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的西方早期音乐研究综述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彭永启 梁雪菲 对于中国而言,西方音乐属于“舶来之物”,对其认识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难 度,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尤其是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中国的音乐学者们所面对的这一异文 化体系在逐渐地显露其面貌,这当然与那些兢兢业业地学者们的主观努力密不可分,同时也 客观受到社会环境多方面积极的影响,推动着中国的西方音乐学术研究在逐渐走向成熟。整 体来看,对西方音乐的研究表现为“薄古厚今”,对古典主义时期之后,尤其是对承载大量 音乐家和作品的浪漫主义时期的介绍和研究成果颇丰,而对于古典主义之前的早期音乐研究 成果却并不乐观,这一方面是由于历史研究的
2、局限性所致,距离我们越远就越不容易看清 楚,另一方面则是研究者自身还未具有触及历史深处的全部能力,从语言、文化、思维等各 方面都处于摸索的状态,因此本文旨在对中国的西方早期音乐研究成果作以概要式回顾,一 是肯定前辈们的学术成就,另则更重要地是唤起同行们对早期音乐研究中未知领域的开拓和 挖掘,从而使我国的西方音乐研究更加趋于完整。一、西方音乐研究的领路人王光祈20 世纪 20 至 30 年代之际,留学德国的王光祈开始比较全面系统地向国内介绍西方音 乐文化,并著有多部作品,如德国人之音乐生活、欧洲音乐进化论、西洋音乐与 诗歌、德国国民学校与唱歌、西洋乐器提要、对谱音乐、西洋音乐史纲 要、西洋名曲解
3、说和东西乐制之研究等,这些著作可以说是中国人的第一批有关 西方音乐的研究著述,其中涉及西方早期音乐内容的主要为西洋音乐史纲要和东西乐 制之研究。西洋音乐史纲要算是第一部中国人写的西方音乐史,该书所记述的西方早期音乐内 容包括如下几方面 按其音乐的结构形态划分时代):(1 、上古文明各国音乐之初兴(2 、希腊音乐之发达(3 、初期基督教堂音乐(4 、格里哥乐歌2004年初,包括各类书籍和文章 含译二)复音音乐流行时代 、初期复音音乐:阿尔港鲁 (Organum,抵时康都 (Discantus ,伏波洞 (Fauxbourdon(2 、次期复音音乐:孔睹克都 conductus ,摩塔都 (Mot
4、etus ,绒朵 (Rondeau ,康洛 (Kanon(3 、法国骑士歌曲之突兴。(4 、意大利佛鲁冷池地方之“新乐运动” Ars nova(5 、荷兰乐派之崛起 ( 从“第二荷兰乐派”起,发明“自由模仿的歌乐”。而且只是“唱而不 奏”,称为“纯粹复音歌乐” 。(6 、罗马乐派之成立 ( 其领袖为拔纳斯推拿 Pa1estrina 。其作品之中,尽将“器乐调法”遗 痕完全铲除,称为“绝对纯粹复音歌乐” 。(7 、威尼斯乐派之贡献 ( 发明两个“歌队”合唱之法。促成“器乐”之进步。其作品种类为锐扯喀 Ricercare ,康处乃 Kanzone ,妥克塔 Toccata 。(8 、近世西洋乐理之
5、萌芽(9 、近代西洋乐谱之逐渐成立。 、西洋歌剧之起源 ( 佛鲁冷池派,威尼斯派,法兰西派,乃阿坡派。(2 、近代西洋器乐之进化 ( 其作品种类为,琐那台 Sonata ,生风里 Sinfonia ,空澈提 Concerto ,舒怡塔 suite 。(3 、近代西洋乐器之进步 ( 钢琴、提琴等等 。(4 、近世教堂音乐之主要作品种类:如阿那土锐五模 (Oratorium ,拔舍勇 (Passion ,康塔塔 (Cantata 之类。(5 、近世西洋乐理之确立 ( 如十二平均律之成立,谐和学之完成等等。虽然该书仅为提纲挈领式的勾画,内容的详尽程度有所欠缺,一些外译名词略显生硬,但在 当时却具有着
6、不可估量的价值,同时带给后世进一步探索西方早期音乐的机会或空间。东西乐制之研究是王光祈比较音乐学方面的重要成果之一,其中除了对中国、埃 及、印度、波斯等东方国家乐制的研究之外,还对西方早期乐制沿革的状况作以论述,内容 目录如下:丁编 希腊一)希腊古代之律二)希腊之乐调三)希腊之乐谱戊编 欧洲中古时代 教堂乐制二)欧洲大陆之乐制4、 ut re mi fa sol la符号; 2、拉丁字母; 3、线谱之进化;之应用己编 欧洲近代一)谐和学之发明1、查理罗 Zarlino )之学说; 2、那木 Rameau)之学说; 3、特尔体利 (Tartini 之学说二)欧洲近代乐调之进化1、阳调阴调之出处;
7、 2、阳调阴调之旋宫法三)欧洲近代之律1、查理罗十九律; 2 、近代流行之十二平均律; 3、梅尔克都(Mecator 五十三律; 4、耶可 (Janko 四十一平均律; 5、最近发明之二十四平均律四)欧洲近代定律之法1、八阶定律制; 2、五阶定律制; 3、三阶定律制五)欧洲近代之乐谱该书基本属于专题史研究范畴,对古希腊至近代的西方乐制的发展有较为详细的说明及论 述,无论从内容而言,还是就写作的思维和观念而言,都为后世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二、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1、书籍50 至 70 年代,中国涌现出四部至今仍不失参考价值的通史类著作:西洋音乐史、 西洋音乐通史、西洋音乐史与风格和德国音乐
8、,其中有关西方早期音乐的评介 各具特色。西洋音乐史与西洋音乐通史均是较早引入国内的外译文献。前者由留学法国的 张洪岛先生根据其法文版本音乐历史导论 作者:卡尔聂夫)翻译而成,早期音乐部 分的内容与王光祈的西洋音乐历史纲要略有相似,分为单音音乐古代、基督教时期)和复音音乐 旧艺术与新艺术、 16 世纪清唱式宗教音乐、 17 世纪、 18 世纪上半叶)。该书 为作者多年教案经验累积的成果,是面向西方人的教科书式著作,但并非专业性很强,而希 望是以简明的形式贡献给一般读者的简易读物,因此在早期音乐的论述部分表现出简明扼 要、条理清晰的特征,但信息量并没有削减,在文字记述的同时还附有少量谱例,解读起来
9、 简单明了,一定程度弥补了国人对此方面知识的缺乏;后者是由中央音乐学院编译室根据前 苏联音乐学家康津斯基 1956 年来到中央音乐学院讲授西方音乐史的讲课笔记整理并翻译而 成,该书分两册,第一册为早期音乐部分 从古代至亨德尔),其历史分期不同于前者,是 参照普通历史分期,以各个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阶段来划分,内容所提供的史实、谱例 及相关分析都较为丰富,因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成为教案和研究的主要文献,其中对音乐 现象的阐释对于国人无疑产生很大的影响。西洋音乐史与风格是一部出自台湾学者的通史著作,该书特别着重于乐曲形式的产 生、发展,时代性的音乐特征和风格,各乐派特殊的表现等方面内容。早期音乐
10、内容的记述 包括古代音乐、中世纪、复音音乐的起源至十四世纪、文艺复兴时代、十六世纪的音乐、巴 洛克时代,虽然该书作者谦虚地称其为纲要式的陈述,但其中富有见解的阐述与说明,行文 与图、谱的结合,使被国人难解的西方早期音乐展现的清晰而生动,知识含量较为丰富并具 有可读性。德国音乐是根据作者哥德施密特 1955至 1956年来我国讲学时的讲义和笔记整理并 翻译而成,涉及早期音乐的内容并不多,仅为前三章德国古典音乐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从文艺复兴时期至巴赫和亨德尔。该书记述德国的音乐发展史,因此对历史 的追溯仅从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的宗教改革开始,渗透较多地相关历史背景,但在记述巴赫和 亨德尔
11、的章节中,较为详实地阐述了两人的创作经历和成就,尤其是对个别作品和段落的分 析更加强了人们对音乐的理性认识。另外,有几本外译传记类著作值得一提:外国音乐名作也是这一时期较具重要价值 的文献,该书为苏联音乐专科学校教材,共四册,其中第二册涉及早期音乐内容,主要介绍 了巴赫和亨德尔,从叙述生平、揭示其创作思想和美学观点形成的过程,至论述作曲家的创 作特征及分析代表作品,使读者对他们的音乐风格及历史贡献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亨德 尔一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为外国音乐家传记丛书所著的音乐家小传,他本人在该书的 序中谦虚地称本书只能算是介绍亨德尔的生平和创作技巧的一个提纲,这个简单的“提纲” 却提供给读者较为
12、丰富的信息,尤其是行文风格具有文学色彩,相当具有可读性;音乐家 传记为译自苏联大百科全书以词条方式呈现的传记著作,该书按国别分为四卷:苏联 部分;德、奥、瑞士、英及美洲各国部分;意、法、西、比、荷部分;东欧、北欧部分,其 中收录了较为全面的早期音乐家评述,但由于该书为辞典式写作体例,因而提供给我们的有 价值信息相对较少。2、文章这一时期,有关西方早期音乐的研究文章其研究范围并不广泛,“学术”含量表现的也 并不是很高,主要集中于对巴洛克晚期两位德国大师巴赫和亨德尔的介绍,如德意志人民 的伟大作曲家巴赫 译文)、纪念巴赫,保卫和平 译文)、巴赫、德意志 民主共和国隆重纪念亨德尔逝世 200 周年、
13、纪念亨德尔逝世 200 周年、伟大的音乐 家亨德尔、世界文化名人,德国音乐家亨德尔、介绍作曲家亨德尔和巴赫 和他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等。人们了解音乐的途径更多地是从音乐家和作品切入,对巴赫和 亨德尔的介绍无疑会成为使国人对西方早期音乐深入认识的捷径之一,因而,从普及知识的 角度来看,这些文章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此外,还有两篇有价值的文章,西洋声乐技 术和它的历史发展以小规模的专题研究梳理了声乐技术的发展过程,对国内的声乐表演有 一定的帮助;欧洲歌剧的起源较为全面地论述了歌剧产生的历史渊源,对该方面相对陌 生的国内环境而言起到了重要的填补作用,并带给我们一定的启示。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1、书籍80
14、 年代起,学术空气逐渐变得自由而开放,整体的西方音乐研究有了显著的发展,学 者们接触到更多的资料进行翻译和编著,出版的著作也比以往丰富许多,其中涉及早期音乐 内容的包括通史类、音乐常识类、辞典类和传记类书籍。西方音乐史和音乐史话为外译通史类文献,至今仍不失为教案和研究的重要参 考书目。西方音乐史 作者:保朗多尔 M)是一部曾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而流行于各国 的法文论著,其内容丰富、选材严谨、文笔生动,对早期音乐的论述包括从古代音乐至拉莫 的八个章节,该书作者善于传记文学的写作,因而在行文表达上更富文学性,尤其在记述音 乐家巴赫、亨德尔和拉莫的部分运用一些引人入胜的描绘,使读者从心灵上感受音乐家的创
15、 作,从而弥补了该书在音乐本体评述上的欠缺。音乐史话是一部日文通史类书籍,正如 作者在前言中所说,该书的写作要求尽量简明,读来富有趣味性,保持传统上认为可靠的论 点,而且每读一节即可获得明确的概念。其早期音乐的论述为三个章节古代音乐、中世纪的音乐和巴洛克音乐),内容确实言简意赅,行文没有史书的刻板,尤其是插入若干张图片 与文字叙述互为补充,从而会得到更深刻理解,但其信息量过少对学术研究帮助较弱,只能 作为一般的音乐读物看待。同为东方人视角下对西方音乐的论述,其写作方式、观念及态度 值得国人学习和借鉴。除了外译文献,还有三部较为重要的国人撰写的书籍值得关注,欧洲音乐史欧洲 音乐史话和西方音乐史略
16、。欧洲音乐史曾是 1964 年中央音乐学院试用教材,仅 内部少量分发,直至 1983 年才正式出版。该书的时期按照社会发展中政治、经济及阶级的 结构性质来划分,早期音乐内容包括前三编 古代奴隶社会时期、封建社会时期和从封建社 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可以看出,除了一些基本的音乐史实外,充斥着较多有关社 会、政治方面的背景知识,并在某些观点的表达上有阶级的区分。另外,也许由于客观环境 所限,古希腊、古罗马和围绕基督教音乐发展的中世纪的内容详实性略有欠缺。对文艺复兴 时期之后的论述却具有一定的价值,尤其采用了达维逊和阿培尔合编的音乐史谱例选集 中的部分谱例,所引谱例均为相对完整的作品,这在国人
17、写作的音乐史著作中是前所未有 的,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欧洲音乐史话是由钱仁康先生编著的普及性读物,前五章为 早期音乐部分 古希腊和古罗马音乐;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教会音乐;中世纪和文艺复 兴时期的世俗音乐;歌剧的兴起;从巴罗克到洛可可),论述集中、史料丰富、风格轻松, 该书无意于对音乐实例的具体分析,而在史实的记述上可谓详实,尤其解释历史发展的前因 后果富于条理性。西方音乐史略是一本出现较早的综述性小册子,对早期音乐的记述极 为简练,但观点明确、概括性较好,体现出国人对西方音乐的评述在逐渐走向独立和成熟。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 ( 从古希腊罗马时期至十九世纪 是一部选编的 供音乐美
18、学教案和研究使用的史料集,曾在音乐研究上连续刊载过。该书前四章收录了 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到 17 世纪的西方早期有关音乐本质、音乐社会功 能及音乐创作的美学思想,该书填补了以往及同期著作和文章中鲜有出现的美学内容,说明 学者们已注意到此方面的不足并尽量寻找各种渠道加以弥补,其特色在于不仅记录了音乐家 的音乐思想,而且还囊括了哲学家和文学家的观点,对我们今天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专业化成果的丰富必然标志着该领域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但不能将其视为衡量的惟一 标准,引领大众的普及性工作也势在必行,从而在更广的范围内提高国人的整体素质,带领 出学术研究的良性氛围。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同类
19、型的音乐常识类通俗读物,不仅使一般人获 取到相关音乐知识,对于专业音乐工作者也是很有价值的工具书。如西洋音乐史问答为 外译读物,以特殊的写作体例、口语化的表达有所侧重地讲述了音乐的历史,一共有 84 道 问题,有关早期音乐为 29 道,由于不是历史的平铺直叙,所提问题内容相对集中、视角独 特,回答中有些观点会给同行带来一定的启示。音乐知识手册续集)是编译系列四集手册的第二集,全书由各自独立的专论所组成,每部分的写法、深度、观点也不相同,有关 早期音乐的内容在“西方音乐”和“西洋歌剧的诞生与发展”中,仅为纲要式浏览。音乐 欣赏手册为词典形式指导音乐爱好者欣赏音乐的通俗读物,由于侧重于音乐,并无史
20、实的 介绍,因此本书仅涉及几位早期著名音乐家和作品。音乐欣赏是一本外译读物,作者说 明该书是为大学的音乐入门课程而撰写,除第一部分论述音乐基本原理外,大部分以音乐史 的发展为内容,涉及早期音乐包括 1600 年以前的音乐和巴洛克时期音乐,论述简明扼要, 伴有一些举例和图示,除音乐常识,还有结合艺术、哲学和政治的内容,具有特色的是在章 节的末尾附有摘要时代的一般风格特征和建议聆听的作品名单及简要说明指导读者 加强对早期音乐的感性认识,这种解释与实践相结合的著书思路值得国人借鉴。词典类工具书的编著无疑会给学术研究带来很大方便,其实用性不言而喻,但编著工作 并不容易,既要求材料丰富,又要求内容详实便
21、于检索,对国内的学者们来说是一种考验。 80 年代有三部音乐词典问世:大陆音乐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和外国音乐词典,三部词典都不同程度地借鉴了国外的一些大型辞书的内容和写法,如 科林斯音乐百科词典、音乐的过去和现状和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词典等。有 关早期音乐的词条也相对丰富,人物从古希腊时期的毕达哥拉斯至巴洛克时期的巴赫,包括 所有重要的音乐家和音乐理论家,还收录相关音乐风格、流派、术语、乐器、作品等词条, 甚至是一些鲜为人知的条目,对词条的解释基本可以达到清晰明了,无论专业音乐工作者还 是音乐爱好者都可以从中寻找到有价值的信息。他不是小溪是大海介绍德国音乐家巴赫和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22、是西方 早期音乐家传记最早的两部,虽然两部书籍篇幅并不是很长,但各具特色。前者为“外国音 乐欣赏小丛书”之一,书中除了介绍巴赫的生平及创作特征外,还简略分析了其影响较大的 音乐作品;后者为外译书籍,以介绍巴赫及其作品为主线,但写作更具深度,使读者了解巴赫的创作经历的同时,心灵上更切近大师的音乐2、文章80 年代起,有关西方早期音乐的研究文章焦点仍主要集中于巴赫和亨德尔,但偏向单 纯介绍式的文章仅为少数,一般出现在报刊和爱好者杂志上,大部分文章为发表于全国性专 业音乐刊物上的学术文章。一类为针对作品的一般性研究,从客观史实出发,严谨而全面的 解读作品,如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 F 大调第一协奏曲
23、” 编译)、关于巴赫的六 首大提琴组曲、介绍巴赫的三部作品、对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 的理解、巴赫 二声部创意曲 分析、巴赫小提琴独奏奏鸣曲和组曲概述和亨德尔的清唱剧 弥赛亚 等;一类为针对作品的创新性研究,在资料相对全面的基础上,发挥研究者个人 的思维能力,展现出中国人看待西方早期音乐的独特视角,如美国新发现 33 首巴赫的作 品、用“巴赫主题”作曲、巴赫的恰空舞曲、现实苦难的表现与王国长存的讴 歌巴赫 受难乐 与亨德尔 弥赛亚 的社会历史内涵的比较 上、下)和黄金分割的 美学观点在巴赫赋格主题构思中的表现等。具有进步意义的是这一时期研究者的视野向历史深处又进了一步,巴赫和亨德尔之前的 音乐
24、家及音乐现象也开始引起国人的注意。有几篇文章值得一提:拉莫笔下的性格小 品、巴赫的先驱者布克斯特胡德、蒙特威尔第及威尼斯歌剧乐派、兰迪尼 终止的回归、更新和实验、 1600 年前欧洲多声音乐发展情况和“慢惮”音乐及其 与“奥加农”之比较,可以发现,学者们除了在试图了解和认识历史,也在提炼和思考历 史,更多的自主意识参与其中,推动国内对西方音乐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此外还有几篇较有价值文章:早期欧洲声乐文化的发展、巴罗克声乐、西方 钢琴艺术史简述、欧洲弦乐艺术史纲等。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1、书籍90 年代是一个学术成果多产的时代,开放自由的社会环境影响着思想文化的交流,中 国与世界的“对话”频繁发生
25、,导致研究的资料基础越来越丰厚,思维越来越活跃,能力越 来越成熟。这一时期出版的通史类著作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两部外译文献西方音乐史第四版)和简明牛津音乐史。西方音乐史是由美国学者格劳特撰写的较有分量的教材 式论著,并用于英美大学的教案中,该书对历史事实的连续叙述较为全面,其最大特色便是 “厚古薄今”,全书 20 章,早期音乐的论述为 12章,尤其对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 克时期的论述较为详实,时期划分较为细致,有客观背景叙述和作品实例分析,是研究早期 音乐不可回避的重要文献之一。简明牛津音乐史是由英国学者亚伯拉罕撰写的通史著 作,作者强调音乐史的连续统一,因此其写作文体并没按照通常的断代划分
26、时期,而是以最 贴近历史的记述方式,立体而连续地将大量史实、丰富的音乐现象一并奉上。全书共 41 章,早期音乐部分为 19 章,正如作者所言是通过“望远镜”式的视角,网络了一切资料和 信息,论述的内容与其说是告诉我们历史的模样,不如说是让我们通过自己的眼睛看清楚历 史,相对丰富的史料为后辈进行早期音乐研究提供了坚实的资料基础。这一时期国人编著和撰写音乐通史的质量有所提高,其中有关早期音乐的论述也逐渐丰 富起来。较为优秀的有欧洲音乐简史、西方音乐漫话、西方音乐史简编、西 方音乐的历史与审美和西方音乐文化。欧洲音乐简史是钱仁康先生为我国中学教 师培训音乐简史与名作欣赏课程编著的教材之一,该书延续了
27、钱先生 80 年代所编著的欧 洲音乐史话写作风格,但可能由于考虑到教材的用途,在具体内容的安排上有所变化,早 期音乐部分为古希腊音乐、中世纪教会音乐、中世纪世俗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巴罗 克音乐 声乐部分)、巴罗克音乐 器乐部分)和巴赫与亨德尔,书中插入大量的图片、图示 及谱例,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每一个音乐现象。西方音乐漫话属于通俗性读物,该书对 三方面内容音乐风格、音乐体裁及作曲家进行了富有见解的阐述和说明,有关早期音乐仅简 单记述了巴罗克音乐风格、歌剧体裁的演变及对蒙特威尔第、维瓦尔第、巴赫和亨德尔的简 要介绍。西方音乐史简编是上海音乐学院几位学者结合多年教案的累积和专题研究成果 整理
28、出版的教材式著作,按照通常的断代划分时期,前四章为早期音乐古希腊和古罗马音乐、中世纪音乐、“新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和巴罗克时期的音乐),由于该书一度 作为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西方音乐史专业课教材,因而在内容上努力铺设出较为详实的信 息,以供专业学习之需,但其惟一不足是缺少谱例的辅佐。西方音乐的历史与审美是高 等学校美育教材系列丛书之一,该书的特点是将音乐史专门知识的介绍与对音乐作品的分析 和审美鉴赏结合起来,因而内容分两大部分,上编为西方音乐文化史,早期音乐为四章古希腊的音乐文化、中世纪的音乐文化、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文化和巴罗克时期的音乐文 化),编写着重在文化史、艺术史的大背景下展示音
29、乐风格、流派的演变及其审美特质;下 编为西方音乐作品分析鉴赏,其中从格里高利圣咏至巴赫的小调弥撒,分析、论述了 多首我们熟悉和不熟悉的早期音乐作品,分析细致明晰,论述方式为我们提供了样板,此部 分在国人编写的音乐著作中前所未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国人对 西方早期音乐的了解程度在逐渐加深。西方音乐文化是音乐自学丛书音乐学卷之一,内 容上力求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通俗易读。写作体例按照通常断代时期进行划分,而且分 期细致,早期音乐部分分为古代音乐、中世纪早期音乐、中世纪后期音乐、文艺复兴早期音 乐、文艺复兴全盛期音乐、文艺复兴后期音乐、巴罗克时期音乐。由于该书在文化大背景下
30、论述音乐的发展,其中许多观点和见解都较为独到,尤其在每章末尾的小结中,条理清晰地 对时代概貌、风格特质、文化倾向等方面都作以较为准确的论断,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此外,还有几部著作值得一提,西方音乐欣赏是一部结合音乐欣赏和音乐历史的优 秀外译文献,它的新颖之处在于虽然也按照通常断代划分时期,但却颠倒了时期顺序,而是 从初学者接受能力的角度考量,将早期音乐部分置于浪漫主义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之后,充 分注意到了欣赏者的心理。早期音乐内容涉及从格里高利圣咏至巴赫和亨德尔,该书不注重 历史事件的连续叙述,而是围绕音乐现象、音乐家和作品展开论述,尤其是在作品分析环节 更显示出驾轻就熟的研究能力,这需要我国
31、研究者进一步学习。西方音乐史作者:韦克斯贝格)是一部外译通俗性读物,前三章为早期音乐部分古代世界、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巴罗克时代),该书最具价值的特质是加入许多插图,使枯燥的史实变得活跃而有生 气。欧洲声乐史属于专题史,以西方声乐艺术的发展和贡献为研究对象,前六章记述了 早期声乐艺术的发展状况 古代社会的声乐艺术、中世纪的声乐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的声乐 艺术、17 世纪至 18 世纪上半叶的歌剧和其他声乐艺术、正歌剧时期的美声唱法及18 世纪伟大的作曲家及其声乐作品 上),其中对正歌剧时期的美声唱法的论述对于从事声乐表演 者,甚至音乐研究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西方音乐的观念西方音乐历史发展中的
32、二 元次冲突研究为作者的博士论文,旨在从社会人文学科的层面和技术结构的层面的相互融 合、相互渗透的视角,来描述和阐释西方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该书可谓理论味十足的专业 化著作,对问题的探讨相当具有深度,早期音乐内容为两章,论述了早期音乐的观念、特征 及演变,由于其视角独特某些观点较为新颖。这一时期词典类著作中尤以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汇编的西洋音乐的风格与流派最 具价值。该书汇集了美国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哈佛音乐词典、苏联音乐百 科全书、法国博尔达音乐词典等有关西洋音乐的风格和流派方面的词条,早期音乐的 词条包括中世纪音乐、古艺术、新艺术、复合唱风格、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帕勒斯特利那 风格、巴
33、罗克、情绪说、华丽风格、感伤风格、洛可可等。较为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产生时 代、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历史影响等内容,是音乐研究者难得的工具书。90 年代有关西方早期的音乐家传记略有增多,如 我的目的是使人们高尚起来音乐 家亨德尔生平与作品简介、亨德尔、巴赫、音乐的大海 巴赫和维瓦尔 第,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套外译 BBC 音乐导读丛书中的几部:巴赫管风琴音乐、 蒙特威尔第牧歌、蒙特威尔第宗教音乐、库普兰、维瓦尔第,每部书 的作者均为该领域的专家学者,涉猎的内容相对全面,但没有偏重对音乐家生平的叙述,而 是以作品串联来解读音乐家的音乐风格,虽然可能在某些具体环节的翻译方面存在一定程度 值得改进的地方
34、,但对音乐本体的分析、评价及角度等仍使我国研究者耳目一新。2、文章90 年代,随着更多外译文献的涌现,国人对西方早期音乐的认识更加清晰而理性化, 资料的丰厚推动学术研究向更高的层次迈进。总体来看,学术文章从数量到质量都较前一个 阶段有所进步。选题范围更为广泛,虽然有关巴赫的文章仍达到将近总数的一半,但其他文 章的选题已延伸至古希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以古希腊时期为研究对象的文章有试述柏拉图音乐教育思想、论古希腊和先秦如 何看待音乐与数的关系、中国先秦与古代希腊音乐美学思想比较、中国、希腊和巴 比伦:古代东西方的乐律传播问题等,研究的重点均集中于美学思想,多运用与中国对比 的写作方式,当然,从一
35、个侧面也反映出,对古希腊音乐本体进行研究具有相对大的难度; 以中世纪时期为研究对象的文章有西方艺术音乐的渊源格里高利圣咏、格里高利 艺术的进一步传播 一) 二) 三)、中世纪神学氛围中的音乐思想、欧洲中世纪 调式、欧洲中世纪早期的音乐美学思想 节选)、论语言在早期奥尔加农形成过程 中的作用等,其中格里高利艺术的进一步传播 一) 二) 三) 为译文,提供了有 价值史料,其他几篇文章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剖析了中世纪音乐。格里高利圣咏、教会调式、 奥尔加农及音乐思想都是中世纪音乐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选题反映出研究者对中世纪音 乐的认识在逐渐成熟;以文艺复兴时期为研究对象的有兰迪尼终止新型式的渗透与嬗
36、变、欧洲 古艺术 时期的经文歌、马丁路德与德国新教音乐文化译文)、杰苏阿尔多半音化和声风格探徽、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思潮中的音乐思想等,选 题集中在音乐现象及音乐思想,可以看出,研究方向更为微观。巴罗克时期的器乐发展相当繁荣,主要围绕提琴和键盘乐器展开,但国内对其音乐家及 创作风格却知之甚少,这一时期出现的几篇文章在此方面有所弥补。器乐的发展离不开乐器 本身的发展,小提琴的起源与有关早期乐器和小提琴及其制作在16 世纪至 18 世纪初的发展两篇文章较为系统的论述了小提琴的演变和发展。一位功绩卓越的巴罗克音乐大 师评意大利小提琴家和作曲家科莱里的音乐创作( 上下)、科雷利和他的小提琴作品、从托雷
37、利到韦拉奇尼、斯卡拉第的古钢琴田园曲、D斯卡拉蒂 键盘奏鸣曲和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的键盘音乐风格等几篇文章论述了巴罗克时期较为重要 的一些器乐音乐家的作品及风格,从而打破了国人思想中巴赫作为巴罗克时期惟一音乐代表 的局限。此外,还有几篇有价值的专题研究,文艺复兴与巴洛克音乐比较、半音化的历史 演进 历史与现实的碰撞意大利歌剧诞生述评、复调音乐形式的发展与演 变、巴罗克时期的“音乐修辞学”及其蕴涵的美学理念,从宏观的角度对早期音乐进 行重组式研究。此文为作者所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一书中的章节之一。此文连载于 1996年至 2000年的音乐艺术,并于 2004年出版成书五、世纪初1、书籍进入 21 世纪
38、,社会的脚步在加快,中国迎来了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出版、网络、国 际交流等方面都在促使获取信息变得较少阻碍,使我国学者们对西方早期音乐的研究发生了 新的突破。一部“重量级”译作问世西方文明中的音乐,这一被公认是美国音乐学 走向成熟的标志性里程碑著作,从形式上仍属于音乐通史类著作,但内容上更多地从音乐文 化角度进行探讨,全书 20 章,早期音乐内容占 10 章,除了保留基本的断代分期的轮廓,更 注重音乐风格的论述,虽然内容未涉及具体的音乐实例分析,但对音乐风格发展的把握具有 独特性,如哥特风格、新哥特风格、古典“尼德兰”风格、意大利佛兰德斯风格、洛可可 风格等作者都做出了精辟论证,某些观点还为后
39、人寻找研究课题带来一定的启示。西方音 乐通史是新近出版的一部由我国学者撰写的音乐史,它被确定为我国高等专业音乐院校西 方音乐史课程教材,全书按照通常的断代进行分期,前四编为早期音乐古代希腊和罗马音乐、中世纪音乐、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和巴罗克时期音乐),该部分内容写作思路明晰,论述 富于条理,行文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虽然写作基本是以中文或外文的二手资料为基础, 但其价值仍不可忽视。这一时期最能反映我国西方音乐研究进步的标志便是出现了许多专题史著作,较具代表 性的有西方合唱音乐纵览、西方音乐体裁及形式的演进和半音化的历史演进。 对早期音乐研究贡献较大的就是欧洲早期和声观念与形态,该著作曾经在 90
40、年代分期 发表于音乐艺术,为作者的博士论文,是国内首部较为全面、系统地论述西方早期音乐 的专著。全书分三部分:欧洲初期多声音乐中的和声观念与形态;“新艺术风格”及 15 世 纪上半叶多声音乐的理论与实践;文艺复兴时期多声音乐与和声理论的发展,每部分均包含 历史背景叙述、音乐特征评价、理论著作述评和音乐实践与作品分析,其中所涉及的众多音 乐家、音乐现象和理论著作都具参考价值。该书较为全面而细致的对公元 9 世纪至 16 世纪 多声音乐在内容、风格、体裁、结构、节奏、织体、写作方法等方面所经历的发展过程,分 阶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分析和归纳,从而探讨其发展中和声观念与形态的演进,填补 了我国在
41、该方面研究的空白。另作者还为该书录制了一张配套唱片,选择在时期、流派、作 曲家、体裁、表现形式等各方面有一定典型意义的乐曲进行音响复原实验,其中包括声乐作 品和器乐作品。唱片的完成使该著作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教案价 值。牛津简明音乐词典 第四版)是一部国内少有的外译词典,它是一部中型百科性词 典,其内容较为实用,收录词条万余条,从名词、术语、曲式、体裁到作品、人物、机构无由于该时段贴近现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及时地将所有相关书籍和文章收集全面,今后有待补充。不一一包罗,是我们研究早期音乐值得查阅的中文词典。2、文章从 21 世纪之初的整个西方音乐研究文章来看,学者们投入的
42、精力大多集中于20 世纪音乐,而对早期音乐的研究并不十分丰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研究条件的日益完备,各位 学者会逐渐发现研究早期音乐的潜力和价值。这一时期有关古希腊时期的文章有两篇悲以立志说与悲以庄严说中国先秦与古代 希腊音乐美学思想比较和 乐记 与诗学比较研究中一些问题的思考中国先秦与古 代希腊音乐思想比较,为作者延续 90 年代时期的研究思路对中国与古希腊美学思想进行 对比,这一系列的文章展现出了学术界的积极态度,围绕某一课题进行循序渐进的研究,从 而达到学术的完整和深入。有关文艺复兴时期的文章有两篇值得一提罗勒:“第二实践” 的先驱和拉索的国际化风格初探 上) 下),两位作者所选择的研
43、究对象都是文艺复 兴时期成就卓著而在国内尚无人触及的音乐家,文章不仅仅是对人物的简要介绍和陈述,更 重要的是对其创作风格作以阐释并肯定其历史地位及意义,学术价值不容忽视。对巴赫的研究文章仍然占据统治地位,有十余篇之多,关于作品研究较具代表性的有 利都奈罗在 勃兰登堡协奏曲 中的运用、 戈尔德堡变奏曲 巴赫的晚期风格及其研 究、巴赫的 管风琴小曲集 与众赞歌、巴赫 小调弥撒 中的“旧曲新唱”、 巴赫如何创作四声部众赞歌、巴赫 马太受难乐 的戏剧结构、巴赫的无伴奏大提 琴组曲、浅谈巴赫半音阶幻想赋格曲等,可以看出对巴赫音乐的研究已到了相对细致 的程度,学者们的研究角度反映出对历史的驾驭能力在逐渐加
44、强。关于演奏方面的文章有 巴赫钢琴作品的演奏、从演奏巴赫平均律看巴赫作品的风格及特点等。此外,还有几篇有价值的从宏观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章,例如巴罗克音乐形态与相关音 乐思潮、巴罗克时期的装饰音现象 上) 下)、复调起源的各种理论及其评价、 西方声乐体裁的历史演变与形式含量的增长、西方音乐前调性时期音高组织思维研究 和 “词语描绘 ”纵横谈等。结语通过简要地回顾自二十世纪初以来中国的西方早期音乐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中国的西方音乐研究在逐渐走向成熟,并逐渐朝着与国际相衔接的道路上前进。在这一进程 中,学者们克服了众多困难,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从被动地接受、理解知识到主 动地思考、研
45、究学术问题,视野逐渐开阔,思维观念也逐渐深化,其中蕴藏的某些研究倾向 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值得被我们关注,这些倾向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今后的研究 工作,而且会让我们更为清楚地意识到研究西方早期音乐的意义所在。从王光祈较早地简单记述了西方早期音乐发展状况开始,对西方早期音乐历史较为完整 的建构成为学者们初期的首要任务。外译通史类书籍的涌现为国内的学术研究提供了较为丰 厚的史料,如苏联音乐学家康津斯基的西洋音乐通史、德国音乐学者哥德施密特的德 国音乐、法国音乐学者朗多尔 M的西方音乐史、美国音乐学者格劳特和帕利斯卡合著 的西方音乐史、英国学者亚伯拉罕的简明牛津音乐史和美国音乐学者保罗亨 利朗
46、的西方文明中的音乐等,我们对西方早期音乐的认识及从认识中延伸出国人自身 对西方早期音乐文化的思考,很大程度上获益于这些外译文献。在此基础上,国人有机会编 著一些同类著述,从早期的箫友梅、黄自至近期的张洪岛、钱仁康等前辈们,都在这方面做 了大量的工作,无论从教案和普及知识的角度,还是学术研究来看,都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 用,并为同行们提供了向更为具体而细致的研究方向前进的可能。从框架式历史著述转向专题研究领域可以说是见证国人学术研究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 一。纵观中国的西方早期音乐研究成果,专题史及专题研究论文出版和发表的数量在陆续增 长,研究角度更加趋于细致、微观。专题史研究主要在乐制、美学、音乐
47、形式和作曲技法这 四方面成果卓著,尤其在 2000 年后,国人出版的史类著述中,除西洋音乐通史外,其 余均为专题史著作,其中戴定澄的欧洲早期和声观念与形态一书更是历年少有的早期音 乐专题史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国人对西方音乐历史的研究方式在逐步改变,这一改变体现 了普遍认知能力的改善与提高,从而促进专题研究向更高的学术层次迈进。对作曲家的专题 研究方面表现出从平铺直叙式的介绍生平及创作经历过渡为结合人文历史背景和技术结构分 析对作曲家的生平及创作进行新的审视与评述,这种倾向在论文中表现的较为明显。如于润 洋先生于 1985 年在人民音乐上发表的现实苦难的表现与王国长存的讴歌巴赫受难乐与亨德尔 弥
48、赛亚 的社会历史内涵的比较一文,是为纪念两位大师诞辰300 周年而作,文章所选取的研究角度在当时的学术界算是较为新颖且有一定深度的,从美学特征、社 会心理等方面较为详细地论述了两位大师及其代表作的社会历史内涵,文中虽未涉及技术层 面的细致分析,但在对音乐轮廓及表现内容的简单叙述中,仍较好地注意到了与技术分析的 结合,并在人文历史背景及美学观念的阐释上显示出客观而独到的观点。这一研究思路曾在 他为其博士研究生姚亚平 1999 年以博士论文出版的著作西方音乐的观念西方音乐历 史发展中的二元次冲突研究一书的序言中再次强调过,认为西方音乐的历史研究应加强人 文学科理论根基和技术理论方面的修养,从而在这
49、两方面结合的基础上洞察历史,开展学术 研究,其学生这部论著也是尝试从这两个层面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视角,来阐释和描述西 方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和过程,这一研究观念提示给国人一种新的史学研究方法和思路。虽 然近些年来的专题研究较为活跃,涌现出若干带有突破性的论文,如巴罗克时期的装饰音 现象巴赫 小调弥撒 中的“旧曲新唱”拉索的国际化风格初探罗勒:“第二 实践”的先驱利都奈罗在 勃兰登堡协奏曲 中的运用亨利浦塞尔戏剧音乐中的固 定低音复调变奏原则和西方音乐前调性时期音高组织思维研究等,但研究者们还应进 一步挖掘研究的深度及广度,将视角扩散的更为开阔,寻找更为新颖的研究方法。对西方早期音乐的研究中,还
50、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倾向便是有关宗教基督教)文化的探讨。由于某些社会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的西方早期音乐研究未将 对宗教文化问题的探讨纳入视野,这无疑是一个较为重大的忽视。宗教文化是西方音乐得以 成长的土壤,尤其在早期音乐发展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以格里高利圣咏为核心发展起 来的基督教礼拜仪式音乐成为早期音乐的核心内容,是不容忽视的,因而,只有认清宗教文 化与音乐的关系,才能更深入地认识并研究西方早期音乐,甚至是整个西方音乐的研究也不 能忽视基督教文化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 90 年以后发表了一些相关文章,如基督教与西 方音乐文化问题的若干思考 高士杰,中国音乐学, 1994.
51、3 )、基督教精神与西方 艺术音乐传统 高士杰,中国音乐学, 1998.3 )、基督教与基督教音乐大事年表 徐明 基,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1.4 )、基督教的圣母崇拜与西方音乐文化韩乐,交响, 2004.1 )和基督教对西方音乐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甘霖,音乐探索, 2004.2 )等,这些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此方面研究的空白,从而延伸并拓宽了学 者们对早期音乐的研究思路。近些年来,学者们都在尽各方面努力来完善和弥补国内在西方早期音乐研究上的薄弱环 节,如出访或留学国外,寻找第一手资料进行研究;邀请国外专家来中国进行学术交流活 动,间接地了解相关学术动态,从而及时地发现自身弱点,与前沿的
52、国际学术研究缩短距 离;建立相关学术团体组织,为相关研究、教案、交流和学科建设等方面提供较为广阔的空 间。良好的学术氛围及研究条件的完备应该会促使我们增强自身的研究意识,提高学术层 次,从而进入较高的学术研究境界。参考书目李应华,“当代中国人对西方音乐历史的观念变迁”,中国音乐学,1997 年第 3 期。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年鉴编辑部,中国音乐年鉴1997,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9 年。陈建华、陈洁,中国音乐理论书目1949 1999,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年。汪毓和编著,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4 年。 向延生主编,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传
53、,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4 年。 冯文慈、俞玉滋选注,王光祈音乐论著选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年。附录1、书籍 包括通史、专题史、辞典、传记):书名作者出版日期出版社通史西洋音乐史纲要王光祈1937中华书局西洋音乐史瑞士卡尔聂夫著张洪岛译1952.11万叶书店西洋音乐通史苏阿伊康津斯基 中央音乐学院编译室译1958.10音乐出版社德国音乐德哥德施密特著 中央音乐学院编译室译1959.8音乐出版社西洋音乐史与风格刘志明1972.12台湾大陆书店音乐史话日属启成 陈文甲译1983.2人民音乐出版社欧洲音乐史张洪岛主编1983.10人民音乐出版社西方音乐史略李应华著1988.10
54、人民音乐出版社西方音乐史法保朗多尔 M 著 朱少坤 佘熙 王逢麟 周薇译1989.3人民音乐出版社西方音乐史教程陈东编著1989.7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欧洲音乐史话钱仁康编著1989.11上海音乐出版社西洋音乐史问答日石义上雅等著 唐大堤译 胡国伟校1986.11上海文艺出版社音乐知识手册薛良编1988.9中国文联出版公司音乐欣赏美罗伯特希柯克茅于润译1989.10人民音乐出版社欧洲音乐简史钱仁康编著1991.6高等教育出版社简明西方音乐史刘经树著1991.12人民音乐出版社西方音乐史话陈小兵1995.1上海文艺出版社外国音乐史宋敬修、唐瑰卿1995河南大学出版社西方音乐史美唐纳德杰格 劳特 克
55、劳德帕利斯 卡著 汪启璋吴佩华顾 连理译1996.1人民音乐出版社西方音乐史略方智诺主编1996.4现代出版社西方音乐漫话刘延立 沈永华 高凌 瀚编译 曹炳范校订1996.5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学基础知识问答俞人豪 周青青等著1997.12人民音乐出版社西方音乐欣赏美约瑟夫马克利斯著 刘可希译1998.2人民音乐出版社爱乐手册东方编著1998.8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西方音乐史黄腾鹏1998敦煌文艺出版社西方音乐史约瑟夫韦克斯贝格著王嘉陵译1998.10四川大学出版社西方音乐史简编沈璇 谷文娴 陶辛1999.5上海音乐出版社西方音乐的历史与审美修海林、李吉提著1999.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西方音乐文化
56、蔡良玉著1999.12人民音乐出版社简明牛津音乐史英杰拉尔德亚伯 拉罕 顾犇译 钱仁康 杨燕迪校订1999.12上海音乐出版社西方文明中的音乐美保罗亨利朗著 顾连 理 张 洪岛 杨燕迪 汤亚汀译 杨 燕迪校2001.3贵州人民出版社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主编2001.5上海音乐出版社剑桥插图音乐指南英斯坦利萨迪 艾 莉 森 莱瑟 姆 主编 孟宪福主译2002.9山东画报出版社专题史东西乐制之研究王光祈1926上海中华书局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 从古希腊罗马时期至十九世纪 何乾三选编1983.12人民音乐出版社欧洲声乐史刘新丛 刘正夫著1999.6中国青年出版社西方音乐的观念西方音乐历史
57、发展中的二元次冲突研究姚亚平著1999.1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欧洲早期和声观念与形态戴定澄著2000.1上海音乐出版社西方合唱音乐纵览韩斌编著2000.4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欧洲声乐发展史尚家骧著2003.5华乐出版社西方音乐体裁及形式的演进钱亦平 王丹丹著2003.12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半音化的历史演进桑桐著2004.3上海音乐出版社词典大陆音乐词典康讴 编1981台湾大陆书店中国大百科全书 音乐舞蹈)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音乐舞蹈编辑委员会编1985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外国音乐词典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 所汪启璋、顾连理、吴 佩华)编译,钱仁康校订1988上海音乐出版社音乐欣赏手册上海音
58、乐出版社编辑部1981.101989.12上海音乐出版社西洋音乐的风格与流派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1990.7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圣经林逸聪主编1993.91999.8华夏出版社音乐百科词典缪天瑞 主编1998.10人民音乐出版社牛津简明音乐词典英肯尼迪 布尔恩 编 唐其竞等译2002.9人民音乐出版社外国名曲欣赏词典罗传开 编著19862003.3上海音乐出版社传记外国音乐名作 第二册)巴赫、亨德 尔苏符加拉茨卡雅著1958.8音乐出版社音乐家传记岁寒编译196263上海文艺出版社亨德尔法罗曼罗兰著1979.11人民音乐出版社严文蔚译 顾连理 吴熊元校他不是小溪是大海介绍德国音乐家巴赫翟家学、
59、王凤岐编著1985.5人民音乐出版社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维利巴尔德古尔利特著 胡君译1988.10人民音乐出版社我的目的是使人们高尚起来音乐家亨德尔生平与作品简介翟学风编著1992人民音乐出版社亨德尔田可文1998人民音乐出版社巴赫郝彤译1998外文出版社维瓦尔第齐焱蔷1998外文出版社音乐的大海巴赫余志刚1998上海人民出版社蒙特威尔第 牧歌英 Denis Arnold 王 次炤等译1999.4花山文艺出版社蒙特威尔第 宗教音乐 英 Denis Arnold 杨韫译1999.4花山文艺出版社库普兰澳 David Tunley 温 宏译1999.4花山文艺出版社巴赫 管风琴音乐英 Peter
60、Willianms师维译1999.4花山文艺出版社维瓦尔第英 Michael Talbot常罡译1999.4花山文艺出版社2、文章:文章名称作者期刊名称发表日期德意志人民的伟大作曲家巴赫马景舒译人民音乐1951 第三 卷.3纪念巴赫,保卫和平廖乃雄译人民音乐1953.12巴赫和他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张洪模人民音乐1955.3西洋声乐技术和它的历史发展蒋英人民音乐1955.7巴赫隋星桥长江歌声1957.5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隆重纪念亨德尔逝世 200 周 年人民音乐1959.4纪念亨德尔逝世 200 周年赵沨人民音乐1959.4伟大的音乐家亨德尔方芝儿童音乐1959.4介绍作曲家亨德尔歌曲编辑部歌曲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南京市江浦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适应性练习(一)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江苏省淮安市南陈集中学2025届初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题含解析
- 普洱学院《西方思想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2025届初三化学试题周四测试试题含解析
- 商洛学院《社区预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教学课件
-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问题解决与数学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视频剪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省恩施州2025年初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试卷(二)生物试题含解析
-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理论教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偏心半球阀技术规范
- 2025年春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11 浪花
- 金融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专练04-中国地理、世界地理100题(解析版)
- 水利工程信息化项目划分表示例、单元工程质量标准、验收应提供的资料目录
- 意识哲学研究前沿-洞察分析
-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专业培训(2024年11月)
- 2025年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限公司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道路运输安全员两类人员考试考核题库含答案全套
- (八省联考)四川省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 化学试卷
- 2025年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考试必考题库及答案(共232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