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_第1页
《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_第2页
《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_第3页
《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_第4页
《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一、课程及案例简介(一)学时学分和适用专业社会心理学共计48学分,3学分。既适用于心理学专业学生作 为专业选修课,也适用于非心理学专业学生作为通识课程使用。(二)课程思政设计理念、总体思路及实施效果社会心理学是关于人类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研究的一门科学,由 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在教学过程中,要综合社会、历史和文化环境 等多角度加以分析,再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剖析人类社会心理和社 会行为的本质,使学生既能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国内外先 进研究成果,又能够在马克思主义历史文化观的指引下,有选择性的 用学到的知识来对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加以分析和解释,帮助学生形

2、 成党的十九大所倡导的“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 态”。二、结合章节结合章节:第四章社会动机一第三节侵犯与利他行为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及相关理论;了解影响亲和会行为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能力目标(1)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对基于不同价值观形成的理论观点能够有选择性的理解和接受;(2)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具备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剖 析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本质的基本能力。.素质目标(1)使学生能够在马克思主义历史文化观的指引下,有选择性 的用学到的知识来对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加以分析和解释,在面对社 会问题的时候不盲从,不轻易被极端观点所影响和左右;(2)帮

3、助学生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 心态。四、案例意义通过对科学杂志2019年的文章世界不同城市的居民诚实 性研究中关于中国城市居民拾金不昧的比率只有14%,为全球355 个大城市中最低的介绍引出本部分内容。在引导学生讨论的基础上通 过对同类相关研究的论述,引导学生分析该文章结论的可靠性,进而 结合中外不同国家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的不同行为启发学生思考个 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等因素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利他行为的影 响。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形成不盲目相信所谓的权威数据的意识, 帮助学生识别此类研究中存在的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对个体社会 行为的错误引导和解读,并能够在遇到同类问题时主动

4、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引导对问题的分析和判断,进而形成对中国传统道德观和集体主义的文化自信。五、教学过程实施1、案例介绍教学内容:在了解了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带 领学生分析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等社会文化因素对亲社会行为的影 响。2、教学方法:案例法、讨论法3、教学过程:本案例的教学环节分为以下课上和课下两个部分,课上部分共4 个环节,约30分钟(见图1),课下为作业环节:图1课上部分教学流程图(1)案例介绍(5分钟):拾金不昧是典型的利他行为,本案例 选取拾金不昧行为作为分析对象,摘取科学杂志2019年的发表 一篇文章世界不同城市的居民诚实性研究中的一组数据(见图2)作

5、为教学内容,该研究比较了全世界355个大城市的市民的拾金不昧 的行为比率,结果显示拾金不昧比率最高的是瑞士、挪威等国,而排 名垫底的居然是中国,其平均归还率只有14%。一五Bn。PA TOC o 1-5 h z NoMoneySwrtzerlandeMoneyNorway3Netherlands Denmark Sweden Poland Czech Republic New Zealand Germany France Serbia Australia Croatia Spain Russia Romania Canada -Argentina Israel Portugal United

6、StatesUnited Kingdom Greece ItalyChile Brazil South Africa Thailand Mexico IndiaTurkey Ghana Indonesia eUnited Arab Emirates Malaysia Kenya Kazakhstan Peru* Morocco China图2:各国城市市民拾金不昧的数据报告(数据来源:Cohn, A. , Marechal, M. A., Tannenbaum, D. , & Ztind, C. L. (2019). Civic honesty around the globe. Scienc

7、e, eaau8712.)(2)讨论(10分钟):小组讨论(8分钟):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对这个研究结果 的看法:你认同该研究的结果么?为什么? 该结果是否科学可靠?为什么。教师汇总学生讨论的观点(2分钟):支持该研究结论的观点:科学杂志的权威性;研究样本量大, 有说服力;研究方法看起来科学合理;研究者来自权威机构;自己的 生活经验认为大城市的人更冷漠,如果是中国的中小城市不会这 样反对该研究结论的观点:研究设计者都是西方人,不了解中国文 化;实验设计对中国人的行为会产生误导;大部分亚洲国家都在最低 的部分,研究者存在文化歧视;用一次行为概括整体,以偏概全,个 别研究的结果不能推导到全体中国

8、人引导思考:是否中国人,或者亚洲文化背景下的人更不喜欢产生 助人行为?这个研究中存在哪些不足?是否还有同类的研究支持或 反对该结论?(3)相关研究拓展(10分钟)介绍学术杂志上2篇与该研究结论相反的研究,上述研究或是在 研究结论上与本研究截然相反,或是在从研究的可靠性上对本研究的 内容上对该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在上述介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指导语Can you please take care of it?”在不同语言背景中理解上的差异(这句英语在这 个语境下的意思更接近于“我捡到了钱包,来不及找失主了,能请你 帮我搞定吗? ”而在中文语境下则是“能请你帮我照看这个钱包 吗? ”),进而引发

9、对问题的分析,使学生意识到由于研究者对这个问题的忽视造成的研究结果的误差,引导学生得出不能无视社会文化的差异,盲目相信权威的结论。进一步的,通过对翻译的分析引出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体主义文化 的差异。介绍费孝通先生关于个体主义和的观点(基于乡土中国 一书,见图5),指出集体主义者强调的是集体合作,自我价值更多 的存在于别人的评价和认同之中,而个人主义者则相反。传统西方国 家的人更偏向于个人主义,而东方国家的人更偏向于集体主义。向学 生指出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复杂性,该差异会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 影响,提醒学生需要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才能做出正确合理的解释。(4)结合社会事实的

10、拓展金灿荣教授在央视“开讲了”回答留学生提问:是什么使我们这 个民族在面对国家灾难时表现出如此强大的牺牲和奉献精神?金灿荣教授指出中国人们所具有集体主义文化中的我为人人、个 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等优秀品质使中国的抗击疫情可以有序进行,每 一个人都主动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会更加积极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得 中国的防疫在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今天的重大成就。而西方的个体主 义文化使得人们更多从自身利益出发,不考虑他人的利益和感受,因 此在应对疫情的时候也往往只顾及自己所谓的“自由和权力”,而忽 视了自己的任性而为给周围的人和社会所造成的伤害不仅是国内的学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PNAS)的一项由 麻省理工学院

11、等多家研究机构联合进行的研究的结果也指出集体主 义程度较高的社会,民众在面对疫情时更愿意使用口罩(相较于个体 主义社会而言),也就是说文化从根本上决定了人们应对新冠肺炎疫 情流行等危机的方式,这也是中国抗疫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5)小结(2分钟):社会心理和行为背后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复 杂的,在理解社会行为的过程中,不要盲目的接受所谓的权威观点, 而是要主动结合我们自身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的一系列特点,客 观而理性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唯物辩证的眼光分析和解决问题。(6)课后练习:各位同学,在疫情以来,你是否对他人产生过 利他行为?是否有他人也对你提供过帮助?请选取一个你个人的亲 身经历或印象

12、深刻的与利他行为有关的事件,结合本章所讲授的影响 利他行为的因素对该案例进行分析,下一周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 六、教学考核评价考核内容:课堂小组讨论和发言、课后案例分析课程对应目标:掌握利他行为相关知识、使学生理解不同的社会 历史文化背景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会产生不同影响,并使学生能够基 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剖析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本质。考核标准:是否能结合本章所讲授的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结合 辩证唯物主义的价值观,从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等多角度出发对 社会问题进行分析。七、案例反思1、教学实施效果本教学案例已经在2020年秋季学期和2021年秋季学期社会心 理学课程中使用两次,课堂效果良好。

13、作为切入点的论文由于具有 较高的争议性,因此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堂讨论非常积极,学 生之间对不同观点的碰撞非常激烈,学生能够自发的从多角度寻找证 据和理论支持自己的观点。通过对课后练习的分析也可以看出学生们 可以灵活运用课堂学到的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从环境、历史、文化、 社会等多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分析。2、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注意事项存在问题:由于引入案例争议性较强,部分同学会存在较为极端 的观点,因此在课堂争论中要注意对极端观点加以引导,注意使同学 们意识到不同观点的存在都有原因,判断问题的是非对错要从多角度 加以分析论证,不能盲目迷信权威。同时,课程时间的限制使得部分 讨论无法深入,有同学表示需要获得更多的相关知识来帮助分析问题。改进思路和注意事项:在课程时间有限的前提下,在课前提供阅 读材料,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乡土中国等材料的阅读作为本节课 程前置任务,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