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理野外实习报告(通用17篇)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通用17篇)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篇1 作为一名地理科学专业的本科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学校的要求,我在暑期进行了两周实习。通过实习,初步了解了授课的基本流程,信任这次实习为我大三的专业课程学习会有一定的帮助,也为今后工作积累一点的阅历。现在,对这十来天的实习生活做一个大体的回顾。 一、备课 备课是一项艰难复杂的工程。备课时不仅要对说叙述的内容熟悉把握,而且要有主有次、重点突出。这样才能在有限的上课时间里,完成自己的授课任务,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所学知识。由于地理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和其它学科有很亲密的联系。
2、备课时不仅要留意对本学科知识的娴熟把握,还要留意其它学科的融会贯穿。考虑到地理知识的理论性强,学生很难领会。我特地增加了一些图片模型,是地理知识形象化、详细化,使学生们便于接受。如讲到褶皱地貌时,由于我们地处平原,学生大多没观察过褶皱地形。假如在课堂上展现褶皱模型和做书本挤压成褶皱的实验,就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褶皱地貌及褶皱地貌的形成原因。如在讲解民风民俗时,适当地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图片视频,当地的标志性建筑,节日活动时的视频录像等等,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对当地的民风民俗一目了然。 二、教学仪器的应用 随着教学设备的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在学校教学中越来越普及。在教学过程中,应充
3、分应用新技术。由于本人电脑知识的缺乏和操作不娴熟,为了不在课堂上出差,这回我可把电脑知识恶补了一回。对地理模型的选用,也要留意大小,既要让全班同学都看得见、看得清,还要便利易拿,不给教学活动造成麻烦。在展现完后,要放到学生们看不见的地方,不要影响学生的留意力。在照片的选择上要留意它的数量,太多,容易分散学生的留意力,使学生只留意图片,而不重视所讲内容,本末倒置。太少了容易忽视一些代表性的事物,学生不能更好地熟悉当地人文现象,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 三、授课 站在讲台上和坐在下面感觉就是不一样。课堂授课使一项组织性的工作。在课堂上要适当地分配时间,对讲解内容有轻有重,既要面面俱到又要突出重点。不失
4、适宜地展现一下教学模型、图片、视频等,不仅能缓解一下课堂的紧张气氛,还能增强同学们的学习爱好,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留意事项: 板书,虽然多媒体技术普及,但一手漂亮的板书还是不行缺少的。板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弥补多媒体一闪而过的缺憾 课堂纪律,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授课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上课时要留意那些开小差的学生,适时地提问他们一些问题,使他们的思绪回到教学能容上来。但留意不要太难,学生回答不上来,会打击他的自尊心,不利于他们对后来课程的听讲。对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则要“严加看管”。 四、学习总结 总结是对以前所学能容的重现与再熟悉。总结做得好,既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应用,还有利于对
5、后续知识的学习把握。老师在带领学生做学习总结时,还要引导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拓展和与其它学科的联系,要把知识学活、用活,应用到实践中去。 五、实践体会 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书到用时方恨少”,对于地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虽然把握了一定学科知识,但是面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和无限的想象力,也会感到迷惑不解,力不从心。因此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为将来走向教学岗位后,能更好地和学生沟通。 多参加实践活动。理论不等于实践,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是课本知识所不能预料的。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篇2 杭州是中国著名的
6、风景旅游城市,每年吸引两千多万中外游客。杭州以其美丽的西湖山水著称于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元朝时曾被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钱塘江下游北岸,是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的终端。杭州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已有2220_年的悠久历史,古称钱塘、临安,吴越、南宋先后建都于此,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国际风景旅游城。杭州尤以西湖秀丽迷人的自然风光有名于世。美丽的西湖三面环山,一面濒城,两堤卧波,三岛浮水,风景秀丽,四季异色,古迹珠连,名人荟萃,历代诗人吟咏不绝。 杭州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文物、古迹众多
7、,古代庭、园、楼、阁、塔、寺、泉、壑、石窟、摩崖碑刻遍布,众多景点或诡异神奇、内蕴深沉,或珠帘玉带、烟柳画桥,或万千姿态、蔚然奇观,或山清水秀、风情万般。全市现有60多个对外开放景点和40多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灵隐寺、雷锋塔、飞来峰、西湖十景、龙井、虎跑、六合塔等最为著名。 根据地理科学(20_级)专业教学计划,我班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杭州自然地理野外实习。 (一)实习任务: 1、学会正确娴熟地使用地质罗盘仪和地质图 2、学会识别层理和节理,以及判定岩性 3、观察当地的常绿阔叶林及其相关的特征 4、观察河流阶地和河流的侵蚀状况 5、测量并分析岩层的产状,了解西湖及杭州地貌形成演化过程。 (二)实
8、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1)使学生在熟悉当地的地质、地貌、土壤和植物等自然地理环境系统组成成份特征的过程中,将课堂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相互应证,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有关专业理论的理解(2)使学生在对当地的自然地理现象形成和进展变化规律以及生产实践意义的熟悉、把握和探究中,提高自身对事物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初步把握一些野外自然地理讨论的工作方法,为今后组织中学生地理课外活动或参加地理调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三)实习路线: 7月8日:浙江大学之江分校白塔山下 7月9日:吴山-云居山-万松龄-凤凰山-将台山-玉皇山-紫来洞 7月10日:杭州花圃紫云洞宝
9、石山宝石山顶宝石流霞摇摆石保俶塔。 7月11日:龙井-棋盘山-天马山-法净寺-飞来峰-北高峰-老东岳 7月12日:青龙山-石屋洞-水乐洞-烟霞洞 (四)实习时间:7月8日-7月12日 一、地质与地貌部分 杭州地区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准地台钱塘台褶皱带,中元古代以后,地层发育齐全,岩浆作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好,近期由于现代构造运动趋向缓和,地震活动显得微弱,地层稳定,区内地层出露和岩石组成比较齐全,地质构造复杂而地貌类型多样,有火山熔岩地貌,构造地貌,岩溶地貌,假岩溶地貌,流水地貌和重力地貌等,地表起伏变化大,山、丘、岗、沟和平原组合。杭州地区地层以吴山、龙坞、钱江、古荡为东、西、南、北之
10、界线,可见下述由老到新的地层: 1、奥陶系(o)仅见上统,分布在区西南一隅 上统上段文昌组:厚322米以上。下部为黄绿、灰褐色中厚、厚层岩屑粉砂岩、细砂岩及砂质泥岩交互而成的类复理式韵律层。上部为褐灰色中厚层岩屑细砂岩,夹薄层泥岩、粉砂岩。 2、志留系(s)出露较齐全,由西部向西南部呈弧形分布 1)中统康山群:厚423471米。下段灰黄色中厚层中、细砂岩,夹粉砂质泥岩薄层及条带。中段灰黄、灰绿色中厚、薄层泥岩,夹粉砂质泥岩、粉砂岩上段灰黄色中厚、厚层岩屑中细砂岩,夹泥岩、粉砂岩薄层。与下伏大白地组整合接触。分布在老东岳、龙坞驹和九溪口等地。 2)下统上段大白地组:为灰、灰黑色石英细砂岩和黄绿色
11、泥岩、紫红色粉砂岩互层,有少腿贝、斜视虫等化石产出,厚度759842米,在太清里沟两边均有出露。 3)下统下段安吉组:厚303米。下部为灰黄、黄绿色泥岩,夹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产腕足、三叶虫、腹足类化石。上部为灰褐色、黄绿色中厚层粉细砂岩,夹裔层泥岩。与下伏文昌组整合接触。在太清里沟西边出露。 3.泥盆系(D) 1)上统下段西湖组:厚约286米。下部为浅灰、灰白色中厚层石英含砾粗、中砂岩、细中砂岩,具大型斜层理及楔状层理,常见冲刷面。中部为灰白、白色厚、中厚层石英砂砾岩、粗砂岩、粗中砂岩,粒度粗并多具粒序韵律结构具水平大型低角度斜交层理。上部为浅灰色中厚、薄层中细砂岩,常夹粉细砂岩及粉砂质
12、泥岩薄层,多具缓波状层理,向上粒度变细、夹层增多。假整合于唐家坞组之上。在白塔山、天马山-中天竺等地广泛分布。 2)上统唐家坞组:厚约667米,下段为青灰、灰绿、灰紫色石英长石细砂岩、粉砂岩,下部具水平、微斜及波状层理,可见流水波痕,上部层理不发育为一厚层块状层,剖面常具下细上粗的逆粒序韵律结构。中段底部具冲刷面,为灰、灰绿色长石、石英中、细砂岩,岩性单一,层理不明显,有时具低角度交叉层理。上段为紫色厚层岩屑石英细中砂岩,向上石英含量增多,粒度变粗并含少量砾石,上部具板状交叉层理、流水波浪,并可见冲剧面。该群地层出露在北高峰、天竺山、九溪和六和塔等地。 4.石炭系:(c) 1)上统船山组:为灰
13、色含“船山球”生物碎屑灰岩,含燧石结合和燧石条带的灰岩,缝合线较发育,产假希瓦格蜓化石,厚度143米,分布在飞来峰、翁家山、九曜山等地。 2)黄龙组:为灰白、灰、浅肉红色厚层块状结晶灰岩,含粉红色方解石细脉,底部为硅质岩,产小纺锥蜓,大齿珊瑚等化石,后185米,分布在玉皇山坡麓、四眼井,水乐洞、龙井等地。 3)叶家塘组:在龙井有舒克贝、圆突贝等化石,厚度为75110米,主要分布在蛇形山、青龙山、杨梅岭等地。 4)珠藏坞组:厚160180米。下部为紫红色、灰黄色薄层泥岩、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夹浅灰色中厚、厚层石英细、中砂岩及含砾粗砂岩,富含白云母片。上部为灰白色中厚、厚层石英细、中砂岩及含砾
14、粗砂岩,富含白云母片,偶夹紫红色薄层泥岩、泥质粉砂岩。本组以砂岩富含白云母片,分选磨圆较差有别于西湖组,砂岩向上增多并粒度变粗。与下伏西湖组整合接触。零星分布在中天竺、龙井、四眼井和白塔岭等地。 5.二叠系:(p)实习区仅见下统出露 1)丁家山组:为黑色硅质岩、泥质灰岩、砂质页岩和磷质页岩,含磷结核和铜矿晶体,产腹菊石,菲莉普三叶虫和海绵骨针等化石,厚度大于150米,分布与丁家山、三台山东麓、将台山有零星。 2)茅口组:总体上以含生物灰岩为主,产类标志属化石,分布于南高峰、将台山、凤凰山、城隍山等地。 3)栖霞组:为灰黑色中至厚层含燧石团块生物碎屑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夹黑色页岩、粉砂岩、泥岩或硅
15、质岩,产米斯蜓、四射珊瑚和三叶虫等化石,厚度245米。 6.侏罗系:(J) 上统第一段:分布在宝石山、葛岭、白沙山、孤山等地,根据火山喷发间断及岩性特征,可分为三个亚段。 7.白垩系:(k) 下统朝川组:沿钱江零星分布于六和塔、梵村、珊瑚沙等地,岩性为紫红色凝灰质砂岩、粉砂岩、泥岩,局部地段为凝灰质砾岩,厚度34米,与上覆、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关系。 8.第四系:(Q)分布广泛,成因类型复杂。 水乐洞为“烟霞三洞”之一,洞中不但奇石嶙峋,更以水景有名。此洞全长约60米,有两处入口,中以天然巨岩相隔。左面入口有方形泉池,跨过池上石梁入内,空间豁然开朗,状若矮屋,为两入口交汇处。 二、土壤地理部分
16、杭州地区地形隶属于我国东南沿海丘陵的以部分,丘陵高度一般载200-300米,最高峰天竺山412.5米,地势由西向东逐级下降,直至沉没于西湖水体,然后于东部大平原相蝉联。目前已处露的地层有:泥盆纪的西湖组砂岩,岩性坚硬,构成杭州西部外围群山中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的黄龙灰岩、船山灰岩荷栖霞汇演,“喀斯特”现象比较发育,构成杭州西部内围山丘早二叠世纪的丁家山页岩,岩性较软易蚀,处于杭州复向斜轴部,形成西湖西伴丁家山低丘晚侏罗世的火山碎屑岩,构成横亘西湖北岸的长丘,此外尚有面积颇广的第四纪红土砾石层和近代冲击、湖积层。上述这些不同时代和不同性质的母岩,在长期的风化、淋溶及其产物的搬运和积累过程中,形成了
17、多种多样的成土母质。一般可分为残积物、坡积物、洪积冲积物和湖积物等积类。 土壤分布受地表环境的制约,不同环境中,土壤分布具有不同的类型组合特点。 一、山区土壤 杭州市山地面积较大,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土壤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53.5%。山地土壤的分布规律较明显,一般形成以红壤为基带,以红壤、黄壤为主体的土壤垂直带谱。其中,红壤土类分布在海拔650700米以下,黄壤土类分布在红壤土类之上。当山体植被保存较好时,此界线高度下移当植被状况较差时,界线高度上推。在山体中、下部的红壤带中,主要出现的是黄红壤亚类,黄红壤下面是红壤亚类,红壤亚类的面积很小。两者界线一般在海拔150米左右,但变异较大。由于山
18、体中、下部人为活动影响强烈,植被破坏及土壤侵蚀较严重,土壤分布较为复杂。坡度较平缓处常有耕地(包括水田和旱地)出现,土壤性质受到耕作影响而坡度陡峭处,则常有粗骨土出现,有的地方甚至出现较大范围的基岩暴露现象。此外,山体下部海拔相对较低处,母岩出露类型较多,常出现有石灰(岩)土和紫色土等在山体中上部,母质变化及人为活动影响较小,土壤分布规律清晰。局部海拔千米以上的山顶夷平面上,则因湿度大、坡度缓、排水不畅和植被繁茂等原因,分布有小面积的山地草甸土。 二、低丘缓坡区土壤 杭州市低丘缓坡区面积约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该区土壤分布规律不明显,土壤类型繁多,受人为因素影响强烈,多形成以红壤土类和水
19、稻土土类为主的不同形式的自然土壤耕作土壤组合。在第四纪红土低丘缓坡区,自高而低,在岗背、坡麓和岙垄处,可相应依次出现有黄筋泥、黄筋泥田、老黄筋泥田等在紫色砂岩分布区,常出现有紫砂土、紫泥土、紫泥砂田组合在石灰岩分布区,一般也出现有油黄泥或油红泥与黄油泥田的组合形式在凝灰岩、流纹岩等分布区,主要土壤有黄泥砂土、黄泥土、黄泥田、黄泥砂田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随着母岩类型、地形坡度和人为利用等的变化,土壤呈复区组合形式分布。 三、河谷平原区土壤 该地貌类型区土壤的出现和分布主要由河流沉积条件决定,土壤质地变化规律明显。河谷地区自然土壤多为沉积层理发育的潮土,多数已辟为水田,土壤组合类型以潮土、水稻土为
20、主。自河床两边向谷地两侧,依次出现有卵石清水砂、清水砂、砂田、培泥砂田、培泥田、半砂田、泥质田、泥筋田等。各类型土壤分布与河流平行,呈条带状。河流从上游至下游,由于水动力条件的转变,沉积物类型、质地等均不相同,土壤类型和组合特点也不一样。上游因山高坡陡,谷狭水急,洪积作用占绝对优势,出现的土种简洁,且界线分明中游因坡降趋缓,谷地趋宽,水流分选性增强,河漫滩开头发育等,土种不断增多,土界逐渐过渡下游则因水流进一步减缓,河漫滩发育成河谷冲积平原,沉积物深厚,质地匀细,往往出现大面积泥质田,而畈心常因地势低洼,土壤内排水不良等原因,出现有小面积的烂泥田等潜育水稻土种类。 四、杭州市区土壤 杭州市区有
21、红壤、潮土和水稻土3个土类。 红壤。市区红壤面积1万余公顷。其中红壤亚类面积占10%弱,主要分布在留下、龙坞、转塘等乡(镇)黄红壤亚类面积约占80%,主要分布在西湖、龙坞、转塘、周浦等乡(镇)红壤性土亚类占10%强,主要分布在西湖、周浦、四季青等乡。 潮土。潮土是重要的旱作土壤。龙坞、西湖等乡河谷的老冲积物上发育有泥砂土祥符、古荡等水网平原乡(镇)的塘、田、河边的高墩地上发育有堆叠土笕桥、彭埠、四季青等地处高亢平原向水网平原过渡带的乡(镇)则广泛分布着粉泥土和淡涂泥。其中,经长期定向培育而成的乌松土和乌潮土适宜蔬菜生产,被称为“老菜园土”,已成为杭城的蔬菜基地。 水稻土。市区共有水稻土1.1万
22、余公顷。西湖区水稻土面积占60%强,拱墅区近30%,江干区占10%。水稻土中以渗育水稻土亚类为主,占60%强潜育水稻土亚类最少,不足20公顷。在水稻土的土属中,以小粉田面积最大,达2700余公顷,主要分布在西湖、祥符、古荡、留下、康桥、上塘、半山、石桥等乡(镇)其它面积超过1000公顷的土属有粉泥田、培泥砂田、淡涂泥田等。 三、植物地理部分 杭州市处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其东半部属钱塘江下游、太湖平原植被片,西半部属天目山、古田山丘陵山地植被片。植物区系的温带、亚热带东亚区系成分的特征显著。植被垂直分布是: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为常绿阔叶次生林,但多数丘陵为马尾松林,毛竹林,人工杉木林,
23、茶、桑、果园海拔5001000米的低山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海拔1000米以上中山多落叶阔叶树。 全市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由于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原生常绿阔叶林的分布面积越来越小,现存的次生常绿阔叶林也仅分布在一些交通不便、坡度陡峻的地段,而针叶林分布却很广,约占丘陵山地面积的8085%。详细主要植被类型有:1以马尾松、山木为主,伴有石枥、木荷常绿阔叶树种的针阔混交林主要分布于梅家坞、五云山、北高峰,而由马尾松、白枥、朴树、化香、梧桐构成的落叶阔叶树种的针阔混交林则多分布于凤凰山、宝石山等地2以马尾松林为主的亚热带针叶林,多分布于天竺山、北高峰、万松岭、虎跑山、葛岭等地3以苦槠林、
24、木荷林、青冈林、米槠林、杜英林为主成片分布的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别分布于棋盘山、黄龙洞、五云山、玉皇山等地4以化香、黄连木、麻栎林为主的落叶阔叶林多分布于九曜山、玉皇山、南高峰、龙井寺、飞来峰的灰岩山坡5竹林分布普遍,以云栖、韬光、黄龙洞、法相寺、大青岭最为茂密。6以青栲、紫楠、大叶锥栗和青冈、苦槠、麻栎、白枥等为主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主要分布于灵隐、烟霞洞、法相寺等景点保护区 四、人文地理部分 杭州历史悠久,早在4700多年前就产生了良渚文化,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定都于此,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杭州文化积淀深厚,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和明清文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进展系列。西湖的一
25、草一木、一屋一椽,无不带着历史的印记。 西湖边的名人遗踪:杭州文风鼎盛,名人辈出,而渊源深厚的江南文明也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历代的帝王将相、逸士高人。他们不但在杭州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也为西湖的风景凭添几分历史的凝重。 “杭州”的来历:相传大禹到会稽(今绍兴)赴诸侯大会,在此“舍杭(杭,方舟)登陆”,因称“禹杭”,后来演化成“余杭”,隋代开头正式出现“杭州”这个地名。杭州又名钱塘。相传古代海潮侵袭,有当地豪门募钱筑堤,名“钱唐”,唐代为了避国讳改为“钱塘”。 杭州的景点与文化:杭州作为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有着许多著名的景点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尤以灵隐寺、六和塔、飞来峰、岳王庙、西泠
26、印社、龙井、虎跑泉、西湖十景等最为著名。而在文化方面,在当地人民的努力下,杭州间续建成了代表中华文化的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良渚文化博物馆、南宋官窑博物馆、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张小泉剪刀博物馆等,使文化内涵更为丰盈。杭州还将重点保护、建设好一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区,如良渚文化遗址分布区、五代吴越文化保护区、南宋皇城遗址保护区、孤山清行宫保护区、鼓楼明末清初民居保护区等,继续兴建一批历史名人纪念馆和专题博物馆,使杭州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同时,仍保留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之风貌。 第五部分:小结及评语 个人实习小结 20_年7月7日_地理科学班学生在陈老师、徐老师的带领下,利用一周的时间
27、顺利完成了杭州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任务。 通过这次野外的实习与实践,加深了我对课本中理论知识的巩固,以及加强了我的动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本次杭州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共7天,这7天里我们去过许多地质地貌明显的地方,比如杭州凤凰山、北高峰、南高峰等还考察了杭州地区的人文景观,圆满地完成了这次杭州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考察的任务。 这次野外实习活动中我们的指导老师陈永林,徐祥明两位老师给了我们莫大的支持和帮助,在此感谢二位老师。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篇3 一.实习目的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把握基本的野外调查工作方法和一些简洁的技能。 2、通过野外实习,了解调查地区气候、地貌、母质等成土因素的
28、特点及其和土壤发生的关系。 3、通过对土壤的观察和采集,把握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发生演化和分布规律,学会土壤剖面点的选择和修整、土壤剖面层次划分,形态描述和记录。 4、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和变化的影响。 二.实习地区自然概况简介 地点:浙江省杭州地区 时间:_年8月27日_年9月2日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杭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16、东经12012。杭州西北部和西南部系浙西中山丘陵区东北部和东南部属浙北平原,河网密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的一部分。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平原占26.4%,江、河
29、、湖、荡、水库占8%。 杭州地区处于中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潮湿气候区。四季分明,温和潮湿,光照充足,雨量充足。年平均气温16.2,夏季平均气温28.6,冬季平均气温3.8。无霜期230-260天。年平均降雨量143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6%。 杭州地区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准地台钱塘台褶带,中元古代以后,地层发育齐全,岩浆作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较好。近期由于现代构造运动趋向缓和,地震活动显得微弱,地壳相当稳定。区内地层出露和岩石种类组成较齐全,地质构造复杂而地貌类型多样,有火山熔岩地貌、构造地貌、岩溶地貌、流水地貌等等,地表起伏变化大,山、丘、岗、沟和平原组合,更添人类文化(
30、特殊是杭州城市文化)因素影响之叠加。由于以上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作用,使杭州市域土壤、植被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上述各内在因素(包括岩石、构造、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和人类文化等)及其彼此间的共同作用,铸就了杭州地域综合体系统(包括杭州自然地理综合体系统) 三.实习时间、地点和任务 实习时间 实习地点 实习任务 _年8月28日 大奇山 熟悉森林土壤,水稻土壤等主要土壤类型,观察其分层情况,学会土壤剖面的描述、选择和整修,土壤标本的采集,分析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_年8月29日 玉皇山 _年9月1日 新沙岛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篇4 为期一周的北京人文地理野外综合实习结束了。 这
31、是我第二次去北京, 但是, 与第一次旅游相比,本次带有旅游性质的实习让我对很多景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于城市面貌、城市规划、城市进展历史等专业问题也有了进一步的详细熟悉,对我来说,本次实习可以说是获益匪浅。现在,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下 自己北京实习的收获。 一、现代城市建筑与古代建筑格局的破坏 在北京待了一周的时间, 在各个景点中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地方是什刹海地区 和颐和园公园。我的很多同学与我有同样的感受,为什么会这样?由于什刹海地区和颐和园公园是老北京遗留下来的古老建筑,而除了这些,北京留给我们的只 有钢架建筑和仿古建筑,让人看了除了厌倦就是乏味。北京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北京城不仅是
32、辽、金、元、明、清的“五朝古都”,而且早在西周时期便 是燕国的都城。明清时期,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进行改建的,全城分为官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四重,有一条 7.8km 的中轴线纵贯南北,南起永定门,北 抵钟鼓楼,整个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形成了完整和谐、举世无双的巨大建筑群。而现在,除了孤零零的紫禁城和景山公园,北京 的古城墙和古城门早已经被拆除,世界著名古都的称号名不副实。近年来,随着北京现代建筑的迅速进展,很多建筑已经违反了古都的文化内涵。比如说,位于 北京西客站的高大门洞上的大亭子和_广场西侧的国家大剧院就是其典型代表。北京西客站仿照景山的万春亭建设,造型看调似
33、具有中国传统特色,但实 际上华而不实,体现出一种强调形象而忽视现实功能的时代特色。国家大剧院被称为”漂浮在碧波中的水晶球”, 但是这个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极不和谐的建筑 横亘在南北中轴线旁,缺乏文化连接,割裂了传统与将来。现在站在景山和天安门城楼举目远望,北京无不是林立的高楼,北京古都的传统风水格局被禁锢在有 限的几个地方。现代城市的表情显得蓬勃生机,势不行挡,但传统古都的安宁与 北海公园四面的建筑群(选自中国国家地理) 北海公园四面的建筑群(选自中国国家地理) 温馨,在目前城市急剧扩张的年月,却显得宝贵和脆弱。看着这样的“现代国际 大都市”北京,我忽然间想起建国初期梁思成先生的双星闪耀计划,假
34、如当时的计划成型,假如整个老北京城能够完整的保存下来,假如北京城市的定位从开头 就不是经济中心,我不敢想象呈现在我面前的是怎样的宏伟与震撼:她以规整、恢弘为基调,以南北中轴线上的皇家建筑为主题,以大片低矮、灰暗的民居衬其 崇高、辉煌。现在,由于现代建筑的进展,北京已经越来越四不像:不像“世界著名古都”,不像“现代国际大都市”,不像“宜居城市”,不像“帝王之城”。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 古老北京的建筑是先祖留给世人的财宝,维护古都风貌的问题显得日趋紧迫。北 京城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建筑是无与伦比的,天坛的祈年殿、皇城的_、景山上的万春亭等是世界公认的北京标志性建筑, 这是北京最为突出的特点和价值 所在
35、,不管北京怎样定位与进展,都不能以牺牲自己的历史文脉为代价。 二、北京交通沉重负担下的思考 去北京感受最深的应该是人多车多。不论是公交还是地铁,绝不会给你留出 一片自己思考的天地。即使在最后一班公交和地铁上,也不能让你放下一天沉重的负担好好享受须臾的轻松。不论怎样批判北京的城市的规划,不得不承认,北 京的交通规划已经很伟大了,接近两千万的人口拥挤在一万平方千米的地方,每日近千万人次的人口流淌,真是为难了那些交通规划师们。我在拥挤的地铁上常 常在想, 万一地铁出故障停止运行, 那北京城就得瘫痪了。 虽然设计者很不容易, 但是还是有几点关于北京交通 的想法不得不说。第一,虽然 北京执行了各种措施,
36、但是不 得不说北京的交通拥堵现象还 是很严重,如何更好的缓解交通状况,还是一个长期而艰难 的问题第二,为了防止堵车, 北京有各色各样的立交桥,从 而节省了等待红绿灯的时间。 北京是世界上立交桥最多的城市,在城区里处处是凌空飞架 的立交桥。但是从通行的状况 来看,北京的立交桥并不算十 美观,但让人眩晕的北京立交桥( 美观,但让人眩晕的北京立交桥(上、下) 分通畅。有很多立交桥常常出 现拥堵,其规划设计和交通设 计备受质疑,甚至认为北京立 交桥的设计美观大于有用第 三,进入大城市,明显感觉到私家车太多了,虽然北京曾经 实行过单双号限行等措施,可 是北京拥堵的交通还是外地人 到北京最大的感受。说了以
37、上 几点,再笼统的提几点建议:1、掌握中心城区车流量, 借鉴国外城市的成功阅历,实 行进城收费制度,单双号限行 等制度。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篇5 本次综合地理野外实习活动是在大学学习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专业课程,对气象、土壤、植物、综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学习完成后,于20_年_月13日至20_年_月19日,在莫世江教授、陈群利副教授、丁卫红副教授、张群生老师的带领下,和全体毕节学院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_级地理科学本科班同学,在北海海底世界、北海银滩、北海老街、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涠洲岛火山等地区,主要针对土壤、植被、气候、地貌、地质、人文景观的实习活动。 1.实习目的和意义 综合野外实习是地理科
38、学本科专业重要的教学内容和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技能和能力培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野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综合考察和调查,能够获得更多典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拓展视野,陶冶情操,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并初步把握地理野外考察、调查方法和步骤。 2.实习时间、地点和线路 2.1实习时间: 20_年_月13日至20_年_月19日 2.2实习地点:广西北海 2.3考察路线:海底世界北海银滩北海老街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涠洲岛火山地貌 3.实习区域概况 3.1地理位置:北海市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所辖地级市之一,地处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面对东南亚,位于东经1085045
39、1094728,北纬2054215534之间,西北距南宁206公里,东距广东湛江198公里,东南距海南海口市147海里。它背靠大西南,面对东南亚,南与海南省隔海相望,西濒越南,是东南亚、中亚、西亚、非洲和欧洲各国与中国大陆海运最近的港口之一,云、贵、川及广西各省区对外贸易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 3.2面积:总面积3337平方公里 3.3人口:总人口135万,其中市区人口43万 3.4气候:北海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沿海地区、北部湾东北岸,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光、雨源充足,气候宜人。 北海市每年从春季开头雨量逐渐增多,湿度变大,有
40、时会出现 阴雨连绵的天气。夏季温度不算太高,平均最高温度为32-33,极端最高气温也不过36-37,但由于湿度大,人们仍会感到酷热潮湿。夏季是北海多雨的季节,时常出现大到暴雨,月雨量可达300-400毫米,此时出门需要留意携带雨具。北海的秋季雨量锐减,秋高气爽。到了冬季,雨量更少,月雨量约20-30毫米,天气不冷,平均温度在15左右。 3.5概貌:环视市区,道路宽广笔直,绿树成荫,四季飘香。碧蓝的大海,明媚的阳光,沙白水净的海滩,中西合壁、华洋并存的市区建筑,环境美丽的住宅小区,别具风格的绿化广场,组合和谐,相映成趣,美不胜收。城市居民淳朴友好,珠乡文化、客家文化、蛋家文化形成了鲜亮的地方文化
41、风貌。 北海素有“南珠之乡”之称,其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陲,北部湾东北岸,总面积3337平方公里,约有139.46万人口,海岸线长达50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 北海所濒临的北部湾是中国沿海四大渔场之一,有经济鱼类600多种、虾类10多种,海产品十分丰富。北海自古是南珠家乡,这里出产的珍珠素有“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之称,为珠中极品。北海盛产优质亚热带水果、蔬菜和花弈。 北海的贝雕、角雕、竹编工艺品美伦美奂。北海同时是中国烟花炮竹生产基地。在北海,你可以自由燃放烟花炮竹,五彩缤纷的烟花令你童心大发。 3.6景观:北海市拥有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和涠洲岛、星岛湖两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冠头岭国家
42、森林公园、山口国家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儒艮(美人鱼)国家自然保护区、白龙珍珠城遗址、合浦汉代墓葬保护区和大士阁、东坡亭古建筑群等一大批国家级、省级著名的旅游景区(点),集“海、滩、岛、湖、山、林”于一体,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兼备。北海银滩被国家列为中国五个最美的休憩地之一星岛湖是大型电视连续剧水浒拍摄的主要外景地,湖光山色,景色迷人涠洲岛是中国最大的火山岛。岛的四周浅海生成的珊瑚礁,是中国最靠近大陆架的珊瑚礁,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4.实习观察路线及其描述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篇6 一:勘探工作目的,本次野外实习,勘探工作目的是: (1)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中奥陶统、晚奥陶统、中石炭统和晚奥
43、陶统的岩层构造、岩性、岩层中所含的化石种类和数量以及各个地层中所伴随的矿产、褶皱类型、断层情况以及从晚奥陶统到中石炭统的过渡岩层各种性质等(2)了解煤矿的基本情况、基本地形。了解煤矿生产中各种机械的用途及留意事项、煤的分类及运输方式、平安生产的各项措施、标准等以便在以后的工作初期可以尽快的熟悉各种情况避开各种错误 二:勘探任务,本次野外实习的任务是: (1)观察各实习地点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和地表水体等其他情况 (2)观察奥陶纪石灰岩的颜色、光泽、解理、化石的种类及其含量、断层等其他情况 (3)对断层做素描图、描述其擦痕的状况 (4)观察晚奥陶统与中石炭统的假整和面及其过渡岩层的风化程度、颜色
44、、岩性、化石种类及其数量等其他情况 (5)观察中石炭统本溪组泥岩层的岩层特点、砂岩的颜色、解理及砂岩岩层中所包含的矿产、石灰岩的颜色、解理、裂隙的发育情况、化石的种类及其数量等 (6)观察上石炭统的黏土层、石灰岩层的特点、岩层厚度、其中所含的化石种类和数量、岩层的裂隙发育程度、含水情况、矿产种类及其数量(7)观察上石炭统的砂岩、泥岩、黏土层的特点、及其中所含的化石种类和数量 (8)观察煤矿的地形、了解煤矿的各种设施的用途、观察各种机器的特点,了解其工作方式及使用方法和使用留意事项.(9)了解煤矿的开采情况、煤的种类、煤的储存和运输等。 三:交通状况 缝山针公园位于太行山系南麓,焦作市中心北部,
45、交通便利,公园西边是村庄,公园前是东西走向的公路,公园内是海相沉积的中、晚石炭统石灰岩。 红砂岭位于的缝山针的公园西方,焦作影视城北方3千米左右,影视路从南面跨过,上白作乡公路从南至北穿过此地区,交通便利,有盘山公路通山,山腰有小型铁矿和其他的一些废弃的铁矿矿井。 西张庄位于焦作市区西部,有公路通往山下,从山下到山上路矿稍差,山顶上有硫磺矿和用黏土烧制陶瓷器皿的小工厂。 焦煤集团珠春矿位于焦作矿区西南部,东距焦作市五千米公路铁路交通便利,焦晋高速在矿区西部穿过,焦克公路在矿区北部通过,有矿区铁路专线与焦柳、正太干线连接。 四:天气情况 12月11日雾,小雪,12月12日下午天晴、12月13日天
46、气晴朗,有风、12月19日天气晴朗、无风。 五:水文地质情况 (1)在缝山针公园内无固定水系,小寺河和群英干渠自西向东穿过本地区,一般干枯无水,夏秋季节汇合降雨并排泄山洪,有时会发生小规模的山体滑坡,山下有一小塘,含水量不多,为景观用水。地层含水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砂岩含水层、二叠系砂岩含水层、石炭系第八层、二层石灰岩、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 (2)在红沙岭未见到明显水体,无固定水系,无河流、河塘,仅有东西走向的群英干渠,一般干枯无水,夏秋季节汇合雨水并排泄山洪,此处地貌多为褶曲,季节性雨水多渗入地下。 (3)在西张庄没有发现明显的水体,无固定水系,无河流、河塘,群英干渠自西向东穿过,一般干
47、枯无水,夏秋季节汇合雨水并排泄山洪,此处地貌多为褶曲,季节性雨水。 (4):焦煤集团珠春矿矿区内无固定水系,没有河流湖塘,仅有两条季节性洪沟自北而南从矿区西部和中部穿过,一般干枯无水,夏秋季节汇合降雨并排泻山洪。 六:地形地貌, (1)缝山针公园为山前冲积平原,地质构造较复杂地质构造以断层为主,辅以稍微褶曲,褶曲构造不甚明显主要表现为走向方向上的挤压现象,有单斜地垒构造,中部有一正断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南部地表被第四系黄土所掩盖北部地面主要为中奥陶统、晚奥陶统形成的的石灰岩山脉,区内地层走向sene倾向ne,倾角一般510度,局部达大约30度左右,山势陡峭,高度在200米左右。 (2)红
48、沙岭主要为中石炭统本溪组的石灰岩形成的山脉,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区内多断层、褶曲,山势稍缓,有明显的铝黏土层与石灰岩的交替带,高度在300米左右。 (3)西张庄主要为上石炭统太原组的石灰岩和铝黏土层形成的山体,山势较陡,有明显的铝黏土层与石灰岩的交替带,地层构造以断层、褶曲为主,褶曲发育明显,主要为走向方向上的挤压现象,形成了一系列的宽缓褶曲,地层倾角约为1030度,山体高度在50米左右。 (4)珠春矿井田位于太行山南麓,北距太行山约五千米。地貌形态为山前冲积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海拔为+156m,东部海拔为+124m,地势较平坦。地表全被第四系黄土层掩盖 七:矿井生产情况。 (1
49、)缝山针公园内未发现矿井,四周有中型煤矿和已经采空、废弃的巷道,现在开采的煤层为e2煤,因其煤层埋藏深度较大无小煤矿,其南面有正在施工的南水北调工程。 (2)红沙岭有正在生产的小铁矿,生产情况比较简陋,为人工开cai (3)西张庄的在西张庄上奥陶统的第7层石灰岩上部的山顶有正在生产器皿的小型工厂和已经废弃的生产黄铁矿的矿井,从外表上可以看出此矿井为一个小规模的矿井。 我们所到的地区的岩层多为晚古生代的石炭纪的中石炭世,早石炭世以及早古生代的早奥陶世,中奥陶世,晚奥陶世 早古生代始于6亿年前的寒武纪初到4亿年前的志留纪末,延续约2亿年。这个时代世以个海洋占优势的时代,特殊是奥陶纪为地史上最大规模
50、的海侵时期之一,华北地块在 寒武纪至早奥陶世世地壳缓慢下降接受趁机的时期,普遍以发育以滨海浅海相碳酸盐为主的地层,中晚奥套世级地壳普遍上升。遭受剥蚀。缺失沉积从震旦纪到至留纪。华北地区经历了上升(海退,遭受剥蚀)下降(海侵,接受沉积)在上升(海退,遭受剥蚀)3个阶段,反映了一个巨大的地壳升降和海侵旋回。华北地块以北的天山-兴安地区和以南的昆仑-秦岭及祁连山地区滇西地区,均为地壳活动带。其中祁连山最为典型。至留纪末期加里东运动使地层全部折皱隆起,并有演讲活动,下古生界全部遭受编制,形成加里东褶皱带。从早古生始生物进入大进展的时期。早古生代海洋占主导地位,形成了稳定,广阔,连续的前海环境,世海生无
51、脊椎动物的繁盛时期。先后出现了许多门类。奥陶纪世在古生代海生无脊椎动物的鼎盛时期。以碗组类笔石和头足类的直角石珠角石为代表。植物方面,早古生代海生藻类非常繁盛,为石煤的形成提供了条件末期出现了陆生裸厥植物。 晚古生代始于4亿年前的泥盆纪初期至2.3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延续约1.7亿年是从海洋向陆地转化的重要进展阶段。早古生代的加里东运动是陆地范围开头扩大,至晚古生代,特殊是从石炭纪到二叠纪,经过海西运动陆地范围进一步扩大。华北地块自中晚奥陶世,至留纪,泥盆纪和早石炭世的长期风化剥蚀至晚石炭世时才中心下降接受沉积上石炭统直接掩盖于奥陶统侵蚀面上。华北地区由于经历了约1.4亿年的风化剥蚀,地形平坦,
52、却与准平原化。华北地块古生代成煤期主要时晚石炭世和早二叠时的早期,形成了包括上石炭统太远组和下二叠统下不山西组的含煤地层,南部还包括下二叠统上不下石合子和上二叠统上石合子组。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系时我国重要的含煤地层 构造缝山针地区总体为背斜向斜相间的褶皱构造,就是指岩层岩体在地应力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岐状弯曲。褶皱在地壳中分布广泛,系统各异。规模大小相差悬殊大者延长几十至几百米,小者可在受标本上见到甚至表现为显微构造。褶皱岩层中的以个弯曲称为摺曲,他是褶皱构造的基本单位。摺曲的基本形式分为2种即背斜和向斜,背斜世岩层向上的弯拱的曲折核部是老岩层两侧世新岩层且对称重复出现两翼岩层倾斜方向一般相反。向斜
53、世岩层向下的弯拱的曲折,核部是新岩层两侧是老岩层且对称重复出现两翼岩层倾斜方向一般相对倾斜。 红沙领出的背斜核部为粘土两翼为石灰岩。缝山针第三个观察点以及西张庄多为断层即岩层受地应力的作用后发生破裂,在力的继续作用下沿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显著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断层的规模大小不一,其形态和类型繁多分布较广对煤矿设计和生产都有很大影响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方向分类可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称为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称为逆断层。两盘岩块沿水平方向相对平移的断层称为平移断层我们在缝山针和西张庄所见断层均为正断层 其他矿石赤铁矿:完好的晶体少见常呈致
54、密的块状,肾装结合,结晶的赤铁矿为铁黑色至钢灰色,隐晶的赤铁矿为暗红色。半金属制土块光泽不透明无节理,摩式硬度5.56.5,相对密度4.95.3无磁性。 石膏:晶体常为板状集合块状,粒状,纤维状,纯净的石膏无色透明含杂质时呈灰黄色,玻璃光泽,节理面呈珍珠光泽有一组完全节理,薄片有挠性。 黄铁矿:晶体常呈立方体集合体常呈致密块状侵染状和结合状颜色为浅铜黄色表面常有黄褐色条纹黑色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节理,断口参差状, 石英:晶体常呈六方柱状集合体常呈晶簇状,致密块状,无色透明着称为水晶常因含杂质出现不同的色调,晶面金属光泽断口油脂光泽,无节理,断口贝壳状。 高岭石:晶体极细小,在电子显微镜下呈六方
55、形,鳞片状,常为疏松鳞片状致密细粒状,土状集合体,质纯者白色。常用含杂质而带各种色嗲,土块光泽摩式硬度22.5,相对硬度2.602.63干燥时有吸水性,遇潮后有可塑性其土块状具有粗擦感,易用手捏碎。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篇7 美妙的时间总是感觉很快就过去了,短短的十每天童实习在我们刚沉浸于其中的乐趣时就结束了,现在回想起来,那是多么美妙的一段回忆。 第一天 大部队动身 早晨六点,闹钟把我们从梦乡中拉醒。这是进大学以后为数不多的几次早起,由于今日不是一般的日子,我们要动身去宁波天童进行为期十天的实习。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在上海火车站的候车室会合,每一个人都是重型装备(身上背一个包,手里还提着一个),最
56、好玩的是有一个女生寝室全体都拖一个箱子,快赶上一支登机的空姐队伍了。一路上,大家都很兴奋,长达6个小时的路程,对于整个车厢都是同学的我们来说,就像一次集体活动,打牌、谈天、做游戏,时间在欢笑声中走过,刚火车停住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已经到了宁波。 下了火车,又上了公共汽车。我们离目的地越来越近了。又过了一个小时,到了,我们终于达到了传奇中的华东师范大学天童实验基地。虽然看上去有些简陋,但是看到了传奇中的老王站长,感觉到好亲切,我信任我一定会在这里度过美妙的十天。我们这一届的学生特殊的多,所以住房问题很成问题,不过在老师们的安排下,一些都井然有序。第一天,我就看到了传奇中的天童蚂蟥和公路(为什么特指
57、天童蚂蟥,只是由于它的名字对我们早已如雷贯耳)。晚饭,不记得是什么了,但是我还记得那是不错的一顿,比我们想象中的好很多。吃过之后,大家各自整理东西,第一天就这样在劳碌中度过了,但这只是一个开头。 第二天 踏查地形,领先砍树 又是早晨六点,李立老师用扩音器把我们震醒,这是我们才意识到,以后的每日,这个时候就该起床了,而不再是7:30。吃过早饭,片刻休息之后,天童实习就真正开头了。早上,是踏查地形,有王希华老师带队,围着周边的山林,熟悉一下地形,顺便熟悉植物。由于来之前就知道实习过后会考认植物,所以从第一天起,大家就对植物特殊感爱好,一路上,紧跟着老师,记录笔记,遇到不熟悉的植物就采,(不过不能乱
58、采,采集植物标本要求新叶老叶皆有,不能单采一片叶子,花期的最好有花,结果的要有果实,蕨类最好连根一起)几段路下来,每人手里都是一大把的植物。虽然记得模模糊糊,但是大部分植物的名字,都已经存入记忆了,只等渐渐的一一对应。 下午,各组分组实验,我们组首先做植被实验。跟着大小两位师兄,来到古天童的采石场四周。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生物量。测定的树种是木荷和马尾松。每种树选择3个不同胸径的个体,将其砍下,测量胸径(1。3m处直径),地表直径,0。3m处直径,1/10高处直径,树高,树冠直径,第一活枝高,第一叶层高。然后测量叶片鲜重,新枝和老枝的鲜重,树干重量,分别采样,以备进一步实验。看似简洁的实验,
59、却是一个高强度的重体力活,才开头第一天,我们就觉得好累,十天的实习,信任不会轻松。 第三天 继续砍树,辨认植物 还是早晨六点,不过这次李老师改用他洪亮的嗓门喊我们起床,由于我们在前一天将他的扩音器藏了起来,直到最后一天才还给他。由于昨晚烘干样品时不慎起火,我们的样品损坏一部分,所以加重了我们今日的任务。不过一回生二回熟,同样的工作,更多的工作量,反而我们用了更少的时间,早早的结束了早上的工作。正当我们快体力不支的时候,我们的砍树任务终于结束了。 下午,我们跟着王希华老师,开头植被的另一个实验,拉样方。今日才是试手、学习。先到了离基地不远的一片林子,认清晰其中的全部的植物,然后就开头了。首先是用
60、卷尺拉一个20*20m的正方形,要求精准。再将其分成四个10*10m的样地,每一个样地在其同一个方位(比如一个样地的10*10m在左下角,那其他三个也必须在左下角划分)划出一个5*5m的样地,再在其中的同一方位划出一个1*1m的样地。在10*10m的样地中辨认乔木的种类,数量,高度和遮盖度在5*5m的样地中辨认灌木的种类,数量和遮盖度在1*1m的样地中测量草本的盖度。 在盖度测量上,运用多盖度综和级(5=不论个体多少,盖度75%4=不论个体多少,盖度为50%75%3=不论个体多少,盖度为25%50%2=不论个体多少,盖度为5%25%,或者盖度虽然5%,但个体数很多1=个体数量较多,盖度为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搬家行业客户体验优化与服务创新考核试卷
- 2025年临沂市蒙阴县九年级语文一轮复习验收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读《成长的脚印》精美课件
- 小学生暑假食品安全教育
- 2025企业并购合同协议版
- 2025综合设备租赁合同综合设备租赁合同模板
- 2025雇佣保洁劳务派遣合同
- 2025中学及附属学校教职工聘用合同
- 2025新版车辆买卖不过户合同样本
- 2025定制版数码印刷系统购销合同样本
- 情绪心理学与情绪管理 课件
- 《民俗旅游学》教案-第九章 岁时节日民俗与旅游
- 软件质量证明书
- 高考标准化考场建设方案详细
- 人民医院肿瘤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 高压-引风机电机检修文件包
- 2023届物理高考二模考前指导
- GB/T 39486-2020化学试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方法通则
- GB/T 11085-1989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
- GXH-3011A1便携式红外线CO分析仪
- 2022年四川省阿坝州中考数学试卷及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