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舞台绽放学生智慧-自主课堂中语文课本剧的应用探索_第1页
方寸舞台绽放学生智慧-自主课堂中语文课本剧的应用探索_第2页
方寸舞台绽放学生智慧-自主课堂中语文课本剧的应用探索_第3页
方寸舞台绽放学生智慧-自主课堂中语文课本剧的应用探索_第4页
方寸舞台绽放学生智慧-自主课堂中语文课本剧的应用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方寸舞台绽放学生智慧自主课堂中语文课本剧的应用探索摘要近年来,随着“自主课堂”教育理论日益走向实践领域,小学语文教学重点由应试向综合能力发展的转变趋势明显。在“立体课堂”、“自主教育”等新兴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语文课本剧的实践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从理论、实践效果与发展前景等多方面分析,课本剧都将是未来小学语文“自主课堂”理论实践的重心之一。关键词自主课堂 课本剧 语文 课本剧,是指以课文为素材,师生共同参与编写、改编来创设情景,角色模拟,以展示升华课文主题思想和故事情节的一种话剧表演形式。在“自主课堂”教学理论的要求指导下,深圳地区语文教学发展课本剧将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一、语文课本剧的发

2、展需求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课本剧作为教学大纲中的辅助课程,长期以来不受重视。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外乎课本剧的实践效果无法直接反映在成绩上,加之排练周期长(时间成本)、学校经费补贴少(经济成本)。所以一直以来课本剧都居于语文教学活动的末端。但是随着近年来新课改标准的提出与先进教学理论的实践成果受到认可,笔者认为课本剧发展的理论与物质基础均以成熟。 (一)理论基础在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下,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文化教育的一种体现,长期遵循着儒家“师者为大”的课堂标准,师长是具有知识与道德层面的双层权威。学生作为知识的受众无条件服从于老师,更需以严谨甚至恐惧的态度完成课堂学习。明儒宋濂有言:“”“听话”、“

3、乖”、“老实”成为课堂效果的硬指标。在这种教学观念下,活跃、互动的课本剧自然会被认为是“不成体统”。但随着外国先进教育理论的传入,“以生为本”渐渐代替“以师为本”成为主流教育观。主体教育论认为“犯错是孩子的权利,求知是孩子的天性,好表现是孩子的需要,爱动是孩子的特点。”1在主体论的理论体系下,课本剧从彩排到演出过程中,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通过不断演练台词、扮演角色、体会情感最终完成教学任务,恰恰成为语文教学中最符合学生天性的活动。(二)政策基础 新世纪以来,课程改革成为我国教育的重中之重,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成为大势所趋,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成为教育的总目标。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

4、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2课本剧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具有全方位立体化的语文实践效果,在塑造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其他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功用。在“新课标”所塑造的开放、创新的教育大环境下,大力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本剧将对语文教学的实践成果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物质基础作为话剧的分支,课本剧与其母体一样具有高成本的特点。参加课本剧的学生群体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进行排练,同时精致的课本剧演出亦需要专业的场地与道具。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这都是限制课本剧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越落后的地区在教育理念上越保守并看重应试教育)而对于经济发展迅速的东

5、南沿海来说,优厚的教育资本投入与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家长群体都是弥补课本剧高成本的有力支撑。同时,目前中小学学生家长的构成比例亦值得思考。以我所教二年级为例,80后家长与70后家长相比更希望孩子积极参与并在课外活动中表现出色,乐于孩子表现出高于常人的综合素质,因此支持热情很高。有了学校提供的排练场地、资金支持,有了学生家长的积极参与,学生课本剧的发展基础着实完善。 二、语文课本剧的应用效果作为一门应用学科,语文对教学效果的要求归根结底要落实在使用者的主体上。长期以来,囿于条件限制,学习者的自主性在课堂教学与教学成果检验的各项环节中始终无法实现立体整合。而在课本剧的排演过程中,学生从文本入手,体会

6、文章思想与人物性格,最终完成表演。这些过程都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理解、自主实践作为活动基础,在长效实践的过程中,都能达到了契合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学有所用、学有所践语文的学科特点在于实践,语文学科所教学的内容在生活中都有相对应的现实素材。引导学生在课本剧的排演过程中应用语文知识、体会文章思想并感悟生活有效的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以近期我所排练的课本剧西门豹治邺为例,排练前我会要求学生熟读文本,认识难字词。在排练过程中不断纠正学生的白字、错字,纠正口音,培养学生用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为了演好角色,我要求学生深入理解人物与剧中矛盾,如对扮演西门豹的演员,就要体会能吏西门豹所肩负复兴国家的使命

7、与个人的道德操守。而对于扮演神婆的学生,我会引导她将神婆的角色与当代社会仍然存在的封建迷信思想进行联系,以认识到落后习俗对于社会的危害。学生通过对所演人物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精神层面、行为层面的分析,可以客观全面的理解文章。通过对戏剧冲突的分析,又能够体会写作的结构要求和矛盾塑造方法,以提高作文能力。 (二)双向互动的新型课堂构建自主课堂的效果要求在于学生的自我思考。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始终老师单方面向学生输出知识的层面,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常常无意的被老师忽略。“自主课堂”的概念阻止老师代替学生进行思考。学生需通过自主的学习发现新问题并对老师提出质疑。相比传统课堂,课本剧的排演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交互课堂

8、。学生自然是活动的主角,教师让出课堂中心位置成为“导演”,也就是指挥和辅助者。一方面学生需要不断思考所学内容,体会老师提供的新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为了扮演角色必须在心中用新知识说服自己,形成一个自我教育的信息接受回路。如在排练课本剧皇帝的新装时,我主张排练原版童话,但是几个有想法的学生希望把剧本改的更接地气。如原著中皇帝爱打桥牌,学生就结合生活经历改编成皇帝与大臣打麻将。原著中皇帝喜欢自比于欧洲列王,学生就根据中国历史托皇帝之口讽刺列朝昏君。几处改动虽小但足见学生观察生活体会生活的能力和习惯。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传统教育下只有天资聪颖的学生才能具备反省能力。但是课本剧这一活动,客观的要求所

9、有参演学生必须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反思。只有说服自己,表演才能自然流畅。这种变精英教育逻辑为普罗教育的优长实为交互课堂所独有。 (三)学生创造力和综合能力的养成教育家周庆元指出:“学习的过程是个游戏的过程。有益的游戏能够丰富想象,丰富的想象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是将来知识型人群社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3课本剧排演的各个方面正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 1.写作能力的养成初级的课本剧要求学生接受文本,而高级的课本剧则要求学生创造文本。在亦步亦趋的遵循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有能力的同学对文本进行改编,使其更加符合舞台表演的特点。以低年级课本剧羚羊木雕为例,原著中

10、人物的语言多采用第三人称的引述视角,放在舞台上显得生硬而缺乏活力,这种情况下,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其语言转换为第一人称视角的生活语言,这样的改编就可以考察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课本剧的语言形式常有模仿传统戏曲的影子,如对仗、押韵。学生在改编原创的过程中亦能对传统诗词文言有切实体会。对于文字功底扎实的同学,老师还可以进一步指导学生分析剧本结构,考察戏剧矛盾的塑造方式和人物语言,鼓励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取材,激发灵感,写出属于学生自己的课本剧。这样的培养方法可以使学生迅速的脱离应试作文,提高其全面的写作水平。 2.组织能力的养成在课本剧排练过程中,老师无法做到全天候的跟随,排演的主体性在于学生自发的热情

11、,因此老师可以指派有能力的学生作为“副导演”统领排练的全局。我们知道一部舞台剧从创作到演出都是团体协作的成果,学生导演需要灵活处理好剧组各成员的人际关系,安排排练时间、申请场地,与指导老师进行沟通。同时,一般学生演员也需要在演出过程中与其他角色进行沟通,讨论角色设定和人物关系。这都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之外难得的社会实践机会。对于锻炼学生综合能力大有好处。 3.审美能力的养成课本剧本质上仍然是话剧,而话剧是社会公认的高雅艺术,一个国家话剧水平的高低是国民审美水平的硬性指标。我国教育目标中就有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的要求。当今中国,国人的审美标准历来为人诟病,盲从式审美屡见不鲜,这也成为我国

12、综合国力的短板之一。课本剧的排演恰恰锻炼学生多方面的审美水平。第一,学生通过熟读文本获得了文学上的审美情趣,从课本剧开始,老师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经典戏剧作品,如老舍的茶馆,曹禺的雷雨等。这种循序渐进而带有实践的文学审美过程可以使学生更进一步的接近名著,获得更高的审美体验。第二,课本剧的最终形式是剧场舞台表演,然而学校的客观条件并不能完全承担剧场演出要求,这就要求学生自行设计舞台布置和演出服装道具。学生又是特别希望受到关注的人群,所以为了演出就会费尽心思思考灯光舞美等各项因素的合理应用,这样一来,学生的空间审美、色彩审美自然会得到锻炼。 三、语文课本剧的排演原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课本剧的排列虽

13、然以“自主”为指导思想,为老师提供了实践新教育理论的舞台,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的语文教学手段,课本剧同样需要一定的原则来进行约束,以期达实现教学效果。身为长期从事课本剧实践的语文老师,我将课本剧的排演原则归纳为三条,经典性、自主性、指导性。 (一)经典化原则经典,指被赋予历史、文化崇高地位的作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经典,如汉族的四书五经,伊斯兰民族的古兰经,基督教民族的圣经。经典代表着一个民族行为的最高准则,体现着民族的精神追求和独立个性。在课本剧剧本的遴选过程中,也要体现经典化、名家化。一方面经典作品带有普遍性,如皇帝的新衣,虽然是外国故事,但所阐述的“人不能爱慕虚荣”的人生道理却是全世界共通的

14、。而其中皇帝询问百姓为何不吃蛋糕的情节,也有我国典故“何不食肉糜”有异曲同工之妙。另一方面经典作品利于学生学习模仿,如西门豹治邺是公认的人物描写与叙事的典范课文。通过对这部课本剧的编演,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描写人物并讲好故事。与当今文学作品一样,课本剧文本也是良莠不齐的,排演经典作品可以使学生提高文化认知水平,塑造道德标准,切身体会语文知识的实践过程。 (二)自主性原则 作为新课标下教育活动的新形式,课本剧成败的关键在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老师虽然对课本剧的排演负有责任,但是从排练到演出的全过程,学生都是主体。从角色理解层面看,学生需要深入的体会人物性格、揣摩人物语言。从表演层面看,学生又需要灵活运

15、用肢体动作,表达剧本的“话外音”。加之公共表演需要学生以极大勇气面对观众,这对于学生的自信心又是一大挑战。因此老师在排演过程中,需要给予学生的自由,调动学生自主性,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使其自发的热爱课本剧、热爱表演。(三)指导性原则在课本剧的排演过程中,学生虽然发挥了自主性,但是老师同样要对学生进行表演指导和理论指导,不能做撒手掌柜。教育的本质仍然是对人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中小学生作为自律性较差的群体,放任不管不是最佳选择。在课本剧的排演中,老师要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指导。由于学生阅历较浅,面对复杂角色往往没有社会经验作为表演的基础。老师就要以自己丰富的社会阅历来指导学生的动作、神态、说话方式。同时,课本剧也是一种语文教学,需要学生在精神层面进行知识归纳和理解。老师应在学生理解人物的基础之上做出画龙点睛的讲解剖析,使学生体会深层次的人物内涵、文本精神。因此,指导性原则也要求老师具有扎实的语文教学功力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四、结论课本剧作为“自主教育联盟”倡导下一种充满创造力的新教学方法,是对学校教育观念、老师教学水平、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发展语文课本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