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种群的特征_第1页
课件 种群的特征_第2页
课件 种群的特征_第3页
课件 种群的特征_第4页
课件 种群的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第1课时 种群的特征第一章 种 群种群(1)概念:(2)种群三要素一定的自然区域同种生物全部个体(3)种群的特点:不是生物个体数量的简单相加,而是由同种生物个体组成的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的群体。(4)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态学上把在特定时间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的集合称为种群。【现学现用】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池塘的全部鱼 B.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C.一块水田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他生物 D.一个池塘的全部鲤鱼D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性别比例种群的数量特征濒危动物保护、农田杂草状况调查、农

2、林害虫的监测和预报、渔业上捕捞强度的确定等,都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研究。(1)含义: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2)应用: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主要是确定休渔区和休渔期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逐个计数法估算法适用范围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样方法标志重捕法适用范围植物或昆虫卵及一些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如蚜虫、跳蝻)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适合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生物种群再如:全国人口普查在多数情况下,逐个计数非常困难,需要采取估算的方法。逐个计数法取样原则:随机取样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样方大小:样方数据处理:求平均值草本:1m

3、1m灌木:4m4m乔本:10m10m样方法样方法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 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 求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 求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调查程序植物昆虫卵蚜虫跳蝻适用生物:适用于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记数方法:蒲公英其他植物样方边缘上的个体的处理: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习惯:取上不取下,取左不取右【现学现用】某同学对某地蒲公英数量调查结果如下(样方大小为1m2),则该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约为_株/m2。样方编号12345株数345444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生活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

4、例,来估算种群密度。(1)适用生物:适用于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个体标志重捕法MN整体充分混匀mn局部mn=MN(2)原理:个体总数(N)重捕获的标记个体数(m)再次捕获的个体数(n)=初次捕获并标记数(M)如鼠、鸟类等。(3)调查程序捕获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放回原来的环境(记录个体数M)一段时间后重捕并计数(重捕到的个体总数n,重捕到的标记个体数m)据公式计数,估算种群密度(4)注意事项标志物不能过分醒目;标志物和标志方法不能影响标志对象正常的生理活动;标志物不易脱落;标志个体需与未标志个体混合均匀后再重捕,保证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确保调查期间没有个体的迁入、迁出、出生、死亡;(5)

5、误差分析若被标记个体变得更难捕捉,则估算值偏_;若被标记个体易被捕食,则估算值偏_;若被标记个体的标志脱落,则估算值偏_;若因个体间相互接触,未被标记的个体也沾上了标记颜料,则估算值偏_;如果标记的个体因标记过于醒目,易被实验人员发现,则估算值偏_;若标志过程中,使用有害性的标志,致使被标志的个体放回后出现部分死亡,则估算值偏_;大大大小小大【现学现练】在对某地区田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hm2,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5只,这样可估算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_;种群密度为_(注意: 单位)88.4只/hm288.4只初次捕获并标志数(M)个体总数(N)重捕

6、获的标志个体数(m)再次捕获的个体数(n)=1534=39N 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是仅靠这一特征还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要想知道种群数量的消长,还需要研究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资料一:东北豹每年1-2月交配繁殖,每胎产23仔,23岁性成熟。鼠年产数窝,每窝520只,幼鼠出生23个月后便性成熟。繁殖能力的差别是造成东北豹数量难长而鼠患难绝的重要原因例如,2015年,我国大陆总人口约为13.7亿,2015年出生1 655万人,我国大陆人口在这一年的出生率约为例如,2015年,我国大陆死亡人口为975万,死亡率约为1出生率和死亡率(1)概念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

7、群个体总数的比值。(2)计算公式出生率(死亡率)出生(死亡)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127(3)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出生率种群密度死亡率+- (4)意义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降低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相对稳定资料二:我国人口每到春节就会有大流量迁徙,造成城市人群密度大幅降低;上海市各种吸引人才的政策和优渥的教育医疗条件,使成千上万人涌入,大大增加了上海市的人口数量。2、迁入率和迁出率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即迁入率(迁出率)。(1)概念2、迁入率和迁出率如果研究一座城市人口的变化,迁入率和迁出率是

8、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2)意义 迁入率迁出率,种群密度增大; 迁入率迁出率,种群密度相对稳定; 迁入率迁出率,种群密度减小。(3)与实践的联系资料三:据统计,19902013年的24年间,我国0-14岁少年儿童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27.69%下降到16.41%;15-64岁人口的比例由66.74%上升到73.92%;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比例由5.57%上升到9.67%。3.年龄结构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可预测种群密度和数量的变化趋势。(1)概念(2)类型(3)意义(4)三种类型的年龄结构比较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年龄特征幼年个

9、体_,老年个体_各年龄期个体数_幼年个体_,老年个体_发展趋势出生率_死亡率,种群密度_出生率_死亡率,种群密度_出生率_死亡率,种群密度_图示多少比例相当少多增大相对稳定减小衰退型稳定型增长型【现学现用】说出以下图示对应的年龄结构类型A_ B_ C_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衰退型增长型稳定型资料四:我国人口性别比例调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的男女性比持续升高,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为108.5(以100名女婴所对应的男婴数目为结果)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这一数据为121.2,严重偏离了世界人口性别比例的正常值102107。对此,我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

10、综合治理。例如,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启动了“关爱女孩行动”。4.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雌雄相当型多见于高等动物雌多雄少型多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雌少雄多型多见于营社会生活的昆虫(1)概念(2)类型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3)意义4.性别比例(4)应用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直接决定(+)(-)(+)(-)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 影响(预测)年龄结构影响性别比例各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本堂小结拓展延伸种群的空间特

11、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课后练习1、说出序号表示的种群的数量特征 _ _ _ _ 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课后练习2.某生态学家考察某草原后,认为未来几年该草原鼠害将非常严重,该生态学家作出这样的预测的依据是( )A.鼠群的数量和密度 B.鼠群的年龄结构C.鼠群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迁出率B3.在对某种兔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48只,第二次捕获24只,其中有标志的12只,则该种群的总数量约为( )A.48 B.24 C.12 D.96D课后练习4.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丁为年龄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