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及其情感意蕴_第1页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及其情感意蕴_第2页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及其情感意蕴_第3页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及其情感意蕴_第4页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及其情感意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及其情感意蕴摘要: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是我国诗坛上一颗极为璀璨耀眼的明珠。他一生坎坷,曾五次 出仕,又五次归隐。他的诗歌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他善于借物抒情, 借助一些典型意象抒发自身的志趣。陶渊明在其不同时期的诗文创作中融入了 “酒”、“菊”、“鸟”等典型意象,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他的的情与志,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探求,这些 意象因诗人内心世界充盈着自由。 恬淡、率真的情感而显得内涵极为丰富厚重。 他们的不同作 用和出现比例也是我们一窥陶渊明的心灵状态和人格结构的视角。对这些意象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理解陶渊明。引言先秦以来,在儒家主导的文化传统

2、下,中国古代文学保持着一种理想主义的政治乐感。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位一体的儒家原典哲学的影响下,文学创作主体往往注重追求文学 作品的社会价值功用,往往把社会责任看成是完善自己理想人格的必要因素。 但社会理想和政 治现实总是会出现断酷,已经形成的价值观受到黑暗的遮蔽和小人的戟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很多士大夫知识分子在政治上都曾有过苦闷的经历。 这样,一些比较有着相对自足的人格的作 家作品便会成为传统士大夫知识分子在政治失意时的精神家园。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受小人谗言,政治理想不得实现,贬谪江南而作成离骚,以香草美人比附自己高洁的品格, 以幻想中的神话世界寄托自己浮世中不可实现的理想。自

3、此,屈原的人格及其作品成为中国传统士大夫的第一座精神家园。而继之以起的则是晋宋之际的陶渊明。 他最先较为彻底的摆脱纯 粹的儒家人格的范导,而为后世开辟了一条隐居的新的方向。在归隐中达到一种相对自足的人 格境界,而这也得益于陶渊明在诗歌中表现出的那种相对独立于儒家道德预设的人格概念的生 命意识。如果说屈原所代表的精神家园是一方神奇的圣士,高悬于尘世之上;那么陶渊明所创造的精神家园则是一方人间的田园,未离尘世之中。陶渊明生于公元三六五一四二七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涛阳紫桑(今江西九江)人, 世称靖节先生。他是东晋名将陶侃的曾孙。陶侃做过八州都督,封长沙郡公,卒后追赠大司马。 祖父茂做过武昌太守,

4、父亲做过姿城太守,也都是淡漠名利,洁身自好的人。他的母亲是征西 大将军桓温的长史孟嘉先生的第四女儿。嘉是当时名儒,文章超卓、胸襟广阔。这样的家庭环 境,对陶潜一生可说影响极大。陶渊明一生可分少年、游宦和归隐三个时期,兹分述如下:(1)少年时期:自晋简文帝 咸安二年壬中,至晋孝武帝 太元二十一年丙中(自出生至二 十五岁止),萧统渊明传称他“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这一点更 可从他诗中窥见他的遭遇和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五柳先生传);“质性自然,非矫厉 所得”(归去来辞);“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与子俨等疏);“好读书,不求甚解” (五柳先生传)。(2)游宦时

5、期:自晋太元二十一年内中,至东晋义熙元年乙巳(自二十五岁至三十四岁 为止)。他的杂诗里说:“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在这十年期间,陶渊明曾出任四次,前 三次任幕僚即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最后一次是当县丞彭泽令,义熙元年八月就任, 十一月即自免归。(3)归隐时期:自东晋义熙元年乙巳,至宋元嘉四年丁卯(自三十四岁至五十六岁止),渊明自四十六岁以后,他家曾遭遇过火灾、风灾、水灾、虫灾。他身体也是逐渐衰弱,尤其元 嘉二年后的两三年中,可说是他一生中最困苦的一段日子。 贫困使他自然的质性,磨砺到炉火 纯青的境界,使他对于死神的迫近,毫不惧怕,处之泰然。他深知不久于人世,于是写了三首 挽歌诗,及

6、一篇自祭文,作为辞别人问的最后剖白。陶渊明现存于世的诗歌有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其中田园诗成就最高,他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并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他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 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之称。陶渊明的一生坎坷多变,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处世态度的恬淡、安闲、无争、任真。表面 上看,他的感情似乎淡淡的、平静的,其实他是一个具有浓烈感情的典型人物,也从而影响了 他的诗歌。陶渊明作为中国田园山水诗的开创者,他的诗歌平淡自然中露出雄奇、含蓄隽永、 意境深邃

7、,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国诗歌史中闪耀着不灭的光辉。 在诗歌意象的艺术创造 上,他更是别出心裁,使他自然率真的性格得到充分体现。在繁杂的意象中,鸟、菊、酒 最 能够表现其理想-现实-奋斗的生命痕迹,凸显其伟大、高尚的人格,展现其全部的生活和艺术 底蕴。他善于通过对外物的描述来寄托内在的情感与志趣,这类注入创作主体独特感情活动的物象就是文学表达中的意象。意象作为中国古典诗文中的一个词语, 最早始于易经,由老 子、庄子、易传等深化发挥,至魏晋南北朝可谓洋洋大观,“魏晋南北朝作为文艺学、美学的一个自觉的时代,是完成言不尽意向言有尽而意无穷转变的按点。”1。下面就通过对陶渊明诗歌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三个

8、意象,鸟,酒,菊进行分析,发掘出一个真实独特的 陶渊明。(一)鸟意象及其情感意蕴鸟是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它的象征内涵是经过长期积淀渐渐丰满起来的。 在诗经中就已存在着鸟这一意象。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鸟在这里是爱情的信号。, 楚辞中有“熠戈机而在上兮,用罗张而在下”。诗人不仅把鸟作为自己的心迹符号,还作为自身经历的象征。汉末古诗十九首.中“越鸟巢南枝 ”是游子思乡心态的体现,曹植归 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 则是他孤独难耐的反映。这些鸟意象在作品中忽隐忽现 ,或明或暗, 表现了作者的情感体验。然而,上述作品中鸟意象是零碎、散乱的,因此它只能成为这些作者的 心灵闪念。原始意象是“人

9、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有着在我们祖先的历史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和悲哀的残余 ”2。真正把这些“碎片 ”联结起来而达到物我合一的,当推陶 渊明。陶渊明诗作中的飞鸟被其赋予丰富的内含,包括高鸟、翔鸟、羁鸟、孤鸟等,这里仅就 陶诗中关于飞鸟的三个方面即飞鸟、 羁鸟、归鸟意象谈谈陶诗中飞鸟意象的特点。 这三种意象 大致表现出作者由积极入仕一一羁旅困顿一一回归自然的心路历程,射出作者坎坷而又多舛的苦旅人生。(一)、高鸟意象:翻阅陶渊明诗文集,我们很容易发现,在其早期作品中,有很多表现诗人志存高远的诗篇: 如“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猛志逸四海,骞翩思远翥”等。青少年时代,陶渊明积极进取,有佐君

10、立业、大济苍生之意;壮年时期,陶渊明积极入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振兴晋 室,兴利除弊,以自己的真诚和仁爱改造、澄清社会颓败的风气,以此来负一份作人的责任。因此在诗文创作中,常以飞鸟形象寄托其高远志向。最早出现飞鸟意象的是命子?其二:“凤隐于林,幽人在丘”,从中可看出陶渊明的青年时代是充满幻想和憧憬的。杂诗十二首其五:“猛志逸四海,骞翩思远翥”中则希望自己成为胸怀“猛志”而“远翥”的高鸟。读山海经中的“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大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则寄托诗人慷慨不平 的心情和意愿,暗含对刘裕篡权代晋这股历史逆流的抨击,表现出强烈的家国之情与反抗意识。 陶渊明本是满怀大济苍生的美好愿望出仕,

11、 但残酷的现实将他的梦想无情地击碎, 等到他领略 了官场的腐朽污浊,深知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后,流露出沉重的迁逝之感。因此在以后的一些 诗歌作品中发出“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的感叹,也流露出他对入仕生涯的悔意。但早期作品中的“高鸟”意象,更多侧重于抒发“鲸鹏展翅九万里”的1引自胡经之中国古典文艺学2引自苏克 译 汉译经典:心理学与文学 雄心壮志,表明诗人“思远翥”的高远志趣。(二)羁鸟意象陶渊明一生有过三次出仕又三次退隐的苦涩经历,最终悟出“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0)他看不惯腐败世风以及官场贪墨成风的混浊现象,因而在望见高大 上自由飞翔的鸟儿,深感自己为

12、形迹所拘所带来的不快,“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明显流露出对自己误入仕途的惭愧与后悔。”久在樊笼中” 则将自己误入官场比喻成飞鸟被樊笼所束缚,有渴望挣脱笼子的强烈欲望。“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在感土不遇赋中,他总算明白了一个道理:当权者是靠不住的,官场对于正直的 人来说无异于密网之于骇鱼,宏罗之于惊鸟。统治者的专制制度和奸佞之徒陷害忠良的险恶犹 如巨大的罗网,将正直的仕人围困其中,人格与心志将被扭曲,可他与所有仕人不同的是,决 不以牺牲自己的人格来顺应污秽的世道, 正如上文所述,陶渊明入仕,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 力兴利除弊,振兴晋室,以自己的真诚和仁爱改造、

13、澄清社会颓败的风气 ,以此来负一份作人 的责任,但几经周折,仍困顿于无奈的官场,没有找到施展“猛志”的机会,反而失去了原本 极为朴质珍贵的自由。诗人忍受着无可言表的抑郁和无奈,吟唱出“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 知还”(归去来辞),“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在饱受出仕与出仕这一矛 盾纷扰的纠缠后,终于发出“逃禄而归耕”的感慨。“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饮酒十七)仕途险恶,羁鸟在痛苦的求索中终于觉醒,只有归隐田园以保守自己高洁芳馨的气节才 是最明智的选择。“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杂诗四首其一)进一步表明诗人在出仕之 时极为复杂纠结的矛盾心理。可见,诗人在“羁鸟”形象中所蕴含的

14、寓意和感慨是极为深沉的。(三)归鸟意象“归鸟”在陶渊明的众多鸟意象里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逮钦立先生在读陶管见里就曾这样说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陶渊明有不少诗篇以归鸟的生活现象寓托他的生活心情。组诗饮酒的栖栖失群鸟篇,组诗咏贫士的万族各有托篇,尤其是他的归鸟四言诗,都证明了这个方面”。3在经历种种矛盾纠结的痛苦折磨后,陶渊明获得了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的解脱,感受到心身获得了从未体验过的惬意与释然。而“归鸟”正是此种情感的载体 陶渊明将自己对归鸟的思慕之情寄托在意志坚强、不怕困难的精卫鸟形象之中。读山海经中“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两句,以精卫为中心意象,将“微木” 与“沧

15、海”巧妙相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精卫不屈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 选取的意象新颖不俗,她正是陶渊明所崇 拜的偶像。“翼翼归鸟,晨去于林。远之八表,近憩云岑。 翼翼归鸟,载翔载飞。虽不怀游,见 林情依”。(归鸟)这首诗的中心意象是“归鸟”,其象喻意义极其丰富。这只疲惫的小鸟正是诗人人格的象征。“每句诗几乎都是诗人生活经历的再现,归鸟的一举一动都体现着诗人 的思想和性格;每一景物都有感情色彩。渊明的寄情归鸟,就是所谓: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 外,他的因归鸟的感发而欣喜于真意或者生意的获得,就是所谓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 然自足4这首诗通过寄兴归鸟,抒发了诗人孤高傲世、不愿与世俗小人同流合污的情怀,表达了其

16、对人生意义的独特理解。对归鸟的思慕之情,衬托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惆怅和悲愤,意境深 邃,发人深省。总之,在陶诗中,鸟与诗人物我相融,鸟随人移,成为诗人内心世界的反映,某种程度上 是诗人一生的象征。鸟意象涵盖了陶渊明的漫漫一生, 囊括了他的思想变化,显现了其不朽的 人格魅力,由此而言,陶渊明与鸟有着极大的渊源。(二)酒意象及其情感意蕴3引自逮钦立汉魏六朝文学论集4引自逮钦立汉魏六朝文学论集5引自袁行霖陶渊明研究中国历代文人中爱酒的不枚胜举 “但是在诗中集中写饮酒,以致形成一种文学的主题,应 当说还是自陶渊明始”。5酒是陶渊明诗歌中频繁出现的意象,不仅题为饮酒的有二十首,还有 如读山海经 之类的述仙之

17、作里有“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 (其五)的诗句,在杂诗之类的抒愤之作中有“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难再来, 一日难再晨”的及时行乐的思想,在拟挽歌辞中甚至亦有“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的 歌咏。陶渊明在洒文中寄托了自己的处事态度与人生观念。陶渊明爱酒不仅仅是受魏晋诗人饮洒之风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其具有刚烈的性格和对现实强烈不满。他的生活离不开酒,创作也与 洒 这个具有特定象喻意义的意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由此写出了一个真实、矛盾的自我,凸现 了一个真实、复杂的人生。(一)酒一一借情发慨之物在陶诗中,有众多的酒意象,洒在他的诗文中随着他生命的不同阶段里心志的变化有着各

18、自不同的特点。从少年时所作乞食中的“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里表现出来的意气风 发,到最终为自己写下的自祭文里的“摔兀穷庐,酣饮赋诗”中透露出的“识运知命”。酒作为不同时期不同的象征一直贯穿在诗人一生中的诗文里,也伴随着诗人这一生跌宕起伏数仕数隐的各个阶段,真实的展现出自己的心境和情感。在扇上画赞中,诗人写到“郑叟 不合,垂钓川湄,交酌林下,清言究微。”以酒述志幻化并赞赏古代隐士的高蹈风节,并力求 与其冥契,这种冥契正是表明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洒在诗中作为一种意象充分展露出诗人的喜 好。和郭主簿二首其一则是用“春秫作美酒,洒熟吾自斟”来突出表现自己心目中的田园 生活是一种悠闲、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

19、,在这里“酒”只是个借物来引发自己的感慨,他感慨 于田园生活的淳真多趣。那么诗人又为什么要发此感慨呢 ?陶渊明一度认为桓玄是可以助晋室 完成复兴大业的人物,也因此才仕于桓玄,但随后桓玄篡晋的企图逐渐被陶渊明看清, 晋安帝 元兴元年他借回赠给朋友郭主簿的这首诗, 表明出自己虽然还仕于桓玄,但已经知道是无法完 成建功立业的心志,于是诗人向往淳朴田园生活的隐性心志开始得以浮现,并有超越立业心志之势,自斟自饮的“酒”指代出归隐之适乐。而作于同年的酬丁柴桑则是以“放欢一遇, 既醉还休”的酣畅与情来表明与官场中这位友人相聚时的欢畅之情,欢畅之酒消除“心忧”,诗人借酒发慨表明出心中归隐与立业心志的矛盾争斗。

20、洒在此时承载了诗人纠结的心志,也展 现出此时真实的路变迁。在时运中诗人写到“清琴横床,浊洒半壶。黄唐莫逮,慨独在余。” 虽有“清琴”与“浊酒”相伴,诗人却仍旧独自感慨自己“黄唐莫逮”生不逢时,不能将满腹 才华与赤诚报效国家,实现自己“大济苍生”之志。当诗人决心已定,归于田园后,他还不忘关心国事,他用笔感思概叹,作于晋安帝义熙二年至 四年间的读山海经十三首就是借古人古事以抒心慨,其一以“欢言酌春酒”抒慨出自己初归田园的欢欣和闲适。此时的诗人刚归田不久,丝毫没有想到后期田园生活的艰辛和贫困, 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溢满全诗,在这里春天酿成的酒指代生机盎然的春天, 春天来了,大地一片 生机,自己开始了归田

21、的新生活,所有的一切都是那样美好,诗人由衷的抒咏出自己的兴奋。在其五中诗人更是借酒发慨“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隐喻自己所做出的人生选择,他真心所愿便是归隐田园,酒作为他喜爱事物更多的是用来寄寓心迹。(二)有道则仕,无道则隐一一展露心志之洒意象陶渊明自幼深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所以在他的心中既有儒家建功立业的思想, 也有 道家清净无为的淡泊思想,两种思想在他心中交替出现,随时局和环境不同而分别在不同时期 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有道则仕,无道则隐”是陶渊明在他一生中面对种种不同的境遇时自然 而然产生的心态。不过早期陶诗中的酒意象大多是用来表现诗人心中想要建功立业的渴望和志 向,陶诗中最早出现的

22、酒意象是写于“晋孝武帝太元八年的乞食”中的“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觞至辄倾杯”,正值少年的他雄心勃勃,在诗中引韩信的典故将其自比以表达出渴望被荐以实现自己从政之愿。他以意写乞转托出自己的心志,也说明了此诗写作之时正是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之时也即归隐之前。作于诗人 20岁时的咏荆轲里则以一句“猛气冲长 缨,饮饯易水上”来表达自己积极的报国之心和向往建立盖世之功的远大抱负。但即使是在他建功立业之心最盛的少年时代,我们也能从于一些诗文的字里行间看出他有意无意透露出的想 要于“大济天下”之后便功成身退去享受归隐生活的浪漫理想。这应该是他心目中这一生最完 美的状态,是他最高的向往和追求。同样作于 20

23、岁那年的咏二疏便非常明确地表明了诗人想要于建功立业之后归隐的强烈愿望。诗里写到“二疏”成就大业之后便“高 啸还旧居,长揖储君傅”辞官归里描绘出当时“饯送倾皇朝,华轩盈道路”的荣耀和辉煌。“饯 送”的酒代表的是满朝官员对“二疏”功遂自去的尊重和景仰:而其后“厌厌闾里欢,所营非 近务;促席延故老,挥觞道平素。”里“挥觞”的酒则是“二疏”大志得遂之后安心享受平淡 快乐生活的象征。可以看出此时的诗人心中向往的是功成身退,建功立业虽然还是诗人的首选, 但诗人最想的还是功成身退后安乐生活。而止酒里的“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暮止不 安寝,晨止不能起。日日欲止之,营卫止不理。”中的“酒”则代表其入世从政及忧

24、国忧民之 心,诗人以洒喻忧,通过止与不止的矛盾斗争表现出自己对现实社会的忧心, 同时也借酒托迹 喻出自己仕与不仕的矛盾苦闷心情。其在自五柳先生传中诗人更是自说性嗜酒而且每次都要饮醉,同时诗中还展现出“当下有道则仕,大 下无道则隐的信条”,蜡日是诗人在岁暮祭神后自饮酣醉时所写的,似乎是觉得五柳先生 传尚未将自己的心志表露得淋漓尽致,故以“梅”和“柳”,以“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 再次表现了自己进可入仕退可”衔觞赋诗,以乐其志”的志愿。酒作为一种载体,展现出缠绕 在诗人心头的苦闷心迹即在“仕”与“隐”之间何去何从的傍徨与徘徊。可见酒做为诗人意象 的表征.在归隐前承载了诗人太多的矛盾挣扎,也将诗人

25、的心路变迁及“当天下有道则仕,大 下无道则隐” 6的心态展现无遗。(三)、把酒难言欢一一归隐田园之洒意象诗人在归去来兮辞中终于摆脱了长久以来萦绕在心中仕与隐的矛盾纠结,正 式宣告与官场告别开始自己归田的新生活。 但即便到了此时不能“学而优则仕”仍然是诗人心 中永远挥之不去的痛楚,这种痛楚伴随了诗人一生。陶渊明归隐嗜酒,但依然不能象盛唐诗人 那样把酒尽欢。这一方面是因为动荡的时局,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陶渊明的心中依然受到儒家 思想的影响,身逢乱世的诗人想借酒逃避社会现实,但依然因为心中有着挥之不的社会责任, 因此言洒而无醉,酒醉而心忧。诗人的忧愁正和他心中建功立业的理想难以在实中实现、人格理想难得

26、在现实中保全有关。在他的饮酒里有好几首都可以看作是对这方面的真实书写。 如第二十首:“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风鸟虽不至,礼乐暂得 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如何绝 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 恕醉人”,对儒家社会理想的向往,对暴秦焚书坑儒的指斥以及对自己儒士形象的维护,都可 以看出作为隐者的陶渊明,心中依然有对太平盛世的渴望和对乱世的不堪, 现实世界与心中理 想不相符合,然而自己却又无能为力,无奈中以酒来消解忧愁。酒为解忧物又何能尽言欢!陶渊明虽然归隐了,但他对政

27、治还是极为关心的。述酒一篇从晋室盛衰,逆篡世纷不断到晋终于灭亡,表达了他对篡逆者的愤怒,一个田园隐土表现出真实的一面一一对国家政治的关心, 却也只能“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让我们领略到藏在“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诗 人平静表面下那颗不曾平静的心。归隐后的陶渊明诗中的洒在此时表现的仍然是他念念不忘对 时局的忧心和对国家人民的关注。停云中“静寄东轩,春醒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的“独抚”和“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从”的“闲饮”都表现出诗人对时局 动荡不安,民不聊生而产生的“愿言不获,抱恨如何”的忧国忧民之心。“试酌百情远,重觞6引自魏正申陶渊明集注译忽忘天连雨独饮里的“试

28、酌”和“重觞”也都表明了诗人想要借饮酒来忘却自己对当前 形势忧心忡忡的焦虑之情,也让我们因此了解了诗人身隐心却未归隐的真实心境。 酒承载了诗 人的感伤,承载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遗憾。面对现实他无力改变又无以解脱唯有“饮酒”自我 麻醉。“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饮酒序)、 “忽与一樽酒,日夕相欢持”,“不觉知有我”。但这种解脱方法实在是一种无奈之举,诗人喝 的是苦闷之洒,他才华横溢,但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上却无法有所作为。从他饮酒一诗中可 看出他对现实的不满,“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怒罪人”,蕴蓄着多少难 言的苦闷啊。诗人饮酒背后是寂寞,诗

29、人心里充满了忧患之感。他在求得暂时解脱的同时,心 中却承载了更多的痛苦。所以他的终日饮酒,实在是一件最不得已的事情,这样的“酒”又怎 能尽欢!如果说归隐前“酒”只是承载了诗人的心境,抒发了感伤情怀的话,归隐后“酒”则 代表了诗人那颗痛苦寂寞的心灵,正如杜甫可惜诗云:“宽心应是酒,遗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陶渊明与酒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他借酒抒发“有道则仕,无道则隐” 的情怀,借酒吟出对尔虞我诈官场的厌恶,“陶渊明不满黑暗的现实,很早就追求理想的社会。 但由于生活经历的限制,他还只能从传说中的古代寻求理想社会的图案”。吟出对桃花源一般生活的向往“在桃花源中,人们过着富裕、安乐的生活,

30、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 美池桑竹之属:??显而易见,作者着力勾画了一个与当时封建社会相对立, 并超越了现实的理 想世界”。8更吟出对于无法建功立业造福万民的忧愁伤感,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其甘愿在酒精的 醺醉中追求人生的静寂落寞,尝尽人间的甘苦百味,探寻人生真谛的那种执着。正是这种高雅 脱俗的情操,构筑了中国文人纯静的精神家园, 为后世称颂不绝,也成为后世那些隐逸文人所 效仿的对象。(四)菊意象与其情感意象秋菊,在我国文学史上历来是诗人笔下一个惯用的意象。屈原在离骚中写到: “朝饮 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作者把秋菊与木兰相提并论,赋予它美好的意韵。司马迁 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这样称

31、颂屈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以圣洁芳香之物作喻,表达司马迁对其高洁傲岸人生节操的仰慕, 对其矢至不渝地追求美好境 界精神的赞美。 自周敦颐爱莲说中“晋陶渊明独爱菊”以来,菊成为了陶渊明隐逸品格 的一种独特表征。如果说陶渊明诗歌中的“酒”是为了化解社会理想不得实现的忧愁,是为了 填平人格建构中所遗弃的部分的遗憾,那么菊更多的表明了他的个人人格理想的状态,代表了 不同以往性格构建中的新的性情。(一)以秋菊象征其俊逸高洁的隐土形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二十首其五,是一句流芳千古,妇孺皆知的绝妙好辞。 采菊的闲适意境中,一位超然脱俗、卓尔不凡的隐者形象挺立于天地之间

32、,洒脱飘逸,如在眼 前。通过爱菊、咏菊,寄托了诗人高洁傲岸的情致,菊花也几乎成了陶渊明的化身,这也是使 他能够独立于虚伪、污浊社会之外的重要原因之一。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在咏菊诗中说:“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由于陶渊明的人格已与菊花的品性融合到了一起 ,所以 “千古高风说到今”的已经不仅仅是菊花,更是飘逸俊洁、傲世离俗的陶渊明形象的真实写照。在此我们很自然会想到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东篱把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便化用了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的“暗香”即菊花的幽香,表面写菊花的香气,实则是菊 花品质也即陶渊明品格对人精神的熏陶, 含蓄地表达对他的仰慕之情。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

33、这 天,还有饮酒赏菊的习俗。唐代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就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之句。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极富生活情趣,这也从另一侧面昭示陶渊明俊洁飘逸之隐士对后 世产生的深远影响。7弓I自熊依洪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大观8引自王连升简明中国通史(二)以菊花傲霜斗雪卓尔不群的品质展现其高风亮节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和郭主薄二首。诗作前两句是 对松菊外在美的描写:菊花盛开,芳香流溢,树林为之增辉 ,.后两句是对松菊内在美的揭 示:它们坚贞秀美的姿态,实是霜天中的英杰。在高洁而光耀的秋景中寄托了一种卓绝之气, 借歌咏松菊精神表达了自己芳洁贞秀的品格与节操。如其菊中说:“

34、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以菊寓人,菊如我心,不以世事为念,不以俗务为累, 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傲然独立,既是在说菊花,又是在表明心迹:我要保持菊花 般凌霜傲雪、高风亮节的情操;要不随流俗,保持真我。菊花何以成为体现诗人品格的物象呢? 这还得从菊花本身的品性加以分析。菊是四季花事中开得晚的一种,其时群芳殒损,万木凋零,诗人元稹曾在诗作菊花中对它有过这样的评价“此花开尽更无花”,猎猎秋风中,万物萧苏,只有菊花在瑟瑟寒风中凌霜盛开、傲然怒放 ,为冷寂荒芜的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这无疑 成就了它孤标傲世、高洁劲节的君子形象。而陶渊明愤世嫉俗,洁身自好,不愿与黑暗官场同

35、 流合污,修养心性,追求任真自得的超越境界正与菊花的卓然特立完美地叠合在一起,陶渊明成了人格化的菊花,菊花也成了陶渊明安贫守道、高洁傲岸品德的象征,两者合而为一,难分伯仲。 萧统陶渊明集序中有言:其文章“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 ,更是对陶渊明洁身自 好、傲然桀立人格的高度评价。(三) 表达对至真至善之美境界的追求饮酒其五写到:“秋菊有佳色,泡露掇其英。泛此无忧物,远我遗世情。”从中可以看 出作者对混浊世风的鄙夷,表明自已远离尘俗,对以秋菊为代表的美好境界追求的强烈愿望。九日闲居的诗序中有叙:“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 怀于言。”九华,重九之花,即菊花。 陶渊

36、明爱菊,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不单看到菊花的药 用价值,还注意到了菊花的审美价值,赋予其人格意义。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归去来 兮辞),作者在弃官归田之后,看到自己酷爱的秋菊依然长势喜人,格外欣慰。这里的秋菊便 是象征了美好的生活。唐代诗评家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倡导的“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典雅风格,在陶诗中找到最好的印证。 陶诗就像菊花一样清新淡雅;他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也像秋菊般 傲然;他的人生道路,也像菊花一样坦然深情。龚自珍可谓是陶渊明的知音,他在己亥杂诗 写道:“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将阳松菊高。”这里作者也以松菊为喻,对陶渊明人品、诗品作 出了高度评价。菊是体现陶渊明最理想的个人人

37、格的意象。 陶诗中写菊的诗句虽只有六处之少, 但依然不妨菊 成为陶渊明最独特的最深刻的意象之一。 陶渊明五次出仕,五次退隐,为保全本性而终归耕于 田园,他愤世嫉俗,憎恶黑暗官场,不愿与之同流合污,他洁身自好,修身养性,追求一种仁 真自然的境界,菊花的高风亮节已与陶渊明的高贵品德合二为一。也正是由于陶渊明的爱好和赞美,菊花才有了固定的象征意义,在后人心目中几乎成了陶渊明的化身。9结语“诗言志”作为一种文学观念最早起于先秦,诗所言之“志”带有很强的情感成分。汉人说“发乎情,止乎礼仪”,虽然有“止”的要求,但并未否:“抒情是诗歌创作的特质” 10诗人通 过诗歌表达内心的情和志,诗经就是情感的产物。屈

38、原说“发愤而抒情”。更将其“情”和“志”很好的合为一体。汉魏以后的诗人更加注重个体的情感,大声倡言以“诗言情”,进一步推动了抒情诗的艺术发展,意象也就成为这一时期诗人抒发自身情感时常常借用的艺术手 段。 9引自袁行霖陶渊明研究10引自李文庆论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特质 7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思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就是要达到借物抒情的目的。刘勰在其著名文论文心雕龙.物色谈到意象的内在联系时写 道:“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说的是一年四季景物具有不同的形貌, 感情由于景物而改变,文辞由于感情而产生。又说“写气图貌,既随物以窿转,属采附声,亦 与心而徘徊”,说的是描绘天气和事物形状,既要跟着景物而曲折回旋,运用辞藻和摹状声音, 又要联系着自己的心情来斟酌。在神思篇中则进一步强调了意象的重要性。“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谋篇之大端”。说的是有独特见解的工匠,凭着意象来进行创作,这是驾驭文思的首要方法,安排篇章的重要开端。然后通俗地说明意象的内含:所以神 思称“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神用象通之象,是情貌结合、情景交融的象,所以称为 意象,这是构思中的意象,所以要根据它来运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