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完美修改版)_第1页
开国大典(完美修改版)_第2页
开国大典(完美修改版)_第3页
开国大典(完美修改版)_第4页
开国大典(完美修改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6.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是什么意思?开典大典建立,开创典礼隆重的典礼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建立新中国举行的隆重的典礼伴你学生字典 礼 委 员 协 商 外 宾电 钮 瞻 仰 飘 拂 汇 集擎 着 共产党奏国歌 毛泽东副主席 骑 兵 嗓子 诞生 聂荣臻dinwixibnnzhnfhuqngdngzuzfqsngdnn zhn汇集 协商诞生 挺立鼓舞 宣布完毕 肃静光明 汇集雪白近义词反义词聚集商量出生耸立鼓励开始吵闹黑暗分散乌黑宣告 默读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一、典礼前 (14)二、典礼的过程 (514)三、典礼后

2、 (15)开国大典宣布成立 升起国旗鸣放礼炮阅兵盛况群众游行宣读公告人员广泛布置精细场面火红空前盛况热烈庄严光明充满 北京城隆重庄严 声势浩大 可以按照典礼前,典礼的过程,典礼后的顺序将课文分成三部分。说一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齐读第一部分(1-4)段,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次“盛大的典礼”。 1949 年 10 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

3、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主席 毛泽东副主席 朱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澜 高岗政务院总理 周恩来(兼外交部部长)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毛泽东 刘少奇 朱德 宋庆龄 李济深 张澜 高岗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开国大典 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成丁字形。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正阳门。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旗杆中华门金水河天安门城楼天安

4、门广场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别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主席台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更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来的早:早上六点多就入场;人数多:成了人山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秩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1、会前:广场布置 群众入场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走向会场。奔朝着某一方向有目的性地走。反映了人们急迫、兴奋的心

5、情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更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从“老远”、“清早”、“直奔”、 “五更天”、“摸着黑”、“步行”、“赶来”等词语,让我们感受到参加典礼的人们急切、激动与兴奋的心情。)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把人群比作人的海洋把红旗翻动比作海上的波浪人的海洋,红旗翻动1、 说说课文重点写了典礼的哪几激动人心的个场面?2、画出文中描写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反应的语句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阅读第5-14自然段,思考讨论:宣布典礼开始 奏国歌 宣布新中

6、国成立 升国旗 宣读政府公告 阅兵式 群众游行1、 说说课文重点写了典礼的哪几激动人心的个场面?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当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时,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人民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朝着主席台。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比“朝着”主席台更能反映人们热切盼望见到毛主席的心情。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

7、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欢悦起来。 (这段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毛主席的宣告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动无比欢快,无比激动,无比自豪。)想一想 :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

8、无线电的广播,传到了哪些地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传到了农村里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传到了校园里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传到了工厂里升 国 旗 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 ,从此,从此。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表明了人们对国旗无比尊重,也表达了他们为中国人们从此站起来了,当家做主人而感到无比激动、自豪的心情。恭敬地看红色代表革命黄色代表光明中国共产党全国各族人民设计者-曾联松为什么说“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五星红旗升起来,表明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当家作了国家的主

9、人,从此过上了新的生活。54门礼炮象征全国54个民族(54个是根据当时的统计数字)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49年,新中国成立。 开国大典时54门礼炮齐鸣28响。你知道为什么要用54门礼炮吗?为什么连放28响吗?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毛主席宣读公告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喻体般的本体。把掌声比作雷鸣。开国大典时 天 安 门 盛 况 1、自由朗读描写阅兵式场面的段落,用一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

10、。 2、画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阅 兵 式这是一次 的阅兵式。气势恢弘声势浩大威武雄壮隆重、盛大扬我军威规模空前轻声读读1113自然段,思考填空: 阅兵式的检阅司令员、阅兵总指挥分别是( )和( )。受检阅的部队开头是( )两个排,接着( )、( )、( )、( )。当( ) 部队经过时,( )的飞机也 ( ),飞过天空。海军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 步兵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 等候检阅的炮兵炮兵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了一字形的横列前进。 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

11、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车师战车师装甲车部队装甲车坦克车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骑兵师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 以上这些部队,全部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 人民空军的飞机“人”字形飞机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 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

12、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人民群众在观看阅兵式时,看到自己国家的飞机飞上蓝天时激动、喜悦的心情。)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这是写人民群众看到人民解放军部队接受检阅时的举动。“嗓子都喊哑了”、“手都拍麻了”,这里运用了夸张的笔法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也说明了人们的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 默读第四部分,画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

13、景象的一句话。 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全场30万人,为_而_;为_而_ ;为 _而_。 根据课文内容写排比句,写出人们的心情。 全场30万人,为新中国的成立而自豪;为盛大的阅兵式而兴奋;为见到毛主席而激动。 全场30万人,为新中国的成立而歌唱;为伟大的毛主席而欢呼;为威武的中国军队而鼓掌。 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 (这段语言描写生动的再现了人民群众为庆祝中华人民共

14、和国成立而喜悦、激动的心情以及对领袖爱戴的深厚情感。)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的景象和群众队伍游行的情况 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这句话是写毛泽东面对人民群众高呼“毛主席万岁”的回应,一方面说明了毛泽东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另一方面,这些动作和口号直接表现了毛泽东的伟大形象。)毛主席向群众挥手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1、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有什么作用?2、“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两股”红流“指游行队伍,这样比喻写出了游行队伍声势之大、场面之壮观。 “光明”象征着新中国的成立,使

15、北京城、使全中国永远摆脱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整个北京城。 把握整体,说说内容。 本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感悟写法 场面描写是本文的主要特色,它向我们呈现了开国大典的一个个感人的场面。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写出气氛,层次清楚,有条不紊,主题鲜明。所谓场面,是指特定的地点、一定的景物、人物的活动,这三者综合就构成了场面。而场面描写是这者有机结合的动态描写。感悟心语 19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