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智慧文旅与IP发展白皮书_第1页
5G+智慧文旅与IP发展白皮书_第2页
5G+智慧文旅与IP发展白皮书_第3页
5G+智慧文旅与IP发展白皮书_第4页
5G+智慧文旅与IP发展白皮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 HYPERLINK l _bookmark0 1、引言 3 HYPERLINK l _bookmark1 、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4 HYPERLINK l _bookmark2 、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历程 4 HYPERLINK l _bookmark3 、国内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 4 HYPERLINK l _bookmark4 、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6 HYPERLINK l _bookmark5 、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7 HYPERLINK l _bookmark6 、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发展现状 8 HYPERLINK l _bookmark7 、旅游产业发展趋势 10 HYPE

2、RLINK l _bookmark8 、未来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行业总收入将继续增长 10 HYPERLINK l _bookmark9 、科技与旅游智慧结合 12 HYPERLINK l _bookmark10 、共享旅行广受大众喜爱 12 HYPERLINK l _bookmark11 、出入境旅游持续火爆 13 HYPERLINK l _bookmark12 、旅游需求品质化和中高端化 14 HYPERLINK l _bookmark13 、消费升级带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15 HYPERLINK l _bookmark14 、在线旅游将逐渐代替传统旅游 15 HYPERLINK l _bo

3、okmark15 、全域智慧旅游全面化 16 HYPERLINK l _bookmark16 、5G+开启数字文旅时代 17 HYPERLINK l _bookmark17 、智慧旅游愿景与挑战 18 HYPERLINK l _bookmark18 、愿景 18 HYPERLINK l _bookmark19 、挑战 19 HYPERLINK l _bookmark20 、国家政策支持 21 HYPERLINK l _bookmark21 2、5G 带来新动能 25 HYPERLINK l _bookmark22 、5G 移动通信网络发展趋势 26 HYPERLINK l _bookmark2

4、3 、5G 核心特点 27 HYPERLINK l _bookmark24 、5G 关键技术 29 HYPERLINK l _bookmark25 、5G 助力智慧旅游 31 HYPERLINK l _bookmark26 、5G 助力智慧旅游管理 31 HYPERLINK l _bookmark27 、5G 助力智慧旅游服务 33 HYPERLINK l _bookmark28 、5G 助力智慧旅游营销 35 HYPERLINK l _bookmark29 、5G 助力旅游+跨界体验 37 HYPERLINK l _bookmark30 3、5G 时代的智慧旅游 40 HYPERLINK l

5、 _bookmark31 、5G+智慧旅游典型应用场景 40 HYPERLINK l _bookmark32 、承载信息入口,一机游助力旅游转型升级 40 HYPERLINK l _bookmark33 、景区文化内容共建共享,打造交互式数字文化共享景区 42 HYPERLINK l _bookmark34 、基于 AI 的自助式全媒体贴身服务 46 HYPERLINK l _bookmark35 、5G+智慧旅游典型应用方案 51 HYPERLINK l _bookmark36 、5G+VR 旅游体验 51 HYPERLINK l _bookmark37 、5G+AR 导游导览 54 HYP

6、ERLINK l _bookmark38 、5G+4K/8K/全景旅游直播 55 HYPERLINK l _bookmark39 、5G+全息舞台文艺演出 57 HYPERLINK l _bookmark40 、5G+AI 旅游服务 59 HYPERLINK l _bookmark41 、5G+旅游社交分享 62 HYPERLINK l _bookmark42 、5G+旅游大数据 63 HYPERLINK l _bookmark43 、景区无人接驳车 67 HYPERLINK l _bookmark44 、景区多维度安防 70 HYPERLINK l _bookmark45 、景区生态管理 7

7、2 HYPERLINK l _bookmark46 、5G+游上海 73 HYPERLINK l _bookmark47 4、总结与展望 771、 引言传统的旅游业在科技和大众精神需求的推动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 变,“智慧旅游”应运而生。2010 年,我国的旅游迎来了一次新思潮, “智慧旅游”这一创新概念被提出。2014 年,国家旅游局将中国旅游主题确定为“智慧旅游年”,表明了我国智慧旅游时代正式来到。同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该意见明确提出要“制定旅游信息化标准,加快智慧景区、智慧旅游企业建设,完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2019 年 8 月 23

8、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国办发 2019 41 号),提出要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质量水平;提升消费便捷程度;提升入境旅游环境,提升入境旅游统一宣介平台(含APP、小程序等移动端)说明;促进产业融合,促进文化、旅游与现代技术相互融合,发展基于 5G、超高清、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化和旅游消费内容。旅游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智慧发展旅游业,成为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旅游企业和景区的现实挑战,旅游融合信息技术是一条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之路。、 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中国旅游产业发

9、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进行着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连的幸福产业,旅游行业经历了初创、产业化进程、市场化进程深入、“全面融入国家战略”、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了从旅游短缺型国家到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从浅层次旅游向深层次旅游的蜕变,从粗放式旅游发展向比较集约、高质量旅游发展升级,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全面推进。科技与旅游的结合使得旅游品质、旅游体验、旅游服务发生着质的飞跃。图 1-1 中国旅游行业发展历程、国内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 年-2018 年我国旅游总收入持续增长(表 1)。2018 年,全年实现

10、旅游总收入 5.97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5%。2018 年旅游业对我国 GDP 的综合贡献为 9.94 万亿元,占我国国内 GDP 总量的 11.04%(表 2)。旅游业对相关产业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面发展起拉动作用。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旅游总收入(万亿元)10 5.44.694.133.732.952.592.251.57654325.977表1 2010年-2018年中国旅游总收入统计表0 比重%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万亿元)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10.00%010.20%210.40

11、%10.39410.60%610.80%7.3410.80%6.61811.04% 11.00%11.04%9.1311.01%8.19109.9411.20%12表2 2014年-2018年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及比重统计表(资料来源: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整理)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资料显示,2010 年-2018 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持续增长,2018 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次达 55.39 亿人次(表 3),国内旅游收入 51278 亿元(表 4)。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国内旅游人次(亿人次)20100表3 2010年-

12、2018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次统计表 55.39 50.0144.3539.9036.1132.6229.5726.4121.0360504030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国内旅游收入(亿元)1000001258020000193052270626276300003031234195400003939045661500005127860000表4 2010年-2018年中国国内旅游收入统计表(资料来源: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整理)、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现状随着国内交通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配套完善升级,2018 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和收入创下总

13、量规模的最高值。我国国内入境旅游接待人数达1.412 亿人次(表 5),旅游外汇收入达到 1271.03 亿美元(表 6)。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入境旅游人次(万人次)125001200012850130001298013241133821337613500138441354214000139481412014500表5 2010年-2018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次统计表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入境旅游收入(亿美元)4002000516.64500.28484.644

14、58.1460010008001053.801200.001136.5012001271.031234.171400表6 2010年-2018年中国入境旅游收入统计表(资料来源: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整理)、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发展现状自 2010 年开始我国出境旅游人次呈现稳定增长。2018 年我国出境旅游呈现大且升,稳又变的状态。2018 年,我国的出境旅游市场规模增长到 14972万人次,相比 2017 年同比增长 14.7%。我国出境游客境外消费超过 1300 亿美元,增速超过 13%。8000702557396000400020000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

15、2016年2017年2018年出境旅游人次(万人次)831810000981910728120001220311689表7 2010年-2018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次统计表16000 14972 1400013051(资料来源: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整理)、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在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和创新服务的双重推动下,我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从 2015 年开始我国网上旅游预订预订用户规模呈上升趋势(表 8)。2018 年,我国网上旅游预订的用户规模达到 4.1 亿人。2013 到 2016 年交易规模均保持在 30%以上的增速持续增长,在线旅游交易规模从2013 年的 2180.3 亿元增

16、长至 2018 年的 9754.25 亿元(表 9)。网上旅游预订用户规模(亿人)2018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602.993.503.002.502.001.501.000.500.003.764.104.504.00表8 2015年-2018年中国网上旅游预订用户规模统计表增速(%)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亿元)9.30% 10.00%0.00%2018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40003166.620.70%20.00%2180.32000030.00%4737.730.00%600040.00%7394.2800045.20%50.00%8923.

17、349.60%100009754.2556.10%60.00%12000表9 2013年-2018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及增速统计表(资料来源:网上公共资料收集)2013 年-2018 年在线交通、在线住宿、在线度假的预订市场交易规模在不断扩大,2018 年在线交通交易规模为 6820.65 亿元,在线住宿的交易规模达 1881.49 亿元,在线度假的市场交易规模为 1051.81 亿元。(表 10、 11)表10 2016年-2018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细分市场结构变化100%90%80%70%60%50%40%30%20%10%0%2016年2017年2018年在线交通(%)在线住宿(%

18、)在线度假(%)10.3010.6010.8016.9017.8019.3072.8071.6069.90在线度假(亿元)在线住宿(亿元)在线交通(亿元)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1251.42752.40862.57549.97347.58244.20547.45412.101881.491051.811586.19947.471519.672271.573325.156820.65 6389.695385.42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表11 2013年-2018年在线交通、住宿、度假预订市场交易规模统计表(资料来源

19、:网上公共资料收集)、 旅游产业发展趋势、未来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行业总收入将继续增长根据对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7 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增长突破 50 亿人次,同比增长 12.8%,2018 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了 55.39 亿人次,同比增长 10.8%。根据相关机构预测 2019 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 60 亿人次,达到 60.96 亿人次左右,2021 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 70亿人次,并预测在 2023 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将增长至 85.47 亿人次左右, 2019-2023 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8.82%(表 12)。 国内旅游人数(亿人次)2023年2022年20

20、21年2020年2017年2018年2019年50.0155.39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60.9667.0270.0073.0779.3085.4790.0080.00表12 2017年-2023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统计情况及预测表(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据相关机构数据显示,预测 2019 年中国旅游行业总收入将达 6.67 万亿元,2021 年中国旅游行业总收入将超 8 万亿元,并预测在 2023 年中国旅游行业总收入将突破 10 万亿元,达到了 10.37 万亿元(表 13)。旅游行业总收入(万亿元)2023年2022年2021年2020年2

21、019年64206.677.5688.419.41010.3712表13 2019年-2023年中国旅游行业总收入统计情况及预测表(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科技与旅游智慧结合在数字科技进步的因素推动下,旅游愈加多元化,新科技与旅游智慧结 合正改变着旅游行业。VR/AR/AI 等技术的应用给传统旅游行业注入生机与 活力,游客也因新技术体验到别样旅行。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景区将 VR/AR 技术应用到旅游项目中,这种互动体验新技术的引进吸引了游客的注意力,提升了旅客的旅游体验,增加了旅游地的人气。根据国际数据资讯公司预测,到 2020 年,人工智能将推动全球旅游业收入超过 470 亿美元。、共

22、享旅行广受大众喜爱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积极发展包括客栈民宿、短租公寓、长租公寓在内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细分业态。短租,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共享经济模式,在中国的发展势头强劲。租赁短期民宿、共享出游攻略、拼团友拼租车、共享帐篷 WiFi旅行资源共享、旅行信息共享已渗透到人们旅行的多个环节,共享是联系本地市民和外来游客共享城乡生活空间的纽带,是一种更直接融入当地文化的体验,以当地人的身份在旅游地生活这样的非标准旅游方式受到大众的喜爱。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统计数据,2016-2018 年我国共享住宿行业交易规模随着公众对共享住宿消费

23、意愿的提高而逐年增长,近三年来交易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39%。2018 年我国共享住宿行业的交易规模达到 165 亿元,较 2017 年同比增长 37.5%,继续保持快速发展趋势(表 14)。住宿行业交易规模(亿元)2018年2017年852016年 165145180160140120100806040200表14 2016年-2018年中国共享住宿行业交易规模走势表(资料来源:国家信息中心)、出入境旅游持续火爆交通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我国入境旅游市场仍将持续增长,从 2014 年开始入境旅游人次持续增长,入境旅游收入自 2010 年开始持续增长。我国的出境旅游客群是一个

24、高消费且增长稳定的市场,从 2010 年开始我国出境旅游人次持续增加,2018 年已有 14972 万人次赴境外旅游。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出境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游客人次逐年攀升,由 2013 年的 1459 万人次到 2017 年的 2741 万人次,五年时间增长了 77%。未来我国的出入境旅游持续火爆。、 旅游需求品质化和中高端化人民群众休闲度假需求快速增长,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个性化、特色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旅游需求的品质化和中高端化趋势日益明显。线上线下融合是趋势,深化人群洞察能力,向游客创新更丰富的体验方式,引领游客更高效的体验价

25、值,以线上线下渠道融合,才能更精准的识别客群需求。、消费升级带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在人均收入的提高、消费升级的双重因素影响下,传统的功能型旅游消费需求已经无法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传统旅游观光的业态、产品和服务都无法满足新度假时代的诉求,碎片化、个性化、多元化等特征被呈现在旅游市场消费需求中,产品供给的要求亟待提高,旅游产业供应链的更迭需要加速。消费升级时代,游客从价格敏感型到品质型、从大众化到个性化、从观光游到体验游,智慧技术在消费升级中起到重要支撑,发展智慧化景区顺应消费升级大趋势。、在线旅游将逐渐代替传统旅游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行业标准的制定,高质量、高服务、高效率的在线旅游正在成为旅游业的

26、主要模式。未来,在线旅游将逐渐代替传统旅游,在旅游产业中市场份额越来越高,预计 2024 年,我国在线旅游产业市场规模将会超过 1.8 万亿元(表 15)。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在线旅游产业市场规模(亿元) 18200161501455013100118501080020000180001600014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表15 2019年-2024年中国在线旅游产业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表(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全域智慧旅游全面化随着旅游业进入全民旅游和以个人游、自助游为主的新阶段,传统的以抓点方式为特征的景点

27、旅游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大旅游发展的需要。2016年,国家旅游局提出将全域旅游作为新时期的旅游发展战略。全域旅游将会全资源整合、全产业融合、全方位服务、全社会参与以及全流程保障等五个方面并行发展。全域智慧旅游是智慧旅游与全域旅游的融合与延伸拓展,旨在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全域智慧旅游以“互联网+”模式整合旅游地旅游资源,从全域旅游视角创新区域旅游的智慧管理、智慧营销和智慧服务。、5G+开启数字文旅时代2018 年是文旅融合元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政府层面的文旅融合已逐渐全面完成,2019 年以后

28、将开启探索更深层次的文旅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化和旅游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事关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文化和旅游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深化文旅融合,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数字科技是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外部力量,数字文旅对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2019 年是 5G 元年,以 5G 为代表的最新数字科技,解决了文化资源有 效链接旅游市场的问题,催生了若干实现在文化、旅游领域进行科技创新、 商业创新的企业、产品。5G+现代科技,将成为促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的重要动力,加速文化和旅游资

29、源的数字化和可视化表达,形成更多可感知、可体验、可互动的文化和旅游产品及服务,促进资源的产品化转化,推动新 商业模式和新业态出现,不断增强文旅产业的竞争力。以“大数据、物联网、 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为主体的智慧信息技术是各行各业实现高质高效 转变的必要支撑。解决文旅的痛点,实现绿色健康发展,实施智慧化全域文旅升级,已经到了重要关口。 、 智慧旅游愿景与挑战、愿景技术和旅游高度融合,促进旅游体验升级5G 极低时延的特性,解决了 VR 技术因延迟滞后给使用者带来的眩晕感,与 VR 技术有关的产业也会走出瓶颈期。在 2018 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

30、出,到 2025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整体实力要进入全球前列,掌握虚拟现实关键核心专利和标准,并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虚拟现实骨干企业。这充分证明了国家对虚拟现实技术的重视。目前,有许多景区引入 VR/AR/AI 技术到旅游项目中,大幅度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优化旅游产品供给,促进旅游业消费服务升级随着景区智慧化推进,游客可以通过刷脸入园,方便游客多次出入景区游玩。通过大数据可以准确预判客流,便于景区采取分流疏导措施,提高服务效率。立体化、智能化安防,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科技推动旅游目的地安全管理的升级,智慧安防、无人机巡防、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等,有效监控旅游目的地的火灾、交通安全等危险因素并能

31、够采取及时有效的防范措施。在旅游目的地出现突发情况时,智慧旅游平台可以调取所有摄像头进行远程监控和视频回放,系统通过目标图片进行人像特征智能对比,在最短的时间内精确检索目标的相关信息。线上线下结合,虚实结合,场景化创新,立体化一体化是方向通过人群洞察,明确游客价值定位,对游客消费进行引导,精准营销投放,将游客的价值进行高效转化;通过个性化定制,增加活动参与感,对全媒体进行整合,营造融入式体验氛围,对游客体验方式进行创新。通过客群需求精准识别,深度剖析游客应用偏好、消费习惯、职业特征、家庭状况,了解游客需求;利用移动 APP、PC 商城、微店小程序、线下实体等渠道,做到线上线下渠道融达,促进体验

32、升级。基于高精准、无设备依赖的导航技术,提供私人导游供用户随时随地使用,为游客规划最便捷的路线。解读景区各个角落的趣味故事,用光影与动态演绎景区的精彩内容,激发游客主动挖掘景区的趣味和故事,感受更深层次的游玩体验。在景区纪念品、门票等产品上搭载 AR 效果,为纪念品带来不同的 3D 效果与内容讲解,通过纪念品的收藏与分享,带来景区知名度的传播。在景区根据节日主题或者当地习俗等设置 AR 互动,刺激游客探索整个景区增强景区游览体验,不只是看,还有玩。打通景区商业步行街或者各个纪念品店地理位置与识别牌等数据,消费者扫描商家招牌即可随机获得不等金额的优惠券,刺激消费。、挑战基础设施建设:5G 网络的

33、核心网和基站建设面临挑战,据相关公开资料,预计 2020 年我国的 5G 网络将规模商用。在基站建设上,5G 网面临 4G网基站两倍数量的建设任务。立法与监督:相关的数据安全管理和数据安全保护方面的立法和监管需加快推进,要切实保障公共数据和个人隐私信息的安全,对信息收集、存储、使用等流程安全的关注度需提高。内外不确定因素与突发事件干扰:目前许多投资商和景区还在探索的过程,各景区如何将自身特色与智慧旅游有机结合,进行旅游体验、管理、服务、营销尝试的依然面临着挑战。游客对智慧旅游的想法、接受智慧旅游的能力等仍需调研,千人千面,需求各异,影响着智慧旅游的发展。突发事件的干预是不可控的,也给智慧旅游带

34、来负面影响,这对智慧旅游的应急预警处置系统、信息安全系统、善后协调机制有着高标准和高要求。建设标准和评价体系需规范:2015 年,国家旅游局印发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提出了引导和推动我国智慧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但是,智慧旅游的标准是什么?企业、旅游目的地等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这也导致各地智慧旅游建设参差不齐。旅游相关运营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仍需改进:政府、企业、部门、机构间数据共享和开放的平台尚未开放,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数据尚未达到相互联通,数字的使用价值尚未充分发挥。“互联网+”过剩逐渐成为主要矛盾:互联网行业存在着资源浪费、低技术

35、门槛和过度竞争的现象、资本的过多涌入引起的无效投资,导致产能过剩、信息过剩和价值稀缺。技术投入不足与闲置不匹配并存:智慧旅游建设相关技术投入不足,许多适配于智慧旅游的技术并没有引入到建设中。在已有的智慧旅游景区中一些技术并没有发挥作用,存在不匹配、闲置的现象,技术与智慧旅游融合度有待提高。、 国家政策支持自我国现代旅游业起步阶段以来,旨在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政策被政府逐项颁布,我国的旅游产业也因政策的推动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9 年 12月,国家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旅游业在政策的推动下迎来了春天。2019 年 8 月 23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

36、消费潜力的意见(国办发 2019 41 号),确立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顺应文化和旅游消费提质转型升级新趋势,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需两端发力,不断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努力使我国文化和旅游消费设施更加完善,消费结构更加合理,消费环境更加优化,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供给更加丰富。推动全国居民文化和旅游消费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的总目标,并提出了“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宽带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水平,在具备条件且用户需求较强的地方,优先部署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络”、“推进互联网+旅游,强化智慧景区建设,实现实时监测、科学引导、

37、智慧服务”等主要任务。下表是 2016 年-2019 年国家针对旅游业出台的一些政策和规划:时间 政策/规划名称主要内容2019 年8 月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方案明确,2019 年 8 月底前制定出台加快发展“互联网+社会服务”的意见,提出进一步推进“互联网+”与教育、健康医疗、养老、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等领域深度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资源作用,创新服务模式,更好惠及人民群众。2019 年6 月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草案主要从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拓宽文化的传播途径两方面作出规定。“融合发展”提出,国家鼓励文化产业与科技

38、及其他国民经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拓展文化产业发展广度和深度,发挥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文旅融合”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依托旅游资源创作生产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境外推广”提出,国家支持适合对外传播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创作生产、翻译、国际合作制作,综合利用外交、旅游、商务、教育等对外交流渠道,开展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境外推广、营销活动。2019 年5 月文化和旅游规划管理办法提出了出台办法的目的和依据,明确了办法适用范围以及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地方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单位。要求进一步加强规划立项和编制管理,要

39、求规划编制单位加强前期研究,规范起草规划文本,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强调建立健全规划衔接协调机制,落实国家发展规划要求,要求规划编制单位加强规划衔接,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等。2019 年3 月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明确示范区验收、认定和管理工作,遵循“注重实效、突出示范,严格标准、统一认定,有进有出、动态管理”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通过竞争性选拔择优认定。明确验收指标、总体要求、评分标准。2019 年1 月关于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的指导意见主要任务 :通过提升旅游区点、旅行社的服务水平,规范和优化旅游住宿、在线

40、旅游经营服务,提高导游和领队业务能力,建立完善旅游信用体系,不断增强旅游市场秩序治理能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2018 年12 月旅游市场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指导各地旅游市场黑名单管理工作,建立全国旅游市场黑名单管理系统,向社会公布全国旅游市场黑名单等。2018 年11 月关于提升假日及高峰期旅游供给品质的指导意见明确重点任务,加强规划布局、强化弹性供给、实施立体调控、强化科技支撑、做好应急救援、完善供给体系。2018 年11 月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 主要目标:到 2022 年,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富农惠农

41、作用更加凸显,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类型多样、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2018 年11 月关于在文化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提出促进文化和旅游等领域深度融合发展的文化项目。指导意见2018 年10 月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行动方案从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旅游产品和服务标准、社会资本、政策支持等方面为农村提供高品质旅游产品及服务做出指导,为乡村旅游提质扩容指明了方向。2018 年6 月关于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实现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两步走“目标,体现国有景区的公益属性。2018 年3 月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主要目

42、标体现在以下四大方面: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供给品质化、旅游治理规范化、旅游效益最大化。2018 年3 月旅游行政许可办法办法是对国家旅游局行政许可实施暂行办法的修订。2018 年3 月73 家国家中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公示国家旅游局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通知,公示首批 73 家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名单。2018 年3 月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2018 年3 月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进一步细化分工责任、精准脱贫机制、创新帮扶举措、加强政策衔接,着力推进贫困地区旅游产业发展。2018 年1 月关于 2018 年中

43、国旅游主题年安排的通知确定 2018 年为“美丽中国2018 全域旅游年”,宣传口号为“新时代,新旅游,新获得”,“全域旅游,全新追求”。2018 年1 月2018 年全国旅游工作报告汇总了全国旅游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之外,提出了实施旅游“三步走”战略:到 2020年从粗放型旅游大国发展成为比较集约型旅游大国;到 2030 年从比较集约型旅游大国发展成为较高集约型旅游大国;到 2040 年从较高集约型旅游大国发展成为高度集约型世界旅游强国,到 2050 年继续全面提升我国优势旅游发展水平。2017 年12 月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保障工作的通知对利用存量建设用地

44、进行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产地批发市场等项目建设或用于小微创业园、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农村二三产业的市、县地区,可给予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奖励。2017 年12 月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各地要把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紧急转型升级。2017 年12 月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规范与评价规定了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的术语和定义、基本条件、基础设施及服务、配套设施及服务、旅游安全、旅游信息化、综合管理等内容。2017 年11 月景区游客高峰时段应对规范、旅行社在线经营与服务规范、温泉旅游泉质等级划分等 4项

45、行业标准四项行业标准分别对景区游客高峰时段的基本要求及应对等级、互联网在线经营和服务的旅行社的功能分类、信息在线、旅游产品在线交易、温泉旅游企业的星级划分条件、服务质量和运营规范的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规范。2017 年11 月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明确提出 2018 年至 2020 年再建旅游厕所 6.4 万座,实现厕所革命”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服务到位,环保卫生、如厕文明“的新三年目标。2017 年9 月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根据纲要,包括研学旅行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

46、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2017 年9 月关于规范旅行社经营行为维护游客合法权益的通知对各地旅游主管部门履职、旅行社规范经营提出了要求,倡导游客理性消费,共同抵制不法经营行为、防范市场风险。2017 年8 月旅游经营者处理投诉规范、文化主题旅游饭店基本要求与评价、旅游民俗基本要求与评价和精品旅游饭店等 4项行业标准对旅游民宿的相关行业标准进行规定,完善投诉处理办法,有利于实现民宿产业规范化。2017 年6 月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指出创建旅游示范区要实施的五个目标,要坚持的三大方针,并建立相应的示范区管理和推出机制。2017 年3 月”十三五“全国旅游信息化

47、规划到 2020 年,旅游“云、网、端”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信息新技术的行业创新应用不断深化,旅游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将力争实现四大目标:信息服务集成化、市场营销精准化、产业运行数据化、行业管理智能化。2017 年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 “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等。2016 年12 月“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主要目标:旅游经济稳步增长、综合效益显著提

48、升、人民群众更加满意、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提出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建成全面小康型旅游大国,将旅游业培育成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引领产业、展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载体;发展全域化。2016 年11 月关于促进自驾车旅居车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 2020 年,重点建成一批公共服务完善的自驾车旅居车旅游目的地,推出相关的旅游线路,培育相关企业等。2016 年9 月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标准全方位提出全域旅游的建设目标和方向。2016 年8 月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15)提出了到 2020 年的生态旅游发展目标和到 2025 年生态旅游的发展目标。2016

49、 年3 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旅游产业未来的发展策略与发展方向,为个别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做出指导。2016 年1 月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工作报告安排 2016 年全国旅游重点工作,明确旅游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原则要求。图 1-2 2016 年以来中国旅游业政策/规划汇总(资料来源:文化和旅游部/前瞻产业研究院)2、 5G 带来新动能1948 年香农发表了通信的数学原理,提出了信息熵的概念,奠定了信息论和数字通信的理论基础。70 年来,在香农信息论的指导下,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从无到有,不断取得突破性发展,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1978 年美国贝尔实验室成功研制出了第 1 个移动

50、蜂窝电话系统先进的移动电话系统(AMPS),它标志着第 1 代移动通信系统(1G)正式登上历史舞台。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各国纷纷建立起了自己的第 1 代移动通信系统。由于采用模拟蜂窝和频分多址(FDMA)技术,1G 的容量十分有限,并且通话质量不高,不能提供数据业务和漫游服务。为解决上述问题,在 20世纪 90 年代,以数字技术和时分多址(TDMA)技术为主体的第 2 代移动通 信系统(2G)研制成功。与 1G 相比,2G 具有通话质量高、频谱利用率高和 系统容量大等优点;但是它对定时和同步精度的要求高,并且系统带宽有限,无法承载较高数据速率的移动多媒体业务。为了支持和实现较高速率的移

51、动宽带多媒体业务,以码分多址(CDMA)技术为核心的第 3 代移动通信系统(3G)应运而生。相比于前 2 代移动通信系统,基于 Turbo 码和 CDMA 技术的第 3 代移动通信系统具有更大的系统容量、更好的通话质量和保密性,并且能够支持较高数据速率的多媒体业务。然而,仍受其带宽限制,3G 无法支持超高清视频等更高质量的多媒体业务。为了追求更大的系统容量和更高质量的多媒体业务,基于正交频分复用多收发天线(OFDM-MIMO)技术和空分多址(SDMA)技术的第 4 代移动通信系统(4G)应需而来8-13。与3G 通信系统相比,4G 通信系统数据传输速率更快,并且它能够更好地对抗无线传输环境中的

52、多径效应,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得到大幅提升。随着移动通讯网络承载的数据量呈现爆炸式增长,伴随着“万物互联”的提出,移动通讯网络亟需满足支持超高质量的多媒体业务以及高可靠、低时延、低能耗、大连接等新需求。第 5 代移动通信系统(5G)的 eMBB、uRLLC、 mMTC 三大技术特征和 MEC、网络切片两大网络变革,将为新的业务发展需求提供支撑,并赋能各行业发展。、 5G 移动通信网络发展趋势5G 是面向 2020 年以后移动通信需求而发展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其主要是围绕着以下几点进行发展:构建新型的体系结构5G 移动通信在发展中十分注重新型体系结构的构建,并还将此作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无线

53、传输技术的应用无线传输技术相比当前的传输技术更加的先进,所以实现其应用也是未来发展趋势。对频率资源进行研究在移动通信技术中,频率资源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对其进行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拓宽此资源是十分有必要的。未来 5G 系统还须具备充分的灵活性,具有网络自感知、自调整等智能化能力,以应对未来移动信息社会难以预计的快速变化。、 5G 核心特点高速度相对于 4G,5G 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高速度。网络速度提升,用户体验与感受才会有较大提高,网络才能面对 AR/VR/超高清业务时不受限制,对网络速度要求很高的业务才能被广泛推广和使用。泛在网随着业务的发展,网络业务需要无所不包,广泛存在。只有这样

54、才能支持更加丰富的业务,才能在复杂的场景上使用。一定程度上,泛在网比高速度还重要,只是建一个少数地方覆盖、速度很高的网络,并不能保证 5G 的服务与体验,而泛在网才是 5G 体验的一个根本保证。在 3GPP 的三大场景没有讲泛在网,但是泛在的要求是隐含在所有场景中的。低功耗5G 要支持大规模物联网应用,就必须要有功耗的要求。这些年,可穿戴产品有一定发展,但是遇到很多瓶颈,最大的瓶颈是体验较差。以智能手表为例,每天充电,甚至不到一天就需要充电。所有物联网产品都需要通信与能源,虽然今天通信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实现,但是能源的供应只能靠电池。通信过程若消耗大量的能量,就很难让物联网产品被用户广泛接受。低

55、时延5G 的一个新场景是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的高可靠连接。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140 毫秒的时延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这个时延用于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就无法接受。5G 对于时延的最低要求是 1 毫秒,甚至更低。这就对网络提出严酷的要求。而 5G 是这些新领域应用的必然要求。网络切片就是把运营商的物理网络切分成多个虚拟网络,每个网络适应不同的服务需求,这可以通过时延、带宽、安全性、可靠性来划分不同的网络,以适应不同的场景。通过网络切片技术在一个独立的物理网络上切分出多个逻辑网络,从而避免了为每一个服务建设一个专用的物理网络,这样可以大大节省部署的成本。边缘计算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一侧,采用网

56、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为一体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最近端服务。其应用程序在边缘侧发起,产生更快的网络服务响应,满足行业在实时业务、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基本需求。5G 要实现低时延,如果数据都是要到云端和服务器中进行计算机和存储,再把指令发给终端,就无法实现低时延。边缘计算是要在靠近无线基站边缘或无线基站内部就可提供计算和存储能力,在最短时间完成计算,发出指令。、 5G 关键技术大规模 MIMO 技术MIMO 技术被视为 5G 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技术,主要作用是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使信号通过发射端与接受端的多个天线进行传送和接收,从而改善了通信质量。它

57、能充分利用空间资源,通过多个天线实现多发多收,在不增加频谱资源和天线发射功率的前提下,可以成倍的提高系统信道的容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移动通信的传输效率。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所谓的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主要指的是实现同时、同频进行双向通信的技术。目前的移动通信技术中,发射信号和接受信号之间会相互干扰,影响了移动通信的信号传输质量。而全双工技术可以在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采取点到点的连接,这就意味着在全双工的传送方式下降低无线资源消耗,灵活运用频谱,提高了 5G 移动通信的传输效率和传输速度超密集异构网络技术5G 移动通信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移动数据流量呈爆炸式的增长,超密集异构网络将会成为 5

58、G 移动通信提高数据流量的关键技术。该技术具有较高的网络密集程度,因此,可以有效的缩短节点与终端的距离,使网络的功率和频谱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也扩大了网络覆盖范围,扩展了系统容量。新型网络架构技术在人们对于网络要求不断改变的过程中,5G 移动通信中的新型网络架构技术就是因为未来可能产生的业务需要所出现的技术,其基于 SDN、NFV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可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更灵活、智能、高效和开放的 5G 新型网络。此技术在应用中具有低时延以及低成本等多项优点。智能化技术在 5G 移动通信网络中,云计算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网络之一,此网络中包含的大型服务器是其主要构成,而此构成和基站进行连接采用的方式是

59、交换机网络。另外,在宏基站众多特点中,云计算存储功能是十分突出的一个特点,利用此功能可以存储很多的大数据,并且对这些数据进行及时的处理,而且因为基站的规模比较大,数量十分可观,所以在能够开展将频段进行划分,然后开展不同的业务。设备间(D2D)直接通信技术在 5G 网络中,网络容量、频谱效率需要进一步提升,更丰富的通信模式以及更好的终端用户体验也是 5G 的演进方向。设备间通信(device-to- device communication,D2D)具有潜在的提升系统性能、增强用户体验、减轻基站压力、提高频谱利用率的前景。因此,D2D 是未来 5G 网络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机器间(M2M)直接通信

60、技术M2M(machine to machine,M2M)作为物联网最常见的应用形式,在智能电网、安全监测、城市信息化、环境监测等领域实现了商业化应用。3GPP 已经针对 M2M 网络制定了一些标准,并已立项开始研究 M2M 关键技术。M2M 的定义主要有广义和狭义 2 种。广义的 M2M 主要是指机器对机器、人与机器间以及移动网络和机器之间的通信,它涵盖了所有实现人、机器、系统之间通信的技术;从狭义上说,M2M 仅仅指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信。智能化、交互式是 M2M 有别于其它应用的典型特征,这一特征下的机器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智慧”。、 5G 助力智慧旅游、 5G 助力智慧旅游管理1)5G 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