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右图所示著作的核心思想是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科学与民主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师夷长技以制夷”2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人物的思想主张与这一观点相似的是 A.洪仁玕 B. 胡适 C.严复 D.张之洞3梁启超说:“我国嗤嗤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 二字。”省略的两个字最可能是A.君主 B. 西学 C.民权 D.科学4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

2、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C. 李贽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5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维新党”指的是A.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激进的民主主义者6近代以来,中国各阶级为追寻独立,民主,自由和富强之路,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图片所示文献中,能够反映资产阶级这种探索的有A. B. C. D.7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

3、传,是在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国民革命时期8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于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的含义是反对帝国主义 “耕者有其田”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制定劳工法”A. B. C. D. 9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的结果,是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其形成的标志是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提出 B.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提出C.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提出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102009年时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

4、周年,1978年底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被誉为开辟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宣言书的重要讲话,其主题是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确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C.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阐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11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障人耳目,改易其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A. 进化论 B. 日心说 C.量子论 D.相对论12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A. 伽利略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 牛顿13全球因焚烧矿物燃料而释

5、放出的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排放量节节攀升,产生的温室效应必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现象的出现始于 A.人类对核能的利用 B.蒸汽机的大量使用 C.发电机等发明的出现 D.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14“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份颁奖词赞誉的科学家是A.钱学森 B.华罗庚 C.李四光 D.袁隆平152009年11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中科院建院60周年纪念讲话中说“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是A.“南优2号”选育成功 B.“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载人航天”取得重大成

6、果162007年12月8日,以汉字“人”为核心创意的中国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正式揭晓(见右图)。下列最能准确体现“海宝”设计理念的观点是 A.强调人性致上,反对宗教信仰 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个性发展C.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 D.要求自由平等,反对神学世界观17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曾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貌概况。要理解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我们应了解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文艺复兴 B. 宗教改革 C.工业革命 D. 法国大革命18朱铭在外国美术史中说:“他们竭力回避尖锐敏感的社会政治问题,在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中追求光和色的美,寄托

7、自己敏锐的探索精神。”下列作品中体现他们这种“追求”的有向日葵 自由引导人民 拾穗者 日出印象A. B. C. D. 19某学者准备给中学生作有关欧美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报告,为此他去图书馆查阅了部分文学作品,其中与报告内容相关度较高的是A B C D 20好莱坞是“美国电影”的代名词,人们易把好莱坞与电影划等号。然而,电影是由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他们发明电影应在A.15001600年期间 B.17651830年期间 C.18701900年期间 D.19451970年期间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10分)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出发点是以地域组织代替氏族组织,设

8、立了10地域部落取代原有的4个血缘部落。这项措施有助于削弱氏族贵族对地方政权的控制,促进不同部落之间公民的融合。在划分新行政区的基础上,克里斯提尼进一步改造国家政权机构。他创立新的五百人会议代替原来的四百人会议。新会议由500人组成,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从而创立了最早的比例代表制选举法。议员的当选没有财产资格限制,30岁以上的公民均可成为候选人。选举采取抽签方式,由运气或“神意”来决定。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一位公民一生只可担任两届议员。请回答:(1)梭伦改革财产等级制度在削弱氏族贵族势力的作用方面,与克里斯提尼的哪项改革措施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为什么?

9、(3分)(2)在国家权力机构和公民参政议政方面,克里斯提尼改革与梭伦改革有何具体的进步措施?(5分)(3)用抽签的方式来选拔议员,体现出怎样的民主原则?有何弊端?(2分)22、阅读下列材料:(11分)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材料二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之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思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材料三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为之故,

10、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材料四(公元前338年)孝公已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髟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王,大王更为臣也。”请回答:(1)材料一对商鞅变法持何态度?如何评价“民以殷盛”的说法?(3分)(2)材料二是如何评价商鞅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3分)(3)材料三对商鞅变法持什么态度?“务本”“王制遂灭”各指什么?(3分)(4)材料四客观上代表了哪个阶级的利益?它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23、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 魏无乡党之法,唯立宗主督护;民

11、多隐冒,三五十家始为一户。内秘书令李冲上言:“宜准古法:五家立邻长,五邻立里长,五里立党长,取乡人强谨者为之。”太尉丕曰:“臣谓此法若行,于公私有益。但方有事之月,校比户口,民必劳怨。请过今秋,至冬乃遣使者,于事为宜”。群臣多言:“九品差调,为日已久,一旦改法,恐成扰乱”。文明太后曰:“立三长则课调有常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何为不可!”甲戌,初立党、里、邻三长,定民户籍。民始皆愁苦,豪强者尤不愿。既而课调省费十余倍,上下安之。 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

12、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材料三 ( 490 年)王欲(京师平城)之内,颇为少雨,关外诸方,禾稼仍茂。苟动之以礼,绥之以和,一岁未收,未为大损。(1)在地方行政体制方面,北魏曾实行过哪两种政治制度?(2分)(2)根据材料一分析,对于第二种制度北魏政府内部有哪几种观点?各自的理由是什么?(6分)(3)材料二反应的是北魏实行的哪一制度?据材料三指出这一制度的作用?(2分)(4)结合材料二、三分析该制度的实行能否消灭“富强者并兼山泽”的现象?简要说明理由。(2分)24、阅读下列材料分析(14分)材料一:安石曰:“

13、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色好,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材料二:王安石变法手段中有一个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的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了王安石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材料三: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抚,莫安其居材料四:苏轼在给宋神宗的上书中说:“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灭亡。”请回答:(1)材料一所涉及王安石变法的法令是什么?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分

14、析推行这些措施的目的。(4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变法手段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在符合这一特点的许多措施中既有成功的,又有埋伏着失败隐患的。请结合一项符合上述结论的措施来说明理由。(4分)(3)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条)?(4分)(4)如果通过时间隧道与王安石对话,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合理化建议,助其变法成功。(2分)25、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这一追求过程中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13分)临城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四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15、一、选择题DDCBC DCDAC ACBDD BDCBC二、非选择题21、(1)以地域组织代替氏族组织 都冲击了氏族的血缘关系,从而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 (2分)(2)以五百人会议取代四百人会议,创立比例代表制选举法;取消议员选举权的财产资格限制;抽签选举法及议员的任期制。(5分)(3)机会均等的民主原则 可能使无能的人当选而有才能的人落选。(2分)22、(1)完全肯定了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民以殷盛”是过分夸大的溢美之词,但它说明商鞅变法使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3(2)认为商鞅天资刻薄,少恩。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评价历史人物不能过分看重个人品质,更要看其对历史的发展做

16、出的贡献大小。3(3)持否定态度。“务本”指重视农业生产。“王制遂灭”指奴隶制度被废除。3(4)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说明重大改革总是要遇到阻力,要经过反复斗争。223、(1)宗主督护制 三长制 2(2)缓行此法的实施对国家个人有好处,担心人民埋怨; 不能实行 实行此法会发生叛乱; 立即执行 赋税有了保证,避免隐瞒户籍。 6(3)均田制。 恢复农业生产,增加了粮食;保证政府财政收入。 2(4)不能。因为均田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土地兼并必然还会发展起来。 224、(1)募役法、方田均税法 实行募役法是为了减轻农民劳役负担,不误农时(或保证农民的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实行方田均税法是为了减少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 4(2)特点:重视商品货币作用。措施:青苗法:限制高利贷盘剥。增加政府收入;(募役法:减轻了农民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农民负担仍很沉重,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学生无论选什么,只要能从成功和失败两个方面正确分析,即可得分。) 4(3)士:改革科举制度;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商:市易法,均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