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PAGE 页码10页/总NUMPAGES 总页数10页PAGE Evaluation Warning: The document was created with Spire.Doc for .NET.中考总复习:中和反应 溶液的pH(提高)撰稿: 审稿: 【考纲要求】1.掌握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2.知道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网络】 酸 + 碱 盐 + 水 HCl+NaOH=NaCl+H2O中和反应 2HCl+Ca(OH)2=CaCl2+2H2O3HCl+Al(OH)3=AlCl3+3H2OH2SO4+2NaOH=Na2SO4
2、+2H2OH2SO4+Cu(OH)2=CuSO4+2H2OpH7 为碱性溶液,pH值越大,碱性越强 测定方法:用玻璃棒蘸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变色后迅速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数【考点梳理】考点一、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1.pH的取值范围:014。(1)pH7时,溶液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3)pH=7时,溶液显中性。2.测定溶液pH的方法: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待测溶液的pH值。【要点诠释】1.溶液的稀释与溶液pH的关系:(1)酸性溶液pH小于7。向溶液中加入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酸性减弱,溶液的pH增大,但不会增大到7(酸性溶
3、液加水还是酸,不会变成中性,所以pH不会增大到7)。(2)碱性溶液pH大于7。向溶液中加入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碱性减弱,溶液的pH减小,但不会减小到7(碱性溶液加水还是碱,不会变成中性,所以pH不会减小到7)。 (高清课堂酸碱盐专题复习(1)2.测定溶液pH应注意的事项:(1)不能直接将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否则会污染待测溶液。(2)不能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否则待测溶液被稀释,测得的pH就不准确了。(3)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比较粗略,一般读数为整数。(4)检验气体的酸碱性,可将试纸润湿后再使用。3.正确区别酸碱性和酸碱度:酸碱性指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可以用指示剂(石蕊或酚酞试液)
4、来区别。酸碱度指溶液酸、碱性强弱的程度,可以用pH试纸来测定。4.测定雨水的pH能了解空气的污染程度(酸雨的pH值小于5.6)。考点二、中和反应(高清课堂酸、碱和盐的复习(一)六)1.概念: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2.实质:酸溶液中的+和碱溶液中的结合生成了中性的水。表达式为:H+ + OHH2O。3.现象:有些中和反应进行时有明显的现象,生成的盐以沉淀的形式析出;有些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所以要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或是否恰好完全反应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4.应用:中和反应原理常用于医药、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处理工厂的废水等。(1)服用某些碱性药物,可中和过多的胃酸;涂抹一
5、些含碱性的物质(如氨水)的药水,可减轻蚊虫叮咬后所产生的痛痒感,但注意选择碱性物质时要选择弱碱,以防碱性物质腐蚀皮肤。(2)利用中和反应改良土壤的酸性,处理工厂里酸性的废水,通常用熟石灰而不用氢氧化钠或其他的碱,是因为熟石灰价廉易得、易存放和易运输。(3)利用中和反应治疗胃酸过多,常用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而不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这是因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碱性过强,会对食道和胃产生伤害。【要点诠释】1.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一定要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直到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否则容易使稀盐酸过量。从指示剂的变色情况分析,当红色恰好变为无色时,溶液由碱
6、性变为中性,因此,可以利用中和反应改变溶液的酸碱性。2.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uO+H2SO4=CuSO4+H2O就不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特指酸与碱的反应,但它仍属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 【典型例题】类型一、考查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1.(2012深圳)下列数轴表示正确的是()A BC D【思路点拨】根据掌握的知识,结合题图信息进行分析解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纯碱溶液呈碱性,pH大于7,食盐溶液呈中性,pH等于7,食醋呈酸性,pH小于7;根据化合价规则即可求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化学式可以求得物质的
7、相对分子质量。【答案】C【解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A排列错误。纯碱溶液呈碱性,pH大于7,食盐溶液呈中性,pH等于7,食醋呈酸性,pH小于7,故B错误。设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x+(+1)3=0,x=-3;氮气为单质,单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设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y,则有y+(-2)2=0,y=+4;设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z,则有:(+1)+z+(-2)3=0,z=+5,排列正确,故C正确。CH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4=16,C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28,C2H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2=26,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
8、2+162=44,故D错误。【总结升华】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pH,不能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向试纸上滴待测溶液。如果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则溶液就被稀释了,所测得的pH就不准确了。碱性溶液中一定含有OH,但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如纯碱(Na2CO3)溶液显碱性,其溶液pH大于7,但纯碱不是碱,属于盐;酸性溶液中一定含有H+,但不一定是酸的溶液,如硫酸铵(NH4)2SO4溶液显酸性,其溶液pH小于7,但硫酸铵不是酸,属于盐。2.(2012广东)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甲、乙两个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a、d都是氧化物 B气体b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C物质c的溶液
9、pH大于7 D气体e具有可燃性【思路点拨】首先根据氧原子、氢原子和氯原子的模型判断出A、B、C、D、E各表示什么分子,然后再根据D物质中所含的元素来判断是否属于氧化物;根据C物质的化学式来判断它属于酸碱盐中的哪一种,进而判断溶液的酸碱性。【答案】B【解析】根据氧原子、氢原子和氯原子的模型判断出:a是水分子(H2O);b是氯分子(Cl2);c是氯化氢分子(HCl);d是次氯酸分子(HClO);e是氧分子(O2)。据此分析下列各选项:A、物质d即次氯酸(HClO),不是氧化物,而是酸,故A错误;B、由图可知,气体b为氯气,氯气能与水反应,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B正确;C、物质c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
10、盐酸,溶液pH小于7,故C错误;D、由于E物质为氧气,具有助燃性,但无可燃性,故D错误。【总结升华】此题属于图示题,解答时一定要弄清各原子或各分子所表示的意义,并能把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很好的联系起来,才能根据微观粒子来推测物质的种类和性质。举一反三:【变式1】家庭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物质食醋牛奶食盐水牙膏肥皂水pH2367789910 当我们被蚊虫叮咬后,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从而使皮肤肿痛,要减轻痛痒,应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A食醋 B牛奶 C食盐水 D牙膏或肥皂水【答案】D【变式2】“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的某广告中有如图所示画面(情景说明:两玻璃杯
11、中,一杯盛的是自来水,一杯盛的是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甲杯中的试纸显淡橘黄色,乙杯中的试纸显淡绿色;画面伴随的广告语:“弱碱性的水对人体健康有利”)。回答问题: (1)_(填“甲”或“乙”)杯中盛放的是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2)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的pH为7.3,用pH试纸能测出这个数值吗?_(填“能”或“不能”)。(3)图示测定pH的方法中错误的是_ ,正确操作为_ 。【答案】(1)乙 (2)不能 (3)直接将pH试纸放入玻璃杯的水样中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水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解析】(1)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的pH为7.3,显弱碱性,试纸在这样的水中显淡绿色。(2)pH
12、试纸上的比色卡是用不同颜色将溶液的pH粗略地分为014级,故不可能用颜色标出小数点的数值。类型二、考查中和反应及其应用3.(2012广西)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A+yB=mC+nD(x,y,m,n为化学计量数)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x+y=m+nB若生成物中有水,该反应是中和反应C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若A和B的质量均为ag,充分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或等于2ag【思路点拨】要理解和熟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可能改变;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
13、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中和反应的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答案】D【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个数可能发生变化,故x+y不一定等于m+n。B、中和反应的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生成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uO+H2SO4=CuSO4+H2O,就不属于中和反应。C、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无直接关系,是否相等应依据具体的化学方程式的相关数值进行计算。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当A和B的质量均为ag且恰好完全反应时,C和D的质量总和也等于2ag;A和B不是恰好完全反应时,C和D的质量总和
14、应小于2ag。【总结升华】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uO+H2SO4=CuSO4+H2O就不是中和反应。化学反应前后六个不变是:元素的种类不变,元素的质量不变,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两个改变是:物质的种类改变,分子的种类改变。两个可能变是: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分子的总数可能改变。4.(2012烟台)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B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CA点时的溶液
15、能使酚酞试液变红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思路点拨】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其pH大于7;盐酸呈酸性,其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可以发生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其pH等于7,氢氧化钠过量时溶液显碱性,盐酸过量时溶液显酸性。【答案】BC【解析】根据图象可以看出,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故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故A错误。B点对应的pH等于7,表明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故B正确。从图象可以看出,A点溶液呈碱性,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显红色,故C正确。C点的pH小于7,说明酸还没有完全反应,故溶液中含有氯化氢溶质,故D错误。【总结升华】本题以图象的形式考查了酸碱中和反
16、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答题时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趋势和关键点的意义。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随着盐酸的不断加入,氢氧化钠不断减少,pH下降;当pH等于7时,它们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继续加入盐酸,溶液呈酸性,pH小于7,这时溶液中的溶质既有生成的氯化钠,又有未反应的氯化氢。5.(2012天津)下列叙述与对应的示意图表示正确的是() A水的电解 B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D等质量的锌、铁分别与足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思路点拨】根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图示进行分析,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8;盐
17、酸的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的pH大于7;高锰酸钾能分解生成氧气,高锰酸钾的质量一定,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一定;等质量的锌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锌反应的速率大,生成的氢气少。【答案】D【解析】A、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8,不是2:1,故A错误;B、盐酸的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的pH大于7,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时溶液的pH应该是小于7,不是大于7,故B错误;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当高锰酸钾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再改变,故C错误;D、等质量的锌和铁与足量的硫酸反应,锌反应的速率大,在坐标中斜线陡,铁的反应速率小,在坐标中的斜线缓,锌反应生成氢气的质
18、量小于铁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故D正确。【总结升华】本题是化学反应与图象的结合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结合图象分析问题。熟记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和质量关系,对于提高此类选择题的解题速度有很大的帮助。6.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1)方案一:测定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20)。测定某NaOH溶液的pH,pH 大于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该NaOH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pH小于7
19、。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 稀H2SO4过量。(2)方案二: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溶液 。(根据图示实验步骤,概括方案要点)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上述两个方案在设计思想上的相同点是 。 混合前后溶液的酸碱性是否发生了变化(4)为了进一步获取稀H2SO4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依据中和反应是 放热(选填“放热”、“吸热”或“无热量变化”)的反应,采用同温下的稀H2SO4与NaOH溶液进行实验,整个实验中至少
20、需要测定溶液温度 次。【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酸碱中和反应,可以依据题中信息和掌握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其pH大于7,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答案】(1)大于 稀H2SO4 (2)由红色变为无色 2NaOH+H2SO4=Na2SO4+2H2O (3) 混合前后溶液的酸碱性是否发生了变化 (4)放热 三【解析】(1)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其pH大于7;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2)由图示可以看出,此实验是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根
21、据酚酞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知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3)无论是测溶液的pH,还是酚酞颜色的变化,都与溶液的酸碱性变化有关,所以本题答案为:混合前后溶液的酸碱性是否发生了变化。(4)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可以通过测定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来进行确定,反应前测起始温度,反应中测温度是否升高,加入过量的硫酸再测溶液的温度是否降低。【总结升华】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uO+H2SO4=CuSO4+H2O就不是中和反应。溶液的pH7时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溶液的pH=7时显中性。举一反三:【变式1】(1)由于人的胃
22、里有_,因此胃液分泌过多会引起胃病,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可以缓解病情,其治疗的化学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 。 (2)做馒头发酵面团时,会产生乳酸等有机酸,蒸馒头前需加入适量的纯碱或小苏打等碱性物质,它们相互作用产生了_(填化学式)气体,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若加入的碱性物质过多,可向面团或蒸锅中滴加少许含_(填化学式)的酸性调味料,否则蒸出的馒头会变涩,颜色发黄。 (3)铝壶内的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可用厨房中的_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除去,不能采取大量一次的方法除去的原因是_ 。【答案】(1)胃酸(或盐酸) 3HCl+Al(OH)3=AlCl3+3H2O(2)CO2 C
23、H3COOH (3)食醋 过量的醋酸会与铝反应,腐蚀铝壶【解析】(1)胃液里含有盐酸,它能帮助消化,但胃酸过多会引起胃病;服用含Al(OH)3的药物可以减少胃液中盐酸含量。 (2)纯碱为Na2CO3,小苏打为NaHCO3,它们均能与酸反应生成CO2,使馒头疏松;但面团中加Na2CO3等过多会使馒头发黄、变涩,应加入食醋中和。 (3)Mg(OH)2和CaCO3可以与酸反应产生能溶于水的物质,所以可以用含有醋酸的食醋除去水垢。【变式2】如图所示,小田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过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小田从烧
24、杯中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你认为她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 。理由是_ 。 (2)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并填写下表。实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 【答案】(1)不正确 如果盐酸滴加过量,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也不变色 (2)实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盐酸过量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试液不变红恰好中和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盐酸过量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无气泡产生恰好中和取样,加入锌粒等活泼金属有气泡产生盐酸过量取样,加入锌粒等活泼金属无气泡产生恰好中和【解析】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遇酸或中性的盐溶液不变色。当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此溶液可能为中性或酸性,所以不能确定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但能确定氢氧化钠一定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省邵东三中2025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物理试题试卷
- 充分备战的图书管理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乡村全科医学考试临床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的趋势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田园综合体行业发展规模及前景规划研究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生发育发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风险预测研究报告
- 13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教学设计)-2024-2025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 教师英语测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现代风格可调高度的办公桌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环境光照传感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省统测)贵州省2025年4月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选择性考试科目)历史试卷(含答案)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宁波枢智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招聘2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3~4单元)检测试卷附答案
- T∕CGMA 033001-2018 压缩空气站能效分级指南
- 世联年重庆樵坪山项目发展战略与整体规划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ppt课件
- 第6章 铸铁焊接
- 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及流程
- 风冷螺杆热泵机组招标技术要求
- 《口腔检查》PPT课件(人卫版)
- 生产线的平衡及优化方法研究工业工程毕业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