一群文人簇拥着贾政,你看那贾宝玉一到了这清幽的去处,所读的古书都一股脑地往外翻,满腹的才情顿时都展现了出来,什么“曲径通幽处”,什么“沁芳”,什么“有凤来仪”这就是语文实践,这就是“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就是说,“语言文字的运用”既包含实用性语言文字运用活动,也包含运用语言文字的文学活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这门课程的基本内容
17、与核心任务。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形成并提升“语文素养”。“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以凸显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对“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作了简要的说明。“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
18、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素养”的概念要比“语文能力”的范围和内涵要宽泛得多,这个问题也不是一个新概念了,下文将细细解读。 三、2011版课标的调整与充实(一)调整与完善据说新修订的课标与实验稿相比,光是文字修改就有200多处。这说明从2007年以来经过由下而上的讨论,经过反复的推敲琢磨,对实验稿的内容和相关的表述做了必要的增删调整,充实完善。比如,对课程性质,“实验稿”有多处文字都作了说明。除了“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
19、分也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建议”部分还提出“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要求,但这些表述显然还不够集中、鲜明,在教学实践领域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2011版课标”对课程性质做了集中的阐述,并以下定义的形式作了说明。从这里可以看出,人们对语文的理解,几千年来一直都没多大进展,虽然人们都有过不同的思考。这也告诉我们,对一件事物的理解总是有过程的,而且课程改革促进了人们对语文课程内涵的深入探讨,使其一步步地廓清内涵,一步步地彰显本质,人们的探讨也会一步步接近真理。相信,“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会引起语文教学界极大的注意,也会给今后的
20、语文教学带来巨大的变化。还有一些变动值得注意:有的部分原先设计的目标难度过高,这次适当降低了(降低难度);有的力求使各学段的梯度和层次及有关表述更加清晰(表述清晰);有的补充相应的措施和说明(补充说明),例如强调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的关键作用,要求高度重视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对于推荐阅读书目和诵读篇目也作了一定的调整和补充。实验稿“基本理念”第四条第一段的结尾“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修改为“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建设的成果落到学生身上,应当体现出综合的效益,因此这里换用了当前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语文素养”与“养成”,修改后,
21、突出了当前语文课程实施的基本模式“素养养成”。本次修订课标的过程中,在特定年级发现了一些类似不该难为孩子的学习内容,譬如,我们到底应该把写作放在那一个年级开始?有老师建议要把习作的起始年级下放,认为越早开始习作,越有利于语言的发展。其实,这样的建议,早在2500年前就被孔子及其门徒们否定了,礼记学记就指出:“禁于未发之谓豫,可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顺,相观而善之谓摩。”豫时顺摩(四兴),“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又言“学不躐等也”。安徽省政府2012年7月15日叫停合肥一中办中科大少年班的预备班,据说从初二开始,两年学完初高中的课程,然后推上中科大少年班。(新安晚报)第四学段“口语交际”目
22、标“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之类,明显要求过高,本次修订,改为“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这些修订,都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条目合并“2011版”与实验稿相比,“学段目标与内容”的数量发生了一些变化,从130条变成了113条,认真阅读之后就会发现,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在修订时为了表述的更清楚,将一些相关的目标和内容进行了合并重组。例如,“教学目标与内容”之第四学段的“阅读”部分前三条就合并成2条;其第九、第十条合并为第八条(这一条里还增加了“新闻和说明性文章”以及“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当然,也对一些重要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补充
23、和完善。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识字与写字”部分的变化。(后边重点介绍)其它地方也有调整和完善的部分,就不一一说明,我们可以细细地比对,体悟修订者求实的态度和用心。(二)充实与加强增加的内容主要有二点。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作用。如“基本理念”第二条中加写了“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这里强调了语文课程必须注重体现的思想感情倾向和价值取向,同时提示要把这些要求跟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结
24、合起来。这样既重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学科中的贯串要求,也注意了不脱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个体情感体验活动,体现了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二是更好地体现促进学生养成全面的语文素养的策略,突出培养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目标。如“基本理念”第一条,大体概括了“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包括 “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积累”“语感”“思维能力”,以及“适应实际需要的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一次修订补充了“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素养应该包含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方法和习惯。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叶圣陶所说的
25、“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境界。一个学生如果有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且能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011版中,“习惯”一词出现的频率很高,有22次之多,比实验稿多了8次。如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等,由此可以看出语文学习“习惯”养成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既是促进语文学习的重要因素,又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基本内容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
26、写的能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比如,如果养成了爱读课外书的习惯,就可以获得比别人多得多的知识;如果养成读书时“眼到、手到、心到”的习惯,就不仅能摘记下许多宝贵的资料,而且可以提高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如果读课文养成了多问的习惯,久而久之,就会提高审题、立意、选材、布局、写作技巧、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能力。在“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一句中,补充: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一语,意在表达:语文教育加强育人作用,须立足于通过渗透的不是采用与语言文字教育平行外加的方式。以下“基本理念”的第三条的第
27、一段有所补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具体表现在“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第二段(2011版)在文段中有所增加,做出阐释(作对比阅读):“语文综合性学习 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实验稿)“语文学习应注重听
28、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2011版)“基本理念”的第四条第一段也有增加,做出补充提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实验稿)“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
29、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2011版)此次课标修订中,适当增加了儒家以外的作品,初中部分增加了庄子一则(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亦若是则已)、礼记一则(虽有嘉肴教学相长)、列子一则(伯牙善古琴吾于何逃声哉)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在儒家作品中增加了孟子三则(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也是一个很好的调整与加强,因为真正的民本思想,“仁政”治国,自然资
30、源的可持续利用,其实是孟子的贡献,始终盯着孔子一个人的作品做文章,着实有着很大的风险。希望在语文教材的编写上,在日常语文教学的实施中,能够有更大的突破,更好的创新。关于“写作教学建议”最后一节,“善于运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改为“积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与网络优势”。一方面鼓励教师和学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积极使用新的媒体、新的手段,丰富表达形式,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合理使用。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何在课程标准的字里行间,体现这一原则,渗透这一精神,却任重道远,或者说,我们可能还没找到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不过也有不少人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比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利用多媒体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等。
31、短信、网络、微博已经成为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不是站在高处与他们对话,我们就必然失去引导者的地位。长期以来,在语文课堂上,我们甚至一直在回避现实,包括规定不允许网络语言进入学生作文等等。其实,有些网络语言真的很有魅力、甚至极有表现力,进不进文章完全可以随作者的便;我们是不是能够读懂,是不是认可,又是我们读者的权利。如果我们遇到那些令人拍案的文字,何必还要再去斟酌甚至打探一下是否是网络语言?只要我们吃到的是新鲜而美味的鸡蛋,又何必管是什么鸡下的呢?四、课标的新亮点(一)更加重视写字与书法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人们的书写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汉字书写水平降低的情
32、况比较普遍。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物化成果,也是民族心理积淀的成果。提高学生的基本文字修养,重视识字与写字教学已经刻不容缓招聘教师时许多人不敢写粉笔字,公开课上不敢板书书法,是民族的瑰宝,就像筷子和毛笔一样,是民族的象征,然而如今都弃之不用,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各个学段都明确提出了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识、写汉字的兴趣。加强写字教学的分量,从一年级到九年级都有相关的规定,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教学建议”的“具体建议”要求;“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
33、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二)降低初学汉字阶段的识字量和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写字量。实验稿规定: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第二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第四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这次
34、修订之后,第一学段规定“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第二学段规定“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不变,“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第四学段也不变,规定“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降低了初学汉字阶段(一到四年级)的识字量,整体调整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写字量要求,提倡“多认少写”,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识字和写字教学的质量。为帮助教材编写和教师开展写字教学,“2011版课标”附件中增加了两个字表,即附录4 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该表是识字、写字教学的基本字表。共有300字。这些字构形简单,重
35、现率高,其中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先学这些字,有利于大号识字、写字的基础,有利于发展识字、写字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这是第一学段教科书中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内容。该表以帮助大家在“多认少写”的原则下,掌握哪些字应该“先认先写”,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内,最终应该掌握哪些汉字。附录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共收常用汉字3500个,根据它们在当代各类汉语阅读材料中的出现频率和汉字教学的需要,又分成两个字表。提供这样的字表,便于在教材编写中安排汉字教学的设计,也便于开展对汉字教学的评估。字表一2500字,可作为第二、第三学段识字写字教学评价的依据。字表二1000字,多数用于第四学段教学及其评价。(
36、三)阅读教学新理念分为:重视读书,规定阅读量,确定背诵的篇目和数量。1、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老师应加强阅读指导,但不应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课标特别提出学习语文必须注重读书,注重积累和语感培养,注重品味、感受和体验,注重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教学建议”之“关于阅读教学”:“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
37、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1、“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有悖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记言:“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如果“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就是剥夺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阅读实践。2、“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是有害的。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应该是个性化的,不可能千篇一律,也不可能模式化,如果硬要代替它,一来不可能是学生的体验,二来只能僵化学生的思维,因而是有害的。3、合作学习
38、(集体讨论)与自主学习(个人阅读)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充分发挥个人的阅读潜能,在钻研文本的过程中体现阅读的个性化。合作学习则如燧石相击而绽放出思想的火花,你用自己的思想撞击别人的思想,又用别人的思想引爆自己的思想。这二种学习方式不可互相取代。又说“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400万字。(如何处理
39、名著导读?)一是读整本的书;二是养成读书的习惯;(素养)三是扩大阅读量是学好语文的必经之路;四是“读好书”,提高读书品味,“取法乎上”,培养审美趣味儿,提高审美能力。“2011版课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格外关注。九年要求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包括古代和现代的中外作品。课标推出“优秀诗文背诵篇目”,从小学到初中共136篇(段),比实验稿多出16篇(段),其中1-6年级75篇,7-9年级61篇。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个量大了一些,专家认为,九年背诵这些还是适量的,绝大多数学生可以完成。要学好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课标所要求和建议的阅读教学,包
40、括课外阅读,重在养成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然而应试教育是扼杀阅读兴趣的,是反对广泛和大量地阅读的。(四)关于写作教学1、关于“写作”的目标。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强调“对写话有兴趣”;第二学段开始“习作”,这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小学二年级就布置写作文是不合适的。小学一二年级定位于“写话”,三四年级才开始“习作”,初中才是“写作”“作文”。2、对实施写作教学提出的具体建议第一,准确把握阶段目标,根据学段的特点组织教学。就“观察”而言,要求第一学段“留心周围事物”;第二学段“观察周围事物”;第三学段“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41、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第四学段“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此,“教学建议”突出了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这四种写作能力,所以写作能力不仅仅是表达能力。 观察、思考是表达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不能只靠语言文字的训练。第三、注重学生自主写作与自由表达。写作是创造性活动,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和自由表达创设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强调作文教学一定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解放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放开手脚,表达真情实感。不要一味的命题作文,要改进命题方式,贴近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自主拟题,给
42、其自主选题的机会。第四,重视写作的过程与实践。重视写作过程的指导,引导学生在写作实践过程中学会写作。在写作实践过程中,学会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修改,这些环节都是写好每篇作文不可缺少的。学生的写作能力只能在写作实践中得到提高。现在作文教学那种完全面向考试,只教套题作文,宿构作文,馅饼作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容易助长假大空的文风,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有很强的负面作用。所以课标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学生要写 “放胆文”,“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的事物。”“加强平时练
43、笔指导”,反对“以考代练”、不考试不写作文、很少批甚至不批作文,这些都是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写不好作文的。“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作练字的过程。”五、几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一)关于语法修辞知识关于语法修辞知识,即所谓“基础知识”问题,在课标实验稿“基本理念”里,有这样一句“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在“2011版课标”中则删去了。本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涉及到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体、文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
44、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指导与点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而不在于对知识系统的记忆。因此,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本标准通过所附的“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对相关内容略加展开,大致规定教学中点拨的范围和难度;这一部分提到有关的名称,则便于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语言现象和问题时称说。关于语言结构和运用的规律,须让学生在具有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语感的基础上,在实际运用中逐步体味把握。这里特别强调: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在“教学建议”里说,“在
45、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二)关于“训练”问题“训练”是咱们老师比较关注的。在实验稿里,它是只字不提。当年我们都感到十分茫然不解,学语文怎能不训练呢?圣人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怎能光学就不习不练呢?钱梦龙过去的“三为主”,就提倡“训练为主线”。课标制订者解释说,为了对付题海战术,所以闭口不提“训练”二字,那叫“矫枉过正”,意思不过正不能矫枉。现在新课标里依然不提“训练”,课标制订的权威、北大教授温儒敏解释说,新课标倡导的是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
46、,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所以不再把“训练”作为唯一的教学方式,也不再作为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但这不等于排斥训练,语文学习肯定还是要有必要的训练的。在课标的表述中,“训练”往往被包含在新的“语文素养养成”的课程模式中,这个词没有频繁出现。不过“训练”依然是个值得讨究的问题。语文课程的“有学无习”和“有课无程”,在所有中小学课程中也属独一无二。“无程”源于不知道该教什么和训练什么,因此没有一个适合的程序。华东师大王荣生教授的课题“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就主要是讨论教什么的问题,但是“练什么”依然十分模糊,人们至今心里没数。既然从课程标准到众多教材,都搞不清什么是语文课程的知识体系,什么是语文课程的科学系列,还有什么效益与效率可言呢?在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方案
- 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方案
- 钢筋供应合同
- 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
- 医院各科室绩效考核(KPI)指标方案
- 防雷与接地系统课程设计
- 快递自动化培训课程设计
- 课程设计四大领域
- 录课课程设计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Web前端开发》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犯罪学全套教学课件
- RPA初级考试试题附答案
- 房产税税收政策解析课件
- 2021年国开电大职业与人生形考任务二答案
- 语文 名著阅读 《 儒林外史》课件
- 浅埋暗挖法施工课件
- 办文办会办事及公文写作-课件
- 夜校班成人国语考试试卷考卷
- 胰腺癌诊治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 BRCGS食品安全全球标准第9版管理手册及全套程序文件
- 2021-2022学年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2用气球驱动小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