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离婚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论离婚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内容提要:“离婚”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一个家庭的分崩离析主要牵扯两大问题:孩子的抚养和共同财产的分割。本论文讨论的是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 夫妻是由婚姻关系连接的利益共同体,他们对家庭财富的积聚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所以在离婚案件中,法官都要按照夫妻对家庭财富的积聚贡献的大小,进行财产分 割。过去,由于经济的不发达,夫妻的共同财产数量很少,种类单一,法官在进行 分割时比较容易。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夫妻的共同财产的种类有了很大的丰 富,力口之婚姻立法的相对滞后,使法官在进行财产分割时遇到了很大的问题,对确 定一些财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存在
2、疑问以及对一些夫妻的共同财产如何进行分 割难以把握尺度。本文使我们明确现阶段夫妻共同财产如何分割,并通过分析我国 婚姻法的不足,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立法提出完善建议。关键字:夫妻共同财产 分割 现状不足 完善一、夫妻共同财产概述夫妻财产在婚姻家庭关系中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分为共同财产和个 人财产,共同财产又是夫妻财产中的重中之重。(一)夫妻共同财产的概念、特征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双方或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除 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夫妻另有约定之外,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共同财 产具有以下特征:1、在主体范围上,共同财产的享有者是“具有婚姻关系的夫妻” 这里的“婚姻关系”指法律上的婚姻关系,也
3、包括被司法解释认定为事 实婚姻关系的男女。在我国,未形成夫妻关系的男女两性,不能成为夫 妻共同财产的主体,包括被宣告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或以夫妻名义同 居生活但未被认定为事实婚姻的同居男女以及未婚同居、婚外同居的男 女。2、在时间界限上,共同财产的范围限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姻关系存续期间指的是合法缔结婚姻到婚姻关系依法解除或自然终止期 间,即合法取得结婚证之时到离婚生效或因一方或双方死亡,婚姻自然 终止的期间。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为夫妻一方所有的个人财产,不因婚 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恋爱或订婚期间,不属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分居或离婚判决未生效的期间,仍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3、
4、在来源上共同财产是夫妻的“所得”。夫妻共同财产的来源,包 括夫妻双方或一方所得的财产,但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 外。这里的“所得”,是指对财产的取得,而非对财产必须实际占有。(二)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对于共同财产的范围认定主要有两种,即一般共同制和婚后所得共同制。一般共同制指不论是夫妻各自的婚前财产还是婚后财产,也不论 是动产还是不动产,一律属于夫妻共有,法律另有特别规定的除外。婚 后所得共同制即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所得财产原则上属于夫妻共有, 婚前财产仍归各自所有。(三)夫妻共同财产的推定共同财产推定有两个含义:实体法上的推定和程序法上的推定。实 体法上的推定是指当某项财产是共同财产
5、还是个人财产按照现行法律无 法确定其归属时,视为共同财产。程序法意义上的共同财产推定是指立 法已在实体上明确财产归属,只是因为当事人无法提供证据证明其为个 人财产时,将某一项财产认定为共同财产。(四)研究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价值研究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保护男女双方的财产利益,有利于离婚夫妻纠纷的解决。夫妻因 婚姻关系形成的共同体,既包括人身关系,也包括由人身关系派生出的 财产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夫妻之间的人身关系的重要性渐让位于日益 增强的财产关系。随着夫妻共同财产类型的日益多样化,在离婚时,夫 妻双方对共同财产的权属问题存在的争议日益激烈。对夫妻共同财产的 分割进行研
6、究,运用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原则和方法,进而确认夫妻双 方对共同财产享有的权利,保护了当事人的利益,促进了离婚夫妻财产 纠纷更有效地解决。2、有利于保护相关第三人的利益,减少纠纷,建设和谐社会。夫妻 共同财产的分割不仅包括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利益的分割,而且包括夫妻对共同债务的承担与清偿。由于与夫妻交易的第三人,有时会处于不 利的地位,为防止夫妻恶意同谋损害第三人的利益,对夫妻共同财产的 分割的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明确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原则和方法,加 强对第三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对于保障交易安全,促进财产流转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二、我国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立法现状及其完善(一)我国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
7、立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 的不断提高,夫妻共同财产的表现形式、财产构成、价值大小等方面, 与传统意义上的夫妻共同财产相比较,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在现实生活 中,夫妻共同财产呈现多元化趋势已是普遍的现象。许多家庭不仅有了 可观的有形资产,还拥有了许多无形财产。这些不断出现的财产类型一 方面丰富了我国夫妻共同财产的内容,但另一方面,由于这些财产本身2001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使得在认定夫妻共同财产的性质上出现了一个“模 糊区”,加大了在实体上认定这类财产性质的难度。因此,我国在年对1980年婚姻法进行了修改,并于同年12月出台了最高人民法 院婚姻法司法解释(一
8、),但这些法律和司法解释已明显不适应夫妻 共同财产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现实,存在着极明显的滞后。为此,我国在2004年又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释(二)婚姻法司法 解释(二)的施行,完善了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方面的规定,它不仅对婚 姻法中夫妻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的种类作了更为明确具体的规定,还对 以往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疑难情形(如房屋、企业产权等的分割)作了 规定。此外婚姻法司法解释(二)更进一步明确了对债权人利益的保 护,对当前审判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二)我国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立法不足现行婚姻法对我国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完善,使 原有的规定变得更加具体,同时还增加了一些新的规
9、定。这些修改对社 会普遍争论的焦点问题做出了较为合理的回答,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但不可否认,这些修改尚无法满足现实社会的需要。具体而言,修正后 的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规定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不足:1、对分居期间所得财产的性质认定不当这里的分居,是特指夫妻关系恶化,一方或双方故意分开居住,相 互不履行夫妻义务的情况。1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分居是一种客观 现象。按目前的情形,夫妻分居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社会因素造成 的夫妻两地分居,这种分居与夫妻感情没有关系,分居期间的夫妻财产 关系应当属正常的婚姻财产关系;另一种是夫妻双方感情不和形成的分 居,后者往往是离婚的前奏。前一种分居对夫妻财产关系影响
10、不大,后 一种由于是主观原因形成的分居,他们之间的财产关系因此产生了一系 列问题。那么,夫妻分居期间财产性质应如何认定,按照我国司法实践, 夫妻分居两地分别管理、使用的婚后所得财产,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我国虽无别居制度,但将夫妻因感情不和分居期间各自所得的财产一 律认定为共同财产,则是忽视了这类财产的特殊性质”2,修改后的婚 姻法没有改变对夫妻分居期间所得财产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的规定,夫 妻分居期间的财产性质仍为夫妻共有。夫妻分居后双方所得仍视为共有 财产不当之处在于:第一,从法律建立夫妻财产共有制的根据上看,夫妻之间的共有财 产是建立在共同生活的基础上的。如果夫妻双方关系恶化,已结束了夫
11、妻共同生活的状态,在生活和财产上已经长期分立,我们就没有必要把 夫妻分居后各自所取得、管理、使用的财产作为夫妻共同财产看待,夫 妻分居时间越长,双方的生活、经济独立性就越强,在这种名存实亡的 夫妻关系中,夫妻之间只有一种身份上的关系,夫妻之间的财产关系仅 仅有一种象征上的意义。第二,从民法的基本原则来看,在夫妻关系中,权利的享有和义务 的承担都是相互的,夫妻长期分居期间,双方互不履行互相照顾,互相 扶助等义务,在这种情况下,将一方单独取得的财产一律简单认定为夫 妻共同财产,明显不符合权利义务对等原则,不符合公平原则。第三,从审判实践来看,在一些夫妻长期分居引起离婚的案件中, 处理财产时,双方都
12、对自己在分居期间的财产提出强烈主张,为了保住 自己在分居期间得到的财产,有的当事人对该项财产进行隐匿、毁损、 转移,导致矛盾激化。这些情况的发生,必然对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 结案件造成不利影响。2、对无形财产的期待利益的归属认定不当无形财产是指“以权利形式存在的财产利益,主要是知识产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无形财产进入家庭,在家庭财产中所占的份额 也越来越大。现行婚姻法第 17条第3款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知 识产权收益归夫妻共同所有。这主要解决了知识产权的既得利益问题, 但对于知识产权还未实现的经济利益,即所谓的无形财产的财产期待利 益,新婚姻法未有涉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
13、知识产权即“法同时取得人身权和财产权,人身权和人身不可分割,它具有专有性,律规定第三人不得享有或使用该权利”4,应当属于一方个人所有,这 没有异议。无形财产中已实现的财产利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应 予分割,这一点法律也有明确规定。但无形财产的财产期待利益的归属 及如何分割,这是法律的空白。目前我国学术界争论较大,一种观点认为,“夫妻一方在婚姻期间所得的知识产权的财产期待权,应当属于夫妻 一方个人所有” 5;另一种观点认为,“夫妻一方在婚姻期间所得的知识 产权的财产期待权,不应当属于夫妻一方个人所有,而应当属于夫妻双 方共同所有”。知识产权的期待利益可能价值巨大,也可能一文不值, 在离婚时处
14、于不确定状态。正常情况下,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 知识产权的取得,离不开另一方的支持,进行研究的投入往往包括大量 夫妻共同财产。按照现行规定“夫妻一方婚后所得尚未取得经济利益的 知识产权,离婚时归一方所有,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可根据具体情 况,对夫妻他方予以适当的照顾”。也就是说,这种知识产权的经济利益 期待权也归夫妻一方所有,这是与婚姻法的精神相抵触的。婚姻法规定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即以财产所有权的取得 为依据,而非以实际取得为依据,即使夫妻一方婚内所得未取得经济利益的知识产权,也并非仅是一方的“精神财产”,7同时该解释也明显有违公平原则,不利于对弱者和牺牲较大
15、一方的保护。即使给予“适当照 顾”,在司法实践中往往是苍白无力的,尤其是在夫妻共同财产数量不多 的情况下更为突出。3、对债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不足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与民事交易关系密切,它直接制约着涉及到夫 妻财产的民事交易安全。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不仅规范夫与妻之间的财 产关系,而且规范夫妻与第三人的债权债务关系。婚姻法修改后加强了对夫妻共同财产方面的规定,但对夫妻债务只在婚姻法第19条第3款、第41条有所涉及,而这两个条款对于债 权人的保护是不够的, 体现了立法上的疏漏。“在债权人处于优越地位的 今天,加强对债权人保护是整个民法的重要任务和趋势,婚姻法概莫能 外”。8从实践来看,在婚姻法修改前,
16、夫妻以契约或假离婚形式逃避债 务的情况十分普遍,不但损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而且成为法院执行 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损害了法院和司法尊严。在修改婚姻法过程中,未 能吸取这方面教训,在立法中未加强对债权人的保护条款,应该说是婚 姻法的遗憾之一。具体而言,主要的不足是:婚姻法对夫妻双方离婚时 的债务分担协议以及法院对夫妻共同债务承担判决的效力能否及于债权 人未作规定,对债权人的利益实现存在隐患。一方面,夫妻双方在离婚诉讼中是相互对立的当事人,对夫妻共同债务的有无、多少存有争议;另一方面,夫妻双方作为共同债务人,双方存在着共同的利益,与债权 人是利益对立的双方。在与债权人存有争议的情况下,如果允许夫妻对
17、 共同债务进行协议,势必涉及到债权人的实体利益,而债权人却无法行 使抗辩权,其结果是承担债务的一方无力还债或死亡时,会出现原夫妻 中的另一方根据这种不完善的法律规定,以债务的承担已由原夫妻协议 或法院作出的判决免责为由,主张只按协议或判决书的规定承担部分夫 妻共同债务或者根本不承担债务, 从而使债权人的债权落空或难以实现, 损害债权人的利益。(三)我国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立法完善我国2001年婚姻法在第五章“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中新增了 第47条第1款:“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 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 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
18、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 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我国 1993年离婚财产分割司法解释第 7条规定:“对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难以确定的,主张权利的一方有责任举证。当事人举不出的证据,人民法院又无法查实的,按夫妻共同财产处理。我国现行婚姻法增设了分割夫妻财产的保障措施,与以往相比的确是巨大的进步,但其在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方面,尚存在许多不足之 处,必须切实加以研究解决。1、明确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10 -虽然现行婚姻法第17、18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释(二)但还应从以下几第11、12条对夫妻共同财产及个人财产做出相关
19、规定, 个方面进一步明确法定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首先,完善立法技术,使所列举的夫妻共有财产的每一个项目规定 都尽可能地做到具体、明确。其次,适应现代社会财产类型发展的需要, 扩大共同财产中无形财产的范围,增设期待权可作为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的规定。再次,增设夫妻共同财产推定制度。无论法律的规定如何明确、 具体,也无论立法的技术如何完善,都不可能穷尽夫妻共同财产的所有 情况。因此,在实践中因理解的歧义,发生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的争议 是在所难免的。这就需要通过相关制度的设定,使这种争议的解决标准 化、统一化,以免造成法律适用的混乱。除法律明确规定或双方约定或 有证据证明确为一方的个人财产外,其他不明
20、财产或有争议的财产一律 推定为夫妻共同财产。这样,既兼顾了夫妻双方的利益,也避免了争执 的发生。2、细化夫妻对共同财产的权利内容现行婚姻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 有平等的 处理权。”在婚姻家庭法中,夫妻对共同财产所享有的处理权,应明确包 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1)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占有权。夫妻双方行使物的占有权能是行使使用权能、管理权能、收益权能与处分权能的基础与前提。夫妻 双方只有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占有权,才能对共同财产行使其他的权-11 - 利。(2)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使用权。在明确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占有权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明确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使用权
21、。使用包括消费性使用与生产经营性使用两种情况。消费性使用会导致物 的消耗、灭失,而生产经营性的使用则不同,他有可能创造价值。夫妻 行使对共同财产的使用权能,对共同财产进行使用,是实现共同财产的 使用价值的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一方不得对另一方对财产的使用权利 加以限制或设置障碍,否则另一方有权请求排除妨碍。(3)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管理权。 一般认为管理即保管和料理, 而不包括增加财产价值的含义。本人认为这不妥当。夫妻之所以要对共 同财产进行管理,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加财产的价值,如果不能使其增值,至少也应维持目前的财产价值水平,而不应使其贬值,否则有违管理的 初衷。为了使夫妻达到对财产管理的目的
22、,婚姻法应明确管理权的内容。当然,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管理权,并不意味着双方必须去共 同管理共同财产。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夫妻双方的工作性质、身体状况、 时间精力的不同以及管理能力的差别等,共同管理并不一定符合夫妻双 方的最大利益,因此双方可以协商对共同财产的管理方式。采用何种共 同管理模式,则应强调在管理过程中的平等协商以及意见不一致时的解 决方式,如果授权由夫或妻一方进行管理,则应明确管理方的权限、责 任、造成财产减少时的补偿方式等问题。如果双方没有明确财产由哪一 方管理而实际是由一方在料理,则应视为已得到令一方的默示同意。-12 -(4)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收益权。在现实生活中,夫妻对
23、共同 财产通过占有、使用而获得收益,通常是以夫妻一方的名义收取的,对 于这种情况,由于是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占有、使用而取得的利益,依法 应当归夫妻共同所有,夫妻享有平等的收益权。(5)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分权。 处分权是指依法对物进行处 置,从而决定物的命运的权能,包括事实上的处分和法律上的处分两种 形式。事实上的处分是指在生产或生活中使物的物质形态发生变更或消 灭。而法律上的处分是指使标的物所有权发生转移、限制或消灭,从而 使所有权发生变动的法律行为。由于事实上的处分和法律上的处分之间 存在区别,因此婚姻法仅规定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分权是不 够的,还应具体明确在进行某一种处分行为时的要
24、求和限制。事实上的 处分行为导致物的形体的变更或消灭,不引起所有权的转移,而且与日 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符合日常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可以赋予一方不 经另一方同意的处分权。而法律上的处分,因涉及物的所有权主体的变 更,则应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进行,非经协商一致的行为,另一方 可提起撤销之诉或无效之诉。3、加强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德国民法典规定,财产分配时夫妻双方应当首先清偿共有财产 债务。如果一项债务尚未到期或对一项债务存在争议,婚姻双方必须留 存清偿该债务所必须之数额。如果在一项共有财产债务得到清偿之前分 配共有财产,则在分配时不承担个人连带责任的婚姻一方也对债权人承-13 -担个人连带责任。
25、该方的责任仅限于其所分得之物。9为了维护交易安全,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我国也应建立和完善夫妻连带责任制度,明确 夫妻债务责任。首先,对于夫妻共同债务的清偿, 当然应由共同财产承担清偿责任。 但是,共同财产有可能不足清偿,为保护交易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防止 当事人利用夫妻财产制逃避债务责任,共同债务的清偿当然不能以共同 财产为限。在夫妻个人财产不足清偿时,夫妻应协商偿还,否则债权人 可向人民法院申请以共同财产中的相当部分偿还债务。因此,婚姻法应规定:“夫妻共同债务由共同财产承担清偿责任,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时,由夫妻以个人财产负连带清偿责任。”其次,夫妻个人债务,应由个人财产负清偿责任,但为避免当事人
26、利用财产制规避债务,应明确规定夫妻个人债务由夫妻个人偿还,夫妻 个人债务必须有证据证明,否则推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因此,婚姻法也有必要规定:“夫妻个人财产所负债务,由个人财产负清偿责任,但个 人财产不足清偿时,共同财产承担适当的清偿责任。”再次,夫妻离婚时对债务的协议分担及法院对夫妻债务的承担所做 的判决,应事先征求债权人的意见,否则其效力不能及于债权人,债权 人可要求夫妻双方在共同财产或个人财产的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法治的逐渐健全,夫妻共同财 产关系也日趋复杂化,夫妻对财产权的行使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市场经 济的发展,以及婚姻家庭的和睦、稳定。为了维护婚姻家庭,调节社会-14 -主义市场经济,我们都要严格遵守法律,依法服务,不歪曲法律,不破 坏法治精神,充当法律尊严的捍卫者,以增强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依赖和 认同,以便积极稳妥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 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参考文献1许莉.“两性平等的新里程碑一一我国台湾地 区新修正夫妻财产制度评述”,载华东政法学院学 报2005年第1期。2马忆南.婚姻法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于商铺租金合同范本
- 墙地砖合同范本
- 全书定制合同范本
- 单位电脑采购合同范本
- 单位与保安合同范本
- 个人投资合伙合同范本
- 修路转让合同范例
- 入围合同范本
- 做线上合同范本
- 麻城外包型钢加固施工方案
- 2024年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课件》
- 新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复习用)
- 《提案与方案优化设计》课件-第二部分 平面布局方案设计
- 2024年黑龙江省专升本考试生理学护理学专业测试题含解析
- 奥特康唑胶囊-临床用药解读
- 认识统计年报基本概念与作用
- 水利工程施工方案(完整版)
- 2024年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民盟入盟申请书(通用6篇)
- XX精神科医生述职报告(四篇合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