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U=Ed,并且能够推导出这个关系式。2会用关系式U=Ed进行有关的计算。3理解电势与场强无直接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推导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从不同角度认识电场强度与电势、电势差的关系,使学生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要注意分析,不要武断地下结论,使学生养成多角度多方面看问题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U=Ed及其成立条件。【教学难点】电势与场强无直接的关系;会用关系式U=Ed进行有关的计算。【教学方法】分析归纳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提问你学过哪
2、些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学生答电场的两大性质:力的性质,由电场强度描述,可用电场线形象表示;能的性质:由电势、电势差描述,可用等势面形象表示。提问等势面有哪些特点?学生答等势面的特点:沿等势面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且电场线从高电势指向低电势;任两个等势面不相交。过渡既然场强、电势、电势差都描述电场的性质,它们之间一定存在关系、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就来推导它们间的关系。二、进行新课1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教师:提出下列问题,学生讨论(1)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是否一定高?反之?(2)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一定为零吗?反之?学生:思考并回答上面的问题。E的值是客观存在的,而电势的值与
3、零电势点选取有关,所以上述问题不可能有肯定答复。教师:那一般地,规定了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上述问题如何?提示学生可从直观表示它们的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分布图讨论。学生分析一些同学举到了正点电荷电场的例子分析(1):A点比B点所在处电场线密,EEAB而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AB故E大处一定高。提醒学生注意不能从若干特殊例子随便概括出带有一般性的结论。要想肯定一个命题,必须做一般性的证明,要想否定一个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学生举例有同学会想到负点电荷的电场。由图可知:EECD而CD反之,学生由以上两例分析得:高处E也不一定大。教师:总结,E大处不一定高,高处E也不一定大。引导对(2)的分析可从
4、等量同种、异种点电荷分析等量同种点电荷连线中点:根据场强的叠加,此点E=0,而选取一条无限接近该点的电场线可知: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至无穷远处为0,则该点0.UAB=WqEABqqAB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中点:由图知,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为一等势面而伸向无穷远,此点=0,而由图可得,此点E0.总结,E为零处不一定为零,为零处E不一定为零。结论:场强与电势无直接关系。2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教师:场强与电势差也无直接关系吗?如何进行讨论呢?学生思考后分析可仍从电场的等势面和电场线的分布图讨论:等势面上,每相邻两个等势面间距表示它们间的电势差,故可用等势面的疏密来表示电势差。由图知,电场线密处,等
5、势面也密,即场强大处,电势差也大。教师:场强与电势差有何定量关系?引导学生讨论在匀强电场中它们间的关系。根据电势差的定义式,得EAB师生互动,得出总结用d表示AB在场强方向上的距离AB,则上式可写为:UAB=Ed教师:上式是在匀强电场中推出的,它适用于非匀强电场吗?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不适用。因为在非匀强电场中,电荷从A移至B的过程中,受的电场力为变力,W电场不能写成Fs。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UAB=Ed。但要注意:只适用于匀强电场d:沿电场方向的距离问题由U=Ed,得到:EAB是什么?UAB,这个式子表示什么含义?从式子中可看出E的单位d引导学生推导1V/m=1N/C,1V/m=1J
6、11学生答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在数值上等于沿电场方向每单位距离上的电势差。由EUAB,可得E的单位为V/m,即1V/m=1N/CdJNAsmCmC【课堂小结】教师活动: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问题探究】【例1】如图,在匀强电场中的M、N两点距离为2cm,两点间的电势差为5
7、V,M、N连线与场强方向成60角,则此电场的电场强度多大?U解:根据EMN,得dEUMNMNcos605=500V/m。21020.5【例2】如图所示,在场强为E40103N/C的匀强电场中有相距5cm的AB两点,两点连线与电场强度成30角。求AB两点间的电势差。解析:AB连线不沿电场方向,不能直接用公式UEd计算AB两点间的电势差。根据AB匀强电场的等势面是与场强方向垂直的平面这一性质,可过B点作一等势面,在等势面上找一点B,使AB的连线沿场强方向,求UAB即可。解:过B点作一垂直于电场线的平面即等势面,过A点作电场线的平行线,二者交于B点,如图,显然,UBBABUABU2ABEABEABc
8、os304.01030.053N/C=17102N/C说明:用本节的两个公式解题一定要注意适用条件,还要注意必须使用国际单位。通过此题可以看出场强方向是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即是通过相同距离电势降落最大的方向。这个结论对非匀强电场也成立。【例3】图中,ABC三点都在匀强电场中,已知ACBC,ABC=60,BC20cm。把一个电量q=10-5C的正电荷从A移到B,静电力做功为零;从B移到C,静电力做功为1.73103J,则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是()。A865V/m,垂直AC向左B865V/m,垂直AC向右C1000V/m,垂直AB斜向上D1000V/m,垂直AB斜向下解析:把电荷q从A移到B
9、电场力不做功,说明AB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因该电场为匀强电场,等势面应为平面,故图中直线AB即为等势线,电场方向应垂直于等势面,可见,选项AB不正确。UBCW1.73103BCq105V=-173V,B点电势比C点低173V,因电场线指向电势降低方向,所以场强方向必垂直于AB斜向下。场强大小E1730.23UUdBCsin60CBCB=2V/m=1000V/m。说明:本题涉及到较多的知识点,如电场线、等势面、静电力做功、电势差、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等等。解题时要把握准特点,如等势面的特点: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静电力不做功、匀强电场的等势面是一族平面、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等;搞清楚关系,如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关系、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等。对这些知识及其内在联系的学习和理解,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础。【拓展延伸】场强与电势的比较:电场强度E电势1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电场中某点的场强等于放在该点的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该点跟选定的点电荷所受的电场力F跟点电荷电标准位置(零电势点)间的电势差。2量q的比值,EFq,E在数值上,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q34等于单位正电荷所受的电场力矢量单位:N/C;V/m所具有的电势能标量伏(1V1J/C)5电势沿着电场强度的方向降落【教学反思】电势差和电场强度是重要的概念,因为它们分别描述了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1.1负数练习卷含答案
-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人体解剖生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气功与方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深基坑工程理论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运城学院《报刊选读(俄)(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轻纺职业学院《中学体育教学专题案例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航空学院《心理统计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德阳市东湖博爱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4月质量检查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下册教学课件Unit 5 Part B 第三课时
-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汾湖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教学实验常用低值易耗品目录表(玻璃器皿类)
- 人教精通版四下Lesson 23课件
- 自动转运小车结构及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
- 饮水设备巡查维护记录表
- 洛阳十三朝古都课件
- RomaxDesigner 培训教程(合)教学提纲
- 《中国传统服饰——汉服》PPT课件
- 顾洁Storytime
- 小学信息技术认识《画图》
- 【精品】宇通客车涂装车间实习报告
- 冷冻机的制冷效率与运行电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