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的教学教案设计稿_第1页
《化石吟》的教学教案设计稿_第2页
《化石吟》的教学教案设计稿_第3页
《化石吟》的教学教案设计稿_第4页
《化石吟》的教学教案设计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9PAGE9化石吟的教案设计稿化石吟的教案设计稿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学习这首诗,让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来理解诗中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想象化石向人类讲述的那份大自然的奇幻,进一步认识自然的奥妙,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3.调动学生的课外积累,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把握内容,体会化石向人类讲述的那份大自然的奇幻。2.学习这首诗,让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来理解诗中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进一步认识自然的奥妙,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通过朗读体

2、会诗歌的韵律美,发挥联想和想象,认识科学的神奇。教学准备教师可利用网络或书籍查阅有关化石的资料,并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图片。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1.激趣:利用电教媒体放映多种恐龙的图片,并配以恐龙的模拟声音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2.质疑:距今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前的恐龙早已灭绝,我们看到的恐龙模样是怎样再现出来的?3.讨论:鼓励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猜测,保留同学们的奇思妙想。4.阅读:网上搜索“猛犸冰封3万年遗体完好眼睛至今仍透明(组图)”。5.小结:正是这些沉睡亿年的化石裹藏着昨天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套珍贵的密码,人类才得以把思绪带进曾留下生命辉煌的远古世界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化石吟。板书课题:化石吟6.解题:(1)理解“吟”的意思。吟,这里是赞颂的意思。(2)化石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一组图片就知道了。欣赏化石图片(网上搜索)。说说化石是什么?定义化石:动物或植物死亡后的残体经过长时间而没有腐烂,有机体自身保存完好,或在沉积岩中形成印模,或保留生存时留下的痕迹,漫长时间后成为地壳的一部分,这就是化石。(3)课题是什么意思(赞美化石)二、诵读全诗,加强理解。1.自由诵读,初步理解。学生分小组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自由诵读,要求读准字音,有节奏地朗读诗歌,并能有选择地背诵。2.阅读资料,加强理解。最早的鱼儿、最早的鸟儿、最早登陆的鱼儿

4、、最早的树,依次指的是无颌鱼类、鸟类的祖先、两栖类的祖先和裸子植物。猛犸象:也称“毛象”,古代哺乳动物,大小近似现代象,身上长满棕色长毛,上门齿向上弯曲。生存于亚欧大陆北部更新世(延续时间自160万年前至1万年前)晚期的寒冷地区。中国东北、内蒙古和宁夏等地曾有这类动物的化石发现。“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研究表明,化石还部分保存着生命有机物的残余,并未真的完全石化。骸骨:尸骨。太古:远古的时代。3.开火车分小节诵读。其他同学注意诵读者对于会认字和会写字是否读准,节奏是否掌握恰当。三、评价讨论,理解感悟。1.读后评价,同学们在评价讨论的过程中加强对诗歌的理解感悟。(1)关于读音。思绪x不朽

5、xi躯q壳裹gu藏档dng案葱茏lng幽yu雅卓zhu越(2)关于写字。强调“裹”的写法,“果”字夹在“衣”中间。(3)关于节奏。结合学生读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朗读,重点指导:“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4)关于感情色彩的处理:针对刚才同学们读的情况大家互相评价,指出读得好与不好的地方。说说应该怎样读,自己读读。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师生12下一页化石吟的教案设计稿“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说明了什么“冰冷的骸骨”指的是什么“平凡的真理”指的又是什么小结:说明生物是不断地进化来的,不是造物主

6、造出来的,在沉睡亿年的化石身上找到了这个真理。(2)过渡:为什么说化石能证明生物进化这个平凡的真理哪一节给了我们答案(3)学习第四节。齐读第四节。“生之灵火、生命的信息、珍贵的密码”分别指什么?(化石中的有效物质)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之所以是“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一本珍贵的密码”,是因为在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阅读资料,进一步了解化石的特点之二:生命的信息。7000万年前的骨头还“活”着美国古生物助理教授玛丽施魏策尔宣称,已经成功从距今7000万年前的霸王龙腿骨化石中分离出软组织。被分离出

7、的软组织不仅几乎是完好无损的:仍旧透明和具有柔韧性,而且显微镜下看起来像血管和细胞的内部结构仍旧存在。科学家宣称,恐龙化石分离出活性组织,有望复活恐龙。小结:真是不可思议!可它就有这么神奇。(4)学习第六节。齐读第六节。组图欣赏:(此时可以出示一组图片,也可以利用课本的图片。有条件的学校网上搜索)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象时,你有何感想?学生发言可以畅所欲言,只要想象合理,赏析到位即可。(5)指名分节读第二层。三、质疑交流,剖析课文。1.诗歌运用了那些表现手法这样表现有什么好处(拟人、比喻、第二人称)2.对诗歌的学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或有哪些疑问?教师与学生可以相互质疑,形成参与式讨论。四、课

8、后作业,拓展想象。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逝去万载的世界重现的是怎样一番景象结合自己的感想写一篇想象作文,题目自拟。拓展阅读:化石吟课后习题与答案化石吟阅读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术师,卓越的雕刻家!1.所选这几节紧

9、承诗的第二节中一句展开。2.第一节中“造物主的存在”是什么样的理论“平凡的真理”是什么意思3.所选部分第二节是什么意思?4.“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能否换成“它”吗为什么5.从选文看,诗句发展到第节时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是诗人由衷的赞叹。6.诗中称化石为“你”有什么好处?7.为什么“肉体虽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用课文原句回答。8.“海枯石烂”“日转星移”本是两个成语,为什么作者在这里要写成“海枯,石烂,日转,星移”9.“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一句中“仿佛”二字能去掉吗为什么10.“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既包括绘画、电影、电视等场景,也包括_。答案:一、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二、上帝创造万物。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肯定了生物进化的科学观点。三、说明了化石能够体现生物进化的道理。四、1;比喻,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化石上的花纹。2;不能,因为用“你”是第二人称,作用: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运用了拟人的修辞。五、第四节;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