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古代养生家的节食观_第1页
【推荐】古代养生家的节食观_第2页
【推荐】古代养生家的节食观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推荐】古代养生家的节食观我国古代养生家十分重视饮食适量,在节制饮食方面有许多精辟论述和具体方法。被后世称为医书始祖的内经-素问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饮食过度的危害。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又具体论道: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则腆满闭塞(腹部胀满堵塞),下为飧泄(腹泻),久为肠澼(痢疾)。此后,历代医学家和养生家在节制饮食方面,继续总结出许多宝贵经验,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次食量过大,使胃的负担骤然加重,于是引起胃痛、呕吐、腹胀、嗳气等症状,严重者导致急性胃炎、肠炎、胰腺炎、胃穿孔等。一日暴、十日寒,给健康和生命造成的危害是难以弥补的。为此,宋

2、代张果在医说中告诫道:食欲少而数,不欲顿而多,也就是现代科学主张的少量多餐制。大饥勿饱食,大渴勿过饮。人在大饥大渴之时,最易一次吃得过饱或饮水太多,从而使胃难以适应,造成不良后果。古人主张先饥而食,先渴而饮,这是防止饥不择食、渴不择饮的科学办法。唐代药王、长寿老人孙思邈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诫道。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如果一旦出现饥渴难耐的情况,重温这些节食训诲或以此劝导孩子缓缓进食,渐渐饮水,就可避免身体受到伤害。出现厌食的原因,一是生理性的厌食;二是病理性厌食;种种心理因素也可引起厌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食。不论哪种情况,只要没

3、有食欲,就不应当努力加餐饭。积极的办法应当是:调整饮食制度,加强体力活动,参加娱乐活动,保持精神愉快,创造轻松的进食环境,烹制色香味形俱能诱人食欲的饭菜等等。关于勉强进食的危害,梁代陶弘景养生延命录曾指出:不渴强饮则胃胀,不饥强食则脾劳,总之还是伤脾胃,而脾胃被中医视为人体健康长寿的后天之本。所以注意节食,保护脾胃,实在是健康长寿的关键环节。 医.学教育网整理孙思邈千金要方说:饮食以时,饥饱得中,每食不重用,讲的就是吃饭要定时定量,并且不要过量。这对维持胃肠正常功能,保持其工作的规律性是十分重要的。明代修真秘要更说得明确:食欲少而不欲顿,常如饥中饱,饱中饥。这种饮食适可而止、常处不饥不饱状态的

4、节食理论,与现代科学所主张的观点非常一致。胖人更应缩食古代养生家有道:谷气胜元气,其人肥而不寿;元气胜谷气,其人瘦而寿。养生之求,常使谷气少,则病不生矣。(语出太平御览)。这句话中的科学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肥胖者必须通过削减主食(谷气)来加强元气(脏腑功能),这样才可避免由肥胖而带来的一系列胃肠道和心血管疾患,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节制饮食的问题,早已引起全世界的极大重视。意大利学者考纳娄,于1958 年所著延身健身的可靠秘法中提出节食延寿说。他自己严格遵守节食原则,每天只吃固体食物 360 克,喝液体饮料 400 克,结果他活到 100 多岁,而在 83 岁高龄时,据说还能骑马、爬山和写作。美国科学家谢尔登,从 1928 年开办健身学校达 40 年之久,通过节食调节生活制度,使数万名各种病弱患者恢复健康。苏联皮茨赫拉乌里教授,在他 1975 年所著高加索人的长寿一书中,为百岁老人制定的饮食原则是: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纵观古今中外养生家的经验,都十分强调节食对健康长寿的作用。所以在饮食养生方面,第一是要全面摄食,使营养平衡,第二是要饥饱得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