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隋唐时期佛教哲学_第1页
中国哲学史-隋唐时期佛教哲学_第2页
中国哲学史-隋唐时期佛教哲学_第3页
中国哲学史-隋唐时期佛教哲学_第4页
中国哲学史-隋唐时期佛教哲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隋唐时期佛教哲学第一节 隋唐时期佛教发展的概况 佛教自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传入中国后,经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酝酿和发展,到隋唐达到了鼎盛的时期。由于唐代独特的社会人文背景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前无古人”的契机,使其很快风靡于社会的各个阶层,不再局囿于贵族和士大夫阶层,并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亦达到了它的辉煌程度。 一、主要派别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大量佛教典籍被翻译,佛教思想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交流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宗派。隋唐时期也是佛教宗派形成的重要时期。隋朝僧智创立了天台宗,僧吉藏创立了三论宗,僧信行创立了普法宗。唐朝建立后,先

2、后出现了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华严宗、禅宗、密宗等宗派,到安史之乱爆发之前佛教的重要宗派已大体形,只有禅宗的一些小的支派如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等出现于晚唐和五代时期。 天台宗最早成为成熟的宗派。此派宗旨主要依据的经典是法华经,南北朝時期的智顗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华严宗以尊奉华严经为经典而得名。在盛唐时期,华严宗极为兴盛。禅宗则是佛教各宗派中最富生活化、最不受经论的束縛、教学修行亦最洒脫自在的一个宗派。传说禅宗始祖为菩提达摩,但禅宗宗旨之建立,事实上是成于六祖慧能(一作惠能)之手。慧能以后,到了五代时期,禅宗又分支派,各有宗风。到唐武宗时,佛教各派都受到严重的打击,只有禅宗因不

3、注重有形的仪式,所受打击较小,以后反得一枝独秀。此外,净土宗特重念佛,往生净土,此种法门简捷易行,对于后人的宗教生活影响甚大。唯识宗为玄奘所传,宗旨接近印度思想,在当时也颇为显赫。二、兴盛原因1.佛经的汉译规模越来越大,使佛教思想的流布更为普及而迅速,更易为国人吸收消化。2.帝王的提倡。佛教经历北魏太武帝及北周武帝的排佛运动而能恢复旧观并继续发展,与隋文帝的提倡大有關係。唐代皇室虽扶持道教,但對佛教亦大加支持,成绩较大。 3.僧人与士大夫交接,能够为其宗教生活引入世俗生活的色彩,带来一些实际的利益,而且以赋诗抚琴附庸风雅也可邀得名声。士大夫与僧人交往可以获得一些尘缘外的乐趣,也是对其世俗生活的

4、点缀。他们在相互交往中相得益彰,颇为时髦,成为唐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特色。 第二节 天台宗 隋唐间,出现了许多有中国特色的宗派,第一个宗派即天台宗。天台宗实际创始人为智顗,以他长期修禅于天台山,故名。天台宗以妙法莲华经即法华经为主要教义根据,因此又称“法华宗”。智顗得法于南岳慧思,慧思受教于北齐慧文,慧文悟南天竺龙树中观论宗旨,传“一心三观”禅法。追朔渊源,则尊龙树为初祖。 一、智顗简介1.生平: 智顗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创始者。俗姓陈,生于梁武帝大同四年,荆州华容人。18岁于湘州果愿寺从沙门寺绪出家。23岁时往光州大苏山从慧思禅师受业。30岁辞师慧思往金陵,居九宫寺,创弘禅法。38岁时,入天

5、台山。48岁时,奉诏出金陵,在太极殿讲大智度论和仁王般若经,太子深从受戒。陈后主贞明元年 (587),于光宅寺讲妙法莲华经,树立新的宗义,判释经教,奠定了天台宗教观的基础。陈亡,智顗留居庐山。隋文帝开皇十年 (590),帝敕书于智顗。开皇十一年,智顗为晋王杨广授菩萨戒,由此获智者大师的称号。后回故里荆州于当阳县玉泉山造玉泉寺,讲法华经玄义及摩诃止观。开皇十五年,从杨广请再至扬州,撰净名经疏,9月归天台山。开皇十七年卒,终年60岁。 2.著述: 智顗著作宏富,大部分系由其弟子灌顶据讲演记录整理而成,主要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此三书称“天台三大部”。智顗自撰净名经疏、小止观、觉意三昧、法

6、界次第章、法华三昧行等;难以考订为自著抑弟子记录的现存有16种:如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维摩经玄疏、仁王经疏、 金刚经疏、 四念处、观心论、观心食法、观心诵经法等。 二、主要思想1. “止观双修”: “止观双修”是天台宗一切修习方法之概括。“止”(亦作“止寂”或“禅定”)是使所观察对象“住心于内”,不分散注意力。“观”(意为“智慧)是在 “止”基础上,集中观察和思维预定对象,得出佛教观点、智慧或功德。“止观双修”即是通过“止”或“观”的具体宗教实践,从而体认佛理,把握佛法真精神,获得佛教慧解。佛教特别重视“止观”法门,它是断除一切烦恼,远离颠倒虚妄,成就定慧二法、获得根本解脱的法门。智顗说:“当

7、知此二法,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 “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借。”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2.“一念三千”: 智顗认为,宇宙千差万殊,森罗万象,是一念之偶动出现的三千诸种事物。他在摩诃止观中阐述了一念三千的思想,认为一法界即有十界,又各有三种世间,故有三十种世间;一界有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就有三千种世间,由此而有三千世界。而此三千世界,纷然杂陈,乃在一念心中,也就是说三千世界是由一心的活动而发生的。所以止观辅行记中说:“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所作。” 3.“一心三观”: 相传

8、北齐慧文认为一切事物皆因缘所生,故为假有;虚妄不实,故为真空;空、假不可分离,非空非假,即是中道。于一心中同时观悟此三者,称“一心三观”。智顗发挥了这一思想,主张空、假、中本来是一体圆融的,“中道”不离“空”、“假”,亦即“空”、“假”,故曰“三谛圆融”。由于三谛圆融的道理为三惑(无明惑、尘沙惑、见思惑)所覆盖而不得显现,因此,修此空观、假观、中道观三观,灭三惑,显三谛,均具于一心之中,而显此三谛圆融之理,心赖三观,故曰“一心三观”。此亦天台宗由定生慧的根本宗义,故天台宗智顗也未始离于禅定。 4.“三谛圆融”: 三谛圆融即空谛,假谛,中谛三谛融为一体,且以此观察世界,求得佛法。空谛,亦称真谛,

9、无谛。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空谛以为,世事无常,一切都如过眼云烟,一切皆空。一切事物都空无自性,一切现象都是即时的,瞬间的,刹那即灭。一切现象都是“真如”的显现。缘聚则生,缘散而灭。 假谛。一切皆空,空无自性,。但空并非无,我们毕竟看到了很多具体的现象,凡此种种所见所闻的表象都谓之“色”。色决不是事物的本质,它是瞬间存在的假象,此曰“假谛”,也称俗谛。中谛,亦称中道第一谛。中谛既看到了事物的空的一面,又看到它的假象的一面。它不把两者对立起来。它认为一切皆亦假亦空,即非假非空。一切皆不生不灭,不常不断,故曰中道。 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是现象,空是本质。“色即是空”是说一切

10、事物的现象其本质就是空,色,乃事物的假象。所以,假与空。是事物的一体两面。中道则是从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中看出一切事物亦假亦空的真谛。这样,中谛即包括了空谛和假谛,如经所云:“虽三而一,虽一而三,不相妨碍”。空,假,中三位一体即为三谛圆融了,此乃个性与佛性合一的圆融之境,这是佛家独特的以心印心,心心相印的认识方法。其认识主体是心,认识对象也是心,真理标准仍然是心(佛心)这种心心相印的认识结果是“即心即佛”,即进入大彻大悟,佛我为一的圆融之境。5.“五时八教”: 天台宗判教理论为“五时八教”。智顗举“南三北七”(“南三”指南朝3种:三教时、四教时、五教时。“北七”指北朝7种:五教时、半满二教、四宗、

11、五宗、六宗、二种大乘教、一音教)之长,提出天台宗“五时八教”。“五时”指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八教”包括“化法四教”(藏、通、别、圆)和“化仪四教”(吨、渐、秘密、不定)。“化法四教”就释迦教化众生之教法内容划分,天台宗比之为“药味”;“化仪四教”根据释迦传教之不同形式划分,天台宗比之为“药方”。天台宗主张“五时八教”,把法华经列为佛最高最后之说法。第二节 唯识宗 法相宗,因剖析一切事物(法)的相对真实(相)和绝对真实(性)而得我。又因强调不许有心外独立之境,亦称唯识宗。由于创始者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常住大慈恩寺,故又称慈恩宗 。玄奘门下人才济济其中直绍其传且能发扬光大者首

12、推窥基。窥基著述宏富时有“百部疏主”之称。他的宗派意识甚强在建立唯识宗的过程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窥基以后唯识宗的代表人物是慧沼和智周虽尽力使本宗理论有所发展然其势力已转向消沉了。 一、玄奘简介1.生平: 玄奘(602644年),姓陈,法名玄奘。洛阳偃师人,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唐三藏、唐高僧、佛教学者、翻译家、旅行家、与鸠摩罗仁真帝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他从小就出家于洛阳净土寺为和尚,后又在国内遍访名师,他感到所说纷歧,难得定率,便决心到天竺学习,在那烂陀寺从戎贤受学,后又游学天竺各地,并同一些学者展开辩论、名震天竺,经历了17年,贞观十九年回到了长安。回国后深得唐太宗高宗父子的支持连

13、续进行了近20年的译经事业译出大量佛教典籍为唯识宗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2.著述: 译出经、论35部,凡1335卷,1300多万言。其所依经典,即以瑜伽师地论为本,以百法明门论、五蕴论、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杂集论、辨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大乘庄严经论、分别瑜伽论等十论为支的所谓“一本十支”为主要典籍。成唯识论为其代表作。另有“唯识三大部”,即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慧沼成唯识论了义灯、智周成唯识论演秘。 二、主要思想1.“万法唯识”:“八识”: 唯识宗认为能变现“我”“法”的识共有八种其中眼耳鼻舌身五识相当于感觉第六意相当通常说的意识。第七识也称“意识”为和第六识区别一般称为“末那识

14、”。前七识都是派生的真正成为世界本原的是被称为“根本识”的第八识即“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 “阿赖耶” 是“藏”的意思共有三义能藏所藏执藏。“能藏”“所藏”是说第八识能够“摄藏”各类“种子”。“种子”指变现万物的特殊功能。第八识为“能藏”“种子”为“所藏”由于第八识是能够“摄藏诸法一切种子”的“识”因此又称“种子识”或“一切种识”。具有此种非常特殊的功能的第八识成为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执藏”是说第八识被第七识“执”以为“我”“藏”此“我执”故名。因第八识具有这三种“藏”义故称“藏识”即“阿赖耶识”。2.“种子”说: 成唯识论说:“此中何法名为种子谓本识中亲生自果功能差别。”“阿赖耶识”这

15、座奇妙的“仓库”里有各种不同的能够亲生和自己相应的果报的功能此种功能谓之种子。种子生发出人类和宇宙万有的苗芽经过变异而成熟。善恶“种子”即是召感相应的果报。唯识宗把“种子”分为“本有”和“新熏”两类。所谓“本有”是指从本以来就具有即先天而有。所谓“新熏”是指前七识“熏习”了第八识而引生出的是后天才有的此类种子又名“始起”种子或“始有”种子。成唯识论总结性地说:“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窥基也说:“三界唯心之言即显三界唯识”。“唯心”“唯识”是同义语都表示世界万物无实性都不能离开“识”而存在。3. “四分”说: 唯识宗为论证“唯识无境”的基本学说还从认识的发生和过程等方面加以说明提出了“相分”“

16、见分”“自证分”和“证自证分”的“四分”说。 “相分”: 指八识“所缘”的“境”即认识对象。八个识的“相分”各不相同眼等前五识的“相分”近似于通常所说的感觉对象但又并非客观存在而是“如外现”的“内色”是“似所缘相”即是“假相”。第六识的“相分”除了色声香味触等“五尘”外还有第六“法尘”即一种精神性的幻影。唯识宗还把“相分”区分为“本质相分”和“影像相分”两类。前六识“所缘”的都是“影像相分”即不能缘虑“内色”的“本质”也是一种“假相”只能缘虑“影像”。第七识以第八识为其缘虑的对象即以第八识的“见分”为“相分”第八识的“相分”有三种:“种子”“根身”(主体世界)“器世间”(客观世界)。唯识宗认为

17、只有第八识缘虑的是“本质相分”。“见分”: 指八个识的“缘境”作用成唯识论说:“然有漏识自体生时皆似所缘能缘相现。”八个识的“自体”生起时一方面“变似”外境是“相分”另一方面又具有“了别”“缘虑”这些“相分”的功能是“见分”。 “自证分”: 指意识的记忆能力又称“识体”它是“见分”的见证者。“见分”的结果要由“自证分”来证明。如果没有“自证分”就不能回忆曾经“缘虑”过的事。成唯识论说:“然心心所一一生时以理推征各有三分所量能量量果别故相见必有所依体故。”相见二分必有自己能够证知自己有认识活动的“自体”。如度量事物既有“所量”(相分)作对象又有“能量(见分)作尺度更应有“量果”以得知大小长短。“

18、量果”就是“自证分”就是“自体”。 “证自证分”: 为证见分立“自证分”为证自证分立“证自证分”。成唯识论说如果没有“证自证分”自证分“缘境”时就没有“量果”。为了证知“自证分”的“量果”而立“证自证分”。同时又由“自证分”证知“证自证分”即第三四两分“互证”故不须再立第“五分”。 4. “三自性”: 唯识宗还以“三性”说来概括世界一切现象及其本性。所谓“三性”就是“遍计”“依他”和“圆成”。“遍计执自性”是指对于缘起虚假的事物周遍计度执着为实有犹如认定有龟毛兔角一般。此是以无为有的“妄执”。“依它起自性”客观存在都是依它众缘而起的假相虽有而非真实。此是承认“假有”否定“实性”。“圆成实自性”

19、是远离“遍计所执性”的谬误认识到一切现象都无实有本性由此也就认识和把握了一切现象的真实象。有了这种认识还能成就种种佛教上的功德。此种以“无”为“有”体认一切唯有识性被认为是极高的宗教境界。第三节 华严宗 华严宗由于依据华严经教义立宗而得名。华严三祖释法藏曾被女皇武则天赐名“贤首大师”,因而华严宗又称作贤首宗。此外又因为“法界缘起”是此宗理论的出发点,故又称法界宗。华严宗的传法世系是“华严五祖”,即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华严宗的实际创建人是法藏,杜顺、智俨是华严宗的思想先驱,澄观和宗密主张融合华严宗和禅宗,提倡教禅一致,进一步发展了华严宗的学说。宗密之后,遭遇武宗灭佛,华严宗开始衰落,但在唐宋以

20、来都有传人。 东晋时,印僧佛陀跋陀罗在扬州道场寺译华严经,以及其他诸师的讲传疏解。 唐杜顺和尚(传系文殊菩萨转世)悟入华严法界,始倡华严宗。 着有法界观,五教止观,发扬华严法门。 初传智俨,作华严经搜玄记十卷,发明十重玄门,以六相融会之。 次传至贤首大师,作探玄记、游心法界记、一乘教义分齐章等,总判释尊一代教化为五时八教,集华严宗之大成。 武后时,实叉难陀重译华严经四万五千偈,世人称为新经。 时清凉大师澄观作华严经大疏钞,博大精微,总括小大行相,无倚无偏,大振华严宗风。 一、法藏简介1.生平: 法藏大师,唐朝人,本为康居国人,祖父时迁居长安,十七岁依智俨大师听华严经,前后数年就深领妙旨。新译华

21、严经告成后,武则天他在长生殿问华严经六相十玄的义理,以殿隅金狮子作譬喻,使武后豁然领解;又以镜子和火炬互影交光,使学者通晓刹海涉入重重无尽的义旨。在宣讲华藏世界品时“讲堂及寺中地皆震动”,武后赐号“贤首国师”,并为中宗和睿宗授菩萨戒,为华严宗的实际创始人。2.著述: 重要著作有华严探玄记、华严经旨归、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华严义海百门、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华严金师子章、华严策林和大乘起信论义记。二、主要思想1.判教理论:五教: 五教系依所诠法义之浅深,将如来一代所说教相分为:(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 十宗 : 十宗则系依佛所说之义理区别为:(一)我法俱

22、有宗,(二)法有我无宗,(三)法无去来宗,(四)现通假实宗,(五)俗妄真实宗,(六)诸法但名宗,(七)一切皆空宗,(八)真德不空宗,(九)相想俱绝宗,(十)圆明具德宗。前六宗即小乘教,七至十依序即大乘始教、终教、顿教、圆教,第十即华严之教旨。 2.四法界: 四法界即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盖法界即总括宇宙万有之一心,此一心即法界,故称一心法界;而此一心法界摄上述四法界 。 杜顺和尚依华严经立四法界,相即相容,重重无尽。 一、事法界:界是分义,一一事法,有界限故。 二、理法界:界是性义,无尽事法,同一性故。 三、理事无碍法界:界有性分二义。 盖理因事显,事依理成,理事交融,相

23、得益彰。 四、事事无碍法界:一一事相,大如须弥,小如毫末,得理法界之熔融,皆随理性而普遍,彼此不相妨碍。 3.三观: 一、真空绝相观,观理法界。 万有事相,一一皆空无自性。 万有既空,而空亦不存。 必须泯绝念虑,无所住着。 二、理事无碍观,观事理无碍法界,真空之理,具不变随缘二义。 以不变故,一理湛寂;以随缘故,万象森罗。 不变而随缘,理不碍事;随缘而不变,事不碍理。 即理即事,非理非事,如水与波。 三、事事无碍观,观事事无碍法界,一一事物,虽有大小精粗之分,而各各皆据全理而成。 故一一事物,莫不具真理之全体。 且事事随真理而普遍,真理亦普遍于一一事物中而无所分别。 彼此互遍,互不妨碍,成为一

24、大缘起。4.六相: 谓一真法界之体,而有六种名义之相。名虽有六,不离一体,交彻融通,一多无碍。 一、总相:一即是多为总。 谓一真法界之体,能具多种差别,如人身,能具眼等诸根为一体,故云总相。 二、别相:多即非一为别,谓理体虽一而有种种差别,为人身虽一,而眼等诸根,各各不同,故云别相。 三、同相:义不相违名同。 谓义虽有种种差别,而同一法界缘起。 如眼等诸根,虽各有不同,而其一身不相违背,故称同相。 四、异相:多义相望为异。 谓种种差别之义同一体,而各适其宜,不相混滥。 如眼等诸根,其用不杂乱,故云异相。 五、成相:一多缘起和合为成。 谓种种缘起之义,共成法界总相之体。 如眼等诸根共成一身之由,

25、故云成相。 六、坏相:诸法各住本位为坏。 谓诸法各各自住本位,则总相不成。 如一屋,楹、柱、瓦、砖等,各自独立,即一屋不成,故称坏相。 六相中,总、同、成三相,是无差别门;别、异、坏三相。 是差别门,万物皆有此差别,无差别二义六相,事事之中,有十玄之妙理,六相之圆融,是谓事事无碍。 5.十玄门:一、同时具足相应门:如一室千灯,为九门之首。 二、广狭自在无碍门:事如理遍故广,不坏事相故狭,为事事无碍之始。三、一多相容不同门:由于广狭无碍,故一法遍多法,一多之体并存,但力用交彻故。四、诸法相即自在门:由此容彼,彼便即此;由此遍彼,此便即彼故。 五、秘密隐显俱成门:由彼此互摄,故互有隐显。 六、微细

26、相容安立门:由此摄彼,一切齐摄,无有先后,亦无相妨故。 七、因陀罗网境界门:因陀罗者,帝释天之珠网,珠珠互相辉映。 此喻法法互摄,重重无尽。 八、托事显法生解门:即知因陀罗网喻,便解一即一切之理。 九、十世隔法异成门:十世,以过去、现在、未来之三世,三三互具成九世,九世不出我人当前之一念,故曰十世。 三世似有先后,故曰隔法,而事物实先后相成,故曰异成。 十、主伴圆明具德门:由一一事法,皆互遍互融,故随举一法,即便为主,余则为伴。 主伴依持,而无障碍,故曰圆明具德。 华严经云:华严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 此之十门,随取一门。 即具十门。 十十互具则百,百百互具成千,千千互具成万。 无尽重重

27、,重重无尽,法界缘起,法尔如是。 第四节 禅宗 禅宗又称佛心宗、达磨宗、无门宗。指以菩提达磨为初祖,探究心性本源,以期“见性成佛”之大乘宗派。佛教传入中国后,禅学或修禅思想一直获得广泛的流传,禅学成为相当重要的流派。相传菩提达摩于六朝齐、梁间从印度渡海东来,以“二入四行”禅法教导弟子慧可,慧可传法于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 弘忍得法后另建道场,名东山寺,时称其禅学为“东山法门”。其“萧然静坐,不出文记,口说玄理,默授与人”的作风,开中国佛教特有的禅风,对后来禅宗发展影响甚大。著名弟子有神秀、慧能、惠安、智诜等。相传弘忍为选嗣法弟子,命大家各作一偈,时神秀作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

28、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认为“未见本性”。慧能也作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认可,并秘密传以衣法,为第六代祖。慧能得法后南归,隐居15年,继至曹溪住宝林寺。后应请在韶关大梵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并传授无相戒。嗣法弟子有行思、怀让、神会、玄觉、慧忠、法海等40余人。法海集其言行为六祖坛经,是为南宗。神秀于弘忍寂后至荆州当阳山玉泉寺弘禅,20余年中门人云集,是为北宗。神会先后在南阳、洛阳大弘禅法,南宗遂成禅宗正统,慧能宗风独尊于下。神秀北宗则门庭寂寞,传不数代即衰亡。 一、慧能简介1.生平: 慧能是唐代僧人。中国佛教禅宗六祖。一作惠能。俗姓卢,范阳(今北京大兴)人。幼随父流放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父亡随母移居南海,艰辛贫困,以卖柴为生。24岁时,得人资助,北上参学。唐龙朔元年(661)在黄梅谒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