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机械式变速器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摘要+目录_第1页
乘用车机械式变速器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摘要+目录_第2页
乘用车机械式变速器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摘要+目录_第3页
乘用车机械式变速器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摘要+目录_第4页
乘用车机械式变速器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摘要+目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从事专业题目名称乘用车机械式变速器设计一、设计(论文)目的、意义汽车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汽油机额定转矩对应的速度范围很小,需要用齿轮传动来适应驾驶时车速的变化。它是传动系的主要部件 ,它的性能对整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以及乘坐舒适性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设计好变速器对汽车的性能,安全性以及经济性有着重要作用。手动机械变速器可以完全遵从驾驶者的意志,且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故障率相对较低、物美价廉,因此在市场上仍占有一席之地,开发手动机械变速器也适应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节能与环境保护、应用新型材料、高性能及低成本

2、都可将作为汽车新型变速器的研究方向。基本内容:在保证汽车有必要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进行齿轮和传动轴设计,设置动力输出装置,保证换挡迅速、省力、方便,工作可靠。有较高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还要保证变速器满足轮廓尺寸和质量小、制造成本低、维修方便等要求。在设计中要解决的的主要问题:在设计中需要解决变速器是否能有效预防脱档,跳档并方便挂档。减小噪音并尽量能达到轻量化、高承载、低噪声、换档操纵好和经济实用性。具体内容包括:变速器轴、齿轮的设计;变速器操纵机构的设计;变速器轴及齿轮的校核。技术要求:具有良好的动力性与经济性,换挡迅速、省力、方便。变速器的工作噪声低,变速器还应当满足轮廓尺寸和质量小

3、、制造成本低、拆装容易、维修方便等要求。 三、设计(论文)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1.变速器的总装配图一张( A0);第 12 周(2 月 28 日-3 月 13 日)第 35 周(3 月 14 日-4 月 3 日)第 68 周(4 月 4 日-4 月 24 日)3.绘制机械变速器总装配图及零部件图的 草图4.绘制机械变速器总装配图、零件图,撰写设计说明书 第 912 周(4 月 25 日-5 月 22 日)第 1314 周(5 月 23 日-6 月 5 日)第 1516 周(6 月 6 日-6 月 19 日)第 17 周(6 月 20 日-6 月 26 日)5 刘法顺.乘用车两轴式机械变速器的设计

4、 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8.4.6 罗春香.汽车变速器设计中速比分配问题的研究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0.7 韦志林.汽车变速器轴承寿命的校核计算 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0.6.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系部职称专业、班级讲师题目名称乘用车机械式变速器设计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和意义现状:汽车变速器是影响整车动力性,经济性,舒适性的重要总成。近年来,中国乘用车变速器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期,2009 年我国汽车变速器市场规模达 520 亿元,并且 5 年来以每年,超过 20%的速度不断扩大,随着乘用车销售量的快速增

5、长,乘用车变速器市场规模将越来越大。世界最大的手动变速器制造商德国 ZF 公司预测说,到 2012 年北美市场出售的汽车中将只有 6%是手动挡。欧洲与美国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有机构预测,到 2013 年,欧洲有 52%的汽车还是手动挡,配备自动手动变速器的将占 10%,配备无极变速器的将占 2%,配备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将占 16%。欧洲人崇尚节能、环保,喜欢开小型车,更亲睐手动变速器的经济燃油性。在我国,据调查 2007 年手动变速器的市场比重为 74%,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从 2002 到 2007 年间自动档变速器市场占有率从 9%增长到 26%,Global Insight 公司预计到 20

6、12 年自动档变速器将占据 33%的份额,而乘用车市场自动档所占的比例可能达到 44%。从 2002-2006 年间,女性用户从 20.3%增长到 30.9%,而自动档变速器使用方便特点深受女性用户群的喜爱。另外在消费者调查中最受关注的汽车配件中,第一名是安全气囊,第二就是自动档的变速器,在中国自动档变速器的市场是十分乐观的。同时手动档变速器的节能型,经济性以及驾驶娱乐性也决定了其不可替代性。总体来看,今年我国自主乘用车变速器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受惠于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影响,小排量乘用车销量的提升带动变速器配套数量增长,今年小排量车用变速器表现突出。我国明年乘用车市场上,由于自主品牌变速器在小排量

7、紧凑型乘用车市场地位稳固,国产变速器预期可能会有12%15%的增长。随着一线城市汽车数量逐渐饱和,乘用车市场自然会向二、三线城市转移。二、三线城市消费者由于购买力相对有限,第一次购车大多选择性价比较高的自主品牌车和小排量车,这无论对自主品牌乘用车还是自主品牌乘用车变速器企业都是机遇。 目的和意义:汽车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手动机械式变速器可以完全遵从驾驶者的意志可以给其带来更多的操控快感,手动变速的汽车在加速、超车时比自动变速车快,维修保养上也便宜,且结构简单,传输效率高(比较省油),故障率相对较低,物美价廉,所以在中国乘用车市场一直占据着汽车变速器的主导地位。开发手动机械变速器

8、也适应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节能与环境保护、应用新型材料、高性能及低成本都可将作为汽车新型变速器的研究方向。二、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基本内容:(1)为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行驶安全性,操纵轻便的要求日益显得重要,这可通过采用同步器和预选气动换档或自动、半自动换档来实现。 三、技术路线(研究方法)第 12 周(2 月 28 日-3 月 13 日)第 35 周(3 月 14 日-4 月 3 日)第 68 周(4 月 4 日-4 月 24 日)3.绘制机械变速器总装配图及零部件图的 草图4.绘制机械变速器总装配图、零件图,撰写设计说明书 第 912 周(4

9、月 25 日-5 月 22 日)第 1314 周(5 月 23 日-6 月 5 日)第 1516 周(6 月 6 日-6 月 19 日)第 17 周(6 月 20 日-6 月 26 日) 五、参考文献1 刘惟信.汽车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 王望予.汽车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3 常思勤.汽车动力装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5 刘法顺.乘用车两轴式机械变速器的设计 J.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8.4.6 罗春香.汽车变速器设计中速比分配问题的研究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30.7 韦志林.汽车变速器轴承寿命的校核计算 J.广西工

10、学院学报 ,2000.6.8 王之煦,许杏根.简明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9.9 严仓锋.变速器后盖总成轴承装配技术改造 J.实用技术 ,2005.12.10 陈家瑞.汽车构造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7 王宝玺 贾庆祥.汽车制造工艺学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8 王大全.汽车常用数据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9 Amir Ibrahim,A,Qin Dation,LiuZhengjun,Acontrol strategy on starting up of vehicle with automaticmanual trans

11、mission (AMT) J,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5,4 (2) :140-14520 SebulkeA.The Two-Mass Flywheel-a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 For the Power Train of PassengerCars state of the Art and Further technical Development.(SAE870394).SAETransaction.1987(2):89-98 签字:年月日 摘 要变速器用来改变发动机传到驱动轮上的转矩和转速,目的是在原地起步、爬坡、转弯、加速

12、等各种行驶工况下,使汽车获得不同的牵引力和速度,同时使发动机在最有利的工况范围内工作。机械式手动变速器是传统的汽车传动系统,由于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制造成本低、便于装配和修理,传动效率高等优点,一直沿用至今。变速器的性能直接体现出整车性能的高低,特别是燃油经济性的好坏。所以变速器的设计质量的高低一直是汽车行业竞争的焦点。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 ,轿车变速器的设计趋势为增大变速器传递功率与重量之比 ,并要求变速器具有较小的尺寸和良好性能。在给定发动机输出转矩、转速及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等条件下 ,着重对变速器齿轮的结构参数、轴的结构尺寸等进行设计计算。:关键词 变速器;齿轮;同步器;设计 ABSTR

13、ACTThe transmission is been used to transform an engine to spread to drive the torque andthe revolving speed on the wheel, the purpose is an earth to start and climb various conditionthat drove works, such as ascent, turn and acceleration.etc. at first down,make differenttravtive force of autocar ac

14、quisition and velocity, make the engine work in the mostbeneficial work condition range at the same time.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is a traditionalmanual transmission car, because of its simple structure, small size, low manufacturing cost,ease of assembly and repair,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r

15、e still in use. Transmissionperformance of the vehicle directly reflects the level of performance, especially fuel economyis good or bad. Therefore, the design of transmission quality has been the focus ofcompetition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t

16、he trend of car transmissiondesigning is to increase it stransmission power and decrese its weight ,and hope have smallersize and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conditions that knowing the engine output torque , speedof engine and maximum speed of vehicles , maximum degree , focus on the designing oftran

17、smission gear structural parameters , axis geometry design computation ; as well as thetransmission and drive program structure designKey words :Transmission ;Gear ; Synchrotron ;Design 目 录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 绪 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1.2 变速器发展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1.3 变速器设计的

18、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1.4 研究的基本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 变速器传动机构布置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2.1 传动机构布置方案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2.1.1 两轴式和中间轴式变速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2.1.2 多中间轴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2.1.3 倒挡的形式和布置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2.2 零、部件布置方案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2.2.1 齿轮形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2.2.2 换挡的结构形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2.2.3 防止自动脱档的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2.2.4 轴承形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2.2.5 组合式变速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2.3 本章小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 变速器齿轮的设计与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3.1 变速器各档传动比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3.2 齿轮参数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3.3 各档齿轮齿数的分配 . 错误!未定义书签。3.4 变位系数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3.5 齿轮尺寸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3.6 齿轮的校核 . 错误!未定义书签。3.7 变速器壳体材料的选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 本章小结 .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四章 变速器轴及轴承的设计与校核 .错误!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