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14 长春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真美与真糟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学会正确面对父母及教师的评价,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重点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的。领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法学法根据教学目标的预设、教学理念的定位,联系学生实际,我准备以以读处思为教学主线,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在充分讨论中,让学生、教师、文本之间互动对话。同时,辅以谈话法、朗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自然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真美
2、和真糟这篇课文,请大家回忆一下:文章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呢?(板书课题)面对真美、真糟这两种来源于父母的不同评价,(板书:父亲、母亲)你能体会到小巴德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吗?让我们再次一起走进巴德的那段童年往事,感受他的内心世界。请大家认真读文章的第一部分,用笔圈画出能表明巴德感受的相关语句,并记录下你的理解。(培养学生读书必动笔的良好习惯,进行手、脑、口并用的立体式渗透效果)二、品读心路,感悟关爱。默读、交流、导读:巴德写下第一首小诗后最初的心情怎样?(兴高采烈)为什么而兴高采烈呢?(妈妈的夸奖)读出相关语句,要读出妈妈的激动及巴德的兴高采烈。你觉得当时的巴德会怎样想呢?(引发个性思维,
3、填补文本空白,培养创新精神)那么巴德的心情究竟是怎样发展或变化的呢?(兴高采烈-忐忑不安-痛苦不堪)引读相关语句,采用疏理性读、品味性读,加深体会,内化语言,以达到与巴迪产生情感共鸣,进而为体会巴迪富有哲理的人生表达做好铺垫。1、妈妈边读边嚷了起来:真美!巴德,真的是你写的吗? 她甚至说只有神童才能写出如此美丽的诗篇。-(骄傲)2、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兴高采烈地问。我想他一定比妈妈更能评判我的诗。-(自信)3、诗只有短短十行,但爸爸似乎读了好几个小时终于,我听见爸爸将诗稿放回盘子里。接着他直截了当地批评说:依我看,诗写得很糟!-(紧张)4、我抬不起头来,眼中顿时涌出了泪花。 世上的劣诗已经太多
4、了。爸爸却很固执,孩子写不出诗来也不是什么坏事,没有哪条法律规定他非当诗人不可!5、我再也无法忍耐。我从餐厅跑回卧室,一头扑倒在床上,痛苦的呜咽着。这是什么描写?(动作)从动词中感受到了什么?你能想象巴德当时的感受吗?-(伤心)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巴德当时能同时理解和接受这两种不同的评价吗?(不能接受)刚才我们共同亲历了巴德童年的一段小插曲,通过抓住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细致描写真切地感受了他的内心由骄傲到自信,再到紧张、伤心这样复杂的变化过程。让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语言大师,他笔下人物的语言描写是那样的生动、形象;人物的心里描写刻画得如此细腻、传神,让我们不禁随着他一起欢喜,一起忧伤。这一写法
5、可以应用到我们的写作中去(以读法渗透写法)同一首小诗为什么会引起巴德如此复杂的情感变化呢?你怎样理解爸爸和妈妈的评价?(小组交流,生生互补)巴德怎么看待父亲的评价?你从哪些语句读出来的?(爸爸毕竟是爸爸啊!-勉强接受)你觉得巴德此刻会怎样想呢?(引发个性思维,走进巴德的内心世界)如果你是巴德你会更乐于接受父母的那种评价呢?假如巴德的父母表达的是同一种方式的爱,对巴德的成长将会有怎样的影响?(让学生走进文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以自己的体验从不同角度去理解父母的爱。)小结:真美是一种夸张的爱,鼓励式的爱;真糟是一种认真求实的爱,严格要求的爱。双方爱的方式虽然不同,但难得的是有机结合,
6、恩威并行,给了巴德无限的力量。岁月流逝,很多年过去了。巴德在爱的呵护下健康成长,他真的成了作家。此时巴德的内心又是怎样理解这份厚重的情感的呢?作者为什么会感到庆幸?体会破折号的作用。重点交流讨论:面对荣誉和挫折,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再与文本对话,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引发个性化的理解。我感到庆幸-我从孩提时代起,就既有爱说真美的母亲,又有爱说真糟的父亲!是他们教会了我如何对待形形色色的肯定与否定-首先我得不惧怕批评,不管这些否定意见来自何方,也不管这些宣判多么令人心碎,我决不能因为别人的否定而丧失勇往直前的勇气;而另一方面,我又得在一片赞扬中克服内心深处的自我陶醉!真
7、美!、 真糟!、这些似乎完全对立又相辅相成的话语,一直伴随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跋涉。它们就像两股方向相反的风,我要竭尽全力在这两股风中驾稳我的风帆。小结:正因为巴德面对批评没有丧失勇往直前的勇气;面对赞扬能克服内心深处的自我陶醉!所以他走向了成功。在成功的那一刻,他更真切地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对他的成长有多么重要。下面让我们来共同分角色朗读课文,相信此刻你们会赋予语言文字更丰富的情感。(男生读爸爸的话、女生读妈妈的话、共同读巴德的话及旁白)三、角色朗读,整体感悟 。四、联系实际,升华情感。巴德理解了父母的爱,(板书:爱)所以他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够把握好人生的方向。老师也严厉地批评过你们,你们可曾理解呢
8、?我想大家在现实生活中也一定有过同样的经历,那么此刻对于给过你爱的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吗?(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五、总结拓展。老师也有感受希望能与同学们共勉:我们的成长离不开阳光,也缺少不了风雨,快乐地享受阳光,勇敢地接受风雨。学会理解,懂得感恩,让我们在温暖的鼓励中成长,让我们在严厉的批评中茁壮!请同学们以成长中的为题写一篇习作。六、谈收获。从文章中你学到了哪些写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以作者自身的感受为线索,侧重细节描写)篇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掌握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3、让学生理解真美和真糟两种评价方式的
9、积极作用和不足之处。4、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不同评价的理解。教学准备:1、预习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2、学习生字、新词。小组学习、小组汇报,组内发现易错生字,加以强调。3、组织朗读练习。二、朗读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齐读课题。2、上一节课,同学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告诉大家,你都知道了什么?3、学生交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二、浏览课文,理清层次。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将课文分为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
10、认识两部分三、学习第一部分(1-14自然段)1、学生默读1-14自然段,边读边想你都读懂了什么?从课文中体会到了什么?2、学生交流3、结合具体的语句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四、学习第二部分(15-17自然段)1、学生默读15-17自然段,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2、学生质疑(可能提出的问题):3、以学定教,合作探究。4、班内交流,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两种不同形式的爱。5、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并铭记在心。五、联系实际谈感受。在本文作者看来,爱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慈爱,一种是严爱。在平时生活中,你有过同样的感受吗?六、谈话总结学生交流。同学们,生活的道路上常会有精彩极了和
11、糟糕透了这样的事,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学会平衡,就会与爱同行,扬帆远航!七、自选作业:(1)同学之间相互推荐有关亲情的文章进行阅读。(2)自由组合,把1-14自然段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3)联系自己的实际,以爱的启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板书设计真美和真糟 鼓励 提醒 爱说课设计一、说教材真美和真糟是长春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板块第2课。文章主要写作者在八岁时写了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阿真美,爸爸的评价是真糟。作者在真美的鼓励中,在真糟的警示下,成长为一名的作家。逐渐明白了父母对自己两个极端的评价,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课文人文性较强,语言质朴,感情浓郁,对话较多,简洁明快。人物语言、动作和
12、心理贴合人物特点,特别是第一部分的心理描写抓住了儿童鲜明的年龄特点,读来感觉犹如自我经历,尤为生动亲切。这既是一篇训练学生品读感悟的好凭借,也是一篇引领学生感悟父母之爱的好例子。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六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 通过抓重点语段、重点词句,理解字词的语境意义,品读文本,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 感受文本语言特点,通过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用批注的方式品读文本,走进人物心灵。3.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
13、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这一板块的主题是感悟成长,即在成长中感触,在感触中领悟,在领悟中成长。本组课文的重点训练项目是: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在学习中成长。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富有哲理的句子是学生理解的重点、难点,也是引发学生思维的触点,因此理解本文的关键就是读中感悟。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教学难点:引导孩子们通过领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去体会蕴涵在严厉批评中的爱,更是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爱,这种爱令自己不会在赞美中迷失自我,对自己的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说
14、教法。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说过,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此,我准备以以读处思 为教学主线,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于是我选择常规的导读法、谈话法、讨论法以及练习法来组织教学,指导学生充分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都是自己成长的需要。新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还要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提升。本课定位主题,通过阅读、感悟来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重视组织学生进行扎实的语文实践活动,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写结合,力求在各项实践活动中使
15、学生语文能力得到整体提高。同时教学真美和真糟时,我还要凸显语文学科的特点,在崇尚简单、扎实中品出更浓的语文味道,关注学生、教师以及文本之间的对话,让学生的理解更贴近文本的主旨,走进文本人物的心灵。正是有了以上的理解,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策略,把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多方面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阅读期待的质疑,走进人物内心的读,回忆自己少年故事的说,融入自己感悟的写,努力体现着语文学科的特质。与此同时我还打算引导学生通过批注的方式,透过语言,扎实地走进文本,较好地规避以往教学走过文本,浮光掠影式对话的浅薄。五、说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
16、,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 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六、说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真美和真糟这篇课文内容简短,语言平实,但字里行间都蕴含着父母的爱。我不打算过多使用电教手段和其它辅助手段,打算通过引导学生自读,对语言文字予以直接的思考、理解和感悟。所以上课开始,我用回忆
17、式直接揭示课题之后,结合板书(课件1出示板书)向学生发问:同一件事情,面对父母截然不同的评价,年仅八岁的小巴德会有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呢?面对这一发问,学生会带着积极的思考自觉地走进文本。接着要求学生:(点击课件出示)自由读文用笔圈画出能表明巴德感受的相关语句,并记录下自己的理解。我所以这样设计目的有二:一是引发学生带着思考走进文本,增强阅读效果;二是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这一环节的第二步我命名为品读心路,感悟关爱。在这一过程中,我首先设计了导读:引导学生梳理性地去品读课文,加深体会,内化语言,然后再进行引读。具体是这样设计的:我的引导是填空式的,我在孩子们读文之前给出了这样的提示:
18、(点击课件)孩子们,巴德写下了第一首小诗最初的心情(兴高采烈);他的兴高采烈来自于(妈妈的夸奖);妈妈的夸奖让他有了(足够的自信);于是他(急不可耐)地盼望爸爸的回来;面对爸爸读诗的表情,小巴德的心里(忐忑不安);听了爸爸的评价他(痛苦不堪)。孩子们带着这样的提示读文,一定会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一定会内化文本的语言,之后我再进行引读相关的重点语句,来帮助孩子们达到与巴德产生情感上共鸣的读书效果。进而为体会后文巴德那富有哲理的人生感悟做好铺垫。导读和引读过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角色朗读进一步体会巴德骄傲、自信、紧张、伤心的心里变化过程,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并学习巴德舒尔伯格这位美国语言大师的表达方法。为了引发学生的思维个性,让学生充分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我在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交流,我设计了这样的提问:同一首小诗,为什么会引起巴德如此复杂的情感变化呢?你是怎样理解爸爸妈妈的评价的?假如你是巴德,你会有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931-2024纳米技术吸入毒性研究中金属纳米颗粒制备蒸发-冷凝法
- PB-22-5-Hydroxyquinoline-isomer-生命科学试剂-MCE-7761
- 1-Boc-4-carboxymethyl-piperazine-生命科学试剂-MCE-6310
- 2025年度公共停车场车位使用权抵押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年度离婚后小孩抚养费及生活费用监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早餐车餐饮合作经营协议
- 施工现场施工排水排泥管理制度
- 施工现场施工防地震灾害制度
- 教育领域中的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 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复习题课件
- 《社区康复》课件-第七章 脑瘫患儿的社区康复实践
- 城乡环卫一体化内部管理制度
- 小学数学六年级解方程练习300题及答案
- 光伏十林业可行性报告
- 公路工程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手册
- 骨科手术纠纷案例分析课件
- 2022年广西高考英语真题及答案(全国甲卷)
- 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加油站)
- 动物检疫技术-动物检疫的程序(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 煤矿复工复产专项安全风险辨识
- DB42T 1049-2015房产测绘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