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植树问题 人教版_第1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植树问题 人教版_第2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植树问题 人教版_第3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植树问题 人教版_第4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植树问题 人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植树问题(两端不栽)遂宁市大英县实验学校 李林【教材说明】:“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两端都栽、两端不栽、环形情况以及方阵问题等。本节课,主要学习两端都栽的情况,通过从简单的数据入手掌握规律,从基础情况开始建立模型再到运用模型,培养学生模型的意识。【学情分析】: “植树问题”原本是属于经典的教学内容,新课程教材把它放在了五年级下上册的“数学广角”中,让所有的学生学习,说明这一教学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四、五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有了初

2、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学时可从实际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考过程,逐步发现隐含于不同的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取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在一条不封闭直线上植树时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2.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发现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画图、摆放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设置一系列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养成学以致用的好习惯。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

3、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难点】: 理解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灵活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教学流程一、知识回顾同学们,今天课,我们从昨天的微课开始说起,微课中,种4棵向日葵,会有几个间隔?间隔长是多少?棵数是几,总长是多少?你怎么算出总长的?课前的作业大家做得非常好,这里我给每个小组都加上2分,通过检查大家的作业,作业第四题,我发现了三幅特殊的作品,请看:你认为那副作品更好?请投票画线段图真好,可以帮我们理清间隔数和棵数,小小的线段图真了不起!今天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间隔 数有关的植树问题。二、研究新知(一)出示例

4、题:戴夫提出了一个问题:要在200米的公路的一边植树,每隔5米一棵树,两头都要载,需要多少棵树?请你猜一猜需要多少棵树?41 40 39答案很多,到底那个答案是对的呢?下面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谁的猜想是正确的呢?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画一画,此题要求“两端要栽”,那就先在开头种上一棵,然后每隔5米种一棵我们用这样长的线段来表示5米,大家现在看,种了30米,题目要求一共要栽200米,照这样,一棵一棵一棵地画到200米,你有什么感受?生:就太麻烦,太累了;生:太浪费时间;生:我们可以把200米先变成20米,这样每隔5米画一棵,画的棵数就少多了,问题也就变简单了。师:200米还可以变成其他数

5、吗?生:还可以是5米,15米,25米,师:像这样的数据还有许多,这样一来,虽然不能直接验证,但可以从简单数据入手,看看间隔数和棵数,到底有什么关系。2、小组合作 画图理解师:下面我们从4个数据入手,分组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研究间隔数和棵数的关系,并完成下表: 1、1号同学研究在10米长的路上栽树; 2号同学研究在15米长的路上栽树; 3号同学研究在25米长的路上栽树; 4号同学研究在30米长的路上栽树。 (间隔长度是5米,两端都种)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探究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规律,将有关数据填到小组的植树问题研究报告中。探讨与发现:(1)你认为间隔数怎么求?(2)你认为棵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如果是

6、种50米,两端种,还有这样的规律吗? 100米呢?1000米呢? 生:这样的规律仍然存在。师:看来,这样的规律是普遍存在两端种的植树问题当中的。为什么,两端都栽树,棵数比间隔数多1 选两个数画图展示(教参上,体现一一对应关系,多出来一截)下面我们一起试着来运用刚才的规律,解决种200米的问题。(六)运用规律发现这个规律很好,要想求出棵数,必须借助哪个数量来求?怎么求间隔数?既然发现了这个规律,我们能用这个规律来解决这个问题了吗?请学生来解答,展示,讲的怎么样?二)化繁为简大家看,我们这里200米,相比前面20米30米,是不是很长啊画图的时候比较繁琐(繁),我们就把这些复杂的转化成小的数,好画的

7、数,找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然后再返回去解决原来的问题。当我们面对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时,通常可以用这样的解题思路去找解题方法。 大家赞同我的想法吗?其实,在两千五百年前,我们的老子也有过与之相同的感,大家一起读:天下难事,比作与易。这句话中的难对应的是繁,易对应的是简,意思就是天下所有的事情,必须是从简单的入手。三、运用规律,建立模型师:在 “植树问题 ”中,一定要有“树”吗?除了“树”,还能换成别的事物吗?换成哪些事物呢?生:“树”可以换成别的事物,比如电线杆、队列中的同学、彩旗、灯笼师:其实,在植树问题中,不一定就是真正的树,有的树是看得见的“假”的树;有的树是不容易看见却能“想象”

8、的树;还有的树是看不见却能“听得见”的树,下面我们继续研究相关的植树问题请看,在图中,你能找到间隔吗,能找到植树问题中的树吗?这排礼炮共有29个间隔,合( )门礼炮。2、世博园凳子整齐地排在一起,我们把什么看成是树?刚才题目中的礼炮,世博园的凳子,都不是树,但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是树,而且是看得见的假的树。3、公交车从东站到西站全长18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2千米。一共有多少个站点? 把( )想象成“树”, 把( )想象成间隔。此题中“公交汽车站点”就是不容易看不见却能想象成的树。4、广场上的钟声5时敲5下,当听到第一声开始计时,到第二声响起时,经过2秒钟,当听到最后一声响起时,共经过几秒钟? 学生画图通过刚才这几组题目的练习,我们发现,植树问题并非一定要有树,但我们一定要找到与植树问题模型中相似的量,从外及里,利用植树问题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来解决问题。 让学生画图四、能力拓展我们学校的楼层都是一样高,小王班的教室在5楼,他从一楼到教室要用2分钟;我们班在4楼,照他的速度,我们从一楼到四楼要用几分钟画图验证五、课堂小结六、达标检测1、在路的一边植树,两端都要载,有11个间隔,需要种()棵树A、10 B、11 C、12 D、不会 2、马路上边载了棵梧桐树。如果每两棵梧桐树之间放一花蓝,一共能放()个花篮。A、24 B、25 C、26 D、不会 、把一段木头锯成两要分钟,照这样计算,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