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杨沫青春之歌的接受历程_第1页
论杨沫青春之歌的接受历程_第2页
论杨沫青春之歌的接受历程_第3页
论杨沫青春之歌的接受历程_第4页
论杨沫青春之歌的接受历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杨沫青春之歌的接受历程摘要:杨沫的青春之歌在出版之后广受好评,但是一年之后,郭开发表文章对其展开批评,从而引发了对青春之歌的大讨论。五六十年代,学者们普遍从 政治阶级”的视角来解读,从而忽视了作品自身 的艺术价值;七八十年代,青春之歌开始走出文革的冷遇,研究者们又将视 角投放到文本内部进行分析和讨论;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中后期,青春之 歌的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盛状况,从多元化的视角给与我们更为新鲜和丰 富的阐释。关键词:杨沫;接受;发展;青春之歌引言:杨沫的青春之歌作为建国以来的第一部反映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的成长与蜕变的长篇小说,出版至今已大半个世纪。青春之歌在文学接受的历程中也表现出了

2、论争、改编、质疑和肯定等多种的接受形态。按照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姚斯和伊瑟尔的观念,文学接受过程是一个不断的建立、改变、修正、再建立起期待视野的往复过程,作者用他的审美创造力设计出了一种空框式的召唤结构,以此来唤起读者自身的审美创造力,使读者在对“游移视点” 1的必然接受过程中完成了文学接受的过程。一、“政治阶级”下的逃逸20世纪50年代,文学和政治的关系问题很是突出。由于青春之歌带有明显的政治印记,郭开站在了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发表了文章,对青春之歌进行了政治上的否定。郭开指责林道静身上充满了小资产阶级的情调,他认为杨沫是站 在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把自己的作品当做小资产阶级自我表现来进行创作的2。但

3、很多学者也做出了相反的回应,茅盾 就以一篇怎样评价 青春之歌?来肯定了青春之歌这 部作品。他认为:“小说描写了林道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林道静在入党以前就在追求真理,坚决地进行自我改造,在敌 人的淫威之下坚强不屈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一部有一 定教育意义的优秀作品”3。在“政治第一,文艺第二”的高压下,杨沫对青春之歌进行修改,增加了迎合时代的内 容。文学创作受到了时代和政治的影响,文学接受亦是,政治 和阶级观念深入人心,文学的巨大压力迎面而来,描写主旋律 的作品才容易被大众接受。二、“文学本体”中的复燃青春之歌在文革中被当做大毒瘤来进行批判,杨沫也受到了漠视,这造成了十年的研究空白期。到

4、1978年末期,“拨乱反正”使青春之歌得到了解放,全国都迎来了思想 解放的春天,贯彻落实了毛主席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大家开始用实事求是的眼光来解读作品,而青春之歌也得 到了公平公正的待遇,作家和评论家们抛弃了以往破旧的“阶 级政治”的观念,对青春之歌进行更加客观的分析,使其再次回归到了文学和文学批评的领域,尽管这一时期的很多文章都从作品的主题、 人物的思想和艺术特色等文本的内部要素 进行探讨和分析, 但是对于作品的缺点和不足的讨论依旧没有 创新,在今天看来,批评和鉴赏的模式仍有不足,可是相比于 五六十年代的批评和研究而言,这是一种进步,并且这种进步 有利于读者的接受。三、“多维视角”里

5、的绽放随着特殊历史时期的远去,文坛注入了更为 新鲜的元素,读者审美趣味的提升,青春之歌迎来了新的批评研究,这 使得人们对作品的接受达到了新的高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当人们再次解读青春之歌时,就站在了新的社会环境和文 化语境下去探讨和分析小说,为青春之歌的研究和批评开 拓了新的视角。如李扬认为青春之歌是“成长小说”,通 过年轻女性知识分子林道静的成长历程,来证明只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才能使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李杨将马克思主义的基 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也由此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性。所以在新时期的文化环境下,文本接 受和文本研究都出现了繁盛的局面,新的文学评析为青春之 歌注入

6、更加新鲜的血液,也使文学的接受变得理性和深入,全新的视角让这部作品绽放出了更为鲜艳的花朵。四、结语青春之歌走过了半个多世界的艰辛接受道路,这使我们有了更为深刻的接受过程。五六十年代关于作品的论争和作 家的修改说明了文学接受过程中主流话语意识形态对文学艺术的强力规范和压抑;文革之后对于作品的研究和批评逐步回归客观是人们文学阅读中“游移视点”4的接受反应;对于青春之歌的“再解读”就是立足于新的文化语境和批评视野下,读者对于经典作品的特殊观照。青春之歌在承传之中重建着新的历史,凸显出了文学接受的新的美学意义。所以,杨沫是属于五十年代的,而林道静也拥有着专属于那个时代的荣光。注释:1沃尔夫冈伊瑟尔文本的召唤结构,浙江大学出 版社,2006年版.2郭开略谈对林道静的描写中的缺点一评杨沫的青春之歌,中国青年,1959年,第2期.3怎样评价青春之歌,中国青年, 1959年第4期.4沃尔夫冈伊瑟尔文本的召唤结构,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参考文献:1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2陈骏涛.重读青春之歌一关于林道静的形象及其他J.安徽文艺,1977(10). TOC o 1-5 h z 3乔以钢.多彩的旋律一中国女性文学主题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