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翠园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翠园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翠园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翠园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模拟测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汞B氯化钠C水D硅2下列变化中氧元素从游离态变成化合态的是( )A工业制氧气B双氧水分解C氧气液化D硫在氧气中燃烧3两份质量相等的过氧化氢,在其中一份中加入少量

2、二氧化锰,放出氧气的质量(纵坐标)与反应时间(横坐标)的关系正确的是()ABCD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破碎B纸张燃烧C酒精挥发D冰雪融化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红磷B木炭C甲烷D铁丝6下图是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净水器能降低水的硬度B活性炭的主要成分是碳的化合物C净水器中的活性炭发生了化学变化D水流下进上出是为了提高净化效果7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如图表示(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据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中共涉及到五种物质B反应中元素种类改变C反应中无分子改变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

3、的是()A氧气验满B收集二氧化碳C点燃酒精灯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9稀土是储量较少的一类金属的统称,有“工业维生素”的美誉,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铈是一种稀土元素,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铈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58 B在化学反应中,铈原子一般失去电子C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 D铈元素符号是Ce10如图所示是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B铁、氯均属于金属元素C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5.85gD铁、氯两种元素形成的氯化铁中铁元素为+3价11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观粒子是()AOB2OCO2DCO212下

4、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白烟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电解水实验中,连接电源负极的管内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如图所示的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请写出实验A中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该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实验现象“烧杯中的水流入集气瓶,但流入的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的可能原因是(写出其中两种即可)_。请你写出实验B中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此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

5、下图是木炭燃烧的一系列实验操作,写出步骤D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14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1)A中,该实验目的是_;红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实验中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的原因是_。(2)B中,请你设计一个减少污染的方法:_。(3)C中,现象:_。(4)D中,用于引流的仪器名称是_,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答一点即可)。15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I)进行了大胆改进,按图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I、图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图I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红磷燃烧的现象为_.若将燃着的红磷伸入集气瓶后,

6、再夹紧弹簧夹,其测定结果与正常值相比_(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2)图实验中用激光引燃燃烧匙中的红磷,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_。(3)试验中若反应掉3.1g红磷,则消耗氧气的质量是_g.1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请写出编号为的仪器名称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序号)。(3)在实验室用A、E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试管口放棉花的作用是_。(4)若需得到平稳的气流,可将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改为_。(5)图F为多功能瓶,它可以收集、储存气体等功能,请

7、回答:如果利用该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填“g”或“h”,下同)端导入如果利用该装置储存甲烷,可用注水的方法将气体导出,水应从_端进。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现用36 g水通电后完全分解,试计算:(1)可得到氢气的质量为多少?(2)可得到氧气的质量为多少?18葡萄糖酸钙()是一种常用的补钙剂。(1)钙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钙属于_(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葡萄糖酸钙的摩尔质量为_。2摩尔葡萄糖酸钙含有_摩尔原子,含有_个钙原子。(2)葡萄糖酸钙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雾霾、PM2.5

8、、空气质量等词都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现实生活中,经常把雾与霾放在一起,统称为雾霾天气。简单的说,雾是湿的,即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霾是干的,即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霾本身就是污染物的积聚,雾未必是污染物,却是污染物的良载体。雾和霾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也略有不同,雾天中的能见度比霾天要差,对交通的影响更大;霾天气对身体健康影响更大。当出现灰蒙蒙的天气时,我们还是很难严格区分哪是雾,哪是霾。因为往往会发生雾、霾交替或雾、霾混杂的天气,雾和霾有时还会“角色互换”,相互转化。PM2.5并非雾霾的“代名词”,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同

9、时PM2.5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并且不易被鼻腔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城市大气中PM2.5的来源和生成过程十分复杂,包括:各种燃烧过程,如煤炭燃烧、石油燃烧和机动车尾气等的直接排放;大气化学反应的“二次生成过程”。PM2.5对雾霾天气的形成有促进作用,雾霾天气又能进一步加剧PM2.5的积聚。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实际上要依据空气质量分指数(英文缩写为AQI)。2012年3月国家发布的新空气质量评价标准,污染物监测为6项,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

10、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AQI共分六级,从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直至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面对雾霾这种恶劣天气,我们尽量做好自身防护措施。如:减少外出,若外出时戴口罩,外出归来后,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肌肤;减少户外锻炼;关闭门窗,避免室外污染物进入室内污染室内空气,诱发急性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注意饮食,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必要时要补充维生素D;行车走路要倍加小心,要减速慢行,遵守交通规则。 (1)对雾和霾说法合理的是_。(填序号,下同) A雾

11、和霾一定都是污染物 B霾天中的能见度比雾天要差C雾和霾有时会相互转化 D雾霾天气是固、液共存的状态(2)PM2.5对人体的_影响最大。 A呼吸系统 B神经系统 C循环系统 D泌尿系统(3)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_。 A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 B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C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D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4)下列是北京天气预报内容,可知这几天内属于重度污染的有_天日期11.1011.1111.1211.1311.1411.15空气质量指数39139208198279302(5)你对人们应对雾霾天气的建议是

12、_。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答案解析】A. 汞由汞原子构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氯化钠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水由水分子构成,此选项符合题意;D. 硅由硅原子构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D【答案解析】A、工业制氧气,氧元素还是游离态,故选项错误;B、双氧水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是氧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故选项错误;C、氧气液化,氧元素始终是游离态,故选项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氧元素从游离态变成化合态,故选项正确;故选:D。【答案点睛】本考

13、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元素的存在形式等,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C【答案解析】这一反应中二氧化锰充当的是催化剂,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可以知道催化剂只是加快了反应的速度并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所以没加二氧化锰的过氧化氢,即a分解的速率慢,而加入的二氧化锰的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快,即b分解速率快,所需时间较短,而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C是正确的。故选C。4、B【答案解析】A、玻璃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破碎B、纸张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

14、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答案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5、D【答案解析】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C、甲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故选项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故选D。6、D【答案解析

15、】A、使用该净水设备,不能减少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数量,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A错误;B、活性炭的主要成分是碳单质,不是碳的化合物,故B错误;C、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水流下进上出是为了提高净化效果,正确;故选D7、D【答案解析】A. 化学反应中共涉及到氧化汞、汞和氧气三种物质,说法错误;B. 反应前为氧化汞,含汞元素和氧元素,反应后生成汞和氧气,也是汞元素和氧元素,故元素种类没有改变,说法错误;C. 反应前为氧化汞,反应后为汞和氧气,物质种类已发生改变,故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说法错误;D. 反应前的原子有汞原子和氧原子,反应后也是汞原子和氧原

16、子,原子种类不变,说法正确。故选D。8、B【答案解析】A. 气体的验满在瓶口,此选项错误;B.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此选项正确;C. 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此选项错误;D. 滴管在试管上方悬空垂直,此选项错误。故选B。9、C【答案解析】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的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为元素符号,下边的是相对原子质量。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A铈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58;B铈是金属元素,铈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铈原子一般失去电子;C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D铈元素符号是Ce;选C10、D【答案解析】A、根据氯原子的结构

17、示意图可知,氯原子核外电子数=2+8+7=17,故A错误。 B、铁属于金属元素,氯元素的汉字名称中存在“气”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B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C错误。 D、铁、氯两种元素形成的氯化铁中铁元素为+3价,故D正确。 故选D。【答案点睛】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11、C【答案解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A. O表示

18、氧元素或1个氧原子,故不正确;B. 2O表示两个氧原子,故不正确;C. O2表示氧气或氧分子,故正确;D. CO2表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分子,故不正确。【答案点睛】物质的化学性质是由它构成的微粒保持的。12、A【答案解析】A、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白烟,故A正确;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B错误;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C错误;D、电解水实验中,连接电源负极的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能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D错误。故选A。【答案点睛】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

19、象的区别。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 红磷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或未恢复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等) 化合反应 【答案解析】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造成实验现象“烧杯中的水流入集气瓶,但流入的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的可能原因是红磷不足,或装置气密性不好或未恢复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等。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符合“多变一”特征,此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步骤D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的反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14、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预先在集气瓶中

20、加入少量水 烧杯中溶液变红 玻璃棒 滤纸破损或液面边缘高于滤纸边缘或烧杯未洗净 【答案解析】(1)A中,该实验目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实验中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的原因是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2)B中,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与水反应,能够溶解在水中,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可以减少污染。(3)C中,浓氨水中氨气分子挥发,不断运动,溶解到滴有酚酞的水中,现象为:烧杯中溶液变红。(4)D中,过滤实验中用于引流的仪器名称是玻璃棒,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液面边缘高于滤纸边缘或烧杯未洗净。

21、15、4P+5O22P2O5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偏大水上升到集气瓶中刻度1的位置4【答案解析】(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红磷燃烧的现象为: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若将燃着的红磷伸入集气瓶后,再夹紧弹簧夹,集气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逸出,其测定结果与正常值相比偏大。故填:4P+5O22P2O5;产生大量的白烟;偏大。(2)足量的红磷耗尽了装置内的氧气,因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待冷却至室温后,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至刻度1处;故填:水上升到集气瓶中刻度1的位置。(3)解:设消耗氧气的质量是x,x=4g故填:4。16、酒精灯 B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分液漏斗 h g 【答案解析】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题目详解】(1)编号为的仪器名称是酒精灯。(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装置B作发生装置。(3)装置A属于固、固加热型,试管口有棉花,适合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试管口放棉花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4)若需得到平稳的气流,可将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或注射器)。(5)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如果利用该装置收集氢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