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解释版本)_第1页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解释版本)_第2页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解释版本)_第3页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解释版本)_第4页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解释版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D.WD.WD.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试行培训教材国家食品药品监视管理局目 录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组织机构、人员与质量管理职责第三章 设施、设备与生产环境控制第四章 文件与记录第五章 设计控制与验证 第六章 采购控制第七章 生产过程控制第八章 检验与质量控制第九章 产品销售与客户服务控制第十章 不合格品控制、纠正和预防措施第十一章 不良事件、质量事故报告制度第十二章附那么附录A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用净化车间环境与控制要求附录B 参考资料附录C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研制情况现场核查要求第一章 总 那么 为标准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的生产管理,依据?医疗器械生产监视管理方法?等相关法规,制定?体外诊断

2、试剂生产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医疗器械监视管理条例?第八条规定国家对医疗器械产品实行注册管理制度。?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方法试行?第五章规定了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第三十七条规定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必须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一类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也应当建设质量管理体系;第三十八条规定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要由药品监视管理部门进展质量管理体系考核;第三十九条规定二、三类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在申请注册或重新注册时要进展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和研制现场核查,第一类体外诊断试剂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由企业自行组织核查;另外,第十条规定质量体系考核就是对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管理是否符合?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

3、施细则?进展评价等等。以上这些法规和标准性文件构成了建设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标准核查的法律根基。就目前的法规规定而言,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管理考核还不是行政许可事项,但是属于行政检查范畴,是附属于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注册的行政许可事项。为此,为了公平地、有效地、标准地进展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核查,特制定了?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作为核查的标准依据。国家法定用于血源筛查的体外诊断试剂、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体外诊断试剂产品不属于本细则的管理范围。其他体外诊断试剂的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均执行本?细则?。国家法定用于血源筛查的品种:A、B、O血型定型试剂;乙肝外表抗原酶联免疫诊断试剂HBsAg

4、ELA;丙肝病毒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抗HCV ELA;爱滋病毒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抗HIV ELA;梅毒诊断试剂RPR及USR。上述品种目前还按药品进展管理。其他方式生产的诊断试剂未经批准不得宣称可以用于血源筛查。特别是按照医疗器械管理方式注册的体外诊断试剂产品,不得宣称用于血源筛选。采用放射核素标记的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目前规定按照放射性药品进展管理。如果随着技术地开展,用其他方式研制的试剂,按照规定的临床实验方式证明并获得批准方可以用于血源筛选,其管理归属由国家食品药品监视管理局规定。如果?药品管理法?修订后,不再包含用于血源筛选的体外诊断试剂,那么也可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视管理局规定其注册的管

5、辖归属。 本?细则?为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和质量管理的 基本要求,适用于体外诊断试剂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全过程。?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方法试行?第二十五条规定临床试用样品的制造必须符合?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对研制现场的核查也属于质量体系考核一局部,具体参见附录C。这就使得按照?细则?进展核查的范围,扩展到设计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的全过程。也就是说在体外诊断试剂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全过程都要施行质量管理标准即?生产实施细则?。根据我国体外诊断试剂生产的实际情况,为了确保产品的生产质量和临床使用中对风险和质量的控制,在体外诊断试剂质量体系的考核中是不可以豁免设计局部的考核,

6、而不管企业是原研制生产、还是委托研制、还是分包装生产。所以要求在申请资料中要有详细描述产品的综合资料。国家局在?关于发布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报资料形式与 基本要求的公告国食药监械2007609号?中,对综述资料包括:产品预期用途、产品描述、有关生物安全性的说明、产品主要研究成果的总结和评价以及其它说明和其他资料的要求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关于研制的具体要求,可以参考附录C、研制情况核查的具体要求说明。体外诊断试剂的服务是指: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在产品销售以后,直接对产品使用者或者患者进展服务的过程。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以下简称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本?细则?的要求,建设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

7、和记录,加以实施并保持有效运行。一般来讲,目前在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中推行的YY/T0287(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标准是推荐标准,企业可以选择性施行,或可以选择不同的第三方进展体系认证。而本?细则?是法定标准,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必须实施。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主要责任是企业,药品监视管理部门的行政考核只是进展核查性、评判性的工作。应当明确的说明,任何质量管理体系的考核、核查、认证等工作都只是对企业的质量管理现场进展抽样检查,不可能覆盖企业的全部,所以质量体系考核工作不能确保生产无风险,质量体系考核是为了减小风险的概率。第二章 组织机构、人员与质量管理职责?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中对

8、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的组织机构、人员和管理职责提出了明确要求。生产企业应当建设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机构,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质量管理,并配备一定数量的与产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相适应的专业管理人员。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应至少有二名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本条为重点项。企业在建设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以后,可以提供组织构造图和管理职责文件,来表述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机构的完整性、合理性。有关质量管理职责应表述清晰、明确、完整、有效,并经最高管理者批准。企业在研制、生产、质量管理部门都应当分别有一定数量的专业管理人员,为此可以提供专业人员分布的一览表。企业至少应当配有二名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质量管理体系

9、内审员须经过培训,并能出示合格证书,内审员的培训内容应当包括ISO13485 的培训内容,一般指外部培训。内审员的责职应当在质量管理职责文件上规定,内审员应当定期或者发生重大事件时在企业内开展内部质量审核工作,原那么上内审员不得在其他单位兼职。生产企业负责人必须对企业的质量管理负责,应当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者代表。企业负责人和管理者代表应当熟悉医疗器械相关法规并了解相关质量体系标准。生产企业负责人一般可以称为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最高管理者是指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其应该负责企业的质量承诺、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筹划、内部沟通、管理评审、资源保证。最高管理者所负责的质量活动

10、应当是可见的、有记录的、并为员工所知的。可以通过核查企业质量手册中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来考核企业的质量完成状况;通过管理评审报告来考核企业最高领导在组织质量管理评审活动中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质量管理评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有重大事件时企业可以增加组织质量管理评审。最高管理者要任命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是指由最高管理指定的一名管理者,负有以下职责:a)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设、实施和保持; b)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c) 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最高管理者应明确管理者代表在企业质量活动中组织、协调、沟通、联络的职责和权限等。任命和职责是有文

11、件可查的。质量体系考核中与企业负责人和管理者代表的现场谈话是有必要的,以此可以了解其对医疗器械相关法规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熟悉程度。现场谈话应当做好记录。生产企业生产和质量负责人应当具有医学、医学检验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或药学等与所生产产品相关的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应当具备相关产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历。生产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本条是重点项。本条规定了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生产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应当具备的专业知识的范围。企业应当建设生产和质量负责人的专业档案,对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建设专业档案。在核查中企业须提供生产和质量负责人的学历证明和专业经历证明。生产负责人

12、与质量负责人不得兼任,是为了保证生产者与检验放行者之间形成相互监视机制,确保产品质量管理可靠。从事生产操作和检验的人员必须经过岗前专门培训,专职检验员应当具有专业知识背景或相关行业从业经历,符合所从事的岗位要求。企业首先应当明确生产操作人员和检验人员的岗位要求,根据不同的岗位要求,建设相应的培训要求和培训机制。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是人力资源保证的重要内容。企业需要考虑员工的经历、资格、能力和业绩来决定其所能够从事的岗位,并施以有针对性的培训。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内容应包括能力、技术、质量体系意识、医疗器械相关法规等方面。可以建设每年对员工的考核评价记录。对培训结果的评价主要是核查培训记录,包括评价、测

13、验、考核等信息。有必要时,员工的安康证明也是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从事高生物活性、高毒性、强传染性、强致敏性等有特殊要求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检验人员应当具备相关岗位操作资格或承受相关专业技术培训和防护知识培训,企业应将此类人员进展登记并保存相关记录。本条款意图在于人员和/或产品的安全防护要求以及技术保障要求。对特殊要求的岗位的员工除了满足必须要的培训以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对自身、环境的安全及防护,要进展意识和技术的培训。直接接触具有上述特性的高致病性微生物等有特殊要求产品的岗位应予识别,在岗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资质或承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防护培训,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应当建设专业人员的资格审核和测评记录。

14、企业应当制定制度,要求对此类员工在每一次进展特殊要求产品的操作或作业时都应当有相应的记录,并予以保存至该批产品有效期末,以便日后核查。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和质量控制人员应当按照本?细则?进展企业内部培训和考核,合格前方可上岗。本条款要求对企业所有的生产和质量控制人员进展法规的培训。按照本?细则?的培训也是法规要求的培训,与一般的专业技术培训有区别。培训和考核以企业为主,并保持记录。第三章 设施、设备与生产环境控制厂房、设施与设备应当与体外诊断试剂生产相适应。本条是重点项,企业应明确所生产的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的生产要求,并配备与之相适应的厂房、设施和设备。例如:含有蛋白类组分的试剂应按照附录A的要

15、求配备相应级别的净化车间;金标试纸条类产品应当配备枯燥设备等。不同的试剂产品、不同的生产方式会提出不同的厂房、设施和设备的要求,因此除了本?实施细则?已经明确规定的要求必须到达以外,其他方面主要评判的依据是:1、企业在相关文件中规定的与体外诊断试剂生产相适应的条件;2、通过实验验证等手段已经证明可行的条件;3、相关文献可以证明的可行的条件;4、对检查员的疑问有充分的理由和资料可以说明的。本条款是综合性评价条款,一般要到第三章核查后才可以给出结果。生产企业必须有整洁的生产环境,厂区周边环境不应对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造成影响。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布局应合理。生产、研发、检验等区域应当相互分开。本

16、条款有如下要求:1、诊断试剂生产区域应整洁,周边环境不应对其生产环境、水源、生产过程、检验过程造成不良影响;特别要注意空气净化系统的进风口、振动和噪声、其他生物化学单位的排泄物的影响等。2 、各功能区域之间布局合理、相互分割,不应穿插重复,相互干扰。3 、生产、研发、检验三个区域应相对独立,各自专用,特别注意检验和研制过程对生产场所的影响。4 、原那么上质量检测设备应专供检测用,假设设备因造价昂贵等原因无法另行配置,且研发也有需求时,应采取有效的清洗措施,并应详细做好每次使用记录和维护保养记录。仓储区要与生产规模相适应,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各个区域必须划分清楚,防止出现过失和穿

17、插污染。所有物料的名称、批号、有效期和检验状态等标识必须明确,台帐应当清晰明确,做到帐、卡、物一致。由于体外诊断试剂产品主辅原料比较多,而且不易区分,储存条件要求高,保存时限短,所以对仓储管理要求比较高。除了根据企业规模要建设和区分不同物料的仓储区域库外。还应当做到:1对涉及到的物料应进展明确的识别如:物料名称、有效成分含量或等级、效期、批号等和分类可根据关键程度分类,也可按照储存要求分类,各归其位;2 应建设货位卡和台帐,内容应与实物相符,并能反映出物料的 基本信息。3 本条款中所称的批号应为物料原厂批号,假设无原厂批号时,企业应保存购货凭证并据此编制本厂批号以便于追溯。仓储区域应当保持清洁

18、、枯燥和通风,并具备防昆虫、其他动物和异物混入的措施。仓储环境及控制应当符合规定的物料储存要求,并定期监控。如需冷藏,应当配备符合产能要求的冷藏设备并定期监测设备运行状况、记录储藏温度。本条提出了仓储区域的 基本要求,根据不同的物资要求,采取措施到达规定的条件,为此,企业应当:1企业的管理文件中应识别并规定不同物料的储存条件,并配备相应的硬件资源,如冷藏、冷冻、枯燥、避光等。2 物料的储存应符合其储存条件的要求。3 应定期监测储存条件是否到达规定的要求,应保存温度和/或湿度等主要数据的监测记录。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具有污染性或传染性、具有生物活性或来源于生物体的物料其存放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

19、定,应当做到专区存放并有明显的识别标识。应由专门人员负责保管和发放。本条是重点项,为适用性条款,适用于涉及到此类物料的企业。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作为适用项或不适用项在体系考核申请自查表中注明。本条款旨在强调:物料应根据本身特性和危害性进展适宜的储存,如有国家规定的应符合国家规定。如适用,应考虑以下要点: 1 应首先识别所有物料的化学特性及危害性,并将其按照危害性或防护程度进展2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物料例如乙醇、强酸、强碱、氰化物、叠氮化物等应专区存放、专人保管并设置明显标识。详细内容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44号令?不安全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条,第四条,第十三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

20、,第二十二条,第三十四条。3 具有污染性的物料指对环境生产环境、对产品包括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对生物菌/毒种、细胞株、实验动物、人造成污染的物料。如溴化乙锭EB等可导致碱基错配,为高致癌物质应注意防护;具有传染性或来源于生物体的物料如含阳性病原体的参考品、动物腹水或血清、人体样品体液、血液等等物料,应符合具体产品储存要求,和防护要求。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4号?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等。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生物及其他不安全品,企业应当列出清单,并制定相应的防护规程,其环境、设施与设备应当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规定。应识别生产中所用物料的

21、不安全程度,对涉及到的各类不安全品进展识别、分析、整理、归类,列出清单,可参照第十五条解释。生产区应当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用以安置设备、器具、物料,并按照生产工艺流程明确划分各操作区域。1生产区域面积要与产品种类、生产方式、生产规模和能力相适应,工艺方法或工序差异较大的产品应区域分开,特别是需要进展生物反响过程、或者抗原抗体制备、细胞培养、病原微生物培养和处理、基因扩增、阳性物质培养别离等特殊生物加工技术的都必须有单独的生产空间;操作精细或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的工序也应专用。2 生产企业应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按照工艺流程进展合理布局和划分生产区域;并绘制工艺流程图和平面布局图。厂房应当

22、按照产品及生产工艺流程所要求的空气干净度级别进展合理布局。厂房与设施不应对原料、半成品和成品造成污染或潜在污染。同一厂房内及相邻厂房间的生产操作不得相互干扰。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对空气干净的要求目的:一是为了防止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二是为了防止外来的污染物对产品的影响。外来的污染物主要来自空气、工艺用水、人员、原料、半成品、包装材料、设备、运输工具和器皿,以及产品检测过程产生的废弃污染物。体外诊断试被污染以后,会影响产品检测的结果,必须引起重视。为此,1 企业应首先识别拟生产产品的环境要求,生产过程、具体操作流程以及相互关系,然后对厂房进展设计和布局,使之与产品生产要求相适

23、应;2 应消除潜在污染,例如工艺用水,厂房选址应考虑水源地水质状况,厂房制水设备和管道材质对水质的影响、周边大气环境对净化车间的影响,包装材料、运输工具和器皿对产品的影响等因素;3 应充分考虑产品特性,合理安排生产区域和生产方案,有特殊要求的产品生产不应受到干扰,例如PCR类产品的生产。特别要注意分装质控品、对照品时、成品检测时对生产的影响。局部或全部工艺环节对生产环境有空气净化要求的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的生产应当明确规定空气净化等级,生产厂房和设施应当按照本细则附录A?体外诊断试剂生产用净化车间环境与控制要求?进展配备和控制。本条款为适用性条款,凡符合附录A的第二条规定的产品应具备相应级别的净化

24、车间,按照附录A进展管理。根据体外诊断试剂的生产特点,附录A对净化车间的规定与YY0033标准比较,做了一些小的调整。比方,增加了30万级的净化等级;删除了浮游空气检测的要求;在实际使用中,由于试剂生产的人员比较少,经常会出现阶段性生产的现象,所以对换气次数也可酌情处理。对生产环境没有空气净化要求的体外诊断试剂,应当在清洁环境内进展生产。清洁条件的 基本要求:要有防尘、通风、防止昆虫、其他动物以及异物混入等措施;人流物流分开,人员进入生产车间前应当有换鞋、更衣、佩戴口罩和帽子、洗手、手消毒等清洁措施;生产场地的地面应当便于清洁,墙、顶部应平整、光滑,无颗粒物脱落;操作台应当光滑、平整、无缝隙,

25、耐腐蚀、便于清洗、消毒;应当对生产区域进展定期清洁、清洗和消毒;应当根据生产要求对生产车间的温湿度进展控制。本条款为适用性条款,凡符合附录A的第二条规定的普通化学类诊断试剂产品,适用于本条。本条是对第十九条的补充,其确定了没有空气净化等级要求的普通化学类体外诊断试剂生产的 基本条件。具有污染性和传染性的物料应当在受控条件下进展处理,不应造成传染、污染或泄漏等。高风险的生物活性物料其操作应使用单独的空气净化系统,与相邻区域保持负压,排出的空气不能循环使用。进展不安全度二级及以上的病原体操作应当配备生物安全柜,空气应当进展有效的处理前方可排出。使用病原体类检测试剂的阳性血清应当有防护措施。对于特殊

26、的高致病性病原体的采集、制备,应当按照卫生部公布的行业标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那么?等相关规定,具备P3级实验室等相应设施。本条为重点项,为适用性条款,涉及到此类物料的企业适用。旨在强调生产操作中的生物安全性,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4号?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参考资料:?感染性微生物的不安全度等级分类?不安全度1 级无或极低的个体和群体不安全,不太可能引起人或动物致病的微生物。第四类病原微生物不安全度2 级个体不安全中等,群体不安全低,病原体能够对人或动物致病,但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社区、牲畜或环境不易导致严重危害。

27、实验室暴露也许会引起严重感染,但对感染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并且疾病传播的不安全有限。第三类病原微生物不安全度3 级个体不安全高,群体不安全低, 病原体通常能引起人或动物的严重疾病,但一般不会发生感染个体向其他个体的传播,并且对感染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第二类病原微生物不安全度4 级个体和群体的不安全均高,病原体通常能引起人或动物的严重疾病,并且很容易发生个体之间的直接或间接传播,对感染一般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第一类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是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根据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不同,分为级,一级最低,四级最高。一级:适用于对安康成年人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二级

28、:适用于对人和环境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三级: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四级: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不安全性,通过汽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 .聚合酶链反响PCR试剂的生产和检验应当在各自独立的建筑物中,防止扩增时形成的气溶胶造成穿插污染。其生产和质检的器具不得混用,用后应严格清洗和消毒。本条为重点项,为适用性条款,适用于生产PCR方法类产品的企业。对PCR类试剂的生产、检验提出特殊要求。主要考虑核酸片段PCR在进展扩增时,会产生气溶胶,一般情况下又极难去除,从而极易对正常生产的产品造成污染,对

29、此企业应充分分析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和结果。必须对容器、用水应严格控制;生产和检验区域严格区分。应当配备符合工艺要求的生产设备,配备符合产品标准要求的检验设备、仪器和器具,建设设备台帐。与试剂直接接触的设备和器具应易于清洁和保养、不与成分发生化学反响或吸附作用,不会对试剂造成污染,并应对设备的有效性进展定期验证。本条为重点项,强调设备条件的符合性。生产设备应当与生产工艺规定和生产过程控制相适应,企业应当列出清单,并有文件规定;检验设备要与产品标准规定的检测条款和检测方法相适应,同样应当列出清单,并有文件规定。生产设备的适合性,一般要通过试生产的过程来验证,企业应当保存验证记录。生产中的废液、废

30、物等应进展无害化处理,应当符合相关的环保要求。可参见国家环保总局文件?国家不安全废物名录?,?废弃不安全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方法?等法规。一般情况下,企业都有环境评估报告书。企业应当按照经批准的环境评估报告书规定,建设废液、废物等的无害化处理设施。工艺用水制水设备应当满足水质要求并通过验证,其制备、储存、输送应能防止微生物污染和滋生,并不应对产品质量和性能造成影响。制水设备应定期清洗、消毒、维护。应当配备水质监控的仪器与设备,并定期记录监控结果。本条款为适用性条款,适用于自行制备工艺用水的企业。企业应根据工艺用水的水质要求、生产规模和产能配置相应的制水设备并验证设备的符合性。企业应当采取管理措施

31、,确保工艺用水的制备、储存、输送,定期进展检测和监控,定期进展清洗、消毒、维护,并保存记录。考核过程中企业应当能够提供工艺用水设备的验证记录,维护保养规程、监测规程以及相应的记录。配料罐容器与设备连接的主要固定管道应标明内存的物料名称、流向,定期清洗和维护,并标明设备运行状态。本条款为适用性条款,适用于采用大中型罐式配料和反响的生产企业。其反响/配料罐的管路应有明确流向标识,同一套系统配制不同物料时应有清洗残留验证,以防止前段生产的物料残留污染后段生产的产品。配制过程中应有明确实时的标识。生产中使用的动物室应当在隔离良好的建筑体内,与生产、质检区分开,不得对生产造成污染。本条款为适用性条款,适

32、用于生产和检验过程涉及到动物的生产企业。比方以动物作为生产的反响器、或以动物作为检测标本等。但凡饲养试验动物的,必须参照?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动物房不应与生产、质检区域在同一建筑内,应有良好的通风、排污、饲养、清洁设施。对有特殊要求的仪器、仪表,应当安放在专门的仪器室内,并有防止静电、震动、潮湿或其它外界因素影响的设施。本条款为适用性条款,适用于对生产和检测仪器有特殊要求的企业。特殊要求指仪器或设备对工作环境有特殊要求如温湿度、光照、空气扰动、电磁兼容性、外表水平度等要求,可参考仪器或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展布置。对空气有枯燥要求的操作间内应当配置空气枯燥设备,保证物料不会受潮变质。应当定期监测室

33、内空气湿度。本条为重点项,为适用性条款,适用于有枯燥要求的生产。例如金标试剂的生产,企业应在验证根基上制定温湿度的要求,并根据工艺过程对需要进展空气枯燥处理的区域进展温湿度控制。应能提供温湿度监测记录。由国家批准生产工艺规程的体外诊断试剂,除满足上述相应规定外,应当具有与工艺规程相适应的生产条件。本条款为适用性条款,由国家批准生产工艺规程但本细则内未涵盖的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如局部药转械产品适用。应按照制造检定规程的要求配备并保持相应的生产条件。第四章文件与记录控制生产企业应当按照现行有效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标准要求和产品特点,说明企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建设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34、本条款依据YYT0287-2003?医疗器械 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 ,对企业建设质量管理体系进展明确要求。其中涉及两个概念:质量方针:由组织( 3. 3. 1)的最高管理者(3.2.7)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3.1.1)宗旨和方向。GB/T 19000-2000质量目标:在质量(3.1.1)方面所追求的目的。GB/T 19000-2000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质量目标是逐年制定并经主要负责人确认和批准的。企业的质量目标是可以进展考核的,也是可以向下分解的,具体的考核方式企业应当在文件予以规定,并按规定执行。生产企业应当至少建设、实施、保持以下程序文件: 1文件控制程序;2记录控制程序

35、;3管理职责;4设计和验证控制程序;5采购控制程序;6生产过程控制程序;7检验控制程序;8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9生产作业环境和产品清洁控制程序10数据统计与分析控制程序;11内部审核控制程序;12管理评审控制程序;1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4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15用户反响与售后服务控制程序;16质量事故与不良事件报告控制程序。生产企业应当至少建设、实施保持以下 基本规程和记录,并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进展补充:1厂房、设施、设备的验证、使用、维护、保养等管理制度和记录;2环境、厂房、设备、人员等卫生管理制度和记录;3菌种、细胞株、试验动物、血清等物料的保管、使用、储存等管理制度和记录;

36、4安全防护规定和记录;5仓储与运输管理制度和记录;6采购与供方评估管理制度和记录;7工艺流程图、工艺标准操作规程、8各级物料检验标准操作规程;9批生产、批包装、批检验记录;10试样管理制度及记录;11工艺用水规程和记录;12批号管理制度及记录;13标识管理制度; 14校准品/质控品管理规程及记录;15检测仪器管理及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和记录;16留样管理制度及记录;17内审和管理评审记录;18不合格品评审和处理制度及记录;19物料退库和报废、紧急情况处理等制度和记录;20用户反响与处理规程及记录;21环境保护及无害化处理制度;22产品退货和召回的管理制度;23人员管理、培训规程与记录。以上规程

37、和记录的名称可以企业自定,但应包括以上提及的 基本内容。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删减不适用内容。程序:为进展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包括目的、要求、确认、批准、文书、表格、记录等等,并将这些途径形成经过批准的、并受控的文件。生产企业应当建设文件的编制、更改、审查、批准、撤销、发放及保管的管理制度。发放、使用的文件应为受控的现行文本。已作废的文件除留档备查外,不得在工作现场出现。根据YY/T 0287-2003 ?医疗器械 质量管理体系 用于法规的要求?中4.2.3对文件控制 基本要求,组织应确保文件的更改得到原审批部门或指定的其他审批部门的评审和批准,该被指定的审批部门应能获取用于作出决

38、定的相关背景资料。组织应至少保存一份作废的受控文件,并确定其保存期限。这个期限应确保至少在组织所规定的医疗器械寿命期内,可以得到此医疗器械的制造和试验的文件,但不要少于记录(见4.2 .4 )或相关法规要求所规定的保存期限。应当按照程序对记录进展控制,制订记录的目录清单或样式,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管、检索、处置的职责和要求,确定记录的保存期限。记录应清晰、完整,不得随意更改内容或涂改,并按规定签字。根据YY/T 0287-2003 ?医疗器械 质量管理体系 用于法规的要求?中4.2.4对记录控制 基本要求 ,组织保存记录的期限应至少相当于组织所规定的医疗器械的寿命期,且从组织放行产品的日期

39、起不少于2年,或按相关法规要求规定。记录的修改不得用涂改的方式,可以将原记录划除并修改,并签字。记录也不得事后补充,对已经发生缺项或漏记录,企业应当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比方检验或验证等等。第五章 设计控制与过程验证生产企业应当建设完整的产品研制控制程序,对设计筹划、设计输入、设计输出、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设计更改应有明确规定。本条款所指的设计对于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可理解为研制开发。本局部旨在考察企业的技术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以及对申报产品的掌握程度。具体概念可参见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根基和术语?。考核过程中,企业应提供设计控制程序,其程序中应明确对设计筹划、输入、输

40、出、评审、验证、确认、更改各个过程的要求和规定。对于具体的产品设计资料,企业可提供工程来源、立项报告、可行性报告、研制报告、引用文献资料、技术报告、验证报告、检测报告、临床试验报告等资料作为设计开发各阶段的记录。按照规定,企业在申请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包括仅申请体外诊断试剂研制情况现场核查的,应提交以下资料书面与电子文档:1?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申请书?附表1第二类产品一式二份,第三类产品一式三份;2生产企业总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并标明主要控制点;3拟注册产品的“综述资料、“主要生产工艺及反响体系的研究资料、“产品说明书、“申请注册产品的标准。按照?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方法试行

41、?的要求提供。在进展现场考核时,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应当提供注册申报资料。并对以下内容进展现场核查。如:试制与研究记录:试验研制方案及其变更、试验研制记录的时间、试验操作者签名是否与申报资料一致;工艺研究及其确定工艺的试验数据、时间是否与申报资料一致;对配合试剂使用的定标质控品等是否符合要求;供稳定性研究和注册检验等所用样品的试制,临床试验用产品的制备等各项研制记录与申报资料是否一致;临床试验的试验数据与申报资料是否一致。企业自称本局部删减的,应提供合理的删减理由,并能提供充分的证据说明其对该产品技术的掌握程度,设计外包的应能提供设转化的相关资料。对于分包装生产的企业如无法提供本章节所规定的内

42、容,那么无法进展考核。设计过程中应当按照YY/T0316-2003IDT ISO 14971:2000?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标准的要求对产品的风险进展分析和管理,并能提供风险管理报告和相关验证记录。风险管理的内容应包括风险分析、验证和管理。可从以下方面进展分析:应首先识别风险,包括使用风险和制造风险;评价风险可承受程度;在验证根基上采取降低或躲避风险的措施,进展风险再评价,评估剩余风险和可承受程度。产品的风险和可承受程度、降低风险的措施及验证、采取措施后风险的可承受水平,因不同的产品而异,建议参考YY/T0316-2008附录相关内容。应当建设和保存产品的全部技术标准和应用技术

43、文件,包括文件清单、引用的技术标准、设计控制和验证文件、工艺文件和检验文件等。本条为重点项。技术标准:通常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外相关技术标准或标准、经批准的企业标准;应用技术文件:通常指企业内部的产品技术报告、设计研发资料、设计输出转化后应用于生产和检验的各类工艺文件、操作规程等文件。企业应建设文件清单。应当围绕产品的安全有效要求,对产品主要性能、生产环境、设施设备、主要原辅材料、采购、工艺、检验及质量控制方法进展验证,应当提供相应的验证资料。自行研发设计、生产的产品应着重提供产品的研发和验证记录;分装产品应着重提供原材料的来源和质量控制方式。应能提供产品的注册型式检测报告。至少应包含的几

44、个验证工作:工艺用水、净化空调系统如适用、稳定性、关键生产设备、关键原材料、关键工艺参数。企业在资源充足的条件下可开展更多的验证工作。应当根据验证对象提出验证工程、制定验证方案,并组织实施。验证工作完成后应当写出验证报告,由验证工作负责人审核、批准。验证过程中的数据和分析内容应以文件形式归档保存。验证文件应当包括验证方案、验证报告、评价和建议、批准人等。验证工作程序要求及标准化管理用以保证验证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追溯性。验证方法可根据ISO14969-2005版指南性建议进展操作。例如采用变换方法进展计算,将新设计标准(3.7.3)与已证实的类似设计标准进展比较,进展试验和演示;或者文件发布前

45、评审等。验证 verification:通过提供客观证据(3.8.1)对规定要求(3.1.2)已得到满足的认定。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根基和术语?确认validation:通过提供客观证据(3.8.1)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3.1.2)已得到满足的认定。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根基和术语?生产一定周期后,应当对关键工程进展再验证。当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如工艺、质量控制方法、主要原辅料、主要生产设备等发生改变时,质检或用户反响出现不合格项时,应当进展相关内容的重新验证。本条款当所提及的因素都不变时应为再确认过程。发生改变时为再验证过程。再确认和

46、再验证应当根据程序文件规定的程序进展,并保存记录。再验证或再确认的范围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展确定,不一定覆盖所有内容。生产车间停产超过十二个月,重新组织生产前应当对生产环境及设施设备、主要原辅材料、关键工序、检验设备及质量控制方法等进展重新验证。本条为适用性条款,适用于停产一年以上的企业恢复生产时。停产的含义:停顿一切生产活动或停顿某一类别产品的生产活动。再验证的范围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展确定,不一定覆盖所有内容 。在验证的要求,同第四十一条。第六章 采购控制应当建设体外诊断试剂生产所用物料的采购控制程序文件并按照文件要求执行。组织应建设形成文件的程序,以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应当

47、确定外购、外协物料的清单,明确物料的技术指标和质量要求,对物料的重要程度进展分级管理。严格遵守质量要求进展采购和验收,按照物料的质量要求制定入库验收准那么。本条为重点项。物料的重要程度是指识别物料在产品实现中起到的作用、构成比例、或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程度。入库验收准那么指根据物料的质量要求所制定的判断物料是否可以入库的 基本要求,通常指数量、合格凭证供方是否正确,质保书或合格证、是否在有效期内等、外观性状、性能需进展进货检验或试样。企业应首先识别生产中涉及的全部物料,并规定各种物料的技术指标和质量要求。对物料的分类可按照功能分为主要原料、辅助原料、包装材料等,也可按照重要程度分为ABC类。按要求

48、采购,制定各类入库验收准那么并执行;应当建设供方评估制度,所用物料应从合法的,具有资质和有质量保证能力的供方采购。应当建设合格供方名录并定期进展评估,保存其评估结果和评价记录。对已确定的合格供方应与之签订较为固定的供需合同或技术协议以确保物料的质量和稳定性。本条为重点项。1合法的含义:企业经工商注册批准合法生产、经营的企业,能提供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如需要、税务登记证明;产品上市符合法规要求,例如进展大包装原料分装生产的企业,其供方所提供的原料必须获得有效产品注册证。而不是非法入境或私下交易的产品。2具有资质:经批准可以从事此类产品生产经营的供方,例如化学不安全品,其供方应能提供公安部门发放的

49、经营许可证;建库的菌/毒株来源应从具有资质的单位如防疫站、临检中心等;质控品和标准品从中检所或有产品注册证的企业购置。3 当生产量较小无法签订长期合同或协议时,应保存采购凭证以证明是从合格供方采购的物料。供方评估是指组织应根据供方按组织的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评价和选择供方。应制定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那么。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建设年度合格供方名录,确保采购的原料来自于合格供方。主要物料的采购资料应能够进展追溯,应当按照采购控制文件的要求保存供方的资质证明、采购合同或加工技术协议、采购发票、供方提供的产品质量证明、批进货检验验收报告或试样生产及检验报告。外购的标准品

50、和质控品应能证明来源和溯源性。 本条为重点项。主要物料是指参与构成产品的核心成分。应能提供采购证明发票或报关单据等、供方提供的质量证明、进货检验记录或试样记录。本条旨在杜绝来源不明、采购失控的的物料用于产品正常生产,例如走私或非法途径入境的生物制品或细胞株,来源不明或非法来源的大包装原料等。企业应能提供物料来源和标准品及质控品溯源性的说明文件。溯源性可理解如下:溯源性 traceability: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连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VIM:1993,定义6.10 ;欧盟IVD-导那么98/79/EC中对溯

51、源性要求“通过具有的参考检测方法,和/或具有的较高级的参考品,必须保证对校准品和/控制品定值的溯源性。溯源至参考方法:ISO/FDIS 17511?校准品和控制品定值的计量溯源性?和ISO/FDIS18153标准?校准品和控制品的酶催化浓度定值的计量溯源性?。应当按照不同物料的性状和储存要求进展分类存放管理。物料应当按照规定的使用期限储存,无规定使用期限的,其储存一般不超过三年,期满后应复验。应定期盘点清库,储存期内如存储条件发生变化且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应及时复验。物料储存要求 ,要按照物料本身性质进展规定,比方:温度、湿度、密闭、振动、光线、堆高等。为此企业的物料管理文件应当规定各种物料的

52、储存条件。复验库存产品的性能是为了保证物料性能稳定。储存物料一般应当遵循“先进先用的原那么。对已经起封进展检验或小试生产的产品,引起实际储存条件发生变化,所以要进展标识并保证及早使用。必须能够提供质控血清的来源,应当由企业或医疗机构测定病原微生物及明确定值范围;应当对其来源地、定值范围、灭活状态、数量、保存、使用状态等信息有明确记录,并由专人负责。外购的商品化质控物应有可追溯性。本条为重点项。1采用来源于医院病人的质控血清,或含高致病性病原体的阳性参考品进展质量控制时应明确其灭活状态、所含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滴度、传染性等,确保生物安全;应能提供以上要求的信息。2 外购商品化质控物质,应明确定值

53、水平并能实现追溯。企业应书面说明所采用的质控品状况、来源、定值和溯源性。有特殊要求的物料应当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要求进展采购和进货检验。如不安全化学品的采购可参照?不安全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易制毒化学品和精神麻醉类药物的采购应遵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菌毒株的采购应符合国家卫生部相关规定等。第七章 生产过程控制应当按照国家批准的工艺进展生产,应制定生产所需的工序流程、工艺文件和标准操作规程,明确关键工序或特殊工序,确定质量控制点,并规定应当形成的生产记录。应当制定各级生产控制文件的编制、验证、审批、更改等管理制度到达注册管理方法所规定的要求。对于生产工艺变更足以影响产品安全性、稳定性时

54、,应重新申报变更生产工艺,并按程序进展工艺修订。本条为重点项。1 已有国家批准的工艺那么按照批准的工艺或制造检定规程执行。没有需要国家审批部门批准的产品,那么应由企业自行确定并批准工艺文件,并按照执行;企业要形成修改工艺文件所要的程序,并严格执行程序。经国家批准的工艺修改后,依然需要经原批准部门批准。2 企业至少应制定工艺流程图或工艺路线图、工艺规程文件,如有关键工序或特殊工序、质量控制点,应注明,并形成生产记录。特殊过程:当过程的结果不能通过其后产品的检验和试验完全验证时,这类过程通常被称为特殊过程 。YY/T 0287-2003关键工序:对形成产品性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或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

55、工序。应当明确生产、检验设备的适用范围和技术要求,建设维修、保养、验证管理制度,需要计量的器具应当定期校验并有明显的合格标识。本条款主要指应明确所用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的技术要求,例如,称量用天平的种类和精度要求、移液器精度要求、检测仪器波长及精度要求等。一般情况下,企业在生产、建设被台账上要注明使用范围和技术要求,所有的使用操作人员应当直接、明确地获知这些使用范围和技术要求,必要时要建设重要生产、检验设备的使用记录,防止误用、或使用中的损坏,且可追溯。应当按照生产工艺和空气干净度级别的要求制定生产环境、设备及器具的清洁规程,明确清洁方法、程序、间隔时间,使用的清洁剂或消毒剂等要求。对生产环境进

56、展定期检查或检测,确保能够到达规定的要求。本条款为 基本原那么,旨在保证到达所需的生产环境,偏重清洁规程等制度的建设。必要时,对清洁的方式和消毒剂的使用进展验证,以确保到达清洁和消毒的目的。应当对每批产品中关键物料进展物料平衡核查。如有显著差异,必须查明原因,在得出合理解释,确认无潜在质量事故后,方可按正常产品处理。物料平衡指:产品或物料的理论产量或理论用量与实际产量或用量之间的比较,并适当考虑可允许的正常偏差。为防止关键物料投料错误造成试剂质量偏差,应在投料前后进展核查,发现显著差异应进展追溯,发现原因及时处理。物料平衡的计算:产出量/理论量*100%产出量=产出合格品量+废弃量+取样量。批

57、生产和批包装记录应内容真实、数据完整,经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名。批记录应当能追溯到该批产品的原料批号、所有生产和检验步骤,记录不得任意涂改。记录如需更改,应在更改处签署姓名和日期并注明更改原因,更改后原数据应可识别。批生产记录应当按照批号归档,保存至产品有效期后一年。本条为重点项。强调批记录的真实性、可追溯性、保存期限要求。有客观数据的应保存原始数据记录。不同品种的产品的生产应做到有效隔离,以防止相互混淆和污染。有数条包装线同时进展包装时,应当采取隔离或其它有效防止混淆的措施。本条为适用性条款,多品种产品同时生产时适用。应相互隔离,防止混淆,可通过区域划分、明显标识、合理的生产流程安排中间清场等方

58、式进展隔离。前一道工艺完毕后或前一种产品生产完毕后必须进展清场,确认合格后才可以入场进展其他生产,并保存清场记录。相关的配制和分装器具必须专用,使用后进展清洗、枯燥等干净处理。同一种产品不同工艺、工序或不同品种一样工序、工艺其生产间隔内必须清场,以免相互穿插造成污染,保存清场记录;不同种类试剂进展分装时应配备各自专用的分装管道,如共用同一分装管道应进展清洗验证。一般情况下,清场的范围和程序应为: 1清理剩余的原辅料包括工艺用水等生产中使用的全部物料,移送备料间; 2收集该批产品的各种记录,送交管理人员或下一工序;去除与该批产品有关的设备、容器上的标志;3需销毁的废品、废标签、废包装材料应按有关

59、规定处理; 4清理室内环境卫生,清理或清洗设备、容器、工具必要时进展灭菌; 5将清洁剂、消毒剂以及清洁工具收集至清洁工具间; 6在确认清场工作全部完成以后,应详细填写清场记录并及时通知检查人员进展检查; 7检查合格后,由检查人员在清场记录上签字并记录检查结果或签发清场合格证。如不合格应重新清场,直至合格为止。企业应制定工艺用水的规程。验证并规定工艺用水的质量标准、检验周期和保存期限。应当配备相应的储水条件和水质监测设备,定期记录并保存监测结果。本条为重点项。强调对工艺用水的控制要求。1 企业应在研制过程中验证工艺用水,明确水质要求,保存验证记录,输出制定工艺用水规程;2 工艺用水规程必须规定以

60、下内容:水质标准和指标要求,检验周期、检验工程、检验方法和设备、工艺用水储存条件、储存期限;3 配备相应的储存条件和检测设备,应定期记录检测结果。在生产过程中,应当建设产品标识和生产状态标识控制程序,对现场各类物料和生产区域、设备的状态进展识别和管理。本条为重点项。应注重如下几方面内容:1物料标识:生产现场物料的名称、批号、浓度或效价、有效期等重要信息应能够进展标识或追溯;2 生产区域:可按照区域功能例如配制区、包被区、分装区等予以标识;3 设备状态:可按照使用状态进展标识,例如停用中、维修中、保养中、正常使用中等。物料应当按照先进先出的原那么运行。应当明确规定中间品的储存条件和期限。已被取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