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研究报告2020-2-18行业研究深度报告评级看好维持从特斯拉看汽车底盘电子发展趋势汽车与汽车零部件行业报告要点从特斯拉看底盘电子应用前景特斯拉 Autopilot 引领全球智能驾驶,完备的底盘电控执行机构是其实现基础。未来底盘执行机构电控化主要在于助力转向+制动系统电控化,电动转向 EPS电控制动 ESC+EPB+IBS 是智能驾驶核心。目前底盘电控执行机构在我国渗透率仍然偏低,随着 Level2 以上智能驾驶快速渗透,以及企业量产加速,底盘电子应用将迎快速爆发期,预计到 2023 年国内执行机构市场空间:电动转向 EPS 398 亿元,电控制动 ESC 控制器 78 亿元、IBS 57 亿
2、元、EPB 控制器 40 亿元助力转向,向电动转向EPS 持续升级技术路径:EPS 相比 HPS 能极大提高驾驶舒适性,节省 3%-5%的油耗,并能在智能驾驶引入下肩负自动转向功能,将逐渐成为主流;市场空间:发达国家 EPS 渗透率已在 80%以上,中国目前渗透率约 66%,仍有提升空间。预计到 2023 年渗透率达 90%,市场规模接近 400 亿元。竞争格局:由博世、JTEKT等国际巨头主导,格局较为稳定,国内企业方面博世华域转向作为市场龙头稳健增长,耐世特在北美龙头基础上加速国内一线自主品牌突破,打开长期空间。电控制动,ESC+EPB+IBS 是下一核心方案技术路径:汽车制动已逐渐由传统
3、液/气压制动发展到电控+液压,并向线控制动升级,其中 ABS 向 ESC 升级、EPB 与 ESC 集成、IBS 集成化是未来趋 势。市场空间:电控制动渗透率仍较低,未来有望持续提升,2023 年国内 ESC 控制器/EPB 控制器/IBS 规模分别有望达 78/40/57 亿元。格局方面:由博世、大陆等巨头主导,自主品牌已取得不同程度突破:ESC 技术难度较分析师高登(8621)61118738 HYPERLINK mailto:gaodeng gaodeng执业证书编号:S0490517120001分析师高伊楠(8621)61118738 HYPERLINK mailto:gaoyn ga
4、oyn执业证书编号:S0490517060001联系人袁子杰(8621)61118738 HYPERLINK mailto:yuanzj1 yuanzj1行业内重点公司推荐公司代码公司名称投资评级600741华域汽车买入601689拓普集团买入市场表现对比图(近 12 个月)汽车与汽车零部件上证综指32%22%12%2%-8%-18%2019/22019/52019/82019/112020/2大,国产化仍在萌芽阶段;EPB 自主品牌如伯特利已实现一定规模配套;IBS 资料来源:Wind正由技术导入期转向应用期,博世、大陆等国际巨头正加速全球量产与应用,国内以华域汇众、伯特利为首的自主品牌已取
5、得技术突破,规模化量产在即。投资建议底盘电子是智能驾驶最终执行落地的关键产品,目前国内底盘电子如 EPS、ESC等渗透率相较发达国家依然较低。特斯拉引领的智能电动变革将催化汽车智能化的进程,底盘电子渗透加速向上。目前底盘电子壁垒较高,由国际巨头主导,国内企业有望逐步突破分享行业盛宴。重点推荐:华域汽车(具备完整底盘能力,旗下博世华域转向是国内 EPS 龙头,汇众汽车储备 Ebooster),拓普集团(电子真空泵率先放量,IBS 产品持续投入研发);建议关注:伯特利、耐世特风险提示: 1.零部件量产进度不达预期;2. 国内汽车需求明显恶化。相关研究积极稳定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值得期待2020- 2
6、-16中汽协 1 月销量点评:春节效应与疫情扰动,拖累 1 月表现2020-2-14重卡 1 月销量点评:短期扰动需求后移,全年销量无忧2020-2-4目录 HYPERLINK l _TOC_250015 从特斯拉看底盘电子应用前景 4 HYPERLINK l _TOC_250014 底盘电子助力特斯拉 Autopilot 顺利实施 4 HYPERLINK l _TOC_250013 制动+转向执行机构电控化升级需求迫切 5 HYPERLINK l _TOC_250012 助力转向,向电动转向 EPS 持续升级 7 HYPERLINK l _TOC_250011 技术路径:节能、智能化,HPS
7、 向 EPS 升级 7 HYPERLINK l _TOC_250010 市场空间:渗透率相比发达地区仍较低,仍有提升空间 10 HYPERLINK l _TOC_250009 竞争格局:大厂主导,格局稳定,龙头有望稳健发展 11 HYPERLINK l _TOC_250008 电控制动,亟待突破的底盘电子核心 16 HYPERLINK l _TOC_250007 技术路径:ESC+EPB+IBS 三大应用,集成化是未来趋势 16 HYPERLINK l _TOC_250006 市场空间:渗透率仍然较低,未来有望继续提升 21 HYPERLINK l _TOC_250005 竞争格局:大厂主导,
8、自主品牌已取得技术或量产突破 24 HYPERLINK l _TOC_250004 投资建议:底盘电子持续渗透,看好国产化机会 28 HYPERLINK l _TOC_250003 华域汽车:具备完整底盘能力 28 HYPERLINK l _TOC_250002 拓普集团:持续投入 IBS 研发 29 HYPERLINK l _TOC_250001 伯特利:EPB 领先企业,积极布局线控制动 29 HYPERLINK l _TOC_250000 耐世特:EPS 龙头,国内一线客户开拓打开长期空间 29图表目录图 1:截至目前特斯拉 Autopilot 累计里程已超过 22 亿英里 4图 2:特
9、斯拉销量快速增长 5图 3:特斯拉 Model3 在美国销量远超同价位奔驰/宝马/奥迪 5图 4:汽车电控化升级是智能驾驶的基础 6图 5:智能驾驶构架 6图 6:底盘电子产品市场需求 7图 7:汽车转向系统发展历程 8图 8:从左至右分别是 HPS、EHPS、EPS 结构图 9图 9:国内 EPS 渗透与国外对比 10图 10:中国汽车 EPS 渗透率持续提升 10图 11:2023 年国内 EPS 市场规模有望接近 400 亿元 11图 12:国内 EPS 市场份额 11图 13: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股权结构 12图 14:博世华域近年收入、净利润(百万欧元) 12图 15:2019
10、年之前耐世特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亿美元) 13图 16:2019 年之前耐世特归母净利润持续稳定增长(亿美元) 13图 17:耐世特研发投入占收入比重快速提升 13图 18:耐世特 EPS 收入比重持续提升 13图 19:2019 年之前耐世特毛利率、净利率稳步提升 14图 20:中国业务收入占比快速提升 15图 21:公司在智能驾驶领域技术布局 15图 22:制动系统结构图 16图 23:从刹车结构看刹车的技术升级 17图 24:从技术演进方向看刹车的升级 18图 25:ABS 作用示意图 19图 26:ESC 作用示意图 19图 27:ABS 结构 19图 28:ESC 结构(图中标红为 A
11、BS 基础上新增部件) 19图 29:EPB 示意图 20图 30:EPBi 示意图 20图 31:EVB 示意图 21图 32:IBS 示意图 21图 33:国内 ESC 渗透率在 55%左右 22图 34:预计 2023 年国内乘用车 ESC 控制器、总成规模分别为 78、187 亿元 22图 35:乘用车当中 EPB 渗透率约 44%,8 万元以下车型搭载率仍然较低(图中按车款口径计算) 22图 36:至 2023 年国内乘用车 EPB 总成、控制器市场规模分别有望达到 134、40 亿元 22图 37:再生制动系统实物图 23图 38:再生制动系统原理图 23图 39:至 2023 年
12、国内 IBS 市场规模预计约 38 亿元 24图 40:ESC 市场仍由博世、大陆、天合、德尔福等独资或合资企业主导 24图 41:2017 年中国销量前十名乘用车企业各 ESC 供应商的配套车型数 25图 42:第一代 iBooster 26图 43:第二代 iBooster 26表 1:Autopilot 演化版本及功能 4表 2:特斯拉各车型底盘电子配置及供应商 5表 3:汽车转向系统分类及优缺点 8表 4:全球主要转向主要公司自动驾驶进程 9表 5:耐世特 2019 年上半年已投产项目 14表 6:EPB 主要供应商及下游客户 25表 7:第二代 iBooster 从参数上看助力、重量
13、明显优于第一代 26表 8:搭载博世 iBooster 的代表车型 26表 9:博世-大陆-天合各自方案对比 27从特斯拉看底盘电子应用前景底盘电子助力特斯拉 Autopilot 顺利实施技术当头,Autopilot 为特斯拉提供强大的品牌壁垒。特斯拉成为全球电动车标杆,与其 Autopilot 密不可分。自 2014 年 10 月推出时,Autopilot 1.0 版本已实现了 L2 级别辅助驾驶,领先行业让广大驾驶者能体验到辅助驾驶的功能。经历 4-5 年演变,目前 Autopilot 已演化至 3.0 版本,其搭载的全自动驾驶计算机 FSD 足以助力特斯拉实现全自动驾驶功能,目前 Aut
14、opilot 累计行驶里程已超过 22 亿英里,是行业自动驾驶的标杆。Autopilot 3.0Autopilot 2.0Enhanced Autopilot(增强型自动辅助驾驶)Full Self-Driving Capability(全自动驾驶)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Autopilot 1.0表 1:Autopilot 演化版本及功能推出时间2014年10月2017年1月2019年4月城市阶段、有信号灯的复杂路口、停车标志、使用场景高速公路和行车缓慢的环境高速公路、可以通过更拥堵、复杂的路段车库召唤主动巡航控制自动调整车速辅助转向环岛、高速公路等自动识别红绿灯、路标、环岛等复杂
15、路况并系统功能(新增)自动变道自动泊车资料来源:车云网等,长江证券研究所车道保持自动变道自动驶入高速匝道作出反应未来更多全自动驾驶功能等图 1:截至目前特斯拉 Autopilot 累计里程已超过 22 亿英里资料来源:Lexfridman, 长江证券研究所超前的智能驾驶技术为特斯拉赢得口碑,使得特斯拉成为全球电动车领军企业,Model 3 在美国销量远超同价位的奔驰/宝马/奥迪豪华品牌,其品牌力可见一斑。图 2:特斯拉销量快速增长图 3:特斯拉 Model3 在美国销量远超同价位奔驰/宝马/奥迪40160%16000014000012000010000080000600004000020000
16、0美国2019年销量(辆)35140%30120%25100%2080%1560%1040%52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00%特斯拉销量(万辆)YOY资料来源:公司公告,长江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Marklines,长江证券研究所硬件先行,底盘电子奠基,助力 Autopilot 顺利实施。硬件先于软件,自 2014 年 10 月开始,Autopilot 的硬件就默认搭载在每一辆出厂车型上。执行机构方面,电控转向上,全面搭载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电控制动上,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电子驻车系统(EPB)等是每一辆车的标配,并
17、且优先全面搭载了博世第一/第二代 iBooster 电控刹车系统。从 Model 3 开始,即便其入门级的定位使其价格远低于其他 2 款旗舰车型Model S/X,但底盘电子执行机构方面仍然维持了同等的配置。有了底盘机构的基础,特斯拉得以在软件层面上可以实现对于 L2+自动驾驶执行端的升级。表 2:特斯拉各车型底盘电子配置及供应商Model SModel XModel 3指导价(最新款,万元)79.39-89.3980.99-90.9929.91-50.992019年产量(万辆)Model S/X 合计6.4 30.2电控转向EPSEPSEPS供应商博世博世万都电控制动ABS/ESC/iBoo
18、sterABS/ESC/iBoosterABS/ESC/iBooster供应商博世博世博世电控制动EPBEPBEPB供应商BremboBremboBrembo资料来源:Marklines 等,长江证券研究所制动+转向执行机构电控化升级需求迫切底盘的电控化升级主要是满足智能驾驶线控的要求以及在电动化中能量回收的效率提升。执行机构从机械结构向电子化结构的升级主要加入了传感器、驱动电机以及控制器等电子元件。除了自身结构电子化升级,执行机构的控制算法也极为关键。以 ESC 为例,需要计算汽车侧向力、纵向力等综合实现对刹车动作的调整,这需要大量的路试和算法优化,这带来了产品的软件高附加值。图 4:汽车电
19、控化升级是智能驾驶的基础 ECU 环境感知 制动 转向 油门照明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所控制策略AEB自动刹车LDK车道保持ACC自适应巡航ADB智能大灯 电机 电控制动 电控转向 电子油门 可变大灯“环境感知+控制执行”,L2 级以及整个自动驾驶的实现基础单车智能的自动驾驶实现可以简单的划分为环境感知、控制策略和执行机构。形象的类比到人的话感知就是人的眼,处理即是人的脑而控制就如同人的手脚一般。AEB 自动刹车的实现就是用电控制动系统车代替人实现刹车。图 5:智能驾驶构架环境感知控制策略执行机构毫米波雷达EPS(电子助力转向)数据融合冗余备份冗余备份ESC(车身稳定系统)摄像头横向行驶V2X
20、IBS(智能刹车系统)激光雷达局部路线规划及控制策纵向行驶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所环境感知:提供前方物体测距信息,多种传感器融合是最佳解决方案。目前主流的传感器有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V2X 传感器等,每个传感器在环境感知信息的采集中各有优劣,例如摄像头可以采集图像信息,毫米波雷达能全天候采集距离信息,激光雷达能提高极高精度,V2X 能够得到交通设施及远距离车辆信息等。不同等级的自动驾驶工况对主要传感器的依赖各有不同,而多种传感器信息融合能在未来自动驾驶阶段提供更加全面的环境信息。控制执行:IBS、EPS 和 ESC 打造底盘执行机构铁三角,智能驾驶对制动系统升级更为迫切。执行机构通过
21、对环境感知信息进行处理下达执行机构命令,实现最终的自动刹车、自动转向等功能。目前,IBS(智能刹车系统)、EPS(电子助力转向)和 ESC(电子车身稳定系统)是保障执行机构的铁三角组合,其中 IBSESC 属于电控制动系统, EPS 属于助力转向系统。以博世的执行机构系统构架为例,未来 IBS、EPS 分别作为纵向控制和横向控制的主要执行机构,而 ESC 作为转向和刹车的备份系统提供双保险。智能驾驶更多主要为刹车等纵向控制,对于 IBS、ESC 有刚性的需求,带来纵向执行结构的迫切升级。底盘执行机构电控化三大核心(EPS/ESC/IBS)在我国渗透率仍然较低,市场空间提升潜力巨大。1)EPS:
22、欧美 EPS 的渗透率已经在 80%以上,而国内渗透率约在 66%,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未来渗透率有望达到 80%以上;2)ESC:2011 年对新车加入了 ESC 强制渗透的要求,北美 ESC 渗透率超过 95%,欧洲也已经超过 90%,但中国国内的 ESC 渗透率在 55%左右,未来有望提升至 70%左右;3)IBS 处于量产初期阶段,渗透率偏低,新能源乘用车搭载率 15%,传统燃油车 1%,未来新能源乘用车、传统燃油车搭载率分别有望提升至 30%、10%;4)EPB 目前市场渗透率约 44%,未来有望提升至 60%以上;4)按照乘用车未来 1%的复合增长,预计到 2023 年国内 EP
23、S、 ESC(控制器)、IBS、EPB(控制器)市场规模分别为 398、78、57、40 亿元。图 6:底盘电子产品市场需求450400+44%底盘电子执行机构市场规模(亿元)+42%350+42%300250200150+536%100500EPSESC控制器助力转向IBS电控制动EPB控制器资料来源:易车网,中汽协,长江证券研究所2019 2023注:EPS 市场空间为 2018 年,图中为作图方便统一时间口径均用 2019 年助力转向,向电动转向 EPS 持续升级技术路径:节能、智能化,HPS 向EPS 升级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汽车转向系统也迎来了不断的升级和发展。20 世纪初,英国首次
24、发明了机械液压助力。1954 年,通用汽车公司首次将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应用于汽车。20 世纪 80 年代,电子助力液压转向系统问世。1988 年,铃木汽车公司率先在 Cervo上装备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近年来,四轮转向系统及线控转向系统等一些新兴技术崭露头角。图 7:汽车转向系统发展历程资料来源:搜狐汽车,长江证券研究所表 3:汽车转向系统分类及优缺点系统名称辅助动力源优点缺点机械转向系统(MS)-结构简单,可靠性强控制精准;路感直接,信息反馈丰操作费力,稳定性、精确性、安全性无法保证能耗较高;操作灵敏度、能量消液压助力转向系统(HPS) 发动机电液助力转向系统(EHPS) 电动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25、(EPS)电动机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所富;技术成熟、可靠性高,成本低;转向动力充沛,大小车辆都适用 能耗较低;反应较灵敏;转向助力可根据转角、车速等参数自行调节,更为人性化结构精简、重量小、占用空间少;能耗低、运行噪音低;电子系统反应灵敏、动作直接迅速;可与其他电子系统联动,提升车辆的操控性能和主动安全表现耗、磨损较高、噪声较大稳定性不如机械液压式;制造和维护成本较机械液压式增加辅助力度有限,难以在大型车辆上使用;电子部件较多,系统稳定性、可靠性较机械液压式低;成本较高;路感信息匮乏、操作乐趣降低图 8:从左至右分别是 HPS、EHPS、EPS 结构图资料来源:搜狐汽车,长江证券研究所EPS
26、 设计初衷为方便驾驶员转向,而自动驾驶的出现使得 EPS 作用大幅提升,肩负着自动转向功能。在上世纪 90 年代就问世,其设计初衷主要为了便于驾驶车用更轻便的实现汽车的转向操作。但目前随着自动驾驶的引入,未来自动转向等横向操作的核心执行机构将由 EPS 完成,这让具备 EPS 企业将大幅参与到整车厂的自动驾驶开发中。表 4:全球主要转向主要公司自动驾驶进程公司时间自动转向相关近况东风耐世特转向系统(武汉)有限公司开始量产单小齿轮助力式EPS(SPEPS)系统,用于目前耐世特的客户宝马和标致雪铁龙(PSA)等整车厂的A-C级车型。耐世特的EPS兼顾驾驶动态和操作耐世特2019年8月环境两方面,通
27、过同时开发硬件和软件并协同工作,将驾驶员与道路相连。此外,还有望实现具有车道维持辅助、驻车辅助和主动返回方向盘中心位置及交通拥堵辅助等功能的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捷太格特EPS软件开发体系进行了重新评估,增设了以模型基础开发、AUTOSAR开发等EPS固有写入软件开发为基础的新部门。JTEKT2019年10月捷太格特的软件开发新部门从软件的系统要求到单体设计评价,再到系统评价,形成V字流程,一条龙地推进开发。博世正基于iBooster和EPS组合开发适用于高度自动驾驶的制动博世2019年3月系统。这两种系统都具有直接的机械推进装置,并且可以在这个那个减速范围内独立制动车辆。当单一系统出
28、现故障时,另一系统能够提供冗余,从而保证车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安全制动。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长江证券研究所市场空间:渗透率相比发达地区仍较低,仍有提升空间EPS 产品技术较为成熟,目前在国外已经成为主流,国内仍有差距,2023 年国内市场空间有望接近 400 亿元。一方面,EPS 相比传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可以节油 3%-5%,是“节能化”和“电动化”背景下的典型产品。另一方面,EPS 发展时间较长,产品已经比较成熟,具备大规模应用的基础。根据统计,过去中国 EPS 渗透率持续提升,2018年国内EPS 需求量达到1851 万套,渗透率约66%,而同时期日本渗透率已经接近90%,欧美渗透率也接
29、近 80%,中国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EPS 在中国正迎来加速渗透时机,一方面,受特斯拉等新兴企业启发,消费者对于智能驾驶的呼声日益增加;另一方面,国内车市增速放缓、竞争加剧背景下,智能驾驶成为车企之间新的竞争力比拼战场,对于 EPS 装配有望加速提升。根据助力电机装配位置不同,EPS 有多种类型,C-EPS 适合小排量车型是国内主流。 EPS 可以分为转向柱助力式(C-EPS)、齿轮助力式(P-EPS)、齿条助力式(R-EPS)和直接助力式(D-EPS),其中 C-EPS 目前价格在 1300 元左右,其他如 R-EPS、D- EPS 等价格在 1600-2300 元不等,目前国内以 C-
30、EPS 为主。综合来看,目前国内 EPS 均价约 1500 元/套,可估算 2018 年国内 EPS 市场规模约 278 亿元;欧美地区更具有手动驾驶文化,EPS 搭载率不及日本,我们认为中国汽车文化与日本更为接近,EPS 渗透率有望对标日本,至 2023 年达到 90%,并且基于中国汽车销量复合增速 1%的假设,至 2023 中国 EPS 市场规模有望接近 400 亿元,相比 2018 年增长约 44%。图 9:国内 EPS 渗透与国外对比图 10:中国汽车 EPS 渗透率持续提升100%90%80%70%60%50%40%30%20%10%0%20102011201220132014201
31、52016中国欧美日本2,000EPS渗透率1,800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EPS需求EPS渗透率70%60%50%40%30%20%10%201720180%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盖世汽车等,长江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智研咨询,长江证券研究所图 11:2023 年国内 EPS 市场规模有望接近 400 亿元398.4+44%277.7450400350中国EPS市场规模(亿元)30025020015010050020182023资料来源:中汽协,长江证券研究所竞争格局:大厂主导,格局稳定,龙头有望稳健发展国际零部件厂商占据国内大部分市场,格局已较为稳
32、定。根据 2017 年数据,国内 EPS市场仍主要被国际零部件大厂占据,其中博世华域转向、捷太格特、NSK 合计市场份额超过 60%。EPS 行业相对成熟,整个格局较为稳定,龙头厂商博世华域转向、耐世特等有望受益 EPS 进一步渗透保持稳健增长。中国自主 EPS 品牌也在寻求突破,易力达、恒隆、中汽系统、豫北等企业已有 EPS 产品销售,但规模仍然较小。图 12:国内 EPS 市场份额2017年中国EPS市场格局23%博世36%NSK其他万都5%耐世特8%10%捷太格特18%博世捷太格特NSK耐世特万都其他资料来源:佐思产研,长江证券研究所博世华域:国内市占率第一,持续稳健增长博世华域转向系统
33、有限公司前身为上海采埃孚转向系统有限公司,目前博世、华域汽车分别持股 51%、49%,旗下拥有烟台、武汉、南京三家分公司。图 13: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股权结构资料来源:天眼查,长江证券研究所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平行轴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apa)、双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dp)、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c)、液压助力转向系统(HPS)等,客户主要包括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吉利汽车等国内主流主机厂。博世华域为国内转向系统龙头,2018 年行业下行下仍保持稳健增长。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近年来收入、利润持续快速增长,截至 2018 年实现收入 1
34、8.2 亿欧元,同比增长 13.4%,实现净利润 1.8 亿欧元,同比增长 8.4%。博世华域在中国市占率持续稳步提升,2018 年博世华域 EPS 配套量 623.4 万套,占国内 EPS 市场份额 34%,是国内转向龙头公司。图 14:博世华域近年收入、净利润(百万欧元)20001800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201520162017201870%60%50%40%30%20%10%0%收入净利润收入YOY净利润YOY资料来源:公司公告,长江证券研究所耐世特:国内持续开拓有望带来新的成长北美第一大、全球前三大转向龙头,收入、利润快速增长。耐世特主营转向及动
35、力传统系统、先进驾驶员辅助系统 ADAS、及自动化驾驶汽车技术 AD,前身是德尔福的转向事业部门,2011 年被中航工业集团收购,2015 年在港交所上市。公司是北美第一大、全球前三大转向系统龙头。2019 年之前,公司收入与利润持续增长,2012-18 年收入从21.7 亿美元至 39.1 亿美元,复合增速 10.3%,归母净利润从 0.6 亿美元到 3.8 亿美元,复合增速 37.1%;2019 年受亚太市场等销量下滑影响,公司收入、利润有所承压,2019年中收入 18.3 亿美元,同比下滑 10.5%,归母净利润 1.3 亿美元,同比下滑 34.3%。图 15:2019 年之前耐世特收入
36、持续稳定增长(亿美元)图 16:2019 年之前耐世特归母净利润持续稳定增长(亿美元)4530%4025%3520%3015%2510%205%150%10-5%5-1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H0-15%4.03.53.02.52.01.51.00.50.0100%80%60%40%20%0%-20%-40%20182019.H-6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收入YOY归母净利润YOY资料来源:公司公告,长江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公司公告,长江证券研究所公司的持续稳健发展得益于产品与市场齐头发展,产品上,抓住 HPS 向 EP
37、S 升级机遇,完成向 EPS 龙头的转型;市场上,积极开拓亚太新兴市场,打开长期增长空间。产品上:紧抓转向系统升级大势,成长为 EPS 龙头,利润迎来高速增长。公司自 1998年起首次与大众合作 EPS 项目,拉开 EPS 产品大年,随后紧抓 EPS 机遇,加大研发力度,研发投入占收入比重在 2012 年为 4%,到了 2019 年年中已至 8.3%。大力研发支持下,公司推出 REPS、CEPS、PEPS 等多种产品,丰富 EPS 产品矩阵。客户上,与宝马、通用、福特等国际巨头合作,EPS 配套量明显提升。2014 年公司 EPS 收入比重首次超过 50%,取代 HPS 成为核心产品,2019
38、 年年中 EPS 收入占比已达到 67%。图 17:耐世特研发投入占收入比重快速提升图 18:耐世特 EPS 收入比重持续提升研发投入占收入比重9%8%7%6%5%4%3%2%1%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 2019.H80%70%60%50%40%30%20%10%0%耐世特EPS收入占比201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 2019.H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长江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公司公告,长江证券研究所EPS 相比 HPS 单价更高,盈利更好,公司借由向 EPS 转型,盈利能力也实现了长足的提升,2018 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达到
39、 17.3%、9.7%,相比 2012 年分别提升了 4.8、7.1 个百分点。2019 年,因亚太地区尤其中国车市不振导致公司产能利用率下滑,以及美元升值导致汇兑不利等因素,公司盈利出现一定下滑,2019 年年中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仅有 15.9%、7.1%。图 19:2019 年之前耐世特毛利率、净利率稳步提升20%18%16%14%12%10%8%6%4%2%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H毛利率净利率资料来源:公司公告,长江证券研究所市场上:积极开拓欧美以外的亚太等新兴市场,回归优质客户,打开长期增长空间。公司第一大客户为通用汽车,客户占比达到 4
40、0%以上,以通用、福特为主的北美业务一直是公司的业务重心,北美收入比重在 60%以上。2010 年以来,公司积极开拓亚太等新兴市场,在中国、印尼、非洲等地建厂,加强与各区域整车厂业务合作。区域整车厂车型产品表 5:耐世特 2019 年上半年已投产项目林肯Aviator转向管柱福特福特Explorer转向管柱北美GMC Sierra及雪佛兰Silverado HDHPS齿轮、HPS泵凯迪拉克XT6REPS比亚迪F3BEPS长安CS35 PLUS半轴上汽通用凯迪拉克XT6REPS亚太日产DAYZ半轴三菱eK Wagon半轴上汽通用五菱MG HectorBEPS塔塔HarrierHPS泵通用雷诺日产
41、欧洲等其他地区 PSA资料来源:公司公告,长江证券研究所DS3 CrossbackSPEPS标致208SPEPS以中国为代表,2000 年以来中国汽车销量与 EPS 搭载率均迎来快速提升时机,公司借助与长安、东风等通力合作,逐渐扩大在中国影响,并继续积极扩大中国整车厂覆盖面,近期已取得与比亚迪、吉利、广汽乘用车、长城汽车等主流自主品牌 EPS 合作项目。公司在中国业务比重持续快速提升,由 2010 年的 7.1%提升到了 2015 年的 21.9%。图 20:中国业务收入占比快速提升100%90%80%70%60%50%40%30%20%10%0%7.20% 8.4%11.0%15.7%21.
42、9%20102012201320142015北美欧洲其他中国资料来源:公司公告,长江证券研究所注:由于 2016 年以来公司调整业务口径,中国并入亚太区合并计算,图中数据仅到 2015 年展望未来:加强高性能 EPS 研发,向 ADAS 领域技术积极充能。EPS 是 ADAS 重要工具,公司积极强化 ADAS 领域研究与产品更新,加强与整车厂 ADAS 发展项目。2018年公司 EPS 签约订单当中 21%订单具备 3-5 级 ADAS 功能,并且公司也正在与整车厂开展 11 个 3-5 级 ADAS 发展项目。图 21:公司在智能驾驶领域技术布局资料来源:公司公告,长江证券研究所电控制动,亟
43、待突破的底盘电子核心技术路径:ESC+EPB+IBS 三大应用,集成化是未来趋势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车某些部分(主要是车轮)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制动系统的作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使已经停驶的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包括坡道上)稳定驻车。图 22:制动系统结构图资料来源:搜狐汽车,长江证券研究所制动系统三大发展阶段,电气化、模块化是核心趋势第一阶段:无电控制动系统。最原始的制动系统完全依赖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来推动制动推杆,完全没有助力器的协助。缺点:容易出现刹车困难、刹车车轮抱死的情况。第二阶段
44、:电子辅助引入,电控+液压制动,且整体结构布局复杂:制动系统加装电子真空助力器(EVB)与 ABS/ESC/EPB。电子真空助力器通过控制电子阀实现真空压力的传递,ESC 系统对制动力输出的液压进行在分配。简单的讲是是在制动力输入环节加入电控部分以及在制动力输出环节加入电控部分。加入电控模块后,可以达到汽车主动制动的效果,但整个制动系统结构复杂化了。第三阶段:完全电控制动,而且执行机构逐步实现模块化。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使推杆向前移动,这时,制动踏板位移传感器感知到推杆的位移量,接着将这一信号传输给电子控制单元,由该模块来计算出电机需要输出多少扭矩来助力,然后再控制驱动电机的电流大小来控制电机的
45、输出最后实现刹车。线控制动系统分为 EHB(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和 EMB(电子机械制动)系统两类。简单说 EHB 通过电机驱动原有的液压系统实现制动,而 EMB 取消了原有液压系统在轮边驱动电机实现刹车。相比而言,EHB 比 EMB将更早量产,IBS 是 EHB 的代表技术。电控+液压制动是当期主流,未来将向线控制动升级。相较于下一阶段线控制动,电控+液压的方式是目前主流汽车采用的产品。汽车制动系统经过长期发展,已逐渐由传统液压/气压制动发展到目前电控+液压方式,主要包括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电子驻车系统(EPB)等,未来向线控制动升级当中,IBS 是核心产品。
46、图 23:从刹车结构看刹车的技术升级电子辅助(部分电控)电子真空助力器ABS / ESC压力传感器电控制动(完全电控)制动主泵电子制动助力器位移传感器制动踏板制动调节部件电子真空泵真空助力器电磁机构制动主泵制动踏板位移传感器ECU机械制动(无电控)制动主泵真空助力器制动踏板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所各执行机构技术演进路线图 24:从技术演进方向看刹车的升级电控+液压制动电控制动增加侧向稳定功能集成化集成化电气化、模块化升级,更智能,体积更小,响应更快IBS下一代产品IBS(智能刹车系统)EVB(电子真空助力器)EPB(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SC(电子稳定控制系统)ABS(防抱死制动系统)机械制动其
47、他传统手刹制动踏板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所ABS+ESC 技术路径:ESC 是ABS 功能的进一步扩展,未来由 ABS 升级为 ESCABS 的功能主要有:(1)紧急制动时,维持良好的车轮滑移率,缩短整车的制动距离;(2)防止后轮抱死,保持良好的整车侧向力,保证整车稳定性;(3)防止前轮抱死,保持了前轮的转向能力,紧急制动时,驾驶员可以通过转向避开障碍物。ABS 主要分为气压制动防抱死系统和液压制动防抱死系统两种,其中气压制动防抱死系统主要用于商用车,液压制动防抱死系统主要用于乘用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是 ABS 功能的进一步扩展,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车辆转向行驶时横摆率传感器、侧向加
48、速度传感器和方向盘转角传感器,通过 ECU 控制前后、左右车轮的驱动力和制动力,确保车辆行驶的侧向稳定性。主要功能有:在驾驶员高速变道或汽车在转弯行驶时,检测整车状态,通过控制车轮制动力和发动机输出力矩相互协调,来维持整车的稳定性和循迹性。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整车失稳,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图 25:ABS 作用示意图图 26:ESC 作用示意图 资料来源:太平洋汽车,长江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搜狐汽车,长江证券研究所图 27:ABS 结构图 28:ESC 结构(图中标红为 ABS 基础上新增部件)资料来源:搜狐汽车,长江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搜狐汽车,长江证券研究所E
49、PB 技术路径:与 ESC 集成化成为未来趋势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即电子手刹,通常和自动驻车系统(Auto Hold)一起配合实现停车制动,是指将行车过程中的临时性制动和停车后的长时性制动功能整合在一起,并且由电子控制方式实现停车制动的技术。相比传统手刹系统,EPB 解决了操作舒适性差、反应慢、安全性能差等问题,提高了驻车制动性能,节省了质量和设备空间。随着降本要求的进一步提升,未来 EPB 逐渐向 EPBi 的新形态演进,即与 ESC 集成的驻车制动系统。EPB 与ESC 集成化的理论基础包括二者在系统可靠性方面有相似要求,以及可以共享控制程序和算法的重要部分。由于取消了 EPB 控制
50、单元(仅保留 ESC 控制单元),工序、重量、空间、成本得到了进一步节省。图 29:EPB 示意图图 30:EPBi 示意图资料来源:搜狐汽车,长江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汽车制造维修网,长江证券研究所IBS 技术路径:EVB 的升级产品,与 ESC 集成化是下一步趋势目前主流方案电子真空助力器( electronic vacuum booster,EVB) +ABS(+ESC): 1)早期自动刹车主要由 ESC 完成,ESC 能提供从储存泵中提供刹车力,但 ESC 的缺点是刹车力度较小(约 0.5g,标准刹车 0.8g),另一方面频繁调用会影响寿命。2)EVB的出现让自动刹车的主要力量提供由 E
51、VB 提供,通过电子真空泵(EVP)快速抽真空实现制动力的提供,是现阶段的主流方案。IBS(智能刹车系统)是一个不依赖真空源的机电伺服助力机构,比 EVB 更加先进。IBS的优势在于:1)电控化:完全摆脱真空源(发动机提供),直接由伺服电机提供制动力,而无需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使制动系统控制更加智能化。2)模块化:集成了控制、驱动和助理模块,使得制动系统执行端结构更加简化,体积变小。3)响应速度比传统式要快三倍,为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带来了显著的好处,且能配合制动能量回收,节省油耗。目前 IBS 已进入第二代产品,与 ESC 的整合是下一步趋势。国际巨头已研发出 IBS 与 ESC 形成 one-
52、box 的集成化产品,体积进一步减小,能在策略上同时兼顾横向和纵向、驱动力和制动力,给出响应时间更短、舒适性更佳的方案。图 31:EVB 示意图图 32:IBS 示意图直流无刷电机齿轮传动机构制动主缸资料来源:搜狐汽车,长江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搜狐汽车,长江证券研究所电子控制单元制动踏板位移传感器市场空间:渗透率仍然较低,未来有望继续提升ESC 市场空间:ABS 已基本全面搭载,ESC 整体渗透率约 55%,在 12 万元以下汽车上搭载较少,未来渗透率有望达到 70%以上,市场空间约 78 亿元1)根据易车网数据统计,当前我国在售车型当中,ABS 搭载率已接近 90%,仅有部分老款或 5 万元
53、以下低端车型上仍未搭载,整体来看 ABS 在我国已实现了大范围普及; 2)与 ABS 相比,ESC 搭载率仍然不高,目前在 55%左右,其中 12 万元以下车型搭载率仍然较低,5 万元以下基本没有搭载。主力合资品牌如大众,其 8 万元以上经济型车型基本在 2013 年前后开始逐渐搭载 ESC,主力自主品牌如长城汽车,由于主打高性价比优势,其 5-8 万元入门级车型基本在 2013 年前后开始逐渐搭载 ESC。目前来看二三线合资、自主品牌的经济型、入门型车型在 ESC 领域仍有一定空缺。我们认为未来随着汽车安全配置的进一步加强,已广泛搭载使用的 ABS 有望逐步升级为 ESC,推动 ESC 渗透
54、率继续提升,到 2023 年 ESC 渗透率有望达 70%;ESC 控制器单车价值在 500 元左右,ESC 总成包括执行机构液压泵、液压继电器、电机等,价格约在 1200 元以上,假设我国乘用车未来复合增速在 1%左右,推算出到 2023 年我国乘用车 ESC 控制器、总成市场规模分别为 78、187 亿元,相比 2019 年增长约 32%。图 33:国内 ESC 渗透率在 55%左右图 34:预计 2023 年国内乘用车 ESC 控制器、总成规模分别为 78、 187 亿元60%55%50%45%40%35%30%25%2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国内ES
55、C搭载率200150100500187.4+32%141.578.159.020192023ESC总成市场空间ESC控制器市场空间 资料来源:盖世汽车,长江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中汽协,长江证券研究所EPB 市场空间:整体渗透率约 44%,在 8 万元以下汽车市场搭载较少,未来渗透率有望达到 60%以上,市场空间约 40 亿元近年来,许多中高档乘用车将传统的机械式驻车制动系统升级成为由电子控制单元控制的电子驻车系统,但经济型车型搭载率仍有提升空间,目前市场整体搭载率在 40%-50%之间,12 万元以下车型在 40%以下,其中即便是一线合资以及自主品牌在 8 万元以下级别市场当中 EPB 搭载率
56、也仍然较低。EPB 总成单车价值约 1000 元,其中控制器约 300 元,推算出 2019 年我国乘用车 EPB总成市场规模约 94 亿元,控制器市场规模约 28 亿元。假设到 2023 年 EPB 在我国乘用车渗透率达到 60%,同时我国乘用车未来复合增速在 1%左右,推算出到 2023 年我国乘用车 EPB 总成市场规模 134 亿元,控制器市场规模为 40 亿元,二者相比 2019 年增长约 42%。图 35:乘用车当中 EPB 渗透率约 44%,8 万元以下车型搭载率仍然较低(图中按车款口径计算)图 36:至 2023 年国内乘用车 EPB 总成、控制器市场规模分别有望达到 134、
57、40 亿元100%80%60%40%20%0%5万以下 5-8万8-12万 12-18万 18-25万 25万以上 整体160EPB渗透率140120100806040200+41.9%133.994.440.228.320192023EPB总成EPB控制器 资料来源:易车网,长江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中汽协,长江证券研究所IBS 市场空间:市场应用初期阶段,渗透率仍较低,新能源车节能迫切需求下,未来提升空间巨大,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57 亿元目前 IBS 由技术导入期向量产期过渡后不久,目前全球具备成熟量产能力的企业仅有博世、天合、大陆集团。IBS 与再生制动的配合使用可实现能量回收最大化,新能
58、源车技术发展当中需求迫切。目前新能源车续航里程是一大核心难题,IBS 可实现能量回收,对新能源车续航有显著帮助,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有一定应用,未来随着新能源车规模的增加以及智能驾驶技术要求的提升,IBS 市场应用有望迎来加速。能量回收原理:一般车辆制动有三个阶段:纯再生制动、混合制动和纯机械制动。这三个阶段对制动力的需求是不同的,纯再生制动阶段所需制动力较小,可由倒拖电机来实现减速并回收制动能量;混合制动阶段所需的制动力已经超过倒拖电机所能提供的最大制动力范围,因此需要机械制动补偿额外的制动力,IBS 在这一阶段就可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因为需要精确再生制动和机械制动的制动力的分配来实现最大程度的
59、能量回收,传统助力器需要驾驶员来主动控制,很难保证其分配的合理性,而 IBS 却可以实现精确的电子助力控制,从而实现能量回收的最大化。此外,IBS 助力系统可以满足日常刹车的要求,降低制动系统的磨损,同时也能通过电机的反向作用,弥补刹车踏板在制动能量回收等状态下的力度补足的问题,让驾驶更为顺畅。图 37:再生制动系统实物图图 38:再生制动系统原理图 资料来源:搜狐汽车,长江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所我们对 IBS 的国内乘用车市场空间进行了简单测算:根据目前搭载 IBS 车型销量,估计 2019 年国内 IBS 需求约 35 万台,其中新能源乘用车 16.5 万辆,传统燃油车 18.
60、5 万辆,估算出 2019 年新能源乘用车搭载率 15%,传统燃油车 1%,假设到 2023 年新能源乘用车搭载率提升至 30%,传统燃油车提升至 10%;假设 2020 年起乘用车销量复合增速 1%,其中 2020 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130 万辆,传统燃油车 2000 万辆,到 2023 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310 万辆,传统燃油车约 1920 万辆左右;由于 IBS 的技术尚不成熟,因此价格较高,2015 年的市场均价约为 4000 元,后续随着技术成熟,市场的竞争加大,价格加速下降,假设 2020 年单价约为 2500 元,2023年单价为 2000 元;基于以上假设,IBS 的国内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抵押贷款协议书
- 项目整体转租协议书
- 兼职合伙人合同协议书
- 餐饮股权激励协议书
- 餐厅项目转包协议书
- 艺人宣传策划协议书
- 装修公司承包协议书
- 办公楼玻璃清洁协议书
- 管道护理查房
- 冷饮柜出租合同协议书
- 股权质押贷款合同案例
- 美容卫生管理制度打印版
- 2024年杭州良渚文化城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畜禽生产技术》复习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SHT 3075-2024 石油化工钢制压力容器材料选用规范
- MOOC 航空航天材料概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年)幼儿园营养膳食
- 慕思广告策略与实施报告完整版
- 第7章 显微镜下常见矿物特征
- 尿毒症心衰的护理查房课件
-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