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王一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一、“中等收入陷阱”的内涵及相关内容(一)“中等收入陷阱”的内涵它比较系统地提了世界银行06年东亚经济发展报告,它当时提了一个概念。英文翻过来很拗口,我们把它变通一下,大概就这么一个意思,就是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的过程中。它说,既不能重复又难以摆脱以往由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的这套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就是你从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它形成的这套发展模式,从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不能重复,不可能重复。因为它面临的发展阶段不一样了,但是它又很难以摆脱就是路径依赖。所以它这个阶段就很难有效地去
2、应对这种阶段转换过程中的一系列系统性风险,所以很容易出现经济增长的停滞和徘徊。就是人均收入、国民收入难以突破一万美元。他当时高收入边界是一万美元,现在已经到1.19万了,世行也在不断地调整。08年的标准高收入是一万二千美元。那么为什么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从这张图可以看出来,到了中等收入阶段以后,国与国之间的这种开始明显了分化。在低收入阶段,当然我们可能说也有低收入陷阱,也有高收入陷阱,但是在中等收入阶段这种国与国之间的分化尤为明显。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个阶段就是它的矛盾会集中爆发出来,就是从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以后,原有的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无法有效应对由此形成的系统性风险,所以我们说很容易出现这
3、种起伏、波动甚至停滞。那么国际社会比较公认的就是成功跨越上世纪二战以后,成功跨越中层收入陷阱的,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一看,大概也就是日本加上亚洲四小龙,就是韩国、新加坡、加上中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那么后面这些经济体是相对规模比较小的经济体,所以比较成规模的就是日本和韩国,就是二战以后比较成功跨越的。那么日本如果按当年价算,就是我们不做折算现在很多90年的购买力来按照国际元来算,如果按照当年价算,日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如果1972年达到差不多接近3千美元,到84年突破一万美元,因为我们按照当时的标准是一万美元。日本大致是换了12年时间。韩国是87年超过3千美元,都是当时的现价,95年达到了1146
4、9美元,差不多是8年时间。但是一般的研究它就用麦迪逊数据库,就用90年的国际元来计算,这样的数字有很大的变化,日本是1957年是3136国际元,到1971年达到了10040国际元,用了14年时间,韩国就不一样了,74年是3015国际元,到93年从达到用了19年时间,就是当我们比较规范的学术研究时,它是用国际元来做计算。你可以反过来再看另外一类国家,如果这个可以分为两类的话,另外一类就是不成功的,就是没有成功跨越中等收入的可以说是很多很多。我们经常把中等收入陷阱称为拉美陷阱,因为拉美没有一个国家成功地跨越过去,直到今天有人说智利已经在迈这个槛了,但是我们觉得还是需要再看一看,就不稳定。那么拉美和
5、东南亚很多国家都没有实现这种成功的跨越,那么拉美比较典型的就是阿根廷。阿根廷就是有一度非常看好,很多国家很看好。它有一度人均GDP跟德国比较接近,那么到上世纪90年代末它达到8千多美元,但由于经济危机2002年又下降到2000多美元,阿根廷证据也不太稳定,然后又是经济危机,到现在又逐步恢复到接近1万美元,这是阿根廷的状态。东南亚地区这个就比较典型的是马来西亚,也是比较早。在东南亚地区它的人均GDP是领先的,但是直到今天也没有完成这种跨越,所以应该说相当一部分国家在二战以后经历了二三十年甚至是更长时间的努力,但是几经反复一直没有迈过这个门槛。这张图我们是按照麦迪逊数据库做的,可以看出来这条线是日
6、本一直在往上走,到了2万多美元它开始慢慢稳定,我说的是国际元。日本人均GDP不只2万多美元,这个是按90年国际元算的。这个是韩国这条曲线,这两个国家非常典型,其他这些国家可以看得出来,就是在中等收入阶段在长期地徘徊,这里面我列了一些比较典型的国家,比如亚洲的马来西亚、泰国,拉美的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差不多都是这么一个情况,比较接近。(二)比较成功跨越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两类国家和地区第二,我想比较一下这些国家的特征。就是我们把这两类都选一些样本出来。你比如我们把成功跨越的,把韩国抽出来作为一个样本,把它跟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和拉美的阿根廷来做一下比较。我们看能够发现什么?就是因为它是两类典型,
7、我们可以从不同侧面来做一下比较。第一,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差别还是很大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差别还是很大。一般来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的经济增长起伏很大。即便是有些年份增长率很高或者是有几年增长率很高,但是它也会迅速地出现缩水。你比如我开始说阿根廷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阿根廷从1963年到2008年这45年间它有16年人均GDP是负的增长,有16年;马来西亚还好一点有5年;韩国只有2年,我估计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所以我们说它的这种经济增长的差别性还是很大的。第二,我们就看经济结构,就是在结构上有一些什么差异?那么我们看这种需求结构上就是做了一下对比,感觉差异性不是特别大。就是这里面都有数据,那
8、么相对的投资率来看,东亚国家一般要高一点,你像韩国的投资率相对要高一点,那么马来西亚也一度,比如90年的时候它的投资率是32.4%,那么以后又开始下降了,这是东亚国家区别于拉美的特征,就是投资率要相对高一点,这是需求结构上,我们说有一定差异不是特别明显。第三,就供给方面,看产业结构上好象也不是特别明显。就是你比如阿根廷的工业占GDP比重很高,曾经达到过50.1%就是很高,马来西亚也达到过47.7%,这是07年的时候,就是感觉不是特别明显。第四个就是创新方面了,就是研发和劳动力素质方面,人力资本方面这个差别就非常明显了。从R&D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看,韩国在03年就超过了2.64%,这个我们
9、现在提的“十二五”要达到2.2%,这是很难,因为我们GDP增长很快,韩国的R&D份额一直是比较高的,但是你要看马来西亚和阿根廷只有0.69和0.41,这就很低了,不到1,这就是说从研发的投入是不一样的。从人才来看,韩国每千人的研发人员大概有4.8人,而马来西亚、阿根廷只有0.42人和1.1人,这个就差了11.4倍和4.4倍,这个差距很大。那么劳动力结构当中,有大学教育以上的程度的韩国是35,马来西亚只有20.3,阿根廷只有29.5,这个就是差异性还是很大的,这个数据应该说都是可比的,这个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库的数据,应该是可比的。第五就是我们说社会发展指标上,差别也比较明显。那么从人的预期寿
10、命来看,韩国就是提高很快,它60年的时候只有54.2岁,到08年的时候达到了79.8岁,这个已经明显高于阿根廷和马来西亚了。韩国原来是相对低的,那时候60年的时候比阿根廷还低11岁,但是它很快就超过去了。在教育方面受教育的年限韩国是由70年代的5.6年上升到11.3年,这个也比马来西亚和阿根廷要领先,所以这个社会指标上还是有明显差异的。第六个就是收入分配的公平性,这个差异就更大了。那么我们一直说东亚国家里面,日本和韩国是在这种转型过程中控制收入差距是控制得比较好的。那么基尼系数,我们看阿根廷和马来西亚在80年代中期就达到了0.45左右,到90年代末的时候曾经一度接近过0.5。阿根廷突破过0.5
11、,拉美都很高,像巴西都曾经突破过0.5。韩国在70年代末是0.36,到90年代末下降到0.31了,那么最高收入的10%的这个阶层和最低的10%阶层的收入比来看,也是韩国相对要低,就是收入分配的公平性。观察日本和韩国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比我们好象都要收入差距明显要小。(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分析第三个就是关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是什么?当然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总结。从经济的视角我想主要是从5个方面来看:第一个就是发展模式的转型,这个转换不是很成功,就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或者说也错失了转换的时机。拉美很典型都是所谓的进口替代型的,不惜成本,长期就是不惜成本搞进口替代,就是它没有很有效地转向出
12、口导向的这种发展模式。与全球化的这次浪潮没有很好地契合,也没有从全球化这种分享到足够的全球化红利。第二个就是技术创新这一关始终没过去,你要比韩国和像阿根廷和马来西亚来看,那就是很不一样了。韩国大家应该都熟悉,它开始也是从模仿,很快就慢慢形成一些有自主技术的企业,比如现在有三星、现代,尽管很小一个国家,还是有很多全球知名的企业,有很多自主的品牌,它应该说是比较成功地迈过了这道槛。但是拉美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没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东南亚在加工贸易形态,为什么发生亚洲金融危机?当时刻克鲁格曼一个解释也是这个原因,就是没有自主技术。第三个就是对发展的公平性的重视不够。就是我们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这些国家,利
13、益格局受这种大的利益集团的牵制。没有有效地这种调节收入分配的机制,社会分化非常快。你要到拉美一些国家看,富人区和贫民窟简直是天上地下差距太远了。第四个就是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偏差。早期管制是比较严的,后来完全推广这个国际货币经营组织这一套,完全的自由化,所以宏观政策上就是政府完全缺乏调控能力。第五个就是体制调整变革受这种利益集团的击败也是严重的滞后。我想大概原因从经济层面上大概就是制度变革跟不上,经济层面上我想原因大概就是这么几个方面。我们说转型比较成功的日本韩国,我觉得最主要是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就是它的经济模式是比较成功的转换了,特别是在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上有了一个跨越性的发展。那么第二个,
14、比较好的控制了社会的收入分配差距,包括日本、包括韩国。我说的基尼系数都是很小的,相对于现在我们相比较我们国家来说基尼系数都是比较小的。我就是做一个对国际背景的介绍。二、我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面临的挑战第二个我们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面临的特殊挑战。那么中国经济应该说很了不起,过去30多年,就是取得了一个高速的增长,可以把它归结为一个高速的增长期,而它的这种高速增长性超过了很多国际机构的预测,比如世行预测2020年的中国,那是一个很大型的课题,预测我们本世纪前10年是6.9%,按照最新的统计报告,我们前10年年均增长率是10.7%。过去我们完成了两个基本的任务,一个就是从低收入阶段进入到中等收入阶段
15、了。我们改革开放初期只有200美元,现在已经到4300了。那么第二个就是从人口大国转换成一个经济大国了,所以中国的发展应该说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过去5年,中国虽然遇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但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似乎没有因为外部冲击而发生大的波折。我们年均的增长率是11.2%,过去5年比“九五”、“十五”,比前2个五年计划还要高,尽管我们遇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且年度的增长率都在9%以上,这个是大大超过了,现在回过头来看,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所以中国经济它的这种增长动力来自何方?走向未来它会不会发生变化?所以这个也是很多国际上的一些学者比较关注的问题。比如说比较典型的斯坦福的某教授,他也参
16、加过50人的中美经济论坛,他就非常感兴趣,他的增长动力来自何方。那么中国从人均收入来看也已经进入了中等偏上,我们说中上收入行列了,那么这个分界点按照08年世行分类是3855美元,就把中等收入分为两个界限,它的这个边界就是3855美元,再上一个台阶就是1.19万美元,大概就是一万二,按照世行的分类,所以下一个目标就是怎么样迈过这个台阶,能不能争取用十几年时间去迈过去。那么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面临哪些挑战呢?我都是从经济层面上来说,我们说中国经济的发展总体态势似乎没有因为金融危机的冲击而改变,但走向未来支撑过去经济高速增长的这种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应该说都在发生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会给我们带来哪些
17、挑战呢?(一)高储蓄率正在发生调整我就说第一个挑战,我大概总结了8个方面,就是第一个挑战就是我们储蓄率正在发生调整。世行在总结东亚模式,它总结了4条,第一条就是高储蓄率和高投资,是东亚模式这种成功的最基本的因素。那么应该说高储蓄率和由此带来的高投资率是支撑过去30年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重要因素。我们储蓄率多高呢?2009年是51.4,年均过去30年差不多年均上升0.4个百分点,这条线就是一个趋势线。但是我们说储蓄率跟什么有比较强的相关性呢?我们可以做很多分析,可以发现跟人口的抚养比呈明显的反相关,就是人口的抚养比越高,储蓄率越低人;人口抚养比越低,储蓄率越高。那么人口抚养比取决于什么呢?取决于我
18、们人口的年龄结构,那么事实上中国过去这些年人口的年龄结构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我们刚刚做了第六次人口普查,这就是第六次人口普查以后的结构,跟我们40年前的人口结构完全不一样了,所以由于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我们的储蓄率就会受到明显的影响,那么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一个直接影响就是抚养比的变化。那么抚养比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在80年代以前人口抚养比是很高的,是什么原因呢?就是被抚养的少儿比重很大,80年以后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了,人口抚养比迅速下降。到2010年的时候我们可以说已经接近最低点了。那么再往后又要提高了,那么为什么又要提高了呢?老龄化了,就是我们所说的未富先老,这也是我们这种过去就是一定程度上
19、就是你实行这种政策它会带来一种相应的变化。那么我们想,80年生的现在是31岁,他的父母就是应该说至少接近退休,也许都已经退休了,所以我们现在很直观的估计,当然人口不是这样简单的,你很直观的一个估计就是你退出去的是两个人,退出劳动年龄的是两个人,而进入劳动年龄的是一个人,所以我们说被抚养人口会重新发生变化,那么人口抚养比的上升我开始说了大跟储蓄率是很明显地反向关系,所以它一定会影响到储蓄率的变化。那么当然,影响储蓄率变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化,因为像我们这代人,短缺时代成长起来的,短缺惯了,这个也不知道怎么消费,不大会消费,80后、90后他就不一样了,80后现在叫做“月月光”
20、,不够了怎么办呢?就是跟父母要,因为他正好上面那一代不会消费,而这一代人又有相应的积蓄,他不会消费,正好有上面一代人不会消费,所以就“啃老”。但是反过来上面一代可能你不去帮他消费的话他也不一定幸福,所以我有一次遇到一个年轻同志,他每一次回去,我妈就给我好多钱,他说我就是不要。他说我妈就伤心地哭,他说她不被啃她还很伤心。你说这怎么办呢?这个就是你说这种消费倾向的变化也不是一代人,这个是代与代之间相互形成的。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制度性的和政策性的因素也会带来储蓄率的变化。比如我们现在社保体制的健全,现在养老我们说争取要全覆盖,“十二五”就是包括农村养老,现在农村有新的养老保险制度了,它要做到
21、全覆盖,这种就会对人的消费倾向也会发生影响。还有一个是公共服务投入的增长,这个就是一个政策性因素。这个我想也会有所影响,这个是一个挑战。(二)劳动力成本上升第二个挑战就是劳动力供需形式的变化和由此带来的这种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中国过去参与国际竞争最大的一个比较优势就是劳动力的充分供给和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就是低成本劳动力的充分供给是过去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我们劳动力的供需结构形式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也正在发生变化。我们建国后大概经历过三次人口出生高峰。第一次、第二次已经进入退休年龄了,第三次接近退休年龄,所以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在也慢慢地也接近完成,我说的是接近,现在很多人说农
22、村还有剩余人口还有4千万,我估计这部分人以后也转不出来,因为他们是缺乏这种文化或者是年岁比较大的,缺乏文化的,在劳动市场没有竞争力的,所以这部分人可能以后也转不出来,就是我们说青壮年劳动力这种转移应该说也正在接近完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那么我们的劳动年龄人口也正在接近峰值,峰值是多少?估算不一样,有的说9.8亿,有的估计还高一点是9.9亿,有的说是9.3亿,他的估算方法不一样。什么时候出现峰值也不一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它发布的,说2014年计生委说2015年,中国社科院人口所前两天有个报告说是2016年,那么有些学者就说可能更早,但是不管怎么说反正就是在今后这几年时段,所以我们说人口红利正在
23、逐步地消失,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逐步地减弱,那么保持经济增长一定要。你这个储蓄减少、投资就会减少,劳动力供需变化,劳动投入就会减少,甚至是绝对量的减少,还不是增量的减少。所以我们以前经常讨论刘易斯拐点,那么刘易斯拐点是不是会提前到来?从农民工中青壮年比例不断下降的情况看,特别是今年很多人很多搞这方面的研究,今年不是一个局部性的劳动力供需紧张。似乎不光是沿海,不光是沿海的大城市,包括中小城市,包括内陆一些城市,劳动力供需都开始出现紧张局面了,所以劳动力供给增速下降的趋势正在逐步地显现,而这个可能会比我们以前预计得要早,而这个点可能就是我们会出现一个点,就是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会低于总人口的增长,所
24、以这个点一旦出现以后可能就是一个不可逆的,这个就是对我们劳动力供需会形成一个很大的影响。(三)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下降刚才我说了,资本投入储蓄率下降,资本投入也是不可逆的,我们现在说投资率太高了,但是一旦下降以后想回过头来是很困难的,所以资本投入减少以后、劳动减少以后,靠什么来支撑经济增长呢?我们说要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很多学者认为最关键的就是生产率,而我们全要素生产率是否也有一个下降的态势?那么从测算的数据来看,当然有很多的测算结果,不完全一样,因为计算方法不一样。那么从我们的计算结果来看,就是本世纪以来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是比上世纪90年代是下降的,这个数据是下降的。那
25、么我想用世行的一个报告,他们预测的全要素生产率它做的曲线好象,也是一个下降的趋势。那么什么原因使得本世纪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呢?就是很重要一个因素是劳动力的配置,就是我们90年代为什么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呢?就是劳动力从低效部门向高效部门大规模转移,就是从第一产业从农业向二三产业的大规模转移,而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大概是第一产业的5-6倍,有的计算更高一点要7倍,那么只要这种转移在进行全社会的劳动生产力就会提升,那为什么本世纪开始劳动力配置的贡献减弱了呢?因为它的转移速率放慢了,而这种转移慢慢接近尾声的话,全要素生产率下降,贡献率下降就会很明显。当然,还有一个技术上的科技进步的原因。90年代,我认为大
26、规模引进外资,这种外溢效益特别明显,因为我们国外产业技术差距很大,外溢效益特别明显,现在随着这种产业技术水平落差的缩小,这种外溢效应就慢慢减弱了,而我们自主的研发能力的提升又是有限的,所以这个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当然全要素生产率还有一个制度变革、体制变革,而本世纪以来,就是这种结构性的改革,似乎都是某个领域的修修补补、完善,不是一个系统地调整,所以这个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也是会有影响的,就是我觉得这几个方面可能是重要的因素。(四)工业规模扩张难以持续第四个挑战是我们过去30年经济高速增长很重要一个因素就是工业的大规模扩张,特别是本世纪以来简直是太伟大了。这个我们经常把它叫做重化工业化。我们的钢材
27、,在毛泽东时代是以钢为纲的工业化路线,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4千多万用钢,现在产能有7亿吨了,有的人说根本就不只7亿吨,有9亿吨,当然这个东西不知道怎么去做实证的统计,全球也就12多亿吨钢,我们这种产能扩张多快。我们的发电装机,因为工业的扩张你从能源就可以看出来,发电装机每年基本上1亿千瓦,去年金融危机8千多万千瓦,就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我们相对来说是慢一点,但是也有8千多万,但是英国总的装机也是8千多万千瓦,所以我们工业规模的扩张实在太厉害了。但是这种扩张是否也在接近极限?那么我们08年的时候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是42.9%,但是你要看,世界上一些已经工业化的国家,就是它2010年这个是I
28、MF的数据,跟我们的统计还不一样,你要看其他已经完成的工业化国家它历史上最高点就是峰值,你可以看到都没有达到40的,就是德国也就是39.1%,就是我们按照IMF的数据我们已经这么高了,我们还可能提高它的比重吗?似乎很难了,我们工业增加值占比已经达到主要国家的历史高点而且是远远超过而不是达到。第二,我们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也在发生变化,我们过去的产能扩张主要靠什么?靠占领国际市场来平衡它的产能。现在金融危机后,美国也提出所谓的再工业化战略。美国最近的数据显示制造业的扩张速度在加快。最近也在报道卡特彼勒从中国撤资,因为我们劳动力成本提高以后,我们物流成本很高,劳动力成本虽然高但是比美国还是要低很多,
29、但是我们物流成本、交易成本很高,所以他迁到其他州去了。他认为我再过几年也许工作在中国生产没有太大优势了,所以我们这种外部环境也在变化。第三,工业规模扩张受到资源和环境的约束越来越大。从这三个方面来看,支撑我们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工业,应该说以它的劲头也越来越弱了。(五)外部需求的增速放缓第五就是传统的增长理论不太讨论考虑外部的因素,而我们在全球化时代不得不考虑外部需求的这种增速放缓,这种放缓在金融危机以后表现的就尤为明显。那么我们本世纪以来,这轮增长主要靠什么拉动呢?相当程度上靠外需地拉动,01年到07年我们外贸年均增长率是21.6。如果要看加速就是我们2001年是8.3%的增长率,2007年是1
30、4.2%,加速了5.9个百分点,那么这5.9个百分点我们计算它的外部需求贡献占了2.5个百分点,就是说本世纪以来,这轮经济的加速相当程度是外需拉动的。而金融危机以后外部需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明显的收缩,就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在危机以后在一轮强劲的反弹以后再出现了放缓的势头。美国、欧洲区、日本不用说了,日本已经有二季度负增长了,从技术层面上已经衰退了,但日本是因为地震、核危机二季度肯定是负增长,所以日本三个季度负增长也是没有问题的。所以美国一季度的数据比去年四季度也不好,一季度只有1.8的增长率,而且从最近的数据来看还在放缓。第二是全球再平衡的调整对这种外需市场的扩张,西方国家一再强调再平衡,为
31、什么金融危机?就是你储蓄率太高,顺差,所以这种全球再平衡的调整也会影响到我们外需市场的扩张。第三种是新兴的保护主义,特别是所谓的低碳壁垒、绿色壁垒,这个也会重新抬头。所以说西方国家现在老说低碳技术革命,我认为某种意义上说低碳也是一个门槛,你不低碳我就不让你进来,它是一个科技制高点也是一个道义制高点,所以我们说这个都会对我们产生影响,这是第五个。(六)资源环境约束持续强化第六个也是外部性的,就是资源环境的约束持续地强化。那么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跟资源的大规模高强度投入是分不开的。而这种高强度的投入现在似乎已经到了一个极限。我们拿煤炭为例,我们2000年的时候煤炭大概是13多亿吨,现在去
32、年是多少呢?煤炭消费量你要把这两个数字换过来写32多亿吨,还不够,还净的进口一亿四千多万吨煤,所以现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很多人都很奇怪其实我们现在的煤供需并不宽松,煤还很紧张。现在煤800多块钱,有的出境费要1千多块钱,所以电厂撑不下去,就是32亿多吨消费量,所以这个就使得我们觉得再这样下去,大概每年新增2亿多吨煤,再这样下去很难持续。那么这张图是杰夫萨克斯给我的,他在克伦比亚地球研究所,他做的曲线,他说欧洲一次能源的消费量90年代后是下降了,为什么下降?他大规模发生可再生能源。欧洲是最早实行碳税的,欧洲像北欧一些国家是限制煤炭,德国核电都要给你关掉,这次日本核危机以后德国政府已经承
33、诺了生态明显改善,反过来我们另外一个极端就是有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所以两种前景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做何选择呢?当然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一定要来推进这种转型。三、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应对措施(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这种转型我提了八个挑战,我觉得还是8个方面的应对。第一个就是我觉得尽管我们开始做样板的时候,说这些国家的需求结构似乎差异不大,但是我认为中国这种特殊的模式,就是这种对外需依赖度非常高的模式一定要转向一个内需为主要的推动力的一个发展模式,所以扩大内需依然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们扩大内需里面最重要的是怎么提升我们的消费,而我们消费从过去这些年来看特别是本世纪以来,过去这些年是个缓慢的回落
34、,而本世纪以来是明显的下降我们消费率简直是太低了,就是现在也可以说到了历史的最低点。那么我们确实走向未来有一个特有的条件,就是我们有一个巨大的没有充分开发的内需市场,就是我们以前这个是一个问题,但他也给我们留下了空间,我们内需上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我们能不能延续我们高速增长,我觉得这个就是一个特有的条件。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为什么我们高速增长期能够拉长?我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特殊条件。这恰恰因为我们以前还做得不够,而给我们留下空间的。比如消费这一块,我们2010年零售这一块只有15.4万亿,你换算成美元的话也就2万多亿美元,你看美国的零售多大,我们按按汇率来计算我们相当于美国的40%,但是我们的零
35、售差美国太远了,美国大家10万亿美元,所以我们差得太远了,这个可能就是我们的空间,而我们未来这种增量,美国尽管总量很大,但是它的增量已经很小了,他不可能再继续地扩张,而我们的增量会超过美国,所以这就是我们未来的这种潜力所在。所以“十二五”时期今后五年也是中国国内市场迅速扩展的一个时期。我想今后时间也会扩展,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内市场的扩展、消费规模的扩大,这个会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新的动力。我们以前靠投资拉动这个可能就是我们能够延续我们这种高速增长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按照瑞士信贷银行的计算,它认为2015年中国的消费额会占全球的14.1%,因为我们说什么老外不相信,你用
36、老外的数据。扩大消费需求要成为扩大内需的一个战略重点。那么国际经验表明,大规模持续的消费需求归根结底来自中低收入者收入的增长,这个是亚行报告的结论。你看我们的消费率跟国际水平这个是世界平均水平我们的消费水平实在是差得太多了,所以这是问题,当然也是我们的空间所在。现在提出怎么样构建一个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我觉得这个话是很好说,怎么去做很难。从今年1到4月份的数据来看,我觉得不理想,但是短期数据很难判别,很难识别。所以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当然我们要面对一系列课题,今天时间关系我也不展开了。当然我需要讲的一个是我们要从外需要转向内需,不能理解为简单的去降低进出口的规模,我觉得这是一种系统性的调整
37、,你简单去压缩顺差规模的话其实我觉得并不难,今年我们顺差可能有的人估算大概缩到1千亿,占GDP份额会降到2%以下,要简单地压缩并不是很难的事,但是我觉得这是系统性地调整,简单地去压缩很可能会带来新的问题,产能过剩的急剧增加、存货的大幅度增加,然后就业的影响也会很严重。第二,我们说投资大国,中国是典型意义上的投资大国,我们投资规模实在是很大,向消费大国的转换也不是简单的去压缩投资规模。事实上,你去看过去的数据,我们投资和消费比较平衡的时候,恰恰是经济增长不好的时候,往往这个投资率和消费率比较相对来说比较平衡。因为你的模式没有变,你要平衡投资下来了,经济肯定下来了,我觉得这个也是个系统性,而不是一
38、个简单的数字变化,它背后有一个系统性地调整,所以这个东西我觉得也需要讲清楚,你不能说投资下来了,投资跟消费平衡了转型就成功了,这个我觉得也不是。今后一个时期,应该说是一个时间窗口,什么窗口呢?开始我说了,人口抚养比的提高有利于降低居民的储蓄率,那么产能过剩使企业的储蓄随投资的减少而下降,然后政府的公共服务投入增长和社会保障的健全,也有利于降低政府的储蓄率,所以这个我觉得是一个时间窗口。这是一个就是要去跨越这个陷阱所需要做的。(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第二个是我们所说的产业转型升级,就是供给层面。中国的产业基本特征就是我们过渡依赖加工制造环节,决定市场地位和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环节发展严重滞后。我们说
39、真正创造价值是什么?是服务,服务创造价值。现在大的国际跨国公司,我前一段去西门子,他们的服务已经超过制造了,这好象是国际跨国公司转型的一个基本特征。包括IBM也是这样,他们把制造环节包括微电脑这块都给了中国,但是他的服务比重迅速提高了,这个是国际产业转型的重要特征。我们这一块恰恰是最弱的,我们大量的加工组装。然后高技术产业名义比重提高很快,现在iphone和ipad全是在中国生产的,你出口不都是高技术产品吗?但是那个是你的高技术产品,那是高技术组装业,不是高技术制造业,没有意义。附加值很低,一个ipad挣几块钱有什么意义呢?你没有自主品牌,又没有你的标准、又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但是你名义的高技术
40、产业比重很高,因为这都是高技术产品,出口都是高技术产品,所以我们:说实际上都是集中在价值链的低端。所以这个就提出两个基本的问题一个就是,我们结构调整的思路要改变,我们不是去调整所谓转型升级什么内涵,不是去调整产业间比例关系,如果我们全部都是高技术,如果都是加工组装那有什么意义呢?你高技术产业世界比重最高,但是你都是加工组装那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没有意义,所以你单纯地去调整产业这种结构,一定要把内涵讲清楚,你是做什么事,关键是提升它的价值链。就是你要去突破、研发、设计、标准、供应链管理、营销网络、品牌、技术服务个,要去突破这些环节,这是我们转型升级的内涵,突破一个我们的附加值就会提升一块,而不是
41、说你就去把高技术产业做大,做大都是组装没有意义,还是组装,跟组装玩具差不多,只是它的工艺更复杂一点而已,所以这个是我们转型升级的一个内涵。所以我们经常说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密不可分。我是经常鼓励首先我们要怎么把中国服务做大,创造何其难也。日本人搞模拟信号、美国人搞数字信号,独立的技术路线就叫创造,我们如果再来一条,我们既不模拟信号也不数字信号,你再来一个信号,你给我试试看,这就叫创造,什么叫创造?所以我们怎么把中国服务做大,是中国制造业提升附加值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而我们恰恰由于国际分工形态我们的要素结构决定了我们服务需求大量外溢。比如最简单的中国生产那么多东西,我们怎么没有自己的沃尔玛,沃尔玛
42、销售的90%商品原产地都是MADE IN CHINA,但是为什么我们没有自己的沃尔玛呢?当然我们也不具备研发的条件。你要看全球的生产商它的这种价值链的分工关系就看得很清楚了。我们是处于最最低端的环节,低级供应商。还不像富士康,它是一个总承包商,我们是富士康再外包出来,富士康还处在第二层面,我们绝大部分企业都是处在最低的层面。所以产业结构调整它的核心就是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的这种提升,关键要解决这个问题。还要就是怎么从价值竞争转向?我们以前靠什么低价格竞争,所以中国产品低价格、低成本,但是反过来也是别人说的低档货,你买中国产品第一感觉就是肯定是低档货,所以怎么向价格像质量、技术、品牌、服务竞
43、争为主来转变,这个也是很难第三个就是环境的因素,要高效益、高投入、高排放向高效益、低排放的这种转型。那么这是服务,那么还有一个就是供给层面,我们说制造层面就是现在国内正在培育的一块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说什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总理的一句话说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我觉得还是很有前景的,我举一个例子,比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什么是新一代?就是4G,我们现在3G正在慢慢地覆盖,4G移动通信叫4G,移动互联网叫IPV6,4G是什么标准呢?就是按照行内的人来说同时传出5、6部电影,信号都很清晰。我们现在3G就是传出一部电影不是很清晰,4G可以达到这个标准。IPV6可以地球上每一个沙子都可以建一个网
44、址,它的容量就大大扩张了。但是我们同时把移动网、互联网、广电网做成一个标准,现在企业都在做,我们现在看一个企业都在做同一个标准,然后把这个三网融合做一个标准以后加载到4G的平台上,会产生革命性变化。我们的手机不是一个移动电话了,这个是无限的终端,很强大,功能及其强大,什么都可以干,看电视、上网、打可视电话,做网上交易什么都可以干。你上课的时候老师讲的没意思,你就看李娜打网球,这一点也不影响。这是非常强大的手机功能。我就想起来了,它会带来很多商业模式的创新?为什么叫商业模式创新呢?我跟马云接触过很多次,有的时候去演讲,马云特别会演讲,特别聪明,然后马云跟我说120万人就业,你相信吗?在上面开网店
45、,马云就是一个商业模式创新,他是把在互联网上做一个交易平台,然后现在第三方支付,现在马云发现一个新东西了,他有一个巨大的现金池,越整越大,现在所以也不知道怎么办了,所以商业银行去找马云了,咱们两个办银行吧。因为你有巨大现金,因为我们网上销售每年翻一番,90后不到商店买东西了,都基本上到网上买东西了,谁跑到商店去了,所以这个现金池的扩张很快,所以现在很多银行感兴趣了,说咱们俩办银行吧,而且这个现金池越来越大,现在马云最让他费心就是这件事了,所以我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新一代信息技术如果商业化了,会带来很多商业模式创新。我相信你们在座的里面会出现新的马云,会出现很多,你们不信去试,肯定会有
46、很多新的商业模式去出现,这就是他给我们带来的意义,产业转型升级。(三)提升创新能力第三个就是创新能力的提升。这个是必须解决的,我们开始说了,“中等收入陷阱”好多国家没有迈过去,关键在什么地方?就是在这个问题上。这决定了它在哪个台阶,决定了它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它处在什么位置?而我们过去这些年研发投资是增长非常快,但是薄弱在哪些方面呢?就是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研发平台的建设。我们清华毕业的博士生你看有多少去企业的,我看到考公务员当中有清华学工科的博士去考个公务员,我遇到几个,我一直想不太通,我就跟他讨论这个问题。我说你干嘛去考公务员?公务员多简单呀,填填表、写写字,几千人、上万人考,真有清华博士考上的,
47、工科博士,多浪费资源呀,我就不理解他为什么不去创业,为什么不到企业去呢?我们这些年奥巴马国情咨文说中国高速铁路、中国航天技术、中国高速计算机这都是国家项目,现在国家16个科技专项都是国家的。我们现在最弱的是企业研发平台的建设。我们企业有研发活动的6.5%的规模以上,绝大多数没有企业。我经常说做加工贸易要做研发干嘛,我委托你加工这个东西,你做研发你有毛病呀?你没事干呀,所以这种形态是不需要研发的,而我们恰恰是要迈过这道槛,这个怎么迈过去,但中国企业有没有希望,我看有希望。我去看深圳的华为、中信、腾讯、BYD、华大基因,我觉得中国怎么还有这么多地方,中国有这么多活力的企业,而在其他城市很难找到。腾
48、讯平均年龄28岁,销售额每年翻一番,然后它从里面筛选出一部分人让你继续入股,他有业绩考核办法,你业绩好他就让你继续入股,他就不想把你留住,让你继续入股,就是职工持股跟企业绑在一起,很有意思,28岁非常年轻、非常有活力。我经常说中国每个行业有一个华为中国就是一个强国,华为在电信领域现在是排全球第二,371亿美元的销售额,是竞争性行业不是垄断行业,不是中石油、不是中石化,竞争性行业371亿美元的销售额,太伟大了。如果中国每个行业都有像华为这么一个企业,那么中国产业领域绝对是强国。所以我们怎么样让科技资源向企业流动,这个问题不突破的话我们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我们以前写文件就写到这句话,就是科技资源向企
49、业流动,这个问题没解决,那么这是一个因素。第二个因素我们怎么去培育新的人口红利。我们在传统人口红利小时以后,也就是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已经接近它峰值以后,它没有了,那怎么样创造新的人口呢?就是单位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这个是解决我们,提升我们,增强我们这种可持续增长的关键。而中国人力资本投资过去这些年是明显提高了,有大幅度提升。但是相对物质资本的投入来说我们却是下降了,因为我们物质资本投入增长的速率比人民币投入不知道要快多少,所以我们说这意味着我们人力资本投入的空间十分巨大。所以我们人力资本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人力资本怎么计算,这个不是我算的,这个是复旦一个研究人员算的就是人力资本我们怎么
50、统计。当然他采用了一种方法,按照同一个方法计算,他从1985年30%下降到2007年18%,这是下降了,那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比值也是下降了,所以这就是说我们人力资本投资的空间还是很大的。(四)积极推动绿色发展第四个也是我们必须做的,就是绿色发展,怎么去推动绿色发展?我们看出来了我们的形势还是很严峻的。我们爬坡期似乎也没有结束,因为从历史经验来看,就工业化上升时期正好是排放增加时期,我们就是看能不能迈过这个拐点。我记得英国卫报有一句话其实很有意思的,它说19世纪英国人教会世界如何生产,20世纪美国人教会世界如何消费,Shop mall你进去了就出不来了,英国的工厂化生产模式,英国造就了卓别林,
51、美国造就了Shop mall。他说21世纪如果中国要引领世界的话,他必须要教会世界如何可持续发展。我们能教会别人吗?所以这个是我们必须要做的,所以现在正确研究。我们原来都是用强度的概念,现在我们正在研究能源消费总量。我经常说地方在比速度,要翻一番,我说别去管地方速度,我只要控制两个,第一个能源消费总量;第二个居民收入增长高于GDP增长,你要满足我这两条,你把速度搞高了才是你本事,你搞多高我都不怕,问题是你搞得上去,我把能源消费总量给定了,只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住了,排放就控制住了,所以现在正在研究怎么样来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如果这个指标能够实现的话,我们就可以不用强度指标,就怎么去分解,现在这件事
52、正在研究,因为不做不行了。第二个就是怎么去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设和交通体系。这个也是我们要去解决的问题。(五)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五就是推进城镇化的问题。我们消费需求的扩张也主要靠城镇化,要加快城镇化。我们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去年按照六普的数据城镇化率是49.7%了,过去5年差不多提高一个百分点。那么今后可能也还是一个上升的时期,就是按照世行的标准模型我们还是一个上升的时期。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把现有的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今后怎么从制度上提升来,这个问题能解决了我们的消费需求就会释放出很大一块来。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可能资源浪费的局面还会存在。因为现在农村农民工在城市的收入是不消费的,他要肋紧裤腰带是要攒钱回去建房子,所以我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购销合同中的布料描述
- 招标启事造价咨询项目
- 私教个人训练合约
- 技术培训与技术许可合同
- 强身健体宣言
- 石子购销合同
- 饲料购销二线合同
- 还款计划承诺函
- 石膏板供需协议
- 外籍教师合同英文版样本
- 常见临床研究分级
- 机械设备定期检查维修保养使用台账
- 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四级上 Stop!Everyone Stop!教学设计
- 希尔顿酒店市场营销环境的swot分析 2
- 消化道穿孔课件
- 可编辑修改中国地图模板
- 最新电大市场调查与商情预测作业1-4参考答案小抄汇总
- CJJ-T 34-2022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标准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汇编
- 为先祖立碑祭文五篇
- 【学习课件】第四篇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