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雨》优秀教学设计(教案)_第1页
《昆明的雨》优秀教学设计(教案)_第2页
《昆明的雨》优秀教学设计(教案)_第3页
《昆明的雨》优秀教学设计(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昆明的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2、朗读课文,品味散文语言朴实、平淡、韵味无穷的特点。3、感受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品味散文语言朴实、平淡、韵味无穷的特点。2、感受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情感。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朗读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在朱自清先生的春里面,雨是多情的,温柔的。那么在汪曾祺先生的笔下,雨又有怎样的特征呢?作者对雨又有怎样的情感呢?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汪曾

2、祺先生的散文昆明的雨。二、整体感知1、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昆明的雨的特征,以及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情感。2、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仅仅是写了昆明的雨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作者还写了哪些景、物、事?本文的题目是昆明的雨,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景、物、事?3、品味语言、体会情感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610段,选出你印象最深的景、物、事的句子并作简要的赏析。(先单独圈点勾画批注,然后小组内交流意见)2、仙人掌让汪曾祺感到惊奇,菌子让他感受到人间的美味,果子与缅桂花让他感受到人美,心灵更美。所以离开昆明后,作者说我想念昆明的雨,而文章的第二段和第十一段都写到我想念昆明的雨,这样是不是重复了?能不能删

3、去一处?3、出示作者、作品评价:汪曾祺,(19201997)江苏省高邮人,毕业于西南联大中文系。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八十年代之后,汪曾祺的作品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八十年代中期,他的小说受戒、大淖纪事更被视为是“文化寻根文学”的一部分。汪曾祺的作品被看成最具有民族文化底蕴和较高文化品位的美文。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4、但有却说汪曾祺先生不会写作:昆明的雨读来的确很有味道,但这般的有味道却仅仅通过菌子、杨梅、缅桂花这些微小的载体来表现是不是不太合适?如果选择那些大一些,更有名的是不是更好?5、出示汪曾祺散文的特点:、小叙事:从很小的视角锲入,写的都是凡人小事,如油盐酱醋茶。、平淡质朴:没有苦心经营的结构,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语言口语色彩浓厚但又不失典雅之美。6、“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汪曾祺4、课堂小结: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虫鱼、瓜果食物,无所不涉,读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