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专项综合全练(十一)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如图所示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 6N。(1) 实验时要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大小为 N,将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 15cm,则钩码上升高度为 cm,总功为 J,该轮滑组的机械效率为 ;(2) 取下 2 个钩码,重做此实验,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不计摩擦)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做了甲、乙、丙三组实验,实验数据录如下: 次数钩码钩码上升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上机械重/N的距离/cm的示数/N升的距离
2、/cm效率12511566.7%2451.7153651583.3% (1) 在实验操作中,应该使钩码 (选填“快速”或“缓慢”)上升。(2) 进行第 2 次测量时,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 进行第 3 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 J。(4) 分析实验数据,实验小组得出实验结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如图是智慧小组“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物重物体上升拉力绳端移机械次数G/N高度h/mF/N动距离s/m效率110.10.60.355.6%220.11.00.366.7%340.11
3、.80.3 (1) 请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在图中画出绳子绕法;(2)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实验过程中,第 3 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3) 若在第 3 次实验中,物体上升的速度为 0.1m/s,则拉力 F 的功率为 W;(4)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物重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5) 创新小组也利用重为 1N 、 2N 、 4N 的物体进行了 3 次实验,每次测得的机械效率均大于智慧小组的测量值,则创新小组测量值偏大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A.测量时拉动的距离较大B.滑轮与转轴的摩擦较大C.所使用的动滑轮的重力小于智慧小组D.弹簧测力计每次拉动物体时速度较大科学小组用如图
4、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再探动滑轮”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次数钩码重钩码被弹簧测绳子自有用功总功机械效力G/N提升高力计示由端移W有/JW总/J率/%度h/m数F/N动距离s/m11.00.401.10.800.40.8845.521.50.401.40.800.61.1253.532.00.401.70.801.3642.50.402.00.801.01.6062.5 (1) 实验中,用图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表格中未完成的空补充完整 、 。(2) 甲同学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得出,同一动滑轮,钩码重力逐渐增大,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
5、) 乙同学进一步研究,测出动滑轮的质量为 100g,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总功总是大于有用功 W有 与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 W轮 之和,即:W总W有+W轮,他猜测还有 因素影响机械效率(答一种因素即可)。进一步研究数据发现,钩码重力越大,总功 W总 与有用功 W有 和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 W轮 的差值 W (选“越大”“越小”或“不变”)。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兵与同学们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次数钩码钩码上升弹簧测力弹簧测力计机械重/N距离/cm计示数/N上升距离/cm效率12100.83083.3%24101.53036103090.9%
6、(1) 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并用 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2) 表格中编号处数据为 ,编号处数据为 。(3) 分析数据可得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提升的物重增加时,所做的额外功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4) 分析数据可得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可能比较符合的图是 。(5) 若将此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绳重及摩擦,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1. 【答案】(1) 匀速;2.4;5;0.36;83.3% (2) 减小【解析】(1) 实验中要竖直向上匀
7、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便于读数;图中弹簧测力计每一个大格代表 1N,每一个小格代表 0.2N,可得拉力大小为 2.4N;由图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 n=3,则钩码上升的高度 h=5cm;W有用=Gh=6N0.05m=0.3J,W总=Fs=2.4N0.15m=0.36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有用W总=0.3J0.36J83.3%。(2) 取下 2 个钩码后,则所做的有用功减小,而额外功不变,所以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减小,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减小。2. 【答案】(1) 缓慢(2) 0.2;78.4% (3) 2.4;0.3 (4) 被提升物体的重力【解析】(1) 在实验过程
8、中,应缓慢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缓慢上升。(2) 第 2 次测量时,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 W有用=Gh=4N0.05m=0.2J;第 2 次测量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W有用W总=GhFs100%=4N0.05m1.7N0.15m100%78.4%。(3) 由图丙所示测力计可知,其分度值为 0.2N,示数为 2.4N;第 3 次测量时,有用功:W有用=Gh=6N0.05m=0.3J。(4) 从实验数据看,钩码上升的高度相同,所以机械效率增大不是由于被提升高度的变化而引起的。钩码重不断增大,机械效率不断提高,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3. 【答案】(1)
9、如图所示(2) 74.1 (3) 0.54 (4) 越大(5) C【解析】(1) 根据表格知:n=sh=0.3m0.1m=3,据此作图。(2) 第 3 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W有用W总=GhFs=4N0.1m1.8N0.3m74.1%。(3) 在第 3 次实验中,F=1.8N,若物体上升的速度为 0.1m/s,则绳子自由端的速度:v=30.1m/s=0.3m/s,则拉力 F 的功率为 P=Wt=Fst=Fv=1.8N0.3m/s=0.54W。(4) 纵向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5) 测量时拉动的距离较大,s 和 h 都偏大,但 sh 的比值不
10、变,根据 =W有用W总=GhFs 知机械效率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滑轮与转轴的摩擦较大,额外功较大,机械效率变小,故B不符合题意;使用的动滑轮的重力小于智慧小组,克服动滑轮重做的功减小,额外功减小,机械效率变大,故C符合题意;根据 =W有用W总=GhFs 知机械效率与弹簧测力计每次拉动物体时速度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4. 【答案】(1) 匀速;0.8;58.9 (2) 增大(3) 各种摩擦;越大【解析】(1) 实验中,用图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测力计示数稳定。第 3 次实验中,有用功为 W有3=G3h=2N0.4m=0.8J,机械效率为 =W有3W总3100%0.
11、8J1.36J100%58.9%。(2) 由表格数据分析知,同一动滑轮,所提升的重物的物重增加时,其机械效率也增加,故可得:同一动滑轮,钩码重力逐渐增大,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增大。(3) 实验中,额外功为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与克服绳重、各种摩擦做的功之和,即绳重、各种摩擦也会影响机械效率。由表格数据分析知,每组总功与有用功和克服动滑轮重力的功的差值为 W=W总W有W轮,比较 1 、 2 、 4 次实验得 W1=W总1W有1W轮=0.88J0.4JG轮h=0.48JG轮h,W2=W总2W有2W轮=1.12J0.6JG轮h=0.52JG轮h,W4=W总4W有4W轮=1.60J1.0JG轮h=0.60J
12、G轮h,故钩码的重力越大,差值 W 越大。5. 【答案】(1) 刻度尺(2) 88.9%;2.2 (3) 变大;物重增加,绳与轮、轮和轴之间的压力变大,摩擦力变大(4) B(5) 不变【解析】(1) 实验时沿竖直方向匀速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并用刻度尺测量出钩码上升的高度。(2) 第 2 次实验中,机械效率为: =W有W总100%=GhFs100%=4N0.1m1.5N0.3m100%88.9%. 图丙中测力计分度值为 0.2N,示数为 2.2N,故编号处数据为 2.2。(3) 进一步分析数据,可知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提升的物重增加时,所做的额外功将变大,原因:物重增加,绳与轮、轮和轴之间的压力变大,摩擦力变大。(4) 动滑轮的重力不可忽略,则克服动滑轮的重和绳与滑轮、滑轮与轴间的摩擦所做的功为额外功;从摩擦角度考虑,随着物体重力的增加,滑轮与绳子、滑轮与轴间摩擦会一定程度增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面包刷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铝钛合金地拖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远距离一体红外夜视彩色摄像机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网式载物台车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硝制毛皮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动式管子坡口机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灌装加塞机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汽车消声器芯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杆诺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异形五金弹片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国有企业招投标及采购管理办法》
- GB/T 16451-2008天然脂肪醇
- GB 5013.2-1997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第2部分:试验方法
-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 国家开放大学《监督学》形考任务( 1-4)试题和答案解析
- 完工付款最终付款申请表
- 人工动静脉内瘘
- 新版(七步法案例)PFMEA
- 慢阻肺随访记录表正式版
- 广西大学数学建模竞赛选拔赛题目
- 受戒申请表(共3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