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阶段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_第1页
主体阶段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_第2页
主体阶段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_第3页
主体阶段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_第4页
主体阶段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体阶段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第一节施工组织安排主体结构施工,在基础底板施工完毕,基础验收后开始。主体工程垂直施工方向不划分流水段,每层“平端”施工。柱、梁、板按一次支模、 一次浇筑组织施工。在主体施工过程中以模板工程为主导,带动钢筋及砼工种,保持 连续有序搭接。回填土后及时放线。弹线后,进行技术校核,开始柱钢筋、模板的施工。柱模板施工过程中,有工作面便开始支撑架体搭设,支撑架采用碗口式脚手架满堂 搭设,顶部利用早拆头调节标高。架体搭设后,进行梁板施工,施工顺序按照先支梁底模,而后绑扎梁钢筋,再合梁 侧模,合模时注意采取梁帮加梁底的形式。然后铺板底模,绑扎板上下排钢筋及盖铁, 验收合格后,一次性浇

2、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立即进行垂直引测。将零层板上控制点投测到上层楼板上,而 后继续进行放线,开始上层结构施工。主体工程水平施工方向以后浇带为界划分施工段,各自组织施工。贯彻空间占满、时间连续,均衡协调、保持节奏,留有余地的原则,保证工程按总 计划完成,工种间应及时插入,形成小步距流水施工,以实现工种流水,工具周转, 交叉施工的作业局面。模板工程:砼结构模板采用全新15mm覆膜多层板模板,木方、钢管、扣件加固。并保证所有构件模板均为全新模板。砼来源与运输:工程全部采用商品砼,施工期间砼利用大象泵输送。钢筋加工:钢筋购货后直接运至施工现场钢筋场,专人负责抽样,在加工区按施 工部位加工制作成

3、型,二次运输至服务楼施工操作面。施工脚手架:外檐采用钢管扣件脚手架作为施工作业脚手架;内檐支顶采用碗扣 式脚手架,短管、早拆头配合模板支顶。梁板及剪力墙支顶架体搭设前,下层楼板上 铺设多层板,防止楼板砼被架体压坏。马道采用钢管扣件脚手架搭设。砌体工程在首层支撑架体拆除后进行,按照图纸要求设置圈梁和构造柱,砌至梁 底端时采取斜砌,保证填充密实。砂浆强度合格,缝隙饱满。第二节施工工艺流程抄平放线f绑柱、墙钢筋支柱、墙模板搭设满堂支架支梁底模绑梁钢筋合 梁侧模f支板底模f绑板钢筋、预留预埋f浇筑混凝土f混凝土养护f垂直引测、弹 线f上层结构施工第四节架体工程根据本工程结构、建筑形式、高度及便于施工安

4、全,主体内檐采用钢管碗扣脚手架, 满堂搭设,操作层必须铺设脚手板,梁柱每侧不得少于2块板。架体支撑前,楼板上 满铺12mm厚多层板,防止楼板混凝土被压坏。主体外檐采用钢管扣件脚手架。外檐扣件式脚手架体系:2.1基本构造要求:本工程外檐脚手架立杆横距为1.50m,纵距为1.00m,步距为1.70m,双排里立杆离 墙面为0.30m,小横杆间距0.70.9m。脚手架搭设在建筑物周边,基础采用素土夯实,高于其他室外地面200300mm,并 浇筑两道厚200mm、宽500mm的混凝土地梁,强度等级C20;基础外设500X500砖砌 排水沟,排向现场排水沟。立杆的接头位置应错开在不同的步距内,大横杆错开2

5、.0m。立杆的垂直偏差要求,角柱垂直误差 0.5%,其它1%,同排的水平偏差应控制在 5cm以内。剪刀撑的搭设,剪刀撑与地面夹角为4560度,应沿脚手架高度连续布置,脚手架 两端和转角处及中间每12m左右设剪刀撑,剪刀撑的宽度不超过4根立杆。人行马道宽度1.50m,坡度按1: 3.5之字跑道,每一步架作一平台,平台与跑道应 设高1.0m扶手栏杆。外排脚手架在通道口处、出入口及下方临时建筑物上方设置安全防护棚,防护棚必须 经常清除堆积杂物,以防物落伤人。2.2搭设方法:2.2.1工艺流程:基层清理f立杆定位f摆放扫地杆f竖立杆与扫地杆扣紧f装扫地小横杆与立杆和 扫地杆扣紧f装第一步大横杆与各立杆

6、扣紧f安第一步小横杆f安第二步大横杆f 安第二步小横杆f加设临时斜撑杆f上端与第二步横杆扣紧f安第三步、第四步大横 杆、小横杆f安装二层与柱拉杆f接立杆f架设剪刀撑f铺设脚手板、绑扎防护栏及 挡脚板f挂设安全网2.2.2脚手架工程按照建设部建筑施工扣件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CJ130-2001)操作,选择技术能力强、经过安全技术培训的职工持证上岗,以保 证架体搭设质量安全可靠。2.2.3架体搭设之前先将地面进行平整夯实,在架体里外皮底部浇筑混凝土地梁各一 道,上铺木板并加设立杆底托。架体立杆底部里外排纵横向均设置扫地杆,工作面满 铺的脚手板采用对接方式,每块脚手板的端头下面需加设两根小横

7、杆保持其稳定性。 在施工进行中先搭设里排架子作为外防护,架体高度超过建筑物檐高1.5m,里排架 子距建筑物外墙0.3m。架子净宽不小于1m,架体之外设排水沟(深度为200mm)。2.2.4架体立杆间距为1.5m,横杆按照每层二步杆设置。每层加设拉接点与架体用 扣件锁牢,其水平间距为4m,根据本工程结构形式采用两种拉接方式:一是在钢筋 混凝土外檐墙面预埋件焊接200mm长钢管作为拉接点与外架体连接牢固;二是在楼板 表面预埋48短钢管并保证其露出混凝土表面200mm与外架体连接牢固。2.2.5剪刀撑按照规范要求沿架体外排连续设置不留空当,每组剪刀撑跨越立杆根数 为57根(并不小于6m),斜杆与地面

8、夹角应控制在4560度范围内,剪刀撑杆件 应用转轴扣件与立杆和小横杆伸出部分锁牢,剪刀撑杆件搭接长度不小于1m,用于 搭接的转轴扣件不少于3个,并且所有剪刀撑及拉接点刷红白油漆以示醒目。2.2.6外排架体从上至下满封绿色密目安全网,要求操作层满铺脚手板,底排架子同 建筑物之间用脚手板封严并加设水平防护网一道,板的高度同水平网。操作层满铺脚 手板且在板下拉水平防护网一道作为隔离保护层。主体施工时架子随楼层高度搭设 时,满足其搭设高度超过工作面1.2m以上,内外排架子之间每隔4m设水平支撑一道 一直到顶。脚手管使用接头扣件按要求不得在同一截面,保证在操作层的外皮架设挡 脚板一道,高度满足在200m

9、m以上。2.2.7通道口架体防护:采用脚手管进行搭设,其高度超过门洞口 300mm,通道净长 度不小于4m,两侧封挂绿色密目安全网,顶部做硬防护(铺50mm厚木板)板上封密 目网。2.2.8楼梯间防护:所有楼梯间使用脚手管搭设防护栏,并保证其高度不低于1.2m, 立杆、横杆间距为400mm用扣件锁牢并挂网。2.2.9门洞口架体搭设方法:在门洞口两侧外架体加设两根钢管锁牢,在洞口外排架 体上方加设两根立杆,并在洞口上方的横杆上加设斜杆成珩架式与两根立杆锁牢,并 沿门洞两侧立杆及上部横杆加设斜杆以加强其稳定性。架体两侧设置八字斜杆将上部 荷载传往两侧。2.3质量要求:搭设钢管脚手架,使用钢管必须有

10、合格证,符合规范、规程的质量要求后,才能使用。 外排架的立杆间距与桥域宽度严格按方案施工,不准随意更改,立杆与横杆要求横杆 平竖杆直,相邻两支杆接头应相互错开驳接,并用对接扣件联接,并拧紧螺栓。内檐碗扣式脚手架体系:本工程结构模板支撑体系基本上采用碗扣式脚手架体系,超大截面梁采用扣件式脚手 架支顶。3.1脚手架的搭设:3.1.1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为:基础准备f安放垫板f安放底座f竖立管、安装横杆组成方框f纵向装横杆加立管至 需要长度f铺脚手板设联接节点3.1.2搭设工作至少两人配合操作。在平整、夯实的基础上铺设垫木,垫木宽度不宜 小于200mm,厚度不得小于50mm。3.1.3拉线

11、,安放底座。同一侧底座应在一条直线上,应保持底座在同一水平线上, 少量高差用可调支座调整。3.1.4立好横向内外侧两根立管,装好两根横向水平杆,其竖向间距至少1.2m,形 成一个方框。3.1.5 一人扶直此方框架,另一个人将纵向水平杆一端插入已立好的立管最下面一个 碗扣内,另一端插入第三根立管下碗扣内,装上横向水平杆,形成一个稳定的方格。 3.1.6继续向纵向搭设直至需要的长度,搭设时注意保证立管成行,水平成线。第一 步纵向水平杆应拉线或用水准仪找平。3.1.7底部立管应选用长度规格不同的立管间隔搭设,使接头错开。3.1.8水平杆叶片插入立管下碗扣时,应检查叶片是否紧贴立管,而后将上碗扣套入 所有的叶片,用手锤将上碗扣顺时针方向打击,使上碗扣螺栓台阶在定位销下固定。3.1.9脚手架与建筑物联接,一般在立管与纵向水平杆交叉点设置顶墙杆,并在相同 位置用两股10号镀锌铁丝与建筑物锚固。3.2脚手架的拆除:3.2. 1脚手架拆除按搭设时相反顺序进行,所有杆件严禁抛掷,应用绳索吊下,轻卸、 平放,分类堆齐。3.2.2部件应每两年刷一次防锈漆,涂刷前杆件应清理干净。水平叶片如有变形可进 行翻新。脚手架检查与验收:4.1脚手架及其地基础必须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每搭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