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茶叶主要病虫害及防治仪征市无性系茶叶繁育取得重大突破山东茶区三种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及茶尺蟆防治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茶尺蟾防治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茶树虫害 -茶树台湾黄毒蛾茶树虫害 -茶树桑褐刺蛾茶树虫害-茶树茶梨蛇茶树虫害-茶树神泽氏叶螭茶树云纹叶枯病的综合防治技术茶树虫害-茶树茶长卷叶蛾一、茶叶有哪些主要虫害?如何科学防治?1、茶小绿叶蝉:该虫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雌成虫产卵于嫩梢茎内,致使茶树生长受阻,被害芽叶卷曲、硬化,叶尖、叶缘红褐焦枯。在低山茶区该虫年发生12 13代,危害盛期5- 6月及9- 10月;高山茶区该虫年发生 8 9代,危害盛期7 9月。以成虫在茶树、豆科植物及
2、杂草上越冬。成虫多产卵于新梢第二、三叶间嫩茎内。防治方法:(1)加强茶园管理,清除园间杂草,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卵并恶化营养和繁殖条件,减轻危害。(2)发生严重茶园,越冬虫口基数大,抓紧于 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旬,喷洒 50 %辛硫磷或马拉硫磷1000倍,以消灭越冬虫源。(3)采摘季节根据虫情预报于若虫高峰前选用生物农药天霸1000倍或80 %敌敌畏2000倍或98 %巴丹1000-1500 倍。2、茶叶螭类:茶叶蛾类是茶树上为害性仅次于叶蝉的一类重要虫害,因体微小,一般肉眼难以察觉, 需在10倍扩大镜下才能观察清楚。 在我市发生种类主要有茶橙痹蛾、茶叶瘦蛾、茶短须螭、咖啡小爪螭和侧多
3、食附线螭。3、茶橙痹螭:在我市发生较为普遍,主要以成、若螭吸食成叶及嫩叶汁液,致使被害叶片 呈黄绿色,主脉变红褐色,失去光泽,叶背出现褐色细斑纹,芽叶萎缩。成螭体黄色或橙红色,似胡萝卜形,体前端有足两对,幼、若螭淡黄色至浅橙黄色。该虫年发生20多代,虫口主要分布在上层成叶及嫩芽叶上。高温、干旱、雨量大、雨期长的环境,茶园虫数少, 危害轻。全年有两次明显高峰,第一次在5 6月,第二次一般在高温干旱期后发生。防治方法:秋茶结束后,于11月下旬前抓紧喷施波美0. 5度石硫合剂,减少越冬虫口基数。实行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口数。在发生高峰前喷施20 %哒螭酮或15 %灭螭灵2000 3000倍或25
4、%扑虱灵800-1000 倍。4、茶附线螭:又名侧多食附线螭、茶半附线蛾。成、若螭栖息于茶树嫩芽叶背面吸汁危害,被害叶背出现铁锈色,硬化增厚,叶尖扭曲畸形。芽叶萎缩。该螭年发生20-30代,以雌成螭在残留芽叶、鳞片、叶柄。缝穴及杂草上越冬。高温干旱的气候环境有利其发生。一般夏秋茶发生较危严重。防治方法:参照茶橙瘦螭。5、茶叶痹螭:主要为害成叶和老叶,被害叶片失去光泽呈古铜色,叶面沿叶脉密布白色尘埃状蜡质蜕皮壳,叶脆易裂,严重时大量落叶。该螭年发生10多代,以成螭在茶树叶背越冬。高温干旱季节有利发生,全年以 7-10月发生最盛。防治方法:参考茶橙瘦蛾,但分批多 次采摘对其无效。6、茶短须蛾:以成
5、、若螭刺吸成叶或老叶汁液,致使叶片失去光泽,叶背常有紫色斑块,主脉及叶柄变褐,后期霉烂,引起大量落叶。该螭年发生10代左右,主要以雌成螭群集在土下1 6厘米茶树根颈部越冬,少数在叶背、腋芽及落叶中越冬。茶园中多数为雌螭,行孤雌生殖,主要栖息叶背危害。全年以 7-9月份高温干旱季节危害严重。防治方法:(1)做好茶园抗旱工作,清除茶园落叶及杂草,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逆力。(2)秋茶结束后,害螭越冬前喷施波美 0 . 3 0. 4度石硫合剂进行防治。(3)在害螭发生高峰前喷20 %哒螭酮或15 %灭螭灵2000 3000倍或73 %克螭特2000倍或25 %唾硫磷1000 1500倍液进行防治
6、。7、咖啡小爪螭:该螭以成若螭吸食危害成叶,被害叶局部变红,后呈暗红色斑,失去光泽。露水未干时叶面上可见一层细蛛丝,手捏蛾数多处叶片即见指染血迹小红点,细看叶上有红色虫体爬动,蛾体附近有许多白色蜕皮壳和卵壳。年发生 10-20 代,世代重叠。多栖息叶面危害。卵散产于叶正面且以主、侧脉两侧及凹陷处为多。 早期、秋冬季危害严重。 防治方法:参照茶短须螭。8、茶甥:我市茶园常见但易防治害虫。茶甥多聚于新梢叶背且常以芽下一、二叶最多,以 口针刺进嫩叶组织内不时尽力吸食危害,致芽叶萎缩,伸长停止,甚至芽梢枯死,其排泄物“蜜 露”不仅污染嫩梢且能诱发煤病。一年发生 20代以上,全部以卵或无翅甥在叶背越冬,
7、早春虫口多在茶丛中下部嫩叶上,春暖后渐向中上部芽梢转移,炎夏虫较少,且以下部为多,秋季又以上中部芽梢为多。防治方法:(1)及时分批多次采摘。(2)药剂通常选用40 %乐果、50 %辛硫磷、80 %敌敌畏2000倍液喷施,尤要喷湿叶背。9、黑刺粉虱:在我市局部茶区危害严重。以幼虫聚集叶背,固定吸食汁液,并排泄“蜜露”,诱发煤烟病发生。被害枝叶发黑,严重时大量落叶,致使树势衰弱,影响茶叶产质量。该虫年发生四代,以老熟幼虫在叶背越冬,次年 3月化蛹,4月上、中旬羽化。各代幼虫发生期分别为4月下旬至6月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和10月上旬至12月。成虫产卵于叶背,初孵若虫爬后,即固
8、定吸汁危害。防治方法:(1)加强茶园管理:结合修剪、台刈、中耕除草,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条件,抑制其发生。(2)生物防治:应用韦伯虫座胞菌菌粉0. 5-1. 0公斤/亩喷施或用挂菌枝法即用韦伯虫座抱菌枝分别挂放茶丛四周,每平方米5-10技。(3)化学防治:根据虫情预报于卵孵化盛期喷25 %扑虱灵800倍或25 %天王星1000倍或50 %辛硫磷1000倍,注意务必喷湿叶背。10、茶丽纹象甲:又名茶小黑象鼻虫。我市局部茶区危害严重。幼虫在土中食须根,主要以3月下旬陆续化蛹,4月上旬开始陆成虫咬食叶片,致使叶片边缘呈弧形缺刻。严重时全园残叶秃脉,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很 大。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茶丛树
9、冠下土中越冬,次年 续羽化、出土, 5 6月间为成虫为害盛期。成虫有假死性,遇惊动即缩足落地。防治方法: (1)耕翻松土,可杀除幼虫和蛹。(2)利用成虫假死性,地面铺塑料薄膜,然后用力振落集中消灭。(3)于成虫出土前撒施白僵菌871菌粉,亩用菌粉1-2公斤拌细土施土上面。(4)成虫出土高峰前喷施2. 5 %天王星800倍或98 %巴丹800倍或与871菌粉0.5 1. 0公斤/亩混用。11、茶卷叶蛾:群众俗称“包叶虫”、“卷心虫”,幼虫卷结嫩梢新叶或将数张叶片粘结成苞,多达4-10叶,幼虫潜伏其中取食危害。严重时大大降低茶叶品质和产量。该虫年发生6代,以老熟幼虫在虫苞中越冬。各代幼虫始见期常在
10、3月下旬、5月下旬、7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上旬、11月上旬,世代重叠发生,幼虫共六龄。成虫有趋光性,卵呈块多产在叶面。防治方法:(1)随手摘除卵块、虫苞,并注意保护寄生蜂。(2)灯光诱杀成虫。(3)掌握1、2龄幼虫期喷药防治。可选用 80 %敌敌畏1000倍或2 . 5 %天王星或25 %唾硫磷800倍。12、茶枝蝶蛾:又名蛀梗虫,分布我市各茶区。幼虫蛀食枝条常蛀枝干,初期枝上芽叶停止伸长,后蛀枝中空部位以上枝叶仝部枯死。该虫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蛀枝中越冬。次年3月下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化蛹盛期,5月中下旬为成虫盛期。成虫产卵于嫩梢二、三叶节间。幼虫蛀人嫩梢数天后,上方芽叶枯萎,三龄后至入枝
11、干内,终蛀近地处。蛀道较直,每隔一定距离向荫面咬穿近圆形排泄孔,孔内下方积絮状残屑,附近叶或地面散积暗黄色短柱形粪粒。防治方法:(1)在成虫羽化盛期,灯光诱杀成虫。(2)秋茶结束后,从最下一个排泄孔下方5寸处,剪除虫枝并杀死枝内幼虫。13、苔群和地衣:苔群是高等绿色植物,生活在阴湿之地,地衣是菌和藻的共生体,据外形分为叶状、壳状、枝状地衣,它们都能自茶树根茎部向上蔓延,致使茶树树皮褐腐,长势逐渐哀弱,严重影响正常生长和发育。在春季阴雨连绵或梅雨季节,生长最快,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停止生长。防治方法:(1)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农闲季节,可在雨后用竹片等工具刮除并随手将其清除出园。保
12、持茶园清洁,合理施肥,培养旺盛树势。(2)用1%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喷射,效果可达90 %,冬季用草木灰浸出液加以煮沸浓缩涂上,也有很好效果。二、茶树主要有哪些病害 ?如何科学防治?1、茶白星病:(1)症状:主要危害嫩叶和新梢。初生针头大的褐色小点,后渐扩大成圆形小病斑,直径小于 2毫米,中央凹陷,呈灰白色,周围有褐色隆起线。后期病斑散生黑色小粒点,一张嫩叶上多达百多个病斑。(2)发病规律:该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以菌丝体在病枝叶上越冬,次年春季,当气温升至10 c以上时,在高湿条件下,病斑上形成分生抱子,借风雨传播,侵害幼嫩芽梢。低温多雨春茶季节,最适于抱子形成,引起病害流行。高山及幼龄茶园容易
13、发病。土壤瘠薄,偏施 N肥,管理不当都易发病。(3)防治方法:加强管理,增施磷钾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在春茶萌芽期喷药保护,可用70 %甲基托布津或 50 %多菌灵1000倍,隔7天左右再喷一次。2、茶饼病又名茶叶肿病,常发生在高海拔茶区,危害嫩叶、嫩梢、叶柄,病叶制成茶味苦易碎。(1)症状:初期叶上出现淡黄色水渍状小斑,后渐扩大成淡黄褐色斑,边缘明显,正面凹陷,背面突起成饼状,上生灰白色粉状物,后转为暗褐色溃疡状斑。(2)发病规律:以菌丝体在病叶中越冬或越夏。温度15 20 C,相对湿度85 %以上环境容易发病。一般 3 5月和9- 10月间危害严重。坡地茶园阴面较阳面易发病,管理粗放
14、、杂草丛生、施肥不当、遮荫茶园也易发病。(3)防治方法:茶饼病可通过茶苗调运时传播,应加强检疫。勤除杂草,茶园间适当修剪,促进通风透光,可减轻发病。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冬季或早春结合茶园管理摘除病叶,可有效减少病菌基数。采摘茶园于发病初期喷用70 %甲基托布津或20 %粉锈宁1000倍,1015天再喷一次3、茶炭疽病症状:主要危害成叶或老叶,病斑多从叶缘或叶尖产生,初为水渍状;暗绿色圆形,后渐扩大或呈不规则形大病斑,色泽黄褐色或淡褐色,最后变灰白色,上面散生黑色小粒点。病斑上无轮纹,边缘有黄褐色隆起线,与健部分界明显。(2)发病规律:以菌丝体在病叶中越冬, 次年当气温升至20 C,相对湿度
15、80 %以上时形成施子, 借雨水传播。湿度2527 C,高湿条件下最有利于发病。全年以梅雨季节和秋雨季节发生最盛。杆插茶园、台刈茶园,叶片幼嫩,水分含量高,有利于发病。偏施N肥茶园发病也重。(3)防治方法:加强茶园管理,增施P、K肥,提高茶树抗病力。发病初期喷施70 %甲基托布津1000 1500倍或百菌清500 800倍。4、茶云纹叶枯病主要危害老叶,嫩叶、果实、枝条上也可发生。病斑多发生在叶尖、叶缘,呈半圆形或不规则形,初为黄褐色,水渍状,后转褐色,其上有波状轮纹,形似云纹状。最后病斑由中央向外变灰白色,上生灰黑色小粒点:沿轮纹排列。该病在高温(20 C以上)高湿(相对湿度80 %以上)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五年级期中班主任工作总结(二篇)
- 液态化学品配送协议书
- 北京市XX场景装修合同
- 保健食品佣金居间合同模板
- 博物馆装修增项协议
- 创意设计居间工程合同
- 创意园大厦装修合同样本
- 梁柱核心区施工方案
- 八年级上寒假数学试卷
- 蚌埠今日中考数学试卷
- 王崧舟:学习任务群与课堂教学变革 2022版新课程标准解读解析资料 57
- 招投标现场项目经理答辩(完整版)资料
- 运动竞赛学课件
-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台账
- 2022年上海市初中毕业数学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
- DB15T 2058-2021 分梳绵羊毛标准
- 高考作文备考-议论文对比论证 课件14张
-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初中数学 7.4 实践与探索课时练(课后作业设计)
- 山东省莱阳市望岚口矿区页岩矿
- 《普通生物学教案》word版
- 安全生产应知应会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