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回收发电系统英文文献翻译终极版_第1页
余热回收发电系统英文文献翻译终极版_第2页
余热回收发电系统英文文献翻译终极版_第3页
余热回收发电系统英文文献翻译终极版_第4页
余热回收发电系统英文文献翻译终极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英文文献翻译:余热回收发电系统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摘要:本文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对各种不同的运行条件下余热回收利用于发电系统进行了科学研究。 对不同的运行条件下,余锅炉的温度、输出功、第二定律下的效率以及熵增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 中考虑了具有不同排烟成分和排烟温度的烟气比热。对于节点温差对余热锅炉性能、熵增率和第二 定律效率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随着节点温差的增大,余热锅炉和动力回收装置的热力学第二定律 的效率有所下降。发电系统的第一第二定律效率随着排烟成分和氧气含量的不同而不同。将排烟近 似为空气处理,从第一和第二定律的观点来看,空气的标准分析会导致发电系统性能估计过高或者 过低。采用实际的气体

2、组成成分和比热可以准确的预测第二定律下的性能。本文的结果为基于热力 学第一第二定律下,气体成分、比热和节点温差对余热锅炉的性能影响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关键词:余热锅炉;余热回收利用;第二定律效率;节点温差;气体成分;性能简介近年来,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涨和全球的能源告急,发展先进的能源系统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排放 成为一个迫切的需要。能源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繁荣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些年,余热 回收利用,可更新的能源,热电联产和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一些工业过 程回收余热来发电或者通过余热锅炉来利用余热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同时,余热锅炉也应用于电站 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装置来回收燃

3、气轮机排气的余热来产生蒸汽。从经济的角度来说,余热锅炉的 性能在这些先进的能源系统的运行中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蒸汽发生装置的每一个附加的部件都代表 着额外的发电量或者实际可以应用的余热。有已出版的文献资料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对节点温差对余热回收用于发电或者热电联产系统 的影响做了分析。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分析没有解释系统中能量的不可逆和能量品质降低的原因。第 二定律的分析通过分析能量的品质为测量和优化一个热力系统性能提供了有效的手段。相比传统的 能量分析方法,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热力系统的方法在工业和学术领域已被广泛接受,它已发展成 为一套测量评估系统性能的标准。第一定律分析揭示了能量是如何被有效地转化

4、的,而火分析却体 现了能量的质量。不像能量,火受一些不可逆(熵增)的因素影响,例如摩擦,热损失或者化学上 的不可逆。由于这个原因,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方法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评估余热锅炉和余热发电系 统性能的手段。Valdes等人考虑了能源成本和年资金流转后,提出了一个在联合循环装置中用于选择设计余热 锅炉系统的热经济模型。Ongiro等人做了一个商业的联合循环装置中余热锅炉的数值模拟,说明 了在满负荷和部分负荷运行条件下设计和操作的限制,而Valdes和Rapun用影响系数来优化余热 锅炉的设计。Karthikeyan等人研究了补燃对热电联产装置中余热锅炉性能的影响。Cenusa等人 基于余热锅炉

5、性能和换热面积成本对余热锅炉进行了分析。Nag和De对余热锅炉产生饱和蒸汽做 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而Reddy等人则对余热锅炉产生的过热蒸汽做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分析。 Karthikeyan等人做了一些关于热电联产系统中余热回收利用的蒸汽发生和输出量的初步工作。已出版的文献资料中,关于余热锅炉和废热回收发电系统中,废气成分以及不同成分和进口温 度的废气比热,节点温差和其他运行参数对熵增率和第二定律的效率的影响的研究不是很多。本文 通过热力学第二定律研究了不同的运行条件如废气成分,比热,节点温差和废气进口温度下余热锅 炉和废热回收发电系统的性能。研究结果将提供不同运行条件的原始信息并对余热锅炉

6、和废热回收 发电系统的设计起到积极的指导意义。术语符号Cp比热(kJ/kg.K)n 第一定律效率能量转化率(kW)n 透平t等熵效率h比焓(kJ/kg)n p泵等熵效率hl热量损失参数,第二定律效率HRSG 余热锅炉Hl质量流率(kg/s)下标M摩尔质量(kg/mol)econ省煤器Ns熵增量evap蒸发器P压力(bar)f流体PP节点温差(K)g燃气?热量转化率(kW)o环境R气体常数(kJ/kmol.K)p泵熵增率(kW/kg.K)s蒸汽s比熵(kJ/kg.K)sat饱和T温度(K)super过热器w输出功率(MW)system余热发电系统x蒸汽或水质量t透平y燃气质量分数w水符号AP/P

7、压力损失(%)三火转化率(MW)问题的明确表述本文研究的余热锅炉系统包括了省煤器,蒸发器和过热器。余热锅炉中产生的蒸汽进入蒸 汽轮机膨胀做功用于发电。图1表示了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及其相关细节。图2表示了余热锅炉中废气和水蒸汽的温度曲线。高温废气以Tg1的温度进入过热器,依次流 过蒸发器和省煤器,温度降为Tg4,然后排入大气。给水以Tw1的温度进入省煤器,被加热到 Tw2再进入蒸发器。水在蒸发器中(饱和温度Ts)蒸发形成饱和蒸汽后进入过热器,在过热器中 由Ts1被加热到过热状态Ts2,然后过热蒸汽进入蒸汽透平。在分析系统之前,做如下假设:系统处于稳定状态。蒸汽侧无压力损失。烟气侧的压力下降不影响温

8、度。忽略接近点温差。图1余热回收发电系统示意图 图2单压余热锅炉温度曲线热力学分析通过图2的温度曲线和节点温差,进入余热锅炉省煤器的烟气温度可写成下式:(1)其中,Tsat是给定压力下的饱和温度,PP是节点温差。余热锅炉中的蒸汽发生率取决于过热器和蒸发器的控制量,通过能量平衡关系,可写成:而 _,也(七典1*11 一hl)(2)其中-是废气质量流率,Cp是废气比热,h1是余热锅炉的热损失百分率(2-3%),hs2和hw2分 别是过热器出口的蒸汽焓值和蒸发器进口的水焓值。离开过热器的燃气温度取决于过热器的控制体和能量平衡。为了求解Tg2,假设-i-八,Tg2的比热确定后,再用(3)式重新计算Tg

9、2。重新计算的Tg2用于后续的分析和 计算过程中。r _勺汗吕吕】所& (内s2 瓦)一 1(3)省煤器出口处的燃气温度Tg4同Tg2的决定方式相似:省煤器的控制体和能量平衡。T _勺邛3孔3 由人w)(4)理想气体混合物的热力学特性将排气看作是空气作为一种情况,看成是实际的气体组成成分作为另外一种情况。空气的比热 通过标准的热力学图表计算获得。实际排气的比热取决于Moran和Shapiro的关系:T的单位是K,方程适用于300-1000 K。其中R是普适气体常数,M是气体摩尔质量,a,丫,。 和是各种不同理想气体的气体常数。混合气体的比热由每一种气体组成成分的比热和他们的质量分数来表述的:顷

10、)=文响(丁)(6)理想混合气体熵的变化量表示为:句一,=工以立-句) TOC o 1-5 h z =(7)输出功发电系统的输出功为:一(8)第一定律效率余热发电系统的第一定律效率定义为输出功与进入系统的余热之比。这个参数提供了一个能量 如何有效地转化为净输出功的度量。余热发电系统的第一定律效率表述为:111(9)余热锅炉的炳增量熵增量是一个无量纲参数用来描述整个系统的熵增率,被定义为:(10)其中是余热锅炉系统中废气的平均比热。余热锅炉中,废气和汽水的熵增率为: ”* 一、)(11a)(11b)其中,废气和汽水的熵是在同样的状态下测定。因为外部热损失也包含在模型中,所以由于向 环境散失热量引

11、起的熵增也就考虑在内了。余热锅炉中由于热损失引起的熵增率表述为:(心+七1)/2(12)余热锅炉的熵增量表述为:,n凡印 _ SgH互 + SstCHE + $hl(13)热力学第二定律效率热力学第一定律效率是能量在废气和汽水之间转化量的表征,而热力学第二定律效率则表述了能量如何有效的转化或能量转化的质量。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方法使得比较一个系统中许多不同的 相互作用成为了可能,确定了主要的火损失的来源。余热锅炉 余热锅炉中转化到汽水的热量可以写成:(14)废气和汽水的火的改变量为:(15)(16)&二预匹=0 一舟如0 施L 一 *g4)A二WlKHE = Q 一 万%&2 馈|)以温度Tb为

12、温度界限,热转化过程中火的改变定义为:(17)余热锅炉中由热损失引起的火用减少为:三hi = =安泉 一 T4g4)hl( I (君+队)/2(18)余热锅炉的第二定律效率是通过废气(冷却)的火变化量比上汽水(加热)的火变化量来计算的:二 giLE凹叫十A环ILiLS(19)余热发电系统以环境作为参考,进入余热锅炉的排气火定义为:心髀=码(机七)一人(琦)-孔)f(见)(20)其中,X是环境或周围温度,s(T)是比熵。余热发电系统的第二定律效率定义为输出功与废气火的比率:伊虹r Extern 二(21)结果和讨论分析分析所用的排气成分及运行条件细节分别列在表1和表2。从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的观

13、点来 看,废气组成成分不同为废气成分如何影响比热,比热如何影响余热锅炉和余热发电系统的性能提 供了依据。排气成分由Cihan,Moran,Shapiro等人给出,其中,燃料是天然气。每种气体的燃烧 产物和质量分数列于表1。余热发电系统模拟中所用的实验参数列于表2。节点温差对温度曲线和余热锅炉蒸汽发生率的影响节点温差对整个余热锅炉中汽水和燃气温度曲线的影响示于图3。大的节点温差导致进入省煤器的燃气温度升高,导致过热器和蒸发器中的换热减弱,最终导致 蒸汽发生率降低。产生蒸汽减少导致省煤器的换热减弱以及较高的排烟温度。排烟温度较高意味着 余热锅炉的废热利用较少。这个温度曲线适用于表1所描述的气体I组

14、成成分。为了获得基于热力 学第二定律的更好性能,应该采用较小的节点温差。这也导致了余热锅炉中的不可逆较小,因为燃 气和汽水之间的换热温差减小。余热锅炉不同节点温差的蒸汽发生率示于图4。大的节点温差导致余热锅炉系统余热利用较少。大的节点温差增加了蒸发器和省煤器中的燃 气温度。废气成分和进口温度对余热发电系统的第一定律效率的影响某一特定节点温差下(20K),不同燃气进口温度的蒸汽发生率示于图5。由于更多的能量进入余热锅炉,蒸汽发生率随着燃气进口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对任意废气进口 温度和确定的节点温差来说,蒸汽发生率随着排气组分的不同而不同。这清楚地显示出实际气体组 分和相关的比热影响了蒸汽的发生,为

15、了有合适的蒸汽发生率和输出功,应当考虑这个问题。假设 余热锅炉中的废气是空气,基于空气标准方法的计算得不到准确的蒸汽发生率。在一定的节点温差 下,不同废气进口温度下的蒸汽透平净输出功示于图6。由于余热锅炉的蒸汽发生率增大,净输出功随着燃气进口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然而,废气进口 温度下的净输出功取决于排气组分。将排气视为空气,基于空气标准分析的计算可以得到一个合理 的接近真实值的结果,但是,通常会导致较大的错误或者对性能的过估计或估计不足。结果表明废 气成分很大地影响了系统性能。废气成分对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效率的影响示于图7。第一定律效率随着不同的排气组分和氧含量的不同而不同。不同废气组分的不同比

16、热影响了换 热。多回收的余热使得蒸汽发生量增加,从而在进入系统余热相同的条件下增加了输出功。基于空 气标准分析的方法低估了第一定律效率,实际的气体组分则可以精确地预测第一定律下的性能。余热锅炉废气组分和进口温度对第二定律效率和熵增量的影响废气组分对余热锅炉第二定律效率的影响示于图8。在相同的节点温差下,第二定律效率随着废气进口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第二定律效率取决于排 气成分。若用空气标准分析,第二定律效率估计值偏低,系统第二定律性能由于采用实际气体和假 定为空气分析而造成的差异在燃气进口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更加明显。实际混合气体相比空气有不同 的比热,因此,余热锅炉的蒸汽发生率也不同。相比空气标准分

17、析方法,考虑到实际的气体组分和 相关的焓熵值,第二定律效率较高。结果可以看出基于空气标准分析方法的余热发电系统会低估第 二定律效率。在计算和分析中,最好采用实际气体组分和相关的值。同时,排气组分极大的影响了 系统性能正如表1中所列两种不同排气(氧含量不同)和进口温度下的第二定律效率。排气组分和废气进口温度对熵增量的影响见图9。在相同的节点温差下,熵增量随着废气进口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由于增加了余热锅炉中的 不可逆。结果表明废气的熵取决于废气成分,这也反应在熵增率上。废气的比热取决于废气组分, 它同时影响了系统的第一和第二定律性能。这种影响的程度随着排气中氧含量和排气组分的不同而 不同。然而,

18、由于熵增量方程的分母含有比热,比热也影响了熵增和熵增量。余热发电系统的运行条件对第二定律效率的影响气体组分和进口温度余热发电系统的第二定律效率随着废气进口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见图10。高的废气进口温度增大了余热锅炉的蒸汽发生率,净输出功和废气的可用能。废气组分影响了 发电系统的第二定律效率。在相同的节点温差和废气进口温度下,不同气体组分的第二定律效率不 同。这清楚的表明了将废气视为空气做基于空气的第二定律分析导致了对发电系统性能预测过低或 过高。尽管第二定律效率与燃气进口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同,然而废气组分影响了余热回收,余热锅 炉的温度曲线,余热锅炉的不可逆,发电单元的第一和第二定律效率。模型中,

19、将空气作为废气会 造成对余热发电系统的第二定律效率很大程度上估计过高。节点温差余热发电系统的第二定律效率随着节点温差的增大而降低,这一结果示于图11。这是由于节点温差增大,减少了蒸汽发生量和净输出功。在较大的节点温差下,废气和汽水之 间的温度差也变大,从而导致了较大的不可逆。系统的第二定律效率与节点温差有很大关系,节点 温差越小,系统的第二定律性能越好。运行条件对第二和第二定律效率的影响余热发电系统不同节点温差和废气进口温度下的第一和第二定律效率示于图12。第一定律效率随节点温差的变化与第二定律效率有所不同。这清晰的表明第二定律分析方法基 于能量品质的观点提供了更多关于余热发电系统性能的细节。第二定律效率较高,因为它基于能量 品质提供了一个系统如何有效的利用热力资源的度量。第一定律效率较低是因为大部分进入系统的 热量都被冷凝器带走。第二定律效率随着节点温差的增大而降低,这是因为蒸汽发生量降低使得输 出功减少。较高的废气进口温度可以使得第一和第二定律效率提高,因为附加的“热输入”导致蒸 汽发生量和净输出功增大,烟气出口温度降低。已出版文献对这些结果的确认这些余热锅炉的结果和趋势与Karthikeyan和Ganapathy等人的文献中所论述的大致相同。 Nag和De曾经做过一个余热锅炉的第二定律分析,他们的焦点是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