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锻造方法课件_第1页
常用的锻造方法课件_第2页
常用的锻造方法课件_第3页
常用的锻造方法课件_第4页
常用的锻造方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0章 常用的锻造方法10.1 自由锻10.2 模锻 重点内容:1.初步掌握自由锻和模锻的基本工序、特点及应用。2.能够根据自由锻和模锻设备、工具及工艺特点,合理地设计自由锻和模锻件结构。 作业:P16110.3; 10.11金属塑性成型方法金属塑性成型方法主要分为无模自由成型(也称为自由锻)和模膛塑性成型(也称为模锻)。自由锻造优点: 1.使用的工具简单、通用; 2.生产准备周期短,灵活性大,所以使用范围广,特别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3.自由锻是大型件唯一的锻造方法。自由锻造缺点: 1.生产效率低,对操作工人的技艺要求高,工人的劳动强度大; 2.锻件精度差,后续机械加工量大; 国外工业

2、发达国家的中小型自由锻件在其锻件总产量的比重只有2040。自由锻工序:基本工序;辅助工序(在前);精整工序(在后)10.1 自由锻定义:只用简单的通用性工具,或在锻造设备的上、下砧间直接使坯料变形而获得所需的锻件,这种方法称为自由锻。10.1.1 锻造坯料准备 1锻造用坯料:镦粗时,为避免锻弯,坯料的高径(H0/D0)不得超过2.5,为了下料方便,坯料高径比还应该大于1.25。 2坯料的加热: (1)加热目的:坯料加热的目的是提高金属的塑性,降低变形力,以改善金属的锻造性能,使之易于流动成形并获得良好的锻后组织。 (2) 锻造温度:金属坯料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锻造的。 10.1.2 自由锻

3、的基本工序工序基本工序,辅助工序和修整工序 基本工序:使金属坯料实现较大变形以获得锻件所需的基本形状和尺寸的工序 。包括镦粗、拔长、冲孔、弯曲、扭转、切割等。辅助工序:是为基本工序操作方便而进行的预先变形工序。如压钳口、压钢锭棱边、切肩等。精整工序:是用以减少锻件表面缺陷的工序。 1.镦粗:使坯料高度减小,横断面积增大的锻造工序称为镦粗。 2.拔长 :使坯料横断面积减小、长度增加的锻造工序称为拔长 。镦粗视频:10.1.2 自由锻的基本工序 2.拔长 :使坯料横断面积减小、长度增加的锻造工序称为拔长 。 3.冲孔:在坯料上冲出通孔或盲孔的锻造工序称为冲孔。 4.弯曲:可取断面比锻件稍大的坯料,

4、先拔长不弯曲的部分到锻件所要求的断面积,然后弯曲成形。冲孔动画:弯曲示例:1 自由锻件的结构工艺性避免锥体和斜面结构几何体间的交接处不应形成空间曲线改成平面与圆柱、平面与平面10.1.3 自由锻锻件结构设计的要求自由锻件的结构设计自由锻件上不应设计出加强筋、凸台、工字形截面截面变化大的锻件,采用组合连接10.2 模锻10.2.1 胎模锻造成型工艺及应用 胎模成型与自由成型相比,具有较高的生产率,锻件质量好,节省金属材料,降低锻件成本。 与固定模膛成型相比,不需要专用锻造设备,模具简单,容易制造。 锻件质量不如固定模膛成型的锻件高,工人劳动强度大,胎模寿命短,生产率低。 胎模成型只适用于小批量生

5、产,多用在没有模锻设备的中小型工厂中。胎模锻造成型是在自由锻设备上,使用可移动的胎模具生产锻件的锻造方法。 胎模固定模膛成型工艺的分类及设备 固定模膛成型工艺主要分为锤上模膛成型工艺和压力机上模膛成型工艺。 锤上模锻成型用于大批量锻件生产。所用设备有蒸汽-空气锤、无砧座锤、高速锤等。 压力机上模膛成型常用的设备有曲柄压力机、摩擦压力机和平锻机、模锻水压机等。1. 预锻模膛 预锻模膛的作用是:使坯料变形到接近于锻件的形状和尺寸,终锻时金属容易充满终锻模膛。同时减少了终锻模膛的磨损,以延长锻模的使用寿命。 预锻模膛和终锻模膛的区别是前者的圆角和斜度较大,没有飞边槽。10.2.2 固定模锻2. 终锻

6、模膛 终锻模膛的作用是:是使坯料最后变形到锻件所要求的形状和尺寸,因此它的形状应和锻件的形状相同。 终锻模膛的尺寸应比锻件尺寸放大一个收缩量。钢件收缩量取1.5% 沿模膛四周有飞边槽,用以增加金属从模膛中流出的阻力,促使金属充满模膛,同时容纳多余的金属。 终锻后在孔内留下一薄层金属,称为冲孔连皮。3. 制坯模膛 拔长模膛用来减小坯料某部分的横截面积,以增加该部分的长度。 滚压模膛用来减小坯料某部分的横截面积,以增大另一部分的横截面积。主要是使金属按模锻件形状来分布。 弯曲模膛对于弯曲的杆类模锻件,需用弯曲模膛来弯曲坯料。 切断模膛上模与下模的角部组成的一对刀口,用来切断金属。1. 选择模锻件的

7、分模面 分模面即是上下锻模在模锻件上的分界面。制订模锻锻件图时,必须按以下原则确定分模面位置:要保证模锻件能从模膛中取出,分模面应选在模锻件最大尺寸的截面上。按选定的分模面制成锻模后,应使上下两模沿分模面的模膛轮廓一致,以便在安装锻模和生产中容易发现错模现象,及时调整锻模位置。最好把分模面选在模膛深度最浅的位置处。这样可使金属很容易充满模膛,便于取出锻件,并有利于锻模的制造。选定的分模面应使零件上所加的敷料最少。最好使分模面为一个平面,使上下锻模的模膛深度基本一致,差别不宜过大,以便于制造锻模。10.2.3 模锻件图的制定分模面的选择比较模锻分模面10.2.4 锤上模锻成型工艺设计 锤上模锻成

8、型的工艺过程一般为:切断毛坯加热坯料模锻切除模锻件的飞边校正锻件锻件热处理表面清理检验成堆存放。 锤上模锻成型的工艺设计包括制定锻件图、计算坯料尺寸、确定模锻工步(选择模膛)、选择设备及安排修整工序等。其中最主要的是锻件图的制定和模锻工步的确定。 长轴类锻件 如台阶轴、曲轴、连杆、弯曲摇臂等;一般为拔长、滚挤、预锻、弯曲、预锻、终锻成型。 盘类模锻件 如齿轮、法兰盘等。一般为镦粗、预锻、终锻成型。 模锻工步确定以后,再根据已确定的工步选择相应的制坯模膛和模锻模膛。1 模锻工步的确定及模膛种类的选择2 模锻成型件的结构工艺性模锻零件必须具有一个合理的分模面,以保证模锻件易于从锻模中取出、敷料最少

9、、锻模容易制造。零件上与锤击方向平行的非加工表面,应设计出模锻斜度。非加工表面所形成的角都应按模锻圆角设计。为了使金属容易充满模膛和减少工序,零件外形力求简单、平直和对称,尽量避免零件截面间差别过大,或具有薄壁、高筋、凸起等结构。在零件结构允许的条件下,设计时尽量避免有深孔或多孔结构。 在可能条件下,应采用锻-焊组合工艺,以减少敷料,简化模锻工艺。内壁斜度应比外壁斜度大一级内圆角半径R是外圆角半径r的倍确定模锻件的机械加工余量及公差 机械加工余量一般为14 mm,锻造公差一般取在0.33 mm之间。标注模锻斜度 当模膛宽度b小而深度h大时,模锻斜度要取大些。内壁斜度要略大于外壁斜度(a 2 a 1)。标注模锻圆角半径 锻件上所有转角处都应做成圆角。一般内圆角半径(R)应大于其外圆半径(r)。留出冲孔连皮 锻件上直径小于25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