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故都的秋优质课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蓝冠华马山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故都的秋是高高教版上册第五课。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本课的教学是散文鉴赏教学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2文章特点:作者在对故都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同时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也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景抒情方法的典型。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
2、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根据自己对“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经验和体会,选择一、两处景物,进行写作的迁移训练。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我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3、,但学生主要还是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 心上有秋便是愁。关于“秋历代文人墨客也有一种传统的认识:言秋必愁。有诗为证: (PPT演示)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最典型的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大家一起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散曲中的秋是怎样的?(凋零,悲凉,凄楚。)诗人的
4、情感是怎样的?(忧郁,悲怆。)你是怎样捕捉到诗人情感的?(通过诗歌中的景物描写。) “通过景物描写把握作者的情感”这是我们解读诗文的一把钥匙。关于“秋”,郁达夫曾经说过:“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啊,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2.知人论世,作者简介(PPT演示) 学生畅谈感受,回忆或朗诵收集到的描写秋天的诗文。展示京城秋景图片,以浓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听朗读音频 整体感悟课文 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活跃学生思维,体会文章意境。 深入研读课文,整体把握,适时讨论,走进作品。(1)提问:“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文
5、中哪些词说明? 学生找出相应的词语后,屏幕显示“清、静、悲凉”,并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2)提问: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 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速读课文,读后,自由发言。最后,多媒体展示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1.体味:“客观实景、主观情感”的联系。 2.理清行文结构文章是怎样按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发展行文的? 明确(PPT演示)思秋(1-2) 绘秋(3-10) 议秋(11) 恋秋(12-13) 3.归纳故都的
6、秋的特点。 在作者眼中“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 明确:清、静、悲凉,这也是文章的文眼。(PPT演示) 4.文章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画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 明确:通过描绘五幅图画:(PPT演示) 小院秋景,秋槐落蕊,秋蝉残叫,闲话秋凉,秋果奇景 写作手法分析作者运用什么写作手法写故都的秋? (1)运用对比手法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十分秋意(“浓”) 南国之秋:慢、润、淡半看办醉(淡) (2)运用比喻手法 本体:南国的秋和北国的秋相似点:秋味 喻体: 黄鱼之于白干不烈 稀饭之于馍馍不浓 鲈鱼之于大蟹寡味 黄犬之于骆驼少形 (3)运用反村手法 在秋天的故都,“青天下训鸽
7、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作者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移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以声音反衬故都的寂静和自己的孤独和凄冷,这正达到王籍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4)运用呼应手法 明确:开头:惜南国之秋(“淡”)“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结尾:恋北国之秋(“浓”)“愿折去生命的2/3留住”呼应第一段“不远千里”“饱尝一尝”. 掌握对比手法、比喻手法、反村手法及呼应手法的运用 五、教学策略选择(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1.通过多媒体听读朗读,感受作品语
8、言。 2.PPT展示京城秋景图片,以浓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围,领会故都的秋味。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学科授课人听课时间听课人班级 评价维度权重评价指标等级 (分值)得分 ABCD 教学 目标10%符合课程标准基本要求,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学业质量水平等级,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具有可检测性。10864 教学设计10%以新的认知观、教学观和评价观来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实施过程和教学评价,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中心,
9、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本位。10864 10%突出教学评价的作用,以学定教,贯彻教学评的一致性原则。10864 教学策略 与方法5%围绕目标创设灵活的、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5432 15%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创设与生活关联、任务导向的真实情境,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第学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151296 10%教学环节的组织有条理、有层次,衔接紧密,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具有较强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能灵活、恰当地根据学生反应参与状况,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10864 教
10、学效果10%学生获得的基础知识扎实,在学会学习和解决问题方面形成一些基本策略。10864 5%学生在学习知识中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表现为好学、乐学、会学有关知识,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5432 5%学生认真参与课堂教学评价活动,积极思维,敢于表达和质疑。5432 教师素养10%对课程标准理解到位,教与学目标制定准确,教学设计与实施体现新课程理念,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到位,教学效果突出。10864 5%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有改革创新意识,具有鲜明的教学特色。5432 5%教学语言准确、精炼,有感染力,使用普通话,书写、绘图等基本功扎实,板书工整、合理;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应用适时适度,操作规范熟练。5432 综合评价意见合计得分 总体评价改进建议 七、教学课件(本节课的教学课件) 八、板书设计(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板书(PPT演示) 对比北国之秋: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保行政处罚考核试卷
- 秋天的回忆初三语文作文
- 娱乐场所室内环境舒适度优化考核试卷
- 旧梦初二语文话题作文
- 租赁经营模式的智能化应用与数字创新考核试卷
- 海洋石油钻采工艺与设备考核试卷
- 电气设备防误操作技术考核试卷
- 厦门市高三语文质检作文
- 石材加工企业市场营销策略优化考核试卷
-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
- 山东省高中名校2025届高三4月校际联合检测大联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武汉数学四调试题及答案
- 中国纺织文化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 河北省用人单位录用人员身份核查登记表
-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电子书
- 老视的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 VDA6.3的P2-7条款
- 工程联系单表格(模板)
- 混凝土搅拌机设计论文
- 《Clean,Not Clean》RAZ分级阅读绘本pdf资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