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柱下条形基础工程课设参考模板范本_第1页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柱下条形基础工程课设参考模板范本_第2页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柱下条形基础工程课设参考模板范本_第3页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柱下条形基础工程课设参考模板范本_第4页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柱下条形基础工程课设参考模板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59764073 一、工 程 概 况 PAGEREF _Toc359764073 h 3 HYPERLINK l _Toc359764074 二、地 质 资 料 PAGEREF _Toc359764074 h 4 HYPERLINK l _Toc359764077 三、设 计 要 求 PAGEREF _Toc359764077 h 5 HYPERLINK l _Toc359764081 四、设 计 步 骤 PAGEREF _Toc359764081 h 5 HYPERLINK l _Toc359764089 五、工作量

2、PAGEREF _Toc359764089 h 5 HYPERLINK l _Toc359764095 六、内力计算 PAGEREF _Toc359764095 h 6 HYPERLINK l _Toc359764096 (一)确定基础埋深 PAGEREF _Toc359764096 h 6 HYPERLINK l _Toc359764097 (二)确定基础梁的高度、长度和外伸尺寸 PAGEREF _Toc359764097 h 6 HYPERLINK l _Toc359764098 (三)持力层和软弱下卧层的验算 PAGEREF _Toc359764098 h 7 HYPERLINK l _

3、Toc359764099 (四)肋梁的弯矩和剪力计算 PAGEREF _Toc359764099 h 8 HYPERLINK l _Toc359764100 七、配筋计算 PAGEREF _Toc359764100 h 9 HYPERLINK l _Toc359764101 (一)基础配筋计算 PAGEREF _Toc359764101 h 9 HYPERLINK l _Toc359764102 1.基础梁配筋计算: PAGEREF _Toc359764102 h 9 HYPERLINK l _Toc359764103 2.正截面受弯配筋计算 PAGEREF _Toc359764103 h 1

4、0 HYPERLINK l _Toc359764104 3.箍筋计算 PAGEREF _Toc359764104 h 10 HYPERLINK l _Toc359764105 (二)基础底板配筋计算 PAGEREF _Toc359764105 h 11 HYPERLINK l _Toc359764106 1.横向钢筋计算 PAGEREF _Toc359764106 h 12 HYPERLINK l _Toc359764107 八、沉降差的计算 PAGEREF _Toc359764107 h 12 HYPERLINK l _Toc359764108 1.土层分层情况 PAGEREF _Toc35

5、9764108 h 12 HYPERLINK l _Toc359764109 2.边基础自身沉降计算 PAGEREF _Toc359764109 h 13 HYPERLINK l _Toc359764110 3.相邻基础的影响沉降 PAGEREF _Toc359764110 h 14 HYPERLINK l _Toc359764112 4.点的最终沉降量 PAGEREF _Toc359764112 h 16 HYPERLINK l _Toc359764113 5.点和点沉降差 PAGEREF _Toc359764113 h 16某框架结构条形基础设计计算书工 程 概 况威海近郊五层两跨钢筋混凝

6、土框架结构(相当于七层以上民用建筑),车间有三排柱,柱截面尺寸为400600mm2,平面图如图1。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荷载特征值如表1,弯矩作用于跨度方向。室内外高差0.30m。图1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图表1 荷载效应特征值柱位荷载类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准永久组合基本组合A轴F1400kN1350 kN1750 kNM(顺时针)200 kN.m170 kN.m250 kN.mB轴F1600 kN1450 kN2000 kNM(顺时针)140 kN.m130 kN.m175 kN.mC轴F1200 kN1100 kN1500 kNM(顺时针)170 kN.m150 kN.m212 kN.m地 质 资 料

7、综合地质柱状图如表2,地下水位在细砂层底,标准冻深为2m;冻胀类别为冻胀。表2 综合地质柱状图 图 例土层厚度土 层 描 述1.2m人工填土、含煤灰5.0m黄褐色粘性土,低压缩性, 5.5m淤泥质粘土,7.0m黄色细砂、中密、稍湿设 计 要 求 设计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计算该条形基础相邻两柱的沉降差;绘制基础平面图(局部),基础剖面图,配筋图。 设 计 步 骤考虑冻胀因素影响确定基础埋深;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修正;计算基础底面尺寸,确定基础构造高度;计算条形基础相邻两柱的沉降差;按倒梁法计算梁纵向内力,并进行结构设计;计算基础的横向配筋及翼缘高度;绘制施工图。工作量设计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8、;计算该条形基础相邻两柱的沉降差;完成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完成铅笔绘制2号施工图一张;配合教师安排进行答辩。内力计算确定基础埋深根据地质资料进入土层为粘土层,其基本承载力特征值为,可知其为最优持力层,基础进入持力层大于。又考虑冻胀因素的影响,根据规范可知,其设计冻深应按下式计算:,据此可初步确定基础埋深为。根据基础埋深需进行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的深度修正,持力层为黄褐色粘性土层。液性指数,又,查表可得,承载力修正系数,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条形基础的基础埋深一般自室内底面算起,室内外高差为,取,则可得修正值为:。确定基础梁的高度、长度和外伸尺寸根据规范要求,柱下条形基础肋梁的高度应该

9、取为柱距的倍 ,又有此处柱距取为,故可得到肋梁的高度,取,即为。根据构造要求,条形基础端部外伸长度应为边跨跨距的倍,故考虑到柱端存在弯矩及其方向,可以得到基础端部左侧延伸,取。计算简图如图2所示:图2.计算简图为使荷载形心与基底形心重合,右端延伸长度为,计算过程如下:确定荷载合力到C点的距离:确定右端延伸长度:确定基础梁的总长度:确定基础梁基底的宽度:计算基础及其上土的重力时的基础埋深为:,取作,故无需作宽度修正。持力层和软弱下卧层的验算基底的平均压力:故持力层满足要求。对于软弱下卧层: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承载力特征值:经查表得 , 故软弱下卧层满足要求。经验算,基础底面尺寸及埋深满足

10、要求。肋梁的弯矩和剪力计算基底净反力计算按照静定分析方法计算柱下条形基础的内力:对于A点 (逆时针方向)() (逆时针方向)()对于B点(逆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对于C点 (逆时针方向 ) ()(逆时针方向)()AB跨中:(顺时针方向)BC跨中:(顺时针方向)计算简图及弯矩图和剪力图如图3所示:图3.计算简图及内力图配筋计算基础配筋计算肋梁配筋计算:材料选择 混凝土 ,; ;钢筋采用一级钢筋;垫层,厚。肋梁宽度;,符合的规定。验算截面最小尺寸 考虑到钢筋可能为双排布置,故,满足要求。正截面受弯配筋计算计算配筋如表3所示:表3正截面受弯配筋计算截面弯矩截面抵抗矩系数相对受压区高度内力矩

11、的力臂系数截面配筋选用钢筋A左833.40.039400.040210.97992354.6478 A 20A右1083.40.051220.052600.97373080.4659 A 22B左782.990.037020.037730.981142209.4256 A 22B右957.990.045290.046360.976822715.1869 A 20C左364.980.017250.017410.99131019.3367 A 14C右576.980.027280.027660.986171619.7999 A 16AB跨中580.840.027460.027850.9860816

12、30.7919 A 16BC跨中8500.040180.041030.979492402.5508 A 20注: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系数;取及大值,基础梁选配钢筋:顶部8,20全长贯通,腰筋按构造设置,详见配筋图,底部 9,22全长贯通,大于底部总受力筋面积的 在支座后的受力筋2,22于支座右侧1m后截断,满足锚固长度要求。箍筋计算截面尺寸符合要求(第1步第 = 3 * GB3 项已经验算);根据纵筋布置及根数确定为4肢箍,选用A10200;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由于且承载力满足要求。故箍筋只需按照构造在支座处加密A 10100,其他位置只需按A 10200配置箍筋即可。基础底板配筋计算翼板按斜截面

13、抗剪强度验算设计高度;翼板端部按固定端计算弯矩,根据弯矩配置横向钢筋(横向钢筋采用A 10, )。翼缘板的高度如计算简图所示,计算简图如图4所示:图4.计算简图取宽度翼板作为计算单元,剪力设计值: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满足要求。横向钢筋计算弯矩设计值;配筋计算:截面抵抗矩系数相对受压区高度 ;内力矩的力臂系数钢筋面积实配A 12160, ,分布筋A 8200。沉降差的计算土层分层情况如下图5所示:图5.土层分层图沉降计算采用荷载准永久组合,用角点法将计算区域进行划分。边基础自身沉降计算 简图如图6所示:图6. 计算简图地基变形计算深度 算至黄色细砂土层,则,按GB50007-2002规定时且应满

14、足B1点B1点自身基础沉降计算表格如表4所示:表4 B1点沉降计算09.19.401.00008.53.99.19.44.30.58482.28078.536.1636.169.49.19.410.40.34320.94542.550.9687.12109.19.411.10.32760.0362120.4187.73计算沉降经验系数首先计算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根据GB50007-2002表5.3.5 ,得所以边基础点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满足GB5007-2002公式5.3.6要求。相邻基础的影响沉降计算简图如图7所示:图7. 相邻基础的影响沉降计算简图地基变形计算深度 算至黄色

15、细砂土层,则,按GB50007-2002规定时且应满足B1点B1点相邻基础沉降影响计算表格如表5、6、7、8所示:表501.1 00.2508.5003.91.1 0.5 0.24530.95678.515.17 15.179.41.1 1.2 0.21741.08692.558.58 73.7510.21.1 1.3 0.21230.1219121.37 75.12表601.4 00.2508.50 03.91.4 0.6 0.24440.95328.515.11 15.119.41.4 1.5 0.20951.01612.554.77 69.8810.21.4 1.7 0.20050.0758120.85 70.73表701.0 00.2508.50 03.91.0 0.5 0.24480.95478.515.13 15.139.41.0 1.2 0.21491.06542.557.43 72.5610.21.0 1.3 0.20960.1178121.32 73.88表801.3 00.2508.50 03.91.3 0.6 0.24410.9528.515.09 15.099.4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