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骨髓(Sui)血液细胞诊断图谱第一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前(Qian)言骨髓细胞学检验是临床检验的重要项目。许多血液病的诊断要做这项检查,有些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出血、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骨、关节疼痛及恶性肿瘤都有必要作骨髓细胞学检验,以协助诊断。而细胞的识别是一(Yi)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只有反复多看,多辨认,才能逐渐掌握。为了帮助大家进一(Yi)步辨认好细胞,所以做了这部课件。第二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概(Gai)述 11骨髓是一种海绵状,胶状,脂肪性的组织,封闭于坚硬的骨髓腔(Qiang)内.成人骨髓的重量为1650G-3748G,占体重的3.4-5.9%.平均4.6%.骨髓分为红骨髓
2、和黄骨髓.人初生时,红骨髓充满全身骨髓腔.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出现黄骨髓,从远处开始向心性发展.到成人,红骨髓退到肱骨的上1/3和股骨的上1/3.而颅骨,胸骨,肋骨,肩胛骨,脊椎及髂骨仍是红骨髓.红骨髓重量约1000G.红骨髓是主要的造血器官.第三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概(Gai)述 22.骨髓由造血细胞和造血微环境构成.造血细胞由红细胞造血岛,粒细胞造血岛,淋巴小结和散在的巨核细胞,单核细胞等组成.位于血窦附近的红细胞造血岛中有成群的各期幼稚(Zhi)红细胞,围绕着1-2个巨噬细胞.幼稚红细胞逐渐成熟后就离开巨噬细胞而贴近血窦壁,脱核后穿过血窦壁内皮细胞进入血流.粒细胞造血岛则离血窦较远,各期
3、幼粒细胞也成群存在,中心也有一个巨噬细胞.巨核细胞紧贴在窦壁外,将其周边的胞浆突起深入到血窦内皮细胞间隙,经过很薄的内皮细胞胞浆,使形成的血小板自巨核细胞分离,直接进入血液.骨髓微环境主要由基质细胞如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以及巨噬细胞和血管神经等组成第四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概(Gai)述 33骨髓造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下图所示由造血干细胞(Bao)开始,经过自身复制和分化,不断产生后代的细胞.先分化为髓系和淋巴系的定向造血祖细胞.髓系的定向造血祖细胞又分化为粒细胞系和单核细胞系祖细胞;和红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祖细胞.再向其后各阶段分化发育成熟.淋巴系定向祖细胞又分化为T淋巴细胞,B淋
4、巴细胞两系祖细胞,再向下发育成熟为T,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在抗元刺激下变成浆细胞.第五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六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七页,共三百二十三页。血细胞发育成熟过程形态变化规(Gui)律细胞大小 由大到小,巨核细胞由小到大.核质比 由大到小.细胞核 大小 由大到小,红细胞由大到小到核消 失. 巨核细胞由小到大到核消失. 染色质 结构 由细致疏松到粗糙(Cao)紧密. 染色 由淡紫红色到深紫红色. 核小体 由有到无. 核膜 由不清晰到清晰.第八页,共三百二十三页。血细胞发育成熟过(Guo)程形态变化规律续细胞核 形态 由圆(Yuan)形椭圆(Yuan)形到不规则形,红细胞大都为圆形.
5、位置 由中央到偏心,红细胞大都在中央.细胞质 多少 由少到多. 染色 由深兰色到嗜多色到淡红色. 颗粒 由无颗粒到有颗粒.粒细胞由无颗粒到有非特异颗粒到有特异的中性,嗜酸性,嗜碱性颗粒.红细胞常无颗粒.第九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十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红(Hong)细胞系统的形态 红细(Xi)胞系统在瑞氏染色片上可见到原始红细(Xi)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细胞.总的特点 细胞很圆, 核也很圆, 核居中, 无颗粒.第十一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十二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十三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原始(Shi)红细胞胞体 圆或椭圆形.直径15-25微米.胞核 圆形或椭圆形,占
6、细胞的4/5居中或偏 一旁.染色质 深紫红色,若点若网.核小体 有兰色核小体24个与周围无明显界限,较平坦或有凹陷感.胞质 深兰色,兰墨水样或油画样兰,绕于核周,边缘着色较浓.可(Ke)有钝伪足.无颗粒第十四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原(Yuan)始红细胞第十五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早(Zao)幼红细胞胞体 圆形.直径15-18微米. 胞核 圆形,占细胞绝大部分,约3/4.居中.染色质 紫红色,开始凝聚,但尚未成块状.而呈若断若续较粗重之网(Wang)状结构.核小体 小而不清晰.或缺如.胞质 有时稍多,兰色较淡,但色调均匀一致.偶有边缘加浓者,绕于核周.无颗粒.第十六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早幼红(Hon
7、g)细胞第十七页,共三百二十三页。中幼红(Hong)细胞胞体 圆形,直径13-18微米.胞核 较小.核质比约为1/2.染色质 凝聚成条索状或块状.其间有明显的孔隙.犹如打碎的墨.无核小体.胞质 略有增加或核质各半.多数为灰兰色或淡兰色或嗜多色.无颗(Ke)粒.第十八页,共三百二十三页。中幼红细(Xi)胞第十九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晚幼红(Hong)细胞胞体 圆形或椭园形.直径13微米(Mi).胞核 圆而更小,稍偏或明显偏心.染色质 聚集成数个大块,或黑褐色团块.以致看不出任何结构.胞质 增多,染灰色或浅红色.与成熟红细胞相似.第二十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晚幼红(Hong)细胞第二十一页,共三百二十
8、三页。红(Hong)细胞胞体 圆形平均.直径(Jing)7.6微米.无核 中心染色稍浅.淡红色.第二十二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红细(Xi)胞第二十三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粒细(Xi)胞系统的形态总的特点:有颗粒,胞质含颗粒较多.非特异性颗粒A颗粒粗大而散在;特异性颗粒S颗粒致密,可分出中性的较细的淡紫红色颗粒; 嗜酸性的粗石(Shi)榴子样的金黄色颗粒;嗜碱性的大而不规则的稀疏的盖在核上的黑褐色颗粒.核由圆形,椭圆形,柿核形,到出现凹陷,变成杆状,分叶状.第二十四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二十五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二十六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原始粒(Li)细胞胞体 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2-20微米.胞
9、核 位于中央或稍偏一旁,椭圆或圆形.染色质 紫红色,纤细的粒状.有时排列如筛状,非常均匀非常平坦而薄.核小体 有3-5个淡兰色清晰的核小体.胞质 量(Liang)少,呈明亮天兰色,绕于核周围.无颗粒.第二十七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原(Yuan)始粒细胞第二十八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早幼粒细(Xi)胞胞体 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2-25微米.胞核 圆或卵圆形,偏于细胞一侧.染色质 呈粗粒网状.紫红色.核小体 较大,有1-4个,较不清楚.胞质 稍多,淡兰色,近核凹处有一不着色区.此区首先出现A颗粒.其数量初期只有几粒,到晚期可多至(Zhi)分布整个胞质内.亦可压在核上.嗜天青颗粒A颗粒深紫红色,较大,有
10、突起感,如酥饼上的大的沙糖颗粒.第二十九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早幼粒细(Xi)胞第三十页,共三百二十三页。中性(Xing)中幼粒细胞 早幼粒细胞出现特异性颗粒,即为中幼粒细胞.体积渐变小.由于其有无核小体的不同. 可分为I,II两型.胞体 椭圆或类圆形,直径15-20微米.胞核 偏于一侧.多为椭圆形.染色质 紫红色,呈粗粒网状排列.核小体 可有1至(Zhi)数个.I型胞质 量多.但核质比仍大于0.5,呈淡兰色,近核处出现一丛杏黄色中性颗粒,其周围仍有或多或少的嗜天青颗粒.第三十一页,共三百二十三页。中性中幼(You)粒细胞 胞体 圆或椭圆形,直径约12-20微米.胞核 圆形或一侧变平而成半(Ba
11、n)圆形,如柿核样,常偏于细胞一侧.染色质 紫红色,开始凝聚成小块状.核小体 消失.II型胞质 内含多量细小的粉黄色中性颗粒,偶有少数嗜天青颗粒散在其间.第三十二页,共三百二十三页。中性中幼粒细(Xi)胞第三十三页,共三百二十三页。中性晚(Wan)幼粒细胞胞体 圆或椭圆形,直径10-16微米.胞核 呈肾形或有凹陷的半圆形.但其凹陷深度应在假设直径的1/2-3/4之间.小于1/2者为中幼粒,大于3/4者为杆状核.染(Ran)色质 呈粗条块状,排列更加紧密.胞质 内充满细小的灰褐色或淡紫红色的中性颗粒.核凹陷处可有空白区.第三十四页,共三百二十三页。中性晚幼粒(Li)细胞第三十五页,共三百二十三页
12、。中性杆状核粒(Li)细胞胞体 园或椭园形,直径10-13微米.胞核 凹陷超过假想核直径的3/4.呈直杆状,S形,U形,染色质 凝聚成团块(Kuai)状,着色不均匀.其间可有空白区.胞质 已不含嗜碱性物质.而布满中性颗粒.第三十六页,共三百二十三页。中(Zhong)性杆状核粒细胞第三十七页,共三百二十三页。中性分叶核粒(Li)细胞胞体 大部分为圆形,直径10-13微米. 胞核 呈分叶状,少者分2叶,多者可达5 叶.各核叶间以膜或细丝相连.其中不见染色质(Zhi).胞质 内亦布满中性颗粒.第三十八页,共三百二十三页。中性分叶核粒细(Xi)胞第三十九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嗜酸性粒细(Xi)胞与中性粒
13、细胞相似,也可分为嗜酸性中幼粒细胞,嗜酸性晚幼粒细胞,嗜酸性杆状核粒细胞,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各阶段以核形状分如中性粒细胞一样.所不同者为胞质中 以嗜酸性颗粒代替了中性颗粒.嗜酸性颗粒 较中性颗粒大,它们先被染成紫色,以后(Hou)染成兰色,最后染成橘红色.嗜酸颗粒大小一致,有立体感,有折光性,如剥开的石榴子状.第四十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四十一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各阶段嗜酸性粒细(Xi)胞第四十二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各阶段嗜酸性(Xing)粒细胞嗜(Shi)酸性杆状核粒细胞及分叶核粒细胞 第四十三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嗜碱性粒(Li)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各阶段 体积较中性粒细胞及嗜酸粒细胞为小.也
14、分为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分叶核粒细胞.所不同者为胞质内颗粒为嗜碱性.嗜碱性颗粒 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染成深紫色,颗粒较大,较少,有时复盖于细胞核上.在染色过程中有些颗粒可溶于水而成为空(Kong)泡.第四十四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四十五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嗜(Shi)碱性粒细胞第四十六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嗜碱性(Xing)粒细胞第四十七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单核细胞的形(Xing)态总的特点 胞体 大而不规则,核也(Ye)不规则. 胞质 有菲薄半透明感.第四十八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四十九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原始单(Dan)核细胞胞体圆或不规则形,直径14-25微米.胞核
15、圆或不规则形,常有折叠或扭曲.染色质 成淡紫红色,纤细疏松如丝网状.核小体 大而清楚,1-3个,圆或椭圆形,有时非(Fei)常不规则.胞质 灰兰或浅兰色,如毛玻璃样,常有伪足突出,有时可有外浆.第五十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原(Yuan)始单核细胞第五十一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幼稚单核细(Xi)胞胞体 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体积有时较原始单核细胞为(Wei)大,直径15-25微米.胞核 形状不一,可呈椭圆形,或有折叠或分叶.染色质 较纤细,或粗糙,排列成网状.核小体 可有可无.胞质 增多.灰兰色,可见多数细小的砂粒状的嗜天青颗粒.常有伪足突出.第五十二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幼稚单核细(Xi)胞第五十三页,
16、共三百二十三页。单(Dan)核细胞胞体 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体积稍小.直径12-20微米.胞核 不规则,常呈折叠状或马蹄状.染色质 凝聚,呈筛状或粗网状.胞质 量多,灰兰色,其中散(San)布多数细小的粉红色颗粒.颗粒多者,甚至使胞质呈粉红色.常有空泡和外浆出现.第五十四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单(Dan)核细胞第五十五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淋巴细胞系统的(De)形态总的特点 较圆,但不如(Ru)红细胞圆. 核质比大,核欠圆,有如鸡心形, 胞质兰色较深.第五十六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五十七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原(Yuan)始淋巴细胞胞体 圆或椭圆形,直径10-20微米,胞核 居中或略(Lue)偏一侧.
17、深紫色.染色质 呈颗粒状.但比原粒细胞的稍粗,排列成粗网状.核小体 1-2个,小而明显,呈淡兰色或无色,核膜清楚.胞质 极少,像一条兰色或天兰色的狭带绕于核周.近核处有一透明区.核周界明显.无颗粒.第五十八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原始淋巴(Ba)细胞第五十九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幼稚淋巴(Ba)细胞胞体 园或椭园形,体积与原淋巴细胞相似.胞核 园,偶有小的凹陷.如鸡(Ji)心样.染色质 粗糙,较紧密.核小体 模糊不清或消失.胞质 稍多,淡天兰色,偶有少些园形,边缘整齐,直径0.3-0.6微米的黑色嗜天青颗粒.一般仅有数粒,少数幼稚淋巴细胞超过10粒.第六十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幼稚淋巴细(Xi)胞第六
18、十一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淋巴(Ba)细胞胞体 圆形直径5-18微米.胞核 圆或类圆形,其一侧可向内凹陷,更像鸡心样.染色质 粗糙紧密,排列均匀,常呈块状.有时可有假核小体出现,假核小体外形较平坦.核膜清楚.胞质 量少,兰色.可有少些粗大深染紫黑色的嗜天青颗粒.分散于(Yu)近核凹陷处.第六十二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淋巴(Ba)细胞第六十三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浆细胞系(Xi)统的形态浆(Jiang)细胞由B淋巴细胞变来。总的特点 浆细胞呈椭圆或瓜子形, 核偏在, 胞浆呈紫丁香色,或偏兰或偏红。近 核处有淡染区。第六十四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六十五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原(Yuan)始浆细胞胞体 椭圆
19、形,直径15-25微米。胞核 圆。常偏于细胞一侧, 染色质 紫红色,呈粗颗粒网状(Zhuang)。核小体 有清淅的核小体12个。胞质 灰兰色。无颗粒。近核处有一半圆形浅染区。第六十六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原始浆细(Xi)胞第六十七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幼稚浆细(Xi)胞胞体 呈椭圆形。直径1216微米。胞核 圆常位于细胞一侧。染色质 已(Yi)开始聚集,呈车轮状排列。核小体 偶见残存的核小体。胞质 稍多,灰兰色。近核处有半圆形浅染色区。有时有空泡。或含有少数紫红色细颗粒。第六十八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幼稚浆细(Xi)胞第六十九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浆(Jiang)细胞胞体 椭圆形或瓜子形,直径820
20、微米。胞核 圆,明显偏于细胞一侧。染色质 凝聚成块,作车轮状排列。胞质 丰富,呈深浅不一的兰色,紫丁香色。可有很多(Duo)空泡,或少数嗜天青颗粒。近核处有明显的半圆形空白区。第七十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浆(Jiang)细胞第七十一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巨核细(Xi)胞系统的形态总的特点是多倍体细胞 大而深染,不规(Gui)则. 核不规则,有分叶,但不分离, 胞质量很多.第七十二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七十三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原始巨核(He)细胞胞体 椭圆形或圆形,边缘多不规则.直径3045微米胞核 圆或椭圆,常有凹陷或折叠.占细胞之绝大部分.染色质 紫红(Hong)色,呈粗大的颗粒状,排列紧密.
21、核小体2数个,不甚清晰.胞质 量较少,深兰色,且于周边较深,近核处渐淡,无颗粒.偶见周围有类似血小板的碎片或附有一个至数个血小板.第七十四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原始巨核(He)细胞第七十五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幼稚巨(Ju)核细胞胞体 圆形或不规则形,体积更大.直径4070微米.核形 不规则,有重叠,扭转,肾形或不规则形等.分叶核者,各叶大小不等,叶间有粗块染色质或染色质细丝相连.染色质 开始凝聚呈粗粒状或小块状,排列紧密,核小体 模糊不清或消失.胞质 量明显增多,兰(Lan)灰色,可出现较多大小相似的嗜天青颗粒.少数幼稚巨核细胞质内已开始聚集成血小板.第七十六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幼稚巨(Ju)核
22、细胞第七十七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巨核(He)细胞胞体 形状不规则,直径30100微米.胞核 呈不规则圆形或分叶状.染色质 粗糙,常凝聚成团块胞质 丰富,呈粉红色,内含多量极细的紫红色颗粒,使胞质显得浓稠如云雾状,称颗粒型巨核细胞.若细胞周缘部分胞质已裂成血小(Xiao)板者,称产生血小板型巨核细胞.第七十八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成熟(Shu)巨核细胞颗粒型第七十九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成熟巨核细胞产(Chan)血小板型第八十页,共三百二十三页。裸(Luo)核巨核细胞巨核细胞发育成熟后,其胞质逐渐解体破(Po)裂,分裂为血小板离去.巨核细胞仅有一胞核者,即裸核巨核细胞.第八十一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巨
23、核细(Xi)胞裸核第八十二页,共三百二十三页。血小(Xiao)板血小板为椭圆形、稻壳状、星状或不规则形,直径24nm,淡兰色,内堆集许多紫红色小颗(Ke)粒。第八十三页,共三百二十三页。血(Xue)小板第八十四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其它细(Xi)胞的形态纤维细(Xi)胞 细(Xi)胞长条索状,其长轴可达到200微米以上。胞核 常有数个到数十个大小形态相同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胞核。染色质 紫红色,细致如网状,或粗粒网状。每核可含有一两个不清晰的核小体。胞质 极为丰富,淡兰色。内有很多纤维网状物及粉红色小颗粒,并杂以少数嗜天青颗粒。第八十五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纤维(Wei)细胞成熟者为单个核的纤维细胞。
24、长轴3060微米,周边不整齐。呈撕扯状。胞质 极丰(Feng)富,兰色极淡,充满粉红色细丝状物和细小颗粒,胞核 圆居中。染色质 呈粗凝块之网状,不见核小体,或有一模糊不清的小核小体第八十六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纤维(Wei)细胞第八十七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网(Wang)状细胞主要,特点是形态多样、大小不一,核染色质呈疏松网状结构。胞体为圆形或不规则(Ze)形,大小不一,边缘常不清楚或清楚。核大、圆形或椭圆形,居中或偏于一侧。染色质细致网状。核小体较大 ,13个或无。胞质量多少不一,呈淡兰、灰兰或淡紫红色,可有嗜天青颗粒,多少不一,也可无颗粒。可分为正常型,淋巴细胞样,单核细胞样,颗粒型,吞噬型
25、等。第八十八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八十九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内皮(Pi)细胞胞体 长条状,长轴可达40m以上。胞核 棱形,染色(Se)质致密块状。核小体 不见。胞质 淡兰色,位于核的一端或两端,多呈长尾状。第九十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内(Nei)皮细胞第九十一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组织嗜碱(Jian)细胞肥大细胞幼稚型组织嗜碱细胞 极少见,圆或椭圆形。直径约15微米。胞核 居中。染色质 紫红色纤细致密,核小体 有(You)12个清晰的核小体。胞质 淡兰色,绕于核周,其间杂以少许大小相等直径0。2微米的暗紫色圆形颗粒。第九十二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组织(Zhi)嗜碱细胞肥大细胞成熟的组织嗜碱细胞 为圆
26、形、梭形或外形不规则。直径约530微米。胞核 圆或椭圆形,较小。染色质 粗糙呈网状,无核小体。胞质 淡染或无色,其间充满圆形大小相同,直径0.31.5微米的紫兰色或淡红色的嗜碱性颗粒,常将核的一(Yi)部分掩盖。颗粒已基本或完全溶解的组织嗜碱细胞,其核固缩,核与颗粒不易分辨,着色较深,有时呈黑色团块状,易误为异物而被忽略。第九十三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组织(Zhi)嗜碱细胞第九十四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破骨(Gu)细胞也是骨髓中(Zhong)最大的多核网状细胞之一胞钵 椭圆或不规则形,细胞边缘不整齐。直径最大者可达到200微米以上。胞核 有2数十个圆形或椭圆形的胞核。每核有12个兰色核小体明显。染
27、色质 紫红色,从幼稚型 细颗粒状到成熟的粗糙网状。胞质 极为丰富,呈淡兰色到淡灰色,其间散布很多粗大的嗜天青颗粒。第九十五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破骨(Gu)细胞第九十六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成骨(Gu)细胞胞体 长椭圆形,直径2545微米。胞核 圆或(Huo)椭圆形,常偏向一侧,染色质 呈粗网状排列。核小体 可有兰色核小体1数个。胞质 兰灰色,多为云絮状或着色不均的泡沫状。近核处常有一浅染区。常数个成堆存在,而边界不清。第九十七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九十八页,共三百二十三页。脂肪细(Xi)胞网状细胞或组织细胞之胞质内摄取脂肪滴者,谓之脂肪细胞 。初期胞质内含有很多小脂肪滴,以后逐渐变大,以至融合成
28、一个大脂肪泡,胞核被挤压(Ya)呈扁平形且推至细胞一侧。第九十九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一百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吞(Tun)噬细胞不是一个独立系统的细胞。当单核巨噬细胞或粒细胞,网状细胞内含有吞噬物质时。如脂肪滴、各种色素、颗(Ke)粒、各种细胞及细菌等称谓吞噬细胞。第一百零一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一百零二页,共三百二十三页。Ferrata细(Xi)胞 也称Ferrata细胞 。此种细胞是在涂片时,将晚期的早幼粒细胞或早期中幼粒细胞推破所致,是人为造成的。细胞比较平(Ping)坦,无立体感,周边不整齐。胞核偏于细胞一侧。呈卵圆形。染色质模糊不清。核之一侧可有少许淡兰色的胞质。其中散布若干嗜天青颗
29、粒。第一百零三页,共三百二十三页。Ferrata细(Xi)胞第一百零四页,共三百二十三页。三种原(Yuan)始细胞的鉴别鉴别点原始粒细胞原始淋巴细胞原始单核细胞大小形态中等,1018微米,圆形椭圆形,较规则小,1018微米,圆形,规则大,1520微米,圆形或不规则形,常有伪足细胞核圆形或椭圆形,居中稍偏位圆形,核居中圆形或不规则形常折叠核常偏位染色质呈细沙状,分布均匀,有轻度厚实感呈粗颗粒状,排列紧密,分布不均匀,有明显厚实感呈纤细网状,有起伏不平感,薄而无厚实感核小体25个较清楚12个,清晰常为1个,较大清晰第一百零五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核膜不清楚清楚不清楚胞浆量少量至中量很少较多颜色天兰色
30、,均匀,透明亮兰色,仅环于核周围灰兰色,似毛玻璃状,边缘轮廓不大清楚Auer体白血病可见无白血病时可见伴随细胞各阶段粒细胞各阶段淋巴细胞各阶段单核细胞过氧化酶染色较成熟者阳性阴性弱阳性糖原染色阴性较成熟者阳性可为弱阳性非特异酯酶染色阴性阴性阳性第一百零六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原(Yuan)始粒细胞原始淋巴细胞原始单核细胞第一百零七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原始(Shi)红细胞和原始(Shi)粒细胞的鉴别区别点原始红细胞原始粒细胞胞 体略大,1525微米略小,1220微米胞核位置多居中多偏位染 色 质 粒状,相对较粗,不均匀细沙粒状,均匀核 小 体较大,13个,界限不清较小,25个,界限清楚染 色 体分
31、 裂 相粗短,成18210角排列细长,成600角排列胞 质不透明,不均匀深兰色,可见钝伪足,有核周淡染区均匀天兰色,少见伪足,核周淡染区不明显第一百零八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原(Yuan)始红细胞 原(Yuan)始粒细胞第一百零九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淋(Lin)巴细胞浆细胞中幼红细胞的鉴别区别点淋巴细胞浆细胞中幼红细胞核 形欠圆,微凹椭圆,圆,瓜子形圆核 位 置偏位偏位居中染色质块块大,56块块较小,69块块小,1520块染色质排列块间无明显界线块间界线清楚,车轮状块间界线清楚,碎墨状核旁浅染区有,但不明显有明显圆或半圆形浅染区不明显,靠核边少而淡胞浆受色均匀,透明兰色,亦可染淡红色紫红,不透明
32、的深兰,灰兰色,紫丁香色均匀的浅兰,灰兰色,灰红色不透明嗜多色空 泡无多无第一百一十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淋巴细(Xi)胞 浆细(Xi)胞 中幼红细(Xi)胞第一百一十一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红细胞系统(Tong)的异常形态巨幼红细胞 总的特点是体大质丰,老质幼核染色质纤细疏松,与副染色质交(Jiao)织存在核偏在,核膜清楚,有丝分裂相多见第一百一十二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一百一十三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原巨幼红(Hong)细胞胞体 巨大,直径1830微米.胞核 亦大,圆或椭圆常偏位染色质 细粒状分布均匀疏松纤细如网,无任何聚集倾向.核小体 大,有26个,分叶状而常融合在一起(Qi).胞质 丰富,染
33、深兰色,着色不均,核周淡染区明显.有丝分裂型染色体细长夹角更小,易见多极分裂细胞.第一百一十四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一百一十五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早巨幼红细(Xi)胞胞体 直(Zhi)径1525微米.胞核 大,圆形.染色质 部分开始聚集或联缀成串,因而略微粗糙疏松,核小体 有时可见13个核小体,隐隐约约,分叶状.胞质 丰富,染兰色或略显多色性.第一百一十六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一百一十七页,共三百二十三页。中巨幼红(Hong)细胞胞(Bao)体 大小悬殊很大,直径1020微米.胞核 或大或小,染色质 开始聚集成块,但较正常中幼红细胞细致,副染色质清楚,略呈粗的网状,看不见核小体.胞质 丰富,核
34、质比变小,染均匀天兰色,灰色或淡红色.有时可见多核,双核,体积更大,达30微米以上.第一百一十八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一百一十九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晚(Wan)巨幼红细胞胞体 直(Zhi)径818微米.胞核 较小,常居一侧,可见多核,多极分裂或核出芽,核碎裂等异常.染色质 聚集,比中巨幼红细胞相对较粗. 但比正常晚幼红细胞细致疏松.多有网状结构痕迹,线条甚粗.胞质 量多,染粉红色.第一百二十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一百二十一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巨型原(Yuan)红细胞胞体直(Zhi)径3060微米,非常巨大,其形状结构都与原始红细胞一样.胞质深兰,常有1数个伪足突起.核小体 大,12个这样大的细
35、胞在涂片边缘寻找易找到.第一百二十二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巨型原红细(Xi)胞第一百二十三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成熟红细胞的异(Yi)常形态从左至右,自上至下各排依次可见第1排 正常红细细胞 大红细胞 小红细胞 巨红细胞 第2排 畸形红细胞 椭圆形红细胞 镰状红细胞 半月形红细胞 第3排 靶(Ba)形红细胞 多染性红细胞 嗜碱性红细胞第4排 低色性小红细胞 球形红细胞 高色素性大红细胞 低色素性大红细胞 第5排 含卡氏环和豪-周氏小体的红细胞 含嗜碱性点彩与嗜天青颗粒的红细胞 卡氏环、豪-周氏小体第一百二十四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一百二十五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成熟红(Hong)细胞的异常形态上排左
36、起 含铁粒红细胞铁粒染色 桶状红细胞 麻面红细胞 红细胞缗钱状形成 下排左起 含海恩兹小体红细胞尼(Ni)尔兰活体染色 人工造成的环状红细胞 人工造成的多染性红细胞 人工造成的皱缩红细胞第一百二十六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一百二十七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粒细胞的(De)异常形态粒细胞大小异常 大原粒细胞,小原粒细胞;核形畸变(Bian) 如凹陷,折叠,肾形,分叶,扭曲,双核,蝶形核等;核小体 如增大,融合,畸形等.核质发育不平衡, 如中幼粒有核小体,原粒出现颗粒,或胞质中出现Auer小体.第一百二十八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一百二十九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粒细(Xi)胞的异常形态粒细胞巨幼变 常见于中
37、幼稚,晚幼稚,杆状核粒细胞.出现巨大幼稚变化.如核肿胀,核疏松,胞质中颗粒减(Jian)少.粒细胞分叶过多 成熟粒细胞分叶达610叶.第一百三十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一百三十一页,共三百二十三页。Pelger-Huet畸形 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少,成熟(Shu)粒细胞似晚幼阶段,不分叶.且畸形如肾形,哑铃形,落花生形等.第一百三十二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一百三十三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一百三十四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巨核细胞的(De)异常形态小型巨核细胞 直径约20微米,为2N4N8N的小型巨核细胞.一般仅白细胞大小,或略大,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胞核 大,1个,两个或多个.染色质 高度深染,看
38、不清结构,核小体 隐现不一,核周绕有少量或中等量的不规则胞质,有伪足样突起, 胞质内(Nei)有或无颗粒,染兰色或红兰色交错.有的可见脱血小板现象. 第一百三十五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一百三十六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巨核细胞的异常(Chang)形态巨核细(Xi)胞巨幼变 巨核细胞 巨大,核分叶状,有时可见多核,染色质 疏松,胞质偏碱.变性巨核细胞细胞较成熟型大,核形态不一,胞质丰富,呈玻璃样变,颗粒少或无颗粒,核中可见空泡.核质发育不平衡.第一百三十七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一百三十八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淋(Lin)巴细胞的异常形态异型淋巴细胞 又名Downey氏细胞。这些细胞多见于周围血片上I型
39、 泡沫型或浆细胞样型 细胞较大,多为圆形.核质比约为1:1.胞核呈卵圆形,肾形或向内凹陷,核偏心,染色质粗糙,呈粗网状或成堆排列.胞质嗜(Shi)碱性强.呈深兰色.沿核周围染色较淡.有大小不等的空泡或呈泡沫状,无颗粒或有少许颗粒.第一百三十九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异(Yi)型淋巴细胞 又名Downey氏细胞I型泡沫型或(Huo)浆细胞样型第一百四十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淋巴细(Xi)胞的异常形态异型淋巴细胞 又(You)名Downey氏细胞II型 不规则型或单核细胞样型 细胞较I型大,形状常不规则.核质比约为1:2, 胞核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质较I型细致.胞质量多呈浅灰兰色,但靠边缘较深
40、,且不整齐,如裙褶样,形似单核细胞.胞质内可有少数散在的嗜天青颗粒.无空泡第一百四十一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异型淋巴(Ba)细胞 又名Downey氏细胞II型 不规(Gui)则型或单核细胞样型第一百四十二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淋巴细胞的异常(Chang)形态异型(Xing)淋巴细胞 又名Downey氏细胞III型 幼稚型或幼稚淋巴细胞样型 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胞体较大,直径1518微米,核质比约3:2.核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细致,均匀,网状排列,无浓集现象.可有12个核小体.胞质呈兰色,一般无颗粒.可能有分布较均匀的小空泡.第一百四十三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异型淋巴细(Xi)胞 又名Downey氏细
41、胞III型 幼稚型或幼稚淋巴细(Xi)胞样型第一百四十四页,共三百二十三页。Hodgkin细(Xi)胞胞体 大,2735m,胞核 椭圆形,胞核大,紫红色,染色质(Zhi) 较粗糙,排列较疏松,有一暗紫兰色大核小体,胞质 兰灰色,浆与核中有多数空泡.第一百四十五页,共三百二十三页。Hodgkin细(Xi)胞第一百四十六页,共三百二十三页。里(Li)斯氏Reed-Sternberg细胞胞体 约2550m,形不规则,胞核 巨大;两核互相对应镜影核, 染色质 呈疏松的粗网状,两核均有暗紫兰色核小体,胞质 丰富,可为嗜双色性或嗜碱性,灰兰色,含紫红色颗粒。浆(Jiang)与核均含有空泡。第一百四十七页,
42、共三百二十三页。里斯氏Reed-Sternberg细(Xi)胞第一百四十八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一百四十九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浆细胞的异(Yi)常形态火焰细胞 浆细胞胞质中主要含有深兰色或部分混有染红色的含糖免疫球蛋白,大量增多时,使细胞周边部分染红色,似火焰样.Mott氏细胞 胞质中充满红色Russell小体的浆细胞,堆积如桑椹者称桑椹细胞.若呈空泡样边缘为浅兰色球状,形(Xing)如葡萄,称葡萄细胞.Russell小体 浆细胞胞质中含有杆状球状大小不等的红色团块,复红染色染成粉红色,又称复红小体 第一百五十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浆细胞的(De)异常形态第一百五十一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一百五
43、十二页,共三百二十三页。Gaucher细(Xi)胞胞体 直径25100m胞核 含1数个胞核,幼稚者核圆,或椭圆,染色质 粗索网状,可有核小体;成熟者染色质固缩凝块,位于细胞之一侧,核小体消失.胞质 量多,尤其以成熟者更(Geng)多,兰灰 色,呈波浪纤维状或洋葱皮样结构.第一百五十三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一百五十四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一百五十五页,共三百二十三页。Niemann-Pick细(Xi)胞胞体 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090m胞核通常有一个胞核偏位,偶有双(Shuang)核.核小体 可有核小体,幼稚者染色质粗网状;成熟者固缩成块。胞质 极丰富,淡兰色,其间充满小圆形透明脂肪滴,或为蜂房
44、样,泡沫样空泡,.第一百五十六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一百五十七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再生障碍性贫血(Xue)的血(Xue)象骨髓象血象 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骨髓象 急性型 呈增生不良,粒细胞,红细胞明显减少,尤其巨核细胞减少.一般找不到.淋巴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网状细胞比例增高.慢性型 可为增生减低(Di)或活跃,粒细胞系统正常或低于正常,红细胞系统可增多,巨核细胞减少是其特点.第一百五十八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一百五十九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一百六十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Gu)髓象第一百六十一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纯红细胞再生(Sheng)障碍性
45、贫血血象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呈进行性下降,网织红细胞减少或为0.粒细胞及血小板正常或轻度减少.骨髓象 增生活跃或轻度减低,有核红细胞极度减少或罕见034%.粒:红增高达10100%. 残存的幼红细胞有成熟障碍,可有类巨幼样变.粒细胞,巨核细胞系统一般无明显(Xian)改变.第一百六十二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一百六十三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增(Zeng)生性贫血增生性贫血是骨髓象的诊断,临床不这样诊断.它包括了临床的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慢性病贫血.失血性贫血等.骨髓 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尤其以红细胞系增生为主,红细胞系各阶段均增生。粒细胞及巨(Ju)核细胞系无明显异常。第一百六十四页,共三百二十
46、三页。缺铁性贫血的(De)血象血象 重者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涂片见红细胞 体积偏小,大小不均,着色较浅,中心浅染区扩大,呈指环状,还可见椭圆形红细胞、靶形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一般无特殊改变,少数可略偏低。钩虫病引(Yin)起者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缺铁性贫血治疗过程中,白细胞和血小板可发生一过性减少。第一百六十五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缺铁性贫血的骨髓(Sui) 象骨髓象 呈增生性贫血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或轻度活跃,有的可减低。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粒:红比例变小。幼稚红细胞小型化。胞质窄而偏硷,色兰,边缘不整齐。胞核较小深(Shen)染 。称“老核幼质”。粒细胞和巨核细胞一般无明显改变。第一
47、百六十六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缺铁性贫血的(De)血象第一百六十七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缺铁性贫(Pin)血的骨髓象第一百六十八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缺铁性贫血的(De)骨髓 象第一百六十九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一百七十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溶血(Xue)性贫血(Xue)血象 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常大于10%。白细胞计数常增多,可见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现象。血小板计数可呈(Cheng)反应性增多。血涂片中易见大红细胞、嗜多色红细胞及幼红细胞。可见球形、椭圆形、口形红细胞等。第一百七十一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溶血(Xue)性贫血(Xue)骨髓象 增生明显活跃。M:E明显减低或倒置。幼稚红细胞呈显著增生,总百分
48、率常大于50%,以中幼红细胞为主,其它阶段者也相应增多,易见核分裂象。粒系细胞总百分率相对减低,各阶段比例及形态大致正常。成熟红细胞形态似外周血片,易见Howell-Jolly小体(Ti),可见Cabot环。第一百七十二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溶血性贫血的血象球(Qiu)形红细胞增多症第一百七十三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椭圆形红细胞(Bao)增多症第一百七十四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口形红细胞增多(Duo)症第一百七十五页,共三百二十三页。靶形(Xing) 细胞增多症第一百七十六页,共三百二十三页。自身免疫性溶血(Xue)性贫血(Xue)第一百七十七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溶血性贫(Pin)血时网织红细胞增多
49、第一百七十八页,共三百二十三页。Evans氏综合征溶贫和(He)血小板减少第一百七十九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巨幼细胞(Bao)性贫血 血象 红细胞大小明显不均,形态不规则,以椭 圆形大红细胞居多,着色较深,嗜多色性,嗜碱性红细胞增多,可见少量有核红细胞及Howell-Jolly小体.白细胞及血小板常有减(Jian)低.少数呈全血细胞减低血象.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胞体偏大,分叶过多,5叶以上者3%.多者达69叶.血小板轻度减少,可见巨大血小板.第一百八十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巨幼(You)细胞性贫血的血象第一百八十一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巨幼细胞性贫(Pin)血骨髓象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尤其红细
50、胞系统增生,粒比红比例下降或倒置.红细胞明显巨幼变:体大浆丰,老浆幼核,染色质纤细疏松呈条索状,如高级(Ji)香烟断面.早巨幼红细胞隐约可见分叶状假核小体,晚巨幼红细胞易见Howell-Jolly小体及嗜碱性点彩,核畸形,核碎裂易见.有丝分裂也易见.粒细胞可见巨杆状核及巨晚幼粒细胞.巨核细胞减少,可见体积特大分叶过多的巨核细胞.第一百八十二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巨幼细胞性(Xing)贫血的骨髓象第一百八十三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急性淋巴细胞白血(Xue)病血象 白细胞大(Da)多增高,可达100109/L或更高,分类以原幼淋巴细胞为主。部分病例白细胞 正常甚至减低而分类时不易找到原幼细胞。红细胞减
51、少,呈正细胞 正色素性贫血。常见幼红细胞。血小板减少。血片中多见篮状细胞。第一百八十四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急性(Xing)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象 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以淋巴系异常增生,多属L1、L2型原幼淋巴细胞,L3型较少见。胞质中(Zhong)无Auer小体,易见篮状细胞。粒系细胞及幼红细胞严重减少。巨核系细胞减少或缺如,偶见小巨核细胞。第一百八十五页,共三百二十三页。ALL- L1第一百八十六页,共三百二十三页。ALL-L2第一百八十七页,共三百二十三页。ALL-L3第一百八十八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一百八十九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一百九十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一百九十一页,共三百二十
52、三页。POX染(Ran)色第一百九十二页,共三百二十三页。PAS染(Ran)色第一百九十三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急性淋巴细胞白(Bai)血病FAB分型特点L1亚型L2亚型L3亚型细胞大小小细胞 为主大细胞为主不均一大细胞 不均一胞质量少较丰富中等量胞质嗜碱性轻或中度深浅不一深兰常见空泡核染色质较粗较疏松呈细点状核形态规则均一不规则不均一规则均一核小体不明显明显1或多个明显1或多个免疫表型B或TB或TB SmIg+第一百九十四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ing)的亚型分为M1、M2、M3、M4、M5、M6、M7亚型 M1为急性原始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2为急性原始粒细胞白血病部
53、分分化型;M3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4为急性粒-单核(He)细胞白血病;M5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6为急性红白血病;M7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第一百九十五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急性原始粒细胞白血(Xue)病未分化型血象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常呈中至重度减低,属正细胞 正色素性贫血,血涂片可见幼红细胞。白细胞 计数多在2050109/L之间,分类可见异常原始粒细胞,百分率不定,可超过90%,部分病例细胞 数正常或减低,后者难见原粒细胞,而呈淋巴细胞 相对(Dui)增多现象。原粒细胞中易见Auer小体。血小板数多明显减低。第一百九十六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急性原始粒细(Xi)胞白血病未分化型骨髓象
54、增生多极度活跃。粒系细胞过度增生,异常原粒细胞90%NEC,较易见Auer 小体。偶见少量(Liang)成熟中性粒细胞而呈白血病裂孔现象。幼红细胞严重减少,ME比值明显增高。巨核系细胞减少或缺如,偶见小巨核细胞。POX染色原粒细胞为阳性。第一百九十七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一百九十八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一百九十九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急性(Xing)原始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血象 血红蛋白、红细胞常中至重度减低。白细胞 计(Ji)数多在2050109/L之间,除异常原粒细胞外,还可见早幼粒及其以下阶段的细胞 ,可见Auer小体,M2a及M2b亚型 的细胞形态与骨髓同。常见幼红细胞。血小板数多明显
55、减低。第二百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急性原始粒细胞(Bao)白血病部分分化型骨髓象 增生多(Duo)极度活跃。粒系细胞 异常增生,M2a原粒细胞30%90%NEC,早幼粒细胞以下阶段的细胞 10%。M2b原粒细胞及早幼粒细胞虽增多,但以异常中性中幼粒细胞增多明显,常30%。其形态特点为胞体较大 ,胞质可有钝伪足样突起,核质发育严重失衡,胞质常凹陷,染色质较疏松,易见大核小体。不仅中幼粒阶段有明显大核小体,晚幼粒、杆状核也可见核小体。胞质中可见细小紫红色中性颗粒。幼红细胞 严重减少,ME比值明显增高。巨核系细胞少或缺如,可见小巨核细胞。第二百零一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二百零二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二
56、百零三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二百零四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急性早(Zao)幼粒细胞白血病血象 血红蛋白、红细胞不同程度减低。白细胞 大多增高,但(Dan)常15109/L,分类以异常早幼粒细胞 为主。其特点是胞体大小悬殊,外形不规则,大多有瘤状突起,胞质量丰富,着色不一,可为兰色、灰色、也可呈嗜多色,充满紫红色嗜天青A颗粒,粗大者属M3a,细小者属M3b 。易见Auer小体,可多条呈柵栏状排列,胞核多小、偏心,形态多样,可凹陷、折叠、扭曲、双核或分叶状,染色质粗细不一,核小体25 个,可被粗粒掩盖而不见。血小板常50109/L。易见幼红细胞,DIC时可见幼红细胞碎片及盔形红细胞。第二百零五页,共
57、三百二十三页。急性早幼粒细胞白(Bai)血病骨髓象 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粒系过度增生,以异常早幼粒细胞为主30%NEC粗颗粒型更为多见,原粒细胞虽增多,但一(Yi)般20%NECM4b 以原、幼单核细胞为主,原粒、早幼粒细胞20% NECM4c 原始细胞既具有粒系又具有单核系细胞特征者30% NECM4Eo 除上述特点,具有不典型嗜酸颗粒的嗜酸粒细胞占530%。 NEC幼红细胞、巨核系细胞均严重减少,可见小巨核细胞第二百一十五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二百一十六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二百一十七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二百一十八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二百一十九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二百二十页,共三
58、百二十三页。第二百二十一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急性单核细胞白血(Xue)病血象 血红蛋白、红细胞呈中至重度减少。白细胞 总数多80%NEC,胞体大小可不一致,有的原单核细胞可达8m20m。M5b原幼单核细胞30% NEC -原单核细胞50%,胞体大小不一,呈类巨幼变,易见大、巨、超巨幼红细胞,核形不规则,染色质疏松,可具双核或多核,可见Howell-Jolly小体。原粒细胞或原、幼单核细胞30%NEC。巨核系细胞严重减少或缺如,可见小巨核细胞。第二百三十五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二百三十六页,共三百二十三页。M6急性红白(Bai)血病POX染色第二百三十七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二百三十八页,共三百
59、二十三页。第二百三十九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急性巨核细胞白血(Xue)病血象 血红蛋白、红细胞中至重度减低。白细胞 数不定,可增高或减低.未分化型:以原、幼巨核细胞增多为主,可见异常小原巨核细胞。分化型:原巨核细胞至成熟巨核细胞同(Tong)时存在,可见单圆核多圆核、胞体较大的病态巨核细胞。第二百四十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急性(Xing)巨核细胞白血病骨髓象 增生活跃、明显活跃或(Huo)极度活跃。白血病性原、幼巨核细胞30%NEC,此种细胞胞体小 10m20m胞质少呈兰色灰兰色或嗜多色,浑厚不透明,常无颗粒,边缘不整齐呈云雾状,常有芽状或小泡状突起或长拖尾状,常可见已分离又与细胞相连的胞质碎片,
60、形似血小板,胞核大,染色质较粗浓染,可分布不匀,核小体13个常模糊不清,分化型 胞质量较多,核稍小 圆形多为1个,偶见多核。粒系及幼红细胞均严重减少。第二百四十一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二百四十二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二百四十三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二百四十四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二百四十五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二百四十六页,共三百二十三页。全髓(Sui)细胞白血病粒细胞(Bao)系统红细胞系统巨核细胞系统都有原始幼稚细胞增生时称为全髓细胞白血病第二百四十七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二百四十八页,共三百二十三页。第二百四十九页,共三百二十三页。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ing) 慢性期血象 血红蛋白、红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安工作总结计划环保行业保安工作的废物管理
- 青石贴面施工方案
- 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方案计划
- 品牌价值与生产计划的协同
- 2024年农业植保员必做的试题及答案
- 游泳救生员管理能力提升的有效方法与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体育经纪人考试的实践经验与应用分享试题及答案
- 竹篱墙施工方案
- 2024年农作物种子繁育员考试内容大纲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农作物种子行业展望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2024年中职职教高考文化统考烹饪专业综合理论真题试卷
- 2025年电力人工智能多模态大模型创新技术及应用报告-西安交通大学
- T-CBIA 009-2022 饮料浓浆标准
- 事故隐患内部举报奖励制度
- 离婚协议书电子版下载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 练习二》教学课件PPT小学公开课
- 长期购销合作协议书参考
- 入团志愿书(2016版本)(可编辑打印标准A4) (1)
- 警棍盾牌术基本动作
- 撰写课题申请书的五个关键(课堂PPT)
- 英语作业分层设计案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