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素材与采集ppt课件汇总全套ppt完整版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套课件全书电子教案全套电子讲义完整版_第1页
多媒体素材与采集ppt课件汇总全套ppt完整版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套课件全书电子教案全套电子讲义完整版_第2页
多媒体素材与采集ppt课件汇总全套ppt完整版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套课件全书电子教案全套电子讲义完整版_第3页
多媒体素材与采集ppt课件汇总全套ppt完整版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套课件全书电子教案全套电子讲义完整版_第4页
多媒体素材与采集ppt课件汇总全套ppt完整版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套课件全书电子教案全套电子讲义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多媒体素材与采集第一章 多媒体基础概述 思考题1.1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1.2多媒体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1.3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1.4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 1.1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多媒体的定义 : “多媒体”一词译自英文 “Multimedia”,即“Multiple”和”Media”的合成,其核心词是媒体。 媒体(medium)在计算机领域有两种含义:即媒质和媒介。媒质: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光盘、磁带、半导体存储器等。媒介:传递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等。1.1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媒体” 的分类: (1)感觉媒体 (2)表示媒体 (3)显示媒体 (4)传输媒体

2、 (5)存储媒体 1.1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各种媒体之间的关系 1.1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多媒体技术及其特性 (1)信息载体的多样性 (2)交互性 (3)集成性 (4)实时性 1.1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多媒体中的媒体元素及特征 (1)文本 (2)图像 (3)动画 (4)声音 (5)视频影像 1.2 多媒体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多媒体应用软件第八层软件系统多媒体创作软件第七层多媒体数据处理软件第六层多媒体操作系统第五层多媒体驱动软件第四层多媒体输入/输出控制卡及接口第三层硬件系统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第二层多媒体外围设备第一层1.2 多媒体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多媒体硬件系统 多媒体硬件系统是由计算机传统

3、硬件设备光盘存储器(CD-ROM)、音频输入/输出和处理设备、视频输入/输出和处理设备等选择性组合而成。 1.2 多媒体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多媒体软件系统 (1)多媒体驱动软件 (2)多媒体操作系统 (3)多媒体数据处理软件 (4)多媒体创作软件 (5)多媒体应用系统 1.3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史 1984年美国Apple公司率先在Macintosh机上引入了位图(Bitmap)的概念,并提出了由视窗和图标组成的用户界面,从而使人们告别了计算机枯燥无味的黑白显示风格,开始走向色彩斑斓的新征程。在1985年,美国Commodore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多媒体系统Amiga这套系

4、统以其功能完备的视听处理能力、大量丰富的实用工具以及性能优良的硬件,使全世界看到了多媒体技术的美好未来。1986年荷兰Philips和日本Sony公司联合推出了交互式紧凑光盘系统CD-1。它将高质量的声音、文字、计算机程序、图形、动画及静止图像等数字的形式存储在650MB的只读光盘上。用户可以通过播放光盘来欣赏其内容。1.3多媒体技术的发展1987年,RCA公司首先公布了交互式数学视频系统(Digital Video Interactive,DV)技术的科研成果。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用标准光盘片存储和检索静止图像、动态图像、音频和其他媒体数据。1988年Intel公司将其技术购买,并于198

5、9年与IBM公司合作,在国际市场上推出了第一代DVI技术产品,随后又在1991年推出了第二代DVI技术产品。1991年,在第六届国际多媒体和CD-ROM大会能上能下宣布了扩展结构体系标准CD-ROM/XA,从而填补了原有标准在音频方面的空缺。经过几年的发展,CD-ROM技术日趋完善和成熟,而整机价格的下降,为多媒体技术的实用化又提供了可靠的保证。1.3多媒体技术的发展1992年,正式公布MPEG-1数字电视标准,它是由活动图像专家组(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开发制定的。1993年,“多媒体计算机市场协会”又推出了多媒体个人计算机的第二个标准(MPEG-II),

6、其中包括全动态的视频图像,并将音频信号数字化的采样量化位数提高到16位。1993年11月正式公布MPEG-2标准。1998年11月正式公布MPEG-4标准。该标准主要试图达到两个目标:一是低比特率下的多媒体通信;二是多媒体通信的综合处理。其显著特点是以内容为中心描述图像,这样不仅更加符合人们的心理习惯,还可以获得更加优越的性能。1.3多媒体技术的发展2001年11月正式推出了MPEG-7标准。MPEG-7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多媒体的标准化描述方案,这种描述以提取待描述对象的各种特征为基础,便于人们对所需要的多媒体信息进行快速有效的检索。MPEG-7重点研究多媒体对象的特征提取、数据

7、库的类层次划分、不同数据类型之间的有机联系等问题。 1.3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方向 (1)高分辨化,提高显示质量(2)高速度化,缩短处理时间(3)简单化,便于操作(4)高维化,三维、四维或更高维(5)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6)标准化,便于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1.4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 视频点播 视频会议 远程教育 Internet直播 校园视频网 思考题 什么是多媒体?什么是多媒体技术?媒体的类型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多媒体处理的对象有哪些?简述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性。了解多媒体制作的环境。简述多媒体的发展历史。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主要有哪几方面? 多媒体素材与采集第2章 素材

8、采集依据 思考题2.1多媒体素材概述 2.2 素材采集的依据 2.3 优秀素材赏析 2.1多媒体素材概述 多媒体软件制作的流程 通常,多媒体软件的制作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策划脚本-素材-程序-检测 2.1 多媒体素材概述 多媒体素材的分类与格式 (1)文字(文本)文件的常见格式 (2)图像文件的常见格式 (3)动画文件的常见格式 (4)声音文件的常见格式 (5)影像文件的常见格式 (6)矢量图形(图元)文件的格式 2.2 素材采集的依据 多媒体的创意设计 多媒体技术是一门科学,多媒体制作是一种计算机专业知识,多媒体创意则是一个涉及到美学、实用工程学和心理学的问题。在经济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往往注重

9、解决最基本、最现实的问题,对创意设计并不重视。但随着经济的发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美、对功能的追求,创意设计的作用和影响已经不可忽视,所谓“七分创意、三分做”,就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2.2 素材采集的依据创意设计的作用 (1)产品更趋合理化 (2)表现手段多样化 (3)风格个性化 (4)表现内容科学化 (5)产品商品化 2.2 素材采集的依据创意设计的体现 多媒体创意设计工作繁多而细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平面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加工和修饰所有平面素材,例如图片、文字、界面等。(2)文字措辞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语言流畅、准确。(3)动画造型逼真、动作流畅、色彩丰富、画面调度

10、专业化。(4)操作模式尽量符合人们的习惯。 2.2 素材采集的依据创意设计的实施 在进行创意设计时,主要从事三个方面的工作: 技术设计 功能设计 美学设计 2.2 素材采集的依据美学设计 所谓美学,是指研究自然界、社会和艺术领域中美的一般规律与原则的科学。主要探讨美的本质,艺术和现实的关系,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等.2.2 素材采集的依据不同媒体的美感特点 (1)文字和旁白 (2)图形和图表 (3)背景和质感 (4)颜色和感觉 (5)配音与音乐 (6)影像和动画 (7)动作的效果 2.2 素材采集的依据版面设计原则 (1)连续原则 (2)渐变原则 (3)对称原则 (4)对比原则 (5)比例原则 (

11、6)平衡原则 (7)调和原则 (8)协调原则 2.3 优秀素材赏析 2.3 优秀素材赏析2.3 优秀素材赏析2.3 优秀素材赏析2.3 优秀素材赏析2.3 优秀素材赏析2.3 优秀素材赏析2.3 优秀素材赏析2.3 优秀素材赏析2.3 优秀素材赏析2.3 优秀素材赏析2.3 优秀素材赏析思考题 请谈一谈一个完整的多媒体作品要做的工作。恰当地使用不同的媒体,可以在多媒体作品中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要使画面活泼,你认为选择哪一种媒体最为合适?要使用户注意力集中,你认为哪一种媒体最为合适?用点、线、面为元素把日常的事或物或感情表达出来。同样用点、线、面这次加上颜色看看是否能表达得更好了,让你的同学或熟悉

12、的人看看,能否理解你的作品。 多媒体素材与采集第三章 图形图像的采集 思考题3.1 图形图像的基础知识 3.2 扫描仪3.3 数码相机 3.1 图形图像的基础知识图像的种类 :(1)向量式图像向量式图像也称矢量式图像,它以矢量的数学方程式所定义的直线和曲线来记录图像内容。因此它的文件所占的容量较小,很容易迸行放大、缩小或旋转等操作,并且不会失真,精确度较高,可以制作3D 图像。但这种图像有一个缺陷,不易制作色调丰富或色彩变化太多的图像。 制作向量式图像的软件有FreeHand、Flash、Illustrator、CorelDraw、AutoCAD等。(2)位图式图像位图式图像是由许多点组成的,

13、这些点称为像素。当许许多多不同颜色的点(即像素)组合在一起便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图像。位图式图像的保存时,需要记录每一个像素的位置和色彩数据,因而可以精确地记录色调丰富的图像,还可以逼真地表现自然界的景象,但文件所占容量较大。位图式图像无法制作3D 图像,当图像缩放、旋转时会产生失真。3.1 图形图像的基础知识分辨率 (1)图像分辨率图像分辨率是指每英寸图像中含有多少个点或像素,分辨率的单位为点每英寸。分辨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图像品质,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所产生的文件就越大,处理速度也越慢。 (2)显示分辨率显示分辨率是显示器在显示图像时的分辨率。它使用点,即像素(pixel)来衡量。显示分辨率的

14、数值是指整个显示器所有可视面积上水平像素和垂直像素的数量。例如800600的分辨率,是指在整个屏幕上水平显示800个像素,垂直显示600个像素。 (3)扫描分辨率扫描分辨率是指在扫描一幅图象之前所设定的分辨率,它将影响所生成的图象文件的质量和使用性能,它决定图象将以何种方式显示或打印。如果扫描图象用于640480像素的屏幕显示,则扫描分辨率不必大于一般显示器屏幕的设备分辨率,即一般不超过120DPI。 3.1 图形图像的基础知识颜色的特征 : (1)亮度亮度就是图像的明暗度,调整亮度就是调整明暗度亮度的范围是从 0-255,共包括256种色调。图像亮度的调整应该适中,亮度过亮会使图像发白,亮度

15、过暗会使图像变黑。(2)对比度对比度是指不同颜色之间的差异。两种颜色之间的差异越大,对比度就越大;差异越小,对比度就越小。图像对比度的调整也应该适中,对比度过强会使图像各颜色的反差加强,影响图像细部的表现;对比度过弱会使图像变暗,丢失亮度。(3)色相色相是指色彩的颜色,调整色相就是在多种颜色之间选择某种颜色。在通常情况下,色相是由颜色名称标识的,红、绿、蓝就代表了3种色相。(4)饱和度 饱和度是指颜色的强度或纯度,调整饱和度就是调整图像色彩的深浅。将一个彩色图像的饱和度调整为0时,图像就会变成灰色。增加图像的饱和度会使图像的颜色加深。 (1)RGB模式RGB 模式定义颜色由红(Red)、绿(G

16、reen)和蓝(Blue)3种原色组合而成在RGB 模式下的图像是3逋道图像,每一个像素由24位的数据表示, 因此每一种原色都可以表现出 256种不同浓度的色调,3 种原色混合起来就可以生成1670万种颜色,也称24位真彩色。(2)CMYK模式CMYK模式是一种印刷模式,它由分色印刷的4种颜色组成, 即青色 (Cyan)、 洋红色(Magenta)、黄色(yellow)和黑色(Black)。在处理图像时,一般不采用 CMYK模式,因为这种模式文件大,会占用大量的磁盘空间和内存。通常都是在需要印刷时才转换成这种模式。(3)HSB模式HSB模式是一种基于人的直觉的颜色模式。HSB模式描述颜色有3个

17、特征:色相(Hue)、饱和度(Saturation)和亮度(Brightness)。(4)位图模式位图模式只有黑和白两种颜色,它的每一个像素只包含1位数据,占用的磁盘空间最少。 因此,在该模式下只能制作一些黑白两色的图像,而无法制作出色调丰富的图像。(5)灰度模式灰度模式也是用黑白两色来进行显示的模式。但灰度模式中的每个像素是由 8 位数据来记录的,因此能够表现出 256 种色调。灰度模式的图像可以直接转换成黑白模式的图像和RGB模式的彩色图像,同样,黑白模式图像和彩色模式图像也可以直接转换成灰度模式图像。3.1 图形图像的基础知识图像的颜色模式 图像文件格式 (1)BMP (*,BMP; *

18、.RLE) 格式 (2)TIFF (*.TIF) 格式 (3)PSD (*.PSD) 格式 (4)JPEG (*.JPE; *.JPG) 格式 (5)PCX (*.PCX) 格式 (6)EPS (*.EPS) 格式 (7)GIF (*.GIF) 格式 (8)PDF (*.PDF) 格式 (9)MPT(*.MPT或*.MAC)格式 3.1 图形图像的基础知识3.2 扫描仪 基本介绍扫描仪(Scanner)是一种高精度的光电一体化的高科技产品,它是将各种形式的图像信息输入计算机的重要工具。是继键盘和鼠标之后的第三代计算机输入设备。它是功能极强的一种输入设备。人们通常将扫描仪用于计算机图像的输入,而

19、图像这种信息形式是一种信息量最大的形式。从最直接的图片、照片、胶片到各类图纸图形以及各类文稿资为都可以用扫描仪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而实现对这些图像形式的信息的处理、管理、使用、存贮、输出等。扫描仪的基本部件 扫描仪的机身是塑料外壳,主要由顶盖光罩、玻璃平台和底座组成。3.2 扫描仪 扫描仪规格与类型 扫描仪的种类繁多,根据扫描仪扫描介质和用途的不同,目前市面上的扫描仪大体上分为:平板式扫描仪、名片扫描仪、底片扫描仪、馈纸式扫描仪、文件扫描仪。除此之外还有手持式扫描仪、鼓式扫描仪、笔式扫描仪、实物扫描仪和3D扫描仪。平板式扫描仪 名片扫描仪 底片扫描仪 馈纸式扫描仪 文件扫描仪3.2 扫描仪 扫描仪

20、的系统组成 扫描仪主要由光学成像部分、机械传动部分、转换电路部分组成。这三部分相互配合,将反映图像特征的光信号转换为计算机可以接受的数字信号。光学成像部分(即扫描头)是扫描仪的关键部分,而感光元件又是它的核心,其功能是将光信号转换为模拟电信号,它的精度直接影响扫描图像的还原逼真程度。目前市场上扫描仪所使用的感光元件分为CCD、CIS及PMT三类。 平板扫描仪的机械传动部分使步进电机和导轨。步进电机带动扫描头按轨道移动完成对稿件的扫描。 转换电路俗称机器主板,它负责完成所有电路的控制工作、模数转换工作、数字信号的处理及传输工作。它包括中央处理器、模数转换器(ADC)、接口等。 工作原理 扫描仪的

21、工作流程就是扫描光源照射待扫描稿件,产生反射光(或投射光),经由镜组反射至感光器件(CCD),感光器件将模拟信号转换成图像数据信号,然后传输到计算机主机,最后经过软件处理,形成图像文件保存或调用。 3.2 扫描仪 扫描仪基本流程 工作原理 扫描仪工作时,首先由光源将光线照在欲输入的图稿上,产生表示图像特征的反射光(反射稿)或透射光(透射稿)。光学系统采集这些光线,将其聚焦在感光器件上,由感光器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由电路部分对这些信号进行A/D(Analog/Digital)转换及处理,产生对应的数字信号输送给计算机。当机械传动机构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带动装有光学系统和CCD的扫描头与图稿

22、进行相对运动,将图稿全部扫描一遍,一幅完整的图像就输入到计算机中。 3.2 扫描仪 扫描仪原理图 性能指标 (1)分辨率 分辨率是扫描仪对原始图像感知能力的具体体现 (2)色彩精度 色彩深度(Color Depth)也叫色彩位数,表示每个像素色彩使用的位数(bits)。 (3)扫描速度 扫描速度是指扫描仪从预览开始到图像扫描完成后,光头移动的时间。 (4)接口形式 扫描仪与电脑连接的方式有三种:SCSI方式、EPP方式和USB方式。3.2 扫描仪 常见品牌介绍 BenQ 、清华紫光 、方正 、Microtek ScanMark、佳能 CanoScan 、爱普生选购指南(1)分辨率的选择(2)色

23、彩位数的选择(3)接口的选择(4)CCD与CIS的选择3.2 扫描仪 扫描图片我们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来完成扫描的工作,但对初次接触扫描仪的人来说,掌握扫描仪操作的基本程序是必要的,扫描仪的基本流程是:(1)置入原稿(2)启动扫描仪驱动程序(3)扫描预览(4)选取扫描范围(5)设置扫描参数(6)扫描选定的区域(7)保存图像3.2 扫描仪 基本介绍 数码相机与传统的相机在外观上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往往比较小巧。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成像系统以及照片的保存机制上。传统相机是利用胶卷上的感光剂(主要是溴化银)受光而发生化学反应的原理,在胶卷上留下痕迹,从而产生画面;数码相机是利用CCD(电子耦合元件Charg

24、e-Coupled Device)或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的光敏元件作为成像器件,将图像中的光学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3.3 数码相机数码相机的基本部件 3.3 数码相机相机顶部 数码相机的基本部件 3.3 数码相机相机正面 数码相机的基本部件 3.3 数码相机相机侧面 数码相机的基本部件 3.3 数码相机相机背面 数码相机的基本部件 3.3 数码相机相机控制面板 数码相机的机型 数码相机的机型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在这里我们主要从它的用途及使用者来分,分为三种:专业、民用和数码机背3.3 数码

25、相机专业数码相机 中档民用数码相机 高档民用数码相机 成像原理数码相机是用了CCD作为记录图像的光敏介质,CCD是通过光照的不同引起的电荷分布的不同来记录被摄物体的视觉特征。 所以数码相机拍摄的图像可以直接输入到电脑中,无需购买胶卷。CCD生成的数宇图像被传送到相机的另一块内部芯片上。 该芯片负责把图像转换成相机内部存储袼式 (一般是压缩图像格式,比如说JPEG格式)。最后, 把生成的图像保存在内部存储器中 。3.3 数码相机性能指标(1)分辨率分辨率是用于度量位图图像内数据量多少的一个参数。通常表示成ppi(每英寸像素Pixel per inch)和dpi(每英寸点)。 (2)色深度色深度:

26、色深;即相机对颜色丰富程度的表现能力,现在24位色深是数码相机的标准能力,色深位数越大越好。(3)图象压缩率由于数码相机拍下的图像文件很大,储存容量却有限,因此图像通常都会经过压缩再储存。(a)压缩成JPEG图像格式:扩展名是JPG,其全称为Joint Photograhic Experts Group。(2)压缩成TIFF图像格式:扩展名是TIF,全名是Tagged Image File Format。(b)压缩成GIF图像格式:扩展名是GIF。(c)压缩成FPX图像格式:扩展名是FPX。(d)压缩成RAW图像格式:扩展名是RAW。(4)存储卡大小 3.3 数码相机常见品牌:佳能、三星、卡西

27、欧、柯达、富士、 SONY、松下、奥林巴斯、柯尼卡美能达、尼康 选购指南 (1)像素的选择 (2)CCD尺寸的选择(3)镜头的选择(4)手动功能的选择 (5)价格的选择(6)品牌的选择3.3 数码相机拍摄数码照片 (1)打开数码相机的镜头盖,按相机的开关按钮,打开数码相机。 (2)将数码相机调到静物拍摄模式。 (3)将相机对准拍摄对象进行构图。(4)构图完成后,半按下快门进行对焦。(5)完全按下快门,然后释放,拍摄照片。3.3 数码相机浏览数码照片 (1)照片拍摄完以后,将数码相机调到播放模式,从数码相机的显示屏上就看到最后一次拍摄的照片。(2)一般来说,可以对浏览的照片作“放大”处理,可以通

28、过数码相机的变焦杆来作局部的放大(显示屏无法全部显示)。(3)一般的数码相机都是通过相机上的左右方向键来进行照片翻页。(4)照片索引,一般的数码相机都会提供索引浏览功能,不同的厂商定义的方法不同,大多都能提供33 的浏览方式,即同时能够浏览到9张照片。3.3 数码相机取景 (1)黄金分割很多人总喜欢把被拍摄物体放在取景器的正中。对于每个人来说,审美观的不同会导致构图的不同,把主题放在太中间的照片,看起来感觉没有突出什么。传统的摄影师都在使用一种叫“黄金分割0.618”来进行图像的构图,将被拍摄的主体放在中间偏左或偏右,偏上或偏下 。(2)突出主题视觉效果我们有很多方法都可以改进照片的构图,而最

29、好的途径就是让主体占满这个画面,无论你是选择走近主体还是使用望远镜,都能使主体在照片中占有很大的空间。让欣赏者能够领会你拍摄的意图。拍摄人物,特别是儿童,使用长镜头(即伸出变焦镜头)是最佳的选择,它能够缩短主体与背景的视觉距离。 (3)水平与垂直水平构图,可以提供更多的空间,使视觉伸展活跃;垂直式构图,则可得到一种主体直立的空间感,得到的感觉也是舒畅的。 3.3 数码相机3.3 数码相机图像采集流程只要使用数码相机,就兔不了要将数据读入个人电脑中。大体上将照片导入电脑可分为如下两种方法:使用连线将个人电脑与数码相机连接到一起的方法;从数码相机中取出记录介质,然后通过介质向个人电脑输送数据的方法

30、。最新技术及发展趋势(1)高像素化目前大多数的数码相机具有500万像素。随着8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产生,数码相机便具有大幅面照片输出的能力。(2)小型化、便携化数码相机正在朝着小型、便携化的方向发展,很多用户追求数码相机的易随身携带性。越来越多厂家推出外形非常小巧的数码相机产品。在数码相机的发展道路上,小型化、便携型数码相机产品将会越来越多。(3)普及化随着竞争激烈及技术的成熟,数码相机的价格越来越能够被普通用户所接受。很多厂家也推出高性能的低价产品。所以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数码相机产品的价格还会一路走低,走普及化的道路,市场价格并不会由于技术的提高而变得高不可攀。(4)时尚化如今数码相

31、机的外形都十分时尚,许多机器备有多种鲜艳的颜色供消费者选择,而且增加了MP3功能、高画质动态摄影、操作时增加和旋铃声等技术。数码相机越来越向时尚化、娱乐性方向发展。 3.3 数码相机思考题 1.图形图像的种类有哪些,它们的区别在什么方面?2.图像的分辨率是什么?3.颜色有哪些特征?4.图像有哪些格式文件?5.扫描仪有哪些类型?6.购买扫描仪应从哪几方面入手考虑?7.数码相机有哪些性能指标?8.如何完成数码相机的对焦操作?9.试着利用扫描仪进行文本、图像的扫描10.试利用扫描仪和OCR软件进行文字识别操作11.数码相机有哪些基本操作,如何完成?12.数码相机与计算机连接是如何进行,如何将数码相机

32、的图片传送至计算机中?多媒体素材与采集第四章 音频的采集思考题4.1数字音频的相关概念4.2 音频文件的常见格式4.3 音频设备4.1数字音频的相关概念(1)波形音频 波形音频是多媒体计算机中最常用的方式。波形音频是通过模拟音频数字化的过程获得的,数字化的过程是指将模拟音频转换成一连串的二进制数据,在计算机中再现原始声音的过程。 实现这个步骤使用的设备是模数转换器 (AD),它以每秒上万次的速率对声波进行采样,每一次采样都记录下了原始模拟声波在某一时刻的状态,这称之为祥本。将一串的样本连接起来,就可以描述一段声音了。 (2)M1Dl 音频 MIDI是音乐设备数字接口(Musical Instr

33、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英文简写。MIDl是一种国际通用的标准接口,是电子乐器之间以及电子乐器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交流的标准协议。从广义上可以将其理解为电子音乐合成器,是计算机音乐的统称,包括协议、设备等相关的技术。通常所说的MIDI是指一种计算机音乐的文件格式。4.1数字音频的相关概念(3)CD 音频CD音频也是一种数字化声音,一般以16位量化级、44.lkHz采样率的立体声存储,可完全重现原始声音,每片CD唱盘能记录约74分钟这种质量的音乐节目。目前使用的 CD-ROM驱动器不仅可以读取CD-ROM盘的信息,还能播放数字CD唱盘(CD_DA格式),这样多媒体计算机就能

34、够利用已经非常成熟的数字音响技术来获得高质量的CD音频。在多媒体计算机上输出CD音频信号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CD_ROM驱动器前端的耳机插孔输出,另一种是使用连线连接声卡,放大后由扬声器输出。前者的输出音质不受声卡质量的影响,但不能使用声卡的混声功能。而后者虽然可以与波形或MIDI音频进行混音输出,但声卡的放大功率比较小,通常需要有源场声器或配置外部声音放大器来获得足够的音量。4.2 音频文件的常见格式(1)WAV 文件Microsoft 公司的音频文件格式,来源于对声音模拟波形的采样,属于波形文件。用不同的采样频率对声音的模拟波形进行采样可以得到一系列离散的采样点,以不同的量化位数(8

35、位或16位)把这些采样点的值转换成三进制数,就产生了声音的文件,即波形文件。这种文件的数据是不经过压缩而直接对声音波形迸行采样记录的数椐,其最大优点就是音质非常好,但缺点是文件非常大。(2)MP3文件全称为MPEG-l Audio Layer 3,属于波形文件。此种数据文件采用了有损压缩的方法,利用了声学编码技术,结合人的听觉原理,使用先进的算法,从而达到高压缩比的目的。MP3 的文件有体积小、音质接近CD、制作简单便于交换等一系列的优点,因此在网络和袖珍MP3播放机领域大为流行。(3)RA文件全称为RealAudio,是由Real Networks公司开发的一种基于流媒体技术的网络实时传输格

36、式,属于波形文件。其特点在于可以边浏览边下载数据,而不需要下载完毕后才可以播放。RA格式的压缩比也非常高,但音质较差。这种格式被广泛用于网络传播。 4.2 音频文件的常见格式(4)WMA文件全称为windows Media Audio,是Microsoft公司的产品,属于波形文件。它也是一种基于流媒体技术、适合网络传输的音频数据格式。该格式的压缩比也很高,同时还能保持一定的音质效果。(5)MIDl 文件是目前成熟的音乐格式之一,全称为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音乐设备数字接口)。其作用是让电子乐器之间、电子乐器和电脑之间通过一种通用的MlDI通信

37、协议进行通信,从而方便作曲、编曲等操作。MIDl文件中包含音符定时和多达16个通道的乐器定义,每个音符包括通道号持续时间、音量和力度等信息。(6)CD Audio (CDA) 文件音乐CD,扩展名为CDA。是CD 唱片采用的格式,记录的是波形流,音质效果很好。但缺点是无法编辑,文件太大。(7)AIFF文件 AIFF是音频交换格式(Audio Interchange File Format)的英文缩写,文件扩展名为.AIF/.AIFF,是苹果计算机公司开发的一种声音文件格式;4.3 音频设备 麦克风 麦克风又称话筒,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有一个振膜经过声音的震动以后,利用某种装置将这种震动转变成电子

38、讯号,然后经过扩大器放大在送到喇叭就变成原来的声音。声卡 声卡 (Sound Card):声卡是多媒体技术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声波信号数字信号相互转换的一种硬件。声卡的基本功能是把来自话筒、磁带、光盘的原始声音信号加以转换,输出到耳机、扬声器、扩音机、录音机等声响设备,或通过音乐设备数字接口(MIDI)使乐器发出美妙的声音。 4.3 音频设备麦克风进行音频采集 (1)硬件连接(2)设置计算机的音频属性(3)利用程序录音4.3 音频设备音箱基本介绍 音箱是将音频信号还原成声音信号的一种装置,音箱包括箱体、喇叭单元、分频器、吸音材料四个部分。(1)音箱分类按照发声原理及内部结构不同,音箱可分

39、为倒相式、密闭式、平板式、号角式、迷宫式等几种类型,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密闭式和倒相式。(2)材质外观现在市面上常见的电脑音箱主要有塑料和木质两类。4.3 音频设备音箱的技术指标(1)频响范围频响范围的全称叫频率范围与频率响应。频率范围是指音箱系统的最低有效回放频率与最高有效回放频率之间的范围。频率响应是指将一个以恒电压输出的音频信号与系统相连接时,音箱产生的声压随频率的变化而发生增大或衰减、相位随频率而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声压和相位与频率的相关联的变化关系称为频率响应,单位分贝(dB)。(2)灵敏度该指标是指在给音箱输入端输入1W/1kHz信号时,距音箱喇叭平面垂直中轴前方一米的地方所测得的声

40、压级。灵敏度的单位为分贝(dB)。(3)功率音箱音质的好坏和功率没有直接的关系。功率决定的是音箱所能发出的最大声强,感觉上就是音箱发出的声音能有多大的震撼力。(4)失真度音箱的失真度定义与放大器的失真度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放大器输入的是电信号,输出的还是电信号,而音箱输入的是电信号,输出的则是声波信号。所以音箱的失真度是指电声信号转换的失真。4.3 音频设备(5)信噪比该指标指音箱回放的正常声音信号与噪声信号的比值。信噪比低,小信号输入时噪音严重,在整个音域的声音明显变得浑浊不清,严重影响音质。信噪比低于80dB的音箱(包括低于60dB的低音炮)建议不购买。(6)阻抗该指标是指输入信号的电压与电

41、流的比值。音箱的输入阻抗一般分为高阻抗和低阻抗两类,高于16欧姆的是高阻抗,低于8欧姆的是低阻抗,音箱的标准阻抗是8欧姆。市场上音箱的标称阻抗有4欧姆、5欧姆、6欧姆、8欧姆、16欧姆等几种,最好不要购买低阻抗的音箱,推荐值是标准的8欧姆,因为在功放与输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低阻抗的音箱可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但是阻抗太低了又会造成欠阻尼和低音劣化等现象。4.3 音频设备MIDI音乐的获取 MIDI音乐的获取有多种途径,例如可以通过声卡采集MIDI设备演奏的 MIDI音乐, 通过专用的MIDI音序器软件创作音乐,通过转换软件将其他形式的音乐转换成MIDI音乐等。 硬件连接思考题 常见的音频格式有

42、哪些?麦克风和声卡有哪些性能指标,如何进行相应的选购?MIDI是什么,如何进行MIDI的获取?通过Windows下的录音机和话筒完成音频的采集操作。通过软件Sound Forge和话筒完成音频的采集操作利用Save waveform进行各种音频格式的转换操作多媒体素材与采集第5章 视频的采集 思考题5.1 视频的一般概念 5.2 视频文件的常见格式 5.3 数码摄像机 5.1 视频的一般概念 视觉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最重要的途径。与一般生活中的模拟视频信号不同,计算机多媒体中涉及的视频是指经数字化压缩编码后的视频,计算机中的视频文件是模拟视频信号经过采样、压缩、编码过程转化而成的,这个过程称为

43、视频数字化。 (1)MPEG格式(2)AVI 格式 (3)QuickTime格式 (4)流媒体格式 5.2 视频文件的常见格式5.3 数码摄像机基本介绍 索尼DCR- PC330E是世界上第一款三百万像素数码摄像机,它配备三百万像素的CCD影像感应器,采用先进HAD电子画质提升技术,尽显专业的超高画质。专业的卡尔蔡司T*镜头是优质画质的有效保证;180K高精彩色取景器更容易捕捉影像;2.5英寸轻触式混合型高精液晶显示屏使操作更便捷影像更清晰。配有智慧型闪光灯,彩色夜间取景模式及全息自动对焦,满足更专业的要求和操作。 5.3 数码摄像机5.3 数码摄像机基本部件 1-镜盖 2-液晶显示屏/触摸屏

44、 3-Open按钮 4-Display/Batt Info按钮 5-电池组/电池端子盖 6-Memory Stick槽 7-存取指示灯5.3 数码摄像机8-扬声器 9-Lcd Backlight开关 10-眼杯 11-取景器 12-Power 开关 13- Start/Stop按钮 14-充电指示灯 15-Camera-Type、Camera-Memory、Play/Edit 模式指示灯 16-电池释放杆 17-闪光灯按钮/闪光灯充电指示灯5.3 数码摄像机数码摄像机的分类 (1)按质量分类 :可分为广播级、业务级和家用级 (2)按摄像器件分类 :分为摄像管摄像机与CCD电子耦台器件摄像机 5

45、.3 数码摄像机数码摄像机的技术特点(1)记录画面质量高 (2)记录声音达CD水准 (3)信嗓比高 (4)与PC机交换信息方便 5.3 数码摄像机工作原理 数码摄像机是一种把景物光像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从能量的转变来看,数码摄像机的工作原理是一个光电磁电光的转换过程。 数码摄像机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取景系统、控制系统、成像系统、存储系统和电源等组成。 5.3 数码摄像机性能指标(1)像素 (2)水平清晰度 (3)变焦 (4)分辨率 (5)存储卡 5.3 数码摄像机常见品牌(1)索尼 (2)松下 (3)JVC (4)三星(5)夏普 5.3 数码摄像机选购指南 (1)品牌 (2)机器外形 (3)

46、CCD的像素数与尺寸 5.3 数码摄像机常用配件的选购(1)IEEE1394接口卡(视频捕捉卡)(2)电池(3)影像带和存储卡(4)镜头保护镜 (5)三脚架(6)DV清洁带5.3 数码摄像机基本操作(1)装电池(2)装入录像带 5.3 数码摄像机(3)摄像 (4)观看图像 5.3 数码摄像机 使用技巧 拍摄画面的构图(1)水平线构图使用水平线构图的画面,一般主导线形是水平方向的,主要用于表现宏阔、宽敞的大场面。如拍摄大海、日出、草原放牧、层峦叠嶂的远山、大型会议合影、河湖平面等等,经常会用到水平线构图来表现。 5.3 数码摄像机(2)垂直线构图 使用垂直线构图的景物,一般画面的主导线形是上下方

47、向延升的,采用垂直构图主要是为了强调拍摄对象的高度和纵向气势。比如,拍摄摩天大楼、树木、山峰等景物时,常常可以使用垂直构图的形式表现。 5.3 数码摄像机(3)线构图 在画平面中采用斜线构图的好处有两个方面,一是能够产生纵伸的运动感和指向性,对观众的视线具有很强的指向性,画面的交流感十分的强;另一方面,画面中的斜线也能够给人以三维空间的印象,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和透视感。最典型的斜线构图方式是画平面的两条对角线方向的构图。采用斜线构图时,在视觉上显得自然而有活力,醒目而富有动感,是十分常用的一种构图方式。 5.3 数码摄像机 摄像角度技巧 拍摄角度大致分为三种:平摄(水平方向拍摄)、仰摄(由下往上

48、拍摄)、俯摄(由上往下拍摄)。(1)水平方向拍摄 5.3 数码摄像机(2)由下往上拍摄 不同的角度拍摄的画面传达的信息不同。同一种事物,因为观看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仰望一个目标,观看者会觉得这个目标好象显得特别高大,不管这个目标是人还是景物。如果想使被摄者的形象显得高大一些,就可以降低摄像机的拍摄角度倾斜向上去拍摄。用这种方法去拍摄,可以使主体地位得到强化,被摄者显得更雄伟高大。 5.3 数码摄像机(3)从上往下拍摄 同仰摄的效果相反,从高角度拍摄人物特写,会削弱人物的气势,使观众对画面中的人物产生居高临下的优越感。画面中的人物看起来会显得矮一点,也会看起来比实际更胖。 5.3

49、数码摄像机摇摆的技巧 (1)上下摇摄 用这种拍摄方法可以追踪拍摄上下移动的目标。如运动员的跳水动作,从运动员站在高台准备跳时作为起幅,把镜头推近,锁定目标,从起跳到入水,镜头随运动员的下落而同步下移。这样的场面最好使用近镜头去拍摄,如果运镜恰当,短短几秒,一气呵成,视觉冲击力很强。但是拍摄这样的目标是有难度的,关键是摇拍的速度不好掌握,移动构图有难度。 5.3 数码摄像机(2)左右摇摄 5.3 数码摄像机对焦技巧 (1)防止震动 (2)不要片面追求小光圈 5.3 数码摄像机移动拍摄 (1)使用辅助设备(2)徒步移摄 5.3 数码摄像机旅游录像片的拍摄技巧 在拍摄旅游录像片时,首先必须对人物、事

50、情、景物作交代;此后,还有必要交待时间、地点。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摄像机大部分都设有时间日期装置,这在拍摄时就用得上了。地点的交待可以用画面直接来表达。 5.3 数码摄像机视频采集流程 (1)安装1394卡 5.3 数码摄像机 (2)接线 5.3 数码摄像机(3)Premiere采集软件的安装 5.3 数码摄像机(4)采集 5.3 数码摄像机日常维护(1)数码摄像机日常使用要注意的问题a温度要求 b环境要求 (2)数码摄像机日常清洁 a外壳的清洁 b镜头的清洁 c 磁头的清洁 d带仓内部件的清洁 5.3 数码摄像机(3)理想的放置环境a防尘 b防湿 c调温 d防腐蚀 5.3 数码摄像机常见问题及解

51、决方法(1)摄像键不起作用 (2)取景时看到的影像模糊不清 (3)拍摄很亮或者很黑的背景前的景物时出现竖条 (4)回放的图像上有横线或短暂的马赛克,有时声音中断 (5)无法从带仓中取出数码摄像带 CDRW光盘结构最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1)机型越做越小巧 (2)中文操作菜单开始普及 (3)DVD数码摄像机大步走向市场(4)USB2.0开始挑战1394 (5)DC+DV趋势愈加明朗(6)编辑软件推陈出新思考题 常见的视频格式有哪些?数码摄像机的分类有哪些?数码摄像机有哪些性能指标,并简述。数码摄像机常见的配件有哪些,如何选配?常见的数码摄像机有哪些品牌?各种品牌的典型产品有哪些?如何进行数码摄像机的选购,有哪些基本原则。数码摄像机有哪些基本操作,如何进行?试完成数码摄像机的技巧操作,如拍摄画面的构图、摄像角度、摇摆、对焦及移动拍摄等。数码摄像机与计算机是如何进行视频采集,采集的方法和一般步骤是什么? 多媒体素材与采集第6章 多媒体数据压缩 思考题6.1 多媒体数据压缩的基本概念 6.2 图像媒体的压缩 6.3 音频媒体的压缩 6.4 视频媒体的压缩 6.1 多媒体数据压缩的基本概念 数据冗余 多媒体数据在数字化后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数据冗余,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空间冗余、时间冗余、结构冗余、知识冗余、视(听)觉冗余、信息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