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10.1《劝学》(同步习题)(原卷版)_第1页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10.1《劝学》(同步习题)(原卷版)_第2页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10.1《劝学》(同步习题)(原卷版)_第3页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10.1《劝学》(同步习题)(原卷版)_第4页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10.1《劝学》(同步习题)(原卷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劝学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下面对劝学一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运用举例论证来说明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B荀子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C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D随着作者设喻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文章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2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劝学

2、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说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说对待学习应采取的态度和方法,那就是不能停止。B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获得的。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C荀子认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种“学而后知”的观点,在当时的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D劝学的比喻,灵活多变。有的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青,取之于蓝,而

3、青于蓝”和“冰,水为之,而寒于水”。3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劝学:劝勉、勉励B金石可镂:雕刻C上食埃土:上面,表方位D用心躁也:浮躁,不专一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輮使之然也(对、正确) 其曲中规(合乎) 金就砺则利 (磨刀石)B假舟楫(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快) 劝学(规劝)C驽马十驾(劣马) 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D金石可镂(雕刻) 圣心备焉(完备) 风雨兴焉(兴起)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輮使之然也(弯曲) 其曲中规(合乎) 砺(磨刀石)B假舟楫(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快) 劝学(勉励,鼓励)C绝江河(渡) 驽

4、马十驾(劣马) 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D金石可镂(雕刻) 圣心备焉(完备) 风雨兴焉(起)二、文言文阅读(一)下面3节文字均选自荀子劝学,读后完成文后各题。甲文: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乙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xi),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丙文: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

5、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注释:端而言,蠕而动:端,微言。蠕,微动。意思是说极细微的言行。禽犊:小的禽兽。古人相见,常拿小禽兽做礼物。兰槐:一种香料。滫(xi):污水。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形乎动静 形: 其渐之滫 渐:游必就士 就: 长而异俗 长:7乙文中“所渐者然也”的“然”指代的是 (2分)丙文中“教使之然也”的“然”指代的是 (2分) 8根据文章“劝学”这一目的,概括这三段文字的基本观点。(6分)甲文: 乙文: 丙文: 9甲文的论证方法是 论证,乙文的论证方法是 论证,丙文则采用 、 论证方法

6、。10读了课文中的劝学节选以及以上文字,你有哪些启发呢?请分条概述。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各题。劝学秦观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邵)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节

7、选自精骑集序)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

8、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2下列句中的“闻”与例句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B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C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王安石伤仲永D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13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颇发愤自惩艾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古之学者必有师D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14秦观劝学文中第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然负此/自放

9、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B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C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D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15将荀子劝学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16分析荀子劝学第段对比论证的作用。 17秦观劝学中读书的故事可否论证荀子“学不可以已”的观点?请作出判断并阐明你的理由。 三、情景默写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劝学中“_,_”两句,点出君子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2)劝学中“_,_”两句,表明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3)劝学中“_,_”两句,表

10、明君子并非天资过人,只是他们善于利用外部条件来弥补自身的不足。(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劝学中则说:“_,_。”(5)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四、语言表达19下面是四首“劝学”诗,请大家阅读,然后归纳,这四首诗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劝勉大家学习的。请用不超过四个字的词语回答。(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2)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 (3)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4)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劝学诗)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