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景抒情作文写作指导_第1页
借景抒情作文写作指导_第2页
借景抒情作文写作指导_第3页
借景抒情作文写作指导_第4页
借景抒情作文写作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借景抒情作文写作指导如何写借景抒情文章有目的地选景、写景既然“景”已作为抒情的假借物, 那么, 便不能见什么写什么了, 而应从抒“情”的需要出发, 选取那些最适宜表达作者胸中“情”愫的“景”点着力刻画。 游览和观赏景物是有选择性的,吸引人的地方去了的人就多一些。要选取给你印象最深、最富吸引力的景点,着力描绘。写景时,场景不在大小,只要能给你独特感受而你又能写出新意就行。一篇文章,一般选取两三个景点就可以了。在写作过程中,还要把握好顺序,根据游览空间的变化,先写谁后写谁,做到心中有数。此外,还要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在描写中,亦应将笔墨较多的运用于与抒“情”关联最紧密的方面。比如, 写圆明圆,

2、目的是抒发不忘耻辱的爱国激情,那么, 花草山水之类的美景便不应成为着墨的重点,因为这些景物与“国耻”无关, 而以“大水法”为中心的西洋楼废墟, 则应一砖一石地“精雕细刻”。直白式抒情与渗透式抒情相结合在写景的过程中,抒情有直白式和渗透式两种。直白工抒情往往在一段精彩的景物描写之后,说一句或几句总括式的话,将作者的见解或情愫坦白地提示出来。渗透式抒情不显山不露水,在写景中,在词语的运用上、句式的选取上,在绘声绘色的描写中,将作者的喜怒哀乐悄悄地移入“景”中。观赏景物,没有感受是不可能的。景物不同,感受也不一样。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有感而发,人之常情。名山大川,能激起你的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激情 ;

3、 江水奔腾,会使你心胸开阔; 人文古迹,又使人联想到历史恒远,而人生苦短感受是真情的流露。用真情唤起读者的共鸣,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怎样较好的运用借景抒情的方法要较好地运用借景抒情方法,必须做到如下要求:一、所写景物要与自身情感一致。自然景物是客观存在的,人的心情、情感是经常变化的。不同的心情,对同一景物的感受也就不同。所以,写景时对景物要有选择, 选择能够表现自己心情和情感的景物去写。如心情感伤,你选莺歌燕舞、百花盛开就不恰当; 心情激动,你选杨柳依依、晓风残月更不合适。因而,写景与心情一定要一致,才能做到情景相应, 情因景生。以景衬人,以人带景,心情好环境就美丽的,心情不好环境就暗淡的。

4、示例 “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我的叔叔于勒前句写了出游时高兴愉快的心情,后句写出了归来时失望沮丧。二、写景要抓住景物特点。自然景物也各有其独特的特征,互不相同,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才能真正的表现出景物的与众不同。写景又是抒情的基础,要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自然先要写好景物。抓住要描写的景物与别的景物不同的独特特点,带着自己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去精心描绘,做到景物特点突出,个性鲜明。三、抒情要真挚自然。借景抒情,总是以抒情为宗旨的。无论是寓情于景的间接抒情, 还是写景基础上的直接抒情,都

5、要做到感情真挚,不能虚假。虚假的感情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在感情真挚的基础上,抒情方式还要自然,要有水到渠成的感觉。千万不能牵强附会,或给景物强加上一些生硬的情感,或没有写景基础的空洞抒情,这些都是借景抒情法最忌讳的。描写景物时要注意的几种方法一:五觉法“五觉法”就是通过人的感官 ( 眼、耳、鼻、舌、口、手等)充分接受外界的信息表达方式( 光、声、味、嗅、触等) 对物体的多重感知。我们观察景物,习惯用视觉去感受描摹,其结果文章犹如一幅静止的并无生机的平面画作。如果能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去描摹景物,那麽文章会生动许多。著名作家余光中说:“我们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光。”写景状物时,视觉

6、描写和听觉描写是主要的,如果视、 听、 嗅、 味、 触五觉并用,将会产生更加细腻、逼真的描写效果。如果我们对所需要描写的相对静止的状态加以每一种感觉的分解、描摹便会联想得更加丰富多彩,描写得更加生动形象。 示例 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涛冲击岩石的声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幕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的身上,润湿着房中的一切。听潮朱自清在春一文中,先用视觉写“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又用嗅觉写“花里带着甜味儿”,还用听觉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这样一幅立体的春花图就展现在眼前,活生生的“满园春色关不住”!二:分解法写景

7、状物一般要对所写植物、动物、自然景物,建筑物、社区环境作“镜头特写”,特写不能太笼统,要逼真、有层次,这就必须把一个整体的东西分解为右干细部来描写。如 白杨礼赞,就是把白杨树分解成为“干、枝、叶、皮”来写。分解有序,抓住特征描绘,就把事物描写得形象、具体、可感。无论是描写人物的外貌,还是写动植物形状,迹或是写景,如果想写得逼真、具体,就可利用分解法,使人物特征更加突出,使动物五官肢体活动起来,使景物层次分明,使结构有条理,也就完成了物、意、文的多重转化。 示例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 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之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

8、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旁斜逸出; 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中,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的了; 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 微微泛出青色。这是虽然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 倔强挺立的一种树。白杨礼赞三:烘托法有时候, 描写的对象很单调,不适宜用分解法,可运用联想、打比方多方烘托,突出其特征,表现其神韵。 示例 这可是个好瓜。在青蔓绿叶的掩映下,透露着碧绿的瓜皮,反射着几点柔和的阳光。拔开枝蔓,你看吧,好大的个儿啊 ! 它静静地躺在那儿,仿佛远古留下的一颗未曾孵化的恐龙蛋。瓜皮上的浅绿和深绿布成了许许多多奇异的图案,深绿的似“漫江碧透”的湘江, 浅绿的似朱自清先生

9、眼里的“女儿绿”。 它映着阳光像是在用离合的神光招引着你:快来欣赏,快来品尝这造化为你为我为他奉献的神出鬼奇的甜密的“圆”。西瓜四:组合式描写景物时,既有“特写”,又有背景式的画面“广写”。所谓“广写”, 就是把众多的场景艺术地组合起来,展现出一幅生动广阔的画面。常见的组合方式有“由远及近”、“由上到下”、 “由周围到中心”等空间组合式, 还有“春夏秋冬”、 “晨午昏夜”、“四季四时”等时间组合式。 示例 临河的土场上,太阳渐渐地收了他通黄的光线了。场子边靠河的乌柏树叶,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几个花脚蚊子在下面哼着飞舞。面河的农家烟囱里,逐渐减少了炊烟,女人孩子们都在自己门口的土场上泼些水,放下小桌子和矮凳:人知道,这已经是晚饭时候了。老人、男人坐着矮凳,摇着大芭蕉扇闲谈,孩子飞也似跑,或者蹲在乌柏树下赌玩石子。女人端出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热蓬蓬冒烟。河里驰过文人的酒船,文豪见了,大发诗兴,说“无忧无虑”,这真是田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