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装满了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分别放入三个杯子里,则杯子里溢出水最多的是:(已知铜铁铝)()A放铜块的杯子B放铁块的杯子C放铝块的杯子D溢出的水一样多2如图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此可判断A海波是非晶体B海波的熔化时间是5minC海波的熔点是5
2、0D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3秋季,小明在两个盆里放入等量冰块,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一会儿后,小明观察发现,甲盆内的冰熔化得快,乙盆内的冰熔化得慢,如图所示,则( )A甲盆内水的温度高B乙盆内水的温度高C两盆水的温度相同D不用温度计测量,无法比较4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D经过4s,甲乙相距8m5生活中关于热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打开冰箱门,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B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
3、,这些冰晶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这是汽化现象6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它是水蒸气,a处较淡B它是水蒸气,b处较淡C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D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源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B“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D“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描述的是乐音的音色8根据中所示几种固体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单位:)情况,试判
4、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固态酒精固态水银海波银金-117-39489621064A常温下海波是液态的B银块掉入金水中会熔化C酒精在-117定是固态D我国北方冬季局部气温可达-50,测量气温时可选择水银温度计9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广场上的光束B亭桥在水中的倒影C 铅笔好像折断了D空中的彩虹10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用望远镜仰望遥远的星空B人在河边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了D太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面上留下了光斑11下列现象中,主要利用光的反射的是()A墙上形成影子B缸中鱼变大C凹面镜取火D手机自拍12下列速度时间图象
5、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13图中所示的声纹锁,目前在门禁系统得到很好的应用,实现了传说中“芝麻开门”的神话。 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依据的是()A音色B响度C音调D振幅14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中。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中与冷空气接触,变成小水滴。这种物态变化属于( )A凝固B凝华C液化D汽化15中国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诗句中曾写道“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下列对钟声的解释正确的是( )A钟振动得越快,响度越大B在真空中钟声传播得更快C诗人根据音色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D钟体不振动也能听到钟声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蒸发过程只在液体的表面进行B10的酒精不能蒸发C在一个标准大
6、气压下水达到100就能沸腾D炎热夏天冰棍周围冒出的“白气”是先熔化、再汽化形成17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A老师的声音振动慢B老师的声音音色不好C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18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哪个方法是有效、合理的A老师讲话时声音要小一些B每位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C在教室周围植树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19如图所示的图象中,属于晶体熔化图象的是( )ABCD20如图中能正确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2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景物在水中的
7、倒影B手影C筷子在水面处“折断”D海市蜃楼22洒水车作业过程中,水量表指针示数快速减小,水箱剩余的水不发生变化的是()A质量B体积C密度D形状23下列情况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海水奔腾B百米冲刺C风起云涌D星光闪烁24在门上A、B两点用力将门推开,在A点用力较小,如图所示,这说明A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B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D以上说法都不对25如图所示,A、B、C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内盛有不同体积的水,现将三个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金属球甲、乙、丙分别浸没在A、B、C三个杯子的水中(水均未溢出),且杯中水面升高后恰好相平,比较三个金属球的密度()A甲
8、乙丙B丙甲乙C乙甲丙D丙乙甲26小明将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这一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起电是创造了电荷B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够吸引轻小物体C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带负电的物体会互相吸引D橡胶棒能带上电荷,说明橡胶棒是导体27如图所示,当用一个力F将一个气球压入水中的过程(气球不会漏气且不会爆裂),球内气体的质量和密度变化情况及杯中水的相关情况变化正确的是( )A球内气体质量变大,密度变大;杯中水的质量不变B球内气体质量不变,密度变小;杯中水的密度不变C球内气体质量变小,密度不变;杯中水的体积不变D球内气体质量不变,密度变大;杯中水面高度增加28下列估测中,符合生活
9、实际的是A成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5m/sB人头发丝的直径约为1mmC学校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15minD小华的100m短跑成绩约为6s29为了保护嗓子,同时让同学们听得更清楚,老师们利用扩音器(俗称小蜜蜂)进行授课,如图所示。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提高声音的音调B改变声音的音色C增大声音的响度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30在图中所描述的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的是()A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B正在环岛上行驶的汽车C正在加速升空的火箭D正在草坪上自由滚动的足球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2019年4月23日是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如图所示,14时30分许,检阅舰抵达阅兵
10、海域。我们看见舰上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红旗_(选填“是”或“不是”)光源,红旗_(选填“反射”或“吸收”)红光。小明在家打扫卫生时不小心在正在播放的彩电屏幕上留下几个水滴,透过水滴他看到彩电屏幕上只有红、_、 蓝三种颜色。32测量长度时,必须将刻度尺最左端与物体一端对齐。()33阅读欧姆定律与触电,回答问题。欧姆定律与触电触电泛指人体接触带电体时,有电流通过人体并对人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触电可分为两类:一类叫电击,另一类叫电伤。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内部伤害,比如破坏了人的心脏、呼吸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甚至危及生命。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触电的
11、危险程度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电流的大小和触电时间的长短是主要因素。下表列出了不同大小的电流对人体的不同作用特征。电流大小/mA作用特征0.61.5开始有感觉,手轻微颤抖23手指强烈颤抖57手部痉挛810手已难于摆脱电极,但还能摆脱,手指到手腕剧痛2025手迅速麻痹,不能摆脱电极,剧痛,呼吸困难5080呼吸麻痹,心房开始震颤90100呼吸麻痹,延续3s就会造成心脏麻痹300以上作用0.1s以上时,呼吸和心脏麻痹,肌体组织遭到电流的热破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流的大小与人体的电阻和施加在人体的电压有关。人体的电阻大小不仅因人而异,而且还与身体的状况有关。例如,在身体干燥时,人双手之间的电阻约为510
12、3,手与脚底之间的电阻约为2105。而当人体出汗或身体潮湿时,双手之间的电阻减小为约8102,手与脚底之间的电阻则只有大约4103。因此,如果刚刚洗完手,没有擦去手上的水就去按动开关,那会大大增加触电的危险。较高的电压会导致通过人体的电流过大,如果电压极高,电流达到几百安或者几千安,电流的集肤效应会在短时间内产生极大的热量,把人灼伤或烧焦。一般来说,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高于这个电压,人触碰后很可能会有危险。电流流经心脏会引起心脏异常跳动,较大的电流还会使心脏即刻停止跳动。因此,如果人体接触的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触电反应就会越明显,引起心脏异常跳动所需的时间就越短,致命
13、的危险自然就越大。触电时间的长短是另一个主要因素。如果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越短,获救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如果时间越长,电流对人体机能的破坏作用就会越强,获救的可能性也就越小。例如,即使电流小于30mA,但如果通电时间过长,同样会有生命危险。在各种通电途径中,以从手经过胸部再到脚的路径最危险,而从一只脚到另一只脚的路径危险性较小,这是因为电流纵向通过人体要比横向通过人体时,更容易引发心脏的异常跳动。当电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时,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失调而造成呼吸抑制,最终导致死亡。电流通过脊髓,会使人截瘫。电流通过头部,会使人昏迷,严重时都会造成死亡。不过,欧姆定律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情况。例如,在干燥的冬天
14、,脱下毛衣时,常常能看到因摩擦起电发出的闪光,并听到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个静电电压可能高达10多万伏,但是由于放电时电荷量很少,因此电流很小,大约只是“微安”级的,再加上时间很短,因此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1)对于同一个人,以下几种情况下,人体电阻最小的是_(填字母序号);A身体潮湿时,双手之间的电阻B身体潮湿时,手与脚底之间的电阻C身体干燥时,双手之间的电阻D身体干燥时,手与脚底之间的电阻(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号);A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36VB通过人体的电流小于30mA,就不会有生命危险C欧姆定律可以解释所有的触电现象D从手经过胸部再到脚的通电路径最危险(3)我们常常看到高压线上站
15、着许多小鸟,它们为什么不会触电呢?小芳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高压输电线的材料一般是钢芯铝绞线,长度为1cm的钢芯铝绞线的电阻为3.310-6。假设小鸟两爪间的距离是5cm,那么这段5cm长的输电线的电阻为_。若高压输电线中的电流为324A,小鸟身体的电阻约为104,则通过小鸟身体的电流约为_A。(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4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的原理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_,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_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35学校百米赛跑比赛
16、中,在冲刺阶段小段超越了小明,最终以12.5s的成绩获得第一名。在冲刺阶段以小明为参照物小段是_的,小段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m/s。36小明在操场上放声歌唱,他手摸喉头,感觉喉头在_;歌声主要通过_传播到窗户敞开的教室;教室里正在静心思考的小娟认为小明的歌声是_(填“乐音”或“噪声”),她可用什么方法减弱小明的歌声进入耳朵:_。37(1)如图甲所示,所测物体边长为_cm;如图乙所示,秒表读数为_s.(2)如图丙,温度计是根据_的原理制成的,读数时视线_(A/B/C)是正确的,该温度计此时读数为_。38一块金属的体积是2.5m3,质量是6750kg,则它的密度是_;若将金属块截去,剩余部分的密度是
17、_39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是光的_现象,“池水照明月”说的是光的_现象.40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受阅部队队列整齐划一,沿队列方向看就只看到一个人,该现象可以用光的_规律来解释:人们借助光的_,能在各个方向都看见收阅部队;每个受阅方队的脚步声整齐得如一个人放大的脚步声,现场观众听到的脚步声,是通过_传播到人耳的。 首次亮相的攻击-11无人机,外形科幻,隐身效果好,具备查打一体功能。无人机采用新一代的锂铝合金作为机身材料,因为该材料_小,所以比相同体积的其它铝合金材料质量小;该无人机表面涂有一层“隐形
18、”材料,能强烈_(选填“吸收”或“反射”)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所以普通雷达很难发现它的踪迹;飞机发动机要在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所以要用熔点_(选填“高”或“低”)的镍铼合金作为制作材料。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用一个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在凸透镜成像实验测量物距和像距的过程中,_(选填“物距”或“像距”)的测量误差较大,原因是_。(3)眼睛有一个精巧的变焦系统,眼睛里的睫状肌牵拉着晶状体,会改变它的厚薄。当眼睛与书本之间保持明视距离时
19、,物体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如果此时你抬头远眺,睫状肌就会放松,让晶状体变薄,使远处的风景清晰地映在你的视网膜上。如果在实验室用凸透镜模拟人眼的这种调节功能,相当于进行下列哪种操作(_)A、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C、换焦距更大的凸透镜 D、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4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表格图象:请利用表格中的数据,用描点法画出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_)时间/min01234567温度/9092949698999999(2)结论方法:水沸腾过程中,温度_ ,这个温度叫做水的沸点,上述实验中水的沸点为_ ,实验中通过加热的时间来体现水吸收的热量的多少,应用的科
20、学方法是_ 法。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中山二桥旁的建筑工地需要400m3的沙石,用一辆载重4t的卡车运送沙石,工程队为了估算运沙的车次,需要估测沙石的密度,用一只桶装满沙石,测得桶中的沙石质量为52kg,将沙石倒出,再用这只桶装满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20kg,已知,g取10N/kg。求:(1)桶的容积;(2)沙石的密度;(3)运沙的车次。44如图是全国著名商标山西汾酒,请根据铭牌信息,计算此款汾酒的密度是多少kg/m3?提示:100毫升酒中酒精含量为10毫升,那么这个酒的度数就是10度;酒精和水混合时体积不变;酒精的密度0.8103kg/m3,水的密度是1.0103kg/
21、m3。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C【详解】因为m铜=m铁=m铝,铜铁铝所以V铜V铁V铝因为这三个金属块都浸没入水杯里,所以它们排出水的体积都等于它们各自的体积,则V铜排V铁排V铝排所以铝块排出的水最多。故选 C。2、C【详解】ABC由图象可知,海波从第5分钟开始温度保持50不变,所以海波是晶体,其熔点为50,约到第8min时熔化完成,则熔化过程持续了约8min5min3min,故AB错误,C正确;D海波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3、C【详解】由题意可知,甲盆内的冰熔化得快,甲盆里的冰块少些;乙盆内的冰熔化得慢,乙盆里的冰块多些;而且两盆中
22、的冰块都未完全熔化,说明两盆水里都是冰水混合物,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所以两盆水的温度相等;故选C。4、C【详解】A由图象可知,甲和乙的图像都是正比例图线,它们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由v=可知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所以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故C错误,符合题意;D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 4s时间甲车路程为s甲=4m乙车路程为s乙=12m甲车在乙车的后方s=s甲-s乙=12m-4m=8m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
23、选C。5、C【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详解】A打开冰箱门,一股“白气”扑面而来,“白气”的形成原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B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这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故B错误;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正确;D冰冻的衣服变干,这是固体变成气体,属于升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C。6、D【详解】水蒸气是无色的透明的,所以是看不见的,故水烧开后壶嘴周围的“白气”是小水滴,而这些小水滴是从水壶里冒出
24、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而液化需要放热,放热越多液化成的水滴也就越多,“白气”也就越浓,由于a处比b处离壶嘴较远,温度更低,a处水蒸气更容易放热,更容易液化,所以a处“白气”也就越浓。故选D。7、B【详解】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B“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而不是音调高,故B项错误;B项符合题意;C墙壁是固体,固体可以传声;故C项正确;C项不符合题意;D不同的人发声的音色不同,故平常人们常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是根据各人的音色不同分辨出是谁的声音的;故D项正确;D项不符合题意。8、B【详解】A由表中的数据知
25、海波的熔点是48,常温是25左右,所以常温下海波是固态。故A项错误;B由表中的数据可金的熔点是1064,银的熔点是962。所以银块掉入金水中会熔化。故B项正确;C由表中的数据知酒精的熔点是-117,由酒精是晶体所以在-117时,酒精可能是固态、液态、固液共存三种状态中的一种。故C项错误;D由表中的数据知水银的熔点是-39,所以它的凝固点也是-39。所以在-50时水银是固态的不能来测温度。故D项错误。9、B【解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日食、月食、光束、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
26、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铅笔在水中折断、彩虹等【详解】A、广场上的光束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故A错误;B、亭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B正确;C、铅笔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错误;D、空中的彩虹,是光照射到空中小水珠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错误故选B10、B【详解】A 利用望远镜仰望遥远的星空,是利用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故不符合题意;B人在河边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符合题意;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
27、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D太阳光穿过树叶间的小空隙,在地面上留下了光斑,属于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不符合题意。11、C【分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知道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原因是看到了由物体反射的光。(2)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光的色散等都是光的折射。(3)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详解】A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缸中鱼变大,鱼缸相当于凸透镜,起放大作用,利
28、用的是光的折射;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C凹面镜取火利用的是凹面镜能反射光线,使光线会聚到一点,故C正确,符合题意;D手机的镜头是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属于光的折射,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12、B【解析】试题分析:在四个选项中,横轴均表示时间,纵轴均表示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一定,不随时间变化,故vt图象是平行于横轴的直线。答案为B。选项A、C、D不符合题意。【考点定位】匀速直线运动13、A【详解】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声纹锁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主人的。故选A。14、C【详解】水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故选C。15、C【详解】A钟
29、振动得越快,即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A错误;B钟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传播速度为0,故B错误;C不同材料的物质发声结构不同,所以钟发出的声音音色与其它的物质发声的音色不同,所以人是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故C正确;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如果钟体不振动就不能听到钟声,故D错误。故选C。16、A【详解】A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故A正确;B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故B错误;C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达到100,并且能够继续吸热才能沸腾,故C错误;D炎热夏天冰棍周围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D错误故选A17、C【详解】体育老师
30、发出指令声音后,由于近处的同学听到的声音响度大,所以听得清楚些;而远处的同学听得的声音响度小,所以听的不清楚;故选C。18、C【分析】噪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详解】A.上课时,老师的讲话不是噪声,故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学生戴耳罩虽然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但老师讲课声音也听不见,不是合理的办法,故B不符合题意;C.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有效的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D.安装噪声监测器只会测出噪声的分贝,但不
31、能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9、A【分析】晶体熔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一定的熔点,在图象中反映出来就是有一段时间它的温度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因此对照各图加以分析即可。【详解】A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A符合题意;B液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特点,是晶体凝固的图象,故B不符合题意;C固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升高,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故C不符合题意;D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1)掌握
32、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2)掌握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特点。20、C【详解】A是st图像:随时间的增大,路程不变,表示物体静止,故A不符合题意;B是st图像: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不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是vt图像:随时间的增大,物体速度不变,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D是vt图像:随时间的增大,物体速度逐渐增大,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1、A【详解】A平静水面上景物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B手影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
33、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C从水中筷子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D海市蜃楼是光在沿直线方向传播时,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故与题意不符。故选A。22、C【详解】洒水车作业过程中,当水量表指针示数快速减小时,是水的体积减小,质量也随着减小,由于水箱为不规则容器,故水箱中剩余的水形状也发生变化,但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所以,水箱剩余的水的密度不会发生变化,故C符合题意。故选C
34、。23、D【详解】A海水奔腾,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百米冲刺,人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风起云涌,云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星光闪烁,是星光经过大气折射的光不稳定造成的,不属于机械运动,故D符合题意。故选D。24、B【详解】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由题意知道,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只是作用点A、B不同,而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所以,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B正确。25、B【详解】由图知,B中水最少,C中水最多,将金属球甲、乙、丙分别浸没在A、B、C三个杯子的水中(水均未溢出),且杯中水面升高后
35、,恰好相平,所以,三个金属球的体积,已知三个金属球的质量相等,由可得。故选B。26、B【分析】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的转移;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橡胶棒是绝缘体【详解】A、摩擦起电的过程就是电荷转移的过程,而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B、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是带电体,因此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故B正确;C、由于橡胶棒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强,会从毛皮夺得电子,即一部分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所以橡胶棒因有多余的电子带负电,橡胶棒靠近带负电的物体会互相排斥,故C错误;D、导体和绝缘体都能带电,橡胶棒能带上电荷,不能说明橡胶棒是导体,故D错误故选B27、D【详解
36、】当用一个力F将一个气球压入水中的过程,球内气体质量不变,但是气球受到水的压力,体积会变小,根据可知,气球内的气体密度变大,气球排开水的体积越来越大,杯中水面高度应该增加,故选D。28、A【详解】A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1.1m/s左右,故A符合实际;B一张纸的厚度约100m,一根头发的直径与此差不多,在100m=0.1m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中小学课间活动一般是10min,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5min,故C不符合实际;D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百米成绩不可能小于10s,一般在15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29、C【详解】扩音器的作用是增大声音的响度,但不
37、能改变声音的音调、音色和传播速度,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30、A【详解】A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其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不改变,所以其运动状态不变,故A符合题意;B正在环岛上行驶的汽车,其运动的方向时刻改变,所以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B不符合题意;C正在加速升空的火箭,其速度不断增大,所以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C不符合题意;D正在草坪上自由滚动的足球,由于受到阻力的作用其速度会越来越小,所以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不是 反射 绿 【详解】1红旗本身不能发光,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红旗,是因为红旗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
38、眼睛,所以红旗不是光源;2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红旗是不透明的,能反射太阳光的红光,其它颜色的光被吸收掉了,故红旗显示的是红色;3彩色电视和手机的彩屏的颜色都是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合成的。32、错误【详解】使用刻度尺测量时,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不必将刻度尺最左端与物体一端对齐。33、A D 1.6510-5 0.5 【详解】(1)1通过资料可以得出身体潮湿时,双手之间的电阻800,最小。故选A。(2)2A选项错在人体的安全电压不超过36V,故A错误;B选项即使电流小于30mA,但如果通电时间过长,同样会
39、有生命危险,故B错误;C触电有很多类型,不可能都用欧姆定律解释,故C错误;D从图中的资料可以得出从手经过胸部再到脚的通电路径最危险,故D正确。故选D。(3)34由长度为1cm的钢芯铝绞线的电阻为3.310-6,这段5cm长的输电线的电阻为故这段5cm长的输电线的电阻为;小鸟与这段导线并联,此时的小鸟两端的电压为则通过小鸟身体的电流约为故则通过小鸟身体的电流约为。34、升华 凝华 熔化 【详解】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的过程中,干冰进入云层,从周围空气吸收热量,空气温度会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时,有的气态会直接变为固态小冰晶的,属于凝华现象;小冰晶渐大后下落,遇到暖气流吸收热量,熔化为液态,
40、形成降雨35、运动 8 【详解】1有题意可知,在冲刺阶段小段超越了小明,所以在冲刺阶段以小明为参照物小段是运动的;2小段全程的平均速度是:。36、振动 空气 噪声 关闭门窗或戴上耳塞 【详解】1小明歌唱时,其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故他手摸喉头,感觉喉头在振动;2教室里的同学都听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过来的;3正在静心思考的小娟忙用手捂住耳朵,即此时影响了小娟的学习,所以她认为小明的歌声是噪声;4小娟可以关闭门窗或戴上耳塞,从而减弱噪声的传播。37、3.60 337.5 液体热胀冷缩 B 48 【详解】(1)1图甲中,一个大格为1cm,一个大格分为10个小格,则一个小格为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体起始位置对齐的刻度线为1.00cm,末端对齐的刻度线为4.60cm,则物体的长度是4.60cm-1.00cm=3.60cm;2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300s,在停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煤制甲醇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汽车租赁行业发展与企业竞争力提升策略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八斗四门柜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不锈钢十字通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铁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轴流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贡丸制造机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精密冲头光学投影研磨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男士无缝内衣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提升学校治理能力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方案
- 不锈钢304焊接工艺评定报告PQR(全氩弧)
- 安全事故案例图片合集事故警示
- 正确认识汽车太阳膜课件
- 工程建筑给排水外文文献翻译1
- 曲线上梁的平分中矢坐标计算方法解读
- DB4201∕T 646-2021 轨道交通工程运营期结构监测技术规程
- 200句话搞定上海中考单词(精华版)
- 船舶辅锅炉的自动控制系统分析
- 49000DWT江海直达成品油船设计
- 第三章第四节2--厚壁圆筒-应力
- 建设工程监理费计算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