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Y 1312-2010 进海路人工岛安全规则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07e19bb17bf51a09c546401f752f48/c107e19bb17bf51a09c546401f752f481.gif)
![Q∕SY 1312-2010 进海路人工岛安全规则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07e19bb17bf51a09c546401f752f48/c107e19bb17bf51a09c546401f752f482.gif)
![Q∕SY 1312-2010 进海路人工岛安全规则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07e19bb17bf51a09c546401f752f48/c107e19bb17bf51a09c546401f752f483.gif)
![Q∕SY 1312-2010 进海路人工岛安全规则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07e19bb17bf51a09c546401f752f48/c107e19bb17bf51a09c546401f752f484.gif)
![Q∕SY 1312-2010 进海路人工岛安全规则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07e19bb17bf51a09c546401f752f48/c107e19bb17bf51a09c546401f752f4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Q/SY中国石油天麫餓飼企业标准Q/SY 13122010进海路人工岛安全规则Safety requirements for road connecting artificial islands2010-08-01 实施2010-05-25 发布中国石5由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Q/SY 13122010IQ/SY 13122010I目 次 TOC o 1-5 h z frw ni細i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证书、资格认可、评价和备案 25酣26建造施工47钻、修井系统48油(气)生产工艺系统 59电气设备及电缆910 飜1211探测报警系统 1212消防系统 1313救生设备15助航标志
2、与信号 16麵1616进海路人工岛备案管理17鈴嫌 19Q/SY 13122010Q/SY 13122010-XX.1刖目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健康安全环保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博学、王树徽、李新福、郭焯民、苗文成、孙隆伟、彭志伟、谢燕春。Q/SY 13122010Q/SY 13122010进海路人工岛安全规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滩海进海路人工岛的勘察设计、建造施工、试运投产、生产运行及发证检验应遵循 的安全规则。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滩海进海路人工岛的设计、建造和开发生产的全过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
3、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 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标准。GB 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GB 1902009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 3107-2008救生圈用自亮浮灯及自发烟雾组合信号GB 43022008 救生圈GB 46961999 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GB 50084200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19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SY
4、 00312004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安全规程SY/T 52622009火筒式加热炉规范SY 57472008浅(滩)海钢质固定平台安全规则SY 63452008浅海石油作业人员安全资格SY 65042000浅海石油作业硫化氢防护安全规定SY 65052000浅海石油设施涂色规定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进海路人工岛石油设施 beach land and offshore oil facilities在滩海区域内与陆岸相连接、用于石油作业活动的石油设施的通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部分:滩 海海堤、进海路(漫水路)、滩海陆岸站台以及相关石油设施。3.2进海路 the road ove
5、rwhelmed by water在滩海区域内修筑的通向人工岛的道路,涨潮时可以漫水,潮退之后经简单清理可恢复正常。3.3人工岛 the platform of the beach and alongshore oil wells在滩海区域内修筑的为钻井、采油和集输等提供场所的构筑物。Q/SY 13122010 Q/SY 13122010 3.4发证检验 certifying survey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海洋石油作业安全办公室(下面简称海油安办)认可的发证检验机 构对滩海陆戾石油设施进行的第三方发证检验,包括:建造检验、年度检验、换证检验和临时检验。4证书、资格认可、评价和备案4.1
6、从事进海路人工岛石油设施勘察设计、建造施工、生产运行、发证检验及安全评价的所有单位, 应具有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资质。从事滩海陆岸石油开采的钻井队、作业队应具有相应的资质,并建 立完善的安全环保管理制度。4.2从事人工岛石油作业的作业者和承包者,其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应经过海油安办认可 的安全资格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4.3从事人工岛石油作业咚人员资格要求应满足SY 6345-2008的规定。4.4进海路人工岛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或者总体开发方案编制阶段应进行安全预评价。安全预 评价报告经评审后报海油安办备案;在设计阶段,需编写安全专篇并应当经发证检验机构审查 同意。4.5新建、改建和扩建的
7、进海路人工岛石油设施应由发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专业设备进行专业设 备检验,并获得相应的有效证书和报告。4.6试生产前,应经发证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取得最终检验证书或者临时检验证书,并制定试生产 的安全措施,于试生产前45d报海油安办有关分部备案。4.7试生产正常后,委托有资质的评价机构进行验收评价,612个月内向海油安办申请安全竣工 验收,经验收合格并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可正式投人生产。5设计5.1 一般规定5.1.1进海路人工岛石油设施计算分析和设计使用的方法应符合规范、标准的要求,并经发证检验 机构认可。5.1.2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应充分论证,施工方案中应编制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5.2
8、设计要求5. 2.1环境条件2.1.1用以确定设计环境条件的资料应以国家主管部门或具有资质的单位所提供的实测资料为基 础,原始资料应可靠、连续和有代表性。2.1.2环境条件的重现期应根据进海路人工岛石油设施的用途、油(气)田生产的寿命、设施的 重要程度等因素确定。5. 2.2油(气)田开发工程条件油(气)田开发工程的主要设计条件为:a)油(气)田地理位置。b)油藏特性及开发方案。c)油藏流体物理性质及化学成分。d)钻井方案、完井方式及修井方式。e)井口流压和静压、井口流体温度、油气比、油水比及油田生产压降。f)油田生产寿命,逐年油、气、水产量及注水量。g)油井的最大油、气、水日产量。h)环境条
9、件。3设施布置及危险区划分5. 3.1 一般规定5.3.1.1人工岛总平面布置应根据功能分为钻井区、生产(工艺)区、辅助生产区和生活区。 5.3.1.2对设施布置应满足以下需要:a)生产作业。b)维修及事故处理。c)安全、消防、人员逃生和救生。d)进岛车辆的活动范围。e)结构合理性。f)经济效益。5.3.2钻井区2.1勘探及新井投产、修井作业期间的井口应安装相应的井控装置,并设置远程关断装置。5. 3. 2. 2钻台上应至少设有两个相互远离的无障碍逃生通道。5. 3. 2. 3油井应设置与油藏压力相适应的井口装置,气井、油井(自喷井)应设置井下安全阀、井 上安全阀,无自喷能力井经安全评价认可并
10、报地区海监处备案后可不设井下安全阀。2.4井口槽内应设置监控系统、ESD关断系统、火气探测系统和通风系统,井口槽周围设消防 系统,实现可燃气体浓度自动探测、报警和通风的联动。5.3.3生产(工艺)区5. 3.3.1生产(工艺)区包括油气分离、计量、脱水、加热、污水处理、油气集输等工艺生产设备, 在布置要求上,除满足正常操作要求外,还应考虑紧急情况下,操作人员能够快速撤离的需要。3.2设备的布置应留有合适的通道和照明以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操作、监视、检查和维修。3放空管或放空火炬应布置在人工岛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满足相应设计规范的要求。 5.3.4辅助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匕括供水、注水处理、供热、空压
11、机、发电、供配电和消防,在布置要求上宜合并为 一个单体,能多层布置时宜多层布置。5.3.5 生活区5.1生活区包括生活综合楼、控制室和通信机房等。生活区宜布置在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 侧,并应在其前面留有一定的空地。5. 3. 5. 2生活区与生产区的间隔距离应考虑噪声的影响。5.3.6危险区的分类危险区分为以下三类:a)0类危险区:在正常操作条件下,连续地出现达到引燃或爆炸浓度的可燃气体或蒸气的区域。b)1类危险区:在正常操作条件下,断续或周期性地出现达到引燃或爆炸浓度的可燃性气体或 蒸气的区域。c)2类危险区:在正常操作条件下,不大可能出现达到引燃或爆炸浓度的可燃性气体或蒸气, 但在不正常
12、操作条件下,有可_出现达到引燃或爆炸浓度的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区域。5. 3.7危险区划分按照5.3.6和所用规范、标准中关于危险区划分的规定,应有危险区划分图。5.4进海路5. 4.1进海路的载荷设计应考虑可能通过的施工和作业车辆的负荷。5. 4.2进海路应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和防冻等级要求。5. 4. 3进海路进出口处应有足够的路面宽度以方便施工车辆通行。5. 4.4进海路的结构形式应考虑所处的地质和海洋环境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5.4.5进海路面层应满足平整和抗滑的要求。5. 4.6进海路路面高程的确定,应在设计高水位以上且不低于1.5m (黄海高程)。5. 4. 7进海路
13、的路基和路面宽度应根据通行需求和管缆的敷设要求确定。5.4.8进海路可采用单车道,此时可根据现场位置布设错车台,错车台的间距应控制在500m以内。 错车台的结构尺寸应满足设计最大车型通过时的停车视距。5.4.9进海路的路肩上应设置护轮带和标志杆,标志杆的高度应大于设计高水位。4.10进海路进口处应设置限速、避让等警示标志。5.5 人工岛5.5.1人工岛的面积应满足钻井、采油和油气集输工艺的设备安全距离的要求。5.5.2人工岛的顶面高程应在极端高水位以上,并在人工岛上设置混凝土挡浪墙。5.5.3人工岛选用的结构型式应进行稳定和沉降量计算、防护结构稳性计算。5.5.4人工岛的承载力应满足钻井设备作
14、业的要求。5.5.5人工岛上应设置观测水尺,供施工作业人员观测和记录水位变化数据。6建造施工6.1施工前准备6.1.1施工准备阶段建造单位应准备但不限于以下资料和文件提交发证检验机构批准。a)设计图纸。b)建造施工工艺和施工设计。c)焊接工艺评定和焊接工艺规程。d)质量检验计划书(或检验项目表)。e)焊工和无损检测人员等特殊作业人员资格证书。f)材料的复验报告和出厂合格证书。g)设备的出厂合格证和检测证书(指特种设备)。h)开工报告。i)施工中使用的计量器具的检定(测)证书。j)选用的试验室的资质证书。6.1.2建造、安装、服务的承包商,应有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预案,施工作业人员具备海上救
15、逃生培训资格证,并按要求到地区海监处备案,审查合格后方可开工。6.1.3施工单位应设置各级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 育和培训,并进行安全应急演习。6.1.4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提交作业者审批,内容至少包括施工工艺、技术措施、安全技 术措施、进度计划和质量计划等。6.1. 5施工单位应为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救逃生用品。6.1.6使用的施工船舶、设备应证件齐全,并满足施工要求。6.2施工作业2.1施工应根据批准的图纸、资料进行,其质量和使用功能应满足所用规范、标准和设计的要求。2.2在施工中,应按质量检验计划(或检验程序表)要求及时向发证检验机构报验。未经
16、检验或 检验未通过工序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2.3施工期间总平面布置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安全、防火的规定。6.2.4吊装作业时,设备应保证不受损坏,防止设备滚动和坠落。7钻、修井系统7.1 一般规定7.1.1钻、修井系统所用设备应具有符合要求的出厂合格证、试验证明和海上专业设备检验报告。 7.1.2设置在危险区内的钻、修井系统应符合电气防爆要求。7.2井涌监测主要监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钻井液池中循环钻井液量和液位增减量。b)天然气及有毒、有害气体。c)钻井液所测全烃含量和气体上返速度。d)注入井口的钻井液密度。e)井口返回钻井液密度。f)起下钻灌入和返出钻井液计量差值。7.3井控设备井控设
17、备要求满足SY 57472008中相应规定。7.4硫化氢防护4.1根据情况,设置硫化氢监测和报警装置,硫化氢的防护应符合SY 6504-2000的相关规定。4.2钻井作业前应制定防硫化氢应急预案并按规定演练。4.3钻井设施上应配备固定式硫化氢检测仪至少一套,有声光报警与其相连;Omg/m330mg/m3和 Omg/ m3150mg/ m3量程的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器各一套。4.4在可能含有硫化氢的地区进行钻井作业时,应配备不少于15套的便携式呼吸器。醒目位置配 备3个以上风向标或风向袋。7.5爆炸物和放射源的安全存放爆破器材、放射源在岛上临时储存,应采用指定的存放地点、设施。存放区域应远离热源、
18、撞击 和振动危害以及生活区,其距离可根据相应的操作规程或爆破器材生产厂家、服务公司的规定确定, 应取其最大的距离。爆炸物和放射源的存放标志应符合GB 190-2009的规定。7.6压力容器钻井系统中的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试验及检验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8油(气生产工艺系统1系统范围油(气)生产工艺系统包括以下相关的系统和设备:a)采油设备,包括井下采油设备及工具、地面采油设备、采油井口。b)集油系统(主要包括管线、油气分离器、热媒炉、热交换器、储油罐、泵等)。c)油气处理系统。d)天然气排放和燃烧系统。e)原油储罐。f)输油设备。g)注水系统。h)报警和应急关断系统。8.2安全分析和功能评价
19、油(气)生产工艺系统设计完成后,设计者应做出该系统的安全分析和功能评价表。8.3管系8. 3.1管系布设3.1.1管线应有相应的保温、防腐蚀措施。易受到海水侵烛的管线应采取管沟敷设、埋地、打保 护桩或架高的措施,埋地管线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8.3.1.2布置在易受碰损处的管线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8.3.1.3管线应有可靠的保护接地。8.3.2管系的涂色管系的涂色和标志应符合SY 6505-2000的要求。8.3.3管系的试压工艺系统管线安装完成设计要求进行试压。8.3.4出油管线4.1出油管线用材质应满足海上油气工艺管輯g海底输油管线施工规范中对材质的要求。4. 2出油管线上应设置高压安
20、全保护、高压报警和应急关断装置。4. 3当出油管线的最大允许用工作压力低于关井井口压力时,出管线上应设置安全阀(PSV)。当一个井组各生产_之间油压相差较大时,每条出油管线卜.应设Mt回阀。8.3.5集油管线5.1集油管线上应设高压安全但以下情况例外:a)每个输人源都设有高压安全且高压安全氏于集油管线的额定工作压力, 则集油管线上不需装设廣压安全保护。b)集油管线与下游工艺设备连接,且下游工艺设备上装有髙压安全保护,则集油管线上不需装 设高压安全保护。5.2集油管线上应装设安全阀,但以下况例外:a)输人源的可能最大压力小于集油管线的额定工4压力,或虽然输人源的可能最大压力大于集 油管线的额定工
21、作压#但输入源的安全阀ft保护输人源和集油i线时,则集油管线上不需 装设安全阀。b)集油管线与下游工艺设备连通,且下游工艺设备上装有安全阀,则集油管线上不需装设安 全阀。C)用于火炬、释放、放空或其他常压作业,且在出口管緣装阀门的集油管线不需装设安 8.3.6输油管线卜8.3.6.1每条输油管线上游端都应举置高低g宏孝保护端应检测装置。6.2每条输油管线上都应设置安全阀,但以下情况例外:a)输入源的可能最大泽力小于输油管线的额定工作压力,或虽然输入源的可能最大压力大于输 油管线的额定工作压力,但输人源的安全阀能保护输人源和输油管线时,则输油管线上不需 装设安全阀。b)输人源为压力高于输油管线额
22、定工作压力的油井,但设有由单独的高压安全保护控制的关断 阀(SDV),则输油管线上不需装设安全阀。6. 3每条输油管线的下游端应设置一个速闭阀。3.6.4输油管线的上、下游端应设置温度检测装置。8.4采油树8.4.1采油树的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8.4.2采油树生产闸门、套管闸门、总闸门、胶皮闸门、井口安全阀以及手柄、压力表等零部件配 备齐全完好,仪表有出厂合格证书。8.4.3井口应与易发生火花的设备及易下落物体的设施相隔离。8.5注水装置5.1注水装置由注水泵机组、储水罐、油润滑、水冷却、密闭系统等设施组成,各类设施、附件 和管系应按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选型、安装、试运转。5.2注水装置的
23、布置应紧凑合理,并应有设备吊装、操作维修等空间与场地。化验、仪表等应统 一考虑。8.5.3可能对工作人员发生危险的运转部件,应设防护罩或栏杆。5.4注水装置应设有安全阀装置。8.6压力容器6.1压力容器应根据所用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6.2压力容器的检验与验收应由海油安办认可的检验机构进行。6.3压力安全防护应符合如下要求:a)接受来自油井或其他输人源的流体且可能导致超压的_餐器,应采用高压安全保护以切断 流入。b)其他设备、管线上的低压安全保护可以保护压力容器.或压力W器在常压下作业或运行时经 常变到常压,则压力容器上可以不设低压安保护。c)压力容器应采用一个或多个有合适释放
24、能力的安全阀,若上游或下游设备上的安全阀能保护 连通的压力容器时,则压i容器可不设安全阀。d)压力容器在可能出现导_毁坏的负压下工_则应设置能维持适宜压力的气体(惰性气体或 天然气)补给系统。jg6.4凡压力容器,除非有其他可靠的措施,一般应设置高液位安全发置(LSH)和低液位安全装 置(LSL)。8.6.5如压力容器中的流体需要加热,则应设髙温安仝装S(TSH).以便当工艺流体超温时切断 热源。8.7加热装置7.1水套炉的设计应艇 SY/T 5262-2009的规定执行7.2水套炉的制造、检验、验收应按風GB 150I8和SY00M 20()4的规定执行。7.3进海路人工岛石油设施上应用的有
25、机热载体炉的设计、制造、安装、检验和使用应符合有 机热载体鸭全技敍全燃8.8常压容器8. 8.1压力安全保护8. 1.1常压容器应采用适当尺寸的呼吸阀保护。8. 1. 2储存原油的常压容器的呼吸系统应设阻火器。8. 8.2液位安全保护除流人作业有人监视或溢流能b入其他工艺设备外,常压容器宜i :高液位安全装置和低液位安全 装置,以切断流人。 8.9液体排放系统生产区内的液体排放系统分为开式排放系统和闭式排放系统。8. 9.1开式排放系统开式排放系统管线应考虑尽量减少弯管的数量。排放管线应沿流动方向向下倾斜1%的坡度。在 特殊情况下允许保持平衡,但不允许向上倾斜。8. 9.2闭式排放系统闭式排放
26、罐的设计压力和容积应符合所用规范、标准的规定及使用。8.10火炬系统8.10.1火炬系统处理设备的设计和安置应考虑以下因素:可燃物的总量,主导风向,包括钻机、人 员居住区、新风入口系统、靠船点等其他设备及设施的位置等各种因素。8. 10. 2火炬系统可以设计成立式火炬、悬臂式火炬或远距离火炬,要使释放出来的易燃气体不至于危及人员或设备。8.10.3天然气在进人火炬前应经过气液分离,其出口气体含液量及液滴直径应符合所用规范、标准 的有关规定。8.10. 4低压火炬管线在进人火炬前应设阻火装置。8.11放空系统8.11.1冷放空应考虑其位置及髙度、气体扩散和可燃界限,放空气体中存在的有害组分的浓度
27、记载 放空气体发生意外燃烧的情况下热辐射的强度。8.11.2大气放空,对于来自压力低的间歇释放源,气体可在一个安全位置放至大气中。 8.12监测报曹系统8.12.1应在油气生产工艺区设立监测报警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火灾等监 测报警系统。结合生产需求配备固定式或移动式监测报警系统。8.12.2报警盘。8.12.2.1油(气)生产工艺系统中设置的高压安全保护、低压安全保护、高液位安全装置、低液位 安全装置、髙温安全装置及可燃气体探测等应有可靠的对应声、光报警装置。8.12.2.2报警盘应包括逻辑组件、闪光报警器、声光报警和电源装置。报警盘的前面板应配置灯试 验按钮、复位和确认
28、按钮。8.12.3生产工艺系统的报警盘应具有如下功能:a)非正常状态的第一事故声、光报警。b)非正常状态的连续声、光报警。c)第一事故报警和连续报警的确认,事故起源点的区分和记录。d)报警复位,音响和闪光报警停止。e)灯试验和功能试验。8.12.4报警盘安装要求:生产工艺系统的监测报警盘与可燃气体的报警盘、控制盘应安装在安全区 域内。8.13应急关断系统宜采用以下几个关断级别及相应的关断内容。8.13.1单元关断可关断单台设备或单系列设备。单元关断可自动关断或手动开关实现。8.13. 2生产关断可关断井口采油树的主阀、翼阀;关断生产中的所有设备或关断原油外输管线。生产关断可由生产系统的重要监控
29、信号、仪表气压过低信号、海底管线压力过低信号、生产管线 压力过高信号、供电系统故障信号以及全部井口翼阀关闭信号等引发完成。8.13.3火灾关断火灾关断应导致生产关断,关断所有的井上安全阀、打开泄压阀、关断井下安全阀。但消防设 施、通信设备、障碍灯、雾笛、应急照明及发电和供电设备应保持工作状态。可由井口易熔塞回路检测到的火情直接导致人工岛的火灾关断,或由火灾与可燃气体探测器探测 到的异常情况自动地或经人工确认后手动地启动火灾关断。8.13. 4最终关断在遇有不可抗拒的情况时,人员撤离人工岛前,应执行最终关断。8.13. 5应急关断的要求作业者应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应急关断要求,至少应包括以
30、下内容:a)应急关断级别和关断内容。b)手动就地关断、远控关断或自动控制关断内容。8.13.6应急关断的设计设计者应根据作业者的要求,按下列要求设计关断系统:a)手动应急关断的开关或闸门应设置在井口、油气工艺区出口或进口、人工岛的路口等地点。b)应急关断系统的设计应为保安型设计,不受电磁干扰。c)应急关断信号应由一次仪表直接给出并直接传送到各执行机构。d)分布于各处的应急关断开关应配以清楚的标记和防止误操作的外壳。e)应急关断控制盘应有手动复位装置和关断信号旁路开关。9电气设备及电缆9.1-般规定1进海路人工岛石油设施电气设备包括:配电装置、电动机、变压器、电气保护设施、照明设 施、电伴热设施
31、和电加热设备;电缆包括:动力电缆、照明电缆、控制电缆及通讯电缆。9.1.2对设备及产品的要求:所有的电气设备和电缆应具有符合要求的出厂合格证,安装在防爆区 的电气设备应具有由有资格的单位颁发的符合防爆区要求的防爆等级证书。其技术性能应符合所用规 范、标准的要求;能适应进海路人工岛石油设施本身的特点及其所处的环境条件的要求。9.1.3供电应满足正常的生产及照明用电,防止电气事故危及人员和设备的安全。9.2电源2.1电源由架空明线、电缆供电。供电电源应满足:a)电源的电压、功率和频率应与整个供电系统和用电设备相适应。b)架空明线的电缆及地锚拉线强度应符合设计所用规范的要求。c)敷设电缆的电缆沟应具
32、有防护措施,电缆应予固定及保护。2.2配电装置包括变压器、配电柜及其他电气装置。其装置应满足:a)变压器、配电柜的技术性能应符合所用规范、标准的要求。b)变压器处应有良好的通风;变压器、配电柜的安装应与其安装处所的环境条件相适应。c)主控屏正面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0. 8m,背面走道不应小于0.6m,控制屏的地面应铺设耐油 的绝缘橡胶板或经过绝缘处理的木格栅。9.3应急电源9. 3.1应急电源的配备3.1. 1人工岛上配备的应急电源可由下列三者中的部分或全部组成:a)应急发电机。b)蓄电池组。c)交流不间断电源。3.1.2应急电源的供电应能满足设计应急负荷的要求,其供电设备应符合:a)应急发电机
33、在主电源失效的情况下,45s之内能自动启动和供电。b)蓄电池组在主电源失效的情况下能自动供电,在整个供电时间内电压的变化应保持在额定电 压的 12%范围内。c)在主电源失效的情况下,交流不间断电源能立即接替供电要求,其电压和频率的变化应符合 所用现行标准规范的要求。9. 3.2应急供电范围和时间2.1对标示平台的信号灯(包括障碍灯)和声响信号应能供电4d。9. 3. 2. 2对下列各处的应急照明应能供电18h:a)所有逃生通道上、艇筏登乘处和逃生用起重设备处。b)机器处所和控制室(站)。c)消防员装备存放处所。d)消防泵处所、喷淋水泵间及其控制处所。e)所有安装灭火设备的站(室)。f)通信及有
34、关应急设备等处所。2.3对装有的下列设备应能供电18h:a)通信设备。b)火灾与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c)手动火灾报警器按钮和应急时所部信号设备。d)电动防囉关雕e)应急发电机供輔鵬f)中央控制盘和应急g)其他影响人工岛安全的重要设备。2.4火灾与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制盘和应急关断盘由交流不间断电源供电,应至少 为 30min。9.3.3应急电源的布置9.3.3.1应急电源和应急配电板的安装处所应远离主电源和生产区域。2应急发电机与应急配电板宜安装在同广处所。3.3应急发电机与日用燃油柜处于同一处所,应保持安全距离。 3. 4蓄电池组应根据其性能妥善布置、维护、保_,有良好的通风。9.4危险区内
35、的电气设备及电缆9.4.1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I用和安装。9-4.1.1在任何危险区域_,应避免安装电气设备,则应根据需要选用适当的防 馳气设备。4.1. 2进海路人工岛石|设施上通常使用下列几种类型的防爆电气设备:a)本质安全型(标志ia)。b)本质安全型(标志ib)。c)醒型(标志d)。(1)通风充气型(标志P)。e)增安型(标志 e)。1.3在危险区内,应下述规定选择电气设备的防爆型式:a)0类危险区应选用本质安全型(ia)的电气设备。b)1类和2类危险区涂按表1选用。聽表1 1类和2类危睑区选用的电气设备的防爆型式1类IT 2类通风充气型(P)增安型(e)隔爆型(d)通风充气型(P)本
36、质安全型(ib)隔爆型(d)本质安全型(ia)本质安全型(ib)本质安全型(ia)9. 4.2危险区内的电缆。4. 2.1根据进海路人工岛石油设施本身的特点及其安全要求,宜选用船用电缆,敷设中应采取必要的防爆保护措施。4. 2. 2 0类危险区内敷设的电缆应符合本质安全型设备(ia)要求的适当类型的电缆和符合本质安 全型电路的要求。4. 2.3可根据表2选择敷设于1类和2类危险区内的电缆。表2敷设于1类和2类危睑区的电缆防爆区内电缆明、控制、通信)1类危险区2类危险区电缆敷设于带螺纹的硬金属管内00MI型(矿物绝缘金属包皮电缆): .?-伽0MC型(有连续气密的铝护套,外面有聚氯乙磯或其他相当
37、的材0料包覆)_ 铠装船用电缆00SNM型(非金属包皮屏蔽电0MV型(中压电缆)么么遽0TC型、PLTC型(非金属包皮电缆)0非铠装船用电缆0没有连续气密铝套的MC型电缆0注:“0”表示应使用。v、二、:.It9.4. 2.4危险区内电缆敷设的防爆措施: , -a) 0类危险区内严禁使用接线箱,电缆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应符合本质安全型(ia)设备连接的b)在i类危险区内不i有接线箱。若不可避免,则除全系统外的所有电气设备的接线箱、 分线盒、糊接头等髄题爆/ _C)在2类危险区,非铠装电缆或其金属护套不能_1机械损伤的电缆_布设在电缆托架内。离 开电缆托架的电缆应用钢f、角铁、槽钢等加以机械座铲。d
38、)本质安全电路应具有各自的专用电缆,这些电缆应非本全电路电缆分开敷设,且“ib” 本质安全电路系统的电缆也应与有部分部件在0类危险区fr、 ia”本质安全电路系统的电缆 分开敷设。e)穿过危险区内与危险区中的设备相连的电力应至少在它的两靠地接地。f)危险区墙壁上穿电缆的孔应以填料分隔、严加密 4.3.1危险区安装的照明灯具,应符合进海路人工岛孓U设施本特点及其安全要求,采用符 合该区防爆等级的防爆型灯具。4.3.2危险区的照明采用隔爆灯具照明时,其照明窗的结构应是坚固气密式的,并设有能防止机 械损伤的保护栅。4. 3. 3危险区照明用的分电箱宜设置在非危险区内。4. 3. 4危险区内的照明开关
39、应采用与其所在危险区等级相适应的防爆型开关。4. 3. 5照明开关及保护电器应能分断全部绝缘极或相,照明灯的控制应优先考虑集中控制。集中 控制的各个回路开关,应安装在安全区内,最好安装在该区的值班室或控制室内。4.3.6在1类和2类危险区内的便携照明灯具应选择下列型式:a)带有独立蓄电池的本质安全型、隔爆型。b)采用空气驱动型。9. 4.3. 7不应使用由电缆供电的便携照明灯具。9.4.4除本质安全电路以外,供电给便携式电气设备的软电缆或软电线,不应通过危险区域或处所。 9.5接地和避雷9. 5.1接地9- 5.1.1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固定安装的机械、井架的金属构件应可靠接地。若不能通过
40、正 常构造达到这一要求时,则应采取专门的接地措施。9. 5.1. 2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进海路人工岛上应设有专门的接地设施,以保证可靠接地。9.5.1.3人工岛上输送油或油气的管线以及压缩空气、二氧化碳和干粉系统中的金属管线和设备, 在它们的每个连接接头处都要有可靠的电线连接,并应至少有两处接地。9. 5.1.4人工岛上平行敷设的管道,当它们之间的距离小于100mm时,每隔20m应用金属导体将 它们连接并接地;交叉距离小于100mm时,也应用金属导体将其相互连接并接地。9. 5.1.5易燃液体和气体输送管系的头、尾部及其分支管系都应可靠地接地。9. 5.1.6储存易燃液体和气体的储罐都应接地。容
41、积大于50m3的储罐,沿其直径不能少于两处 接地。9. 5. 1.7人工岛上的架空管道进人建筑物时,应将入口处的管道接地。并在距管道人口处25m范围 内,应将管道至少重复接地一次。9.5.2避雷9. 5. 2.1应按设计所用规范、标准的要求确定滩海陆岸站台上需要避雷的设施和处所,并采取有效 的避雷措施。9. 5. 2. 2应按规范要求,定期对避雷系统进行检测。10通讯10.1进海路人工岛石油设施应配备可靠、适用的通讯工具。10.2应配备两种以上不同类型可靠的通讯工具,确保与陆岸和船舶的联系。10.3内部通信设备的配置与安装。10.3.1中心控制室与无线电室、配电室、平台经理室、会议室、各工作间
42、和宿舍之间,应设有直接 通话设备。10.3.2应配置一套有线广播系统,它包括对内广播和对外广播。对内广播的声音应能使在整个设施 任何位置的人员都能听清。11探测报警系统火灾和可燃气体探测器设置的地点、数量及规格种类,应能保证对所有可能发生火灾和泄漏可燃 气体的地方进行连续地监测。11.1火灾探测器选型针对人工岛的类别、用途和危险区的划分,火灾探测器宜选用烟探测器、热探测器、复合式烟热 探测器和火焰探测器(紫外线、红外线)。配备11.1.2.1人工岛上应配备满足安全需要数量的探测器,并经发证检验机构确认。11.1.2.2探测器应布置在能被保护且不受雨、雹、雪等污染物影响的处所。11.2火灾报警系
43、统11.2.1宜设集中报警控制盘,对于大的人工岛群可考虑设分区报警控制盘。11. 2. 2应有自动和手动两种触发装置。11.2.3所用的电源应为两路独立供电,一路为主电源,另一路为应急电源。11.2.4选用的电缆应为耐火型或阻燃型。2. 5在集中报警控制盘或分区报警控制盘附近应设置应急广播。11.2.6在生活区出口、机器处所出口和生产区等,人易于到达的地方和脱险通道的关键部位的合适 位置,应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从一个防火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近一个按钮的步行距离不应大 于 30m o11.3可燃气体探测器11.3.1选型11.3.1.1选用的可燃气体探测器,其可燃气体的取样装置类型、保护装置类型
44、、监测器的电路类型 应符合使用场所、功能的要求。11.3.1.2探测器应有出厂合格证书和技术说明书,并经发证检验机构认可。11.3.2配置在可燃气体可能泄漏的室内设备附近和空间死角处,应至少设置一个探测器。室外可能成为可燃 气体泄漏源的附近和可燃气体容易聚集的部位,应安装足够的探测器,11.4可燃气体报警系统11.4. 1 一般规定11.4.1.1选用的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应有质量合格证和产品防爆合格证,并经发证检验机构认可。1.2当探测到的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下限的20%时,应在中央控制室报警控制盘进行 连续的声、光报警;浓度达到爆炸下限的50%时,能进行声、光报警和相应的关断,并在报警控
45、制 盘上显示出事故发生的位置。布置2.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的指示、报警部分应安装在有人监视和便于操作、维护的地方,并避 免受振动和高温的影响。2.2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宜与火灾报警系统安装在同一室内,其布置应符合GB 50116-1998 的规定。11.5便携式O2、H2S、可燃气体探测器11.5.1对设计有密闭舱、油罐(能进人的)的人工岛上,便携式02探测器的配备不应少于1个。11.5.2在含有H2S气体的油井上作业(钻井、作业)的设施,便携式H2S气体探测器的配备不应 少于2个。11.5.3人工岛上便携式可燃气体探测器的配备不应少于2个。12消防系统12.1 一般规定1应根据人工岛的用途及人
46、工岛上消防防护对象的火灾性质和危险程度,有选择地装设水消防 系统、干粉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固定灭火系统。1.2人工岛的消防设计,应考虑消防水源及储水装置。潮间带地区的人工岛,当采用海水为消防 水源时,应考虑所在地落潮后无法取水的时间间隔的水源补充。消防水量应满足水喷淋、水幕、配置 泡沫及冷却用水总量的需要。12.2水消防系统12. 2.1消防泵2.1. 1消防泵的数量应根据人工岛的类别和用途及保护区域大小综合考虑确定。数量不宜多于4 台,但不宜少于2台,并配有备用消防泵。备用消防泵可采用与主消防泵不同的动力驱动(用电或柴 油),备用泵应能满足系统最小需求量。2.1. 2消防泵
47、的设计流量和压力应根据所设系统综合计算确定。12.2.1.3消防泵应安装在受火灾损坏可能性最小的地方,宜远离外部的燃料源或火源。2.1.4消防泵应设手动或自动及远控启动装置,与泵相连的进出口管线应设远控阀门。 12.2.1.5采用海水或类似介质作为消防水源时,消防泵和所有附件应采用抗海水腐蚀的材料。2.1.6消防泵的吸人口和动力源的布置应保证在任何一处所失火时,不致使两台泵都失去作用。12. 2. 2消防水管网2. 2.1消防水干管应布置呈环状,并尽量避开危险区域。12.2.2.2消防水干管应装设隔离阀,其设置应能保证干管的任何部位发生机械损坏时,管网仍能正 常输水。两个隔离阀之间的消火栓数量
48、不易多于5个。2.3管道及附件材料选择应考虑抗腐蚀性、耐火能力、使用寿命、与系统中其他部件的兼容性 等因素。12. 2. 2.4在寒冷地区,水消防管线应采取防冻裂措施。12. 2. 3消火栓及消防水龙带12.2.3.1应选择安全、方便的地点设置消火栓。消火栓的布置应确保人工岛的任一处所发生火灾, 保证有两个消火栓的水枪能够到达。12. 2. 3. 2每一消火栓应配备两条长度不大于25m的消防水龙带和一支分水器。-12. 2.3.3消防水龙带应选用耐油、耐化学变质、防霉和腐烂并能暴露在海洋环境下的材料。12. 2.4消防水枪12. 2. 4.1每条消防水带应根据不同场所,配备一支喷水、喷雾两用的
49、标准口径为13mm, 16mm或 19mm的消防水枪。.12. 2. 4.2消防水枪和消防水带应共同存放在同一部位的专用箱内,该专用箱应设置在消防栓的旁边 3m以内。12. 2.5国际通岸接头人工岛上的水消防系统至少应配备一个国际通岸接头。12. 2.6水喷淋系统人工岛上原油储罐等易燃易爆物质的储存容器应设置水喷淋系统。12. 2. 7水幕系统12. 2.7.1对需要进行水幕保护和防火隔断的部位,宜设置水幕系统。12. 2. 7. 2水幕喷头应均匀布置,其管径、喷头数、喷射高度及控制方式等应满足GB 500842001 的要求。12.3干粉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应能在30s内将干粉喷射到被保护部
50、位。固定式干粉灭火装置应有自动和手动两种 启动方式。12.4泡沫灭火系统12. 4.1人工岛上的石油储存容器应设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石油生产、处理等区域应设置半固定式 泡沫灭火系统。12. 4. 2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的控制装置应设在保护区域以外的安全地点。3在寒冷地区使用的泡沫液储罐应有防冻措施。12.5二氧化碳灭火系统12. 5.1人工岛上的封闭电气设备间、存放乙炔及油气类物品的封闭场所,应设置二氧化碳灭火 系统。12. 5.2灭火剂应设置在被保护场所之外的安全地点。12. 5. 3灭火系统控制设施应设在接近受保护对象且不能被其火灾所隔断的区域。控制设施应能以自 动和手动两种方式启动。12.
51、 5.4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被保护对象应设有火灾声、光报警装置。报警后系统应延时10s60s (可调)启动。12.6消防器材12.6.1人工岛上应至少配备4套装有消防员个人装备的消防品柜。其设置位置应易于到达,并应尽 量互相远离。12. 6.2消防员个人装备至少应包括:a)隔热防护服。b)消防靴和手套。c)对讲机式头盔。d)有绝缘木柄的消防斧。e)安全带。f)安全绳。g)可连续使用3h的手提式安全灯。h)正压式呼吸器。12. 6. 3人工岛应配备一台移动式消防泵。12. 6. 4人工岛应配置灭火器,灭火器的配置应符合GB 501402005的要求。12.7应急撤离12. 7. 1进海路人工岛石油设
52、施应建立应急预案。12. 7.2撤离条件。12. 7. 2. 1当达到撤离条件、接到撤离命令时。12. 7. 2. 2情况紧急,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时,现场负责人有权下达撤离命令并按应急预案组织实施。12. 7. 3人员撤离。12. 7. 3.1进海路人工岛石油设施所在单位接到撤离命令后,应迅速组织人员撤离,保证作业人员在 灾害到来前撤离到安全地点。7. 3. 2作业人员撤离前,应停止作业,做好井下和生产区的安全处理工作,采取相应的安全环保 措施,关闭相关阀门并切断动力源。12.7.3.3逃生通道应无任何障碍,且有可靠的照明,以便于人员在应急情况下通过。13救生设备13.1 一般规定1. 1人工岛
53、逃生及救生设备包括救生筏、救生圈、救生衣、抛绳设备、救生索和救生软梯、两栖 救生设备等。逃生和救生设备应经发证检验机构认可。13.1. 2逃生和救生设备的选用应适应人工岛所处海域的环境条件,并满足作业人员逃生和救生的 需要O13.1.3人工岛逃生和救生设备应标注设施名称并合理存放。13.2车辆把应急车辆作为人员逃生、有计划撤离的首要工具。应在岛上准备至少一辆应急车辆,并且应急 车辆能够满足岛上所有人员逃生要求。13.3救生圈3.1人工岛上至少配备4个符合GB 43022008规定的救生圈,其中2个带自亮浮灯及橙色烟雾 信号。救生圈用自亮浮灯及橙色烟雾组合信号应符合GB 3107-2008的规定
54、。13.3.2每个带自亮浮灯及橙色烟雾信号的救生圈应配备一根救生索,该索的长度应为从救生圈的存 放位置至最低天文潮位水面高度的1.5倍,并至少为30m,其直径不小于6mm。13.3.3救生圈应存放在人员易于到达的固定支架上,并能随时取用,不得永久性固定。13.4救生衣4.1进海路人工岛石油设施上救生衣的配备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a)按定员100%配备工作救生衣。b)冬季按定员100%配备保温救生服。c)工作场所,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救生衣。4.2救生衣或保温救生服应存放在易于取用的干燥地点。13.5避难房5.1在进海路人工岛石油设施上配备的避难房应至少符合以下要求:a)能够容纳生产作业人员。b)结构
55、强度应比进海路人工岛石油设施高一个安全等级。c)地面应高出挡浪墙1.0m。d)应采用基础稳定、结构可靠的固定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或固定式钢结构。e)应有可从各个层面通向房顶的固定梯子。13.5.2避难房中应配备:a)可供工作人员5d食用的救生食品、饮用水。b)一套抛绳设备。c)配备急救箱,急救箱内至少装有2套工作救生衣、防水手电及配套电池、简单的医疗包扎用 品和日常药品。13.6气胀式救生筏13.6.1人工岛应配备能容纳其总人数的气胀式救生筏。13.6.2气胀式救生筏宜沿人工岛、靠船装置边缘合理地布置。13.6.3气胀式救生筏的充气拉索长度应为从其最高存放位置到最低天文潮位水面之间高度的1.5 倍,但不应小于30m长。13.6.4应根据救生筏的存放位置,在尽量接近水面的人工岛或靠船装置边缘设置绳梯或其他等效的 登乘装置。13. 6. 5对气胀式救生筏应进行定期检验。13.7救生索及救生软梯13.7.1人工岛宜配备便携式救生软梯、打结逃生索或类似用具,其放置地点应邻近救生筏旁。若经 发证检验机构同意,可以免除。7. 2救生索及救生软梯应能延至人员到达水面的着落处。13.8两栖救生设备漫水路人工岛,宜配备两栖救生设备。14助航标志与信号14.1人工岛助航标志与信号应符合GB 46961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企业生产协作合同范本
- 2025年单位购房协议样本
- 2025年户外雕塑设计与安装合同协议
- 2025年节能服务项目规划申请报告范文
- 2025年建筑工程钢筋班组承包合同样式
- 2025技术创新与资本投入协议范例策划
- 2025年中外合资企业员工派遣协议范本
- 2025年岗位变动劳动合同细则
- 2025年住宅租赁合同解除
- 2025年公共建筑外墙涂装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 中考语文真题双向细目表
- 我国新零售业上市公司财务质量分析-以苏宁易购为例
-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科学25.小改变大效率教学课件
- 药品集采培训课件
- 股骨干骨折教学演示课件
- 动静脉内瘘血栓
- 朗诵《诗颂风华》
- 医共体人财物管理系统需求说明
- 大班安全《尖利的东西会伤人》课件
- 幼儿园一岗双责制度及实施方案(5篇)
- 临时占用城市道路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