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市各地区2009届高三期末调研语文卷分类文言文专题精编 北师大高三上册 2009.北京市各地区2009届高三期末调研语文卷分类精编 -文言文专题 东城区: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薛能者,晚唐诗人,格调不能高,而妄自尊大。其海棠诗序云:“蜀海棠有闻,而诗无闻,杜子美于斯,兴象不出。天之厚余,谨不敢让,风雅尽在蜀矣,吾其庶几。” .然其语不过曰:“青苔浮落处,暮柳间开时。带醉游人插,连阴彼叟移。晨前清露湿,晏后恶风吹。香少传何许,妍多画半遗”而已。 .又有荔枝诗序曰:“杜工部老居两蜀,不赋是诗,岂有意而不及欤?白尚书曾有是作,兴旨卑泥,与无
2、诗同。予遂为之题,不愧不负,将来作者,以其荔枝首唱,愚其庶几。” .然其语不过曰:“颗如松子色如樱,未识蹉跎欲半生。岁杪监州曾见树,时新入座久闻名”而已。 .又有折杨柳十首,叙曰:“此曲盛传,为词者甚众,文人才子,各炫其能,莫不条似舞腰,叶如眉翠,出口皆然,颇为陈熟。能专于诗律,不爱随人,搜难抉新,誓脱常态,虽欲勿伐,知音者其舍诸?” .然其词不过曰:“华清高树出离宫,南陌柔条带暖风。谁见轻阴是良夜,瀑泉声畔月明中。”“洛桥晴影覆江船,羌笛秋声湿塞烟。闲想习池公宴罢,水蒲风絮夕阳天”而已。 .别有柳枝词五首,最后一章曰:“刘、白苏台总近时,当初章句是谁推。纤腰舞尽春杨柳,未有侬家一首诗。”自注
3、云:“刘、白二尚书,继为苏州刺史,皆赋杨柳枝词,世多传唱,虽有才语,但文字太僻,宫商不高耳。” .能之大言如此,但稍推杜陵,视刘、白以下蔑如也。 .今读其诗,正堪一笑。刘之词云:“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白之词云:“红板江桥清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其风流气概,岂能所可仿佛哉! .(选自容斋随笔) .注:兴象:诗歌形象引发出的情苗。杪(mio):年末或四季的末尾。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棠有闻,而诗无闻闻:见闻 .B兴旨卑泥,与无诗同泥:局限 .C誓脱常态,虽欲勿伐伐:自夸 .D文字太僻
4、,宫商不高僻:冷僻 .7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其海棠诗序云予遂为之题,不愧不负 .则齐国其庶几乎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莫不条似舞腰出口皆然,颇为陈熟 .至莫夜月明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8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杜工部老居(于)西蜀B(荔枝)颗如松子色如樱 .C能专于诗律,(能)不爱随人D(杜陵)视刘、白以下蔑如也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薛能妄自尊大的一组是() .风雅尽在蜀矣,吾其庶几以其荔枝首唱,愚其庶几 .此曲盛传,为词者甚众虽欲勿伐,知音者其舍诸 .今读其诗,正堪一笑其风流气概,岂能所可仿佛
5、.ABCD .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符合作者意思的一项是() .A杜甫没写过海棠诗,是上天厚待薛能,他不敢谦让占尽蜀地风雅的机会。 .B白居晚虽然曾经为荔枝作过诗,但趣味和旨意都很低下,和没写过一样。 .C薛能认为前人的杨柳诗手法陈旧不堪,但他自己的诗也同样落入了欲套。 .D薛能对杜甫都颇有推开不理的意思,更别说剂禹锡,白居易以下的诗人了。 . . . .第卷(共120分) .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把下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太元末,长星见,孝武心恶之。夜,华林园中饮酒,举杯属星云:“(2)长星,劝你一杯酒,自古何时有万岁天子!” .注
6、:长星:彗星,古人看作不祥之兆。 .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6A(名声) 7D(指示代词,这样。A代词,他的/副词,表推测,B人称代词,它/指示代词。这,C没有谁/通“暮“) 8D(薛能) 9C(是折杨柳词创作的一个事实,是作者对薛能的评价) 10C(AB都是薛能妄自尊大的言论,不是作者的看法。D薛能对杜甫是稍有推重之意)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译文:(1)太元末年,彗星出现(1分),孝武帝心里厌恶它(1分)。晚上,(孝武帝)在华林园中饮酒,举起酒杯对星星说:“(2)彗星,劝你一杯酒,从古代(以来)什么时候有活一万年的天子!(2分)“ 海淀区: 二、本大题共5
7、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世主有先生者,有后生者,有不生者。昔者楚庄王谋事而当,居有忧色。申公巫臣问曰:“王何为有忧也?”庄王曰:“吾闻诸侯之德,能自取师者王,能自取友者霸,而与居不若其身者亡。以寡人之不肖也,诸大夫之论莫有及于寡人,是以忧也。”庄王之德宜君人,威服诸侯,曰犹恐惧,思索贤佐,此其先生者也。 昔者宋昭公出亡,谓其御曰:“吾知所以亡矣。”御者曰:“何哉?”昭公曰:“吾被服而立,侍御者数十人,无不曰:吾君,丽者也;吾发言动事,朝臣数百人,无不曰:吾君,圣者也。吾外内不见吾过失,是以亡也。”于是改操易行,安义行道,不出二年,而美闻于宋。宋人迎而复之,谥
8、为昭。此其后生者也。 昔者郭君出郭,谓其御曰:“吾渴,欲饮。”御者进清酒。曰:“吾饥,欲食。”御者进干脯梁糗。曰:“何备也?”御者曰:“臣储之。”曰:“奚储之?”御者曰:“为君之出亡而道饥渴也。”曰:“子知吾且亡乎?”御者曰:“然。”曰:“何以不谏也?”御者曰:“君喜道谀而恶至言,臣欲进谏,恐先郭亡,是以不谏也。”郭君作色而怒曰:“吾所以亡者诚何哉?”御者转其辞曰:“君之所以亡者太贤。”曰:“夫贤者所以不为存而亡者,何也?”御曰:“天下无贤而君独贤,是以亡也。”伏轼而叹曰:“嗟乎!夫贤人如此苦乎?”于是身倦力解,枕御膝而卧。御自易以块,疏行而去。身死中野,为虎狼所食。此其不生者也。 (节选自韩
9、诗外传.卷六) 注释本节选的上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问者曰:“古之知道者曰先生,何也?”曰:“犹言先醒也。”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昔者楚庄王谋事而当当:适合,恰当 B.宋人迎而复之复:使复位 C.曰:“何备也!”备:准备 D.御自易以块易:替换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以寡人之不肖也,诸大夫之论,莫有及于寡人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B.昔者宋昭公出亡 侍御者数十人 C.不出二年,而美闻于宋 君喜谀而恶至言 D.子知吾且亡乎 若属皆且为所虏 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诸大夫之论,莫
10、有及于寡人,(寡人)是以忧也。 B.天下元贤而君独贤,(国)是以亡也。 C.曰:“何不以(之)谏也?” D.臣欲进谏,恐先(于)郭亡,是以不谏也。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世主属于“生者”的一组是 昔者楚庄王谋事而当,居有忧色。 庄王之德宜君人,威服诸侯。 吾外内不见吾过失,是以亡也。 宋人迎而复之,溢为昭。 御转其辞曰:“君之所以亡者太贤。” 伏轼而叹曰:“磋乎!夫贤人如此苦乎?” A.B.C.D.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庄王德行威望都很高,但还忧心忡仲,根本原因是诸大夫的见解不如自己高明。 B.宋昭公在悟出自己出亡的原因之后,改操易行,安义行道,得以扬美
11、名于宋。 C.郭君终未被御者点醒,穷途末路还陶醉在“独贤”的光环中,慨叹作贤者的不易。 D.本文用三个故事形象地诠释了“先生者”“后生者”“不生者”的区别,令人警醒。 第卷(共120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翻译下面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分) 士君子之所能不能为:君子能为可贵,不能使人必贵己;能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能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是以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 苟子.非十二子第六 6.C(备,意为“完备、齐备”。) 7.D(两个“且”字都是副词,表示动作行
12、为将要出现,相当于“将”“将要”。其他三项, A项两个“以”字都是介词,前者表示凭借,后者表示原因。B项两个“者”字都是助词,前一个放在时间词后,起补足音节的作用,后一个放在动词后面,相当于“的人”。C项两个而字都是连词,前一个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于是、就,后者表示 并列关系。) 8.B(亡者应指郭君,而非“国”。) 9.B 10.A(楚庄王之忧是亡国之忧。) 文言文翻译见海淀语文教育资源网古文翻译频道海淀0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文言文韩诗外传翻译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5分) 君子把自己的品德不好看做耻辱,而不把被人污辱看作耻辱。(2分) 不被荣誉所诱惑,也不被诽谤所吓退。(
13、3分) 译文: 士君子能做到的和不能做到的是:君子能够做到品德高尚而可以被人尊重,但不能使别人一定尊重自己;能够做到忠诚老实而可以被人相信,但不能使别人一定相信自己;能够做到有才干被人任用,但不能使别人一定任用自己。所以君子把自己的品德不好看做耻辱,而不把被人污辱看作耻辱;把自己不诚实看作耻辱,而不把不被人信任看作耻辱;把自己无能看作耻辱,而不把不被任用看作耻辱。因此,君子不被荣誉所诱惑,也不被诽谤所吓退,遵循道义来做事,严肃地端正自己,不被外界事物所左右,这叫做真正的君子。 历代君主有事先觉醒的,有事后才觉醒的,有(至死也)不觉醒的。过去,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却露出忧愁的神色。申
14、公巫臣进前说道:“您为什么脸上有忧愁的神色呢?”楚王回答说:“我听说诸侯的品德,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和他在一起的人都比不上他自己的,就会亡国。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各位大夫的见解,就没有比得上我的了,我因此忧愁啊。”庄公的德行配得上做人们的君主,他的声威使诸侯顺服,还每天担惊害怕的,想要寻求贤能的人来辅佐他,这就是那种事先觉醒的人。 过去,宋昭公逃亡到国外,对他的车夫说:“我现在才知道我逃亡的原因。”车夫问他:“什么原因呢?”昭公说:“我穿好衣服站在那里,在我身旁侍候的几十个人,没有一个不这样说:我们的君主是个美男子。我说一句话,做一件事,朝廷中几百个臣子
15、,没有一个不这样说:我们的君主是一个圣人。我在朝廷或在内宫,都不能看到自己的过失,我因此才会逃亡于外。”从此以后昭公改变了自己的心志和作为,安守正义,实行正道,不出二年,他的美好声誉就传遍宋国,宋国人迎接他回国,再次拥立他做君主。(他死了以后,)谥号为昭。 过去郭国的国君逃出郭国,对他的车夫说:“我渴了,想喝水。”车夫进献清酒给他。他又说:“我饿了,想吃东西。”车夫给他进献干肉和干粮。他问车夫:“你车上的东西怎么这么齐全?”车夫说:“这是我平时储备的。”他又问:“那你为什么要事先储备呢?”车夫说:“是为了您出逃的时候,路上饥渴而储备的。”郭君说:“你知道我将要逃亡吗?”车夫说:“是的。”郭君说
16、:“那你为什么不事先劝告我呢?”车夫回答说:“您喜欢听谄媚逢迎的话,不喜欢听真实的话。我要是劝告您的话,恐怕在郭国灭亡以前就死了。所以我没有劝告您。”郭君变了脸色很生气地说:“我失去国家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车夫就改变了自己刚才的话说:“您失去国家的原因是您太有才能了。”郭君又问:“有才能的君主不能保全自己的国家,反而失去自己的国家,是什么缘故呢?”车夫回答说:“天下没有有才能的人,只有您一个有才能,因此您失去了自己的国家。” (郭君听了,高兴起来,)伏在车前横木上叹息道:“唉!做一个有才能的人这么痛苦吗?”这时他感到身体疲倦,没有力气,头枕着车夫的膝盖睡着了。车夫抽出自己的腿,换上土块,远远
17、地离开了郭君。最后,郭君死在荒野,被虎狼吃掉了。这就是那种至死不醒悟的人了。 昌平区: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卜式,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而弟尽破其产,辄复分与弟者数矣。 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曰:“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皇上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上以语丞相弘。弘曰:“
18、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久不报式,数岁,乃罢式。式归,复田牧。岁余,会浑邪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是时,富家皆争匿财,唯式尤欲助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乃召拜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顷,布告天下,尊显以风百姓。 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也。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欲试使治民,拜式缑氏令,缑氏安之。迁成皋令,将漕最。上以式朴忠,拜为
19、齐王太傅,转为相。会吕嘉(南越丞相)反,式上书,愿父子及齐习弩习船者往死之,以尽臣节。上贤之,下诏曰:“今天下不幸有事,郡县诸侯未有奋由直道者也。齐相雅行躬耕,不为利惑。昔者北边有兴,上书助官;今又首奋,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矣。”乃拜为御史大夫。 赞曰:卜式以鸿渐之翼困于燕雀,远迹羊豕之间,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 (取材于汉书) 注释:浑邪:匈奴首领名。缑氏:县名。将漕:办理漕运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输家财半助边输:捐献 B此非人情人情:礼节应酬 C于是上久不报式报:答复 D今又首奋首奋:首先站出来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而弟尽破其
20、产 A 其皆出于此乎 欲令子牧之 B 吾妻之美我者 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矣 C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焉能致此位乎 D 青麻头伏焉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时汉方事匈奴 理解:当时汉朝正在从事征伐匈奴的战争 B上于是以式终长者 理解:皇上于是认为卜式终究是年纪太大了 C尊显以风百姓 理解:皇上使他尊贵先荣,用来教化百姓 D上过其羊所,善之 理解:皇上路过他放羊之处,很赞许他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卜式忠君爱民的一组是 臣生与人亡所争 愚以为贤者宜死节 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 富家皆争匿财,唯式尤欲助费 乃召拜为中郎,赐爵左庶长 齐相雅行躬耕,不为利惑 ABCD
21、 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卜式与他的弟弟分家时,自己只要了一百来只羊,把其他田地、房屋等都留给了弟弟。他弟弟家业尽破,他又多次相助,这说明卜式是一个友爱兄弟的人。 B从卜式愿意拿出一半的家产抗击匈奴、出资二十万作为迁徙百姓的花费、主动请求奔赴南越决一死战等事件中可以看出卜式是一个不吝啬钱财、不图回报、忠心为国的人。 C卜式愿意资助朝廷抗击匈奴,却什么事情也没有求;被封为中郎官却不愿意做,宁可替皇上放羊。在皇上看来,卜式是一个品德高尚但不善于表达的人。 D“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说明在作者看来,卜式牧羊出身,以财输边,从给皇上牧羊一直到被封为御史大夫,主要原因是遇上了好机
22、会。 第卷(共120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客有教燕王为不死之道者王使人学之所使学者未及学而客死王大怒诛之王不知客之欺己而诛学者之晚也夫信不然之物而诛无罪之臣不察之患也且人所急无如其身不能自使其无死,安能使王长生哉? (取材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6B(人之常情) 7C(虽然。A其:代词,他的;/语气词,大概。B之:代词,他;/结构助词,取独。D焉:代词,哪里;/兼词,在这里) 8B(皇上于是认为卜式终究是一位性情忠厚的人) 9C(说明卜式心志淡泊。主语皆为皇上,非直接) 10C(“但不善于表达”文中无此义) 第卷(共120分
23、)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客有教燕王为不死之道者/王使人学之/所使学者未及学(/)而客死/王大怒/诛之/王不知客之欺己/而诛学者之晚也/夫信不然之物(/)而诛无罪之臣/不察之患也/且人所急无如其身/不能自使其无死,安能使王长生哉? (取材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5分。每错两处扣1分,漏断一处算错一处。括号中“/”可断可不断) 译文:有一个要教燕王学习长生不死方法的客人,燕王派人去向他学习,派去学习的人没有来得及学而那位客人就死了。燕王非常生气,就责备那个去学习的人。燕王不知道是客人欺骗了自己,却责备学习的人去得太晚了。相信那些不正确的东西,去责罚没有罪过的臣子,这是不仔细审察造
24、成的祸患啊。况且人所迫切关心的莫过于他自己,不能让自己不死,怎么能够让燕王长生呢? 附译文: 卜式以耕田畜牧为业。有一个年幼的弟弟,等到弟弟长大成人,卜式就从家里搬出来,只要了家中畜养的一百多头羊,田宅房屋等全都留给了弟弟。卜式进山牧羊,十多年,羊达到一千多头,买了田地宅舍。而他的弟弟却尽破他的家产,卜式就又多次把自己的家产分给弟弟。 当时汉朝正在从事征伐匈奴的战争,卜式上书,愿意捐献一半家产资助边防。皇上派使者问卜式:“你是想做官吗?”卜式说:“我从小放羊,不熟习做官的事,不想做官。”使者问道:“莫非是家中有冤屈,想要申诉冤情?”卜式说:“我生来与人无争,同乡的人中贫穷的,我救济他;品行不好
25、的,我劝导他;我所住的地方,人们都听从我卜式,我怎么会被人冤屈!皇上讨伐匈奴,我认为贤能的人应该效死以保其节义,有钱财的人应该捐献钱财,这样,匈奴就可以消灭了。”使者把他的话报告给了皇上。皇上把卜式的话告诉丞相公孙弘。公孙弘说:“这不是人之常情。这种不守法度的人,不可以作为教化的榜样而扰乱正常的法规,希望陛下不要答应他的请求。”于是皇上很久没有答复卜式的上书,过了几年,才打发他回去。卜式回家后,依旧耕田放牧。过了一年多,恰逢匈奴浑邪王等人投降,朝廷花费很大,仓廪府库都空了,贫民大量迁徙,都仰仗朝廷给养,朝廷没有能力来全部供养。卜式又出资二十万给河南太守,用来接济那些迁徙的百姓。河南太守上报富人助济贫人的名册,皇上记得卜式的姓名,说道:“这原是以前想要捐献一半家产资助边防的那个人。”当时,富豪(为了逃税)争相着隐匿家产,唯有卜式想要资助边防费用。皇上于是认为卜式终究是一位性情忠厚的人,于是召见卜式并拜他为中郎,赐爵为左庶长,田十顷,并布告天下,使他尊贵显荣,用来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小班健康课件
- 幼儿园家长课程课件
- 机构设置与档案管理制度
- XX学校平安夜活动方案策划稿
- 监理工程师水利课件下载
- 监狱结核病防治培训课件
- 基于无人机的地面站设计及典型目标检测方法研究
- 陪护人员沟通的安全护理措施
- 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的安全流程
- 工程财务教学课件
- 小学奥数:计算《分数的巧算》练习题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 组建风险管理咨询公司方案
- 汽车项目管理工作总结
- 丹毒课件护理查房
- PMC-651T配电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使用说明书V1.2
-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卵石检测报告
- 现西第三册课文讲解及答案
- 2023年上海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考前模拟题及答案
- ZAPI交流故障表 萨牌代码
- 天津某市政道路排水工程基坑钢板桩支护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