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上科学实验教案_第1页
冀教版五年级上科学实验教案_第2页
冀教版五年级上科学实验教案_第3页
冀教版五年级上科学实验教案_第4页
冀教版五年级上科学实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钟家铺乡中学 教案 科目:五年级科学试验授课老师:刘宏娇授课时间 :20XX 年下教 师 电 子 教 案NO课知题年月日第周 星 期第节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课型教识能对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进行完整的试验争论;与技能学过程通过争论找出对种子进行分类的“ 最” 合理的方法;目与方法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完成试验争论;能坚持把试验做完;指导同学如何制定较规范的试验方案;指导同学如何制定较规范的试验方案;菜豆或黄豆 1012 粒,玻璃小瓶或培育皿两个情感标态度价值观教 学 重 点 教 学 难 点 教 具 准 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课老师:同学们,我想大家都知道一粒种子就能发育成一个幼小的

2、植物体;只有条件 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那么,种子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萌发呢?同学摸索并争论;老师: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新的一课争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二)新课教学 活动:争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1问题激趣,同学争论 老师:我们已经有了种茄子的体会,想一想,依据体会猜想一下种子萌发需要哪些 外界条件?同学回答;(温度、空气、水)(二)新课教学 活动:争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桃 源 县 钟家铺中 学 教 师 电 子 教 案教学过程1问题激趣,同学争论 老师:我们已经有了种茄子的体会,想一想,依据体会猜想一下种子萌发需要哪些 外界条件?同学回答;(温度、空气、水)老师:请同学们翻开书 P2,看书中的小

3、伴侣和大家想的一样吗?“ 在自然界里,种 子春天才开头萌发” ,这说明白什么?同学摸索并回答;(种子萌发需要肯定的温度;)老师:依据已有的生活体会,大家想一想“ 为什么雨后种子简洁萌发?”同学摸索并回答;(由于种子萌发离不开水;)老师:大家看老师烧杯中的种子,为什么水面上的种子能萌发,而下面的种子却没 有发芽?大家可以争论争论;同学争论并回答;(种子萌发离不开空气;)2同学分小组观看老师事先预备好的种子;老师:看来大家说得和书上小伴侣说得是一样的,下面,每一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 P2上;领取种子,大家认真观看一下,把你对种子萌发的所需条件的猜想写在 同学活动,老师巡回指导;3同学设计试验验证自己

4、的猜想;(1)同学制订试验方案;老师:大家刚才看到的只是老师预备好的种子,对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只是猜想,那我们应当怎样去验证呢?同学摸索并回答;(用试验的方法去验证;)老师:好,我们现在已经猜测了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有相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 和空气,请大家参考 P3的试验方案,小组争论一下,选其中的一个条件进行争论,利 用老师给你们预备的试验材料制订自己的试验方案;同学制订试验方案;(2)同学沟通各自的试验方案;老师:大家把设计好的试验方案相互沟通沟通,(二)新课教学 活动:争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然后我请同学来说说他的试验方案;桃 源 县 钟家铺中 学 教 师 电 子 教 案教学过程(二)新课

5、教学 活动:争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对比试验的方法:老师以 P3的试验方案为例,对试验应留意的地方进行讲解;(1)相同条件: 在两个容器中分别放入同样的卫生纸或棉花;在每个容器中放入 5-6 粒菜豆的种子; 将两个瓶子同时放在相同的室温中; 保持光照的情形相同;(2)不同条件:保持 1 号瓶内的种子干燥; 常常 2 号瓶中洒一些水,使纸或棉花始终保持潮湿状态,但不要让种子浸没在 水里;老师:请大家依据同学间的争论和老师的指导修改试验方案,然后,依据试验方案 进行试验,课下观看并做好记录;课堂小结 试验结论:种子在干燥的环境中不会萌发,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布置作业板第一课小苗的产生活动:争论

6、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1种子萌发需要以下条件:书相宜的温度设适当的水分计空气教 学 后 记教 师 电 子 教 案NO课题年月日第周 星 期第节观看土壤课型教知识1能与其他同学共同争论三种土壤的主要差别;2能正确的使用试验法争论三种土壤的渗水才能,从而 估计出三种土壤的保水才能;3能通过对比试验总结出某种植物适合生长在哪种类型 的土壤中;4能对试验结果产生缘由进行说明;5能结合自己的争论结果说出什么是沙质土、黏质土、壤土;指导同学探究土壤的渗水状况;观看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土壤里的生长情形;三个相同的塑料瓶,纱布,橡皮筋,沙质土壤土黏质土,水,三只烧杯,支架与技能学过程目与方法情感标态度价值观教 学 重

7、 点教 学 难 点教 具 准 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课 1谈话引入;老师:把花生种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产量不同,大家想一想,花生适合种在什么样 的土壤里?可以相互争论一下;老师叙述花生为什么都种在沙地里;(内容见文本素材)老师:看来土壤对植物生长具有肯定的影响,今日我们就来熟悉不同类型的土壤;(二)新课教学 活动 1:熟悉不同类型的土壤 1熟悉三种土壤(1)观看老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三种土壤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看这三张图片,说 说有什么不同?桃 源 县 钟家铺中 学 教 师 电 子 教 案教学过程老师出示三堆土;老师:为了大家观看的更清晰些,老师依据这三幅图片预备了土壤,请每个小组派 代表来取土

8、,然后认真观看;同学上讲台前取土;老师:谁来说说你准备怎样观看?同学回答,老师引导同学应用感官从颗粒大小、颜色和粘性等方面来熟悉;老师:看来大家的观看方法仍真多,下面就用你们自己想到的方法或老师提示的方 法开头观看土壤,记着要做好记录呦;(2)沟通汇报 同学相互沟通试验结果;(与其他同学沟通自己的发觉, 共同找出三种土壤的区分; )老师适当点评;(3)活动终止,老师小结;老师对三种土壤的性质进行陈述;沙土;结构松散,通气透水性好,但保水、保肥才能差,简洁干燥;因此,用沙 土作为盆栽基质时,应多施有机肥料,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沙土性质;粘土;质地细密,通气性差,简洁积水、板结;用这种土壤作盆栽

9、基质,不利于 根系生长,必需要掺入适量的腐殖土、沙土或腐熟煤灰,经改良后才能利用;壤土;壤土是介于沙土和粘土之间的土壤,具有较抱负的团粒结构,通气性好,保水保肥才能强,土温顺肥效发挥稳固,是一种比较抱负的盆栽基质;可在菜园地、瓜 地里选取;桃 源 县 钟家铺中 学 教 师 电 子 教 案教学过程2设计试验,比较三种土壤的不同;(1)提问设疑 老师:下雨天,刚开头雨水并不能成小水流;那么它们到哪里去了?说明白什么?同学回答;(2)争论 老师:你认为这三种土壤的渗水性会一样吗?你能设计一个试验来验证吗?同学摸索,老师适当提示;(3)同学分组争论,汇报(4)制定试验方案,写出试验方案;课堂小结布置作

10、业通过试验发觉不同土壤渗水才能的大小,三种土壤的渗水才能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其次课 土壤与植物的生长板 书 设 计活动 1:观看土壤 沙土 粘土 壤土教 学 后 记教 师 电 子 教 案NO课题年月日第周 星 期第节争论根的作用课型教知识1能通过植物器官的特点及生活环境估计出这些器官的功能;2会依据植物器官的特点进行分类;1能与其他同学分工合作,完成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问题的争论;2认真观看试验现象并实事求是地进行记录和分析;1能说出根的特点和作用;与技能学过程目与方法情感标态度 2能说出如何辨别植物的根和茎;价值观教 学 重 点 教 学 难 点 教 具 准 备引导同学结合自己的

11、生活体会熟悉各种各样植物的根,并探究根和茎的主要作用;试验的设计和对现象的说明;透亮的玻璃瓶,水,一株完整的植物,植物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课老师: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我信任大家对植物的生长有了肯定的明白,大家想一 想,一个植物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呀?(出示完整植物的一个图片)同学回答;(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老师:我们已经知道,植物需要从四周的环境中吸取各种养分物质,才能够强壮的 成长,那么,植物是通过什么器官获得养分物质的呢?同学回答;(根)老师:那这些养分物质又是通过什么器官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位的呢?同学回答;(茎)老师: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植物的根和茎,看看它们是怎样

12、将养分物质送到植物的各个部位的;桃 源 县 钟家铺中 学 教 师 电 子 教 案教学过程(二)新课教学 活动 1:熟悉植物的根 1观看植物,找出根着生的位置;老师用多媒体出示植物的图片;提问:哪部分是根?同学回答;出示三株植物根的图片;(主根、侧根、不定根各一个图片)提问:观看图片,找出根着生的位置,看看其着生位置一样吗?同学观看并回答,老师适当给与指点;2观看各种外形的根并依据特点进行分类;老师用多媒体出示各种外形根的图片;提问:观看图片,它们的外形一样吗?它们有什么特点?汇报;分类:请依据它们的外形给根进行分类;(直根、须根、变态根)汇报沟通;3找出根的共同特点;观看书上 P12有关根的图

13、片,找出不同根的相同点;同学观看并回答;(只要同学们能说出大根、小根、粗根、细根等表达主根和侧根 即可)老师对同学回答给与适当补充和订正;同学将根的特点填入到 P12的横线上;4沟通和其他同学沟通自己对根进行分类的标准,他同学; 活动 2:争论根的作用 1看图并联系实际分析根的作用把自己和其他人不同的划分方法告知其争论:你认为根有什么作用?植物假如没有根会怎么样?老师讲解:第一幅图说明,植物的根具有防止水土流失、能固定住土壤的作用;其次幅图说明,植物的根有从土壤中吸取水分供植物本身生长所需之用;桃 源 县 钟家铺中 学 教 师 电 子 教 案教学过程第三幅图一方面表示: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水

14、和无机盐,这些水分和无机盐对 人类很重要,另一方面表示根要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并通过茎共同将它 们输送到植物全身各处;第四幅图说明,根有贮藏养分的功能;2猜想根有哪些作用;老师:通过看图活动,大家对根的作用有所熟悉,下面请同学们联系实际,拓宽思维去猜想根的作用,可以小组争论,把猜想的结果写在 同学活动,老师巡回指导;3确定争论问题,设计试验验证想法;根有吸取水分的作用;课堂小结P13教材给出的空白处;布置作业从自己的假设中挑选1 至 2 个,设计试验进行争论;第四课根和茎活动 1:熟悉植物的根板 书 设 计1依据根的着生点不同,根分为:主根、侧根、不定根2依据根的外形不同,根分为:

15、直根、须根、变态根 活动 2:争论根的作用 根具有固着的作用;具有吸取、输送水和无机盐的作用;具有贮藏养分物质的功能;少数植物的根也有繁衍的功能;教 学 后 记教 师 电 子 教 案NO课题年月日第周 星 期第节茎的作用课型教知识1能通过植物器官的特点及生活环境估计出这些器官的功能;2会依据植物器官的特点进行分类;1能与其他同学分工合作,完成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问题的争论;2认真观看试验现象并实事求是地进行记录和分析;1能说出根的特点和作用;与技能学过程目与方法情感标态度 2能说出如何辨别植物的根和茎;价值观教 学 重 点 教 学 难 点 教 具 准 备引导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熟悉各种各样植物

16、的根,并探究根和茎的主要作用;试验的设计和对现象的说明;杯,一段新奇芹菜,水,红墨水教学过程其次课时(一)导课 1回忆上节课内容 提问:植物根的类型;植物的根的作用;2引入新课 老师:看来大家对根的熟悉仍是比较深刻的,根可以吸取水分,那么根吸取的水分 又是怎样运输到植物全身各处的呢?同学回答;(茎)老师:今日我们就来争论茎的作用;(二)新课教学 活动 3:争论茎的作用 1熟悉各种各样的茎桃 源 县 钟家铺中 学 教 师 电 子 教 案教学过程老师用多媒体出示一张茎的图片;介绍茎:植物的茎一般生长在地面上,连接叶和根,其上着生叶、花或果实,茎上 生叶的地方叫节,两节之间的部分叫节间;老师用多媒体

17、出示各种各样茎的图片;提问:观看图片,它们的外形一样吗?它们有什么特点?汇报;分类:请依据图片及茎的特点给茎进行分类;(地上茎、地下茎)汇报沟通;2争论茎的作用 争论与猜想 依据生活体会,争论茎的作用,并将小组争论结果写在 P14上;设计试验从自己的假设中挑选1 至 2 个,设计试验进行争论;提问:你最想争论什么问题?你能设计试验来验证吗?同学争论并设计试验;(例:争论茎的疏导作用;方法:将芹菜等植物的茎插入到 滴有几滴红墨水的的瓶中,过一段时间后,观看茎的变化,然后将茎横切,观看茎的颜 色变化)老师给与指导;用图记录试验结果,并把结果写在 P14上;争论沟通 与其他小组沟通自己的争论成果;桃

18、 源 县 钟家铺中 学 教 师 电 子 教 案教学过程总结:茎的作用:具有输导、支持的功能,少数植物的茎也有繁衍和贮存养分的作用;3阅读科学在线 明白根和茎的区分;提问:如何判定马铃薯、莲藕、甘薯、姜等植物的器官是根仍是茎?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第四课 根和茎 活动 3:争论茎的作用 1熟悉各种各样的茎 介绍茎板 书 设 计茎的分类 地上茎:包括直立茎、缠绕茎(如牵牛的茎)、攀援茎(如丝瓜的 茎)、匍匐茎(如草莓的茎);地下茎:包括根状茎(如莲的茎)、块茎(如藕的茎)、球茎(如 荸荠的茎)、鳞茎(如水仙的茎)2争论茎的作用 茎的作用:具有输导、支持的功能,少数植物的茎也有繁衍和贮

19、存 养分的作用;教 学后记教 师 电 子 教 案NO课知题年月日第周 星 期第型节测量水温的变化课教识1能利用感觉器官感知物体的冷热与技能学过程2能猜测冷水与热水接触时各自温度的变化及最终的结果目与方法3能通过掌握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及水量,来达到正确试验成效测量水温变化的试验及对试验结果的描述水温变化曲线图的绘制及分析情感标态度价值观教 学 重 点 教 学 难 点教 具 准 备400 毫升烧杯,100 毫升锥形瓶, 2 支温度计,热水,冷水,铁架台,纸板教学过程(一)导课 问题:我们都感受过冬天的寒风刺骨和夏天的烈日炎炎,那么,应当怎样科学的描 述冷与热呢?(二)新课教学 活动 1:手指的感觉

20、1冷与热的描述 老师预备好三个相同的烧杯,分别倒入适量的热水、冷水和温水,请一位同学上来 试一试:分别将左右手的手指浸入冷水和热水中一分钟左右,再同时放入温水中;提问:两个手指的感觉一样吗?请你向大家说一说;同学:从热水里出来的感觉凉,从冷水中出来的感觉热;争论:如何说明上述现象 . 提问:手指能精确感觉冷与热吗?(不能)谈话:怎样才能精确知道物体的冷与热呢?桃 源 县 钟家铺中 学 教 师 电 子 教 案教学过程2温度与温度计 同学阅读书上 51 页的“ 科学在线” ;老师强调:温度:人们用温度来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的工具;老师讲温度计的使用及留意事项;同学活动练习使用温

21、度计:同学试着测一下冷水的温度,老师指导; 活动 2:测量水温的变化 1问题与猜想 提问:当我们把盛有冷水的容器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中时,它们的温度会如何变 化?小组争论,代表回答;同学猜想:冷水会逐步变(热),热水会逐步变(冷);2分组设计试验 同学设计试验:(1)如何进行试验;(2)如何记录试验数据;老师针对同学的设计进行完善;同学进行分组试验,老师巡回指导(留意提示同学不要被热水烫伤);3记录数据 小组同学分工合作,记录两个容器中水的初温度,并且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水温的 变化,填在书上 52 页的表格中;绘制曲线图:(1)老师示范曲线图的画法;(2)同学在书 52 页练习画曲线图(每组先画

22、一张);(3)老师板书曲线图;桃 源 县 钟家铺中 学 教 师 电 子 教 案教学过程4试验结论:分组争论:(1)曲线图告知我们什么?(2)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是怎样传递的?(3)最终结果怎样?汇报结果:(1)冷水温度上升,热水温度下降;(2)热从热水传向冷水;(3)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变得相同;课堂小结在试验过程中, 冷水的温度逐步上升, 热水的温度逐步下降, 直到它 们的温度达到相同为止;热是从热水传到冷水的布置作业板 书 设 计第十三课冷水和热水活动 1:手指的感觉 1冷与热的描述 2 温度与温度计 活动 2:测量水温的变化 1问题与猜想; 2 分组设计试验 3 记录数据 4 试验结论:热水温度

23、降低,冷水温度上升;结果温度相同;热从热水传向冷水;教学后 记教 师 电 子 教 案NO标课题年月日第周 星 期第型节物体传热课教知识1能依据生活现象,提出要争论的问题与技能学过程2能设计试验证明要争论的问题与方法目情感3能对试验现象进行猜测态度价值观教 学 重 点教 学 难 点 教 具 准 备培育同学设计试验方案、进行试验和整理信息得出结论的才能 水杯、铝勺、金属片、金属杯、金属锅、凡士林、酒精灯、蜡烛、热水、小木棍、小豆子、小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课老师:大家依据生活体会想一想,厨房里炒菜的锅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老师:那锅把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老师:这是为什么呢?老师:同学

24、们回答的很好,材料不同,传热的快慢也不同;今日我们就来争论热传 导;(二)新课教学 活动 1:勺柄冷热的变化 1引入试验 老师:请同学们把铝勺放入到热水中,用手捏住勺柄的一端,1 分钟后,有什么感 觉?同学照做并回答;老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请大家看桌面上有哪些试验材料?你们带来了哪些材 料?桃 源 县 钟家铺中 学 教 师 电 子 教 案教学过程老师介绍凡士林:有粘性,能够粘一些小东西,遇热能够融解;2试验观看 试验可分三步进行 做热传导试验时要留意两点:一是粘火柴棍的凡士林用量要相同,火柴棍 或小木 棒 粗细、长短也要相同,否就火柴棍不能依次落下;二是铁片或铁容器被加热后,不 能用手直接接

25、触,以免烫伤;3试验 同学依据试验材料开头试验活动,老师巡回指导,并警告同学防止烫伤;4分析现象;组织同学描述自己看到的试验现象,并对看到的试验现象进行分析,在共同争论的基础上归纳出各试验现象的相同点及初步结论;5得出结论;小组争论“ 热在铝勺中是怎样传递的” ,抽象出热传递的特点;引导同学将试验结果记录在教材中的方框内,帮忙同学懂得热传递三种主要方式之一的热传导的含义,对于“ 热传导” 这一概念,老师可以依据同学的接受才能挑选是否介绍;课堂小结布置作业部分板 书 设 计活动 1:勺柄冷热的变化 做热传导试验时要留意两点:一是粘火柴棍的凡士林用量要相同,火柴棍 或小木棒 粗细、长短也要相同,否

26、就火柴棍不能依次落下;二 是铁片或铁容器被加热后,不能用手直接接触,以免烫伤;教 学 后 记教 师 电 子 教 案 NO课知题年月日第周 星 期第节颜色与吸热课型教识1能够通过试验,用手感觉到黑手套比白手套吸热多与技能学过程2能意识到掌握变量的重要性目与方法3能与同学沟通自己的体会;过程情感标态度价值观用手感觉到黑手套比白手套吸热多教 学 重 点教 学 难 点能意识到掌握变量的重要性教 具 准 备温度计、黑红白纸板;教学此活动以个人形式,分三步进行 1老师提出“ 为什么冬季人们穿深色衣服,夏季穿浅色衣服” 的问题,让同学对 问题进行猜想,激发同学学习的爱好,导人新课;2指导同学进行“ 黑手套和

27、白手套” 的试验;课前让同学预备材料、大小、式样 相同的黑、白两只手套;试验时分别戴在左右两只手上,在阳光下照耀一段时间,体会有什么感觉;假如教学时遇到阴天,可以用100W300W的灯泡代替阳光进行试验,也可以参照后面的拓展活动进行试验,帮忙同学进一步明确做这一类的对比试验时,应尽 量保证只有一个变量 颜色 ,其他因素 如材料、大小、厚薄等 尽量要相同,勉励同学 通过争论或体验意识到对比试验掌握变量的重要性;3组织同学沟通各自的感觉,使同学初步熟悉到黑色比白色的手套吸热多;在此 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其他颜色的材料比黑色材料吸热多仍是吸热少呢 .激发同学进一 步探究的欲望;桃 源 县 钟家铺中

28、学 教 师 电 子 教 案教学过程活动 2:颜色与吸热 此活动以小组的形式,可分四步进行,1指导同学明确活动的任务、方法和结果的出现形式;特殊要强调对比试验条件 的掌握,比如瓶子的材料、大小和式样,各色纸的厚薄、大小和材质,温度计摆放的位 置等均应相同;在阳光下三个瓶子要并列“ 一” 字摆放,防止相互遮荫;2组织同学分组组装试验模型,观看记录试验结果;3引领同学分析试验现象,得出结论;老师出示摸索题:哪个小瓶中的温度变化最快 .哪个小瓶中的温度变化最慢.为什么 .先让同学环绕问题进行小组争论,然后组织同学进行沟通,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出结论:颜色越深,吸热本事越强;4运用得出的结论说明生活

29、中的问题,学以致用;明白人们怎样通过转变物体的 颜色 来实现掌握温度的目的 1 初春一场大雪威逼着正在返青的小麦,怎样使麦田里的雪尽快融解 . 2 大型的露天煤气罐、石油罐,假如它们吸取太阳的热过多,就会引起爆炸,怎样做可以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 . 不同材料传热的快慢不一样课堂小结 颜色越深,吸热本事越强布置作业颜色与吸热板颜色越深,吸热本事越强书 设 计教 学 后 记教 师 电 子 教 案NO课知题年月日第周 星 期第型节热水变凉课教识1能举诞生活中常见的保温顺散热的方法;与技能学过程2能运用热传递的学问说明保温顺散热的措施;3能运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尽量多地说出自己的发觉;能运用热传递的学问说明

30、保温顺散热的措施;能运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尽量多地说出自己的发觉;外形、大小相同材料不同的各种物品(金属棒、塑料棒、橡胶棒、木头棒等),酒精灯(或蜡烛、热水等),凡士林,小木棍(或小豆子,小球等)目与方法情感态度标价值观教 学 重 点 教 学 难 点教 具 准 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完成活动 1 和活动 2;活动 1:怎样保温顺散热 活动目标 1能举诞生活中常见的保温顺散热的方法;2能运用热传递的学问说明保温顺散热的措施;3能运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尽量多地说出自己的发觉;活动过程:1出示排风扇、保温瓶、暖气片、塑料大棚和窗帘等图片察图中的物品是什么 .有 什么作用 . 2老师分别出示暖水瓶和散热器的剖面

31、图,讲解其保温顺散热的原理;使同学明 确保温就是设法减慢热传递,散热就是设法加快热传递;3支配同学进行小组争论,可以采纳头脑风暴的形式,勉励同学列举诞生活中更 多的保温顺散热的例子,并试着说明其中的道理;4组织同学小组沟通,引导同学进一步懂得保温顺散热的道理;桃 源 县 钟家铺中 学 教 师 电 子 教 案教学过程活动 2:热水变凉 活动目标 1能设计多种使热水变凉的方案;2能挑选多种方法进行试验并简要写出自己尝试的方法;3能与同学沟通自己的争论结果;活动过程:1设计指导;老师提示同学设计方案分两步进行,先从生活体会动身,摸索使一 杯热水变凉的多种方法;再综合运用加快热传递的学问,设计使一杯热

32、水凉得更快的方 案;在此老师可以提示同学,通过借助热的良导体,或者与冷水、冰等物体接触,或者 增大容器表面积等方法来加快热传导;通过水的流淌或者吹风来加快热对流;2自行设计;指导同学自行设计试验方案;在此老师可以通过活动记录表,帮忙 同学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进行设计;热水的温度在下降的过程中出现出先快后慢的规律;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保温与散热板 书活动 1:怎样保温顺散热 活动 2:热水变凉设 计教 学 后 记教 师 电 子 教 案NO标课题年月日第周 星 期第型节风的形成课教知识1能按要求进行风的成因探究试验与技能学过程2能从试验现象中,分析推理出风的成因与方法目情感3能说明暖气片使整个室内变热的

33、过程态度价值观教 学 重 点分析推理出风的成因哪些做法是不科学教 学 难 点能说诞生活中利用热对流原理时哪些做法是科学的,的教 具 准 备试验箱,蜡烛,蚊香,火柴,毛巾过程教学活动 2:风的形成 师出示纸风箱 空气对流箱 ,让同学观看其构造,利用挂图或多媒体课件讲解试验 的步骤和方法,使同学明确以下几点: 1 该试验为对比试验,在前后试验中,除了蜡烛燃烧与不燃烧之外,其他条件均 应相同;在操作过程中,尽量保证纸风箱的严密,不透气,这样试验成效才明显;3 纸风箱很简洁燃烧,试验前要将毛巾浸湿以备应急,试验中要当心操作;2、同学分组试验,老师要巡回指导,提示同学严格按试验方法操作,认真观看实 验现

34、象,准时订正操作中的错误,提示同学留意担心全因素;同学可以利用图画记录实 验现象;3、组织同学依据“ 我们是怎样做的” 、到了什么问题” 汇报试验结果;4指导同学分析试验现象得出结论;“ 观看到什么现象、说明白什么” 、 “ 遇 1 出示摸索题,引领同学进行小组争论;桃 源 县 钟家铺中 学 教 师 电 子 教 案教学过程试验中不点燃蜡烛与点燃蜡烛,蚊香烟流淌的方向一样吗 .为什么 . 为什么点燃蜡烛后在洞口邻近会有风呢 . 试验说明在什么? 2 在同学争论分析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出试验结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四周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5依据教学情形,得出结论之后,可以进行适当拓展

35、,以满意不同层次水平同学 学习的需要; 1 指导同学查阅资料,熟悉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6勉励同学利用对流的学问说明生活中遇到的现象和问题; 1 说明暖气是怎样使室内的空气变热的;分析暖气片为什么要安装在室内窗户的下面,而厨房里的排风扇或室内的空 2 调要安装在比较高的地方的道理; 3 勉励同学举出更多生活中利用热空气上升的例子;比一比谁的例子更好,解 释更科学合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帮忙同学培育学以致用的态度和行动;不点燃蜡烛时,蚊香烟是向上的,点燃蜡烛时,蚊香烟顺着试验箱的小口流向课堂小结 试验箱内;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四周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布置作业风的形成板 书活动 1:观看

36、上升的空气 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四周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设计教学 后记教 师 电 子 教 案NO标课题年月日第周 星 期第节模拟火山喷发课型教知识1能说出地球内部存在什么物质;与技能学过程2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火山喷发造成的危害以及带来的好处;与方法目情感3能说出科学技术在火山预报方面的应用;态度价值观教 学 重 点 教 学 难 点教 具 准 备能说出地球内部存在什么物质;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火山喷发造成的危害以及带来的好处;报纸,铝盘子,带窄颈的洁净瓶,勺,纸漏斗,干苏打,洗涤灵,醋,红墨水,杯子,铝箔教学过程活动过程:1从庞贝古城的故事引入本课的教学;公元 79 年,意大利维苏威火

37、山喷发;来自维苏威厚厚的火山灰掩埋了位于地中海和维苏威火山之间的罗马古城庞贝;从17 世纪开头,科学家已经把大约一半以上的被埋藏的古城挖掘了出来;我们因此可以看到当年的庞贝古城的城墙、商店、房屋、石板 街、古罗马广场、寺庙、公共浴室等设施,当时城里居住着大约两万居民;火山喷发是突然发生的,人们几乎来不及逃避,几乎在瞬时一座漂亮城市就会从地球上突然消逝;2火山喷发究竟是怎么回事.熔化的岩石是怎样从地球的内部来到地球表面的.这些问题都可能引起同学探究的爱好;老师要启示同学结合以前学过的地球内部的学问,使同学明白地球内部有酷热的岩石,这些酷热的岩石处于熔化状态,熔化的岩石受到来自地球内部的各种挤压力

38、,在一 定时地表猛烈变化候,会喷发而出,形成地球表面上的火山喷发觉象;指导同学阅读科学在线;科学在线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火山喷发的预报,引导同学 通过阅读来体会科学技术进展对火山预报技术进展的影响,从中感受科学技术在预报减 灾方面的广泛应用;二是引导同学懂得尽管火山喷发是一种严峻的自然灾难,但火山喷 发也有有利的一面,如给人类带来矿物质、地热、建筑材料和漂亮自然景观等,从而培 养同学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熟悉事物的科学思维才能;桃 源 县 钟家铺中 学 教 师 电 子 教 案教学过程试验目的:模拟融解的岩石是怎样从地球的内部来到地球表面的试验材料:报纸,铝盘子,带窄颈的洁净瓶,勺,纸漏斗,干苏打,洗涤灵,醋,红墨水,杯子,铝箔试验过程:1、在地面或桌面上铺一层厚报纸,把铝盘放在报纸上,将瓶子放在铝盘子中间;2、往瓶中倒入 50 克干苏打,加入 1-2 滴洗涤灵;3、在瓶子四周放一个像火山锥一样的铝箔;、4、将 50 毫升醋倒入杯子中,加入 2-3 滴红墨水;5、渐渐地向瓶中倒入醋的混合物,观看发生的变化;试验现象:当渐渐地向瓶中倒入醋的混合物时,可以看到红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