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全套课件_第1页
新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全套课件_第2页
新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全套课件_第3页
新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全套课件_第4页
新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全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九年级下册新人教版初中历史课件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第16课 冷战学习目标12知道冷战的含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及其影响、马歇尔计划的内容和实施;了解德国分裂的过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等历史史实。理解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对“冷战”局面的形成有一个总体认识,了解冷战局面形成后美苏之间对抗的史实。美国士兵和苏联士兵在一起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苏联人民举国欢庆。而当时担任美国驻苏参赞的凯南却对身边的记者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刚刚开始的战争”一冷战。情境引入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一)冷战的发生1、冷战政策的实行新课探究材料一:战后美国实力简表经济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工业生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2/3。军事1945年,武装部队总人数达到1200多万,国防预算超过800亿美元。空军、海军力量天下第一。在全球有484个军事基地。垄断着原子弹。1.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冷战原因新课探究材料二: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美国总统杜鲁门2.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新课探究材料三:

3、苏联以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力量雄踞欧亚大陆,堪与美国平分秋色。1949年成功制造出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的核垄断。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3.强大起来的苏联,成为美国称霸的障碍。新课探究4.国家利益的冲突5.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对立丘吉尔说: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新课探究杜鲁门 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讲2.杜鲁门主义出台新课探究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实质: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带来了什么影响?实质是什么?新课探究 194

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90是赠予,10是贷款。马歇尔计划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控制西欧,牵制苏联3.推行马歇尔计划新课探究马歇尔计划的宣传画马歇尔新课探究1948年,西方国家将在德国占领区合并,实行货币改革。苏联切断西方占领区同西柏林间的水陆交通,并发行了新货币,这就是“柏林危机”。这是“柏林危机”时的空运。(二)德国分裂新课探究1、背景:根据 会议的内容,美、苏、英、法四国对德国进行分区占领。2、导火索柏林危机爆发 1948年雅尔塔新课探究3、分裂1949年,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在苏占区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

5、影响: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新课探究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德国的分裂新课探究1949年5月,美国联合加拿大和西欧10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一个以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北约的成立(三)北约与华约对峙新课探究北约总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新课探究 北大西洋公约宣称:“各缔约国同意对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整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各缔约国可采取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军事组织。新课探究冷战时期苏联宣传画:苏联人对美国人说“你最好别惹我!”针对美国的冷战政策,苏联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采取了什么对策?新课探究经济上

6、:军事上:1949年,建立“经互会”1955年,成立“华约” 1955年5月,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等8国在波兰首都华沙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苏联的针锋相对新课探究 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对峙格局的最终形成。新课探究序幕开始标志最终形成结束1946年铁幕演说1947年杜鲁门主义1949年、1955年北约、华约成立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新课探究随堂练习DC随堂练习CD课堂小结九年级下册新人教版初中历史课件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习目标12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

7、立概况,掌握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以及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五十多年来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知道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原因和情况,正确评价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西欧和日本很快从战争的废墟中恢复并发展起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并日益完善。你知道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的发展有何特点吗?西欧和日本战后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共同原因有哪些?今天的“欧盟”的前身是什么组织?这个组织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建立的?我们该如何评价社会保障制度?情境引入(一)欧洲的联合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

8、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是主要的战场,战争的破坏力度也最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百废待兴,到处都是一片凋零残破。西欧是指欧洲的西部,主要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等国。新课探究英国在战争中被夺去41万人口,全国1/4财富毁于战火之中,战争期间出口贸易减少近70%,工业技术装备更加陈旧。1938-1948 年,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为0.8%,1946年工业产量为1937年的94%。法国在法西斯占领摧残下,工业体系残缺不全,生产处于瘫痪状态。1944 年,工业生产总指数只相当1938年的40%。1938- 1948年,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为0.4%

9、。1946 年工业产量为1937年的7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西欧各国面临经济恢复的艰巨任务。新课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西欧各国面临经济恢复的艰巨任务。德国在战争中被夺去700万人口,工业生产指数如以1938 年为100,1945 年生产资料生产指数下降到30-44,消费品生产指数下降到18- -28。1946 年工业产量为1937年的34%。说一下你的感受?新课探究西欧国家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之一,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社会经济都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新课探究西欧各国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损失惨重,但是他们尽管硬件破坏严重,但是软件环境一直具备,这包括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和成熟完善的

10、教育制度,所以经济发展迅速。材料一1948-1952年,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给予西欧的经济支援达131.5亿美元,其中赠款占88%,其余为贷款,成功地挽救了西欧濒于崩溃的经济。材料二新课探究战后西欧广泛使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并对产业部门进行了改造,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材料三 材料四西方国家战后普遍奉行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学说,主张国家应干预和调节经济,政府制定了促进济发展的诸多有效政策,如:利用国家财政政策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以刺激经济的发展。新课探究WPS4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3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2马歇尔计划的援助;1西欧国家原有的

11、工业基础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是:新课探究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表现是:20世纪50年代初,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基本恢复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新课探究美国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其最终目的是希望控制西欧,以此共同对付他们共同的敌人一苏联 ,用以推行美国的霸权政策。而当时的西欧接受援助则是有效地利用了这一外部条件。新课探究材料一 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面对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等诸多困难,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材料二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

12、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为什么欧洲要走向联合呢?2.欧洲的联合。新课探究废墟上的儿童波兰首都华沙 (1)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联系日益密切。(2)为振兴经济,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避免战争。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 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新课探究材料一 1951年西欧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欧洲六国组建“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入“欧共体”。1981年,希腊加入“欧共体”。1986年,葡萄牙和

13、西班牙加入“欧共体”。欧共体成立的过程:新课探究20世纪50年代:煤钢共同体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欧共体新课探究 材料一 欧洲人说:欧洲必须用一个声音说话。 材料二 欧共体成立后,德国和法国等成员国协调了各国的经济政策,合理利用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也逐渐消除了战争留下的积怨,实现了和解,为西欧和平发展创造了条件。欧共体成立的影响新课探究 影响:欧共体成员国加强经济合作,并努力用一个声音在国际舞台上说话,这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新课探究欧盟成立的时间:1993年。前身:欧共体。统一的货币:欧元。作用: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

14、程。货币新课探究盟旗 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九十年代 繁荣 危机 新经济1.美国的发展(二)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新课探究战后的繁荣(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刺激了经济繁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表现 : 应用最新科技成果 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原因: 革新生产技术新课探究新经济出现(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是有别于传统经济的“知识经济”,包括网络、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等基本内容。主要特征为信息化和全球化。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以济发展速度放缓互联网 意义: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新课探究2.日本的崛起(1)外因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冷战开始后,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

15、积极扶持日本。新课探究(2)内因表现: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日本政府利用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了大量军需订单;日本重视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新课探究日本陆上自卫队最新型阿帕奇攻击直升机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日本自卫队扩张强劲军费开支世界第二新课探究影响:日本国际地位得到提升,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欲望膨胀,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新课探究日美正在进行最大规模军演(12月3日10日)(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1.原因:工人阶级的斗争;为了缓和社会矛盾。 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实行养老、失业保险1948年,英国建成福利国家; 法国

16、、德国成为福利国家;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2.表现:新课探究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局限: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3.意义新课探究随堂练习B随堂练习BC随堂练习A随堂练习课堂小结九年级下册新人教版初中历史课件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学习目标12了解经互会的建立及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与曲折。掌握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与苏联解体等基础知识。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改革以及80年代末的东欧

17、剧变等基础知识。3理解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实质,分析与理解其对中国的启示。 1991年12月21日,在这个年份的最后十天,世界发生了一件令许多人都始料不及的大事,由列宁创建、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了近七十年的苏联解体了。在此之前两年多时间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像多米诺骨牌那样相继垮台。历史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初,在世界政治地图上,苏联、东欧这一大片红色已成为旧迹。苏联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里经历了怎样的变革?又为什么会最终解体呢?情境引入背景: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时间:1949年。国家: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

18、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新课探究(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是由前苏联组织建立的一个由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经互会旗帜苏联发行的纪念经互会30周年邮票(1979年)新课探究(1)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但也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影响:(2)苏共还加强了对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控制,按照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进行了全方位的内部改造。新课探究1949年12月21日,毛泽东访问苏联时,在莫斯科出席斯大林七十寿辰庆祝大会。 新课探究中苏两国政府正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资料图新课

19、探究1.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新课探究(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斯大林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 1953年斯大林逝世,不久,赫鲁晓夫上台执政新课探究(苏联)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较,差距十分悬殊。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前的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则为1.5%。农业、轻工业的缓慢发展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度发展重工业使人民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49年,当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之时,而皮鞋产量仅163.6(百万)

20、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苏联国民经济你能发现当时苏联的社会情况怎么样?新课探究赫鲁晓夫严厉批评已故斯大林 1956年,苏共二十大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在揭露和批判个人崇拜上有重大意义,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引起思想混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新课探究苏联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 推广种植玉米新课探究政治上,赫鲁晓夫在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同时,在经济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如: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新课探究1964年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

21、体制。失败原因:新课探究有一定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经济政治体制。我们该怎样看待赫鲁晓夫的改革呢?新课探究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军事上,为了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苏联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新课探究2.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经济改革重点:重工业新课探究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背景:苏联经济发展面临停滞内容:先经济,后政治结果:失败,导致苏联解体1.苏联解体(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新课探究戈尔巴乔夫改革结果:总体效果不佳改革重点:经济改革新课探究新课探究改革重点:转到政治方面“公开性”“多元化”“民主化”结果:人们思想

22、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失控。 1985年,54岁的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总书记。这位苏联历史上最年轻的国家领导人一上台便倡导民主化、公开性和新思维,并在接下来的数年中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1988年,戈尔巴乔夫宣布减少对东欧国家内政的干涉,这个政策导致了1989年“东欧剧变”的发生。图为 1986年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在苏共27大开幕式上。新课探究年月日时分,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职新课探究苏联解体:无可奈何花落去新课探究解体原因1.无法改变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2.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3.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4.右翼势力

23、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乘机抬头;5.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6.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和西方势力的影响。新课探究20世纪60年代以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上都出现严重问题。改革成效不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西方国家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政治多元化。东欧剧变的原因2.东欧剧变新课探究东欧剧变的实质: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东欧剧变的表现:在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新课探究随堂练习CB随堂练习B随堂练习C课堂小结九年级下册新人教版初中历史课件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

24、发展学习目标12了解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内容及意义,理解万隆精神”的内涵;简述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简述战后非洲独立运动和拉丁美洲各国为捍卫国家主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已无力统治他们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特别是中国革命的胜利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争。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亚非拉国家作出了哪些努力呢?情境引入第三世界国家分布图第三世界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其他地区中的发展中国家,它们构成第三世界。新课探究(一)万隆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广大前殖民地国家相继赢得

25、独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连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独立的国家,在亚非两大洲已涌现出30个独立国家。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推动了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解放运动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之间日益加剧的冷战对峙局势,严重威胁着亚非国家的独立与安全。许多亚非民族主义国家从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出发,在对外政策方面,坚持执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政策,拒绝参加侵略性军事集团,反对在自己国家领土上建立外国军事基地。越来越多的亚非国家认识到,为维护政治独立,发展民族经济与文化,有必要加强国际合作,并要求与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 新课探究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

26、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亚非会议。这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这次会议由于在万隆召开,所以也称万隆会议。新课探究万隆会议,主要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主要目的是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并共同抵制美国与苏联的殖民主和新殖民主义活动万隆会议通过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提出了载人史册的十项原则。这是亚非国家对国际关系准则的重要贡献,是世界历史进程中划时代的里程碑。新课探究背景:获得独立的国家反对冷战,不愿卷人大国之间的军事冲突,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国际关系

27、,以维护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万隆会议(第一次亚非会议)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席卷全球。殖民帝国纷纷瓦解,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问题:新独立的国家都面临巩固独立、发展经济的共同问题。新课探究内容:会议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新课探究时间:1955年4月18日-24日地点:印度尼西亚 万隆发起国:印度尼西亚、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和巴基斯坦。与会国:发起国与阿富汗、埃及、中国等29个国家和地区“万隆精神”会议所体现的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新课

28、探究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作用:新课探究二“非洲年”(1)1951年底,利比亚宣布独立。(2)1952年,纳赛尔成立了埃及共和国1952年7月,纳赛尔领导埃及“七月革命”,埃及成立共和国。图为纳赛尔受到市民热烈欢迎的情形。新课探究1、民族解放运动: 苏伊士运河,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处,扼地中海进入红海门户。 与绕道非洲好望角相比,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缩短55008000千米;从地中海各国到印度洋缩短800010000千米;到黑海沿岸缩短了12000千米。新课探究2、非洲年:1960年,非洲

29、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被称为“非洲年”。3、殖民体系崩溃: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新课探究(三)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古巴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古巴是北美洲加勒比海北部的群岛国家,哈瓦那是古巴的经济、政治中心和首都。1511 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98 年被美国占领,在政治和经济上长期被美国控制。新课探究卡斯特罗卡斯特罗是古巴民族独立运动杰出的领导者。新课探究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进行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主要有哪些?卡斯特罗(1926一2016),出生于古巴奥尔金 省比兰镇,是古巴共和国、古巴共产党和古巴革命武装力量的主要缔造者,被誉为“古巴国父”。古巴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无产阶级革命家及马克思主义者。1945年,卡斯特罗考入哈瓦那大学法律系并积极投身于反对亲美独裁政权的爱国学生运动; 1956 年,领导古巴革命,推翻了巴蒂斯塔政权;1961年4月,向全世界宣布古巴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将古巴转变为社会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