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强化练习 人教版高三下册_第1页
文化经典强化练习 人教版高三下册_第2页
文化经典强化练习 人教版高三下册_第3页
文化经典强化练习 人教版高三下册_第4页
文化经典强化练习 人教版高三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化经典强化练习 人教版高三下册 文化经典强化练习 (一)孟子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1、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2)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

2、?于禽兽又何难焉? 2、本选段表现了孟子什么样的观点?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说:“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1、请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 (2)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2、本选段表现了孟子什么样的思想?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

3、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孟子.告子上 【注释】信:同“伸”。不知类:不知轻重,舍本逐末。 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 答: (2)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 答: 2、孟子在这里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曰:“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

4、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译文: 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 译文: (2)这段选文巧妙地表达了孟子什么样的思想? 答: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5、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诗曰: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此之谓也。书曰:只载见瞽瞍,夔夔齐栗,瞽瞍亦允若。是为父不得而子也?” 注释咸丘蒙:姓咸丘,名蒙,孟子弟子。瞽瞍:舜的父亲。 (1)将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 译文: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译文: (2)用自己的话概括孟子对诗句的理解所包含的思想, 六、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

6、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选自孟子.告子下) (注释)乡(xing):通“向”。与国:和好相与之盟国。不能一朝居:汉代赵岐注:不能自安一朝之间居其位也。宁代朱熹:言必争夺而至于危亡也。 (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 译文: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译文: (2)孟子是如何看待“今之良臣”的? 答: 七、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

7、答题。 陈子曰:“古之君子,何如则仕?”孟子曰:“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礼貌未衰,言弗行也,则去之。其次,虽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其下,朝不食,夕不食,饥饿不能出门户,君闻之曰: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从其言也;使饥饿于我土地,吾耻之。周之:“亦可受也,免死而已矣。” (注释)周:周济。 (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迎之致敬以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 译文: 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从其言也;使饥饿于我土地,吾耻之。 译文: (2)孟子认为是否可以为官,最重要的两点是什么? 答: 八、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

8、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孟子.公孙丑上) 注思:助词,无义。 (1)将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 译文: 2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译文: (2)孟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 九、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

9、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而缌、小功之察;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 注:缌:音(s),一种孝服。察:注重。歠:音(chu),喝。流歠;大口喝。 1、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2)不能三年之丧,而缌、小功之察。 2本段文字反映了孟子怎样的思想和主张 十、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乎?” 曰:“不待三。”“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曰:“此非距心之所得为也。”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 曰:“此则距心之罪也。” (孟子.公孙丑下 【注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