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大丰区万盈镇沈灶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大丰区万盈镇沈灶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大丰区万盈镇沈灶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大丰区万盈镇沈灶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大丰区万盈镇沈灶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

2、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如图描述的四个生活实例,属于光反射现象的是A手影B池水变浅C叉鱼D古书记载的“潜望镜”2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A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B地面上的“树影”C沙漠中的“海市感楼”D日食现象3下说法中,有明显的科学性错误的是A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上面挂有一层白花花的“粉”,这是凝华现象B冰冻的衣服晾干是汽化现象C吃冰棍的时候把舌头粘住了,因为舌头上的水遇冷凝固了D霜的形成过程需要放热4用图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8.60cmB1.60cmC1.6cmD以上读数都不正确5鼓浪屿因其西南

3、面有海蚀洞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所以得名“擂鼓”一词生动描述了声音的两种特性,分别是A响度与音色 B响度与音调 C乐音与噪声 D超声与次声6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轰油-6”伸出输油管准备与“歼-10B”对接,演示空中加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轰油-6”是静止的B对接后,“轰油-6”相对“歼-10B”是静止的C对接后,“歼-10B”相对输油管是运动的D不管以“轰油-6”还是“歼-10B”为参照物,地面的观众都是静止的7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激励青年人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关于此次盛会的

4、表述,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大会开始前,全场高唱我和我的祖国,这里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B我们能看到后幕正中“19192019”的红色字标,是因为它反射了所有色光C会场里能听到总书记振奋人心的讲话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D我们通过电视收看到会议盛况,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8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判断的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D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9生活在能量的世界里,现实生活中时时刻刻都离不开能量。生活中的绝大部分能量都来源于A发电站B汽油或煤油C天然气

5、D太阳10如图所示小实验都与压强有关,其中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ABCD11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观察烛焰的像,眼睛看到的像是图中ABCD12在武汉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上,马拉松和公路自行车比赛将在东湖绿道上进行。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水面,美丽的东湖绿道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倒影形成的原理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13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4m处,若人向镜移动1m,则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及移动后人离像的距离为( )A变大6mB变大5mC不变6mD不变8m14如图所示,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

6、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为p甲和p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确定1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A照镜子B日全食现象C “折断”的笔D山水倒影16如图,夜晚在桌面放一张白纸,手电筒距离桌面40cm,手电筒射出的平行光垂直射到白纸上,把焦距为10cm凸透镜放在白纸上,通过凸透镜的光束在白纸上形成圆形光斑。当凸透镜逐渐向上靠近手电筒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A光斑先变小后变大B光斑的亮度越来越暗C光斑的亮度先变暗后变亮D光斑逐渐缩小为一个点17以下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 )A形影相

7、随,亲密无间B海市蜃楼,虚无缥缈C镜中生花,脱离实际D水中捞月,一无所得18一架天平无法调节横梁平衡。若在其右盘中放一粒纽扣,再调节平衡螺母可使横梁平衡。这时用它测得某物体的质量为35. 6g,则该物体的实际质量()A等于35. 6gB小于35. 6gC大于35. 6gD等于35g或36. 2g19小亮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所示。接下来他要进行的操作应是A向右调节平衡螺母B向左调节平衡螺母C先将游码拨至零刻度线,再向左调节平衡螺母D先将游码拨至零刻度线,再向右调节平衡螺母20如图所示,是南开中学教师运动会的“同心鼓”项目,这个项目要求老师们同

8、时用力拉着鼓四周的绳子,通过有节奏的收、放绳子使鼓起伏,让球在鼓面上跳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在上升过程中所受合力不为零,合力方向竖直向下B球上升到最高点,此时速度为零,受平衡力C球与鼓面撞击后向上运动,是因为球受到惯性D鼓悬空保持静止时,因受到多个不同方向的拉力,合力不为零21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位置光屏上所成的像,一定是放大的B能在光屏上成像,一定是虚像C只将烛焰靠近凸透镜,光屏上也有烛焰清晰的像D只将烛焰和光屏交换位置,光屏上也有烛焰清晰的像22通过热传递,某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如图是该过程物体

9、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非晶体B此过程是液化过程C此过程为放热过程D0t1这段时间,物体要吸热23古诗立冬中,有诗句“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诗中所说的“霜”,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A凝华B凝固C汽化D液化24以下是冰箱压缩机和冷藏室中照明灯的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25冰的密度为 0.9103kg/m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体积是1 m3的冰化成水后密度不变B体积是1 m3的冰的质量是900 kgC质量是1 kg冰的体积是900 m3D体积是0.5 m3 的冰的密度是0.45103kg/m326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

10、叭的标志。在下列措施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27下列现象中,主要利用光的反射的是()A墙上形成影子B缸中鱼变大C凹面镜取火D手机自拍28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是错误的是()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C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D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29如图所示,菲菲和翔翔坐在车厢内,观察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菲菲: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

11、位置变化了,因此火车是运动的翔翔: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以上判断A菲菲正确B翔翔正确C两人都正确D两人都不正确30关于光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漫反射现象中,因为反射光线杂乱无章,所以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雨后彩虹的形成原理是光的色散C矫正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D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凹透镜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物质的密度最_(大或小),c物质的密度等于 _。32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

12、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_中传播,还可以观察到紧挨音叉的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是由_产生的。33如图所示,一只小鸟栖息在清澈见底的平静湖边,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_(选填“实”或“虚”)像,当它展翅飞离的过程中,小鸟在水中的像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4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测量不同物理量要用不同的测量仪器。在体育比赛中常常用到机械停表或电子停表,它们是用来测量_的测量仪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进行长度的测量,其常用的测量工具是_;在实验室中,我们经常要测量物体的质量,用的测量工具是_。35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a的质量8lg,

13、体积30cm3,b的质量54g,体积25cm3。已知其中有一个球是实心的,有一个是空心的。这种金属的密度是_kg/m3。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空心球c,体积为50cm3,给球的空心部分灌满水后球的总质量为118g,则该空心球c灌水前的质量为_g。36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 10s 内振动了 3500 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Hz,人类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37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公路上同时同地、同向行驶,它们的运动信息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做_运动,经过4s时,它们相距_m。38在鉴定文物和字画时,为了观察细微之处,经常要使用放大镜。在某次鉴定文物时看到古陶瓷上

14、隐约有两条大约成 5角的细纹。为了看到更大的像,应当让放大镜离细纹_一些。如果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10,则看到的文物上的细纹夹角是 _。39如图甲,某同学在测量自己的体温时,分别沿 A、B、C、D方向观察读数,其中沿_方向观察易于读数,这是因为体温计在设计时应用了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如图乙是体温计,此时读数是_。40小明家有一枚质量为2.1 g的银币,他想用量筒测算出该银币是不是纯银的(银10.5 g/cm3),所用的量筒规格如图所示,此量筒的分度值是_ mL,他能否鉴别出该银币?_(选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小明家还有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其横截面积是25

15、mm2,质量为89 kg,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 kg/m3,则这捆铜线的长度是_ m。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1)他将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的50cm刻度处,再将蜡烛、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1所示。当移动光屏成像时,发现像没有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填“上”或“下”)调整。(2)他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20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cm。(3)他想进一步探究远视眼矫正的原理,就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5cm刻度处,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然后在蜡烛

16、和透镜之间(靠近透镜)放置了一个远视眼眼镜的镜片,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要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若只移动光屏,则应向_(填“左”或“右”)移动光屏。(4)如图2所示是小明一次实验中的成像情景,若图中的点划线为凸透镜的主光轴,请通过作图确定凸透镜的位置,画出凸透镜;再通过作图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_)42如图是小丽同学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2)实验中选择两只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_关系。(3)在实验中必须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原因是_。(4)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

17、逐渐靠近玻璃板,它的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其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_(填“能”或“不能”)成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像(填“实”或“虚”)。(5)在此实验中,玻璃板要求竖直放置,而小丽发现汽车的挡风玻璃却不会竖直安装,其主要原因是为了_(填符号)A、造型奇特 B、减小外界噪音的干扰C、增大采光面积 D、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6)小丽多次改变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_。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一个底面积为,高为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容器厚度不计);容器内盛某种液体时容器

18、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的体积关系如图乙所示。()求:(1)液体的密度是多少?(2)先将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再将一个体积为的铝质小球缓慢放入容器中,发现一些液体溢出,小球沉入容器底,稳定后擦干容器外壁,测得容器、容器内液体和小球的质量为。求:小球的密度为多少?(3)该小球是实心还是空心?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44如图所示,一个容积是V0=510-4m3、质量m0=0.5kg的瓶子里装有水,乌鸦为了能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内有质量m=0.4kg的水。(石=2.5103 kg/m3)求:(1)瓶中水的体积V水。(2)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V

19、石。(3)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m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D【详解】A、手影,是手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池水变浅是因光的折射看上去池底升高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叉鱼时看到鱼的位置比真实鱼的位置变浅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因潜望镜内部装有平面镜,故其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光沿直线传播的事例有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及影子等;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人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2、C【详解】A属于小孔成像,B、C

20、都是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在其后形成的影子,它们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只有C中的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的应用,故C是正确的3、B【详解】A. 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上面挂有一层白花花的“粉”,这是凝华现象,故A正确;B. 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固态的冰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故B错误;C. 吃冰棍的时候把舌头粘住了,因为舌头上的水遇冷凝固了,故C正确;D. 霜的形成过程是凝华需要放热,故D正确故选B4、B【分析】刻度尺在测量之前,要观察其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如果零刻度线发生磨损,可以从某一个完整刻度线开始测量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详解】根据图示,本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金

21、属块左端对准的刻度是7.00cm,右端读数是8.60cm;所以金属块的实际长度是:;故选B【点睛】题目考查学生对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的使用能力,注意要相减5、A【详解】A海蚀洞受浪潮冲击发出声音,声如擂鼓,说明声音很大,指响度像鼓声指音色符合题意BA中分析声音很大指响度但由于没有指出鼓声的高低,没有反映声音音调不符合题意vC海蚀洞受到浪潮的冲击是没有规则的,属于噪声不符合题意D超声和次声人们都无法听到,人们听到的声音如擂鼓,不属于超声或次声不符合题意6、B【详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地面与“轰油-6”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轰油-6”是运动的,故错误;B对接后,“轰油-6”与“歼-10B”之间没

22、有发生位置的变化,因此是相对静止的,故正确;C对接后,“歼-10B”相对输油管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因此是相对静止的,故错误;D不管以“轰油-6”还是“歼-10B”为参照物,他们与地面的观众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错误。7、C【详解】A全场高唱我和我的祖国,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B我们能看到后幕正中“19192019”的红色字标,是因为它反射了红光,故B错误;C声音的传播靠介质;会场里能听到总书记振奋人心的讲话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故C正确;D通过电视收看到会议盛况,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故D错误。故选C。8、D【详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

23、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由于每个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一般是不同的,“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的,故B错误;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音探查人体内部信息的,故C错误;D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故选D。9、D【详解】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太阳,所有的生物能源也是来源于太阳,大多数能源最终都来自太阳,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10、B【解析】A图示实验中,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变大,与大气压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B试管不会掉下的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且说明大气压很大,故B符合题意;C图中实验说明的是压

24、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与大气压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D在两杯之间方吹气时,鸡蛋会向内运动,说明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与大气压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B【分析】根据题中“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可知,本题考查的是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依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详解】由题意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烛焰距凸透镜15cm,U2f,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A. 是正立放大的像故A错误B. 是倒立放大的像故B正确C. 是正立缩小的像,故C错误;D. 是倒立缩小的像故D错

25、误故选B.12、B【解析】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东湖绿道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只有B正确。13、C【详解】人站在穿衣镜前4m处,镜子里的像距镜面也是4m,若人向镜子靠近1米,此时人到镜面的距离是4m-1m=3m,物像等距,此时像到镜面的距离也是3m,人与镜中的像距离为3m+3m=6m;镜中的像始终与物体等大,因此不管靠近镜面还是远离镜面,镜中的像不变,故选C14、A【详解】由图可知:乙管是倾斜的,则乙管中所装的液体体积比较大,即V甲V乙,由题意可知两管中所装的液体质量是相等的m甲=m乙,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可知:甲乙由于两试管液面相平,即液体的深度是相同的,根据液体压

26、强公式p=gh可知:p甲p乙故选A15、B【详解】A照镜子是平面镜成像,是利用了光的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B日全食是因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水中的笔好像在水面处折弯了,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山在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利用了光的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16、A【详解】手电筒射出的平行光垂直射到白纸上,把焦距为10cm凸透镜放在白纸上,通过凸透镜的光束在白纸上形成圆形光斑。当凸透镜逐渐向上靠近手电筒的过程中,透镜距白纸的距离小于等于10cm时,光斑越来越小,最后会聚到焦点处;当透镜距白纸的距离大于10cm时,光斑越来越大,故

27、选A。17、B【解析】A. 形影相随,亲密无间,即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 海市蜃楼,虚无缥缈,是由于空气不均匀时,光线折射而形成的;C. 镜中生花,脱离实际,是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D. 水中捞月,一无所得,是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故B符合题意点睛:重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所形成的现象,身边有很多例子,是比较容易区分的,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多总结18、A【详解】在天平右盘中加入一纽扣,然后调节横梁平衡,此时天平已经平衡,放入的纽扣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所以物体实际质量就是35. 6g。故选A。19、D【详解】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前,要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

28、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图中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首先将游码归零,再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故选D。20、A【详解】A球在上升过程中所受合力不为零,合力方向竖直向下,A正确;B球上升到最高点,此时速度为零,受重力的作用,不是平衡力,B错误;C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不能说球受到惯性,球与鼓面撞击后向上运动,是因为球由于惯性还会继续向上运动,C错误;D鼓悬空保持静止时,这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多个不同方向的拉力,合力为零,D错误。21、D【解析】AB、观察图示可知,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应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B错误;C. 只将蜡烛靠近凸透镜时,物距减小

29、,则像距增大,光屏上不能成烛焰清晰的像,故C错;D. 只将烛焰和光屏交换位置,物距像距交换,光屏上也有烛焰清晰的像,故D正确。故选:D。22、D【分析】从图像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温度不升高,但内能增加,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过程;不管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过程都要吸收热量。【详解】A从图像可以看出,此物质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所以此物质是晶体,则A错误。B从图像可以看出,固体吸热,温度升高,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此时温度不变的过程是晶体的熔化过程,则B错误;C熔化过程都要吸收热量,则C错误;D0t1这段时间,物体一直吸热,则D正确;故选D。2

30、3、A【详解】诗中所说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固体,是凝华现象,故A正确24、B【详解】生活中冰箱压缩机和冷藏室中照明灯工作时互不影响,且可以独立工作,它们之间是并联的。A图中压缩机和照明灯串联,故A错误;B图中压缩机和照明灯并联,能独立工作,且互不影响,故B正确;C图中压缩机和照明灯并联,开关在干路上工作它们两个,不能独立工作,故C错误;D图中两开关均闭合时,照明灯被短路,故D错误。故选B。25、B【详解】A体积是1 m3的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小,根据可知,密度变大;故A错误;B根据可得,体积是1m3的冰的质量是:;故B正确;C根据可得,质量是1kg冰的体积是:;故C错误;D密度

31、是物质的是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故体积是0.5m3的冰的密度是0.9103kg/m3;故D错误。26、D【详解】A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C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都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C不符合题意;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符合题意。故选D。27、C【分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知道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原因是看到了由物体反射的光。(2)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光的色散等都是光的折射。(

32、3)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详解】A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缸中鱼变大,鱼缸相当于凸透镜,起放大作用,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C凹面镜取火利用的是凹面镜能反射光线,使光线会聚到一点,故C正确,符合题意;D手机的镜头是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属于光的折射,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28、C【解析】A、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是相对于某个物体而言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A正确;B、参照物就是在研究机械运动时选作

33、标准假设不动的物体,用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故B正确;C、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所选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就不同,故C错误;D、对于同一个物体,若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来研究它的运动情况,得到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因此,不事先选择参照物就无法判定物体是否在运动,故D正确。故选:C。【点睛】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和参照物及其选择的角度去分析,即可作出判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29、C【详解】菲菲: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变化了,则火车是运动的,即以动车为

34、参照物火车是运动的,故菲菲的判断正确;翔翔: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故翔翔的判断正确故选C【点睛】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30、B【详解】A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即漫反射虽然反射光线杂乱无章,但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错误;B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色散现象,故B正确;C近视眼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故C错误;D显微镜的物镜是凸透镜,利用了其成倒立、放大实像的特点,目镜也是凸透镜,利用了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特点,故D错误。

35、故选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小 2103kgm3 【详解】12由图知a物质的密度b物质的密度c物质的密度a物质的密度最小,c物质的密度等于2103kgm3。32、空气 物体的振动 【详解】1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这是由于右边音叉的振动,在空气中激起向周围传播的声波,从而使左边的音叉振动发声,从这个实验我们知道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2实验中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3、反射 虚 不变 【详解】1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湖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因此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3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6、所以当它展翅飞走时,它在水中的像的大小将不变。34、时间 刻度尺 天平 【详解】1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它们是用来测量时间的测量仪器。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进行长度的测量,其常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3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35、2.7103 108 【详解】1a球的平均密度为b球的平均密度为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根据题意,实心球为a球,此金属的密度为2.7103kg/m3。2c球为同种材料c=2.7g/cm3,c球的质量为mc=cVc空心部分所灌水的质量m水=水V水mc+m水=118gVc+V水=50cm3解以上程式可得mc=108g。36、350; 能。 【分析】本题

37、考查声音的频率,可听声的频率范围。【详解】1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物体振动的次数,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所以它振动的频率是350Hz;2人类能感觉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所以能听到这种昆虫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37、匀速直线 12 【详解】1由st图像知,甲小车运动的图像是正比例函数,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2甲车经过t4s时,甲车通过的路程s甲4m;由vt图像知,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乙4m/s,由可得,经过4s乙车通过的路程:,则甲、乙两辆小车经过4s相距的路程:。38、远; 5。 【分析】本题考查放大镜成像的应用。【详解】1使用放大镜时,物体越靠近焦点,

38、成的像越大,所以想看到更大的像,应将放大镜离物体稍远些;2放大镜只是将物体放大,不会改变物体本身,所以细纹的夹角不会改变,还是5。39、B 放大镜 36.5 【详解】12体温计的内部的玻璃管很细,直接观察不易读出示数,利用放大镜的作用,使玻璃管放大,放大镜实质是一个凸透镜,如图只有在位置B观察,体温计的横截面的中间比边缘厚才能起放大镜作用。3图乙体温计的每一个大格代表1C,每一个小格代表0.1C,即分度值是0.1C,示数是36.5C。40、1 不能 银币的体积可能小于量筒的分度值 400 【详解】1由图可知该量筒的分度值是1 mL。23根据 得若银币为纯银的,则银币的体积小于该量筒的分度值,不能用该量筒测出银币的体积,故不能鉴别出该银币。4这捆铜线的体积其横截面积S25 mm22.5107m2长度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上 15.0 左 【分析】(1)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使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物体通过透镜成的像在光屏的中央。(2)2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等大的倒立的实像,此时像距也等于二倍焦距。(3)3远视眼镜属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4)4经过光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经过焦点。【详解】(1)1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