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作业 (三十 )(对应学生用书P124)一、选择题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披发 入山,马戒马戒为野人披发:披头散发B 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 语也 妆点:粉饰、夸 C 昔日生长王谢,颇 事豪华 颇:很少 D 余今大梦将寤 ,犹事雕虫 寤:醒来 解析:颇:非常,很。答案:C 下列加点的词语,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 陶庵国破家亡 ,无所归止 B 饥饿 之余,好弄笔墨 C 持向佛前,一一忏悔 D 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解析: “ 温柔 ” 这里指温暖的床褥。答案: D 下列语句中 “ 为 ” 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马戒马戒为 野人
2、C 公为 我献之B 昔有西陵脚夫为 人担酒D 庖丁为 文惠君解牛解析: A 项意为 “ 成为B 、 C、 D 三项意为 “ 替 ”答案: A TOC o 1-5 h z 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用典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鹿鸣宴”一典是说唐代乡试后,州县长官宴请考中举子的宴会。B “黍熟黄粱”一典出自唐沈既济作的枕中记 。C “车旅蚁穴”一典出自唐李公佐作的南柯太守传。D “卢生遗表”一典出自唐传奇昆仑奴 。解析: “ 卢生遗表 ” 一典出自唐传奇枕中记答案: D 下列对原文词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每欲引决每每想到要自杀B 生长王谢生长在像王、谢这样的家庭C 犹意非真还想到这不是真的D 大
3、梦将寤文中指人的一生将尽解析:C 项,应理解为:还以为这不是真的。答案:C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 马戒马戒为野人。故旧见之, 如毒药猛兽, 愕窒不敢与接。 作自挽诗, 每欲引决, 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 下列各句中 “ 破 ” 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陶庵国破 家亡,无所归止A 六国破 灭,非兵不利,战不善B 遂破 荆州,威震四海 C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D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解析: A 项与例句均为 “ 灭亡 ” 之意; B 项为 “ 攻克 ”
4、 之意; C项为 “ 摔碎、摔破” 之意; D 项为 “ 超过 ” 之意。答案: A 下列各句中 “ 故 ” 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故 旧见之,如毒药猛兽 A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B 昔年疾疫,亲故 多离其灾 C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D 故 曰:弊在赂秦也解析: B 项与例句均为 “ 朋友 ” 之意; A 项旧的,过去的; C 项为 “ 特意 ” 之意; D 项为 “ 所以 ” 之意。答案: B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无所归止归止:归宿,安身B 每欲引决引来:自杀C 尚视息 人世 视息:观看和呼吸,这里指活着 D 还是后人妆点语也 妆点:欺骗
5、解析: “ 妆点 ” 是夸张、粉饰的意思。答案: D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 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旅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 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仟悔。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 类,别志林也。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 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分门类,别志林也 别:区别B.遥思往事,忆即书.之书:记、写C.不次岁月,异年谱也次:排列D.因想余生平因:趁此解析:D项,因:因而。答案:D.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段文字写作者在
6、夜深人静时,回忆自己的五十年,觉得恍 如一梦。“黍熟黄粱” “车旅蚁穴”的典故是说一切都如黄粱一梦, 转眼就消失了。“不次岁月” “不分门类”是说自己的作品没有年月日直接 发展的结构,没有人为的秩序,随意识的自由流动而写。D.正是因为意识的自由流动,不受人为的限制,所以作品中的 一切都是真实的。解析:A项,“鸡鸣枕上”不应指夜深之时答案:A.翻译下列句子。(1)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译文:(2)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译文:答案:(1)所写的事,不按年月先后为次序,以与年谱相异;也 不按门类排比,以与志林相差别。(2)虽说城郭依旧,人民已非,但我却反而自己
7、高兴,真可以说 是痴人面前不能说梦了。三、课外阅读(2013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送丁琰序宋曾巩守令之于民近且重,易知矣。予尝论今之守令,有千里者相接而 无一贤守,有百里者相环而无一贤令。至天子大臣尝患其然,则任奉 法之吏,严刺察之科,以绳治之。或黜或罢者,相继于外。于是下诏 书,择延臣,使各举所知以任守令。每举者有姓名,得而视之,推考 其材行能堪其举者,卒亦未见焉。举者既然矣,则以余之所见闻,阴 计其人之熟可举者,卒亦未见焉。,犹恐子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 可举者卒亦未见焉。岂天下之人固可诬,而天固不生才于今哉
8、?使天子大臣患天下之弊,则数更法以御 之。法日以愈密,而弊日 .以愈多。岂今之去古也远,治天下卒无术哉?盖古人之有庠有序,有 师友之游,有有司之论,而赏罚之始于乡,属于天下,为教之详至此 也。士也有圣人之道,则皆得行其教;有可教之质,则皆可为材且良, 故古之贤也多。贤之多,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腹贱官之选,咸 宜焉,独千里、百里之长哉?其为道岂不约且明,其为致天下之材, 岂不多哉?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胜其弊,若今之患 哉?今也,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欲推而 教于乡于天下,则无路焉。人愚也,则愚矣!可教而贤者,卒谁教之 哉?故今之贤也少。贤之少,则自公卿大夫,
9、至于牛羊仓腹贱官之选, 常不足其人焉,独守令战?是以其求之无不至,其法日以愈密,而不 足以为治者,其原皆此之出也已。噫!奚重而不更也?姑苏人丁君琰佐南城,南城之政平。予知其令,令曰:“丁君之 佐我。”又知其邑人,邑人无不乐道之者。今为令于淮阴,上之人知 其材而举用之也。于令也,得人矣。使丁君一推是心以往,信于此, 有不信于彼哉?求余文者多矣,拒而莫之与也。独丁君之行也,不求余文,而余乐道其所尝论者以送之,以示重丁君,且勉之,且勉天下之凡为吏者也。 (本文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堪:胜任B 岂天下之人固可诬诬:诬蔑C 则数更法以御 之 御
10、:防备D 南城之政平平:安定解析:通过对四个选项从语法位置到语言环境的分析,B 选项中“ 诬 ” 字应该理解为 “ 欺骗 ” 。 TOC o 1-5 h z 答案:B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则皆可为材且 良不者,若属皆且 为所虏 今也 ,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野马也 ,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人愚也,则 愚矣于其身也,则 耻师焉拒而莫之 与也恐年岁之 不吾与解析: 通过分析, A 项前一个 “且 ” 表示递进关系, 后一个 “ 且”是副词,表“ 将要 ” 之意。 B 项两个 “ 也 ” 都是句中停顿。 C 项前一 个 “则 ” 表假设, 后一个 “ 则 ” 表
11、转折。 D 项前一个 “之” 是 “与”的宾语,后一个“ 之 ” 是宾语前置的标志。答案: B 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篇赠序的重点不是写丁琰的才干,而是针砭吏治不修、地方官员才德低下的社会现实, 进而建议推行古代庠序、 师友、 赏罚之法,以培养足够的人才。B 本文首段感慨贤人之少,一唱三叹;再通过古今对比,叹问之间, 忧虑国事之情溢于言表; 文末由勉励丁琰推及天下为吏者, 更使文章深意无尽。C 作者认为有圣人之道的士人匮乏并且缺少激励机制,学校又严重不足, 是造成“今之贤也少”的重要原因, 这种见解可谓一针见血,深中肯綮。D 作者通过南城县令、邑人的评价来称赞丁琰的政绩,为
12、他能得到有司举荐并被任命为淮阴令而发出“得人”的感叹, 体现了爱才若渴之心。解析: 对照原文可知, 造成 “ 故今之贤也少” 的原因应该是“ 今也,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欲推而教于乡于天下, 则无路焉。 人愚也, 则愚矣! 可教而贤者, 卒谁教之哉? ” ,C 项所说不准确。答案: C 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 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解析: 断句时,要考虑各句子的成分,尤其是谓语及动词,一般都很重要。另外,一些语气词也要考虑,因为这些词往往用在句尾。如, “ 之乎者也 ” ,均有
13、句尾停顿的作用。答案: 犹恐予之愚且贱/ 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 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胜其弊,若今之患哉?译文: (2)奚重而不更也?译文: 解析: 翻译文言文,需要关注语句中的关键词, 理解出准确的含义,才可。第一句的重点词语为 “ 求、密、弊、若、患 ” 。第二句的重点词语为 “ 重、更 ” 。翻译时注意将这些重点词语翻译准确。答案: (1)怎么会辛劳求才而不得,法令很多却不能解决问题,就像现在的忧患?(2)为什么如此严重却不改变呢?【参考译文】太守和县令对于老
14、百姓来说,离得最近又特别重要。这是不言而 喻的了。我曾经评价当今的太守和县令,存在着千里连成一个州郡却 没有一个贤良太守的现象,也存在着百里形成一个县却没有一个贤良 县令的现象。致使天子和大臣时常忧虑这种现象, 于是委派奉守制度 法令的人去加强对太守和县令的考核与监察,用来约束惩治他们。各 个郡守县令由于犯下不恪尽职守的罪过,有的被降职,有的被罢免, 在地方上一个接一个。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下达诏书。选定朝臣,让 他们分别荐举自己所了解的人才去担任太守或县令。 每回荐举都有名 有姓,叫到跟前来考察,推究才干品行确能胜任的人,也一直没有见 到过。荐举已经是这个样子了,凭借我所看到和听到的情况,暗暗
15、估 计那些人有谁真该被荐举,也一直没有见到过。我还担心自己愚昧又 地位低下,所闻与所见太少,不足以了解天下的人才,于是向贤明而 又享有名声与地位、所闻所见也广博的人请教。跟他们询问那些人有 谁真该被荐举,可也一直没有见到过。这难道真是天下人原本就可以 欺骗,而上天压根就没在当今降生下人才来吗?如果天子和大臣们担心天下的问题,那么就会多次变更法律来解 决。法令越多,但问题也越多。难道现在与古代比差得很远吗,治理 天下没有办法了吗?大概古人有学校, 有师生朋友之间的交往,有官 府的讨论,而赏罚始于乡间,从属于天下,教育详细到了这个地步。士人也行圣人之道,都能推行他们的教育;有可以教育的潜质,那么
16、就都能成为良材,所以古代的贤人很多。贤人多,那么上至公卿大夫 下至管理牛羊仓库的下级官员的选择就都合适, 难道单单是千里、百 里之长这样的官好选吗?他们行事怎么会不严谨而清正,他们成为天下之才的怎么会不多?怎么会辛劳求才而不得, 法令很多却不能解决 问题,就像现在的忧患?现在,学校、老师朋友、赏罚的法令都不同于古代,士人也遵循 圣人之道,想要推行教化乡人教化百姓,却没有办法。人愚蠢,就让 他愚蠢,可以教化并成为贤才的,最终谁会教化他?所以现在贤人少。 贤人少,那么上至公卿大夫,下至管理牛羊仓库的下级官吏的选拔, 都很困难,唯独守令之类的官员难选拔吗?所以要求的越来越多,法令越来越多,却不能够治
17、理天下,大概原因都在这里。哎,为什么如 此严重却不改变呢?姑苏人丁琰治理南城,南城的社会安定。我认识他们的县令,县 令说:“丁君辅助我。”我也认识他们那里的人,那里的人没有不津 津乐道他的。丁琰现在在淮阴做县令,上面的人了解他的才能任用他。 对于县令而言也算是得到了人才。 假使丁君推及他的诚心,这里被信 任,难道会在那里不被信任吗?想要我写文章的多了,我都拒绝了没有给。唯独丁君没有让写这篇文章,而我愿意把他以前说的写下来送给他,以表示对丁君的重视, 并且勉励他,勉励天下所有做官的人。四、语言应用.以“十二郎病死的噩耗”作为句子的开头, 重组下面的句子。(注意,可以增删词语和调换语序,但不能改变
18、原意 )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叔侄相聚的时候,十二郎病死的噩耗 传来。答:答案:示例:十二郎病死的噩耗突然传来之时, 正是韩愈官运好 转,有可能叔侄相聚之际。(本题答案不求千篇一律,只要合乎要求 就可以。). (2013新课标全国卷I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 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个字。水是植物主要的组成成分,植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 60%80% , 有的甚至可达90%以上。尘, 土壤中的矿物质、氧、二氧化碳等都必须先溶于水后,、水还能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以利于各种代谢的正常进行。水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 它还作为反应物参与植物体内很多生物化学过程。 因此,。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婚庆酒店婚庆公司婚礼策划与婚庆摄影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布娃姓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度测绘仪器保密使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足疗养生店转让及设备租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不同意解除文化活动组织合同回复函
- 2025年度烧烤店品牌合作及店铺转让合同
- 2025年度借条补充协议:个人创业贷款与政府补贴衔接
- 2025年度企业员工工伤赔偿责任认定协议
- 2025农村住房安全责任追究及赔偿合同
- 2025年商务、清洗服务项目建议书
- 真空灭弧室基本知识课件
- 工程EPC总承包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 川教版四年级(上、下册)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及教学计划附安全知识
- 05临水临电临时设施安全监理细则
- 工龄认定文件
-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 采购入库单模板
-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物理)及答案
- GB/T 36800.2-2018塑料热机械分析法(TMA)第2部分:线性热膨胀系数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 GB/T 31989-2015高压电力用户用电安全
- GB/T 15566.6-2007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6部分:医疗场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