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20套答案_第1页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20套答案_第2页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20套答案_第3页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20套答案_第4页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20套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动控制原理试卷1答案(每空1分。共18分)填空微分方程、传递函数、频率特性、结构图。闭环极点都位于S平面左侧;系统的特性方程的根都在Z平面上以原点为圆心的单位圆内。;0;8。4,;62.5。;10。P-I;利用G(s)的负斜率使C减小,改善静态性能。将连续信号变为离散信号;0。(14分)(1分)解:(1) (1分) (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4分)(2)C(Z)=(20分)(4分)解:(1)F(s)=(3分) (2)F(s)=(3分) (3分)(3)G1(s)=(1分) G2(s)=(2分)(1分)(1分)要使系统稳定,则必须满足(2分) (两内项系数

2、乘积两外项系数乘积)(12分)反馈校正系统如图示。解(1):Kf=0(1分) Gk(s)= (1分)当在单位斜坡输入下时,即r(t)=tR(s)= (1分)Kv=4(1分)ess=(2):Gk=(1分)2+8Kf=22+8Kf=4(3分)Kf=(1分)(1分)Kv=(1分)ess=五(12分)已知某系统L()曲线. 解:(1)低频段的斜率为-40且与横坐标交于25 即:0=25=(1分)1=10 2=100T1=0.1 T2(2分) 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G(S)= A(c)=1 (1分)(2) (2分) (1分)(3) 三阶最佳 (1分) (1分) K=(2分) 六(12)解:图一:为偶数起点

3、在正实轴上(4分)系统闭环后不稳定。 图二:P=0为偶数起点在正实轴逆转(4分)系统闭环后稳定。 图三:当由0过程中(4分)系统闭环后不稳定。七(12分)解:系统的G0(s)=(4分) 作出此系统的Bode图:1020304011020-201002001000-40L()dB L()=20lgK=20(2分)设期望特性传递函数为G(s) (T=0.005) 题目要求将其校正为二阶最佳系统,则 =0.7, %=4.3%又(4分)G(S)= (2分) G(s)=自动控制原理试卷2答案(每空1分。共10分)填空极点 s 和 1 k90阻尼比相角裕量线性系统二(7分)(7分) 三 (10分)(4分)

4、 m=F(t)-F(t)-F(t) ; (3分) F(t)=f ; (3分)m+f+ky(t)=F(t)。 四 (15分)(3分)(s)=; (3分)时,=0.5;(4分)x(t)=2-2sin(3.46t + ); (5分)t=0.61s; t=0.91s; t=1.5s; =16.3%; K=4。五(8分)(6分) s+6s+8=(s+4)(s+2)=0; s=j2,s=j; (2分)系统临界稳定。六(12分)(5分) ;(2分) ;(3分)(2分) =1800-1800=00。七(13分)(2分) K=100(2分)m =-+=45。+5。; (2分)=7.5 (2分)c ,=m (2分

5、); (3分) (5分)八(10分)(3分)(2分)所以系统是稳定的。九(15分)(1分)解 系统有两对重极点 -p1,2=-1, -p3,4=-4 1) 渐进线 (2分) (1分)2)轴上的根轨迹为两点s=-1 s=-5也为分离点。分离角均为 3)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坐标。系统特征方程( s + 1)2 ( s + 4 ) 2+K=0 (2分)即 s4+10s3+33s2+40s+16+K=0 令s=j代入特征方程,得j J2-4该系统根轨迹如下图所示-1 4-j103-332 +j40+16+K=0令上式实部虚部分别等于0,则有 = 该系统根轨迹如下图所示。(4分)由图可知,当0K0 T1+

6、T2 0 D2=(T1+T2) - 10T1T2 0 满足上诉条件系统稳定则系统稳态误差为 (4分)ess=2/(1+kpv 六. (12分) 由图知在低频段,渐进线斜率为0,因为最小交接频率前的低频段(1分) 因此v=0。(1分)=0.1处,斜率变化20,属一阶微分环节。(1分)= 1处,斜率变化-20,属惯性环节。(1分)= 2处,斜率变化-20,属惯性环节。(1分)= 3处,斜率变化-20,属惯性环节。(1分)= 4处,斜率变化-20,属惯性环节。 因此,系统传递函数具有下述形式其中K、1、2、3、4待定。由lg20 =lg30得(1分) K=101. 5 因渐进特性为折线,相邻的两交接

7、频率间,渐进特性为直线,故设斜率为k,(A,Lw(A) (B,La(B)为直线上两点,则有直线方程(1分)(1分)A=1,B=0.1, La(1)=40,La (0.1)=30,k=20(1分) 1(1分)A=4,B=100, La(4)=5,La (100)=0,k= -60 4 A=3, B=4, La(3)=20, k= -40(1分)3A=2,B=3, La(2)=40, k= -20(1分)2 七 (12分)(6分) (1) = (2) (6分) = 八(15分)解 (1) ,根据一般根轨迹绘制法则求得:(1分)渐进线与试轴的交点:-=-1渐进线倾角:=60,180,300-1-20

8、(1分)实轴上的根轨迹在区间。(1分)分离点:s1,2=-0.42,-1.58(舍去(1分)(1分)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坐标:该系统根轨迹如下图(2分)(2)系统的阶跃响应不出现超调的条件是特征根在左半平面的实轴上。根轨迹在实轴上的分离点的K值已由(1)求得,所以在0(4分)自动控制原理试卷4答案一.(26分)开环传递函数无反馈环节闭环传递函数有反馈环节。 传递函数是指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式变换与系统输入量的拉式变换之比。 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统称为频率特性。 为了使系统达到我们的要求,给系统加入特定的环节,使系统达到我们的要求。这个过程叫系统校正。 系统距离不稳定的角度, (2分)希望

9、值与稳态值之差 (1分) (1分)ts=4/(n) (1分) (1分)(10) 4K T1T2K1K2 即可满足稳定条件 (2分) b (3分) (3分) (2分)故 五(10分)由稳态指标要求则未校正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由于在=1处,未校正系统而穿过剪切频率c的L()曲线斜率为-40dB/dec(1分)(1分)故未校正的系统不稳定 (3)确定校正后系统剪切频率 (1分) (1分)(1分) arctancc)=350 所以crad/s (4)确定. =crad/s时,令未校正系统频率特性的对数幅值为-20lg.(1分) (5)当2=1/(T)= c/4 (1分)所以T=4/c=77 (1分)

10、 v0400(1分) 所以校正完毕。 六(10分)(2分)8Z3+8Z2+8Z+3=0 令Z=(+1)/(-1)得(2分)273+152+17+5=0 由劳斯判决得3 27 172 15 5(3分)1 120(2分)0 5 三阶系统各系数为正,且1517275 (1分)所以系统稳定 七(14分)解(1)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s2+as+16=0 = (1分)等效开环传递函数为: ,a由0变化为一般根轨迹。(1分)开环零点-z=0,开环极点-p1,2=j4。(1分)实轴上的根轨迹在区间。(1分)3)分离点 由P(s)Q(s)-P(s)Q(s)=0,得-s2+16=0,解得s1=-4为分离点,s2=4

11、不在根轨迹上,舍去。K1=8。4)复根的出射角 (1)负平面的根轨迹是圆心位于(0,j0)、半径为4的圆周的一部分,如图2-4-9所示。(1分)(1分)(2)把代入相角条件中,若满足则是根轨迹上的点,反之则不是。s-(s+j4)-( s-j4)= (1分) (1分)点不在根轨迹上。60SAjj4SB-4-j45)先求时根轨迹上的点sA,B的坐标,再求对应的a值。时=60,设点sA坐标实部为-,则sA,B=-,有令等式两边s各次项分别相等,得自动控制原理试卷5 答案(每空1分,共14分)1. 准确性2. G(s)=k3. 1/s34. 临界稳定系统5. 6. 7. 8. 谐振峰值、谐振频率、频带

12、宽度9. 相位超前、相位滞后、相位滞后-超前10. 二.(21分)(4分)1.系统不稳定,有2个根在右半S平面. (4分)2.系统临界稳定. (6分)3.系统稳定. (7分)4.K值减小到原来的1/2. 三.(8分)(8分) (s)= 四. (10分)(4分)K=20, (3分)T1=0.413S, (3分) T2=4.371S. 五. (12分)(4分)1. s1=j s2=-j (4分)2TaT时,系统稳定. (4分) =T时,系统临界稳定. (4分) 4s3+4s2+4s+s+a=0 = (1分)等效开环传递函数为 G(s)= a由0变化为一般根轨迹。(1分)开环极点-p1=0, -p2

13、,3。(1分)渐进线与实轴的交点-=-1/3,渐进线倾角=60,180,300。(1分)实轴上的根轨迹在区间分离点(1分)由P(s)Q(s)-P(s)Q(s)=0,得3s2+2s+0.25=0,解得s1为起点,s2为分离点。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1分)令s=j,代入特征方程得-j3- 2+0.25a=0 = 该系统根轨迹如下图所示jj0.5(3分)-(2)=1时,对应实轴上的根轨迹的分离点,s1,2=-1/6,。因为n-m=32,所以开环极点之和,求的另一实轴上的极点坐标(1分)(2分)3=-0.5-0.5 = 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图7e*(t)e(t)c(t)r(t)自动控制原理试卷6答案(每

14、空1.5分,共15分)填空题2.Ts+13.4. 5. 幅频特性,相频特性6. 20lgA()7. 相角裕量8. z/(z-1)9. 相同的传递函数G(s)10. 主导极点(8分)(8分); 三. (12分)(3分) u(t)=i1(t)R1+;(2分) u(t)=; (2分) i(t)=C; (5分) RRCC+(RC+RC+RC)+u(t)=u四. (10分)(4分)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 (s)=; (2分)特征方程 A(s)=s+5s+5s+4s+K=0; (4分)系统稳定条件K0,84-25K0,即K0 五. (13分)(4分)A(s)=s+14s+10=0 所以系统稳定(5分)e=0;

15、e=; (4分)e=0+0.8+ 。 六. (15分) (5分) ; (3分) ; (4分) (3分) =1800-900=900。 七. (12分)(6分)(6分)八. (15分)(1分)解系统有三个开环极点:-p1= -0.2,-p2=0.5,-p3= -1。(1分)n=3,m=0,有三条根轨迹,均趋于无穷远。(1分)实轴上的根轨迹在区间(-,-0.2。渐进线(2分)4)分离点。特征方程为:s32+0.8s+0.1+K=0 (2分)重合点处特征方程为:(s+a)2 (s+b)=s3+(2a+b)s2+(2ab+a2)s+a2b=0令各项系数对应相等求处重合点坐标和重合点处增益取值。5)根轨

16、迹与虚轴的交点。系统的特征方程为D(s)=s320.8s+0.1+K=0令s+j,得(3分)- j32+0.1+K=0 = = (5分)-1j自动控制原理试卷7答案一 (40分)(1) 稳定性 快速性 准确性 (3分) (2) 脉冲传递函数是指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z变换与系统输入量的z变换之比。 (3) 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统称为频率特性。 (3分)(4) 为了使系统达到我们的要求,给系统加入特定的环节,使系统达到我们的要求。传递函数是指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式变换与系统输入量的拉式变这个过程叫系统校正。 (3分)(5) 系统距离不稳定的角度, 要求离散频谱各分量不出现重叠,即要

17、求采样角频率满足如下关系:(3分)s2max (2分)(7) (2分)(8) ts=4/(n) (2分)(9) (2分)(10) 4K T1T2K1K2即可满足稳定条件 (1分) b (2分) (1分)(1分) 故 六(10分)(2分) (1分) 令 (2分)则 (2分) (3分) (1分) 七. (10分)四个极点-p1=-1, -p2=-5, -p3,4=-3j2。渐进线 (1分) ,135,225,315(k=0,1,2,3)(1分)3)轴上的根轨迹在区间-5,-1。4)分离点 P(s)=1 Q(s)=(s+1)(s+5)(s2+6s+130)P(s)Q(s)-P(s)Q(s)=4s3+

18、36s2+108s+108=0 = 2(s+3)3=0 得s1,2,3=-3,均为分离点,K=16。(2分)分离角 正好与渐进线重合。5)出射角jj3-j3-15-p3=180-(-3+j2+5)-(-3+j2+1)-(-3+j2+3+j2)=-90(1分)-p4=90(1分)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1,2=3,K=3407)系统根轨迹如图所示。(3分)自动控制原理试卷8答案(每空1分,共10分)一、填空1输出量与输入量2结构及参数3不稳定系统4峰值时间5将传递函数中的s变为j6 7. 8.9相角裕量和剪切频率10谐振峰值二(7分) (7分) 三(10分)(1分)I(s)=U(s)-U(s) (1分

19、)U (s)=I(s)-I(s) (1分)I(s)=U(s)-U(s) (1分)U(s)=I(s) X0(s)U1(s)I2(s)I1(s)Xi(s)(6分)四(13分)(5分) (2分)n=6 (2分)2n=13 (2分)=1.08 (1分)p=0 (1分)ts=2T=1/3 五(8分)(4分) s+6s+8=(s+4)(s+2)=0; (2分) s=j2,s=j (2分)s5,6=-1j(2分) 六(14分)(5分) ; (3分) ; (3分)(3分) =1800-1800+60.500=480。 七(15分)(3分)Kv=K=5 (4分)o (4分)c ,=0.1 T=77 (4分) 八

20、 (8分)(8分) 九、(15分)-2-j2j图 2解 (1分)特征方程为 s2+K1Ks+K=0 当闭环极点为时的系统特征方程 为(2分) (s+1)2+3=0 = s2+2s+4=0 (2分)两方程联立 (2分)(2)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1分)等效根轨迹方程为 (1分)K由0+变化时为一般根轨迹开环零点-z1=-2,开环极点-p1,2=0 (1分)实轴上的根轨迹在区间。 回合点(2分)Q(s)P(s)-P(s)Q(s)=0 = s2-(s+2)2s=0 = s2+4s=0 解得s1=0为起点,s2=-4为会合点,K=16 (3分)负平面上的根轨迹是圆,如图2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9答案(每题

21、1分,共10分)一1二(6分)(6分) 三(10分)(1分)U(s)=LsI(s)+U(s) (1分)I(s)=U(s)-U(s) (1分)I(s)=I(s)-I(s) (1分)U(s)=I(s) (1分)I(s)=U(s) (5分)Ui(s)U0(s) 四(11分)(2分) +s+2=0; (3分) e=0.=5; (3分)e=0.125; (3分)e= e+ e=0.5+0.125=0.625; 五 (11分) (2分) (2分)(1分) K=2 (2分)=0.5 n2=2 =1.414 (2分) (2分)-3.414t 六(15分)(5分) (2分) ; (3分) ; (2分)(3分)

22、=1800-9000。 七(13分)(2分) (2分)=4 (3分) (3分) (3分) 八(10分)(5分)(5分) 九. (15分)解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2分) (1分) 系统特征方程为 s2+s+as+1=0 (1分)等效根轨迹方程为 a由0-变化为零度根轨迹开环零点-z1=0,开环极点-p1,2。 (1分)实轴上的根轨迹在区间。 3)会合点 Q(s)P(s)-P(s)Q(s)=0 = s2-1=0(2分)解得s1 =1(舍去) s2=-1(会合点)。会合点时的a值 4)根轨迹是圆心位于(0,j0)、半径为1的圆周的一部分如下图所示。(1) 1)稳态误差。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型系统,

23、kv=1 , ess=1。2)阻尼比和调节时间。对应开环传递函数有(1分) = (2分)(2)由根轨迹看出,此时系统特征根为两个不相等的实根,1,系统无超调,但由于其中一个实根更靠近虚轴,使调节时间增长。系统仍为型,开环增益减小,斜坡信号输入时稳态误差增大。 60j-1sB(1分)(3)系统闭环根轨迹在实轴上出现会合点为临界阻尼情况,此时a=1。从特征方程上也可以看出。 (4分)自动控制原理试卷10答案(每题1分,共10分)(2分)一1.3.A4.B5.A6.C7.D8.B9.D10.D二(15分) (2分) (2分)(1分) (3分) (1分) (3分) =1+G1+G1G2+G1 (2分)

24、 P1=G1G2、1=1;P2=G2、2=1 (2分) P3=G1、3=1;P4=G1、4=1 (1分) C(s)/R(s)=(G1+1)G2/(1+2G1+G1G2) 三(6分) (6分)特征式各项系数均大于零,是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必要条件。上方程中s 一次项的系数为零,故系统肯定不稳定。 四(15分) 将系统等效变换为单位反馈的典型结构形式,便可直接运用误差规律计算ess. (3分)原系统等效为下图结构,相应的开环传递函数(4分)G(s)=n2/(s2+2ns) (4分)r(t)=1, ess.=0 (4分)r(t)=t, ess.=1/k=/n. 五(15分) 104020401001L(

25、)(8分) (2分)(3分) =-1800+84.3-5.71(2分) =0因为大于零所以系统稳定.六(15分) (5分)由题目知, (5分) (5分) 七(15分) (1分) z2+2.31z+3=0 因此系数不稳定。 ()W2+(1.264-0.528K)W+0.632K=0 (1分)(1分)(2分)(1分)(2分)(2分)(3分)(1分)(1分)0.632K0 1.264-0.528K0 2.736-0.104K0 得到系统的临界放大系数为 八(9分) (5分)(4分)自动控制原理试卷11答案(每题1分,共10分)一1.2.3.4.5.6.7.8.9.10.二. (10分)解:系统的被控

26、对象为大门,被控量为大门的实际位置。输入量为希望大门位置。(6分)当合上开门开关时,桥式电位器测量电路产生偏差电压,经放大后,驱动电动机带动绞盘转动,使大门向上提起。同时,与大门连在一起的电位器电刷上移,直到桥式电位器达到平衡,电动机停转,开门开关自动断开。反之,当合上关门开关时,电动机带动绞盘反转,使大门关闭。 (4分) 系统的原理方框图所示。 大门绞盘电动机放大器电位器-开(闭)门的位置门实际位置三(13分)解:根据电路基本定律,得电网的动态方程为(3分)ur=R1(i1+i2)+L i1,i2为中间变量,且i1=C,i2=,在动态方程中消掉中间变量,得(4分) 在零初始条件下进行拉氏变换

27、,可得(3分) (3分) 四(13分)解:1)首先判断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分) 闭环传递函数为 (s)= 3+s2+5s+10=0ai0 (I=0,1,2,3)(3分)D2=-(1*5-0.2*10)=30 (1分)故系统闭环稳定 2)求系统的稳态误差当n(t)=0时,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可得=2,即系统为型系统。对r(t)=1+t来说,essr=0。 当r(t0=0时, 2分(2分)(2分) 所以(1分) ess=essr+essn=0+0=0 五(13分)解: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分)则系统的开环零点为z1=z2=2,开环极点为p1=p2=p3=0,p4=20。(1分)系

28、统有四条根轨迹。 四条根轨迹起始于开环极点p1、p2、p3、p4,两条终止于无穷远,两条终止于 z1和 z2。 (1分)实轴上的根轨迹位于区域(-20,2)。 渐近线为(2分)a= =-8 (5)起始角:由于在开环极点0处有三条根轨迹出发,根据相角方程得(2分)pi= -15-25-20-25-20-15-10-55015252010-1050-5ImRe虚轴实轴应此三个起始角分别为60,180,300。根轨迹与虚轴交点: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为s4+20s3+Ks2+4Ks+4K=0将s=j代入,令上式的实部和虚部分别为零,得到合理解为= K=25 2分系统的根轨迹如图所示。 (3分)六(13分

29、)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3分) (1分) (2分)根据题意 (2分)A(1)=2 (2分)=- 由以上两式,得(3分) 则得 七. (15分)解: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可知,当K=10,T=0.1时有下式成立,即(3分) (2分)相稳定裕度为 现考虑K,T的选择,要求截止频率不变,应有(3分) (2分)相稳定裕度为 要求系统的相稳定裕度提高即有(1分) 比较上面的两组式子,可得K,T应该满足的关系为(4分)可以解的T=0.6 K=3.53 八(13分)解:分别用长除法、部分分式发和留数计算发求解。长除法:通过长除法将F(z)表示为无穷级数形式(4分)F(z)=根据z变换的定义有 (0)=0, (T)

30、=10, (2T)=30, (3T)=70部分分式发:先将F(z)分解为部分分式的和 F(z)=然后,再求各个分式的Z反变换,得(5分) (nT)=10() (n=0,1,2,3.)留数计算法: F(z)在极点1和2处的留数之和,得(4分) (nT)= (n=0,1,2,3)自动控制原理试卷12答案(每题1.5分,共15分)一 1.2.3.4.5. 6. 7. 8. 9. 10.(每图2分,共10分)二.(10分) N(s)=0(8分)(2).当A(s)=G(s)时, =G(s)。 (7分).H(s)= 三.(13分) (1分)实轴上的根轨迹: ,渐近线:(1分) 分离点:(1分) 经整理得

31、(1分)故, 显然分离点位于实轴上间,故取。(1分)与虚轴地交点是临界稳定点-劳斯表第一列出现0的点(2分)(1分)s=j是特征根(1分)令实部(1分)虚部性能变化趋势:(3分)四. (12分)解:劳斯定理判断该系统零点、极点的正负情况。S4 1 164 315(8分)S3 22 458 0S2 143 315S1 410 0S0 315 (4分)由劳斯定理知该系统极点都在平面左侧S3+3S2+2S+5=0可知:3*271*5。所以该系统的零点也都在平面左侧,所以此传递函数为小相位传递函数。五. (12分)解:Gk(s)的转折频率依次为(3分)(3分)1,2,50L()0-40-20-4012

32、5020lg20(6分)六. (13分)(1分)解:(2分)(2分)(2分)(2分)(2分)(2分)七(10分)解:根据Z变换的初值定理,有(2分) (2分) 由于(z-1)X(z)= 在单位圆上和单位圆外均无极点,根据终值(2分)x()= 而(z-1)Y(z)=在单位圆外有极点z=-2,所以不能应用终值定理求终值。利用留数法求Y(z)的反变换,得(2分) y(n)= 当n趋于无穷时,y(n)的取值正、负交替,但摸值趋于无穷大,因此不存在终值。 (2分)自动控制原理试卷13答案(每题1.5分,共15分)一1.2.3.4.5.6.7.8.9.10.二. (20分).1/s1/svivo-(10分

33、)(1) =L(2)系统单位阶跃响应为vo(t)=L-1=-1(t)+cost 系统没有处于欠阻尼状态。改善办法如图所示,L5*105H(10分)1M1M1M-被控对象V1Vi 三. (10分)(4分)解:将s=z-1代入原方程式得(z-1)3+7(z-1)2+17(z-1)+11=0(4分)整理上式得:z3+4z2+6z=0(2分)上式无常数项,因此该系统无=1稳定裕度。四. (16分)(8分)Gc(s)=,0.63T11.37; (8分)(2)同(1);(8分)Gc(s)=K,0K 2s3+33s2+60s+2=0(1分) 解得s1 =-0.43(分离点) s2=-1.59(舍去) s3(

34、舍去) 5)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根据特征方程劳斯表s3 1 K+2s2 3 10K s1 (2分)s0 10K令s1行等于零,得K=,代入s2行辅助方程,等(1分) = s= 6)该系统根轨迹如图(4分)j-10图 2-4-19=+=0+=0-=-ImRe六. (15分)(4分)(1)奈奎斯特图如图所示 (5分) (2)当0K1时系统不稳定。此时系统右半平面极点数为Z=P+N=1+1=2。七. (14分)(6分)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2/31/s-1(2)由于该系统为单位负反馈系统则信号流程图如下。21/s-1(8分)或自动控制原理试卷14答案(每题1.5分,共15分)二.(15分)解

35、:当时:(1分) %=16.3%(1分) %=5%(1分) (1分)(1分) (1分)(1分) (1分) (1分)(1分); (5分) .三. (10分) =,=,=, (5分)=,=,=(5分) 四. (15分)解:1、起点、终点(2分)2、分支数、对称性 见下图:3、实轴上的根轨迹4、根之和5、渐近线:(2分)用根之和解释为什么根轨迹是这样6、分离点坐标d(2分)(2分)分离点d的一般公式:(2分)即有: 试根:(1)、现在根轨迹上判断一下d的大致范围:-0.5-1之间。 (2)、先取=-0.5;上面方程不平衡。再取=-0.6;上面方程反相不平衡(选择方向对,但过头了)选=-0.55;方程

36、基本平衡()(1分)(3)、d的精度到以内即可。(4分)五. (15分)(3分)ess=;(3分)(2)ess=0;(3分)(3)ess=.G2(s)H(s)G1(s)R(s)C(s)E(s)N(s)-(4)如图所示,加装补偿器Gn(s)=. (6分)六. (15分)(3分)(1)相位裕量:,幅值裕量Kg(dB)=1.34(dB);(2分)(2)相位裕量;(2分)(3)校正后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增加,系统动态响应加快。L()-20-40-20-40-6025(8分)七.(15分)解:(1分) (1分) 特征方程:(1分)Z2 +2.31Z+300(2分)1=-1.156+j1.29 2 不稳定。

37、(1分)(2)(2分)Z2-(1.368-0.368k)Z+(0.368+0.264k)=0W 变换:(1分)(2.736-0.104k)2+(1.264-0.528k)+0.632k=02(2分)1 1.264-0.528k 00 0.632k 0(1分)所以:0.632k0(1分)1.264-0.528k0(1分)2.736-0.104k0得临界整定(1分) kc自动控制原理试卷15答案(每题2分,共20分)(每题2分,共10分)二1. () 2.()3.()4.()5.()三(15分)(2分)解:开环传递函数G(s)= (2分) (3分)(2分)(2分) (4分)ess 四(15分)(1

38、分)解:系统的开环零点为z1=-4,三个极点为p1=0,p2,3=-1。 (1分)(1)系统根轨迹有三条,两条起始于开环极点p2,3= -1,一条起始于p1=0。一条终止于开环零点z1=-4,两条终止于无穷远。 (1分)(2)实轴上(-1,0)和(-4,-1)为根轨迹区域。 (3)根轨迹的渐进线为(1分) (4)分离点:根据计算公式(4-10),解得(1分) (5)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闭环特征方程为(1分) s3+2s2+(1+K*)s+4K*=0 构造劳斯表 s3 1 1+K*s2 2 4K* s1 1-2K* 0 s 4K* 使第一列中s1项的系数等于零,可得临界K*值,解得(2分) K*

39、=1 为求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取s2列中的系数组成辅助方程为(1分) 2s2+4K*=0 解此方程,得根轨迹与虚轴交点坐标为(1分) s= 系统的根轨迹如图所示。当有一个闭环极点为-3时,将s= -3代入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有 -27+18-3(1+K*)+4K*=0得 K*=12则此时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为s3+2s2+13s+48=0,此时闭环系统的另外两个特征根为-8-7-6-5-4-3-2-1012345678-5-4-3-2-1012Re实轴根轨迹图 虚轴Im(2分) s2,3 五(13分)(3分)G(s) -(2分)相频特性曲线: (3分)r (1分)该系统临界稳定。(4分)六. (

40、14分)解:(1分) (1分)(1分)(1分)(2分)(3分)(5分)七. (13分) 解:系统连续部分的传递函数为(3分)所对应的脉冲传递函数为(4分)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希望的闭环传递函数为(2分)由此可确定控制器的脉冲传递函数为(4分)自动控制原理试卷16答案(每题1.5分共15分)一.1.2.3.4.5.6.7.8.9.10.二(13分)(4分)解:闭环传递函数(s)= (1分)(1分)典型二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s) (1分)(2分) (2分)(2分) 三(13分)(2分)解:ess (4分)E(s) (3分)ess (4分)ess = K2.4 四(14分)解:根据系统的开环传递

41、函数,开环零点有两个,z1=z2= - 1,开环极点有三个:(1分) p1=p2=p3=0 根据绘制根轨迹的规则可知:(1分)这个系统的根轨迹有三条,起始于三个开环极点,两条终止于一个开环零点,一条终止于无穷远处。 (1分)实轴上根轨迹区域为(-,-1)和(-1,0)。 (1分)分离点得到d=-3。 (1分)起始角:根据相角方程式(4-8)得 (1分)根轨迹与虚轴交点:闭环特征方程为 s3+K(s+1)2=0 虚轴01-1-2-3-2-101-4Re2Im实轴图4-1 根轨迹图将s=j代入,分别令实部和虚部等于零,可得(1分) =1 K=0.5 根轨迹如图4-1所示。 (2分)根据根轨迹曲线,

42、当K0.5时,闭环系统的极点全部在左半复平面,所以闭环系统稳定时K的取值范围是K0.5。 五(15分)解:(1)系统开环频率特性可表示为(3分) ImRe=0+-10开环幅相特性曲线(4分) 曲线与坐标轴无有限值交点。根据以上特征点,可概略绘出系统的开环幅相特(3分)性曲线,如图实线所示。 (2)开环传递函数有两个积分环节,需要在系统的开环幅相特性曲线上=0+的点开始逆时针方向(2分)补画一个半径为无穷大的2()的圆弧如图虚线所示。 本题开环正极点数P=0,开环幅相特性曲线饶(-1,j0)点顺时针转一圈,故N= -1,根据(1分)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系统闭环不稳定。 (2分)闭环特征方程正实部根

43、的个数 N=P-2N=0-2(-1)=2 六(15分)(2分)解:(1) G0(s) (2分)GC(s) L()G0(s)* GC(s)对应的对数幅频渐近特曲线-40-40-20100(5分)100101相频特性 -(5分)(1分)G(s)对系统的稳定性有改善作用。七. (15分)解:(1)系统连续部分的传递函数为(3分)开环脉冲传递函数为(2分)(2分)闭环脉冲传递函数为(2分)(2)系统输出的Z变换表达示为(2分)-1+z-2-3-4-5+(2分)所以c*(t-1)+ (t-5)+(2分)即自动控制原理试卷17答案(每题1.5分,共15分)(15分)梅逊公式得:(2分) (1分) =1Li

44、+LiLj (3分) LI=G1G2H1-G2H1-G2G3H2 (2分) LiLj=0 (3分) P1=G1G2G3 1=1 (2分) P2=G4 2=0 (2分) 三.(15分)题意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4分) (3分) n=3. 2n=2+Kf Kf (3分) (2分) (3分) 四(15分)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8分) D(s)=s3+4s2+8s+K (7分) K0 32K 0K s2+0.5s-(s+1)(2s+0.5)=0 = s2+2s+0.5=0 = 均在根轨迹上,为分离点,为会合点。(3分) = Kd1=0.17,Kd24)可以证明复平面上的根轨迹是以-1为圆心,以

45、为半径的圆。根轨迹如下图(6分)j1 六. (15分)解:(1)利用方框图等效变换化系统为单位反馈的典型结构形式,其开环传递函数为(5分) 根据题意(4分) (3分)(2) (3分) 七. (15分)解:将图中L0,L1两条折线相减可得出校正的幅频特性曲线见图2中的Lc,根据Lc可以写出校正环节传递函数(4分)(4分)(3分)该环节是超前滞后校正,它的作用是提高截止频率,改善了快速性,增加相对裕度,改善振荡性,但高频放大故系统抗高频干扰变差。-40-40-20-20-403-40-204215L1L00L()/dB/(rad/s)(8分)自动控制原理试卷19答案(每题2分,20分)一. 1.C

46、、2.B、3.C、4.D、5.C、6.D、7.B、8.C、9.B、10.A(每题2分,10分)二. 1.2.3.4.5.三. 简答题(17分)1. 定值控制系统为给定值恒定,反馈信号和给定信号比较后控制输出信号、伺服控制系统为输入信号是时刻变化的,输入信号的变化以适应输出信号的变化,程序控制系统的输入和反馈通过程序来控制系统的输出。(5分)2. 线性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呈线性变化,非线性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呈非线性变化,求解系统的传递函数是系统的输入必须为线性系统。(5分)3.答:设校正装置的形式为。根据开环传递函数的形式以及对系统静态指标的具体要求,确定校正装置中积分环节p的个数,以及比例环节kc的

47、取值;然后再根据对系统的动态指标的要求,根据受控对象的结构特征,选择超前校正网络、滞后校正网络或滞后超前校正网络,实施动态校正。 静态校正的理论依据:通过改变低频特性,提高系统型别和开换增益,以达到满足系统静态性能指标要求的目的。(7分) 动校正的理论依据:通过改变中频段特性,使穿越频率和相角裕量足够大,以达到满足系统动态性能要求的目的。四. (13分)解:分别用长除法、部分分式发和留数计算发求解。长除法:通过长除法将F(z)表示为无穷级数形式(2分)F(z)=根据z变换的定义有 (2分) (0)=0, (T)=10, (2T)=30, (3T)=70部分分式发:先将F(z)分解为部分分式的和(2分) F(z)=然后,再求各个分式的Z反变换,得(3分) (nT)=10() (n=0,1,2,3.)留数计算法: F(z)在极点1和2处的留数之和,得(4分) (nT)= (n=0,1,2,3)五(13分)解:绘图时第一步列出各环节的传递函数方程,画出传递函数框图。(2分)(2分)(2分)(2分) 第二步按信号流向依次联接传递函数的结构图。1/R1R2CsUi(s)Uo(s)IR(s)IC(s)+-(3分)六(13分)解:把虚轴右移1重新建立一个Z平面,如图所示。以 s=z-1求得z坐标函数后再进行判断。S=z-1=z-1,代入(2分)A(z)=(z-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