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黄土高原特大干旱事件的诊断分析_第1页
陇东黄土高原特大干旱事件的诊断分析_第2页
陇东黄土高原特大干旱事件的诊断分析_第3页
陇东黄土高原特大干旱事件的诊断分析_第4页
陇东黄土高原特大干旱事件的诊断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陇东黄土高原特大干旱事件的诊断分析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函授专升本2007级 王伟新摘要:本文对07年、2008年位于陇东黄土高原的庆阳市有代表性的三个气象站出现的特大干旱事件,从其阻碍、成因、天气特征等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大气环流异常调整是形成干旱的要紧缘故,其中大气活动中心在由冬向夏转换季节,青藏高原大气低频振荡、东亚大气长波调整及超长波的演变,新疆脊加强,东亚大槽加深,形成“西高东低”的高度场,盛行偏北气流,是形成持续干旱的天气气候背景;青藏高原的热力及动力效应,通过高原近地层与边界层逐渐阻碍到自由大气,是环流异常调整的动力;同时,发生干旱也与青藏高压与西太平洋副高的位置及强度的变化、高

2、原雪盖等紧密相关。关键词:干旱 青藏高原 诊断分析引言我国是世界上要紧的干旱国家之一,干旱也是我国最为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我国干旱、半干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2,且80%的干旱集中于西北地区,干旱是最重要的自然灾难。陇东黄土高原地处西北地区东部,位于青藏高原东北侧,为高原沟壑区,代表了西北东部宽敞的干旱区域,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其山、川、塬纵横交错,地形复杂多样,地势大致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高低落差大,水土流失严峻,易形成干旱。其处于中纬度内陆地带,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春季风向处于季节转型过程中,天气回暖较快,降水渐增但仍较少,风向多

3、变,风速增大,蒸发量猛增,易出现灾难性天气。年降水量分布极为不均,季节、时空差异专门大,大的降水过程多以局地阵性天气出现,雨势猛,径流量大。因此,由于天气气候缘故造成的干旱几乎年年发生,重者春旱、春末初夏、伏旱接连出现,造成大范围农业严峻受灾、人民生活困难。据统计,7年干旱是继00年大旱以来最为严峻的一次,全部农作物受灾,夏秋粮减产明显,经济损失惨重。208年干旱是在007年特大干旱后,又发生严峻干旱的一年。多年来,当地广泛流传着“三年两头旱”,“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的讲法,但近年来干旱呈现频发、范围广、程度重、灾情重,其已成为困扰当地农业乃至国民经济进展、制约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等

4、诸多方面的关键性、重要性难题。因此,对造成干旱的成因及气候特征进行分析,揭示气候变化事实,是做好干旱气候预测及服务的基础,有利于今后的防灾减灾。 007年干旱的气候特征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2007年甘肃中东部、宁夏、陕西中北部、河北中西部、内蒙古、河南一带出现了大范围的严峻干旱区域,发生大范围旱灾,其中位于陇东黄土高原中部的环县、庆城县等的干旱尤为严峻,差不多处于重旱包围的中心位置,为特大旱(见图1)。图 1 全国气候干旱分布图Fig.1 Naional liate drougt itributiomap综合196-0年气象资料,30年滑动平均值16190年年平均气温为.6,年总降水量为40.

5、5毫米;171-20年年平均气温为.7,年总降水量为91.5毫米,因此从目前气候位相变化来看,目前气温处于稳步升高时期,降水量处于相对较少时期,且时空、地理分布不均,月季变率大,易形成干旱。就平均状况而言,由于陇东黄土高原地形复杂,水土易流失,降水正常年份,也专门难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水的正常供给,一旦降水偏少,势必发生干旱。207年3月下旬-月中旬中期,平均气温为11.,较历年同期偏高1.,降水量为48.5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55。气温连续偏高,降水持续偏少,月下旬旱象露头;月份降水量不足1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7%,光照充足,风速大,由此造成蒸发量大,土壤墒情锐减,干旱进展加重;5月份降水仍偏少

6、,旱情加剧。据测墒分析,耕作层50厘米以上均成重旱状态,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百分比最大为3(40为重旱),干土层厚度为34厘米,发生特大干旱;6月前半月降水量接着偏少,重旱持续。直至月17-9日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中雨过程,旱情才有所缓解,具体气象要素统计见表。表 1 207年3月下旬-6月上旬气象要素值ab1 Meteoological mentaue rom Mach to une in 2007要 素 庆城县 环 县 宁 县 实况 距平 实况 距平 实况 距平降水(毫米) 3月下旬 . -0 0. - 0 9 4月 6. -8 . -99 3.6 -9 月 38.0 -1 83 0 34.

7、7 33 6月上旬 1.5 -92 8.4 -3 3 -8气温() 3月下旬 11.7 5.2 1.1 54 11.9 6.5 4月 12. 0.3 1.3 . 1.8 12 5月 7 .9 2. 51 1. 3. 月上旬 216 1.8 22.5 3. .7 3 日照(小时) 月下旬 10.2 39.1 2.7 3.4 022 3. 4月 298 47 236.8 1.9 6.5 46 5月 30.5 479 86.7 8.7 24 4.1 6月上旬 80. -5.2 915 . 72.3 1.蒸发(毫米) 月下旬 76 26. 0.7 2. 55.9 24.4 月 226.9 69.8 2

8、23.8 2. 16.1 9.0 5月 321.5 20.7 86.7 39.3 1.0 29. 6月上旬 9.0 18.2 73.9 1.2 .2 -6 2 干旱环流特征西北地区是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地点,干旱是其天气气候上的要紧特点。西北地区东部年降水量的准年周期振幅随时刻呈周期变化1。白肇烨、徐国昌等研究发觉,远离海洋,水汽条件差及青藏高原地形的动力和热力作用是造成西北地区干旱气候背景的要紧缘故。而高原地形的热力、动力作用连同盛行环流的年际变化等又造成了干旱区相对干、湿年的变化。即青藏高原地形的热力、动力作用、远离海洋和环流异常是形成西北干旱气候的要紧因子,它们通过阻碍垂直运动和水汽状况而阻

9、碍西北降水气候。各因子间相互作用、相互阻碍。处于西北地区东部一带的干旱,就其成因而言,与大气环流调整、青藏高压与西太平洋副高的位置及强度的变化、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变化、青藏高原大气低频振荡、大气长波调整、青藏高原及乌拉尔地区雪盖面积大小等紧密相关。21冬季北半球稳定的大型环流系统中,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的高压脊和亚洲东岸的东亚大槽,在由冬向夏调整的过程中,大气超长波的频率及其叠加,造成高压脊与低压槽强度的变化。位势高度振荡的频率要紧在低频部分,其随时刻的变化要紧是由低频部分的变化决定的,因此大气低频振荡与陇东地区的干旱相关关系紧密。大气长波的演变,新疆脊逐步加强,东亚大槽逐步加深,即在高度距平场上

10、,日本海一带为负距平,新疆一带为正距平,即表现为“西高东低”、“西正东负”,与其相应的中纬度北风较强,偏南气流较弱,水汽条件较差,气团干冷较稳定,易在陇东产生干旱。207年春季(以月份为代表)100P、500hPa高度场分布图见图2、图,东亚大槽位置及青藏高原指数序列见图。由图2、图3知,在青藏高原至贝湖一带为强盛的高压脊区,经度跨度达60度;而亚洲东部沿岸的低槽区深厚宽广。对应在距平场上,西伯利亚大部、中亚和欧洲大部为高于+8agm的正距平覆盖,其中欧洲地区中心值超过10位势米。俄罗斯的欧洲部分至西亚大部、北大西洋西北部和北太平洋北部一带为负距平覆盖,中心值低于-8dagpm。由图4知,春季

11、东亚大槽与历年相比处于进展加深时期。青藏高原的热力状况与南亚高压的南北位置震荡及东亚大槽的强弱有着紧密的关系。今年春季高原温度偏低,南亚高压位置偏北,东亚大槽深,纬向西风气流明显增强,偏南暖湿风场弱。由此高度场配置情况直接导致了西北地区东部等宽敞地区干旱的发生。图22007年月北半球10Pa月平均位势高度(左)及距平(右)(10m) Fig.2 Mhyean h GeopotenialHeigh (lft) and Analis (rig) n theorthernHemiphere图 3 207年4月北半球500hPa月平均位势高度(左)及距平(右)(gpm)F.3 MonthyMean h

12、Pa Geopotential eights(left) and Anomlis(riht) itheNohern emispher图4 东亚大槽位置(上)及青藏高原指数(下)序列Fi.4 sitn of theEast sian Tugh (top) nd Tibt Plaea (boto).2青藏高原的动力及热力作用突显,促使干旱进展加剧。由于高原地形的缘故,产生绕流运动,而在高原北部80E附近常出现“新疆脊”。由于高原地形的热力缘故,春末初夏,在对流层顶附近形成了强大的青藏高压。青藏高压脊线季节性北跳时刻的早晚,其中心的位置、范围,与西北东部的降水关系紧密。青藏高压高度场比历年平均状态偏

13、高,强的暖平流脊进展,强的冷平流槽进展。中纬度大气的斜压性专门强,从而导致高原北侧气流幅散加强,负涡度加大,下沉运动增强。青藏高原冬季为一冷源,而夏季为一热源,这种热力扰动使大气温度场产生扰动。由于其热力作用,陆-气、气-气发生热量及动量的交换变化,高原上空盛行上升气流,平均有效位能向平均动能转换,对流层有效位能减少,大气斜压性减小,涡动动能可能减小。与之相联系的在高原外围有补偿下沉气流。其与高原的动力作用叠加,下沉气流强盛,大气层结趋于稳定,不易形成云雨天气。由图5知,2007年春季大气从km层到行星边界层青藏高压强盛。在850hP平均速度势距平及辐散风距平图上,在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大约30

14、个经度为半径的宽敞地区,为反气旋操纵区,气流以青藏高原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呈辐散气流,速度势距平为大值区,相应的辐散风距平亦为大值区,且范围明显向西北东部一带扩大,西北东部在辐散气流距平大值区。对应20hPa平均速度势距平及辐散风距平图上,在东南沿海内陆一带,为速度势距平负值区,为辐合气流,且为辐合气流的大值区。如此,就从地面到高空形成了一个低层辐散、高层辐合的闭合环流圈,抑制产生降水天气的动力作用明显。图 2007年4月份平均速度势距平及幅散风距平ig5 Aomalies foMonthy Mean loity Potentalan Dvget Win Vtor流函数是表征任何一条流线与零值

15、流线之间流体的流量的物理量。由于青藏高原的热力缘故,在图6的80hPa及00ha上,4月份中国的中东部及东南亚等宽敞区域为偏东风,矢量风偏大,东西风切变弱。由此,西北东部等宽敞地区为暖气团操纵区,偏西北冷空气概力弱且往往偏北东移。由于没有冷空气配合,专门难形成大范围的云雨天气。 图 4月份平均流函数距平及矢量风距平Fig. Anoaieforothy Man Stram Funcion andVetr Win2.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的西进东退、北抬南压对西北地区干旱阻碍明显。副热带高压是一个围绕地球副热带地区的动力性高压带,其常年存在且稳定少动。它是制约大气环流变化的重要系统之一,其活动对

16、中、低纬度的天气变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西太平洋副高西部的脊,其位置、强度、范围随季节的变化,对西北地区东部降水阻碍较大。西太平洋副高的北侧,与西风带锋区相邻,多西风带槽、气旋和锋面活动,幅合上升气流强盛,常形成一个宽广的云雨带,再向北,则天气晴好。西太平洋副高的变动与周围天气系统强弱、位置变化有关联关系。从2007年月开始,西太平洋副高脊线位置与历年同期平均相比偏南,尤其4月上旬、5月中旬6月上旬明显偏南约5个多纬度(见图)。西太平洋副高北上迟缓,位置偏南、面积指数偏小(见图),低空急流偏南,雨带集中于淮河及长江流域,西北东部宽敞地区西风环流较为强盛,为反气旋操纵区,呈辐散气流,湍流较弱,气

17、团趋于稳定,而偏南暖湿气流难以到达西北地区,本地长期湿度条件差,气候干燥,不利于形成大的降水天气过程,易造成持续性干旱。图 7 115-145平均500hP副高脊线位置变化(虚线为气候平均值)Fig.7 ariaton ofM 500hPasbtropicalhgh rdge oer 1-145E(ased line defind cliatolil oml)图8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指数(A)、强度指数(B)、脊线位置()和西伸脊点(D)序列Fig. Are e (A)、ntenit dex (B)、Ridg Lie siio (C) dWestern Ridg Poit (D)for

18、the Nrthwet PificSubtropical Hgh2.4亚欧大陆、青藏高原等地区雪盖面积大小对西北地区干旱阻碍。冰雪的要紧效应是增大地表的反射率,对大气运动总是起冷源作用,同时由于其消融时要汲取热量,使季节性升温变慢。由于雪盖地区的反照率大大增加,从而改变了地表的辐射平衡(即阻碍了地表的热量收支平衡),使得积雪所在的下垫面形成异常冷源而阻碍大气环流,也对大气的热力和动力过程都有着重要阻碍。积雪异常能阻碍大气环流,环流异常必定导致降水的变化。据分析,高原积雪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亚欧大陆雪盖的情况,二者的变化趋势相同。大气低频震荡,在平流波向东传播的过程中,由于青藏高原等地带为一

19、冷源,因热量传导而使大气波动稳定性增大,大气季节内振荡增速减幅。青藏高原多雪年高原北侧西风减弱,这种趋势能够持续到5月份,初夏高原及大陆地面热低压弱,夏季风亦弱且来的迟。今年2、3月份青藏高原、欧亚大陆积雪面积明显偏大,积雪日数较历年偏多1天(见图9)。这种由于青藏高原、欧压大陆积雪偏多,积雪日偏长而造成下垫面为一冷源,从而阻碍大气运动环流异常,导致西北东部大面积干旱发生。图9 中国20年3月积雪日数(左)及距平(右)分布Fi.9 Snwdt number(eft) and anoalos (right) dstriutionin arc,Chin in2073 结论与讨论干旱是近年来阻碍范围广、受灾重、易频繁发生的自然灾难,造成的损失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通过对2007年陇东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