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管理调查报告 - 以南海争端为例_第1页
外事管理调查报告 - 以南海争端为例_第2页
外事管理调查报告 - 以南海争端为例_第3页
外事管理调查报告 - 以南海争端为例_第4页
外事管理调查报告 - 以南海争端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外事管理调查报告 以南海争端为例调查背景(一)南海争端近况 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但随着海底资源的开发,中美博弈,以及南海地缘战略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关于南海主权问题日益被南海周边国家搬上台面。近期菲律宾在美国、日本等域外大国和东盟一些成员的纵容支持下,对中国的南海权益主张和相关维护行为提出了国际法的诉讼。我方出于各种考虑,拒绝到庭应诉,同时指出它不具意义,外部任何机构组织无权仲裁。国际上所谓“中国威胁论”或“中国不守法”对此渲染加剧。10月27日,美军“拉森”号导弹驱逐舰打着所谓“航行自由”的旗号驶入我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近岸水

2、域。而此前,美国国防部26日表示,奥巴马已经开出了绿灯,美国海军计划在24小时内向中国南海岛礁12海里水域派遣拉森号驱逐舰巡航,以测试中国南海岛礁是否有军事用途。据法新社11月3日报道,正在访问中国的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于当日在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发表致辞,称美国在南海地区会在国际法所允许的“一切地方”采取行动。报道称,哈里斯认为,国际海域和空域属于所有人,而非一国所支配。他表示,美国军队将继续在国际法所允许的一切海域、空域范围内正常航行、飞行,南海地区现在不是例外,以后也不会是。他表示,中方基于“九段线”等对南海提出主权主张的行为是“站不住脚”的。12海里是一个国家的领海线,无论中方有无

3、公布南沙群岛的领海基线,中国在南沙周边的领海都是实际存在的。美国远在万里之外,并非南海争端的相关方。即便有些岛礁是美国所谓的“低潮高地”,美国也无权裁决。因此,这条线带有法理和政治的双重意义,美军挑战12海里,有挑战中国政策底线的意味。中方就此问题在外交上做出了各方面努力,与各方交涉,坚决维护国家利益。(二)调查目的在当今世界格局下,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冲突在不同程度的增加。类似于南海争端问题处理所涉及到的外事管理知识的运用越来越频繁,作用越来越突出。为此,通过分析我国在面对南海争端问题时所作出的各种应对措施,加深对我国外事管理体系的理解,并追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外事管

4、理的理论建设。(三)调查方法文献调查法。主要利用书籍、大众传媒和互联网,搜集与调查课题有关的已有研究成果,了解与调查课题有关的理论和方法,以及与调查问题相关的历史和现状,了解与调查问题有关的政策和法规。本调查涉及的主要参考文献:王福春:外事管理学概论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王逸舟:中国人为什么特别需要尊重国际法。世界知识2015年第21期。林宏宇:美军舰擅闯南海 我们该反思什么。【中华论坛】专稿,第450期2015年10月29日 HYPERLINK /data/thread/1011/2781/41/25/1_1.html /data/thread/1011/2781/41/

5、25/1_1.html阎学通:为中国的民族复兴提供国际关系理论支持 2015-10-26 HYPERLINK /articles/world/zlwj/20151026129962.html /articles/world/zlwj/20151026129962.html胡波:这个时间,美舰进入中国南海岛礁12海里有何玄机 2015-10-29 瞭望智库 HYPERLINK /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29&id=11649 /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29&id=11649郑永年:

6、一旦失去南海,中国的海洋地缘优势便不复存在。来源:通往大国之路中国与世界秩序的重塑。张锋:南海强硬派或正中美国下怀,国际法应创造性为我所用 2015-10-23来自: 外交学人 /newsDetail_forward_1388052凤凰卫视7月29日震海听风录文字实录 HYPERLINK /a/20150730/41406589_0.shtml /a/20150730/41406589_0.shtml李寒秋:对南海危机与九段线问题的个人看法,中华参考2013年第四期。王志光:中国的“王道”与美国的“霸道”。求是理论网,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7日 HYPERLINK /gj/gj_wyll

7、/201201/t20120117_135149.htm /gj/gj_wyll/201201/t20120117_135149.htm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关于南海问题的说明,来源:中国外交部-政策文件共识网: HYPERLINK /articles/qqsw/zlwj/article_2012042658525_2.html /articles/qqsw/zlwj/article_2012042658525_2.html(四)调查分析思路第一步:搜集南海争端相关信息,主要以近期事态,美舰事件发展为主,即调查的相关背景。第二步:联系外事管理知识,分析我国在南海争端问题中的态度以及外交应对措施,

8、即调查结果。第三步:从以上分析中得出结论,总结经验,通过实践实例分析提出完善我国外事管理体系的建议。调查结果针对美舰闯南海中国的各方应对逐级强硬在南海问题上,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外交部(外交部部长,外交部发言人)、国防部以及国家主席都做出了回应: 1、中国驻美大使馆 当美国国防部发布消息后,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强硬回击,“关于美国向南海派遣驱逐舰一事,航行自由原则不能作为展示肌肉的藉口”。 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10月27日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阿曼普栏目采访,就美国军舰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阐明中方严正立场。他强调,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相关权利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而

9、非所谓岛礁建设后才有的。中方将确保有足够的手段来维护自身主权和合法权益,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无论谁都不应对继续挑衅抱有任何幻想。中方正在密切关注有关事态发展,但无论发生什么,都不会动摇我们在南海的主权权益,不会动摇我们维护自身主权的坚定意志,不会动摇我们同有关直接当事方和平解决争议的努力,也不会动摇我们与美国发展健康有力双边关系的决心。2、外交部美军闯南海,中国的反应是一次比一次强硬。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之前表明,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航行自由和飞行自由的名义伤害另一个国家的主权和安全。10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就美国拉森号军舰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答记者问。说明中方有关部门依法对

10、美方舰艇实施了监视、跟踪和警告。美方军舰有关行为威胁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危及岛礁人员及设施安全,损害地区和平稳定。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正如中方多次强调的,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相关权利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为历代中国政府所坚持。中方在自己的领土上开展建设,是主权范围内的事,不针对、不影响任何国家,不会对各国依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造成任何影响。中方一向尊重和维护各国依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但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航行和飞越自由为名,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中方坚定维护自己的领土主权、安全及合法、正当的海洋权益。对于任

11、何国家的蓄意挑衅,中方都会坚决予以应对。我们将继续严密监视有关海空情况,并根据需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接着上升到外交部长层级。10月27日,在北京出席中日韩研讨会的中国外长王毅,在回答境外媒体问及美军闯南海之举时表示,“如果属实,我们奉劝美方三思而后行,不要轻举妄动,不要无事生非。” 10月27日,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召见美国驻华大使博卡斯,就美军舰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他表示,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开发经营南沙群岛,并最早、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中国一向尊重和维护各国依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但坚决反

12、对任何国家以此为名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南海地区迄未发生过任何妨碍航行和飞越自由的事情,今后南海航行和飞越自由也不会出现问题。美方以维护航行和飞越自由为名,行炫耀武力之实,极易引发海空意外,不仅威胁各国依法享有的航行和飞越权利,也损害南海和平稳定,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张业遂表示,中国政府坚定维护自己的领土主权和合法、正当的海洋权益。对于任何国家的蓄意挑衅,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予以坚决应对。中方强烈敦促美方认真对待中方严正立场,珍惜当前南海地区总体和平稳定的局面,珍惜中美关系来之不易的积极发展势头,停止采取任何威胁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的行动,恪守在领土主权问题上不选边站队的承诺,切实维护中美关系和

13、地区和平稳定。3、国家主席 习近平在访英前,也对南海问题明确表态: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是老祖宗留下的。任何人要侵犯中国的主权和相关权益,中国人民都不会答应。中国在南海采取的有关行动,是维护自身领土主权的正当反应。4、国防部 既然中国已经把美军闯入南海岛礁12海里的行为定性为“伤害另一个国家的主权和安全”,警告美国“不要轻举妄动”,解放军必然有行动,来迎击“侵犯中国主权和相关权益”的挑衅之举。10月27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就美舰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近岸水域发表谈话。美方派“拉森”号导弹驱逐舰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近岸水域的有关行为,威胁中国主权和安全,危及岛礁人员及设施安

14、全,危及我渔民正常生产作业安全,损害地区和平稳定。中国国防部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并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派出中国海军“兰州”号导弹驱逐舰和“台州”号巡逻舰依法予以警告。杨宇军表示,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这有着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中方在驻守多年的南沙部分岛礁进行相关建设和设施维护,主要是为各类民事需求服务,为各国的共同利益服务。美方派军舰进入中方驻守岛礁近岸水域进行挑衅,对中国国家安全特别是岛礁设施和驻守人员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1月2日,在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上,乙晓光副总参谋长在演讲和随后的回答提问环节,两次谈到南海问题。在主题为中国的国防战略的演讲中,表示强烈地敦促美方,尊重

15、中国的国家主权和安全关切,杜绝此类事情再发生,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意志坚定不移。在随后回答嘉宾关于中美两军交往的提问时,乙晓光中将又说,美军军舰在南海的行为造成双方海空兵力近距离接触,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容易发生不测事件,“我认为美方的行动不专业、也不守法。美方的挑衅,违背了中美两国建立的新型大国关系,希望美方遵守两国元首达成的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避免类似问题再发生。我顺便想说的是,中国政府将采取一切措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11月3日,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在北京八一大楼会见了来华访问的美军太平洋总部司令哈利哈里斯。范长龙指出,最近美方派军舰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

16、关岛礁近岸水域,对中方的领土主权和岛礁安全构成威胁。中国军队将坚决履行职能使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 此外, 11月5日至6日,习近平主席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孙建国陪同。根据惯例,习近平外访时,陪同人员多为党政系统官员,一般不安排军方将领陪同。此次孙建国则身穿军装陪同访问,很可能和当下紧绷的南海局势有关。今年以来,孙建国多次在公开场合就南海问题阐述中方立场。今年5月31日的香格里拉对话上,孙建国就强调,中国对南海部分岛礁进行的建设,完全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合法、合理、合情,不针对任何国家、不影响航行自由。中国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不动摇,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意志不动摇,和平

17、解决南海争议的立场不动摇,与有关各方妥善管控风险的努力不会改变,持续推进海上安全合作的意愿不会改变。以外事管理知识分析中国在美舰闯南海事件的应对措施中国外事管理体系的原则有四句话:即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与协调配合。统一管理原则。在美舰闯南海一事上,中国外交部、国防部均做出了相关的外交应对,而他们都归国家主席统一领导。这就避免了多头领导,政出多门,各行其事。在这一问题上外交部、国防部以及习近平的态度和立场体现了“四统一”,即统一外事政策方针,统一行动部署、统一对外表态(口径)和统一规章制度。归口管理原则。根据大归口原则,国家关系归外交部,军事外交归国防部。中国外交部在应对此次事件中,着重

18、强调了美方不要轻举妄动,要重视珍惜维护当前中美关系。先礼后兵,国防部也做出回应,派出中国海军“兰州”号导弹驱逐舰和“台州”号巡逻舰依法予以警告,坚决履行职能使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在集中统一的前提下,这样的归口管理简化了手续,分清了职责,提高了效率。分级管理原则。主要是一个分权的原则。中国此次应对美舰事件,各层级态度逐级增强。协调配合原则。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外事工作已不再是外事部门一家的事,必须依靠各部门各单位一起来搞。重大外事、涉外任务。外事部门负责牵头,其他部门分工协调,各司其职,积极配合。外事管理是随着外事工作的扩大而改变的。南海事件事关国家领土主权,是重大外事,在此次事件中,外交部

19、、国防部各部门积极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共同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原则,取得良好的效果。2、中国外事管理基本原则(1)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原则国家利益是居于首要地位的。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原则要求我们必须忠于祖国,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决维护我国主权和民族尊严,不做不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事,不说不利于国家和人民的话,其次在外事管理中,要坚持主权平等原则和利益互惠原则,在平等合理和公正的基础上,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 我国国家主席以及外交部国防部的发言中,一而再地强调了美方军舰有关行为威胁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中方坚定维护自己的领土主权、安全及合法、正当的海洋权益。中国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不动摇,维护南海和

20、平稳定的意志不动摇,和平解决南海争议的立场不动摇,与有关各方妥善管控风险的努力不会改变,持续推进海上安全合作的意愿不会改变。这就很好的体现了上述原则。(2)外事工作授权有限原则。当美国国防部发布消息后,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强硬回击,“关于美国向南海派遣驱逐舰一事,航行自由原则不能作为展示肌肉的藉口”。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也在新闻采访中严正声明了立场,表明无论谁都不应对继续挑衅抱有任何幻想。中方正在密切关注有关事态发展,但无论发生什么,都不会动摇我们在南海的主权权益,不会动摇我们维护自身主权的坚定意志,不会动摇我们同有关直接当事方和平解决争议的努力,也不会动摇我们与美国发展健康有力双边关系的决心

21、。这一方面体现了作为驻外最高级别外事人员对国家主权和利益的维护,对国家间友好关系的维护。而其措辞是十分谨慎,在做出进一步反应之前必须向中央请示报告。(3)内外有别原则 这一原则在此次事件中体现为:南海事件作为重大外事,我国外交部国防部在应对过程中都严守了国家机密,发言中未涉及重要的南海战略。在凤凰卫视7月29日的震海听风录中,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就表示,中国已有南海战略,但不能随便公开。中国南海战略是一个综合的战略,中国为促进和保证中国东盟贸易区的建立和有效运作让渡了多少利益?其中又获得了多少利益?南海的各类资源如渔业和海底资源的开采技术到了何种程度,具体收益是多少,相比中国对越

22、南和菲律宾的经济援助得失相抵到底得失是正是负?而中国对越南和菲律宾的相关经济制裁与美国对这两个国家的经济援助相比,孰大孰小以及关联互动程度到底如何?这些利害得失问题的计算是在南海问题框架内从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的外交全局考虑的,在综合平衡时尽量得失相抵,争取得大于失,而具体数据牵涉到国家机密和军事机密,国家相关部门也不能随意对外界公开。(4)国际主义原则 国际主义原则的核心是国际联合和独立自主的有机统一,也就是正确处理好阶级利益、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反对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既反对民族自卑感也反对骄傲自大的情绪。实行大小国家一律平等。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是

23、面临数个国家的争端,其中与中国有海洋疆域和岛屿纠纷的有越南、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四国。从本质上来看,是中国崛起进程中的一个重大外交博弈焦点,是中美两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斗法。中国在南海危机中的困境在于,大国与小国的利益争端,进退两难。进如狮子搏兔,胜之不武;退则虎头蛇尾,为人所笑。所以中国必须更好地执行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结合原则,对各个国家平等相待,顾及周边国家的合理诉求,降低“中国威胁论”的影响。 中国古代外事管理哲学:王道 我国古代思想家讲究王霸之别,王者重德化,霸者崇尚武力和权谋。中华文化以王道为主流,我国人民有热爱和平和崇尚道德的传统。践行“王道”者,注重“修己”,克己“涵养”,做到“内

24、圣”,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处理彼此间关系时讲究“和合而立”、提倡“和平共处”;固守“霸道”者则不然,他们信守一切都要“以我为中心”,凡事都要“以我为主”,“唯我独尊”、“穷兵黩武”、“征服强夺”是“霸道”者的最典型特征。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推崇的是“本乎人情,出乎礼义”的“王道”而不是“以力假仁、霸夺之与”的“霸道”;新中国成立伊始,周恩来总理就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将新中国“爱好和平”的崭新形象树立在世界人民的面前。 在南海事件中,尽管菲律宾越南等国家不断无事生非,美国也不时地露出咄咄逼人之势,我国依然保持克制,坚持和平解决争端。此次美舰事件,我国外交部国防部一再

25、强调了这一点,这不是软弱,是王道哲学的体现,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和”才能多赢。外事管理规范 外事法规。包括有关的涉外法律、法规、规章和法律文件等,是我国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外事行政法则是我国涉外行政机关及其人员从事涉外活动的法律依据和准绳,它的渊源既来自国内法又来自国际法。此次南海问题中,主要涉及到的外事法规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美国虽未签约,但其并不反对公约对12海里领海的规定。美方所谓“中国新扩建的南沙岛礁不享有12海里领海管辖”观点完全站不住脚,因为我们不是凭空生造一个新岛,而是在我国原有的岛礁基础上为改善生产生活保障条件进行加固和扩建,是属于基础设施建设范畴,其领土主权

26、性质完全没有变化。因此,包括美国船只在内的他国船只一旦进入这些岛礁的12海里范围,自然就要受到我国的管辖,这完全复合国际法的规定,美国海军擅自闯入我国南海岛礁领海区域完全是违反国际法的强权政治与霸权行为,是一种军事冒险外交的表现。南海海域有着宽阔的国际航道,每日有大量的世界各国商船过往南海,航行自由没有受到任何干扰。美军舰放着宽阔的国际航道不走,专门绕道进入中方驻守岛礁近岸水域炫耀武力,是对国际法上“航行自由”的一种滥用。外事纪律。这是党和国家为保障对外政策的实施和涉外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制定 的,要求所有涉外单位和人员在涉外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党和国家关于外事活动的一系列原则方针和政策的

27、具体化。 立场,抵制腐蚀,防备策反等等。严格请示报告制度,不得越权擅自做主处理涉外事宜。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规定“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国家秘密主要包括: 涉外人员守则当中则规定:此外,还要顾全大局,发扬风格,协调配合,协同对外。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发现,在南海问题中,我国从驻美国大使馆到国家主席习近平,从外交部到国防部的应对,都很好的体现了上述外事管理规范。 小结与建议正如中国外交部在此次美舰事件中一再强调的,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这有着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中方在驻守多年的南沙部分岛礁进行相关建设和设施维护

28、,主要是为各类民事需求服务,为各国的共同利益服务。美方派军舰进入中方驻守岛礁近岸水域进行挑衅,对中国国家安全特别是岛礁设施和驻守人员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我方在此次事件应对中充分展示了大国姿态,表明了立场,遵循了中国外事管理体系的原则以及中国外事管理基本原则,贯彻了中国古代外事管理的王道哲学,遵守了外事管理规范。而南海问题频频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在外事管理方面尚存在不足。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外事管理体系的理论建设,现结合以上调查案例,总结出以下4点建议:1、根据“国际主义”原则,中国要从国际权力大格局中来认识中美关系的本质。如何处理中美关系仍然是管理和控制南海问题的关键。很显然,中国需要突破

29、双边甚至多边主义,而需要在整个国际权力局面中来处理问题。这里,中国的国际责任是关键。大国责任这篇文章做好了,中美关系就会稳固,越来越多国家就会接受中国,南海问题也就自然不会浮上台面。这一点有利于进一步践行“国际主义”原则,从而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理论。 多年来,主导中美关系变化的一直是美国,中国总是处于被动。中国需要形成一个处理对美关系以及国际关系的宏观战略,而宏观战略的形成要求对中美关系的本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中国如果不能从国际权力大格局中来认识中美关系的本质,而仅仅从中美双边关系来理解,就会不得要领。2、进一步重视外事法规的重要性。我们需要更多运用国际法,提高遵从国际法和国际规范的水平与能力。舆论上,要大力揭露美军违反国际法,破坏南海地区和平与稳定,损害中美关系的挑衅行径和虚伪嘴脸。对一些敏感而重大的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制订,在满足基本的保密条件和决策效率的前提下,应当使社会和公众对外交过程有更大的知情权,让国际法学家有更大的话语权。今天,中国参与国际组织和各种公约的数量及程度,不仅达到本国历史上空前的水平,而且在世界大国里居于比较靠前的位置,中国以负责任大国的态度,与外部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