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劳动法相关的一系列问题_第1页
与劳动法相关的一系列问题_第2页
与劳动法相关的一系列问题_第3页
与劳动法相关的一系列问题_第4页
与劳动法相关的一系列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与劳动法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1995 年修正 )第三条 职工每日工作8 小时、每周工作40 小时。第五条 因工作性质或者生产特点的限制,不能实行每日工作8 小时、每周工作40 小时标准工时制度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第七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 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 。企业和不能实行前款规定的统一工作时间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周休息日。关于年休假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 年以上 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

2、以下简称年休假) 。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第三条 职工 累计工作已满1 年不满 10 年的,年休假 5 天;已满 10 年不满 20 年的, 年休假 10 天; 已满 20 年的,年休假 15 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第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二 )职工请事假累计20 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 年不满 10 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 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10 年不满 20 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 3 个月

3、以上的;(五 )累计工作满20 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 个月以上的。第五条 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年休假在 1 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 1 个年度安排。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 300% 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四条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

4、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第五条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 1 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X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第六条 职工依法享受的 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第七条 职工享受寒暑假天数多于其年休假天数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确因工作需要,职工享受的寒暑假天数少于其年休假天数的,用人单位应当安排补足年休假天数。第八条职工已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年度内又出现条例第四条第 (二) 、

5、 (三) 、 (四) 、 (五)项规定 情形之一的,不享受下一年度的年休假。第九条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 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第十条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 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 300% 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 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第十一条计算未休年休假工

6、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 21.75 天)进行折算。前款所称月工资是指职工在用人单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 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在本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12 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实行计件工资、提成工资或者其他绩效工资制的职工。日工资收入的计发办法按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执行。第十二条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但折算后不足 1 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

7、酬。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X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 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用人单位当年已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第十三条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约定的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定的年休假天数、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高于法定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约定或者规定执行。第十四条劳务派遣单位的职工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条件的,享受年休假。被派遣职工在劳动合同期限内无工作期间由劳务派遣单位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的天数多于其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少于其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的,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应当协商安排补

8、足被派遣职工年休假天数。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贯彻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办法第三条中“ 职工连续工作满12 个月以上 ” 可以是在同一单位或者不同单位连续工作的时间 ,但其中在同一单位或者不同单位间的工作时间 不得间断超过一个月以上 。超过的,其连续工作时间重新计算。在同一或者不同单位连续工作满12 个月,职工才有资格享受年休假。享受年休假的天数,按累计工作时间确定。四、参照办法第五条的规定,职工在当年度工作时间满10 年或 20 年,年休假由 5 天变为 10 天或由 10 天变为 15 天的,则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下列公式计算:(满10年或20年时当年已过的日历天数+

9、365天)X职工应休的5天或10天年休假+ (满10年或20年后当年剩余的日历天数+ 365天)X职工应休的10天或15天年休假折算后不足 1 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办法 第九条对用人单位与职工协商安排年休假作出了规定。用人单位安排职工在当年度休年休假的,应考虑职工本人意愿,但是应以用人单位的统筹安排为主。 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在当年度安排职工休年休假或者跨 1 个年度安排休假的, 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在协商不一致时, 以职工的意愿为主 。办法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对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

10、入” , 即 在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基础上,用人单位另外再支付 200% 的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 “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即在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基础上,用人单位另外再支付 200% 的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办法 第十五条规定, 用人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 应责令限期改正, “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用人单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外,用人单位还应当按照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 ,即在支

11、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基础上,用人单位另外再支付职工200% 的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和300% 的赔偿金。关于工资总额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二章工资总额的组成第四条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一)计时工资;(二)计件工资;(三)奖金;(四)津贴和补贴;(五)加班加点工资;(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第五条计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包括地区生活费补贴)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包括:(一)对已做工作按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的工资;(二)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基础工资和职务(岗位)工资;(三)新参加工作职工的见习工资(学徒的生活费);(四)运动员体育津贴。第六条 计件工资是指对

12、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包括: (一)实行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限额计件、超定额计件等工资制,按劳动部门或主管部门批准的定额和计件单价支付给个人的工资;(二)按工作任务包干方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三)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第七条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包括:(一)生产奖;(二)节约奖;(三)劳动竞赛奖;(四)机关、事业单位的奖励工资;(五)其他奖金。第八条津贴和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一)津贴。包括: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

13、劳动消耗的津贴,保健性津贴,技术性津贴,年功性津贴及其他津贴。(二)物价补贴。包括:为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上涨或变动影响而支付的各种补贴。第九条加班加点工资是指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第十条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包括: (一)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二)附加工资、保留工资。第三章 工资总额不包括的项目第十一条下列各项不列入工资总额的范围:(一)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规定颁发的发明创造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支付的合理化建议和

14、技术改进奖以及支付给运动员、教练员的奖金; (二)有关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各项费用;(三)有关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待遇的各项支出;(四)劳动保护的各项支出;(五)稿费、讲课费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六)出差伙食补助费、误餐补助、调动工作的旅费和安家费;(七)对自带工具、牲畜来企业工作职工所支付的工具、牲畜等的补偿费用;(八)实行租赁经营单位的承租人的风险性补偿收入;(九)对购买本企业股票和债券的职工所支付的股息(包括股金分红)和利息;(十)劳动合同制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时由企业支付的医疗补助费、生活补助费等;(十一)因录用临时工而在工资以外向提供劳动力单位支付的手续费或管理费;(十二)支付给家庭

15、工人的加工费和按加工订货办法支付给承包单位的发包费用; (十三) 支付给参加企业劳动的在校学生的补贴;(十四)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补贴。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二、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待遇, 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通讯补贴,应当纳入职工工资总额 ,不再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尚未实行货币化改革的,企业发生的相关支出作为职工福利费管理,但根据国家有关企业住房制度改革政策的统一规定,不得再为职工购建住房。企业给职工发放的 节日补助、未统一供餐而按月发放的午餐费补贴,应当纳入工资总额管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

16、除问题的通知以下的实施条例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二、关于工资薪金总额问题三、关于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一)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二)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

17、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三)按照其他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假路费等。关于规章制度的制定劳动法第 4 条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劳动合同法第 4 条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 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 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 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

18、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 ”关于社保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二十三条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

19、医疗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第三十三条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第四十四条职工应当参加失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失业保险费。第五十三条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

20、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关于劳动者给单位造成损失的赔偿问题一、劳动者需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的情形第一、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 ,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而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劳动者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但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 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培训费用, 包括用人单位为了对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而支付的有凭证的培训费用、培训期间的差旅费用以及因培训产生的用于该劳动者

21、的其他直接费用 。第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 ,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

22、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除以上两种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二、劳动者需向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的情形第一、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导致企业损失:如劳动者未履行提前通知义务而径自离开工作岗位,使得短期内企业无法补充人员或者,有些公司的重要项目可能因劳动者的不辞而别而无法完成,造成外部的商业违约风险,间接给公司造成损失;第二、劳动者违反相关约定导致企业损失,如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泄漏用人单位商业秘密从而导致企业利润下滑产生经济损失;第三、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劳动者职务行为导致企业损失,主要表现为没有按照岗位职责履行自己的义务,有未尽职责的严重过

23、失行为或者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故意行为,使用人单位有形财产、无形财产遭受重大损害的情形。比如,商业银行的业务经理违反风险控制规定随意放贷,从而造成的银行呆账坏账。三、用人单位向劳动者追究赔偿的范围用人单位向劳动者追究赔偿责任也应根据致损类型进行分析,如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导致企业损失,根据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规定,可要求劳动者赔偿以下费用:(一)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 (二) 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 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 (三)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四)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对劳动者违反保密约定或竞业限制约定侵犯用人单位商业秘密

24、导致损失的情形,根据相关规定,可以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的规定进行赔偿(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并应当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而对员工在职期间因职务行为导致企业损失的情形,根据相关规定,只能要求劳动者进行限额赔偿,如劳动部印发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 16 条规定: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

25、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 20% 。 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而对于劳动者给第三方造成损失的情形,根据2010 年 7 月 1 日将实施的侵权责任法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 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因此,在劳务派遣中,用工单位的责任和权利不因其与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关系而脱离。关于非工伤待遇、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企业要给医疗期,在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企业职工患病

26、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 2 条规定,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的时限。第 3 条规定,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1、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2、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 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 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 ; 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 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 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

27、月。第 4 条规定, 医疗期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六个月的按十二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九个月的按十五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二个月的按十八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八个月的按二十四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二十四个月的按三十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劳动部关于贯彻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第 1 条关于医疗期计算问题第2款规定, 病休期间,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包括在内。第 2 条关于特殊疾病的医疗期问题第1 款规定,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 对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症、精神病、瘫痪等) 的职工,在 24 个月内尚不能痊愈的,经企业和劳动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医疗期。

28、劳动法第 29 条第 1 项规定,职工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以第 26 条、第 27 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第 27 条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用人单位依据本条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二、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企业要给予职工医疗期的相应待遇。根据医疗期规定第5 条规定,企业职工在医疗期内,其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遇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具体而言:1、病假工资。根据劳动部关于

29、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劳动法意见 ) 第 59 条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 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 80% 。2 、 疾病救济费。 医疗期规定 第 5 条对病假工资与疾病救济金的规定为并列方式, 但 劳动法意见59 条对此的规定却是选择方式。 从二者规定的时间看, 前者规定时间在先, 后者规定在后, 根据立法法第 83 条规定,同一机关制定的规章,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对于病假工资与疾病救济金应适用劳动法意见的规定 , 即只能适用其一,即或适用病假工资,或适用疾病救济金。 但不论适用哪一种待遇,均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 80% 。重庆市企业职工病假待遇暂行规定第四条 职工患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