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导学案_第1页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导学案_第2页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导学案_第3页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导学案_第4页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导学案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在组织材料上所体现出的严密的逻辑性。 2学习这两篇短文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 3把握各篇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和创新意识 攀越山巅 1通过自读课文,了解不同领域里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互为论据,并且从中得出新结论的科学现象。 2比较分析每篇各自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培养学生善于多角度、多层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 文化积淀 作者档案。艾萨克.阿西莫夫,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世界顶尖级科幻小说作家,他也是位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

2、一生高产,著述颇丰,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说,早已远远超过了“著作等身”的地步。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以他的名字为号召的“阿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重镇。基地系列和我,机器人系列是阿西莫夫脍炙人口的代表作。新疆域是他晚年的著作。 写作背景。为了试图解释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起源,地质学家曾提出许多假说,后来大陆漂移学说被普遍接受。该学说认为,两亿年前,大陆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由于某种原因,大陆一分为二,继而又四分五裂,相继形成了北美洲和亚欧大陆、南极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新西兰和印度等大陆。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

3、了1.6亿年的恐龙灭绝了,成为生物史上最大的谜案。1986年以后,在詹姆斯罗斯岛和其他大陆上相继发现了恐龙化石,这意味着什么?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根据大陆漂移假说,论证了在不同科学领域内的发现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从而写成了其晚年著作新疆域,本课两篇短文就选自这部著作。 佳句积累 1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 2我们违背大自然的结果是,我们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美,自然动态的美和天籁的美。诺曼.卡曾斯 3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服从自然。埃斯库曼斯 预习攻略 1给加点字注音。 岛屿()熔化()驮着()排斥()趋势()褶皱()覆盖() 潮汐()尘埃()鸟臀目()携带()追溯()陨石(

4、)劫难() 2给下列形近字注音组词。 冽()()稍()() 裂()()梢()() 抉()()溶()() 诀()()熔()() 3解释词语或根据意思写词语。 领域:_。 _:灾难;灾祸。 致密:_。 _: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褶皱:_。 漂移:_。 迁移:_。 _:(飞机等)以高速度和大角度向下飞。 _:使别的人或事物离开自己这方面。 扩散:_。 流逝:_。 天衣无缝:_。缝:缝隙。 冰天雪地:_。 人人皆知:_。 品读精华 1结合加点词语的含义,品味下面的语句。 (1)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2)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2体会下列句子在文中

5、的作用。 (1)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2)斯石英可以在实验室里制造,但它们在自然界中存在吗?回答是肯定的。然而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 问题探究 1“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句话的意义何在? 2恐龙无处不在首尾两段是怎样呼应的? 3被压扁的沙子一文为什么要举“斯石英”的例子? 4“被压扁的沙子”这个题目是否可以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课堂小结 课文主旨:恐龙无处不在是一篇通过_发现来证明“_”学说的科普论文。被压扁的沙子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

6、讨恐龙的死因,再一次证明“_”。 艺术特色:1以人们熟悉的事物为例,浅显易懂;2语言简明精练,幽默风趣;3说明方法恰当适用。 (温馨提示:学习至止,请同学们使用作业手册)。 参考答案 预习攻略 1给加点字注音。 岛屿(y)熔化(rng)驮着(tu)排斥(ch)趋势(q)褶皱(zh)覆盖(f)潮汐(x) 尘埃(i)鸟臀目(tn)携带(xi)追溯(s)陨石(yn)劫难(ji) 2给下列形近字注音组词。 冽(li)(凛冽)稍(sho)(稍微) 裂(li)(裂开)梢(sho)(树梢) 抉(ju)(抉择)溶(rng)(溶化) 诀(ju)(秘诀)熔(rng)(熔化) 3解释词语或根据意思写词语。 领域:学

7、术思想或社会活动的范围。 劫难:灾难;灾祸。 致密:细致精密。 追溯: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弯曲的过程。 漂移: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 迁移: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 俯冲:(飞机等)以高速度和大角度向下飞。 排斥:使别的人或事物离开自己这方面。 扩散:扩大分散出去。 流逝: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没有一点破绽。缝:缝隙。 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盖地,非常寒冷。 人人皆知:所有的人都知道。 品读精华 1结合加点词语的含义,品味下面的语句。 (1)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遍布

8、”,说明恐龙确实远处不在,呼应文题。 (2)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这里用“大约”,是一个概数,说明两亿年前的数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体会下列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从恐龙灭绝的原因谈起,吸引读者。“一直”表现了科学家们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争论不休”写出了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斯石英可以在实验室里制造,但它们在自然界中存在吗?回答是肯定的。然而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 这里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

9、作用。 问题探究 1“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句话的意义何在? 首先,这两句议论是这两篇文章行文的逻辑基础。从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得出恐龙曾遍布世界这一结论也许并不困难,二者之间的联系也容易让人理解,但是,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与地质学说有什么关系,一般读者很难提出这样的问题。但是在科学家的眼里,它们却有内在的联系。恐龙远处不在一文就是从南极的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论证“板块构造”理论的,恐龙化石成了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有力证据。而在被压扁的沙子一文中,则通过探究斯石英的成因和性质,证明了6500万年前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得出了“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

10、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的结论。由此可见,作者这一观点的提出并非浮泛之论,而是有确凿证据的。其次,这两句议论的提出还在于它引导我们做出这样的思考: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获得和理解,还要更多地注意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即善于联系,在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事物中寻找内在联系,这是思维创新的重要特征,也是研究和发现的必要前提。 2恐龙无处不在首尾两段是怎样呼应的? 首段是概括提出要说明的问题。结尾是通过具体说明后得出结论,证明首段提出问题的正确性。 3被压扁的沙子一文为什么要举“斯石英”的例子? 因为普通的沙子在超高压的状态下变成致密的“斯石英”后,在自然状态下经历数百万年的反弹,又会恢复为沙子。而用摄氏850度的高温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就会变为普通的沙子。由此可以推断: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巨大的撞击,形成过高压且肯定没有发生火山活动。 4“被压扁的沙子”这个题目是否可以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本文的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而且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之所以产生,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同时,文题形象生动,可以引起人们阅读兴趣。改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对本文内容起不到提纲挈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